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数字货币的风险优势在哪?

2018年最值得投资的九大数字货币_【快资讯】
2018年最值得投资的九大数字货币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货币作为一种全新理念的货币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凭借着区块链这个底层技术和基础架构的支持,开始悄然发展。而其中最早期的一款数字货币比特币,也应运而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比特币从最初的不为人知,到现在拥有一大批忠实投资者,其间也经历了一些波澜。过价格的大跌大涨。虽说如此,但其依旧是数字货币的门户。作为数字货币长期的参与者。币兽精心选取了市面上的主流热门币做简要分析。第一,投资数字货币,一定要会“精挑细选”。数字货币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从最开始的独苗,发展成了一片树林。据悉,按照2016年统计所知,目前所知悉的数字货币的种类已达650多种。所以,对于数字货币的投资者而言,如何选择一个优良的“品种”作为投资的目标,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可关乎到个人利益的发展。毕竟,选“币”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第二,精挑细选无头绪时,认准品牌数字货币。对于数字货币的投资者而言,面对现金纷繁杂乱的数字货币,选择可谓是重中之重。但这也不可避免的接触到一些令人无奈的麻烦。如果选择投资“比特币”“以太坊”这样的大佬数字货币,这就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不过这里我们所说的“低回报”,也只是相对于数字货币的投资而言。可如果选择一些未曾耳闻的数字货币作为投资,又不得不面对另一种挑战,即高风险。尽管这个货币可能有着高收益, 但如果满盘皆输,高收益也只是空谈。因此,建议大家,在选择数字货币进行投资时,还是要稳步入行,深入了解,再做投资。所以优先推荐大家投资那些数字货币的巨头货币,以此寻求了解与发展。最后,给各位入行不久的投资者推荐一下,近期最值得投资的几个数字货币。1. 比特币相信这个数字货币的招牌,肯定不需要笔者再做过多的介绍了。虽然比特币再发展的过程中有过大的浮动,但作为一种 投资理财的数字货币,这也是相当正常的情况。更为关键的是,即便有过这种波动,但相较于其它后续发展壮大的数字货币而言,比特币依旧是稳定增值的,适合对这 方面感兴趣,且刚入行投资的新人入手。2. EOS同样,EOS虽然也经历了大起大落落落落落。但是随着小牛行情的开启,EOS又重返辉煌时刻,凭借其强大的拥护度。从暂时来看总体呈上升趋势,态势较为稳定。3. 以太坊跟比特币相比,以太坊虽然位居老二,但它能在这些后期生长的数字货币的浪潮中稳居原位,也可见其优秀之至。而且 其提出的只能合约概念和前景,也吸引了众多开发者跟随。因此,作为投资的选择,它也是当仁不让。4. TRX波场tron以推动互联网去中心化为己任,致力于为去中心化互联网搭建基础设施。旗下的波场tron协议是全球最大的基 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应用操作系统协议之一,为协议上的去中心化应用运行提供高吞吐,高扩展,高可靠性的底层公链 支持,并且通过创新的可插拔式智能合约平台更好的兼容以太坊的智能合约。5. ZRX0x是一个点对点交易的开源协议,以促进以太坊区块链中erc20代币的交易。该协议旨在作为开放标准和通用构建模块, 推动包括交易所功能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s)之间的互操作性。交易由以太坊智能合约系统执行,可以公开访问,免费 使用,且任何dapp都可以接入。 建立在协议之上的dapps可以访问公共流动资金池或创建自己的流动资金池,并对其交 易量收取交易费用。最近有消息说要上coinbase,当年ETC就因为上了这个平台才币价大涨。6. ADA卡尔达诺(Cardano)是一个正在开发中的新一代区块链智能合约平台,ADA是卡尔达诺平台的数字代币。比特币向世人证明了区块链技术的可实现性,被大家称为区块链1.0;以太坊证明了DAPPS(去中心化应用)的可实现性,被称为区块 链2.0;但目前的基础公链在规模化、交互性、可持续性三方面普遍存在缺陷。Cardano的哲学是在学习和继承现有基础 公链优点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和技术的创新,希望能最终解决上述三方面问题,成为更便捷、更高速、更智能的新一代 底层基础公链,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区块链3.0。Cardano不仅是加密货币,也是一个完全开源的区块链平台。其中心思想 是要构建一个分层次的区块链生态系统。有些人甚至认为如果后续能够进展顺利,Cardano 有望成为一个史诗级项目。 这个币也有可能要上coinbase。7. IPFS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际文件系统)是永久的、去中心化保存和共享文件的方法,这是一种内容可寻 址、版本化、点对点超媒体的分布式协议。它集一些系统(分布式哈希表、BitTorrent、Git、自认证文件系统)的优势 于一身,是一套很厉害的文件存取系统。IPFS本质上是一种内容可寻址、版本化、点对点超媒体的分布式存储、传输协 议,目标是补充甚至取代过去20年里使用的超文本媒体传输协议(HTTP),希望构建更快、更安全、更自由的互联网时 代。