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50,上证380,沪深300,哪个上证500指数基金金好

权重,就是那种拉几个股票,其他股票山崩地裂,指数岿然不动的奇怪东西
上证50指数(H股国企指数也差不多这么个玩意)
沪深300指数
中证500指数
美股标普500指数
对比分析,可以发现A股浓重的大金融特色异常鲜艳,伴之资源(权重表里把两桶油等归为工业)和地产,可以说是绝对权重,不止50指数中绝对多数(H股国企类似),就是在沪深300指数中,金融股都将近40%
也就中证500像个正常人一点点,但估值也为令人仰视的高度,是美股标普500指数(PE20)的多倍以上,标普500指数的金融股权重只有15%,德国DAX还要低一两个百分点
泡沫化晚期,大金融地产还有多大的成长空间呢,突然向下来个大凹坑的几率怕是远大于再塑一个珠穆朗玛峰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天涯何处无芳草,何苦单恋一枝花
韭菜收割惨重,存量资金博弈,靠殃行隔三差五喷水“药不能停”续命的地方,杀出个明天并不容易
沪深300、H股国企相比2008年高点都只有一半多点高度,就是抄到2008年底,持有至今收益也一般般,相比之下,美股德股等权重指数投资收益要好得多,老牌发达黄昏国家的资产泡沫水平反倒要比中国低得多
1金币8金币18金币58金币88金币188金币
余额不足,
支付即为同意
《资本论》:劳动创造价值
迷之音:不是放水么?
楼主,我想买指数基金,你认为买哪个指数比较好?
标普的QDII可以考虑定投配置点,还可以分散下人民币的汇率风险
认为房市风险大,选择买A股(指数),可能同样会是买单者,股票本身还自带杠杆效应
股票本身还自带杠杆效应?房市才带杠杆吧.而且还是3.3倍.不过不到5%跟融资8.6%区别够大了
买美股的真要悠着点,标普500从2009年3月至今走了快7年的慢牛了。未来涨跌如何姑且不论,现在买个人感觉实在算不上是个好买卖。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资源(俄罗斯那些无人区,冻土带,交通全靠西伯利亚大铁路周边,开发难度远高于美股),北美有最大的可耕地区域
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大量高素质人口流入,大量非法移民提供人口增量
仍是海外分散投资的首选,只要不经常出小布什全球干涉的话
现在非常希望美股崩盘:P
- Technically everybody makes those mistakes. —Charlie Munger @DJCO2018
美股崩盘之后可以配置,现在都牛了6年了,再去追涨,我表示不能吃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论坛上还有天天抄底、追涨平均PE138的大神创的呢,抄底不是好事,美股的风险收益率比神创的还是好些?
美股可能不用等8年再来次牛市,所以最近越来越不想看A股,开始研究美股中
德国DAX指数成分股和权重,和美国比缺少新面孔,只是老牌公司本业一直在深挖,大众尾气作弊都发明个软件来控制
近些年的红包来自欧洲一体化,和大企业的全球布局,金融股权重只有14%,最近德意志银行等又跌了不少,地产股?那是was?20多万欧带地皮的Haus随便买,没多少人觉得Wohnong是个资产
- me韭菜,努力的韭菜
这些指标失真,还是看神创比较实在
能源股占标普500和德股DAX的权重分别只有6.6%和2.6%多点,油价暴跌对欧美市场很大程度是心理影响和产油国主权基金撤离的后果
德国股市就靠那30家大公司撑着,市值占有率超80%,垮一家都不得了,垮一家德国指数就得往沟底去了。
- 一位大V曾经说过,不要去骂别人傻×,而要多去想着怎么赚傻×的钱。
因为中国是企业靠银行融资,美国是靠债券、股票直接融资!就这么简单的事情。
中证500目前平均市盈率多少?
規範公平,豐富的工具,較低的成本
其實只要有第一條,就足夠吸引人了
发展中国家靠能源起家,靠银行业提供支持,也不是很特殊。
其实最主要就是不能把中美德横向比较,国情不同啊!
