最低的北京社保最低工资标准准是否包含个人应该交的社保部分?请提供相关有效法律文件。非常感谢您!

伴隨我國老齡化趨勢日益加快,以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需求日益明顯,我國養老與健康保險市場正朝向回歸本源與創新變革的新方向轉變。為提升養老與健康保險服務實體經濟與社會治理能力水平,中國保險學會的姚慶海會長與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的鄭秉文主任以個人名義聯名發起成立學術平臺“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
中國保險學會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
以下文字由速記稿改編,未經發言者與論壇主辦方審核,轉載或引用請謹慎!中證網不承擔轉載引用以下文字所引發的任何後果。
  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
  主持人(姚慶海):尊敬的黃洪副主席,尊敬的李培林副院長,胡曉義會長,王忠民副理事長,程凱副理事長,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參加由中國保險學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成立暨《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7》發布會,在此,我謹代表中國保險學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對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首先,由我向大家介紹出席本次會議的主要領導和嘉賓,他們是:
  中國保監會黃洪副主席;
  中國社會科學院李培林副院長;
  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胡曉義先生;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先生;
  中國殘聯副理事長程凱先生;
  中國保監會人身險監管部袁序成主任;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保監會重大決策委員會委員本次論壇聯合發起人鄭秉文教授;
  中國保險資産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先生;
  中國社科院民族與人類研究所王延中所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郭紅書記;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譚中和副院長;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白重恩教授;
  北京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係主任、保監會重大決策委員會委員鄭偉教授;
  清華大學陳秉正教授;
  新華人壽股份有限公司萬峰董事長;
  中國人壽股份有限公司林岱仁總裁;
  中國太平洋人壽有限公司董事長、保監會重大決策委員會委員徐敬惠先生;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女士;
  太平養老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彭毅先生;
  泰康養老股份有限公司李艷華董事長;
  長江養老保險公司蘇罡總經理;
  平安養老股份有限公司甘為民總經理。
  出席本次會議的還有保險學會會員單位以及相關機構的領導和專家學者,以及各位重要嘉賓,由于本次嘉賓較多就不再一一介紹了,參加會議的還有媒體的朋友們,在此,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國人民,圍繞全面健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努力提高人民的保障水平,加強社會保障體係建設,提出“健康中國”概念。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提上提出要“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全面建設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明確提出了建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及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基本方向。
  在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7月份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上,習總書記提出來要加強風險防范、服務實體經濟、回饋保障本源,保險要研究如何在這個大形勢下,做好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為民生保障服務,同時要研究金融如何為實體經濟服務,全面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重要領域,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金融的需求。所以,為了進一步推動金融業和保險業對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以及“健康中國”的實施,我和鄭秉文教授研究要調動政産學研高端智庫的力量,設立“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這也是我們落實總書記關于構建健康中國和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的要求,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鼓勵社會資金進入養老醫療領域,運用保險手段服務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建設。
  保險是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的有效途徑,是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工具,為充分發揮保險服務我國養老保障體係和健康保障體係的重要作用,今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幹意見》,同時,提出了啟動個人遞延納稅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相關工作,這項工作正被各部委認真地研究推動,保監會也高度重視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保監會黨委,特別是黃洪副主席,也多次開會研究。
  對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國務院關于加快商業健康保險、養老保險、商業保險等等出臺了一係列的意見、辦法,怎麼樣快速地落實需要高端智庫支持,按照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中國特色智庫建設的意見》,中國保險學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聯合發起“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就是為促進中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建設和“健康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這個論壇是非盈利的社會智庫,是以“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為主要品牌,以學術研究為主要紐帶,以學術會議為主要形式,以學術同行為主要對象,聚集政産學研關于健康保險和養老保險學術資源,提供決策建議。
  今天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參加這次會議,我覺得是高度關注健康保險和養老保險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建設中的作用,保監會黃洪副主席高度關注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建設,特別是注重發揮保險業在服務社會保障體係中的作用,保監會黨委長期以來高度重視保險業服務民生、服務國家戰略中的作用。今天黃洪副主席親臨大會,下面,我們有請黃洪副主席發表演講,大家歡迎!
  黃洪致辭:
  尊敬的李培林副院長,尊敬的胡曉義會長,尊敬的王忠民副理事長,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能夠在此與大家共同見證“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的成立,這是保險業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積極開展社會保障理論研究,探索社會保障改革創新的重要學術平臺。對于推動保險業更好地服務我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社會保障制度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安全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近年來,我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黨中央、國務院按照“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加強制度頂層設計,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框架基本形成,城鄉居民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但同時,我國社會保障體係建設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有限,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養老和健康需要,財政投入持續增加,負擔越來越重,企業年金等補充養老保險制度覆蓋面窄,且無法惠及越來越多的新就業形態人口。因此,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顯得日益重要。
  建設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既要借鑒國際經驗,更要立足中國實際,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之路。從國際經驗看,一些發達國家陷入民粹主義和福利陷阱,使財政不堪重負,不僅影響了國家的持續競爭力,甚至導致整個國家經濟破産,最終還是損害全體國民的利益。希臘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從我國實際看,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3億,佔總人口的16.7%,但我國人均GDP僅為8100美元。作為老齡化速度快、未老先富的發展中國家,不能簡單復制發達國家的福利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民生工作要突出問題導向,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如果好高騖遠,把提高保障水平的責任主要壓在基本保障制度上,不切實際地擴大政府保障責任,將對國家財政形成沉重壓力,可能將社會推入福利主義的陷阱,影響經濟發展的可持續和黨的“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實現,甚至拖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並最終嚴重損害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因此,在建設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中,既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立足我國發展水平,平衡好人民群眾有保障、國家財力可承受、經濟發展可持續之間的關係,既要發揮政府保障基本的基礎作用,也要發揮市場提高質量的放大效應,堅持發展商業養老和健康保險,打造符合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我們要推動商業養老保險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中發揮更大作用,首先第三支柱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的定位不應只是錦上添花,更應是雪中送炭。基于我國階段性特徵,第三支柱不應只是成為額外增加養老金積累的簡單補充,而是要承擔起一定基礎保障功能,加快發展市場化的第三支柱,盡快形成一支新的安全穩健的國家養老儲備資金,才能有效彌補第一支柱替代率缺口和第二支柱覆蓋率的短板,形成穩固可持續的社會養老保障體係。
  其次,第三支柱的首要屬性應當是保險屬性,應當從具備收益保證、長期鎖定、終身領取、互助共濟等獨特功能的商業養老保險起步。收益保證是指商業養老保險作為契約型金融業務,能夠有效抵禦投資風險,向投保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證收益,幫助企業安全穩健地積累起一筆養老金。長期鎖定,是指商業養老保險能夠將投保資金鎖定用于養老,避免投保人在獲取短期收益後隨意改變養老金用途。終身領取,是指商業養老保險能夠向投保人提供分期直至其身故的養老金發放服務,確保投保人活到老領到老,避免因養老金提前用盡晚年陷入困境。互助共濟,是指保險機構利用清算技術,統籌管理養老資金,實現養老保障風險分擔。
  第三,應當在商業養老保險保障形成一定積累後再適時拓展商業養老金融産品的范圍,俗話説沒有學會走之前不要想著跑。通過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可以在第三支柱中建立覆蓋廣泛的養老資金安全墊,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增強整個養老保障體係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我們要推動商業健康保險在多層次健康保障體係中發揮更大作用,首先要突出專業優勢,充分發揮自身的清算技術、專業服務和風險管理等優勢,積極參與經辦基本醫保、承辦大病保險、放大保障效應、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提高基本醫保制度運行效率、改善就醫體驗。其次,要提升服務質量,發揮主體作用,注重高質量發展,通過設計靈活多樣産品,提供基本醫保三個目錄之外的健康保障、醫療保健和護理服務,擴大保障范圍、提高保障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保障需求,降低老百姓的醫療負擔。第三,要管控費用漏洞,發揮自身技術網絡等優勢,參與醫療行為管控,降低不合理的醫療費用,保障合理的醫療支出。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理論是實踐的指南,“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聚集了我國各方面研究養老和健康保險的優秀人才,可謂是群賢畢至,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把這一論壇建設成為我國養老和健康保險領域政策研究與學術交流的傳播平臺和高端智庫。
  一是把握方向、服務大局。要加強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國情,圍繞養老和健康保險領域的重大課題開展政策研究。
  二是凝聚力量,群策群力,要積極建言獻策,加強學術觀點、政策建議的切磋爭鳴,積極邀請政策制定部門、科研院所等專家學者開展合作,推動各領域、各行業的專家參與保險業服務社會保障體係建設的政策研究。
  三是問題導向,講究實效。要理論聯係實際,促進産學研結合,針對突出問題開展專題性、前瞻性研究,提出切實管用的政策建議。早出多出高質量的研究成果,並推動成果轉化,為社會保障頂層設計和重點項目等提供理論支持。
  四是創新進取、擴大影響。要大膽探索改革,加強內外溝通,爭取新聞媒體支持,創新傳播方式,有效發出聲音,不斷提升論壇的權威性、影響力和生命力。
  最後,預祝“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順利起步,越辦越好,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險理論體係,推動商業養老更好地服務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建設,加快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我的發言完了,不妥之處,請各位批評指正。
  謝謝!