目前比较火热的EOS项目的储存协议用的就是IPFS。8. NEONEO,早期名称“小蚁股”。作为一只迅速发展的数字货币种类。它同样具备这自己的优势。不同于比特币、以太坊, NEO采用了弱信任的联合记账模式,记账节点的专业化,实现了低延迟、高吞吐的性能,分层设计支持不同资产在小蚁区 块链上交易和结算。凭借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它也是投资者很好的一个选择。9. QTUM量子链qtum是首个基于utxo模型的pos智能合约平台,可以实现和比特币生态和以太坊生态的兼容性,并通过移动端的战 略,促进区块链技术的产品化和提高区块链行业的易用性,旨在将真实商业社会与区块链世界连接。因此,量子链是一 个区块链应用平台的集大成者。以上就是最值得投资的数字货币推荐了,主要将币圈主流数字货币以及未来投资相对潜力较高的数字货币为大家做了整理。以上都不构成投资意见,币兽温馨提醒大家投资有风险,购买需谨慎。以上内容由公众号【区块链小怪兽】首发&第一时间同步至链向财经&《区块链小怪兽》全部运营人员皆为美国区块链技术平台成员,文章多为原创,也有海外资讯搬砖文,文风幽默,资讯及时,为链圈币圈爱好者分享最新行业动向,技术成果,以及海外优质项目讲解等。欢迎关注!关注后,添加微信,拉你进群学习!  银行信息港财经11月18日讯:数字货币是指对货币进行数字化。数字化不是指扫描。这一点就如同数字签名一样,数字签名不是指将你的签名扫描成数字图像,或者用触摸板获取的签名,更不是你的落款。【数字货币是什么?数字货币和虚拟货币、电子支付有什么区别?】
  据公告显示,央行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央行相关人士表示,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原型方案已完成两轮修订,未来有望在票据市场等相对封闭的应用场景先行先试。
  数字货币种类有哪些?
  中金网1月21日,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数字金币和密码货币都属于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大家熟悉的游戏币。在单机游戏时代,主角靠打倒敌人、进赌馆赢钱等方式积累货币,用这些购买草药和装备,但只能在自己的游戏机里使用。那时,玩家之间没有&市场&。自从互联网建立起门户和社区、实现游戏联网以来,虚拟货币便有了&金融市场&,玩家之间可以交易游戏币。
  第二类是门户网站或者即时通讯工具服务商发行的专用货币,用于购买本网站内的服务。使用最广泛的当属Q 币,可用来购买会员资格、QQ秀等增值服务。
  第三类互联网上的虚拟货币,如比特币(BTC)、莱特货币(LTC)、福源币(FTC)等,比特币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体产生的电子货币,也有人将比特币意译为&比特金&,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主要用于互联网金融投资,也可以作为新式货币直接用于生活中使用。
  使用数字货币有什么好处?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探索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可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普惠金融全面实现;还有助于建设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支付体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归总好处就是成本降低、监管便利、有利于金融体系
  首先印钱也是有成本的,生产钞票的成本不只包含原材料的成本(如纸张、油墨、安全线等),还包括一些其他费用,如钞票图案的设计费用、印钞版的雕刻费用、印钞厂及主管机构的运营费用、管理费用等,有些国家还会向外国购买防伪技术。同时,每张钞票的使用寿命约为两年,磨损到一定程度后会被银行回收(以新换旧),旧币会被银行销毁。虽然这所有的费用加起来均摊到每张纸币上的成本和纸币的面值比起来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也是一笔确确实实的成本支出。如果能够有数字货币出现那成本将会大大降低。
  其次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的冲击使得一切都和互联网挂上了钩,大家购买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也经常是网购,货币数字化无疑是符合这一社会发展的潮流趋势的。
  央行科技司副司长兼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备组组长姚前认为,央行在设计数字货币时会对现有的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给和创造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做出充分考虑。同时,数字货币对货币供应量及结构、流通速度、货币乘数和时空分布等方面测算将更加准确,有效提升货币政策操作的准确性。关于外界对&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期待,他表示应客观冷静看待这一新生事物。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只有在技术满足市场需求时才会更具生命力。