“这一次,不一样”
若要对比股市和经济发展走同样道路的日本和台湾,已二十多年股指未见新高
如果中国实行了注册制,别说20年,50年也上不了6000点了;因为中国的上市公司,赢利能力还不如小日本
资金天量海量投入(对居住者整体而言)并不会带来收益,而是实际负资产(不断折旧,负债)的超出需求的房地产中,对一个社会而言是最为愚蠢的投资,美国用泡沫孕育了信息时代,日本用泡沫孕育了大量忍受风吹雨淋的空置建筑;90年代后,日本从“日本第一”的幻觉中醒来,发现再也看不到美国的车尾,想跟在后面喝尾气都失去了资格
更会使一代人的心态糜烂,房地产高度景气过后必然是一波经济危机,泡沫经济破灭过程中银行元气大伤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人口即将进入负增长阶段,天量信贷维稳整体供求关系已经逆转的房地产泡沫能挺几年???
1980年代后半期,媒体到处吹嘘,日本地少人多,土地资源稀缺,尤其是东京等大都市,这刺激了大家的投资炒作欲望;大城市和城郊土地价格飞升。企业和个人看到不动产价格上涨,马上借钱投入炒作,进一步刺激房价和地价上升……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贷出的钱有房地产做抵押,飞涨的房地产价格使得每一份贷款都是优质贷款,为什么不继续放贷呢?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房地产发达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投资,促进了消费,也增加了税收收入,为什么不鼓励呢?
但是,随着市场预期的自我强化,房地产价格很快脱离现实,当炒作的资金链无以为继,泡沫就像核弹爆炸一样,引起链式反应,大家争先恐后兑现房地产。房价暴跌,泡沫破灭。
泡沫破灭对一个国家的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打击是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银行呆账急剧上升,银行破产,银行的紧缩进一步波及实业部门,引起大量失业和破产。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后遗症一直延续到现在,日本已经失去25年了,估计还会失去。各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到现在才基本止跌。为了处理银行坏账,政府投入了大量税金,导致日本政府现在债台高筑。
但是,泡沫经济对日本打击最大的不是泡沫破灭对经济体系的摧残,而是泡沫过程对日本传统社会价值的摧残。日本的传统社会也一直信奉“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但是,这样的社会价值在泡沫经济中被彻底摧残。
在泡沫高峰的1991年,东京住宅平均价格为230万日元/平米,刚毕业的大学生净月薪为16万日元左右,一年为200万日元左右,还不够买一平米的住房。要买一个60平米住宅,需要工作60年,而且不吃不喝。这样的高房价,对这些无房青年来说,即使“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拥有住房也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而那些由于家庭继承等因素,已经拥有住房的人,不用劳动,就可以幸福一生。这种不平等,使得传统的日本社会价值观彻底扭曲,很多人都不再认真劳动,而是投入到不动产的炒作中去。
那些搞实业的企业家,再合法经营,专注创新,也敌不过泡沫的挤压和诱惑。房价上涨,带动房租上涨,大都市的实体企业利润受到高房价的挤压而减少,还不如一起去炒房地产。在泡沫大潮中,很多企业荒废本业,借贷炒作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很多知名企业随之破产。有些企业没有破产,但创新和盈利体制受到摧残。日本的索尼和松下等传统企业在1990年代之后竞争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泡沫经济的摧残。
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在其著作《泡沫经济》中就指出:房地产泡沫造成的社会不公,对日本社会传统价值的扭曲,莫此为甚!
人民币漫天飞雪般印刷下,在美国人反映过来之前,以目前汇率换成美元购买国外资产,绝对是爱国行为
中国以创纪录的速度收购世界各地的公司,去年中国的境外并购破了记录,总共607个协议,价值1125亿美元。
而在2016年刚开始的这1个多月时间里,中国所达到的并购金额就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2016年一月
中国海尔正式收购通用公司电器业务。
中国中联重工收购美国特雷克斯集团。
中国万达集团收购好莱坞传奇影业。
中国投资集团购买芝加哥证劵交易所。
中国化工收购世界最大化工企业先正达集团。
Worauf wartest du noch?