  主持人(姚慶海):感謝黃主席的精彩演講。實現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基礎。所以,保險業要服務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建設,要發揮專業優勢。同時,我們構建智庫要調動專家力量,研究實際問題,提出學術觀點,為國家決策服務,黃主席對保險業做好相關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我們保險業要認真研究落實。再次感謝黃洪副主席。
  中國社會科學院李培林院長多年以來高度重視社會保障體係理論和實際問題的研究,多次參加我們養老金論壇,養老金論壇已經連續開了很多屆,也是我們中國保險學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這次我們李培林院長專程趕來,歡迎李培林院長講話。
  李培林:尊敬的黃洪副主席、胡曉義會長、王忠民副理事長,各位來賓,媒體的朋友們:
  一年一度的社會保障研究領域的盛會今天如期召開,這次會議的主題是《保險服務民生與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選擇》,這也是今年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的主題,今天我們還會見證由中國保險學會的姚慶海會長和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鄭秉文主任,共同發起的“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的成立。值此,我謹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對這次盛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大家知道人口老齡化並不是中國所獨有的現象,也不是今天才出現的社會現象。但是就老齡化的人口規模、經濟發展水平和老齡化的速度而言,中國的老齡化確實史無前例,這造成了兩個結果:一是中國的未富先老,也就是説中國目前的人均GDP水平遠低于我們同等老齡化程度的國家;二是家庭的快速小型化,單身家庭、單親家庭、失獨家庭、空巢家庭大量增加,傳統的家庭照料的功能在快速的弱化。這些結果要求我們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智力資源對此進行長期的跟蹤研究,積極探尋人口老齡化給中國社會經濟各個方面帶來的諸多影響,尤其是對社會保障制度造成的可能衝擊,並在此基礎上做好制度設計,防患于未然。所以,養老金的風險也是我們要特別防止的係統性風險之一。
  毫無疑問,這些是我們相關智庫的責任和使命,我們要發揮智庫的功能,就必須切實地加快智庫的建設和創新,尤其是組織形式和管理形式的創新。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智庫建設做出重要批示,指出智庫是我們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高度重視、積極探索中國新型智庫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這些重要論述既表明了智庫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又為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指明了根本方向。因此,今天我們在此成立“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不僅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迫切要求的積極面對,也是貫徹落實中央指示和國家大政方針的具體體現。
  近年來,各種新型智庫快速興起,在各個領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論壇,這既是對傳統智庫的一種補充形式,也是與傳統智庫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局面,但無疑都有益于中國智庫體係的形成和軟實力的升華。
  今天會議的另一項日程是《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7》發布式,我們知道這是鄭秉文主任主持和組織編寫的一份重要的年度報告,從2011年開始,每年一個主題,到今年已經是第七本了,涉及到社會保障研究領域各個方面,已經成為研究領域的一項重大的研究成果和業內的重要參考資料。今年的報告主題是《探討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應該説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今天中國所面臨的一個緊迫任務,也是我們學術探討的新生事物,如何把西方的理論和經驗與中國的實際結合起來,制定適合中國特色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不僅需要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而且也需要各位學者和業界精英的智力貢獻和熱心的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係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産業發展,這為我們相關研究指明了方向。《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7》的出版發行恰逢其時,相信這本書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有益啟發。而且通過今天的論壇可以展開更深入的交流,匯聚更多共識。
  再過幾天就是新年了,祝大家新年快樂、合家幸福,同時希望社會各界人士更多關注中國社會保障改革,為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建言獻策,協心同力,推動這項事業健康長久。
  謝謝大家!&
  胡曉義: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受邀出席今天的會議,剛才兩位領導的重要講話讓我很受啟發,也很受教育。
  “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的成立,我以為是在醫養結合學術交流方面又多了一個匯集眾智的平臺。所以,我代表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向這個50人論壇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
  同時,我還要祝賀《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7》的發布,這個報告的主題是長期護理保險,所以我就這個題目談一點個人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對于建立長期護理保險的必要性、重要性、緊迫性,我看各方面的認識已經越來越趨于一致了,是有充分的認知的。也就是説,我們國家老齡化趨勢非常明顯,剛才李培林院長也深刻地指出了這一點。而老年群體長期照料和護理的需求明顯的增加,這既是一個新的挑戰也是一個新的機遇。為我們建立這項制度提供了一個客觀的背景,我想還可以把我們的視角展得更開一點。我發現什麼呢?在我們人類文明史幾千年了,而最近幾十年是我們人口結構變化的最劇烈的時期,是從原來的人均預期壽命只有50多歲,不是光中國,全世界也是這樣的。從50歲向80、90歲,向100歲的目標邁進,這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現實。
  為什麼呢?二戰之後戰爭被控制、食品問題的解決、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解決了重度傳染病的問題,這些人類的進步造就了這種結果。當然這是人類的福利,獲得一種福利就要付出成本,那麼就是老齡化。
  我説這件事情是想説,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我們將要面對一個結構性的改變,就是傳統的所謂以60歲或者以65歲為起點的老年人的階段,這個群體的規模會超過勞動年齡前的人口規模,甚至會超過勞動年齡階段的人口規模,這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現實。
  指出這個現實的目的是什麼?是説我們需要改變一個觀念,過去可能我們往往把老年人作為人生殘余的末段來看待,就是能夠打發掉了就算完了,這個觀念可能要改變了,因為時段長了人口規模大了,我們的社會經濟政策,在更加重視青少年的培育和養成,更加重視勞動者權益保護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加大對老年基本服務的權重,投入更多的資源,而不只是把他作為殘余的階段看待。
  從這點認識出發,長期護理保險目標是什麼?理念是什麼?我覺得就不應該設定為被動的對于那種處于病態的老年人進行照護,從而使他了此余生,不能把理念設定在這個上面。而應當是主動介入人口結構的變化,配置更多的資源,努力使老年人能有安詳、寧靜、溫馨的晚年生活。我這麼説不知道能不能得到認可,但是兩千多年前《禮記》講幾個有所的時候講了一個老有所終,我覺得這也算是對老有所終的新解,就是讓他能夠有個寧靜、溫馨、安祥的晚年。
  長期護理保險雖然已經在多個國家都已經建立了,但是對我們國家來講是個新的事物。我因為長期做社會保險工作,我思考了一下,我們社會保險現在叫五個領域有幾種社會保險制度,可以從兩個角度歸類:一個角度是按照你是待遇的類型、你是現金的給付還是服務的提供,這可以分類。還有另外一個維度,可以從期限上分類,是短期的服務還是長期的。兩個維度交錯起來肯定有四個象限,我們現在五項社會保險制度是填充了三個象限,就是在長期的待遇給付方面我們有養老保險,這是典型的長期現金待遇給付。在短期現金待遇給付方面,我們有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裏面的津貼待遇,這是屬于短期的現金待遇。短期的服務供給,包括醫療保險還有工傷生育的醫療照顧。第四象限是我們長期的服務供給有沒有呢?而長期護理保險就是這樣一種需求,所以這是我們應該填充的領域。而我們現在面對的現象是,在醫療工傷生育的醫療照顧方面,我們資源比較豐富,包括專業人力資源都是豐富的,而在第四象限上,就是在長期護理保險上我們最缺乏的就是各種資源,或者是資源沒有向這個領域進行配置。
  所以,發展長期護理保險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個資源重新配置的過程,這也就是為什麼人社部從去年起要安排15個城市進行1—2年的試點來探索經驗的原因。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經驗,但是確實也提出了很多亟待回答的問題,比如面對廣泛的需求,我們怎麼樣科學地界定長期護理保險的覆蓋范圍,到底什麼人是最需要,也是我們有可能提供援助的。在社會援助、社會保險、商業保險、家庭責任等等多種保障模式當中,我們如何取舍和統和,這也是我們面對的問題。
  那麼籌資和支付方式怎麼樣確定?怎麼樣構建?構建成什麼樣的服務體係才能有效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如此等等問題。我們要建立長期穩定的制度這些問題是都需要回答的。由我們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鄭秉文教授這裏合作研究的這樣一個題目,就是今天已經發布的這個題目。雖然不能完全回答在實踐當中出現的所有問題,但是我以為是在基本方向上提出了主要的答案,如果歸納起來我認為這個報告裏面,關于長期護理保險發展方向的一些答案的最集中的是三個點,就是三個統計。
  第一,統籌多層次的體係架構。第二,統一覆蓋的范圍和標準,而不是再把職工建一套制度,居民建一套制度,將來再考慮整合的問題。第三,統籌利用各種社會資源,我認為這三點方向是正確的,是我們今後的試點和展開的時候需要加以思考的。
  我們現在處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面對新的挑戰,長期護理保險又是這樣一個跨越養老和醫療領域的新的事物,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學界及社會組織,包括全體人民,共同的參與。
  對于公眾而言,無論是有老人的家庭,還是沒有老人的家庭,他們對這項制度的充分理解和支持,是這項制度得以貫徹和持續的基礎。
  最後祝願“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辦好,為改善民生福祉、國家長治久安作出綿綿不絕的智力貢獻。
  謝謝各位!
  主持人(姚慶海):感謝胡曉義會長精彩演講。胡曉義會長長期在中國人社部做領導,負責社會保障體係以及相關的重要工作。胡曉義會長對長期護理保險近年來,特別是人社部去年啟動15個試點城市試點以來,對理論上和實踐上做了認真的探討,特別是和鄭秉文主任共同對長期護理保險和養老金等等發起課題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中國正在快速進入老齡化時期,我們壽命在延長,老年人是社會的財富,如何讓老年人發揮作用需要做好長期護理。這些問題剛才胡曉義會長闡述了很多重要的觀點,需要我們在構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中加以借鑒,特別是調動社會資源,調動社會廣泛的參與到對社會長期護理保險的關注,特別調動醫療和養老資源等等,當然商業保險在醫養結合方面也能發揮重要的作用,所以這些觀點需要我們在實踐中落實,再次感謝胡曉義會長。
  下面,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原副理事長王忠民先生演講,大家歡迎!
