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行业技术这个行业怎么样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这个行业火了,很多人月收入超过10万甚至上百万!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这个行业火了,很多人月收入超过10万甚至上百万!》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这个行业火了,很多人月收入超过10万甚至上百万!》 精选一说到网红,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蛇精脸”的美女。其实,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才也可以成为网红,比如老师。之前,我们曾报道过北大教授薛兆丰在网络上的营业额近3500万元一事。虽然薛兆丰这个级别的网红教师属于凤毛麟角。不过,记者采访发现,月收入超过10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网红教师并不少见。网红老师月收入可上百万元据新华视点报道,北京某知名中学的物理老师自己开设的在线课程,一学期学费1600元,每周上2个半小时,仅初三就有2000多名学生,全部算下来月收入可上百万元。杨羊的妈妈曾是广州市的一名幼儿园老师。她把给儿子读英文绘本的语音资料放在网络平台分享,点击率非常高。于是,她打造了系列亲子育儿英文课程,15节课销售29元,在网上卖得非常好。现在,杨羊妈妈的月收入超过10万元。广州日报去年曾报道过一位33岁的网红老师王羽。报道提到,王羽的一张在线授课清单显示,共有2617名学生购买了一节单价9元的高中物理直播课,算下来,王羽的一小时收入高达18842元。在这张清单上,王羽开设的7节课,听课总人数达到9479人,课程总收入约8.4万元,扣除平台分成,他7个小时的实际总收入超过了6.7万元,几乎是一个普通学校教师一年的收入。王羽说,现在他最高时薪为2.5万元,最热门的课程,同时有上万名学生在线听,每个月,他会安排十多节课,月收入在20多万元左右。公立学校老师辞职专职线上课堂在线课程为何火爆?首先是便利性。一位家长说,网上“打卡”,下载作业陪孩子做完,再上传到微信朋友圈,足不出户就能接受教育,节省了家长、孩子大量跑辅导班的精力。此外,在线课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名师是稀缺资源,如果在线下,仅能一人面对几十名学生;但在线上,他可以“面对”成千上万人。同时,在线教育价格便宜。例如上述王羽的课程,学生们在线听一节培训课,少则5元,多则9元。总的算下来,比很多课外辅导机构动辄一学期数千元的价格明显有优势。如今从事在线教育的老师分为三类,一是线下专职从事教育培训的老师,二是在辅导学校的专职任课老师,三是部分公立学校的任课老师。不过,对于不少在平台授课的公办学校老师来说,上课多少有些“偷偷摸摸”。广州日报报道,来自公立学校的英语教师杨芳是一名有15年教龄的高级教师,刚到一家在线授课平台上课时,她戴着口罩,因为怕被人认出来。不过后来还是被学生认出来了,消息也传到了学校领导那里,学校勒令她马上停止“走穴”。杨芳表示,很多家长让孩子来听课,其实也没有太指望孩子的成绩在短时间内有质的飞跃,只是觉得这种“互联网+”的培训价格便宜,连外面培训班的10%都不到,所以就让孩子来试试。杨芳说,她周围已经有几名老师辞职,到在线教育平台当专职教师了。她预计,未来5年内,在线教师月薪百万都不成问题。在线教育造富网络老师能够达到高收入背后依靠的是整个在线教育庞大的市场。来自互联网研究机构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1560.2亿元,同比增长27.3%,预计之后几年将继续保持2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9年将超过2600亿元。“在线教育目前市场规模在1700亿元左右,用户规模上亿。”长期关注“互联网+教育”的拼图资本创始王磊说。在线教育不仅成就了网红老师,还造就了一批富豪企业家。根据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7胡润百学·教育领域企业家报告》显示,15人凭借教育事业财富达到20亿以上。“80后”首富,好未来的张邦鑫以400亿元财富成为全球教育大王。新东方俞敏洪位居榜眼,“状元”和“榜眼”均出自北大。报告还显示,榜单中开办学校的有8位;从事在线教育的有6位;经营在线教育同时还有线下培训的有4人;从事教育信息服务的有1位。15位教育企业家的平均财富达到72亿元,上榜门槛为20亿元。平均年龄49岁,比胡润百富榜平均年龄小5岁。其中,“80后”有6位,包括王均金家族的王瀚。北京是教育企业家的首选居住地,有6位上榜;广东位列第二,有5位;上海、浙江、河南和重庆各有1位。(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新华视点、广州日报等
原标题:钱多速来!这个行业火了,很多人月收入过10万!)(编辑:曾静娇)《这个行业火了,很多人月收入超过10万甚至上百万!》 精选二新年伊始,一个在冬日雪后步行几公里去上学,到学校时满头冰花的“冰花男孩”在网络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很快,大量的善款和捐赠涌向这个不为人知的云南村落,关注起乡村教育问题。这是一个制造奇迹的时代,只要能够吸引到足够的目光,大量的资金就会迅速聚集。持续迅猛发展的教育行业亦如此,在资本的助力下越来越光鲜。资本投入对教育质量的提升作用毋庸置疑,然而,当教育被资本裹挟,教育公平的底线所受到的挑战更值得关注。“影子教育”自成体系在教育部门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在线英语、在线作业等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通过“影子教育”的方式,满足了人们强烈的补课需求和追求特色教育的冲动。所谓影子教育,是存在于正规学校教育之外的课外辅导的学术名称。数据显示,2016年,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预计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关口。在北京,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假期为每个孩子都报了数学、英语课外辅导班,每月4000多元的教育开支占了家庭的大部分流动资金。“现在的培训班和以前的不一样,你不得不佩服这里的老师有过人之处,孩子们喜欢上课。孩子渴望学习的眼神是每一个母亲都无法拒绝的。”在她看来,两个孩子分享了家庭的财富,如果只有一个孩子会让他学更多。在学校的课堂上,这些掌握了更多知识的孩子对其他人造成了压力。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活跃和自信。“现在的‘牛娃’实在是太多了。你不知道他们的知识量有多大,绝对不是课堂教学能够涵盖的。”一位小学家长说,看到别人家孩子的表现,自己很难不焦虑。一位名校的高一数学老师对半月谈记者说,在开学后的摸底测试中,他发现班里超过一半的学生已经学过高中数学的全部内容。这意味着,如果按照大纲的教学进度讲课,会有一半的同学提不起兴趣。于是,他只好调整教学进度,重新备课,让教学难度适应班里学生的实际需求。面对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学校里学生的学业水平差距的拉大,老师们不得不采取更多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上海,一些知名民办学校的入学面试内容自成体系,没有上过辅导班的孩子,会有看不懂考卷的挫败感。在很多学校,通过“走班”等方式开展分层教学,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辅导班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补课,而是另外一套教学体系和思维方式。在授课的教师当中,公办学校的教师兼职已经占很少比例,大部分都是专门从事课外教育的高学历年轻人,他们会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研究等活动,成为各种考试和科目的专家。每年中考高考之后,各大培训机构会公布一些学生带着成绩的“喜报”,还可以让学员获得一笔奖金,把几年来投入的学费赚回来,而这些成绩好的学生则成为“影子教育”的代言人,吸引对“提分和升学”有核心需求的人,进一步扩大“影子教育”的参与度。“圈”走的是时间和钱吗?“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以后,美好童年就丧失了……教育正在摧毁童年,摧毁家庭幸福。”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近日在上表达了教育产业化“压迫”家庭,教育的公益属性被资本“绑架”的忧虑。与学者的忧虑不同,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始终认为,对于教育的“”会是一门只赚不赔的交易,可以缓解对未来的焦虑。这种焦虑从母婴行业开始,一直蔓延到成人教育,贯穿人生最具发展潜力的几十年。在0至3岁早教领域,上万元的培训费已经不是稀罕事,一节40分钟的课程平均下来要两三百元,还是集体上课。让家长心动的不是课程本身,而是不希望错过所谓的0至3岁的“大脑黄金成长期”“语言学习关键期”。到了3至6岁,培养舞蹈、围棋、乐器等才艺的“童子功”阶段开始了。趁着小学之前学些技能“打打基础”成为一种宣传点。什么也不学的零基础学生,在小学一年级会遭遇“别人都学过了”的当头一棒,甚至产生恐惧心理。在被统称为“k12”的中小学教育阶段,“比学赶帮超”“一分就差几十名”是无比“正确”的说法。这种焦虑感在“小升初”等关键环节被放大到极致。实际上,2017年,北京“幼升小”就近入学比例超过99%,“小升初”就近入学比例超过95%。如果官方数据准确的话,只有5%的学生可以在小升初阶段“逃离”随大流的就近入学,通过特长、面试等方式择校。为了争取成为这5%中的一员,百万小学生家庭中流传着“从小学2年级开始学奥数,参加比赛,一路升级打怪,最终拿到重点学校船票上岸”的“秘密通道”。而这一条路径是通过各种“小升初讲座”“论坛”“网上课堂”等渠道获得的小道消息,以及身边案例反复验证强化而来。在资本推动的关于“焦虑感”的营销氛围中,教育不再是对人生品格的培养,而是一种立竿见影的付费知识产品。“圈”走的不仅仅是时间和钱,而是少年儿童自主发展、免于恐惧的成长经历和身心健康。弥漫开来的焦虑不安,让更多生意人嗅到了金钱的味道。艾媒咨询发布《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3480亿元,其中K12教育是最大市场。市场火热带来泥沙俱下,一些资质欠佳、没有学校管理经验的也涉足教育领域。有的与机构合作,通过的方式分期付款;有的把学费包装成具有融资功能的,向学员募集大量资金;有的以“押题”“保证考过”为噱头,吸引年轻人报名。然而,资本的冲动并非都能获得收益。由于资金链断裂和监管不力,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案件屡见不鲜。而对于购买教育服务产品的学生和家长来说,由于教育投入具有明显的“收益的迟效性”,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评价,能够带来的主要回报或许只有“焦虑感”下降。