在国内低(零)成本人民币融资,到国外大肆用美元收购,是目前头角峥嵘的中国公司发展的最直白方法了
没有万达那样通天的关系,转移数百亿美元打个电话就能做到的企业怎么弄呢,思路广,欢乐多
外媒称有中企试图故意输掉假官司 向境外转移资本
日08:56 参考消息网
  美媒:有中企试图故意输掉假官司以向境外转移资本
  核心提示:至少一家中国企业正在试图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应对北京不断加强的资本管制制度:通过伪造与一家离岸实体的违约诉讼,这家中国企业故意“输掉”这起诉讼。
  参考消息网2月19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月16日报道,美国律师丹·哈里斯说,至少一家中国企业正在试图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应对北京不断加强的资本管制制度:通过伪造与一家离岸实体的违约诉讼,这家中国企业故意“输掉”这起诉讼。
  报道称,除了与生意有关的付款等少数情有可原的情况以外,中国限制其居民每年能向海外汇款五万美元。随着低迷的经济以及对人民币的压力引发大量资本争相离开该国,北京已经加强了对所有试图离开的资金的监管审查。中国银行(3.210, -0.02, -0.62%)的一名管理人员上个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加强了的监管包括将所有银行分行经理召集至培训会议上,以强调此类审查的紧迫性。
  但中国的经验通常证明,资金将找到一种方式流向其想去的地方。在总部位于西雅图的法律公司哈里斯&莫雷公司(Harris & Moure)的中国法律博客上,哈里斯先生在14日发布的一篇博文中详细叙述了他与一家中国企业的顾问的谈话。这名顾问打电话来主要是为了要求哈里斯&莫雷公司帮助这家中国企业故意输掉一起假的违约诉讼,输掉诉讼将导致这家公司支付350万美元,这家中国公司之后将把这笔资金汇至美国。
  报道称,事实上,这笔资金将被付给位于美国并由这家中国公司控制的实体。
  哈里斯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家私有中国制造企业希望进行这样假的仲裁,而不是伪造简单的法律调解,因为它想让密切审查境外汇款的政府监管者感到信服。
  他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称:“仲裁进行得很快,因此他们能够在三个月之内令人信服地完成此事。”
  哈里斯先生称,他在过去两周接到这通电话,而这也是他目前为止接到的第一起,也是唯一一起此类事情。他说,他在自己的博文中改变了提到的这名顾问的身份——这名顾问是一个西方人,但并非澳大利亚人——以保护所涉人员的身份。
  报道称,哈里斯先生具备与中国做生意的专业知识。他成立了哈里斯&莫雷公司,该公司在北京、青岛、波兰、拉斯韦加斯以及芝加哥设有办事处。
  哈里斯先生称,他拒绝了这名顾问的提议,因为这是不道德的。尚不清楚这种方式目前是否在中国企业中产生影响。哈里斯先生得到的坊间反馈表明,他听说过的只有另外一起相似的情况。
  报道称,仍然不断有企业打来电话寻求资本流出中国的更加传统的方式。哈里斯先生说,中国的房地产企业仍然致电他的公司,询问如何将资金转移出中国的方法。(编译/殷夏)
日本经济无法扩张,衰退是必然的
好巧今天和楼主一样看了标普全球1200指数的行业分类,其实和标普500差不太多。
基本是世界范围的产业格局。
中国是基础工业国(出口)+基础建设+信贷驱动。
因此未来机会在消费,医疗。
医疗估值太贵,不如直接出海。
消费本土其实是有优势的,什么时候国内品牌有飞利浦的信誉度了,就到位了。
大行净利增速目标最低降至负8%
【财新网】(记者 吴红毓然)
银行业今年将继续缩减利润增长目标,正式过冬。据财新记者独家了解,四大行中部分银行将2016年净利润增速目标定为负5%到负8%,较去年进一步下降。2015年,工行、中行、农行的净利润增速目标为负,建行的目标为1%。
  这一目标跟市场预期基本吻合。一家对冲基金高级副总裁对财新记者指出,预期2016年大行净利负增长5%到10%,整个银行业净利增速为0。
  在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金融脱媒加速、资产质量下行等多重挤压下,银行业的好日子早一去不复返。财新记者从接近银监会高层人士处了解到,银监会曾估算,2015年商业银行全年利润约1.6万亿元,同比增速降至0.5%。
  财新记者独家了解到,仅在2015年前10个月,多家银行就出现了利润负增长的情况,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等,以及几乎全部外资行。一般而言,银行业会在年底增加计提拨备和核销的力度,利润增幅还会进一步下降。
  一位位于上海的银行业分析师告诉财新记者,“一般四大行的目标差不多”,今年大行的净利润增速持续下滑,主要原因在于息差进一步收窄,而信贷成本不降,银行两头受挤。