  王忠民:尊敬的黃洪副主席,李培林副院長,胡曉義會長,各位同仁:
  我首先三點感謝,感謝慶海和秉文能夠以自然人,而且是未老人的特徵成立了一個“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無疑把我們老年人應該集中起來的服務和健康作為一個社會論壇的形式可以集思廣益,可以拿出有針對性的和措施,對于已步入老年的我來説期盼已久,希望得到它的福利。
  第二感謝秉文每年出一本書,今年聚焦點是養老服務,而且把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做了這麼厚的一本東西,剛才讓我秉文給我題了一段贈語,一下子想到30年前,秉文寫了“30年前共議社會所有制”,我們一塊議了幾本書,那個時候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30年後共商社保與投資基金大計”是我們這幾年幹的事情,所以“再幹30年,共享發達社會主義新生活,就是這個平臺想推出來的東西”。
  今天是聖誕前夜,聖誕老人也是個老人,老人應該得到應有的待遇,聖誕老人今天期盼先得到禮物,所以我獲得這個論壇這本書是我今天作為老人最好的待遇,但是今天聖誕老人也要給出禮物,我想了想我只能以下面的發言給出聖誕老人的一些見解。
  這本書到現場粗粗翻了一下,給我的感覺是,提出了一個出口函數,如果我們從經濟學角度,從金融學角度,從養老、從整體的社會保障來看,我們今天可以隨處發現我們有很多惡性循環,走不出去。甚至我們用通俗的語句説是陷阱,你走進去以後甚至走的越來越深,沒有往上出的動力和往上出的機制。在數學當中,由于近幾年大數據特別熱,大數據裏面又熱在有沒有有效的算法,算法裏面在對死循環、對惡性循環、對陷阱類的東西,當然也可以稱之為灰犀牛之類的東西,數學當中的術語叫出口函數,凡是沒有出口函數的算法、這樣一種運行、這樣一種背後的數據反映的任何一個機制下的邏輯關係的時候,我們説是沒有出口函數的死循環。
  好了,這本書讓我想起了一個死循環—養老服務。人口老齡化是養老服務當中帶給我們最大的問題。本來平衡的一代一代人,突然之間後續的年輕人少了,而且銳利的、迅速的變少。剛才胡曉義部長也説了,我們年齡長了,我們因為醫療、我們因為大家養老的各種體制,我們因為一切東西,結果我們現在百歲以上的老人激增——前兩天看到一個電視上的革命的老先生,都一百零幾了。剛才培林和黃洪主席也都給出了一些人口老齡化的數據,這個時候發現給予我們的財富、財務支持,給予我們老人的各種服務,包含親情的服務、包含技術的服務、包含你所期盼的服務,所有的這些東西居然成了最短缺的東西,永遠趕不上你的心理需要、現實需要、病痛需要和每天有人跟你説話的需要。你可以通過視頻,但在視頻已經覺得天涯若眼前的時候,你已經看不到親情和他之間的關係,我們會想用機器人來解決,我相信機器人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中國人過去是用一種把未來拉到現今、現下的方法解決,就是誰不厚待老人,甚至對老人去世了不厚葬,都是社會價值的譴責者、毀滅者,這産生了一係列厚葬制度,即使老人在世的時候病的時候在最短缺需求和服務的時候你都沒給他,但是只要厚葬了你還挽回了自己的一點面子和挽回了自己作為後代的那樣一種責任感。問題是我們今天老齡化如此的趨勢,我們發現我們走不出去,我們可能已經跌入了一個老年想讓他有所養、想讓他有所為、想讓他有所依、想讓他有所樂,突然發現我們面對這些所有的供給能力和供給水平都趕不上。
  這個時候,我們説一個老人要具有的基本服務和高水平的享受性的、幸福性的服務,注意,我們十九大已經把人民的幸福列為我黨和全社會的最主要的目標,如果上升到這個層面,這個老人的幸福感和幸福從哪來居然成了社會最短的供給渠道,從人口老齡化的角度看。
  如果從財務支持的角度,今天你突然發現,當你到了老的時候,你如果其他渠道解決不好,還可以用更多的財力向社會市場,這個社會的市場可以是當地市場、全國市場、全球市場買某種服務——比如你得了特別病。我們近年來聽到許多特殊病的名字,什麼重症肌無力,那個癌症定義的邊緣都不知道,像我們這種掉頭發的病都不叫病了,太常見了。
  當我們看到如此多的東西來臨的時候,你能不能有足夠的財務支持能力,來享受你這個病可以被及時診斷,及時獲得醫療健康的建議和及時用藥、及時手術,如果不行的話,所有的醫院都有一個對老外開的東西,結果説我給你付跟老外一樣的錢就可以定了,所有醫院都有對領導開的東西,如果早早的把更多費用交在那,也可以被當做領導對待一次。但是這個係統對背後的財務支持能力很高,我們發現是私募股權基金、是合夥人在做,我們走全球醫療保障係統的時候費用相當高,我們走不了這個係統。
  如果把所有的財務支持能力看成是起點找到了一些基準,找到了一些邏輯方法,比如個人賬戶、社會統籌賬戶和其他賬戶,讓你能夠趕上未來投資以後使用。結果我們發現,我們所有以起點積累的東西,未來第一個目標經常會受到衝擊,就是它能不能戰勝通脹?因為通脹是你未來拿這個錢去買到你需要的服務,那時候它的價格是什麼樣的水平?如果趕不上,你積累的這些東西已經成了貶值的過程,這是最低要求。我們最害怕的是通脹率高的時候,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今天服務費用一定比所有的制造品,一定比所有的産品,特別是比電子品,甚至奢侈品漲的都快。今天你作為儲備性質的所有的財務支持能力,面對今天漲得如此之快,而你的特殊需求往往是在特殊市場當中的護理和服務的時候,那個就無價了。結果我們面對這兩個東西的時候我們發現我們走到一個死循環當中,我們今天想盡辦法積累更多的財務支持能力,結果我們永遠走不到滿足自己的財務支持能力的角度。
  如果把這個看成是一種惡性循環,看成是一種走不出去的飛來倒去的話,今天這本書給了我們啟示,它可以用某種制度設計,特別是用某種金融架構的制度設計,注意,我沒有只提保險,我提的大金融,今天來的保險界的人很多,但是我們説首先是保險,在保險為龍頭下的其他金融也應該跟上,才是這個出口函數的確立。
  我們看一個例子,今天説老年服務。我上半年又去了一趟瑞士,發現一個特殊的服務互換市場,交叉互換。年輕、有能力、有水平,你可以選擇任何時間到一個養老院裏面提供志願服務,但是你的所有志願服務已經記載下來,你是無回報的,記載下來的大數據信息是,當你老了的時候,你可以跨時空、跨對象,接受另一個志願者給你的老年服務,這個服務既可以是具體的洗腳、剪指甲、理發,更可以是陪聊,陪你解決心理問題,陪你解決思想上的疙瘩,如果一個人思想上有疙瘩,光給他洗洗腳、按按摩不解決問題,得讓他思維暢通,這是高端服務啊!我們發現有一些擅長此道的年輕人,就可以跟老年之間交流這樣的東西,我們當時只注意洗腳是對老人孝道和解決老人服務當中的一大問題,是一大問題。
  如果把所有的服務,用服務劃時空做交叉互換,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把今天你的服務和明天你要得到的服務,把你今天價格水平下的東西和你明天得到的關係處于一個互換市場。用互換邏輯解決是金融衍生品當中最主要的東西,這個主要的金融工具做什麼,是把今天、明天,把時空下的所有東西,用互換的東西鏈接在一起,最後你可以得到你此時付出和未來得到的相互之間的數量和質量的邏輯關係。
  我們在想,一個社會越成長越發展,我們今天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領域當中,把今天養老服務的東西,用本書和本會議主題的保險方式解決,我們在用互換的方式解決。如果説回到我們今天看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的時候,它能不能用公司裏面股票的期權和那樣的邏輯,用股票在市場當中的波動的東西給你其中一定份額,那才是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當中最根本的,而所有做了這個東西,又需要社會給他延稅和免稅機制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所有這個東西金融産品成長和發展,金融出口的形成以及圍繞一旦有了金融出口函數,就讓原有的循環突然之間會跳一個量級,會多一個維度,會多一片天地,這就是出口函數的根本所在,打破死循環,打破惡性循環,打破走不出去的根本所在。
  如果我們把這個邏輯稍微延伸一下。金融循環這樣一個出口函數,是我們通過數學的邏輯在大數據、老人服務當中的算法當中提供出來的。但是在現實的金融産品當中,我們必須輔助于兩個維度的東西,才可以讓它真正成為出口函數。第一,讓它和所有最有成長性的市場中的股權、債權、金融的所有場景結起來,結對起來才能從今天的投資獲得未來的回報,而且這個回報不僅戰勝通貨膨脹、戰勝了平均收益率,還會戰勝機會成本下的今天的所有投資,如果這樣的鏈接就是我們今天所有在養老社會保障當中以養老賬戶為中心的鏈接無數個金融産品,包括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金融成長的東西當中,所以賬戶就是我們今天養老金當中真正的出口函數點的基礎邏輯。
  背後的邏輯就會要求誰的財富、誰的未來、誰的幸福,你必須對他有足夠的關注、足夠的關切、足夠的責任和足夠的發展,這才是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真正落實的帳戶的基礎。當然,因為你未來享受的所有服務和支撐他的所有財務都是基于社會正外部性還是負外部性的問題,如果全社會的老人都在無所養、無所醫、無所樂的情況下,我相信所有的老人都是一片死海,我們看到的是死氣沉沉,我們看到的是自殺,我們看到的是痛苦死,而不是安樂死的時候,那個時候問題就成了社會的。
  如果我們前面做的金融的賬戶和金融産品的投資都是所有養老領域,特別是養老服務領域當中的出口函數的話,我們為什麼不給予它減稅、延稅、社會的保護和社會的激勵制度呢?