“任性”的资本挑战教育公平根据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城区和镇区公办小学、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学校)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应分别达到100%、95%以上,才有机会被评估认定为“优质均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校际差距的政绩目标,与人们追求更优质教育资源的冲动还将持续博弈。而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落地后,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这为教育与资本市场在新环境下联手提供了新机遇。作为资本进入教育的典型场景,民办幼儿园已经占据学前教育领域的半壁江山。大量民办幼儿园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面向高端人群的“贵族园”和无证经营的“黑园”都很多。这种状态是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后的必然结果——资本不会去做慈善,只能面向付得起钱的那部分人。没有会兜底保障付不起钱的人有合格的幼儿园上。一位长期研究教育财政的学者指出,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没有保障社会阶层的优先顺序。他的一项研究显示,公共财政投入的公立幼儿园,实际上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分层中处于中高层的人群。从某种意义上说,民办教育和培训机构的营利性相当于剥夺低收入者受教育的权利。对于只能享受到义务教育的“冰花男孩”们来说,希望“圈住孩子的时间,挣家长的钱”的教育资本并不会触及他们。因此,有多位学者提出,“影子教育”的过度发展,不仅加剧了学生学业竞争压力,消耗了家庭、社会大量资源,同时也在削弱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的成效。事实上,愈演愈烈的影子教育使义务教育资源呈现出向大中城市学生、质量较高的学校学生和家庭资本较高的学生集聚的趋势,从而对实现义务教育公平目标构成了巨大挑战。为应对这种挑战,许多国家有面向弱势学生、后进学生的“补救教育”。如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开端计划”和“每一个学生成功法”等,利用公共财政向贫困、残疾等家庭倾斜,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课外教育指导。如果不重视“影子教育”与主流学校教育的联动关系,让课外教育继续呈现出放任自流的状态,持续发力的资本就会造成弱势学生处于更加被动的状态,进而产生恶性循环,突破教育公平的底线。《这个行业火了,很多人月收入超过10万甚至上百万!》 精选三作业帮师资宣传掺水 所有教师资历介绍一夜消失时间:日 22:55:02 中财网陷入师资造假舆论漩涡的作业帮,一夜之间删除了所有授课教师的资历信息。如今,打开作业帮App,“老师介绍”栏中教育经历已消失无踪。近两年来,在线教育行业师资宣传造假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在从业者看来,随着在线教育行业进入爆发期,诸如资历造假等问题正在严重影响着行业的良性发展,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师资造假不断?对于这个行业顽疾,又该如何解决?资历介绍一夜消失据记者通过作业帮App随机连接了一位1对1辅导的初中英语教师林老师(化名),该教师在通话中告据记者,她是2010年由一所二本师范大学毕业,在成都的一所公立学校有七年的教学经验据记者打开该教师的教师介绍时发现,里面描述的“年毕业于四川西华师范大学,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这一事实,与当事人本人口述有明显出入据记者,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资料是她填写有误。据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作业帮相关负责人,对方回复称,该教师曾在清华大学进修过。作业帮不仅有的教师毕业名校的信息有造假嫌疑,教师在公立学校工作过的宣传也让人怀疑。11月20日,作业帮有位教师据记者表示,在公立学校工作多年,不担任班主任不用在学校坐班,平时上完课可以离开学校。打开该教师的约课时间,周一到周六的6:00-22:25,该教师都可以约课,只有周日下午不能约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在教育行业工作多年的教师表示,公立学校的教师竟然在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可以全天在作业帮平台约课,可见该教师在公立学校任职的说法掺假。11月20据记者查看其他教师的师资信息时,发现作业帮App中所有教师教育经历的内容全部被删除。此外,此前也有媒体曝出,有关“98%的教师来自名校”的宣传,作业帮已经将其删除据记者注意到作业帮官网上最新的有关师资宣传内容是“90%的教师来自重点院校及师范院校”。然而业界对此持审慎态度。教师来源宣传严重掺水据记者以应聘者的身份进入了作业帮教师招募群,发现在该群里应聘的教师没有是否毕业于重点院校、师范院校及教师资格证的硬件要求。据一位1对1的老师介绍,要想成为作业帮的教师,首先下载一个1对1教师版手机App,按照App上的程序,添加招募QQ群之后下载电脑版客户端,完成资质审核流程。首先要填写资料,有32道选择题最好达到100分,然后录试讲音频,内容应包括审题、题目讲解、总结三部分。试讲之后需通过录音回答三个学科相关问题。这个考核结束后,会有工作人员对教师的基本资料进行审核。据作业帮电脑客户端显示,功底考试、学科试讲、基本资料均审核通过之后即完成作业帮教师注册流程。据这位老师透露,是否是重点大学毕业,是否是师范专业毕业,是否在公立学校教过课都不重要。据作业帮电脑客户端显示,教师基本资料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答疑科目、身份认证、在职证明、财务信息。其中身份认证和财务信息的填写是为了保证工资及时发放。在职证明需要上传应聘者的工作证或劳动合同盖章页等能证明工作经验的文件据记者发现应聘者需要填写的基本资料这一页,并没有要求老师上传学历和教师资格证。准入标准亟待健全不仅仅是作业帮的师资宣传有掺假的现象,今年8月新东方被曝出师资资历掺假。据了解,新东方泡泡英语新来的教师在为期两个月的培训过程中,除了教学方法方面的讲授,还有大量内容围绕与家长沟通、提高续班率等营销技巧。在开课班的培训中,教培师让新教师专挑孩子不会的问,让家长着急。新教师在自我介绍时要说,自己已从事英语教育五年。今年10月初,猿辅导曾经宣称,师资100%来自TOP20名校,这一宣传引起媒体质疑。教育业界名师是稀缺资源,优质师资供不应求是在线教育行业师资宣传造假的一个原因。冬冬投资创始合伙人彭维斌认为,对于在线辅导机构所宣称的那些名校名师,稍加推理就能知道有多大的可能性。每年名校的师范生数量有限,有的出去留学、有的考公务员、还有的进公立学校,真正进入培训机构的比例很小。在二三线城市,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大多愿意找个稳定的工作,愿意进入培训机构的很少。公立学校的教师做兼职,也是少数。教师每天做备课讲课的事情,就已经精疲力竭。“越是讲课好的教师,公立学校越重用,家长请求这类教师为孩子补课的积极性越高。这样计算下来,有多少老师能有更多精力来做线上辅导呢?而线上机构快速扩张,只能找人来充当公立学校的教师了。”在线教育专家王文武对此表示,这种夸大宣传是教育行业普遍存在的一种招生现象。国家对于民办机构的师资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标准,对服务、招生以及收费等也没有严格的界定。教育类企业理论上是归当地教委和工商部门双线管辖,实际上该企业在工商注册之后,就以教育咨询、教育服务的方式存在,导致教委对这部分企业的监管偏弱。教育界的品牌是很难靠单纯的广告拉动起来的。企业教育机构往往从两个维度宣传自己,一个是师资,另一个是教学效果。一般教育机构往往夸大宣传自己机构的名师,而恰恰国家没有对名师进行相关界定,只是规定教师需有教师资格证。教师从业的专业标准中有很多的空白点,没有清晰的界定。这些造成教育企业夸大性宣传泛滥,并且很难监管。彭维斌认为,这种掺假宣传成本很低、收效很好。我国《广告法》对于类似的表述虽然有明文规定,但实际操作中无人较真举报,教育产品的特性在于不可逆性,别的产品买错了付出的只是金钱成本,而教育产品的假冒伪劣,受害最大的是学生,学生的时间是宝贵的。业内人士建议,对于培训机构的现象,相关部门应联合第三方行业机构出台相关的法规来进行规范。.千.龙.新.闻.网《这个行业火了,很多人月收入超过10万甚至上百万!》 精选四(原标题:网师缘何能年收入过百万元)近年来公众对互联网教育的热情日益高涨,从而催生了一个新职业——网师。他们大多是年轻人,在网上直播授课收入之高令人咋舌。北京青记者从在线教育平台沪江CCtalk上了解到,网师人群当中的“知识网红”、顶尖网师年收入能达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知识变现在这个新兴群体中得到充分体现。现象 网师预售课程一天营收25万元珠海的Lucky Dog(陈志远)是一名完全在CCtalk平台上成长起来的百万级网师,他在近日的一场英语课程预售会中一小时收获超10万元的收入,当日就营收过25万。目前他以年营收139万的成绩成为CCtalk上独立网师中的一员,而这距离他入驻平台成为一名网师仅一年的时间。(function(c){var x,d,g,s='script',w=window,n=c.name||'PLISTA';try{x=w.frameEw=x?w.top:w;}catch(e){}if(x){d=w.document.createElement('div');d.setAttribute(c.dataMode,'plista_widget_'+c.widgets[0].name||c.widgets[0]);x.parentNode.insertBefore(d,x);}if(!w[n]){w[n]=c;g=w.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0];s=w.document.createElement(s);s.async=s.type='text/javascript';s.src=(w.location.protocol==='https:'?'https:':'http:')+'//static'+(c.origin?'-'+c.origin:'')+'.plista.com/async'+(c.name?'/'+c.name:'')+'.js';g.parentNode.insertBefore(s,g);}
"publickey": "5cd03db33cec612ec6ac1a79",
"name": "PLISTA_OUTSTREAM",
"origin": "cn",
"dataMode": "data-display",
"noCache": true,
"widgets": [
"outstream"