  此前平安银行高层曾测算,不对称降息对银行利润的影响能有10个百分点。而在2015年央行下调了5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的存贷款利差已收窄至2.85个百分点。“可以说是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前述接近监管高层人士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3.2万亿的地方债务置换,虽然在短期内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加流动性及财政存款,但实际上也吞噬了大量的银行利润。一般而言,平台贷款的利率在10%左右,而置换债的利率在3-4%。一位东部发达地区银监局局长曾告诉财新记者,地方债的置换并不真正消化了资产,化解了债务风险,只是做了一个资产左手倒右手的会计游戏,风险隐患只会越来越大。
  不良贷款的迅速增加,银行拨备计提和核销力度的加大,也影响银行利润。据财新记者此前获得的权威数据,今年1月-8月,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核销不良贷款2404亿元,同比多核销853亿元。
  截至9月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已从2014年初的273.66%逐季度降至190.79%。其中,工行和中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58%、154%,已逼近150%的监管红线。随着银行业利润下滑,拨备覆盖率的下行空间还将进一步缩窄。目前市场普遍预期,不良增长还将持续至少1-2年。“今年(拨备)尚可覆盖(不良),明后年怎么办?”一位大行公司部高层坦承,这的确是个问题。
  银行规模扩张、同质化竞争之路难以为继,据财新记者了解,监管高层在2016年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摆脱“速度情结”,认真研究探索发展路径和模式问题。
  “随着经济粗放式增长的结束,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阶段也已经结束,新的历史转折点已然到来。”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在《中国金融》上撰文指出,目前商业银行的主要矛盾日益表现为客户不断升级的金融和非金融需求,与银行落后的服务和组织能力之间的矛盾。银行应真正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管理变革为支撑,以组织重塑为保障,激发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和经营活力。
支持楼主,不看好金融地产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雪球ID:持有小市值
未来十年将和过去8年一样是金融地产资源股的长熊,医药消费信息产业长牛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 ,0005.HK, 简称:汇丰控股)宣布2015年第四季度录得净亏损13.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利润5.11亿美元。
  这份业绩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情绪,他们担心亚洲业务增长放缓将导致坏账增加,并致使汇丰控股及其竞争对手如渣打(Standard Chartered PLC)的收入下降。
  报告同时显示,2015年全年该行的税前利润达到188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218亿美元。调整后营收同比上涨1%至577亿美元,2014年为572亿美元。
  汇丰控股正在其首席执行长欧智华(Stuart Gulliver)的带领下,通过撤出一些国家和低盈利的业务来提高该行的回报水平。但并不是所有剥离行动都按计划进行。汇丰控股周一宣布放弃出售土耳其业务的计划,而是寻求对该业务进行重组。
  汇丰控股称,将派发0.21港元的第四次中期股息。
  汇丰随后表示,相较于一年之前,公司变得更为平衡、更加紧密,在高收益资产中的配置也更为合理。
  不过,市场分析人士对于汇丰的盈利前景并不太乐观。Bernstein分析师Chirantan Barua在报告中称,汇丰控股盈利前景“仍然黯淡”,不过资本增加部分冲淡了这一前景。
  Barua预计,利润将下修。他表示,Bernstein对于汇丰利润的预估比普遍预期低7%。
  现年56岁的汇丰控股首席执行官欧智华(Stuart Gulliver)一直在加速推进缩减全球业务规模的计划,希望以此增强盈利能力、扭转利润大幅下挫的局面。去年6月,他推出了一项新战略,计划增加在亚洲的投资,终止在无利可图国家的业务,并裁减多达2.5万的员工帮助实现到2017年底缩减开支50亿美元的目标。
  汇丰财报公布之后,该行股票在香港市场中的跌幅一度扩大至3.1%。
  汇丰股票在伦敦跌幅扩大至4.1%
银行是百业之母,汇丰和内地大银行的业绩表现,和官方报道的亚洲地区统计局们公布的经济成长差异怎么这么大呢?