相关文章推荐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最具投资潜力的5大数字货币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最具投资潜力的5大数字货币》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最具投资潜力的5大数字货币》 精选一随着时代的进步,货币,这种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等职能的媒介也开始逐步的发生变化了。虽然,纸币仍是市面上人类进行物物交换的主流媒介。但基于互联网,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相继而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提到这两种货币,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电子货币,其实就是我们常用的支付宝和微信。一种不见现金,却能在互联网端进行等值交换的货币形式。而数字货币,就是比特币这种类型的货币。不同于电子货币的不具价值,且具有交易风险的特性,“数字货币”是具有价值的,而且该价值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热度,在一定的波动范围内稳步攀高。并且,它还能凭借自身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公开透明、防篡改等特性,达到保有安全的目的。所以,凭借着这种种优势,如今的数字货币,不仅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还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用户,伴随着它共同成长。那么,今天笔者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当下最具投资潜力的5大数字货币。(PS:当然这是不包含数字货币的“三大巨头”:比特币、以太坊、比特现金)第一:NulsNuls是一个可定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通过智能合约、多链并行、可插拔、模块化、平行扩展技术、提供标准协议交互接口,解决现有区块链性能受限,不同链之间无法通信的问题。特别是它的多链并行,还能像“以太坊”一样,去建立自己的生态。Nuls希望区块链技术能更灵活方便的使用,Nuls的所有板块和内容都是可插拔可替换的,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因此,未来无论区块链技术如何发展,Nuls都可以快速的迭代升级。因此,Nuls是一个很适合投资的数字货币。第二:EOSEOS 为区块链奇才 BM (Daniel Larimer)领导开发的类似操作系统的区块链架构平台,旨在实现分布式应用的性能扩展。EOS 提供帐户,身份验证,数据库,异步通信以及在数以百计的CPU或群集上的程序调度。该技术的最终形式是一个区块链体系架构,该区块链每秒可以数百万个交易,同时普通用户无需支付使用费用。凭借其自身的项目价值、代币价值、解决性能瓶颈,费用高昂等优势,建立起了自身及投资的价值。所以,作为投资的选项,它也是很不错的。第三:BTS比特股由invictus研发,它是一项测试一种新型“可预测市场(Prediction Market)”背后的经济理论的实验。该实验创建了去中心化的银行和交易所,同时,采用了DPoS核心算法,出块时间10秒。而且,使用由DPoS保障安全的去中心化交易总账来创造可互换数字资产,而这些资产可以市场化锚定美元、黄金、汽油等任何东西的价值。所以,这也是个很不错的投资对象。第四:SSS共享链旨在通过使用共享链代币实现平台内的价值量化和价值流通,构建数据真实唯一性和可信信用体系,打造共享经济可信生态圈,真正实现“信用互联,共享未来”的伟大远景。作为一个新生的数字货币,其凭借去中心化的生态、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等优势,迅猛发展。依托区块链技术,建立自有独立特色,旨在打造一个有价值,有安全,有发展的数字货币构。而这种新生的数字货币,一般都会拥有更先进,更前沿的技术作为强大的后台。因此,选择数字货币进行投资,潜力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考量点。第五:SNTStatus是一款开源通讯平台,它是一款被用于跟以太坊应用进行交互的APP软件。用户使用Status,消耗系统代币SNT。它同时也是一款以太坊钱包客户端,用户可以使用其存储和接受ETH代币。使用Status你可以接收所有以太坊相关应用,等于部署了整个以太坊生态。虽然波动起伏欠缺一定的平稳,但就总体成长趋势而言,选它作为投资对象,也还是具有潜力的。最后,还是那句话“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毕竟,这是投资行业里的至理名言。当然,投资数字货币的好处也是很多的。比如,它能直接进行点对点的交易;能提高交易效率并节省成本;能让任何参与者都无法伪造数字货币,减少交易风险;还能降低交易费用,以及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当然,还是要给大家提个小小的建议:在投资数字货币的选择方面,要么选择知名的,要么就选择最具潜力的。这样,才算得上是一名睿智的投资人。