  總結一下,今天我們面臨所有的死循環是因為沒有出口函數,今天從服務領域當中我們找到了一個出口函數,這就是一定要和金融端口鏈接,而金融端口鏈接的所有基礎條件,是那個個人賬戶是不是你的,是不是你關心的,是不是你的責任和義務,最終能夠和所有的金融端口隨機有機會的關聯起來,由于這樣的關聯起來,就會形成龐大的咨詢、管理、投資這樣的服務,中國金融業也會因此龐大和發展,最關鍵的是我們的稅收制度,因為它的社會外部性的自然結果一定給予它,趕快給它稅收的基本邏輯,如此的話,中國的養老事業、中國的社會保障事業才能走出死循環,才能找到自己的出口函數。
  謝謝各位!
  主持人(姚慶海):感謝王忠民副理事長精彩演講。聽王理事長演講我覺得每次都有新的思想火花,針對中國快速進入老齡化怎麼樣解決養老問題,轉化思維,提出了一個新的出口函數,用金融的手段進行資金、資産、服務各個方面作為一種互換,場景的互換、時間跨度的互換、對象的互換,這種資源配置的力量,運用金融手段在激活社會進行社會正效應,發揮社會的正能量,激發社會的愛心。我覺得金融在服務美好生活,金融與美好社會生活建設,金融在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方面,王理事長開拓了我們的思維,需要深入的挖掘,也給我們在座的年輕人,以及中年人,以及老而年輕的人,包括像王理事長,雖然剛剛到60歲,但是我覺得他思想永遠年輕。非常感謝王會長的精彩演講。
  下面,有請新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萬峰董事長演講,大家歡迎。 &
  萬峰: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參加今天“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成立會議,其實這在我們業界也是翹首以盼多少年的。我本人和林岱仁先生1982年開始從事商業保險工作,那個時候我們就參與研究集體企業職工的養老金保險,我們當時最主要的一個産品是集體企業養老金保險,那個時候我們就和勞動部等有關部門就開始積極溝通、去探討,怎麼促進或者完善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
  回想到現在已經發展35年了,35年當中我們的社會保障在不斷的發展,我們商業保險在發展,我們養老保險、健康保險也在發展,但總給人的感覺是,社會保障制度研究社會保障,商業保險研究商業保險。今天我覺得50人論壇的成立,是否意味著我們終于走在一起,共同研究我們所關心和關注的問題,或者説我們是為了共同的目標終于走到一起了,我作為從業者真是盼望我們和政府有關部門和權威機構,共同研究商業保險如何在社會保障制度當中更好的發揮作用,如何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保障事業。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當中,第八部分專門講了社會保障,而且提出了在未來一段時期社會保障的發展目標,特別是這次報告當中又提到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變化,由過去先進的社會制度與落後生産力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對美好社會生活的追求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
  我的理解是,如果先進社會制度與落後生産力的矛盾,那麼我們要解決的就是發展的問題,解決生産力的問題。現在變成人民對生活美好追求和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我覺得我們主要問題是解決民生的問題。也就是説,經過三十幾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已經強大了,經濟已經增長了、發展了,但是老百姓的追求也在發生著變化,社會財富的分配也在發生變化。
  我們的經濟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社會保障制度也在不斷的完善,但是和經濟發展速度相比,和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就相比,我們社會保障制度,特別是養老和醫療保障制度仍然需要進一步完善,仍然需要適應廣大老百姓或者廣大人民群眾對這方面的美好追求。
  所以,我想就今天話題講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我們是不是應該要研究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問題了?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發展這麼多年現在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們能夠解決全世界最大人口、全世界最大的老年人口、社會人員的社會保障問題,我們已經從基本的保障不斷提高到中等的或者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了。但是,我們現在的這種模式是否能夠持續,或者能夠承擔得了?我是説現在絕大部分完全由國家承擔的模式,未來的發展是不是最好的,或者説國家能不能承擔得了?
  從養老保險來看,國家承擔的負擔越來越重,從披露的數據來看,包括《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過去6年研究的結果顯示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社保基金的財政負擔問題,或者説未來,我不講現在,未來養老金缺口的問題如何解決?靠什麼方法解決?當然有人説,這種方式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採用,我們在改革開放初期最了解的就是歐洲的高福利國家、高福利社會,但是現在怎麼樣呢?前面剛才也講到了,希臘2012年就是因為社會養老的問題政府承擔不了,想要提高退休年齡一年,想要稍微降低點稅金結果引發了社會的騷亂,最後政府倒臺了。
  我們國家現在已經由一個年輕型的社會逐步步入老年社會,這個老年社會我們和世界其他地方不同之處在于我們是未富先老,我們是老年人口急劇增長。有數據預測到2035年我們老年人口會達到3.5億,而且也有人預測説,那個時候我們GDP相當大的比重可能都要用于養老支出,我們這個問題就是説現在這種模式能不能承擔得了。所有這一係列問題産生的原因我不説了,但是面對未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是政府關注的,社會大眾關心的。它也成為一個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我是覺得這幾年來,我們雖然沒有正式的提出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但是我覺得從政府、從有關部門,其實已經開始在悄悄的進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推出一係列的舉措。比如説新的國十條第二章第四款講到:“商業保險要成為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支柱。”我覺得這個定義,或者這個給商業保險的定位,就為我們在社會保障中發揮作用提供了非常大的使命或者説我們需要承擔的責任。
  大家都知道,原來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障的關係講的是商業保險是社會保障的補充,今天我們現在正在研究這個事情,未來國務院定位的不是補充了,是我們要逐漸成為重要支柱。還有包括社會保障制度現在進行的一係列,包括我們推行的企業年金制度,包括這兩年推出的職業年金制度,包括前兩天發布了企業年金新的管理條例,我覺得這些都屬于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當中的一部分。
  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認真的研究。特別是我們50人論壇應該更好地承擔起研究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問題。
  第二、關于商業保險如何在社會保障當中承擔更多責任?
  我認為商業保險在社會保障體制當中承擔更多的責任這本身就是它的歷史使命所決定的。大家都知道社會保障三支柱,第一支柱是政府,其實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商業保險都是可以參與的,而且從世界經驗來看,絕大多數又都是商業保險承擔的,只不過在這裏由于社會保障制度決定了你所參與的比重問題,你所能扮演的角色。所以我説從定位上來講,從商業保險的使命上來講,它就應該更多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社會保障比值。
  第二我覺得商業保險完全有足夠的優勢來承擔這個使命,這個我就不想多講。我國從1982年恢復商業人身保險到今天已經35年,我們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現在已經形成巨大的社會力量,我們已經有充分的人才、網絡、機構,並且有雄厚的資金,我們可以承擔得起我們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第三我們是不是探討一下,社會上有沒有商業保險承擔更多的社會保障責任的可能。我在前幾次論壇上講過一組數據,經過研究發現,這個數字應該是2013年的數據,美國養老保險資産佔GDP比重106%,16萬億美元。我們是多少?我們是2000億美元,1萬多億人民幣。2000多億美元佔的比重是多少?3%。同期的儲蓄存款,我們的同期儲蓄存款佔GDP比重47%,美國只佔5%。如果我們再加上同期的理財産品,合計的數據是64萬億,這個還是人民幣,所以我得出一個結論,美國是保險養老,我們是靠儲蓄和理財養老。
  從另一個角度説明什麼呢?説明社會有巨大的資金可以去解決養老的問題,或者社會上有這麼多的財富,我們怎麼把它轉化為保險資金,或者怎麼轉化為養老保險資金?我們大家經常談到的一個問題,我們銀行理財産品都是五六十歲的老頭老太太在那倒來倒去,其實倒的是什麼?倒的都是他的養老錢、醫療錢。我們怎麼把這筆錢當中轉化成一部分,成為我們的養老保險資金。我覺得其實就解決了我們現在社會所面臨的養老保險或者醫療保險的問題。
  比如如果我們能轉化10%,就是6.4萬億,多大的一個數據,多大的市場,但是對社會的資金並沒有影響。如何轉化?有人説我覺得其實不用國家出一分錢,就出政策,出一些政策就可以引導或者是鼓勵老百姓把自己的儲蓄存款,把自己的理財資金投入到養老保險上去。比如説國家對這個産品實行免稅,比如説國家對這類養老産品投資收益實行免稅,比如説國家對這個養老基金發放特定高息債券。總之,通過政策讓這個商業養老保險資金的收益能夠高社會理財産品或者銀行的存款,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我相信老百姓會喜歡的,因為畢竟保險公司做的安全性社會上那些P2P安全得多。
  那保險公司有沒有這種能力做呢?其實保險公司做養老保險是我們的特長,我們可以做固定年金,可以做確定年金,可以做生命年金,可以做變額年金,可以把這筆理財資金轉化為各種各樣的養老年金。現在美國為什麼養老年金市場那麼發達?這就是商業保險公司能夠提供的,這就是我們的專業、特長,所以保險公司做這方面也不需要增加什麼成本,為社會提供這方面的服務,就是它的業務性質和業務專長決定的。
  所以,這個事情其實就存在這麼一個現象,我們怎麼能夠推動它?我們促進這個制度的完善或者政策的落地,我相信就可以解決現在養老不足的問題,甚至説我們的醫療費用負擔過重的問題。這個事情我覺得是需要我們認認真真研究的一個大的問題。
  我是前年到英國去參加中英財長經濟論壇,我參加的是養老論壇。我介紹中國的養老保險,英方介紹英國的養老保險,我突然發現英國實行了這麼多年的高福利、高養老金退休的問題,其實他們正在悄悄的進行著改革,他們的養老保險制度已經由原來的全部政府承擔已經轉化為一部分由商業保險公司承擔,當時跟他對話的時候,我説你進行了多少年,他説我們已經進行了20年,我們現在才看到了成果,我説歐洲其他國家呢?説其他國家沒有做這件事情,但是已經在關注著英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我當時説你們這個改革對我們中國來講,特別是我們現在的社會保障改革非常有借鑒意義。我想説的是,整個世界發生了變化,中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體,中國保險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體,但是我們社會保障制度的問題延續到民生的問題,我們保險的問題延伸到我們為社會保障、養老和健康服務的問題,都需要認真的研究,有很多的問題需要我們解決,在這個領域我們會發揮更好的更大的作用。所以,我也期待50人論壇成立以後,我們能夠務實一些,能夠研究一些實際的問題,為有關部門真正的提供一些智能性的建議或者方案,真正能夠發揮我們兩家優勢,而為國家大策、國家大局做好我們的服務。
  謝謝!