}));而从“线下”迈入“线上”,让文苏教育创始人、多家教学机构首席名师苏楠楠也收获颇多。此前线下授课他的学生最多以千计数,而进入CCtalk开课4个月后,尽管授课次数不满两位数,但上他课的学生预约数破万,苏楠楠也创下20天营收35万元的纪录。目前CCtalk上最红的网师一年收入可达千万。据了解,这位网师名叫朱伟,在平台上开的课程类型很多,有英文考研课程、游学课程,还出了书,吸引了大批学生粉丝。据介绍,朱伟的课程最贵的售价2万,是游学课程,另外他还有英文阅读课6次课程卖699元,教大家阅读英文名著,学员报名非常火爆。追访 “知识网红”教考研年入三百多万厦门的“拖鞋哥”小颜目前是CCtalk上的“知识网红”,爆款课程是新闻传播考研教学,目前预计年运营流水能达到320万元。谈起“拖鞋哥”做网师的原因,还要从两次车祸讲起。2012年的时候“拖鞋哥”出了一场车祸,让他在轮椅上度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他选择报考厦门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并于2014年被顺利录取,可是没想到接下来又出了一场车祸。在家休养的两个月时间里,不甘于现状的“拖鞋哥”写了一本新闻传播学考研的书籍,并很快在专业圈子里有了知名度。后来他到“淘宝同学”上开了一个付费课程,“但由于当时知识付费的风气还没有兴起,自己的知名度还有欠缺,三节课卖3元钱,一节课1块钱,只卖了130多位学生,有500元的收入,这是我作为网师的第一笔收入。”“拖鞋哥”回忆。据说后来这一课程被他人传到网上,近四年时间已经累计播放10万次了。在尝试过一些在线教育平台之后,今年5月底“拖鞋哥”转战到CCtalk平台。“因为我认为CCtalk是一个相对较好的产品,首先它有一个标准的支付通道和支付流程,大大节省我们的运营成本。其次,我们直播讲课所需要的主要功能,包括PPT直播、音频同步、屏幕同步、摄像头、文件共享等都达到90分水平。”目前,“拖鞋哥”已经不是一个人奋斗了,他组建了一个40多人的授课团队,其中两个人是全职,其他人员为兼职。在营销方面,收费课程中,单个课程报名人数超过1000人,免费课程中,单个课程报名人数达到3700多人。他预计,今年经营流水能达到310万至320万元,比之前的评估高出50%左右。释疑 网师直播课售价完全自己定据了解,尽管并不是所有的网师都有上述知名网师的高收入,和诸多行业一样,不同的个人收入差别较大,但网师收入普遍高于线下教师。那么网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群体?据沪江合伙人、CCtalk总裁陆坚博士介绍,网师英文叫Iteacher,这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互联网,英文internet,另一个是独立的意思,independent。也就是说,网师不是体制内的老师,他们的身份是独立的。据了解,CCtalk目前有网师3万多名,他们大多来自于民办培训机构,在平台上运营的方式有个人、有团队,也有小网校,开的课程不止一门。网师直播课程的售价完全由自己确定,可以标价100元,也可以标价1万元,关键是有没有人会去购买。对于平台的盈利模式,陆坚表示,和淘宝模式一样,对外开放,让别人在平台上开店做生意,我们收取一些服务费。另一个盈利模式是广告销售,商家购买广告资源位,用户进入网站就能看到他的课程广告。另外一些高端授课工具,比如音乐教学里面的,为了音效保真需要更高的码率,因此需要把带宽加三倍,作为一个可选的功能,这就是一个付费功能。CCtalk商业化运营一年来,相信还有其他的盈利模式,更多的还在探索过程当中。揭秘 有网红气质的年轻老师最受学生欢迎在Lucky Dog(陈志远)看来,自己的成功归因于CCtalk提供的完整运营服务支持,能更大程度地聚焦在老师本身的价值,并将之价值最大化。据了解,沪江是语言类教学起家的互联网教育机构,大语种如英语,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英语等课程,小语种包括日语、韩语、西班牙语、法语等课程。陆坚介绍,去年沪江把CCtalk工具平台化,作为业务开放给第三方。这个平台本身不产生内容,也不雇用老师,老师教授什么课程,也不由平台决定。他们可以在平台上教英语、语文、数学、绘画、音乐、美食等课程。如果老师在平台上授课有收费交易,原则上平台是要与老师分成的,因此CCtalk的经营模式很像淘宝。“这应该是互联网教育新玩儿法。”陆坚说,以前的互联网教育平台的运营方式是,把所有的工具组合起来卖给网校一类的教育机构,“而如今我们是把平台开放给个人,鼓励个人到平台上讲课挣钱。”他说。据介绍,CCtalk开放一年多以来,在平台上上过课的学生已经超过千万人,收纳了3万多网师,直播课程超过85万节。据介绍,CCtalk目前提供的线上课堂基础工具有双向音视频、双向白板功能(老师学生可以双向写字)、课堂上可以视频互动、学员可以当堂举手提问等,这些工具都是平台免费向网师开放使用的。据陆坚回顾,在线教育最早授课方式以课件课程居多,就是将课程做成PPT、录音,老师一页一页地讲课,学生把课程下载下来自学。后来进化到了老师视频授课,就像大型网络公开课一样。而直播时代到来以后,老师们非常愿意开直播课,因为这样可以跟学生互动,学生也可以当堂提问,形式上反而更像传统课堂,有网红气质的年轻老师最受学生欢迎。“时下的直播网红是美女帅哥,直播内容上不是传授知识,属于娱乐化、游戏化。”陆坚表示和一般网红相比“知识网红”还是有很大不同的,“CCtalk平台上都是非常严肃的教学老师,直播课程除了语言类教学,还有一些培训,如职业教育类,公务员考试培训等,依靠传播知识和大众的刚性需求。同时也有知识分享类的内容,比如有个网师自己跑了十几个马拉松,给大家上跑步的课,包括装备怎么选、怎么保护膝盖等,课程价格也就几百块钱。”分析 互联网教育市场未来三年将维持增长态势对于互联网教育市场的未来,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未来三年仍将维持增长态势,预计2019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3718亿元人民币。从2010年互联网教育投资热潮出现,互联网教育领域创业火热开展,发展至今,业内呈现教育形式多样、教育产品差异化及渠道多元化的态势,并且整体行业市场规模、企业数量、用户规模等都保持稳定增长,目前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领域:学前教育、K12教育、高等教育、留学教育、职业教育、语言教育、兴趣教育以及综合平台。其中职业教育、语言教育等细分市场优势突出。根据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趋势预测》显示,相比线下教育行业而言,互联网教育市场交易规模占比较低,但随着教育在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深化发展,互联网教育各类场景化应用的完善与教育资源渠道的打通,教学资源与用户需求的相互贯通,Analysys易观预计,互联网教育市场未来将维持增长态势,到2019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3718亿元人民币。《这个行业火了,很多人月收入超过10万甚至上百万!》 精选五中国教育产业日益强大,根据德勤中国科技、传媒与电信行业发布的最新调研报告,中国教育产业总体规模将在5年内翻倍,即从2015年的1.6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万亿元。另外,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也在推进社会商业结构的改变。大量的80后成为中产阶级,儿童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30%-50%,而且在逐年递增。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和90后的成长,80后与90后对下一代的教育关注有望使得教育成为国民靠前的产业。市场与机遇虽然巨大,但是中小传统教育机构要抓住这个“风口”挑战巨大,并受到互联网巨头教育布局和教育巨头互联网转型的夹击。传统教育机构在教学产品设计上已经有相对成熟的体系,也通过一些新的方法缩短了知识的传播“过程成本”,这是互联网创业者值得学习研究的地方:实体课堂:老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教”与“学”。老师“输出”信息,学生“输入”信息,好处是学生可能在处理信息的时候,出现的“特性”问题,老师可以进行及时并有针对的辅导和处理, 让学生的“输入”更高效。比如英语教育巨头“新东方”,K12教育巨头“学而思”“学大”。目前仍然有超过90%的家长选择带“实体课堂”教育机构。手把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关注学生的所有的学习节点,并为每一个节点作出示范和更正。比如艺术、音乐教育行业。师徒制:老师和学生形成时间较长紧密的教学关系,老师为学生的学习结果负责。比如职业技能教育行业。传统教育机构经营多年,在规模扩张上遇到瓶颈,仍在存在过高、无法形成口碑、无法快速进行品牌复制的问题。再加之互联网3.0时代,用户拥有大量获取知识的新渠道,如视频课、知识分享平台等,这些新兴知识在极大的冲击着传统教育行业。要想突破重围,中小机构需要从教育的核心出发,认清行业现状,正确定位自己的产品模式,找到出口。一、传统教育机构几个关键点上存在的问题在探讨传统教育机构前,先可以引入一个最近火热的概念——“消费升级”。教育也是个人消费的一个大方向,中国的消费品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1阶段:工厂时代,产能为王。上个世纪建国初期,各种物资非常匮乏,供给远远低于需求,产品容易获得销路,有工厂有产能就意味着可以有收入。第2阶段:市场时代,渠道为王。随着工厂越来越多,产能已经不是问题,如何把产品卖给消费者成为了关键,更多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只允许大家为产品的功能、性能付费,这个时代中为消费者提供低价产品的渠道更具备话语权。第3阶段:心智时代,品牌为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互联网将信息传播的边际成本变为接近于0,人们选择更具多样性,并且更原意为品牌溢价买单。第2阶段中消费者和产品方是通过中间渠道链接的,在第3阶段中消费者正在通过微博官V、订阅号、粉丝群等方式与品牌直接关联起来。传统的教育机构面临的现状便是需要尽快的从第2个阶段转化到第3个阶段,那么如何建立品牌?如何赢得用户心智?如何获得品牌溢价?品牌的构建需要贯穿于产品、营销、运营的各个环节中,在每个环节上都做到足够的优化与提升,目前绝大多数传统的教育机构在这3个环节中都存在很多不足:1、教学产品环节需要更懂用户需求传统机构往往是先有产品再有用户,互联网往往是先有用户再设计销售的产品,后者相对于前者更容易产生贴近用户真实需求的产品。很多传统培训机构尽管累计了不少用户,但没有做过用户需求挖掘,导致用户或决策人对学习结果不满。举例说明,比如学龄儿童的家长希望孩子学习硬笔书法,改善孩子在学校里面的写字坐姿,但机构机构却要求老师致力于教会孩子写好字,这种“不匹配”造成了用户的心理落差。需要更标准、更易复制对于中小教育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足够标准化的教学内容,过度依赖个体老师的素质,导致无法对用户形成品牌输出。有的机构尝试在产品上小步创新,“小班制”“复合式教学”特点鲜明,却无法快速复制,这样在增速上就容易落后于来自互联网的创业教育机构。2、推广营销环节新客获取传统教育机构销售依片区内海报、灯箱、地推等方式获取用户。也有通过SEO、SEM,花钱购买搜索引擎关键词和流量。这种宣传效果相对“粗放”,成本高,需要持续反复购买第三方流量,宣传效果有限,且同行竞争激烈,平均获客成本从几百到几千不等,且有逐年上涨的趋势。还有一种方式便是打造品牌,形成口碑效应,提高老客带新客的比例,而不是每次都要为广告流量平台支付高额费用。复购率在互联网产品中,典型的付费产品如手机游戏,付费率通常在3~5%,是一个很难突破的范围,只有极少数最多做到翻倍,但是绝大多数游戏都可以将付费用户的付费额度提高2、3倍,这便是付费率和复购率的关系。3、业务运营环节数据监控传统教育机构对于学员数据、信息的收集通常维度比较有限,相对于互联网,很少依据数据来即使调整产品及运营策略。