难道放债式增长也无以为继了?扩大赤字已定为国策(这一定是博士级的,普通人都认为赤字越低越好),看看赤字越来越大,经济会不会越来越好。。。
政治上不断趋向极左,“改革开放”都开始渐渐成为负面词汇。经济上不断趋向极右权贵大资本,两极分化不断加深。资本家都要神经分裂了,用脚投票的不少
热钱怕不会继续前些年之前大量流入的势头,去年底的一个季度外资流入的比例已急剧缩减90%以上
下面这篇文章CNBC都放到了醒目位置
  陈中华:不但党的媒体必须姓党,而且所有媒体都要姓党
近日,习总在视察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时指出:党的新闻媒体必须姓党。我认为,不但党的媒体必须姓党,而且所有媒体都要姓党。
现代社会大国决战,胜负已经不在战场,而在意识形态,而在媒体舆论。无论苏联东欧的剧变,还是中东地区的动荡,胜负都不是出在军事上,而是出在意识形态上,出在媒体舆论上。只要意识形态和媒体舆论被对方控制,无论有多么强大的军队,也只能是聋子的耳朵——纯粹的摆设。苏联剧变就是典型。可以说,美国之所以敢于对中国如此咄咄紧逼,甚至不怕把中国逼入死角,不怕中国强大的核力量,就是因为美国自信已经控制了中国的意识形态和媒体舆论。
早在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天才的战略大师宗方小太郎就曾经指出,对付中国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单纯使用武力是解决不了的。必须是文力讨伐在先,武力讨伐在后,才有可能解决中国问题。就是先占领中国意识形态和舆论媒体舆论,用意识形态和媒体舆论把中国彻底麻醉后,然后再用武力宰割。虽然当时日本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这个战略没能实现。但是今天的美国,却把宗方小太郎的这个战略,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大家注意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颠覆所有国家,没有一个是单纯依靠武力实现的,而都是先通过“改革开放”将其麻醉,最后再通过武力解决,或者干脆不战而胜。
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全国新闻舆论战线的成绩和贡献,深刻阐述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就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作出战略部署。讲话着眼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和长治久安,着眼党的工作全局,提出了48字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
任何政党历来把新闻舆论工作作为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武器,我们党始终注重运用新闻媒体传播真理、组织群众、推动工作。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在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都形成了“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强大力量。实践充分证明,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必须抓紧抓好抓牢。
现在广播电视台,报刊杂志太多太杂,重复办各种报刊杂志,重复建广播电视台,致使互相争读者听众观众,过多揭露党和政府的不良事件,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还大量浪费物资人员,而且为了经济利益乱发非法虚假广告,坑害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方针和政策宣传不够重视,仅应付而已,对好人好事漠不关心很少报道,比如北京中美联合医院为了切实解决病人花钱或没钱治不了病的后顾之忧,实行不收任何押金,治好病再收费,治不好不收费,这么好的举措,不但无一新闻媒体给于报道,还常有记者来暗访调查是真实后要医院出钱做广告。对那些偶尔发生的医疗事故却常常报道,造成现在病人和医生关系十分紧张。