  主持人(姚慶海):感謝萬峰董事長的精彩演講。商業保險在社會保障體係中發揮作用是一個重大的課題,這個課題剛才萬峰董事長講到了保險業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這點上保險業是長期負債,解決了中國現在的問題:金融市場體係結構性問題,缺乏長期資金有效的形成機制,長期資金來源不足造成資本市場波動,缺乏機構投資者,中國的金融體係內在的不完善,釀造了巨大的金融風險,而保險業參與到養老、醫療領域,可以積累大量的長期資金,這個長期資金正好補足了我們社會保障體係的短板,補足了養老體係的短板,正好形成了良性循環。借鑒王忠民理事長運用金融手段調動資源激活資源,形成一個良好的機制,特別是政策支持下,更好地發揮保險和金融機制作用,提高社會的幸福程度,提高社會的運行效率,讓老百姓生活更加美好。再次感謝萬峰董事長。
  下面,有請中國人壽股份有限公司林岱仁總裁演講,大家歡迎!
  林岱仁: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非常榮幸能夠參加“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也十分的感謝姚會長和鄭主任能夠搭建這麼一個學術平臺,也再次向兩位的辛勤付出表示敬意!
  在祖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際,我們相聚于此,共同探討我國健康與養老保險方面的議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應對未來我國人口老齡化挑戰也將産生深遠的影響。本次論壇的主題是《養老和醫療》,剛才聽了前面幾位領導的發言以後,各位領導應該説對整個養老和健康大的方面的制度體係各個方面做了很多分享,我想圍繞商業養老保險,因為我們作為一個保險公司,圍繞著商業養老保險談一點看法。
  第一、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的定位應是多層次社會保障體制的重要支柱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已經出現規模大、速度快,未富先老等特徵,雖然我國現在到2016年底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但應該説我們國家仍處在發展中國家的水平。但是我們國家60歲以上人口增長非常快,很多資料介紹我們已經達到2.3億人,超過了很多世界上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而且每年還有800—1000萬的增長。所以在這種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和財政支出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國現有的養老保障體係面臨嚴峻的挑戰。所以剛才萬總也説了,當然我們也相信國家,特別是胡部長在這兒,整個社會保障體係咱們國家這幾年確實發展非常快。特別是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咱們幾十年的時間使我們10億多人口都有了社會保障,城鎮職工,機關事業單位也走了職業年金。就算農村農民,幾千年農民也沒有養老的事情,都靠養兒防老,但是咱們國家也解決了農民養老,哪怕待遇低,但是逐年提高,但是起碼這個制度體係有了,所以確實我們國家這幾十年整個的在社會保障體係,包括還有大病保險、新農合,也實現了全覆蓋。這些方面,確實在社會保障的第一支柱發展非常快,也非常好。
  但是大家也知道,咱們從全球來講,怎麼有完整的社會保障體係,除了第一支柱,還有第二支柱,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問題是我們第一支柱發展的非常好,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發展的又非常慢,所以形成了現在一支柱獨大,二支柱、三支柱很小,或者基本沒有。我認為長期來看,對整個國家社會保障體係長期發展來講是不利的。特別像現在的第三支柱,按照目前統計來看,也就是佔整個退休養老保險的1%的水平。隨著發展以後,離退休人員的替代率也在逐年的下降,大家也知道,咱們剛開始養老保險體係改革的替代率70%、80%,現在是低于50%,這樣就使退休人員養老保障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下降。
  十九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到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全面建設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和“健康中國戰略”,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加快老齡事業等等戰略目標的提出,對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提供最大的支撐面。特別是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若幹意見》明確指出,商業養老保險是商業保險機構提供的,是以養老風險保障、養老資金管理為主要內容的保險産品和服務。無論是從貫徹十八大精神加快社會保障體係建設,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角度出發,還是從落實若幹意見的精神,踐行保險姓保,不辜負國家對商業保險重視的角度出發,我是希望咱們共同把整個社會保障體係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尤其是個人養老保險能夠進一步提升、加快發展速度,能不能用三五年的時間,起碼現在有1%,是我們第三支柱在整個養老替代率裏達到10%,第一步先這麼一個水平,這樣可能對保障老年人、退休人員的水平會起到比較大的補充作用。
  第二、大力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核心是長周期的有效管理
  因為商業養老保險涵蓋積累期和領取期,時間跨度長達幾十年,同時克服不同的年齡階段、風險的分布和風險的承受能力也大相徑庭。因此,我們發展商業養老保險關鍵是能否實現跨周期的管理。一方面要根據客戶生命周期的不同特點適應客戶不同年齡階段的風險偏好,實現積累期和領取期的無縫對接;另一方面,還要將養老資金的運用與一般意義上資金運用區別開,更加注重資金運用的長期性和穩定性。
  第三、大力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前提是安全性
  當前我國仍處在大力推進資本市場、加強民眾金融風險教育階段,能否確保商業養老保險的安全,進行嚴格的風險管理,是大力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重要前提。所以,這個方面作為商業養老保險我們有這個優勢,當然現在可能大家也知道,整個對商業養老保險這塊的發展,咱們中國不管是從各個部委的角度,還是從很多專家學者的角度,可能對整個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特別是個人養老保險,到底由誰為主來發展,現在還有一定的分歧。當然也有一些國家,商業養老保險,特別是個人養老保險這塊是可以保險公司、銀行、基金、證券都做。但是可能具體到中國來講我個人有個看法,可能中國現階段不管是社會保障體係的發展階段,還是跟國外整個金融、經濟發展階段相比,還不是完全一個水平。
  所以,可能在現階段還是應該以商業養老保險這個體係為主,來加快個人養老保險的發展。因為,你到了一定階段以後,比如最簡單的,如果完全放開,假設用理財性的産品做個人養老保險,我想可能跟中國現階段就不相適應,為什麼?我想中國絕大部分老百姓還是要保本的,假設他作為一個養老的錢拿出來做了理財産品,最後説血本無歸,我想可能絕大部分中國老百姓是接受不了的。但恰恰這一點來講,保險就有這個優勢,保險可以通過分紅險、傳統險可以有個最低的基本的保證利率,這樣從安全角度來講,我認為在目前階段保險公司做個人養老保險還是首選。因為從安全這個角度,因為中國資本市場還是發展階段,還不是完全成熟的階段,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還是有一定風險的。
  第四、不管是從銷售、精算、服務等配套能力建設來講保險公司也是具有第三支柱發展非常有利的條件,是可以由充分保障的
  因為一方面當前基本養老一支柱獨大的形勢下,要想在短期內形成一定規模、積累一定的資金,發揮第三支柱的作用,必須加強前端政策的宣傳、産品的推廣和銷售組織的力度,保險公司具有豐富的保險保障産品的銷售經驗,涉稅業務經營的經驗,特別是擁有一支高素質的銷售人員隊伍,這樣可以快速地把個人的養老保險業務推開。