(PS:鸡蛋也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哦~)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理财老平台立即理财拿红包→无界财富(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网贷安全110:http://www.p2b110.com/news/307931.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http://www.p2b110.com/","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最具投资潜力的5大数字货币》 精选二■胡金华你可以不懂区块链技术,但是未来,人类必将进入区块链的时代。曾几何时,当投资者还沉迷于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时,一小批聪明人却开始玩起比特币。这种流通于互联网、全球24小时交易且可兑换各国货币的加密数字货币,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肆虐之时由“中本聪”创设,2009年投资者挖矿热情被点燃,2010年后开始交易,2015年价格呈几何级增长,2017年其价格从最初的1美元/个暴涨至最高点的3123美元/个,短短9年时间,如果说有一种投资品可以让人实现暴富目标的话,只要买几台挖矿机连接电脑24小时挖比特币,今天的你就可以成为亿万富豪,只要你挖到的比特币足够多。2017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交易依然沉浸在“牛市”的狂欢中,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的投资者竞相加入,3000多倍的涨幅让参与其中的人看到了财富增值的机遇,殊不知这也是在刀尖上跳舞。而那些隐身背后的成功者却开始研究起基于比特币底层技术的区块链,挖掘其覆盖所有行业的应用场景,并试图掀起另外一场“互联网革命”。从虚拟货币暴涨开始绝大多数人都根本不知道比特币的价格为30美元/个是在什么时候,300美元/个又是什么时候,当想要去投资的时候,发现它早已经蹿升到2000美元以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特币和股票、债券一样,你看不见摸不着,反映的只是数字和K线图的变化;然而,比特币和后两者相比,它的迷人之处在于,你最初想要获得它甚至不需要付出成本,无非是购置挖矿机无限度地消耗电量。“中本聪”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在创造比特币的时候就只设置了2500万个的数量,至今只挖掘了1000多万个,而且每4年矿机开采的数量就减少一半,直至将比特币挖完。“物以稀为贵,所以这两年来比特币的价格涨到3000美元/个,在中国的交易价格突破了20000元人民币/个。但是你要问我,比特币的价值在哪里?或许就是投机,或许就是洗钱,或许在国外可以用来当做货币使用,或许用它来犯罪等。那么又是谁开始炒作比特币的?这个问题更难回答,因为不知道。比特币市场和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不一样,前者是全球自发形成且还没有形成完善监管的虚拟货币交易市场,而后者都是由各国**设立并执行严格监管制度的市场。因为不受监管,所以全球24小时交易;因为不受监管,所以价格才会失控。”在上海资深比特币玩家陈超(化名)的眼中,比特币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东西。可以计算得出的是,假设以人民币2万元均价来计算,全球2500万个比特币的总市值是5000亿元,但是谁知道3年之后比特币的价格是多少?10年之后的价格又是多少呢?然而,支撑比特币设计原理的区块链技术,不仅创造了比特币,还衍生出了莱特币、以太币等各种各样其它虚拟货币,都在大行其道,价格暴涨暴跌犹如过山车。在中国市场,央行作为金融监管最高层数度出手打击虚拟货币交易,在2017年初甚至整顿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也难以遏制虚拟货币交易这头几近疯狂的“牛”。在业内人士看来,区块链技术产生之后在中国形成了两个“圈子”,一个是链圈,就是主攻区块链技术的群体;一类是币圈,以玩炒虚拟货币的群体。如今这两大群体的融合,又形成了一个新的融资模式ICO。《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深入采访了解到,当比特币已然高处不胜寒的时候,所谓ICO,是指项目融资团队直接“创造”一些数字货币,冠以名头,在互联网渠道或者线下进行代币融资,没有实体投资项目,没有信誉担保,甚至没有承销机构为项目背书,ICO融资渠道正在国内一线城市蔓延开来,且渐有难控之势。“一些隐藏在一线城市打着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初创企业,开始借助自建互联网平台发行或代为发行虚拟代币筹集资金,投资者出资认购虚拟代币,但资金用途去向不明。这些互联网平台对投资者允诺在经过一段时间持有之后,可以在交易所平台流通转让。而这种融资方式至今没有一个官方明确的定义,只是区块链行业将其定义为ICO。”有区块链行业资深人士如是评价称。在上海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杰看来,ICO全称Initial Coin Offering,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官方或者词典定义,改编自证券界的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发行)一词。