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最简单的如何判断原电池正负极

自制原电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自制原电池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原电池的简单应用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原电池的简单应用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第一节&&原电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原电池”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的内容。
选修阶段的化学学习,是在必修相关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在人教版教材必修化学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中已经重点介绍了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并简单介绍了实用电池。本节在必修2
的基础上重点通过带盐桥的双液原电池模型的构建,进一步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同时认识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统一,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章第二节“化学电源”,第四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是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从必修到选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需要有一个较大的跨越。在这一跨越中,合适的模型是学习和理解原电池原理的原理的重要工具。选修教材中呈现的带盐桥的双液原电池模型,与必修教材中呈现的单液原电池模型承载的功能是截然不同的。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完成跨越是本节课教学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课本将实验探究充分融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为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创设了平台。同时,也充分联系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有用性,体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密切关系,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
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一定的认识;初步掌握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2、认识的局限性
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3、认识的发展和跨越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发现单液原电池的缺点和不足,而构建新的带盐桥的双液原电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③、会书写电极、电池反应式;
④、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探究原电池如何提供稳定持续电流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步骤,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经历尝试使双液原电池形成闭合回路的过程,提高思维的发散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③、通过双液原电池模型的建构,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体验原电池。
难点: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分开在两极发生(分池、分液)。
重难点的突破:在必修2原电池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和体验原电池,发现单液原电池的不足和缺陷。通过对其不足的改进而得到能提供持续、稳定电流的双液原电池。
同时知道在双液原电池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是不接触的,它们的反应完全分开在两极发生。
五、教学过程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正在初始化报价器求教各位自制原电池怎么做的grvo504自制的话:找铜片,锌片制作较好,把某种电解质和吸水性物质混合成糊状,如氯化氨溶液和淀粉。没有氯化铵用氯化钠也行(效果有些影响),和面粉合成糊状,插入铜片和锌片作为电极,装在塑料瓶子里。注意电极别碰上,多做几个,串联起来电压就能达到一定值。用电表测测电压,就能用了。
更多回答dongxing128你好,准备一个西红柿,一个小灯泡,一把铜质的钥匙和一把铁质的叉子,将西红柿捏软。将铜钥匙和铁叉子平行插进西红柿,等待一段时间。把铜钥匙和铁叉子露在空气中的柄分别接到小灯泡的侧边和底部,小灯泡竟然亮了
a638586原电池的制作也比较简单。首先就是一个容器内要有化学反应的自发发生,使得电子有定向移动,从而通过外导线形成回路,产生电流
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电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