  國家前兩年剛開始大病保險由政府來主辦的,但是後來國務院決定把它交給商業保險以後,使得大病保險有了的快速的發展。現在大病保險覆蓋的人口超過10億,我們中國人壽一家承保的大病保險4億多,全保險行業我看到數據是接近11億。這個數據説明什麼?保險公司做這種分散型的個人養老保險具有優勢的。因為非常重要的是有一個龐大的銷售隊伍,像現在整個壽險業起碼有三四百萬人,我知道光中國人壽銷售人員接近200萬,有這麼一個龐大的銷售隊伍,那對快速地宣傳黨的政策各個方面非常有利,要是其他單位沒有這麼多的分支機構,沒有這麼多人員,説實在我個人感覺黨的政策是非常好的,但是黨的政策能不能被廣大老百姓接受也還有一個過程。我在工作中也感覺到,現在有很多年輕同志,並不希望把錢存到多少年以後用,他們的這種思想觀念還是比較超前的,現有的錢趕快用,甚至還要把未來的錢先用。所以真正説就是出臺這個政策,能不能推得開,也不一定像大家想象那麼容易。
  比如説稅優醫療型的健康險問題,國家先開始在一個城市進行試點,從今年7月1日開始全面放開,但是大家知道目前這個業務開展的怎麼樣呢?跟我們原來的預期説實在的差距很大,承保的面和承保人都很小。所以真正的個人養老保險即使政策出臺,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銷售隊伍的跟進也不一定能夠做得起來。
  因此,我想這個方面可能是咱們保險有這方面的優勢,包括在精算方面、服務方面。
  最後,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關鍵還是科學完善的支持政策。
  大家知道,國際上在社會保障體係方面做的比較好的國家,德國、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整個個人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給了一定的政策支持。有的是在繳費期給了一定的政策支持,稅延。也有在投資收益方面給的政策支持。將來保監會各個方面對養老保險的資金投資及監管上可能也要給一些政策,甚至包括我們要交的管理費,甚至還有保險保障基金,那麼對稅延的養老保險將來要給予一定的豁免。這樣把這些全部放在增加投資收益收益,增加老百姓對這種業務的吸引力,否則的話特別是投資收益這塊要是沒有一定的水平可能這個業務不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對整個開展也是比較難的。
  總之,我就對完善養老和醫療,特別是針對個人養老保險這方面談這麼一點個人的看法,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主持人(姚慶海):感謝林岱仁總裁精彩演講,林岱仁總裁就商業保險參與個人養老體係發表了重要的觀點,特別是提出了商業保險有強大的銷售隊伍、良好的精算專業人士和滿足個人保障需求的産品,這些對保險參與到養老保險體係建設中有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國家的政策支持下,保險參與養老更大有可為,再次感謝林岱仁總裁。
  徐敬惠:尊敬的黃主席、胡會長、王理事長、袁主任、姚會長、鄭秘書長,以及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參加這個論壇,也感謝論壇的組織方讓我來發表一下意見,我就簡要講四個觀點:
  第一、養老與健康保險是保險業的戰略發展重點
  我想在十九大報告學習貫徹中,大家越來越深刻地理解到這一點。商業保險作為社會保障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商業健康保險的唯一的提供者,又是養老金的先行者、主力軍和多面手。可以用全方位、多角度來服務國家的健康及養老保障體係的建設,國外有很多的成熟經驗,也有我們值得借鑒的案例。但是我們要特別注意,在不同發展階段應用的適配性、有效性。
  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們預計未來養老和健康保險將作為保險業發揮它的長期風險管理和保障功能的一個主戰場,所以我的第一個觀點是認為,商業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是整個社會保障體係中老百姓最關心的健康養老需求中主要的承擔者。
  第二、保險業歷來重視養老和健康保險的發展
  從兩個方面來看,先看我們的監管部門,中國保監會在成立不久,就專門成立了相關的職能部門,來專門研究、積極協調政府各個部委,推動養老與健康保險的發展。最近有一兩個文件有標志性的,而且歷史上沒有過的,就是出臺了2014年的50號文件,國辦發《關于加快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的若幹意見》,2017年又發了59號文,《加快商業健康養老保險的發展》。從這兩個文件的出臺既能夠體現國家的戰略意志,也充分彰顯了我們這個行業的功能、定位和使命、責任。
  從另外一方面看,在整個行業裏面,剛才萬總、林總發言中講到,實際我們有很多的優勢,也提供了很多老百姓歡迎的産品。整個行業在收入的增長上持續多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尤其是健康保險的增長超過了整個行業的平均增長水平,積累了大量長期保險資金,還服務了實體經濟。中國太保作為一家國企基因、保險情懷的專業機構,我們公司上市十年來,始終是專注保險主業,堅持發展保障型、服務型、價值型的業務,取得了一些收獲。當然我們在這個領域中間還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要發揮好我們能夠涵蓋健康、養老、壽險、資管全牌照、全資質、全專業的服務能力。
  第三、把握民眾對養老和健康保險需求的整體性、連續性、互補性的特徵,發揮好我們商業保險的專業優勢。
  我理解老百姓對養老和健康的需求不是孤立的,對一個個人有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對一個家庭有不同的變化歷程。在這個過程中,對養老和健康的需求肯定是整體的,不需要被分割成若幹的碎片,有不同的産品、不同的機構、不同人員提供服務。所以整體性要求不僅僅是要獲得保險金的給付,更重要的是得到相應的一攬子的健康養老保障的服務。剛才胡會長講的象限,四個象限中間,現金的、服務的、短期的、長期的,實際上這四個象限中間商業保險是可以全覆蓋的,現在覆蓋不夠並不是説這個行業不能覆蓋,是我們有個成長的過程,我們在不斷的提升。我想將來肯定會做的更好。
  這個過程有一些要求:連貫性的要求,就是根據它的生命周期以及家庭的變化。它在每個階段裏面都有不同的需求在累計。互補性要求,主要是跟社保體係中間的互補,它的特徵非常之明顯。社保能做的,我們有我們的特點,社保不能做的,我們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商業保險在經營養老服務提供健康保障方面有它的獨特優勢,因為今天主題中間有個長期護理保險,長期護理保險在15個試點城市中間太保積極參與,現在在10個以上的城市都有我們的服務,我們也在體會,我們在跟政府溝通的時候,政府部門問你們商業保險公司參與這麼積極,你太保在這個中間還拿了這麼多試點城市,你的優勢在哪裏?
  我們認為行業的優勢主要是産業鏈的延伸,這個已經有很多的機構在實踐。第二我們有整合社會服務資源的能力,長護裏有不同的功能板塊,比如説失能失智的評估,保險機構不可能有自己的,但是可以整合,提供相應的實體服務的品種也是可以自己做,也可以採購社會上的。再有就是可以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規劃,就是我可以一對一的對個人和家庭提供從健康到養老完整的服務建議,就是剛才林總講的,我們現在銷售隊伍不僅是量的擴展,主要是質的提升。現在我們銷售隊伍中間也在努力打造圍繞老百姓健康養老的需求,你去識別、你去規劃、你去建議,你可以給他提供不同階段的保險産品,以及後期兌現的實物的給付。
  所以,對一個商業保險公司來説,一方面可以利用好生命表的數據基礎和獨一無二的精算技術,提供涵蓋百姓所有人身風險和健康保障需求的産品。這裏面講到了稅延養老,最早是從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國務院在批復這個文件中間提出的,將近十年了,現在可能是呼之欲出,但是我們更希望在這麼長時間醞釀中間,有更多的受益人群能夠參與試點,而不是局限在上海或者個別地區,只有當有更多人群參與其中之後,才能對制度的有效性或者制度的普惠性發揮它的試點的優勢或者是試點的效應。稅延養老産品當然跟社會保障體係是很好的彌補,我想這個都是相得益彰的,當然我們更加呼吁國家在政策支持力度上能夠進一步加大。
  第四、不斷提升養老和健康保險的服務能力是我們保險業的初心和使命
  所以我們也會積極地運用好“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這一社會智庫的平臺,加強理論的研究,立足全局來借鑒國外的一些成熟的經驗、適合的經驗,來服務我們中國的養老健康事業發展。
  謝謝大家!