在互联网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尽可能收集用户的姓名、年龄、性别、身份、具体职务、阅读偏好、消费偏好、在各种其他社交平台内用户,同时会收集用于对于产品的各个模块功能的点击和停留时间情况,这些都是互联网产品用以优化产品和制定运营活动的核心依据。课后运营课后机构与学员的互动几乎为零,学员黏度、活跃度低下,复购率低,无法形成“口碑”。对于学员的学习进度、课后复习效果也没有完善的体系跟进,都是传统教育行业无法解决的难题。二、互联网公司布局在线教育抢占市场1、来自资本的支持由于行业发展的是有限的,互联网+教育的跨界红利期也不例外,有更多外部资金支持的好处就是可以在红利期内以更低成本更快速的抢占更多核心资源。自2013年开始大量的资金融入国内在线教育市场,2014年仅融入K12教育科技公司的风险达6.42亿美元。2015年年初,“跟谁学”获得5000万美,“猿题库”融资6000万美金,“一起作业”获风投注资一亿美金,3笔巨额投资似乎为在线教育从业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2、目前在线教育主要的商业模式B2BBAT原来为教育企业提供广告服务,以及向企业、政府、团体提供在线教育服务的模式,如在线企业大学、大客户培训等,都属于B2B业务。最早三大门户,百度、搜狐、新浪,为教育培训机构提供信息浏览,并通过用户倒流,将普通用户转化成付费用户,就是B2B业务最早的原型。目前,百度在线教育行业的收入规模,每年约四五十亿,仅次于医疗行业。转型期的B2B模式更像在线教育整体解决方案。比较常见的有:为B端企业用户提供在线教育平台开发以及相关服务工具的云平台、对高校以及图书馆提供多媒体学习内容平台。2015年新东方发布B2B产品“新东方教育云”,整合之前布局的在B2B线教育产品,已经有70%的大专院校在使用新东方的学习平台。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师资和成本都相对难以把握,这种利用互动测试和在线讲解的方案解决一部分难题。作为新起之秀,B2B更像典型的“互联网+”模式,极有可能有多个平台尝试在2016年发力。当然,单纯的B2B服务从技术上为教育企业提供了转型的条件,但是教育的核心还是在于对C端用户提供的课程和价值,企业的痛点在于如何获客。已经有平台在尝试在提供B2B的服务同时,提供校长培训服务提高管理效率,销售系统管理系统提高企业付费转化率,以及一些提供营销类工具,以降低获客成本。比如前一段时间流行在中小教育企业的“校宝”,以及“跟谁学”的“天校”系统。教育体系分支众多,难以有平台做到“一招鲜”的服务,定制化开发成本又相对较高,B2B模式将来是否能顺利盈利,还需要平台深入到各个领域研究,找出能够提高效率的共性点。B2CB2C模式在在线教育行业占比47%,仍然为主流,这个模式下的产品更像忠于内容的网校模式,代表有91外教、51talk、VIPABC。在制作教育培训产品方面,机构可以更标准更专业,同时toC可以直接掌控消费者的心智,B2C模式也是在所有模式中挣到钱的,这也是为什么VIPABC、沪江、小站可以拿到大额的融资。B2C的授课形式在不断的进化,从录播到直播,从班课到1对1。这个领域,目前从产品和收入规模都没有太出位的公司,是因为大家大都把线下教室直接生搬硬套到线上,用户体验较差。平台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产品和服务互联网化,适应用户的碎片化时间使用需求。C2CC2C模式经常是通识类的教育平台,集众人之力,为平台提供更全面的内容支持。比如,面向白领人群的“多贝网”,采用的是学习与分享的C2C模式,其盈利模式为分成+云服务。相交之下,“在行”“分答”对C2C模式的运用,表现得更加的人格化和社交化,其中“在行”将知识、人脉直接1v1关联起来,相当于将原本的知识教育又往前延伸一步到了人脉,其中的效率还有提升空间。三网巨头BAT,面对气候还未明确的在线教育市场,也布局C2C平台抢占用户资源:谁先抢占了机构、老师、用户,形成生态系统,谁就抢占了先机。略有不同的是,腾讯打造了授课平台-腾讯课堂,百度打造搜索平台-百度传课,淘宝打造了交易平台-淘宝同学,与各自的核心业务互联网基因一致。当然,无论是创业者还是巨头,同样会面对C端老师的素质不一,内容输出周期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名师资源的争夺也许将会是各个C2C平台需要面对的问题。三、传统教育平台转型带来的冲击与思考国内传统教育两大品牌“新东方”与“好未来”,在多年前就布局了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新东方在线”和“学而思网校”,对各自品牌的整体收入贡献不到3%。“好未来”转而发展课后辅导等等标准工具类产品。传统教育平台转型过程中纷纷遇到类似的困境:线上公开课、大班课体验差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更适合拉新手段。转化到1v1,VIP课程似乎是比较明确的赢利模式,但是尝试之后发现盈亏不匀。51TALK不久前在纳斯达克上市,从上市前发出的,可看出,营收越大,亏损越大。规模化之后,1v1模式的获客成本远远高于大班课,客单价高,无法摆脱电销模式,同时无法形成大班课的口碑来分摊未来的销售成本,规模越大,砸进去的资金越多,这点从招股书上的电销成本几千万就能得出判断。51TALK通过3年的时间,将毛从57%提升至61%,3年4个百分点,相对于指数级增长的获客成本来说是入不敷出的。再看1v1做得做好的学大,似乎也还在盈亏的边缘徘徊。四、传统教育机构如何转型从产品研发到营销到最终获利,五个步骤可以成为互联网转型的关键:第一步:产品和服务的优化升级利用线上产品更容易进行用户积累,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并发起转发行为,推荐给他人,增强口碑营销的效率。海外在线教育平台已经有很多标杆,美国的Coursera、EdX将B2C的课程内容进行了场景化的设计,具体的课程也缩减到了十几分钟的短视频,每一位老师的授课更加生动有标签感,像是一位你的朋友坐在你的面前为你娓娓道来有趣的故事。做的比较极致的是韩国的Megastudy,采用B2C+C2C模式,用包装韩国明星的方式来包装明星老师,营销方式也类似媒体的策略,曾在韩国大获成功,拥有280w用户,2000门课程,收入最高的老师年薪100w美金,而韩国的老师平均年收入在4w美金。这种网红效应在教育行业的延伸值得引人思考。强互动,售前售后完备,才是真正的做到了成功转型。提供在线咨询,学习点评等等服务,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辅以为线下学习提供支撑工具,比如在线题库,练习知道工具类的产品,才是做到了真正的互联网化。第二步:满足个性化消费升级需求百度2015年推出“定制化”在线教育APP“作业帮”,当学生们遇到不会的题目,可以在作业帮通过拍照等方式,上传问题,并得到过程和答案,同时还可以观看知识点的点评视频。学生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情况需求而定,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特级讲师来解决难题,成为学习必要的补充。这种碎片化、随时性的方式解决了教育资源有限的问题。截止到2016年6月,作业帮用户突破1.3亿。个性化定制需求已经是大势所趋,传统机构线下教学受到人员素质和沟通成本的限制无法有效满足用户。通过线上内容输出,练习工具提供,或者社交功能提供,对用户行为和需求进行数据挖掘,更容易完成“私人定制”式的内容和服务的推送。第三步:建立标准化体系获得6000在线答疑产品“阿凡提”,借鉴,自称教育界的“Uber”或者“滴滴”,帮助学生“呼叫”老师,并进行“即时辅导”,获得2亿用户。选择将课堂后作业辅导这个容易标准化的环节互联网化,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同样,“好未来”集团下的“猿题库”从中学生的辅导书题库入手,用足够标准化的“练”和“测”切入“猿辅导”。辅导是教,题库是练和测,线下多年的经验已经证明老师辅导是个成熟的商业模式,从哪一点切是需要传统教育行业思考的事情。跨界思维不一定是要完全的改变或标准化传统,先标准化可以标准化的部分,进行精益测试也可。第四步:优化推广营销环节“年糕妈妈”通过公众号发布母婴内容+精选特卖,其中大部分内容是从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痛点出发,辅以国外专业理论做支持(如美国儿科学会、世界卫生组织、英国NHS等),再结合中国家庭的育儿特色写出来的,目前的单月流水已经达到7000w。“互联网化不等于做一个APP”这个是所有传统行业跨界转型的创业者需要了解的,APP的开发、迭代与获客成本极高,反观超过7亿的中国互联网用户在使用微信。“年糕妈妈”利用具有高用户黏度的微信作为流量入口,提供高质量的内容,用极低的边际成本形成社群,再完成商业转化,这种新媒体营销为机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用户获取思路,还包括具有“熟人绑架”基因的朋友圈推广等等。用户相对集中的兴趣社交平台去发掘目标人群,也是机构获客的新思路。可以通过流量置换,收益分成等等方式来进行合作,销售成本是“可预估”并“有回报”的。这种方法对机构的内容输出能力要求较高,“内容即产品”变成了一个新思路,专人专岗,搭建“具有用户思维的专业人员”团队很重要。第五步:提高收入、提高利润率传统教育行业利润点较低,一般企业净利低于10%,与它的密集型人口工作特性有关。获客链条过长,导致销售链条节点过多,每个节点上都需要支出人员成本。比如,一个用户到店,需要市场人员从百度、线下活动或者外呼导入到实体店,之后课程顾问也就是销售介入接待与说服用户,再安排老师给用户上体验课,最后需要财务线下收费一系列的操作。其中还有校长,教学主管,销售主管等等管理人员角色的参与。人员成本及其庞大,且过分依赖个人素质,效率不高。若出现校区场地设计不合理,利用率较低,净利过低几乎可以肯定是很容易出现的。体验课优化目前的传统企业体验课通常是插班体验,新学员随老学员的课堂学习。新学员体验感差,没有代入感,导致成单转化率低,老师也无法兼顾。互联网思维的引入,企业可以尝试使用全新的体验课模式:独立的师生翻转课堂互动式体验设计,集中授课,加强用户的参与感,不仅可以提高转化率,还可以减少获客成本,增加口碑。支付优化线上支付体系的优化可以降低现场支持人员的成本。可以设想,将来大型连锁的教育企业,100家校区,只需要1个财务人员和1个后台运营人员足以支撑销售前置传统行业如果在转型过程中考虑使用互联网工具,提前在线完成部分销售流程的工作,比如品牌植入,课程介绍等等,课程顾问和销售的人员成本通常占企业成本的15%,如果能降低10个点,对企业来说是个巨大。在所有的跨界转型企业都在讨论互“联网+”。无论是做传统,“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创业者都应该先搞清楚下面几个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你的企业所提供教育产品的核心是什么?你的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你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有效的解决了用户需求。如果创业者认为以上3个问题都得到解决,那么你还需要用互联网思维解决以下问题:用户与产品及服务的所有接触点你是否都很清楚?这些接触点中哪些点是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极致化用户体验和提高效率的?这个互联网的方法是否可以快速复制?资本市场是否认同?传统企业的跨界转型,还需要吸引互联网人才的加入,如何让双方能有有效沟通,“能真的听懂”对方的思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互联网人也会面临不了解传统教育核心的问题。没有真的了解,就无法做出最好的决策。