就本质上而言,ICO也是一种公开发行,只是把所发行的标的物由证券变成了数字加密货币。不过把虚拟代币作为融资工具向不特定公众募集是否合法尚不能定性。央行对比特币的价值至少目前是不认可的,而这种处于灰色地带的融资方式是不是存在高风险,是不是涉及到非法集资,金融监管部门是否已经关注到,现在都不得而知。《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国内某个互联网交易平台上,从虚拟博彩、代币化封闭式基金、全球化闪电智能合约、交友平台、开挖金矿、投注游戏乃至设立在开曼群岛的金融投资项目,应有尽有。而这些项目均是以各家机构发行的不知名虚拟代币进行ICO,动辄数千万上亿估值的虚拟代币,这些代币又直接与比特币或者其他代币挂钩,融资规模从数千万到上亿不等。有行业内人士直接指出,在数字货币和区块链世界,投资玩法早已与传统金融领域大有不同,无国界、无门槛、无监管的全球性群体参与某一项目成为了“新常态”,由此发展出了一个看似欣欣向荣的ICO市场,但是这个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区块链技术之双刃一柄双刃剑,冰火两重天。如果来形容虚拟货币的汹涌市场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应用,这或许是一个合适的词。更多的金融机构和科技机构,则开始深入研究区块链的场景,并对虚拟货币的狂热嗤之以鼻。众安科技的区块链养鸡、蚂蚁金服的区块链慈善、中南资本和北大荒联合开发的区块链种粮、中国平安的四大区块链金融运用平台等等,渐渐走向成熟。“众安科技和贵州省的合作主要是运用区块链技术服务实体经济,比如在医疗领域,现在中国的医疗信息是割裂的,就如社保一样,全国很少有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我们想和贵州省一起联合做可以在全国查询的个人健康档案,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事业,当然我们也知道要做成很难,因为把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居民的医疗记录收集齐全是难如登天。但并非不能做到,我们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去做,相信未来会实现国内个人健康档案全流通的局面。”在之前的朗迪峰会上,众安科技CEO陈玮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而在陈玮看来,虽然他并不对眼下虚拟货币的风控和ICO的风险作定性的评论,不过他比喻称,区块链技术就像一把刀,能够切割万物,也能够杀人。正确应用区块链技术,就像刀一样被用在正确的场景里面,可以造福人类;如果走入歪门邪道,最后则将会自取灭亡。值得关注的是,在2016年5月,国内货币区块链研究中心出版了第一本深入浅出介绍区块链的书籍《区块链:定义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其中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对未来金融与经济带来的影响。记者了解到,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是价值互联网,从而进一步推动、改变人类的生活,包括医疗健康、司法公证、智能合约、清算结算、物联网、众筹等等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而数字货币只是区块链技术要解决的一小部分问题。“因为货币本身是一种比较纯粹的价值形式,也就是它本身可能并不需要有价值,但是它可以交换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比特币的创始人在创建比特币的时候,他发现并没有比特币可以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所以他必须要构建这样一个基础设施。他想做这样一个电子货币,但是市面上并没有可以点对点传输价值,并不依赖第三方的基础设施,于是他就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记账系统。区块链解决的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货币只是其中的一个,它的地位当然是比较核心的,但是远远不止于货币。”该书作者张健称。数字货币时代何时来临在这本书中不难看出,其实比特币本来就是依附于真实货币的产物,而比特币创始人也深知,比特币不与货币捆绑在一起,它将一无是处,但是比特币创始人及其追随者的“野心”,却开始想要走上一条去取代真实货币的道路。“可以透露的是,就国内监管机构而言,包括一行三会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探讨已经很前沿,他们对于市场的一举一动也看得非常清楚。一行三会中设立的专家委员会对于未来中国数字货币的可行性研究、虚拟货币接下来的政策监管、金融领域的场景应用都心中有数,但是市场上的投机者却还未清醒。”有接近监管层的匿名人士对本报记者如此表示。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资深经理周永林发表在《清华金融评论》上的文章指出,近年来,中国、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央行纷纷开始研究发行官方数字货币。