  主持人(姚慶海):感謝。商業養老保險在發揮整體性、連續性和社保的互助性等等優勢,在作用方面需要整個的來構建完善的養老産業、健康産業鏈,同時能夠建設風險收斂型社會,保險發揮風險管理功能,長期穩定風險管理功能,整合社會資源,社會資源權益、收益、成本風險管控,這個風險管控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就是王理事長説的良好的資源配置,風險約束性社會的構建需要引入市場機制,需要引入商業保險的服務,需要激活各位主體參加的積極性,包括每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這樣才能使我們社會成本降低,我們生活更加美好。再次感謝徐敬惠董事長。
  下面有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和論壇聯合發起人鄭秉文先生,來做“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的背景以及未來展望、研究規劃的發布,有請。&
  鄭秉文:黃主席、胡部長、王理事長,根據會議的安排我就論壇的背景和發展想法做個匯報,講這麼幾點:
  第一、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是我們發起這個學術平臺的初衷
  兩個月前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做了歷史性重大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解決好這個矛盾就必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好民生工作。
  一周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繼續解決好“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養老、醫療等領域。在民生發展進入新時代,人民生活站在新起點的階段,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還需要不斷深化理論和政策研究,持續努力體制和機制創新。
  在十九大精神感召下,中國保險學會的姚慶海先生和我一拍即合,決定為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而建立一個非社團、非組織化、非常設的學術會議平臺,聯合發起召開“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在保監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相關領導和部門支持下我們召開了今天的會議。
  第二、關注和研究養老與健康這兩個短板是這個學術平臺的主要研究領域
  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正、正義,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一件接著一件事兒辦,一年接著一年幹。正如總書記指出的,這些短板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那就是在十九大報告當中説的: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在這方面還存在很多難題,也就是説,民生補短板主要就是這五個領域或者説存在五個短板。十九大報告在基本方略的第八條中標題是《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十九大報告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當中,對七個問題做了詳細論述,其中第三個問題就是加強社會保障體係。第五個問題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姚慶海先生和我發起的論壇所關注的領域就是養老和健康這兩個短板,目的就是為了落實十九大會議精神。
  第三、商保和社保相結合是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的重要環節
  十九大報告還指出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係,十九大重要論述為我們建立這個50人論壇指明了方向。“兜底線”是指社保的定位,“織密網”少不了商保的參與,“建機制”指的就是社保與商保之間建立起互動的機制,建立起一個覆蓋商保和社保的頂層設計。“多層次”是指商保參與整個社保體係的必然趨勢和必然要求。
  大家知道,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是由國家建立一個支柱的(大概只有新加坡)。姚慶海先生長期在商保領域工作,有豐富的寶貴經驗,是這方面的專家,又在統領商保領域的中國保險學會研究工作。我常年工作在社保研究的學術一線,學術背景是社保。我們團隊是積極主張社保與商保相結合的研究團隊,今天發布的大家拿到手的關于長期護理保險研究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7》,就是商保和社保相結合的研究成果。因此,姚慶海先生和我共同發起構建這個學術平臺,是我們兩人共同學術興趣的結果,是我們兩人分別領導的兩個團隊共同使命的追求,是新時代感召下,為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而做出的努力,是為商保與社保相結合而做出一個嘗試。
  第四、在改善民生上保險回歸本源應該包括大力發展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
  在7月份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總書記作了重要講話,他的講話和這次會議重申了金融的天職,就是服務實體經濟。可以説在總書記提出的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的原則中,排在首位的是金融要回歸本源。對保險來説,它的本源就是保險本身,就我個人理解,金融的本源是服務經濟發展而不是被利益綁架後的吸血。對保險而言,如果説經濟領域保險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是防止觸動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等,那麼在民生領域保險服務社會大眾的重要領域,必然包括養老和健康。在十九大報告提出平安中國和健康中國,在平安中國這個概念中必然包括養老,在健康中國這個戰略中必然包括商保的健康保險。
  第五、當前保險回歸本源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落實好兩個《若幹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兩個文件,一個是早前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若幹意見》,一個是今年7月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幹意見》,人們熱盼著延稅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早日啟動。
  第六、論壇的宗旨
  我這裏就説兩句話:一句話,2015年中辦、國辦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這個文件有這樣一句話,社會智庫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論壇把它作為自己的目標。第二句話,正如胡曉義部長講的那樣,借鑒發達國家醫養融合發展的有益經驗,也是本論壇重要發展的宗旨。
  第七、論壇的形式
  論壇採取常態化學術機制和舉辦非常態化的學術活動相結合,這是第一。第二論壇力爭多開一些研討會、發布會,做一些研究報告,盡量做一些指數研究和標準的研究,服務保險、服務商保和社保的結合,這是第一句話。
  第二句話,《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將論壇作為重要的發布平臺。
  第八、關于論壇機制
  由于十九大召開到現在兩個月左右,時間緊,這次會議後姚慶海先生和我將與業內各位大咖共商論壇的具體工作安排和機制協調,最終確定論壇的成員名單。
  以上講的正確的地方代表聯合發起人姚慶海先生,不正確的地方由我負責。
  謝謝!
  主持人(姚慶海):感謝鄭秉文主任對論壇八個方面的精彩闡述,我都完全同意。
  十九大提出要觀大勢、謀大局、幹實事,論壇就是要集中高端智庫力量,發揮新型智庫作用,集中我們政産學研的專家力量做好相關的服務,這點我們論壇下一步要竭誠為各方面,為中國的養老中國的健康保障事業服務,發揮商業健康和商業保險為社會保障體係服務方面集中多出好的成果,多讓大家提出建議,同時讓老百姓從中得到實惠。
  感謝各位領導、各位專家精彩演講,下面我們把論壇的主持交給中國資産管理協會曹德雲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主持,有請曹會長。
  主持人(曹德雲):在今天上午第一單元裏面,幾位領導和老總,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就養老與健康保險發展的功能意義、發展規劃、工作目標以及操作路徑和具體措施做了高瞻遠矚的重要闡述,我想這將成為推進此項工作的重要指導。
  下面,我們進入今天上午論壇的第二單元,由論壇的6位核心成員進行精彩發言。這6位核心成員也是十分精彩的組合,我覺得這個組合有三個特點:第一,産學研相結合。第二,醫養健相結合。第三,資産負債管理相結合。所以這6位核心成員的精彩發言十分值得我們期待,我相信將會給我們帶來十分精彩的觀點,也給我們帶來很好的啟迪。這個板塊的時間是1小時,希望每位演講嘉賓控制在10分鐘左右。
  首先,有請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係主任鄭偉教授,同時也是保監會重大決策專家委員會的委員,請他就商業年金問題給大家作精彩發言,大家歡迎。
  鄭偉:各位領導和嘉賓大家上午好!
  10分鐘之內跟大家匯報三個問題的思考,主題是商業年金。第一商業年金為什麼重要;第二商業年金有沒有發展空間,有沒有可用的資源;第三是商業年金需求有什麼樣的特點趨勢,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啟示。
  第一、商業年金為什麼重要?
  過去我們比較習慣于養老要靠政府,在幾年前美國有個機構做了東亞六個地區的調研,在大陸受訪者當中,認為養老主要靠政府的比例在六個地區是最高的。
  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可持續性的挑戰非常大,今天我們沒有時間也不去講關于缺口問題,但是在這樣的可持續性挑戰背景下,第一支柱養老金替代率長期下降的趨勢難以逆轉的。
  十九大報告在講社會保障的時候,大家注意用的定語“保障、適度、可持續”,保障、適度大家可以從不同角度去解讀,可以認為它是強調不能太高也可以強調不能太低,但是我從當中讀出的味道是不能太高。
  接下來幾張圖表,是從今年新發布的《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裏呈現的數據。我們看最後一列累計結余,每年其實是在逐年增加,不管是職工這部分還是企業這部分都是逐年增加。所以表面來看我們社會保險第一支柱可能沒有什麼壓力。但是我們看背後的數據其實挑戰非常大。比如我們企業養老保險的撫養比,若幹年前3.16個在職職工養1個退休職工,下來已經下降到2.8個,並且繼續往下走。再一個徵繳率,100個人裏頭原來有90個人繳費,到現在100個人裏頭只有79個人繳費,而21個人不繳費。
  另外,在基金的徵繳收入,大家注意看,從增長率來看,從2012年開始,上面那張表收入的增長率就已經開始低于支出的增長率,並且從絕對數來看,從2014年開始,基金的徵繳收入已經不及當年的基金支出,也就是説,如果不考慮財政的補助只考慮徵繳收入,從全國范圍來看,即使搞了全國統籌,2014年開始也出現了收不抵支。另外基金的結余原來月數是19.7個月,到2016年已經降為17.2個月,諸有此類的數據還有很多。
  這種情況之下,雖然我們報告當中顯示的基本養老金的替代其維持在一個相對比較高的水平,但是即便如此我們已經發現隨著最近這兩年調待的比率從10%降到6.5%、5.5%,我們替代率已經由67.5%降了兩個百分點,而且這個替代率實際上口徑是繳費基數。我們知道,繳費基數和社平工資有非常大的差距,大約只有63%這樣的水平,如果對標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還要打63折。
  養老金調整無外乎考慮通貨膨脹率和實際工資增長率,我們做了簡單的測算,以繳費工資為基數對標,如果目前養老保險制度不做改革,本世紀末這個替代水平會降到35%左右,如果以社平工資為參照,不做改革,替代率會降到20%左右,所以這樣的背景下,先不討論潛在資金缺口能不能彌補的問題,即使能彌補,第一支柱養老金替代率下降的趨勢應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靠第二支柱:企業年金、職業年金,職業年金好一些,強制性的。企業年金這塊覆蓋面2016年的數據大概是6.7%、6.8%這樣的水平,前幾天發了企業年金的辦法,這個辦法和之前辦法相比有一個不同的提法,就是國家鼓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所以從國家的政策導向來看有個態度在這個地方,但是這個市場想要進一步的激發需求端的需求其實還是非常困難的。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説第三支柱的商業年金非常重要。所以我特別同意前面幾位領導和嘉賓觀點,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當中三個支柱都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商業年金就不可或缺。不展開講,當然分為兩個大的階段,積累期、領取期,積累期可能有多個市場主體參與,但是領取期階段,應該説商業養老保險有獨特優勢的。
  第二、商業年金有沒有發展空間,有沒有可用資源
  之前我們利用微觀數據庫做了一個測算,以2013年數據,因為2013年數據相對發布比較完整。我們看三個層次替代率,第一層次只考慮公共養老金,第一支柱。第二層次考慮公共養老金加上私人養老金,這個私人養老金包括了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第三層次再把除了公共養老金和私人養老金之外再加上資産,包括金融資産,特別是他的房産,在一定的框架下做一定的測算,我們發現2013年數據,第一支柱養老金替代率大約35%,加上了私人養老金之後這個替代率增加了一點點,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意味著目前在我們市場上第二支柱、第三支柱扮演的角色微乎其微,如果我們把金融資産、房産這些資源加上去,在一定的假設下做測算,我們發現這個替代率可以有個非常大的提高,可以提高到69.8%,這個問題也呼應了萬董事長講到的,老百姓還是有很多資源可以參與多層次的養老保障的。
  第三、商業年金需求有什麼特點?