当然,企业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担负转型过程中需要“试错”成本。教育本身是个相对独特的商业模式,在国内一直没有办法模式化。市场虽然足够大,但“长路漫漫兮”,愿与各位在路上的勇士们共勉。来源:亿欧网 创业风整理《这个行业火了,很多人月收入超过10万甚至上百万!》 精选六新东方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最著名的民办外语培训学校。这些天,新东方又一次被卷上了风口浪尖。原因,造假。新东方陷“造假门”近日,有媒体记者暗访新东方幼儿学习部泡泡英语学校,毫无教学经验的记者居然和其他几名应届毕业生一起被培训老师打造成“教学经验丰富”的名师,制作出写着“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名师卡,并被叮嘱“千万不要说自己是新老师”、“没证书也说自己有”。这还没完。培训老师还教记者在邀请家长听课时“如何让家长感觉孩子不行”,然后让家长心服口服地认为孩子必须上培训班。“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你问他What’s your name?(译:你叫什么名字?)他如果知道,你就接着问How old are you ?(译:你今年多少岁?)这个时候他就听不懂了,即使能听懂,也不会数数,这是第一次戳家长心窝子。”教培师对设置问题的套路进行解释,“之后你再问Can you spell your name ?(译:你的名字怎么写?)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写的什么都不是。”这是今年6月,记者以新教师身份参加了新一期新教师培训课程,教培师这样进行培训讲解。消息曝出之后,新东方立即做出了回应,俞敏洪表示震怒,要求彻查此事;泡泡少儿负责人罗沫鸣也发布了“让新东方蒙羞”的朋友圈长文。在这件事情上,新东方该不该挨骂?毕竟虚假宣传的事实在这摆着,欺骗了消费者,错了就是错了。北京智教信息研究院院长马铁鹰表示,作为一种市场经营行为,虚报教龄是企业不诚信的表现;大家汇创始人葛文伟认为,这是辅导机构师资供给不足造成的。优质的教师资源大部分在公立学校,课外辅导机构的教师大多是非师范专业或者应届生。新东方泡泡英语为了让家长跟新教师沟通,打消家长的疑虑,用了急功近利的方法。然而有人认为,该报道的负面性导向过大,因为:有哪位校长敢说,自己的机构没有任何一点夸大宣传?有哪位校长会和新老师说“直接告诉家长,我就是刚毕业没经验的新老师”?有哪位校长会告诉老师,孩子来上课,要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下次课不用学了?“这是行业底裤,只不过这次新东方被扒的有点惨。”无论如何,这句话折射出教育行业乱象丛生,暗流涌动,秩序整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不仅仅只有新东方……闻一而知十,环顾目前我国的辅导机构,虽然成熟度不断提升,但繁荣背后还有一些现象不容忽视:平台机制不健全。a:准入门槛低:因为行业利润巨大以及竞争激烈,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机构占据绝大部分市场;b:机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过于分散:弄虚作假、乱收费、为签单胡乱承诺、卷款倒闭等种种乱象在教育培训市场时有发生,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及家长受骗上当;c:违规经营的培训机构较多:很多培训机构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和正式出版的教材,只能藏身私宅,一段时间后就“偃旗息鼓”,类似乱象已成为行业顽疾,屡禁不止;教师资质集体造假。大部分的老师都不具备教师从业资格。在很多年前应聘各类培训机构,要有教师资格,为此很多老师进行资质造假,这是老师个人行为的造假。如今随着行业的火爆发展,甚至都不需要个人造假,机构会集体造假。a:刚刚毕业的学生被包装成“名师”。b:国内教育背景的学生只有一次两次的海外游学经历被包装成“海外归来”。c:在体制内有教学经验或者在很多私立学校有一点教学经验的被包装成“多年一线实战教学经验的老教师”。d:造假教师资格证书那已经是小儿科。题海战术依然是教学法宝。题海战术有用吗?对提分来说绝对有用。大部分的教育培训机构,特别是以提分和考学为主的培训机构都是以练题、解题为主,这种学习很多老师和专家都说是机械的,孩子主动性和思维的训练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这不是一家两家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孩子两个孩子的问题,这也是很多家长在感慨的:a:辅导班就是个深坑,一旦入坑,很难再爬上来。b:辅导班的学习,一旦停止,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立刻下滑。这两点也是众多家长的直观感受。当然,教育培训和管理没有体系也是当前培训机构的乱象之一。很多老师设置教学教案的能力很差,课程也没有评价标准,更没有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月薪多少才能撑得起孩子的一整个暑假?培训机构乱象丛生,很多家长看清了某一家教学机构问题,仍会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下一家,因为这对于家长而言是一个不会也不可能中断的选择。要知道,如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哪个家长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多家长都深信,不管这些补课能不能起到作用,起码可以给孩子一个充实的假期,不会因放假而放松学习。近期,一篇关于“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暑假”的文章刷屏网络,足可以证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是竭尽全力的。与此同时关于“养孩子贵、养孩子难”的话题也甚嚣尘上:1、养孩子简直就是“金钱粉粹机”2、孩子每周有9个培训班,老人带着孩子忙赶场……类似这样的新闻还会持续出现,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1.赚钱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吗?这学了总比没学好。2.别人家的孩子都开始了,我们再不开始就真的迟了。3.孩子在现场考试成绩很差,也去不了A班(一些机构入学前有对孩子先测试分班的环节,ABC是根据孩子成绩来划分班级),我还觉得孩子还不错呢,这下完蛋,赶紧交钱上课。就这样,出国游学、上培训班、加入少年宫……成了众多家长的选择。以北京市少年宫为例,其开设的班型分为个别课、小集体、中集体、大集体四种,涵盖美术、体育、外语、科技等8个类别,除去器乐类个别课收费较高外,大部分不超过33元每课时。山东泰安9岁小学生一天马不停蹄地上9个培训班,什么武术课、模特培训班、作文课、主持课、数学课、英语课、声乐课和相声课,花费的培训补习费近万元。少年宫竞争激烈、游学项目价格高、各种兴趣班质量不一……不过,这些费钱费时间的项目对孩子成长的帮助,真的有那么大吗?事实上很多家长并未对培训班寄与高期望,也明知道孩子有抵触心理,但大多数家长们还是会让孩子上培训班:一方面是出于“别人家的孩子都去”的从众心理,一方面也是因为暑期来临,双职工家庭无法全天照看孩子,送去培训班反而安心。关得了培训班,关不住“拔高”需求!如果没有那么多家长的趋之若鹜,就不会有这么多打擦边球的培训机构随便编个名目就开班收钱。在谴责培训班乱象的同时,还要提醒家长别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蒙蔽了双眼,别蠢到失去了基本的辨别力,成为骗子公司案板上的鱼肉!(本文转自金融视界)如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请与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击“阅读原文”注册。更多精彩请访问“产融贷(www.chanrongdai.com)”官方网站!《这个行业火了,很多人月收入超过10万甚至上百万!》 精选七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近两年线上教育机构的广告越来越多了,在线教育似乎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与推崇。原本小金对该行业了解并不多,只是隐隐觉得看视频的时候老冒出来“一对一在线学英语”等广告语,但前些天一个朋友告诉小金,她女儿的在线英语老师月收入可达近10万!小金颤抖着搜了搜资料发现:2016年,仅中国中小学辅导机构市场规模已达8000亿元,这个庞大的课外补习市场,为“在线教育”的火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来自互联网研究机构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1560.2亿元,预计之后几年将继续保持2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9年将超过2600亿元!而据业内人士估算,目前中国在线教育用户数量过亿,一批网红教师也随之应运而生。在线教育的老师真能挣这么多钱?没错,可千万别让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北大的薛兆丰老师,从2010年起,薛教授每年都在北大讲授《经济学原理》和《法律经济学》两门课。而如今,借助互联网知识付费平台(也属于在线教育的一种呀~),他的课程已有17万人订阅,以订阅价199元计算,进账估计超过3000万!当然,千万级别的老师属凤毛麟角,但月入十万百万的老师还真不少见。北京某知名中学的物理老师开设在线课程,一学期学费1600元,每周上2个半小时,仅初三就有2000多名学生,全部算下来月收入可上百万元;一名广州的幼儿园老师,打造了系列亲子育儿英文课程,15节课销售29元,在网上卖得非常好,月收入超过10万元。如此高收入的行业,一定会吸引许多人的加入,但同时也验证了一句俗语“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教师的素质与能力良莠不齐,是在线培训课程的问题之一。有的老师为了吸引学生,使尽浑身解数,抛出各种噱头。比如有的老师宣称可以让学生2天背熟1000个单词,实际上就是把英文发音变成中文谐音,硬生生进行联想,很容易误导学生的单词发音;有的老师宣扬的观念纯属三观不正,把学生往歪里带...此外,许多在线辅导更偏重于应试与解题技巧,而忽略了学生思考能离的培养,也是家长们需要注意的。在线培训课程以其便利性和相对便宜的价格俘获了许多人的心,吸引了一大批用户;以其较高的收入吸引了一大批“老师”加入这个行业。但它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所以,不论你是想进去分一杯羹,还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读个课程提高成绩,切忌盲目,做好更多的了解,再“冲进去”也不迟哦~最后,如果你也羡慕人家的高收入,却又苦于木有教育行业的经验,那小金就悄悄告诉你另一个赚钱的方法呗: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的秘诀就在这里咯~!往期精彩:不买800万学区房,而去环游世界?别喝下这碗毒鸡汤!“我要iPhoneX!”“不行!”| 消费观不同,还能不能愉快地过日子了?