希望尽快整顿新闻媒体,严惩不良记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的,整顿应照以下几条;1.尽快压缩广播电视台报刊杂志的数量。2.新闻媒体要与经济利益脱钩,决不能搞市场化,决不能搞有偿新闻[目前各网络新闻媒体明目张胆,明码标价地出售新闻源]。3.广播电视台和报刊杂志全部由党和政府办,决不能由私人办,更不能让外国新闻媒体加入搞竞争。 4.要各新闻媒体以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好人好事,普法科教类节目为主,身体健康,戏曲歌曲音乐为辅。其中普法宣传和健康教育最重要,现在好多人犯法被惩处了才知犯法。得了病才知道为什么会得病,如果人知道干什么是犯法的,就不会有人去干违纪犯法的事了。如果人知道怎样能保持身体健康,就不会有人去做有害身体健康的事了,国家就不用那么多司法人员及建那么多监狱和不用那么医护人员及建那么多医院了。若加上招聘和房产信息更好,能使外出人员尽快找到工作和住处,若想办法把广播电视办成以科教为主就更好了,广播电视台把清华北大那些高校名师的教学课程制作在广播电视里播放 [直播也好],不但使学生在家听广播看电视就能学习,而且还能使人人都能享受高校名师的教育。
  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院长陈中华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感觉上面就是完全蔑视市场,认为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意和利益,对市场乃至国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一群人,人造一次牛市或说是股灾后仍然全看不到收敛和收到教训的迹象
按塔勒布《反脆弱》的观点,高度中央集权相比地方分权是非常脆弱的
要是经济着陆的话,希望不要太硬吧
政法出身的现在位置最高,其他政法系人众现在活跃得不得了想表现很正常,政法值得研究,但用搞政法的那一套搞经济?。。。从来没听说政法出身的能搞好经济的
渣打银行去年意外亏损 股价一度暴跌12%,利润削减程度为1998年来最严重
渣打银行去年意外亏损。贷款减值损失去年几乎翻倍,创下该银行的历史。
2015年全年,渣打税前损失15亿美元,较2014年盈利42亿美元的水平大幅下滑。去除一些一次性项目后,渣打去年税前利润8.34亿美元,远低于盈利13.7亿美元的预期。
此前,渣打银行在新兴市场积极扩张。在中国、印度经济放缓,商品价格暴跌之后,渣打银行被大量坏账困扰。
自去年6月,渣打银行现任CEO Bill Winters已经从投资者中募集了51亿美元资金、废除了股息并宣布计划裁员1.5万人。
Winters表示:“虽然2015年表现不佳,但我们去年对资本采取的行动让我们更强劲的面对目前的宏观环境。我们的资产负债表十分强劲。我们处在对的市场中。”
财报公布后,渣打伦敦股价一度暴跌12%。
除了渣打,去年德银的财报也十分惨淡。德银惨淡的财报令投资者担心,欧洲银行业的资本缓冲能力欠佳。这导致欧洲银行股此前一度大跌。
受投行及消费者银行业务资产减记以及诉讼费用拖累,德意志银行2015年全年净亏损68亿欧元。四季度投行业务税前亏损11.5亿欧元。
西方金融股的权重要比大A股低太多,几个银行不佳表现都会让股市重挫,乃至引发股灾
哪天A股银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不知A股会如何
惨淡的2015年后 华尔街大银行们今年开局不利
  在经历了惨淡的2015年之后,高盛表示今年一季度美国银行业开局不利。
  高盛分析师Richard Ramsden周一在报告中指出,第一季度银行的资本市场收入可能创下近年来最低。
  他表示:“更高的波动性、更宽的公司债息差、更低的股市估值以及全球经济增长轨迹的不确定性给资本市场业务带来了一个艰难的环境。”
  Ramsden预计,今年一季度银行业投行业务收入将下滑17%,股票收入下滑13%,FICC业务收入下滑15%。
四成上市公司一年赚的钱买不起上海一间公寓
这应该是个标志性时刻
中国经济政治到底是向左还是向右,在这一声响雷后很清楚了,上面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是皇派,所有的权力和财富都应该向拥有土地和印钞机的“皇族”集中,没有游戏规则只有王法,想清楚这一点,很多东西就清楚了
这不是说银行就会赚钱,银行只是个工具而已
本来想提的消息是招行管国家队要欠款,这还没有个说法,又扯远了
金融地产是一家,若楼市泡沫破灭,大盘绝对权重金融能坚若磐石么?
海量印刷的货币在炒高资产后,又开始对国内大宗商品开刀了,国内是资源纯进口国,这些拿到天量贷款的孙子炒高资源价格是做国际雷锋么
印钞无敌,饮鸩可止渴乎?