  我們做過另外一個小的研究,以咱們國家30個地區過去這些年的相關數據做一個測算,我們發現居民的商業年金需求和人口結構的變量和社會保險的變量之間有顯著的關係,人口結構這方面,老年撫養比,城鎮化率提高對于居民年金需求都會産生正面影響。社會保險又分養老和醫療,社會養老保險保障水平提高年金需求會相對下降,他們之間是替代關係。醫療保障水平提高和年金需求是互補關係,如果有更高的社會醫療保障可以釋放出更多的年金保險的需求。另外收入和預期通脹也會對年金需求有一定的影響,未來幾十年中國的大的趨勢,人口結構方面肯定是老齡化,社會保險方面,第一支柱的社會養老保障的水平基本是持續下降的趨勢,醫療保障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之下我們相信會有所提高。所以所有這些未來的指向其實都是中國居民商業年金的需求會有一個正的增長。
  這個結論如果能夠成立的話對我們有什麼啟示?第一在政策導向方面,既然有正外部性,是不是應該考慮基于一定政策的激勵,特別是全球范圍內還存在一個問題叫年金迷題,就是經濟學裏講的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去管養老問題,這方面政府政策導向是不是應該有一定的作為。
  第二商業年金既然有潛在增長的趨勢,那麼在供給側方面是不是有改革的創新和它相呼應,達到供需平衡的效果。
  第三在政府監管方面,包括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包括不同的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環境,包括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英國和美國經濟學家Nicholas Barr和Peter Diamond他們在2010年的一篇報告裏頭講到,“如果認為因為私人養老金由私人部門提供,所以減輕了政府對養老金的責任,那麼這個觀點是根本錯誤的”,雖然我們強調要發展商業養老發展商業年金,但是這個過程當中並不是政府角色的弱化,相反其實是更重要的強化。比如剛才前面幾位嘉賓提到英國的例子,他們在普及宣傳商業年金的支持政策,在提供稅優的激勵,在實施嚴格的監管,甚至提供兜底保障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所以在未來在商業年金市場發展的領域,中國的政府還是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只有各方力量匯聚起來才能安然渡過未來人口老齡化的高峰。
  謝謝大家!
  主持人(曹德雲):十分感謝鄭教授,通過對發展現實的深入分析以及數據的實證分析,向我們闡明了一個結論,就是商業年金的發展仍然有巨大的空間,當然這個空間變成現實生産力仍然需要政策的支持、監管的鼓勵和産品的有效供給。鄭教授的發言對我們下一步做好商業養老險的發展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下面,有請太平養老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彭毅先生,就新時代、新平臺、新作為給我們作精彩演講,大家歡迎。
  彭毅:尊敬的姚慶海會長、鄭秉文教授、各位領導、嘉賓: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謝主辦方的邀請,很高興參加“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成立大會。這是在舉國上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際建立的新平臺,顯示了我國養老與健康保險事業發展有了新氣象,必將在促進養老保障體係建設與健康中國戰略實施方面展現新的作為。作為一家養老保險公司的代表,能夠參與和見證這一盛事我倍感榮幸!
  太平養老成立于2004年,是中管金融機構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旗下專業經營養老金業務和員工福利保障業務的重要子公司。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在保監會、國家人社部、中國保險學會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緊扣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保障需要,積極踐行集團“三年再造”戰略和“精品”戰略,致力于打造“卓越的養老資産管理和民生保障管理綜合服務提供商”,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無論是養老金管理資産規模、團險核心業務,還是凈利潤均實現接連翻番增長。目前,我們養老金管理資産規模達到1600億元,團險總保費約45億元,服務年金客戶超過1萬家,服務團險企業客戶超過9萬家。自2010年以來,我們開始探索開展長期護理保險業務,積極參與江蘇、山東等地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致力于培育和開拓商業長期護理保險市場。我們先後承辦了江蘇南通、蘇州、吳江、山東濟南等地的長期護理保險業務,覆蓋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約600萬人口,年籌資總額達到5.6億以上。此外,我們還不斷加強長期護理保險理論研究,參與了“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探索與制度選擇”課題,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設計完善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面向未來,我國養老與健康保險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廣闊。正如總書記指出的:要“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並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係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産業發展”。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幹意見》(國發[2014]29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幹意見》(國辦發[2017]59號)等政策文件,行業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期。今天,“中國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的成立,恰逢其時。作為論壇的一員,我們將積極參與論壇的活動,努力支持論壇的建設,並就如何在這一新平臺展現新作為提三點建議,和大家共勉。
  一是建議把論壇辦成學習研究的平臺。作為行業高端學術論壇,應要緊緊圍繞十九大報告中關于養老保障體係建設與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新要求,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直面行業發展問題,抓住關鍵環節,發揮好平臺的作用。正如剛才幾位領導和老師指出的,當前三支柱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支柱獨大,但保障力度不足、國家負擔比較重,二支柱覆蓋范圍較窄、增長乏力、稅延實施效果低于預期,三支柱尚未正式落地,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建設仍待進一步完善。為此在這裏提三點建議:一是在第一支柱方面,建議加強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根據2015年國務院發布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當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市場化投資已經啟動,但總體投資運營工作進程仍有待提速。建議盡快研究完善資金統籌模式,提升統籌層面,進行集中統一委托管理。同時,建議逐步擴大基金的投資范圍,兼顧安全性及收益率,實現基金保值、增值。二是在第二支柱方面,建議加快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與參與率。建議進一步降低企業年金計劃建立門檻,提高稅收優惠力度,促進廣大中小企業自主建立年金計劃,提高覆蓋率。建議進一步完善企業年金運營政策,拓寬投資范圍,適當提高權益類和另類資産的配置比例,放開境外投資,加快推進企業年金配置全球化資産,提高基金投資收益水平。三是在第三支柱方面,建議不斷完善稅收優惠配套制度體係設計。建議適度提高稅收優惠力度,提升消費者參與意願,提高參與率。研究完善個人賬戶管理,充分尊重個人對養老賬戶的支配權,以個人賬戶為載體,從最終受益人的角度不斷完善賬戶管理制度。同時加強産品設計與供給,在契約型保險業務發展同時,建議實施推出信托型的個稅遞延養老産品,並將個人養老保障管理業務納入稅延范疇,更好地滿足客戶需要。
  二是建議把論壇辦成創新探索的平臺。作為養老與健康保險領域的重要智庫,論壇應站在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發展的前沿陣地,抓住行業發展重點,加強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推動行業創新發展。如在長期護理保險方面,建議在現有試點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頂層設計,加大對商業保險機構的扶持力度。建議人社、財政、民政、衛生、老齡委等相關部門聯合,結合現有城市試點情況,盡快研究推進符合我國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體係及相關專業護理服務體係建設。同時,建議政府對整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實施進行監督和控制,建立商業保險公司的競爭選拔、進入和退出機制,制定對商業保險公司的優惠政策。此外,建議有關部門出臺符合長期精算平衡規律的“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産品形態行業范本,並將該産品獨立核算,提供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以支持商業保險公司適時開發和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長期護理商業保險産品和服務,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特別是中高端人群的長期護理需求。
  三是建議把論壇辦成交流合作的平臺。論壇聚集了國內養老與健康保險領域以及社會保障領域領導、專家、學者和行業高管人員等,為政、産、學、研搭建了合作交流平臺。期待論壇定期或不定期舉辦養老與健康保險50人論壇年會和各種研討活動,就市場熱點、客戶痛點及發展難點等舉辦專題研討,加強成員間的信息分享和溝通交流,促進成員間的深度合作,共同推進我國養老與健康保險事業加快發展。
  進入新時代,保險業的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險供給與人民群眾日益迸發、不斷升級的保險需求之間的矛盾。作為新時代的新平臺,論壇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論壇建設成為養老與健康保險領域研究有高度、探索有力度、交流有深度的高端智庫平臺。
  謝謝大家!
  &&& 主持人(曹德雲):十分感謝彭總,他以新時代、新平臺、新作為作為發言的主旨,介紹太平在養老和保險和健康保險方面的實踐經驗,同時分析了當前的政策環境,也特別了三個很好的建議,就是加強政策推動、加強理論研究、加強交流合作,特別是在推動第一支柱擴大投資范圍,第二支柱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第三支柱加快稅優的推進以及提高稅優力度,我想這些工作也將成為整個行業,包括監管部門,包括市場,同時也成為論壇下一步的重點工作方向。
  接下來,有請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艷華女士來做演講,她演講的題目是《全面對接醫養三支柱做大民生工程最佳服務方》,掌聲歡迎。
  李艷華:各位尊敬的領導好,姚會長,鄭主任,非常感謝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發起這樣一個論壇,我們收到這樣一個邀請感覺非常的激動,而且也非常期待這個論壇在我們未來的發展中給我們更多的幫助。因為前面領導以及各位專家,包括保險的前輩,萬總、林總,都做了分享。
  大家知道這項工作,醫養對中國老齡化來説至關重要,我們在座的也有50後、60後,我們當時響應國家的號召獨生子女,其實也面臨著我們自己將來養老怎麼辦的問題。這些學者們都已經研究的非常透徹,我們只是拿了一些結果的數據來這裏進行對比。所以我想我們第一支柱有財政的壓力。第二支柱方面,我們做了十年的企業年金,我們知道哪些企業做了,哪些企業沒有做,其實這個覆蓋率也是很低。第三支柱如何做大做強,目前我們在嘗試中感覺這個空間非常大。
  在醫療方面也一樣,我們2016年衛生總費用達到4.5萬億,佔GDP的6%。再看看發達國家佔GDP的10—15%,同時商業保險支付僅佔衛生總費用的2%,所以這個市場巨大。我96年到泰康,20多年我們看到了個人的需求。所以大家看到的PPT上的這些數據我不詳細説了,而且專家研究的更精細。
  我們現在制定一些政策,在市場説開拓的時候大家都感覺有一些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到底這些依據顯然覺得不足,但是我們確實無能力做這些研究,今天正好理論專家和教授都在這裏,我覺得大家在一起會把這個市場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低工资标准包含社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