贾跃亭妻子甘薇:从420亿家财到刷卡只能刷2000,孙俪都不理她了确定了!房地产税将这样收!个税将这样改革...《这个行业火了,很多人月收入超过10万甚至上百万!》 精选八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个非科学而是逻辑的问题,在教育领域一对一这一模式上上演,业界对此争论不休,是家长对一对一的刚需催生了这个市场,还是教育机构将要这一规模不经济的模式进行到底?12月9日,紫光学大因终止之前提出的价值55亿元的定增计划,从而引起极大关注。一纸公告,激起千层浪。学大教育主要面向中K12,以个性化一对一智能辅导为主业。2015年营业收入22.83亿元,亏损2900万元,2016年预计营收增长至25.48亿元,净利润达到7700万。财务数据显示,2014年和2015年学大教育一对一教学业务均贡献85%的销售收入。的确,一对一辅导这一模式,成就了51talk这一,紫光学大也是将这一模式做到极致的公司,同时龙文教育、京翰教育等上了规模且受资本市场追捧的培训机构都主打一对一业态。但始于2015年新东方在线COO潘欣等业界专家的一对一辅导的生与死、一对一是典型的规模不经济的质疑引起了业界的大讨论,2016年线上一对一受到资本的青睐之后,这一讨论再次升级。一对一教学,通常被称作VIP教学,是教育培训行业中成本最高的一种培训模式。有的行业人士认为学大的一对一业务模式在教师资源方面投入较大,毛利率也相对较低,一对一已是天花板模式。然而,近年来,因相关概念受到广泛接受和追捧,一对一个性化教育行业呈现井喷态势,各种规模不一、资质各异的一对一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纷纷推出台,那么一对一模式将如何发展?传统线下一对一的困境?近年来,关于一对一辅导,一些观点认为,它是符合学生和家长的心理需求的教学模式,培训机构要做的是如何满足这一需求。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满足购买者心理需求时,也要考虑一下真实的教学问题,它的成本和毛利率等。无论争锋在如何,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一模式目前的现状。相对于大班授课的展示型教学,一对一的授课是双向的交流型教学。学生可以从单纯的输入,变为输入-输出-纠错的学习链条,容易帮助掌握吸收,老师也能随时地对学生进行贴心的追踪式教育,此外老师与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多维度探究。目前一对一模式是传统的一对一和在线一对一两种模式。新东方和学而思等教育培训机构最早的一对一模式是传统的线下一对一。传统的一对一培训模式本身就是脱胎于十多年前的原始家教,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却始终陷于自身模式的结构性矛盾,无法解决营销管理成本高、教师薪酬水平低下、优质师资留存困难、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可拓展市场小等问题。兴起于2014年的家教O2O平台就是为解决传统模式的上述问题应运而生,在2015年上半年收获颇丰,获得关注,甚至好未来也投资自己旗下智康一对一的对手轻轻家教。学大模式的传统一对一模式在十年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对一行业主要由家教个体户和家教中介这两种互相配合的形式构成,而现在的O2O模式只是家教中介变成了家教平台,在本质上仍是原来的模式。而家教中介由于缺乏对老师的控制以及对教学效果的保证使得一对一无法真正地做大做强。教育培训行业,特别是K12教培行业,由于其高价、低频、非标准化、学生老师高粘性、高试错成本的特性,并不适合O2O平台模式。兴起于2014年的家教O2O平台就是为解决传统模式的上述问题应运而生,在2015年上半年收货颇丰,获得了万千瞩目,甚至好未来也投资自己旗下智康一对一的对手轻轻家教。教育培训行业,特别是K12教培行业,由于其高价、低频、非标准化、学生老师高粘性、高试错成本的特性,并不适合O2O平台模式。学大模式的传统一对一模式在十年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对一行业主要由家教个体户和家教中介这两种互相配合的形式构成,而现在的O2O模式只是家教中介变成了家教平台,在本质上仍是原来的模式。而家教中介由于缺乏对老师的控制以及对教学效果的保证使得一对一无法真正地做大做强,及现在的学大模式的传统一对一模式。传统一对一模式有两条核心关键,一是通过向家长推销课程进行签售大量的大笔订单,二是通过学管设置来阻断家长和学生与教师的黏性,削弱老师的私自签单情况。签售大单的好处在于既充实了机构的现金流,又可利用家长惯性求稳的心态,增加了学员留存率。同时学管岗位的设置是替代老师与家长进行交流,使得学生和家长感受到被尊重和贴心,而且还使得教师即使离开机构也难以带走学员,令教师的稳定性大大增强。然而,上述的传统一对一模式的两条核心关键又正好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商业结构稳定的同时,学生学习的体验和结果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学生和家长的心态也都受到我是顾客,我就是上帝的心理影响。此外,销售、学管大幅提升了运营管理成本,而教师收入水平占比低。因此,传统一对一模式在经济水平相对不发达、优质师资资源匮乏的时期占有优势。然而目前在一线城市仍然完全按照传统模式运营的一对一机构已经举步维艰。传统一对一如何走出囚徒困境?对于老师而言,带学生离开机构自己单干仍然是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更何况高销售市场成本和高房租成本的传统一对一模式根本无法开出这样的薪酬,此外,如果持续获取大量低招生成本的学员,那么教师就不会选择脱离机构,所以阻止教师流失不能着眼短期利益而是要依靠长期利益。若直接取消了销售和学管,节源一切额外人工成本等,尽可能地把最多的收入分配给教师,让教师通过自己的实力来留存学员呢?这相当是一个没有可控的教学和服务的闭环,机构与学员之间的信任和维护有所降低,试错成本并没有降低多少。那么,新东方、好未来两大教育大哥如何解困线下一对一?好未来的智康一对一和新东方的优能一对一是单个学员招生成本最低且教师薪酬占比最高的两家机构。首先,借助品牌影响力,凭借着品牌信任和班级业务建立的初步信任尝试一对一课程。特别是低年级学段的学生将会成为一对一最大的低成本招生来源。此外,目前行业市场借助免费班价格战可形成寡头市场,也降低了老师单干或跳槽的可能性。第二种方式,好未来的智康一对一采用了通过收购轻轻家教股份,形成好未来自己的家教O2O平台,不过其本质上还是依靠好未来品牌、学而思培优生源、智康1对1教师衍生出的另一个培训机构。第三种方式,采取渐进转轨制并在转轨期间逐渐培养老师在平台上生存的竞争能力。第四种方式,如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推行的渐进式改革,将销售、学管转型为规划顾问或家庭学习顾问,通过让家长和学员购买服务产生营收。同时,使最优质的教学服务水平和最结果导向的过程在监控过程中,品牌和服务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新东方在线COO潘欣对一对一模式发表过诸多看法。他曾表示:一对一辅导机构的成本结构是非常不健康的,毛利太低,净利更难。在他看来,,传统一对一辅导机构的窘境倒不全是因为去中介化的教育O2O平台造成的。现阶段其实更多的还是精神打击,没到实质打击的阶段。主要的问题还是自身的问题,各家可以看看自己的师资质量、再看看自己的各种广告、海报上的宣传内容就知道了。本来,品牌是可以构建壁垒的,但自损口碑就没救了。教育行业专家马永纪认为,线下一对一在三四线城市会有一定的增长空间。线上一对一风生水起?现有的传统一对一辅导机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这已经是不可逆的了。有行业人士认为,一对一的红利期已经结束。不过,新东方在线COO潘欣认为,一对一作为班课业务的补充;比例控制的好,会是一个良性的补充。尤其是线上一对一,在2016年资本面临寒冬之际却得到了资本的青睐。线上一对一目前有在线外教一对一、语培一对一等在线服务类型;在学科覆盖方面,覆盖多学科的有三好网、掌门一对一等,语培方面有VIPKID、51talk等在线平台近乎如倍数般增长。相较于传统一对一,在线一对一备受关注和热衷。2016年的在线一对一投融资项目大多是千万量级,是资本看好还是市场看好?徐小平作为出席51talk发布会时戏称,作为一个从新东方出来的人,希望有一个教育机构能够灭掉新东方,只有小公司灭掉大公司,才能推动行业创新。可以看出,资本对线上一对一的看好和支持的态度。对于在线一对一风生水起的原因,业界专家对此总结为,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成本结构,比如节省房租和老师的成本,教师资源可以配置到三四线城市,更为可观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记录并且积累平台上学生的学习数据,对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等有重要意义。10月底,一对一线上辅导平台三好网完成A轮融资,由清科资本领投,中前期的投资人全部跟投。其研发好学宝智能设备、师生匹配体系,欲构建强牵引、强互动的线上学习环境,提升教学针对性。在推出一年内,每月线上流水超过3500万元,年营收预计超2亿元。已打入大量公立校的盒子鱼的7.0版本,一对一的在线教育产品每月498元,比线下同类产品价格下降了70%。根据盒子鱼官方宣布的数据,自2015年开始在全国扩张至今,盒子鱼已覆盖北京城区70%的中学和全国20个省排名第一的学校,进入学校总数超过1万所。VIPKID定位于线上高端儿童外教一对一英语培训,目标消费群体是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所有老师均为外教,90%的老师来自世界排名前50的名校,教师的录取率仅为5%。相比于线下连锁的少儿英语培训学校,VIPKID的课程价格更低。比小班课效果更好的一对一模式、具备竞争力的价格和美国CCSS标准课程体系下的优质课程,是VIPKID的主要竞争力。根据其创始人米雯娟对媒体公布的数据,目前VIPKID付费用户达到了4000人,续费率达到80%以上。在线少儿英语的一对一模式比成人模式相对是一种更靠谱的商业模式,因为存在续班和转介绍的可能性,可以摊薄营销费用。但是这种靠谱也是有限度的,毕竟一对一的毛利率问题没有根治。现在,能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一对一在线英语机构开始尝试一对多或班课的转型探索了,确实从财务上也见效了。潘欣表示。尚德机构创始人欧蓬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切刚开始没有收入的在线教育,将终生难有收入。在线教育实质是处理信息,边际成本很低,可能会提供一个免费或没有收入的服务,但是缺乏盈利模式则不能持久。一对一模式整体就是成本都太高!在线教育确实发展的够快,在线一对一发展也够快。但是,曾回首当年的K12面授一对一的辅导机构,也曾经有过一年十倍速的增长,但现在又如何呢?教育这事,不是不能快,只是萝卜快了不洗泥。现在一时没暴露出的隐患迟早会变成明祸的。潘欣认为,现在的线上一对一是线下曾经经历过的红利期,所以并不看好单独存在的线上一对一商业模式的长期发展。现有的线上一对一,迟早得转型,越晚转越难转。那么,线上一对一将如何破竹窘境?线上一对一破竹窘境?线上一对一通过技术手段能够降低成本,使市场对名师的依赖程度得到控制,为普通的老师提供了进行市场历练和打造品牌的机会。尽管线上一对一成本结构和线下一对一不太一样,但是成本太高却是共性。