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慰安妇历史题材纪录片片电影《二十二》的众筹

您的位置: >>
首部慰安妇题材电影《二十二》公映 主人公只剩8位
  克里斯&马吉代表祖父约翰&马吉接受了紫金草国际和平纪念章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赵杰 摄寻访团成员在煤炭港遇难同胞纪念碑前放上鲜花 受访者供图
&请大家对这部明天就要上映的纪录片给予关注。&8月13日,导演冯小刚的一条微博,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原来,国内首部获得公映许可证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8月14日正式在全国公映。这一天,正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对于80后导演郭柯来说,拍摄《二十二》,其实是&抢救性记录&。就在公映的前两天,片中的黄有良老人去世了。影片中的22位老人,目前仅8位在世。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馆长苏智良教授告诉快报记者,目前登记在册的中国大陆&慰安妇&幸存者仅剩14人。
32099人众筹100万,片尾名单震撼观众
8月14日上午,在南京某影城的放映厅内,已有不少观众坐在位子上等待观看纪录片《二十二》。
据了解,由于缺乏经费,《二十二》于2016年底发起众筹,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通过32099位民众筹到了100万元。在拍摄前,演员张歆艺为此片捐资100万元。
《二十二》,即22位&慰安妇&幸存者。影片记录了分布在黑龙江、山西、湖北、广西、海南五地的&慰安妇&幸存者的生存现状。影片中,老人们的晚年普通平淡,没有想象中的压抑痛苦。对此,郭柯表示:&这不是一部贩卖磨难和眼泪的电影。&
记者注意到,放映厅内的观众大多是年轻面孔。放映过程中,厅内几乎没有杂音,也甚少有观众&走神&玩手机。
正片结束后,银幕上出现密密麻麻的名单,并附有文字&感谢为本片众筹的32099位民众&。&其实片尾才7000人左右,都是我核对后敲上去的,大家看到了非常震撼,但这只是一部分。&郭柯表示。
镜头追赶时间,公映前又一老人去世
对于郭柯来说,拍摄《二十二》,其实是&抢救性记录&。
2012年,他曾拍摄纪录短片《三十二》,因为当时全国仅有32位公开身份的&慰安妇&幸存者。两年后,当他着手拍摄新纪录片时,这个数字减少到22。这也是影片片名《二十二》的由来。8月12日,公映前两天,片中主人公之一海南老人黄有良离世,影片中的22位老人,现在仅8位在世。
&我很幸运能拍到这些老人,能听她们跟我讲。一位90岁的老人给我讲70多年以后,她再看曾经迫害她的人群,她笑了,她说他们也老了。&郭柯告诉记者,拍摄过程中,没有追求家国仇恨的冲突,让老人表现得愤怒、伤心,而是将老人当成亲人,尽量让老人开心、愉快。
据悉,电影的收益部分将捐赠给相关&慰安妇&公益组织,&我们能做的有限,但和这些老人的缘分,不会因电影的完成而结束。&
网友反馈排片少,官微求院线支持
在《二十二》官方微博评论区,不少网友都留言反馈所在城市&排片少&,或者是没有排片。对此,官微解释,因为发行团队同事仅逾百人,无法完全覆盖到全国三、四、五线城市。
现代快报记者通过时光网查询,8月14日,南京有37家影院排片,共上映229场。记者在微博上看到,不少网友晒出满场照片,以及影院增加排片的截图。据导演透露,上映首日,全国平均上座率达31.7%,单日票房突破300万。
&恳请各院线和影城领导能够适当给予本片场次支持,使广大观众无论在哪个城市,都有一个和本片见面的机会!&官微《请求函》里写道。不少影城官方微博在《请求函》下留言:将支持。
网友评价&平淡又有深意&
网友 Crayon_shrimp:整部片子的调子很平静,很平淡,却又有深意。
网友 胖达panda桑:没有想象中那么沉痛,也没有刻意渲染当年的故事,但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网友 一朵梨花压海棠的:战争曾给人们造成了无法愈合的伤口,却也抵不过时间的洪流。
网友 宋安琪BOOM:这部纪录片光是看微博的截图都会潸然泪下。
约翰&马吉获颁
紫金草国际和平纪念章
快报讯(记者 赵冉 通讯员 俞月花)8月14日,紫金草国际和平纪念章颁发仪式在南京市第十二中学举行。克里斯&马吉代表他的祖父约翰&马吉接受了紫金草国际和平纪念章。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3.2万件历史文物中,有一台贝尔牌16毫米摄影机及其胶片引人注目。正是用这架摄影机,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下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唯一真实反映日军暴行的动态画面。
1912年,约翰&马吉作为传教士,被派赴南京挹江门附近的教堂工作。1937年12月,战争阴云笼罩南京,在宁的外籍人士纷纷撤离南京。然而,约翰&马吉选择留下。他冒着生命危险,举起了摄影机。从日军攻陷南京起,他拍摄了4盘放映长度达105分钟的真实史料。这些珍贵镜头,成为揭露日军暴行的有力铁证。
1953年,约翰&马吉在匹兹堡去世。2002年,他的儿子大卫&马吉将摄影机及胶片拷贝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约翰&马吉先生曾经传教的道胜堂,现在是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图书馆。
来到祖父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接受紫金草国际和平纪念章,克里斯&马吉很感动。&这枚精美的纪念章是对祖父当年义举的奖赏,也是我们家族的荣誉,回去我会将这段历史告诉自己的孩子。&他说,80年前,祖父用摄影机将日军的暴行记录传播,现在他自己也是一位摄影师,&每个摄影师都应该有这样的道德良知,去记录不公正。&
遍访遇难同胞丛葬地