- 试试再说
看市盈率指标要看中位数,不能看平均数,一个1万倍市盈率的股票要把平均市盈率拉高多少?这很不真实。
比如中证500,就按市盈率从小到大排序(这样可以保证亏损股排在最后),取排在第250位的即为中位数,目前大概是42倍左右。神创100倍。
- 历史会不断重复
资产荒的时代,美股也并不低估,现在是防守的时候
次贷之前的美股,也是金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后来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中国从07年之后,不管涨跌牛熊,市值结构中金融的一支独大一直未变过,中国经济转型成功与否,不用辩论了
2800点的上证,跟6000点的上证,从本质上看并无分别
清朝印出来的十年繁荣(转)
清朝末期,甲午海战之后,清朝又进入一轮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期。特别是1901年,慈禧颁布新政之后,相当于承认戊戌变法的的措施是正确的,直接带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大发展,这个周期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这是史学家基本的共识,也就是所谓的“繁荣十年”。
在这个时期,清政府做了很多事情,那些修园子等类的事情不必赘述,军备上最为典型。北洋水师在中日甲午海战惨败后,首只近代海军舰队便不复存在,大清帝国似乎没有近代海军这个大军种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大清于战败后的次年,即1896年又开始了重建帝国海军之路。1896年5月,总理衙门指定许景澄向德国订购的3艘穹甲巡洋舰中的最后一艘“海琛”号军舰北上驶抵大沽,另外两艘“海容”、“海筹”已分别先期驶抵大沽。1897年夏天,在英国订购的“海天”、“海圻”号巡洋舰到达大沽,按期到达的还有德国实硕厂制造的“海龙”、“海青”、“海华”、“海犀”号鱼雷艇。5艘巡洋舰、4艘鱼雷艇,使海军的实力猛增。尤其“海天”、“海圻”属于二等巡洋舰,是大吨位军舰。1909年,在日本订购的14艘小型舰艇全数到达。
除此之外,大清还大肆编练陆军新军,新军的编练从1895年开始,到1904年,新军的规模就已经达到18万余人,估计太平天国这样的不安分之人,面对洋枪洋炮,彻底歇菜了。由于是新军,武器装备大部分都是从国外采购的新式装备,支出浩大。
此时的大清,不仅经济腾飞,而且武备强大,用“盛世”来形容似乎并不为过。
清朝武备增强,民族资本主义也得到了发展,看起来又一个“强盛”的大清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但是,这种“繁荣”从财政上得不到证实。对外战争中不断地战败,大量的白银外流,仅仅马关条约,赔偿金额就是2亿两白银,加上利息和其它支出,清朝需要赔偿三亿两以上。清朝此时是赤字财政,按史料记载:从康熙中叶开始,每年财政盈余约500万两,乾隆中期以后年均结余也在1000万两左右。鸦片战争之前的年度财政盈余也超过500万两,到鸦片战争后的1847年,财政结余约380万两。甲午战争前的1893年,国家财政结余约760万两。清朝财政赤字的真正起点是甲午战争之后,1896年赤字高达1292万银两,1899年为1300万两,1903年的赤字高达3000万两,此后的清朝廷债务缠身,一直到1911年灭亡之前仍然如此。清朝后期,财政是债务缠身,根本没钱。
可是,清朝又确实很有“钱”,没有钱如何进行大规模军备?如何修园子?
清朝实行的是银本位,白银无法印刷,这是一定的,清朝这戏法是怎么变的?清朝后期的表面繁荣,就支撑在这个戏法之上!