线上一对一依靠技术成为可能实现越跑越快的赛道,但是现有的技术并没有实现优化,线上获课成本仍然较高,在提升教与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成绩等方面仍有窘境。短短一年间,竞争格局就从两强争霸变为了军阀混战,新玩家的出现与进入,既让人感受到市场的潜力,也让竞争变得越发激烈。线上一对一是相对越跑越快的赛道。2016年烧红在线教育半边天的一对一,下一步将如何去走? 有行业人士认为:1、品牌。对于已完成第一波原始积累的在线一对一们来说,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品牌形象开始变得比依靠低价吸引用户更加重要。与此同时,强调教研、推出更多特色课程。用更好的服务塑造口碑,以更高的转介绍率摊薄获客成本,提高客单价。如51talk。尽管盒子鱼整体运营还没有盈利,从最初的移动端英语学习App到当前的在线一对一课堂,盒子鱼的变现模式也逐渐清晰。一方面,盒子鱼为公立校老师和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课程,在收集学生学习数据的同时,建立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口碑与品牌。另一方面,通过在线一对一的方式变现。2、班课。规模不经济是教育行业对一对一模式的共同评价,或许正因如此,vipabc 自一开始就以小班为主要业务。在积累足够的口碑与规模之后,小班课可能也是其它一对一企业必走的一步。目前,51Talk 已推出了针对雅思、托福、新概念等科目的一对多直播课程。DaDaABC 也在前不久宣布融资时透露,小班课已开始针对付费学员进行测试邀请。3、平台化。对于未来,两个行业的先行者给出了相似的答案。vipabc 在获得 2 亿美元 C 轮融资时曾表示,其将成为超越英语教学的在线 H2H平台,为专业意见的交流提供可能。51Talk黄佳佳则表示,老师和第三方机构在未来或许将可以入驻其平台授课。4、延展产品线、提供更丰富的服务,是延长单客户服务周期、扩大目标客户群体的方式。对于采用B2C模式还是C2C模式,辩论之争由来已久,尚德教育的创始人欧蓬曾表达:在中国在线教育早期,B2C模式是迅速长大的大品类,同时B2C模式不仅仅能迅速长大,它会出现一些惊人的利润,它是这个行业早期一块最有利可图的金矿。在 B2C 的重服务之外,提供 C2C 业务,是在品牌建立后低成本快速扩张的电商策略。在对未来的规划中,它们都已不只是在线的学校,而是一个大的平台。正如VIPKID近日正式发布全新课程体系,上线国内首家原创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实现课程教学的强参与、强互动、强反馈,使学生在享受到高品质教育的同时,也将不断推动教育行业的教学标准化和内容创新。结语学大把一对一辅导做到了极致。现在没有一个一对一能够做到像学大这样,而且差的很远。教育行业、未来工厂蓝象营顾问、翼鸥教育创始人兼CEO宋军波向蓝鲸教育如是说。创业邦创始人兼CEO南立新认为,在线教育不要忽视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机会。那么,在线一对一借助技术优势更可以进行市场开拓。不过,营收和利润真的是备受考验。教育行业专家马永纪认为,技术的发力是线上一对一破竹的关键因素。系统优化,提升教与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用户的分数,线上一对一才不会如传统一对一般发展。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业界对此争论不休。未来,随着市场的变化,外教一对一、K12在线一对一等热门一对一细分领域将会如何不得而知,也许还将持续涌入资本,也许逐渐凋落。资本也许靠不住,但是,只要能够掌握优质的教研、一流的技术与强大的运营,这个教育公司的生存的竞争能力才能有保障,毛利才会可观,那么这家教育公司才能走得更长远。《这个行业火了,很多人月收入超过10万甚至上百万!》 精选九过几天就要开学了,从新学期开始,广州36所中小学将会开设一门新课程――课。作为国内首个试点地区,广州已经对36所试点学校的80多名教师集中培训,教材由广东省内高校的相关行业专家编写。  为什么要教中小学生学习知识呢?参与该教材编写的老师透露,初衷是考虑到广州学生家庭的已经相当普遍,这种是家庭的一部分,教材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本,只作为选修教材,将告诉学生参与门槛,也会谈到。目前,试点教材已经正式出版,将在秋季开学前分发至试点学校供教学使用,课程将主要由数学或政治老师担任教学,但学校不会给老师硬性的过关要求,而是视学生和老师的兴趣而定。  从娃娃开始培养金融和基本能力,提高和经济素养,树立正确的,这也是不少国家的教育课堂中潜移默化的内容。比如在英国,从2011年秋季开始,储蓄和就成为英国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全球华语广播网英国特约观察员侯颖说,英国学校的方针是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并且把他们这种理财观念传授给下一代。  侯颖:早前有调查显示,英国88%的成年人认为学校里面应设金融理财课程,这一比例在12个受访的欧洲国家中位列最高。专家表示,研究说明英国在理财教育需求方面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也希望在提供相关教育方面英国可以起带头作用,他们希望确保所有学校,包括小学、大学等都能够为学生提供金融理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让他们有信心,并且对将来有更多的预备工作。其实,稍早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许多孩子的理财习惯在7岁时就已形成。英国人认为,理财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英国的银行也需要参与进来。为了使理财意识深入人心,英国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机会,与英国巴克莱银行和德意志银行联合推出“每个孩子都算帐项目”,让理财课程提前走进小学课堂,使下一代免受之苦,参与该项目的学校将模拟现实场景,设立银行等商业机构,来自商届或金融届的专职人员提供理财辅导,指导学生如何花钱、省钱和赚钱。  而在一些欧美国家,大多数银行都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了特别账户,有1/3的儿童将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和储蓄的金融机构。在美国,孩子们的理财教育是什么样的?  美国特约观察员庞哲介绍:美国学生学理财,实际上是从不同年龄开始并且家长也不同程度参与的。社区有各种自发性的活动,邀请家长带着孩子们参与并且建立以劳动来获得的初始社会经验,家长也对懂事的孩子进行花钱必要性及代价方面的教育,来建立孩子对价值的认知。上学后,各中学和大学也都有不同的课程,用不同方式引导学生提升对的认知。有的学校进行各种比赛活动,获选者今后升学和找工作都会有较好的机会,因为各种理财相关的活动使学生不但提升了理财认知,对理财也更有兴趣,特别是看到踊跃参与的同学获得一些特殊待遇,就会对更多学生产生鼓舞。校方也会邀请一些金融业界有威望的专家到学校进行讲演,提供直接沟通互动的机会,使学生获得第一手。  全球华语广播网俄罗斯特约观察员张舜衡说,俄罗斯中小学2013年开始在8省展开金融教育试点,之后逐渐扩大。明年,这门课程将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展开。  张舜衡:从2016年起,俄罗斯境内所有中小学将开设金融启蒙课程,课程将作为必修普通教育项目,强制性纳入教学计划,所有教材和授课教师都由俄罗斯教育部和俄罗斯央行统筹安排。为实现目标,俄罗斯相关机构做了长期的实践论证,可谓做足了准备。早在2009年,俄罗斯就已制订了相应的国家计划,2011年3月,俄罗斯财政部与世界银行签署了一份价值1.的,以实施金融教育领域中的联合项目,在中小学设立金融启蒙课程便是该项目内容之一。2013年已在8个省份进行试点,2015年又逐渐增加了5个省份。在试点阶段,俄罗斯小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每周学习1小时金融启蒙课程,小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门以游戏、研究和对话为形式的课程,家长也愿意孩子参加这些课程的学习。所使用的教材外形就像一本练习册,通俗易懂,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教师都具有专门授课许可。全社会普遍认为,尽早接触经济学并掌握基本,将对孩子们日后生活大有裨益,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如何有节制的花钱,如何投资,学会管理好自己的零用钱,学会储蓄,学会建立等。不仅校园内开展金融理财课程,一些俄罗斯银行也针对中小学生开设了相关的微型账户,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可以通过课后实践活动,真真切切和金融机构进行操作交易,更能感受到金融理财就在身边,培养终身金融理财意识。《这个行业火了,很多人月收入超过10万甚至上百万!》 精选十核心提示:7月21日,全通教育披露,陈炽昌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东林小雅,因涉嫌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根据相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二人进行立案调查。7月21日,全通教育披露,公司陈炽昌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东林小雅,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根据相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二人进行立案调查。两年前,全通教育还是A股市场风风光光的“股王”,公司股价在日,达到了467.57元/股,总市值达454.48亿元,超越教育巨头新东方。仅仅两年的时间,全通教育的市值缩水近379亿元,如今总市值仅75.1亿,已缩水83%。2017年3月,全通教育宣布第二次重组失败,而此前,陈炽昌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东林小雅先后减持套现2.68亿元。记者7月26日致电全通教育了解相关情况,全通教育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披露的信息公司已经披露,如需要了解其他内容需要发送采访邮件。记者在发送采访邮件后,未能得到全通教育回应。全通教育控制人被调查,业绩变脸全通教育在公告中表示上市公司与本次调查无关,称系实际控制人个人行为。目前尚无确切被调查原因。记者注意到,涉事方陈炽昌、林小雅分别曾进行掐点减持。控股股东陈炽昌和林小雅所持首发限售股于今年2月13日解禁上市,刚一解禁,控股股东便开始减持:林小雅和陈炽昌分别于今年2月16日、2月17日减持495万股和1100万股,合计套现2.68亿元。全通教育2016年度业绩快报于今年2月28日公布,根据相关规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在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买卖上市公司股份,可见,时间刚好避开业绩预告窗口期,精准减持。日,全通教育再次因。但仅停牌一个月之后,全通教育日晚宣布终止,公司股票也于3月24日复牌交易。