他们绘制了一份特殊地图
快报讯(记者 张瑜 见习记者 谢毓灵)今年暑假,南京晓庄学院大学生钱敏和十多位小伙伴组成寻访团,走遍了南京29处现存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碑以及重要遗址。最近,在老师和专家指导下,寻访团与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合作完成了首个现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碑地图。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地图的纸质版已经试印,电子地图也将在12月推出。
钱敏说,她注意到,有不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在地图上都找不到。为此,她和伙伴们决定去实地探访,绘制一张准确的丛葬地地图。
&很多丛葬地纪念碑只有名称、图片,缺乏详细的地址信息,还有些纪念碑是民间人士、社会组织设立的,位于郊区,也没有指示路标。&寻访团团长、南京晓庄学院学生柳哲元说,&网上资料显示,南京市共有23处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碑,我们只寻访到22处。&
钱敏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寻访发现,殷山矶丛葬地已是&有址无碑&,还有一些纪念碑日常维护成问题。&比如&下关电厂死难工人纪念碑&,纪念碑上覆满灰尘和树叶,字迹不清。我们打扫后,放上了鲜花。&钱敏说,他们为每一处丛葬地纪念碑留下详细的文字和图像记录,并提出相关保护建议,编写了调查表。
近日,在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支持下,他们寻访到的丛葬地都准确标注到地图上。
原标题:这部纪录片22位主人公如今只剩8位
责任编辑:吴月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您访问的页面不能打开_搜视网您访问的页面不能打开_搜视网“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上映 从《三十二》到《二十二》-闽南网
“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上映 从《三十二》到《二十二》
来源:渤海早报
  我国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二十二》于14日,&世界慰安妇纪念日&当天正式上映。导演郭柯与电影明星资助人张歆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陈俊峰、&中国慰安妇民间调查第一人&张双兵等日前出席首映活动,分享影片创作的故事,并对网络上质疑的声音进行了回应。
  首映活动上,片方播放了一段&慰安妇&老人韦绍兰的视频。结尾处,韦绍兰&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得留条命下来看&的话,更是让到场观众受到深深的震动。据郭柯介绍,影片创作过程非常坎坷。从2012年的问世,到2014年筹备纪录长片,到如今《二十二》将正式登陆全国主流院线,五年里电影曾面临资金短缺、艰难拍摄的窘境,通过众筹得到了观众们的支持。他坦言记录这段历史意义重大,但不敢说这是他的责任感,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缘分。《三十二》、《二十二》中记录的这些&慰安妇&老人,年龄都已过90。拍摄《三十二》时,全国公开身份的幸存&慰安妇&老人仅剩32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们陆续离世。截至2017年7月,这些&慰安妇&老人仅剩9人。面对着老人们陆续离世,拍电影的他是在和时间战斗。通过这部电影,他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思考战争给女性带来的伤害,知道这些&慰安妇&老人们如今的生活现状,&我选择了一种很平静的方式,让大家深情地看她一眼,我觉得这就足够了,这是我影片的想法。&
  针对网络上&贩卖伤痛&、&二次伤害&的质疑,曾自掏腰包为影片投资的张歆艺坦言:&这段历史大家都知道,以电影的形式记录即将消逝的历史非常难能可贵。当初之所以会支持郭柯,就是觉得他做的这件事是正确的,支持一个人去做正确的事情,我也不会错。&陈俊峰则表示:&如果有些网友认为《二十二》是在消费幸存者的感情。那么我任职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否也是消费历史,消费幸存者感情?历史毕竟是需要传承和传播的,《二十二》的意义也在于此。&张双兵则认为这部电影跟他几十年来用文字记录&慰安妇&的历史本质上并无区别,只不过用的是更为现代化的电影手法。
  据悉,影片已经先后获得演员濮存昕、张一山、高伟光、吴刚,导演管虎等演艺界名人的推荐。电影后产品销售收益及票房收益,都将全部捐献给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用于对&慰安妇&历史研究及幸存者的资助,所有信息都会在电影的官方宣传平台公布。(记者闫晓茜)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苏仕颖
“夏夜与美食更配”在泉州人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趁着夜里的些许凉意,约上亲朋好友一
48小时点击排行榜如何看待慰安妇题材纪录片电影《二十二》的众筹活动? - 知乎801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387分享邀请回答13K84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疗题材纪录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