虽然,白银无法印刷,但“钱”还是可以印出来的。
前面说过新兴国家如何印美元,清朝也有自己独到的招数。既然白银都流到境外,那自己就用铜来代替白银,“钱”就出来了。
前些年,安徽凤阳一位农民挖地基时,挖出约十来斤的铜圆,发行的时代是宣统三年,直径2.9厘米,厚0.11厘米,重量约9克,合古代约两文多、不到三文的重量。当清政府宣布铜元成为法定货币的时候,意味着很多“新钱”也就出来了,这种铜钱的机制钱大约从1901年前后开始大规模出现,也就意味着市场中,开始出现大量的新钱(相当于假白银),与白银共同流通。也就意味着从1900年之后的清朝繁荣,和印“钱”直接相关。
可是,我们知道一件事,古代实行贵金属货币制度,铜矿需要开采和冶炼,铸钱是需要成本的,铜钱的面值也需要与白银的价值相对称。比如: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道光二十年前后的时候,一两白银可以换制钱一千五六百文,到咸丰时期,可以换到两千两三百文。但不管白银与铜钱的比例如何变,都有兑换关系,老老实实铸造铜钱,或许可以盈利,但不能实现厚利,还是解决不了清政府的财政问题。
但清政府有创造性,上述9克重的铜圆,实际价值为两文多,面值标注为十文,清政府就实现了7文多的利润,钱财滚滚而来,虽然大量的白银赔偿给外国人,用白银来衡量出现巨额的财政赤字,但自身也不缺钱,财源滚滚之下就可以支撑大规模军备等财政支出。
虽然用白银表示的财政穷的叮当响,但实际不缺钱,这就是戏法。
但这必须有一条支撑,那就是管制兑换,如果不管制,是完成不了这个戏法的。清政府所开具的各种票据,无论是以白银还是以铜元为单位都一样,不能实际兑换白银,这相当于“外汇”管制,如果不管制,就抓瞎。清政府从19世纪后期就规定,无论你是英镑、美元、荷兰盾什么的,进入大清的地盘都必须按规定的牌价兑换成大清银票铜钱,这样清政府就喘了一口气,所有等于白银的硬通货归我,用于对外支付,假钱?对不起,只能归你。
仅有这一条还不够。任何时候都有出口生意,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不断印铜“钱”,出口成本不断上升,折合成白银的成本就很高,可是,出口商品的价格是按真实的白银标价的(金本位),产品出不去了,最终清朝对外的偿付能力就会枯竭。加上,清朝不断烂“印钱”,通胀不断发展,出口商的成本会不断上升,企业都死翘翘之后,就会出现大麻烦。清政府有办法,那就是“强制结汇”,可强制结汇还是不行,如果出口企业都死了,强制也没用,还得让出口企业有动力才行。此时,清政府的机制发挥了巨大的威力,英国非常“腐朽”,征税还需要老百姓同意,大清很“先进”,铜圆表示的“钱”随便印,也就是随便征税,只需约摸估计着不会逼人造反就行。有了这点优势,解决上述问题就是小菜一碟。反正“钱”都是印出来的,多印一点也没关系,直接用于鼓励出口。以茶叶为例:英国商人只肯出100英镑一箱,按当时的国际汇率折合800两白银,可是,清朝茶叶商人的成本就达到了1000两白银(这个成本自然是以清朝印的“钱”折算出来的),他得卖1100两才行。此时,清朝出马,100英镑归我,我给你相当于1100两白银的银票(就是铜票),生意就做成了,英国商人、出口商人、清朝政府皆大欢喜,只是市场中又多出300两白银的“假钱”。这个术语应该属于印钱(财政)补贴出口吧。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外债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军备支出,而且还可以展示国际形象,甚至可补贴亚非拉。
可是,有一个不欢喜的,既然用印假钱解决问题,就带来通货膨胀,穷人过不下去,但是,这没所谓,有北洋新军的洋枪洋炮,这个问题看起来不是问题。
经济蒸蒸日上,拥有用用雄厚财力武装起来的、先进的陆军和海军,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大清在1911年垮台,甚至连外国人都吃惊,这天地变化的也太快。
1910年,金融危机开始了,上海道台蔡乃煌等人紧急上奏朝廷救市。财政有的只是假钱(印出来的票据),没有真钱(白银),如果继续印假钱,这是不行的,因为股市的交割需要货真价实的白银。此时,清朝抓瞎了,戏法变不下去了。清廷想了一个好办法:将民间筹资建设的铁路权收归国有,筹集的大量真金白银也就归了清朝,真钱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怎么收归国有呢?当然不是拿真钱出来收购,而是发行国家股票给那些投资修建铁路的人。这样,既掌握了铁路权,又一下就将那些投资修建铁路的巨额资金弄到手了,聪明吧?但投资人不傻,您拿纸换我的真金白银还不算,还将路权也拿走,和抢劫有什么不同?于是,湖南、广东、四川三省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其中,四川最为厉害。四川告急,清廷抽调湖北新军入川维稳,武汉空虚,武昌阴差阳错爆发起义,一个全球最有钱、军力空前强大的清政府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了。当然,最终的结果也很清楚,“假钱”催出来的繁荣灰飞烟灭,连印钱的“银行家”也关门大吉。
楼主有没有道琼斯指数的成份股?比较一下
道琼斯各行业权重,金融占比15%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证380指数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