这是去年8月以来该公司第二次重组失败。与此同时,该公司业绩也开始变脸。choice数据显示,全通教育2014年、2015年、201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3亿元、4.39亿元、9.7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1.16亿元、1.43亿元。7月14日,全通教育发布2017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亿元-4.88亿元,预计亏损1300万元-1800万元。全通教育称,公司主要是因为新拓展的EdSaaS业务经营效率较其他原有成熟业务有待提高,且该业务面临竞争加剧;业务结构变化及新业务竞争加剧导致本期业务利润率同比有所下降,同时公司本期成本费用同比增幅大于收入同比增幅。此外,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为保障业务发展,公司2016年下半年以来新增部分银行贷款,本期财务费用同比增加。贴上在线教育标签,市值一度超新东方日,主要从事家校互动信息服务的全通教育在深交所,首发上市时的股价就定在了30.31元/股,发行后市盈率为51.37倍。当时,在线教育概念火热,全通教育被冠以“在线教育第一股”等光环。从上市后一直到2015年5月一年多的时间,全通教育的股价在“在线教育”概念、收并购信息、证券机构强烈推荐的作用下,股价飙升,市值一度超越新东方。记者发现,“在线教育”是全通教育后来才贴上的标签。在公司发布的招股说明书里,全通教育截止到2013年6月的还是家校互动系统服务提供商,收入构成仅为“家校互动信息服务”和“阅读信息”服务两种。而家校互动信息服务一度在营收中占比为96%。根据东方财富网数据,全通教育业务构成中继续教育业务2015年年底营收占比为22.64%。一直到2014年上半年,全通教育才宣布称,完成旗下产品全课网第一阶段的产品研发。为了加快发展,日全通教育宣布,计划以10.5亿元的价格收购继教网100%股权,以8000万元的价格收购西安习悦信息100%的股权。其中部分交易对价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认购,所定下的发行价格不低于82.87元/股。继教网是当时国内最大的K12基础教育教师在线培训平台,被称为“年培训超200万人次”;西安习悦信息旗下移动互联网产品“家校即时通”“知了”“校园云”“校园号”覆盖从K12到高校整个校园入口,还是中国电信掌上大学产品运营中心。收购消息宣布第2天,也就是日,全通教育股价涨至106.67元/股,首次突破百元大关。而证券机构发布的报告标题中,更是出现了“打造中国教育服务生态圈”等概念。股价高点时,年报曾被问询日,全通教育发布2014年的年度报告,称公司的平台注册学校数从44000所增长到48000所,平台注册用户数从2500万增长到3500万,用户增长率达40%。但公司并未说明,上述注册学校在全通教育的各个平台的分布情况。在收并购信息、业绩报告和证券机构的推荐下,全通教育在日,股价达到了467.57元/股,总市值达454.48亿元。此时,全通教育高股价背后运营数据却被质疑。日管理部对全通教育下发《关于对广东全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问询函》,其中对公司披露的平台用户信息、收入等问题产生质疑。创业板公司管理部表示,全通教育称,2014年公司的平台注册学校数从44000所增长到48000所,平台注册用户数从2500万增长到3500万“,要求全通教育说明,”公司平台“具体指向是家校互动平台还是全课网平台,注册学校数的具体含义和具体统计方法、注册用户数的具体含义并列示不同平台的注册用户数、付费用户数。记者进入到全课网“智·课堂”首页看到,全课网的“直播公开课”的最近更新时间为日15时30分的一堂初三数学课。在全课网的“微课”页面中,只对应了“中山市东区中学”等2所中学和“东区朗晴小学”等5所小学。俞敏洪否认与全通教育存在关系资料显示,全通教育由陈炽昌及其妻子林小雅一手创立。从2005年6月成立后到2010年7月均由陈炽昌一人全资控制。2011年3月,陈炽昌获得广东中小企业以及北京中泽嘉盟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中泽嘉盟”)的投资,两家机构以约10倍的市盈率、6.2元/股的价格分别认购全通教育投资3000万元、2000万元。据招股书,广东中小企业和中泽嘉盟的背后,分别是广东粤财、和吴鹰等一众大佬。据招股书,广东中小企业股权由广东粤财的子公司和中银投资共同设立。广东粤财是国有独资企业,1984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授权经营。根据广东粤财官网介绍,截止到2016年年底,广东粤财的规模达3807亿元,达589亿元。而中银投资也背靠银行。据招股书,中泽嘉盟共有7名合伙人,其中股东分别为中泽嘉盟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称:中嘉有限)、深圳市大富华(有限合伙)、朱胜华、孙之正、吴鹰、天津中泽嘉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据了解,孙之正、朱胜华分别为北京紫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京富方有限公司董事长,二人与吴鹰一起均是高尔夫球爱好者,3人一起出现在了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中国企业家高尔夫球队名单。在全通教育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中嘉有限的中,桂松蕾、吴鹰、江南春、俞敏洪4人的持股均为22.22%,丁健持股11.11%,公司法定代表人均为吴鹰。记者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中嘉有限的股东为桂松蕾、丁健、吴鹰3人,吴鹰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史玉柱、马云共同担任中嘉有限的。在中嘉有限的变更记录上,只有一条2015年3月登记机关的变更信息,、高管均无变更记录。2015年3月,俞敏洪发微博撇清与全通教育的关系:“有媒体报道全通教育背后站着俞敏洪等五大佬……我想再次澄清一下,我目前和全通教育没有任何,也不占任何股份。希望媒体不要再把我和全通教育放在一起宣传。”其实早在2015年,前期陈炽昌引进的广东中小企业股权投资、中泽嘉盟手中的部分股票,已经在抛售。目前在全通教育中已经看不到中泽嘉盟的身影。同时,中泽嘉盟在日至8月7日间通过集中竞价减持5次,减持均价为135.6元/股,减持总股数243.64万股,套现3.3亿元。据了解,日至日,中泽嘉盟又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的2.17%,减持均价为72.24元/股。从中学老师到知名富豪 陈炽昌的掘金之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计算机时代正处于第一波浪潮。马云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辞职,准备做电子商务。又过了几年马化腾带着炒股赚来的一笔资金和5位同学共同创办了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1995年,24岁的陈炽昌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回到家乡广东中山某中学担任数学老师,他也发现了计算机浪潮所带来的机遇,教师出身的他瞄准了家校互通的业务。作为全通教育实际控制人陈炽昌,1971年出生,今年47岁。在2015年登上胡润中国富豪榜,陈炽昌夫妇以财富总额105亿元,排名第290位。不过2017年3月发布的2017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陈炽昌夫妇以85亿身家排名398位。两年内财富缩水20亿元,名次跌落上百名。第 成立全通数码,借助运营商淘到第一桶金陈炽昌从中山一中高中毕业后,进入深圳大学就读数学专业。1995年,任数学老师的陈炽昌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后,发现了“痛点”——家长对孩子在校园的各种信息需求,却苦于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1996年5月,陈炽昌与中山市建筑设计室综合技术服务部,共同创办了中山市恒晋计算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山恒晋”),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陈炽昌占股50%。彼时,陈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其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妻子林小雅任公司技术总监。林小雅比陈炽昌小一岁,据接近全通教育人士透露,夫妇俩婚后一起创业,和老公陈炽昌相比,林小雅在计算机领域的造诣或许更胜一筹,“毕竟,她是专业程序员出身”。如何满足教师和家长的需求?成为陈炽昌第一次创业的目标。但没有任何经验的陈炽昌,第一次创业没有成功。此后他去了中山公用。2002年,对于陈炽昌至为关键。这一年他从中山公用辞职。同年7月,31岁的陈炽昌与李裕光、刘慷创办全通数码。100万注册资本中,陈炽昌占55万。全通数码起步于广东一个三线城市中山,主要业务是面向广东省基础运营商中移动当地公司提供硬件销售和软件开发服务。借助为运营商服务,陈炽昌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第二桶金 上市前,靠“校讯通”曾三年收入2.9亿赚得第一桶金后,陈炽昌和运营商合作推出颇具争议的家校互动信息产品,即校讯通,他也因此发家。2003年,中国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他决定继续做之前喜欢做的教育服务业。后来某电信运营商找到了他,提议合作为家长提供学生在校的信息服务:家长短信箱。由于有之前做老师的经验和在学校的人脉积累,很快他的团队发展和壮大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炽昌在运营商内部的关系更加广泛,他从解决方案提供商摇身变为电信(Service Provider,简称SP)。SP们通过运营商提供的增值接口为用户提供服务,由运营商实施扣费,然后按比例与SP分成。进入2005年,互联网、手机、笔记本电脑开始大量普及,信息化技术推动教育创新变革。陈炽昌和一群年轻的创业者创建了全通教育,从此专注于教育科技服务。此时的陈炽昌,名下有全通数码、全通教育、东莞数码等三家公司与通信运营商合作搞“家校互动服务”,即“校讯通”。公开资料显示,全通教育在创立初期96%以上的营业收入都是来自以“校讯通”为代表的“家校互动信息服务”。此外,中国移动贡献的收入占比也超八成,全通教育对中国移动有着严重依赖。当时的全通核心业务在于提供家校互动信息服务——简单理解,就类似通过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手段,把那些过去需要孩子口头、老师电话来传达的譬如家长会、考试成绩、学校收费等信息及时、高效的提供给家长。根据其招股书,年全通教育公司家校互动信息服务收入分别为6156万元、9525万元,1.34亿元,三年收入共2.9亿。当地一位教育界人士透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达理财 网贷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