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联储联合举办的第16届“金融行业政策与挑战会议”上,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成为世界90多国央行行长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周永林称,中国央行是最早明确提出要尽快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从央行的角度,数字货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资产(包括货币)持有和交换机制,有可能为现有支付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也为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数字货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更为未来数字化经济与金融描绘了一幅诱人的蓝图。“央行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重在利用数字货币技术实现自己的目标,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设计符合自己需要的数字货币;探索全新的支付体系架构;创设更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在风险防控与金融监管方面有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按照央行行长周小川应当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央行数字货币仅仅是一种新的货币形态,不影响央行货币发行总量,因而与通货膨胀没有直接关系,其次是可以增强消费者金融自我掌控能力。”文章指出。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以区块链技术催生的数字货币前景可期,而当越来越多的区块链技术场景推动金融业以及其它行业走向更为安全、便捷、诚信的时代时,那时候比特币价格,会超过1万美元、10万美元吗?大事记1991年国外两名专家Stuart Haber和W.Scott Stornetta第一次提出关于区块的加密保护链产品1998年外国人Nick Szabo提出电子货币分散化机制研究,被称为比特金2008年中本聪原始论文正式提出区块链概念2009年根据中本聪区块链理论设计出P2P形式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年比特币挖矿和交易逐渐在全球形成气候,基于比特币交易的区块链技术也受到全球金融巨头和**的关注2014年全球成立诸多基础区块链技术的联盟,诸如全球知名的R3联盟、以太坊联盟等2015年比特币交易进入真正的牛市,国内各类金融机构参与区块链技术研究2016年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场景应用探讨进入高潮,中国央行、工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证券交易所等金融主管部门以及地方**都开始推动区块链技术的落地2017年中国区块链技术市场迎来分化,以大中型金融机构为代表的技术圈和以科创机构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圈。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最具投资潜力的5大数字货币》 精选三随着行业的发展,区块链等底层技术的潜力慢慢被挖掘,后期将会有更多关注技术、科技发展本身的成熟价值投资人进入这个行业。今年以来,“ICO旋风”席卷全球。究竟有多疯狂?7月初,美国两家名不见经传的区块链技术公司Tezos和block.one通过ICO(首次公开发行代币)成功完成了总值4亿美元的融资,其巨大数额可与一些大型公司的融资额媲美。根据金融研究公司Autonomous发布的最新报告,今年以来,科技创业公司通过ICO共计融资近13亿美元。另据数字货币研究机构SmithCrown统计,虚拟货币的主要代表比特币和以太币,在今年上半年分别升值160%和3350%。在疯狂背后,数字货币ICO的泡沫化、监管空白等问题也引发业内担忧。泡沫之争什么是ICO?维优CEO初夏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解析,简单地说,ICO就是区块链技术公司的众筹集资。参与ICO的投资者购买基于区块链技术上发行的有限的虚拟代币(加密货币)。随着ICO项目的成熟和发展,未来这些虚拟代币或加密币可能有一定升值空间。而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系统,对交易做安全加密记录。“目前在ICO项目平台上可以买到的资产和标的其实和股票等并无太大区别,只是ICO项目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发展起来的。”链行CEO 张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据统计,在最近一个月内,ICO融资规模接近6亿美元。市场如此疯狂,有无泡沫存在?张华给出了肯定答案。“每一个ICO项目早期都是由资本推动的,其中还会包括一些投机者。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区块链等底层技术的潜力慢慢被挖掘,后期将会有更多关注技术、科技发展本身的成熟价值投资人进入这个行业。”张华提到。张华表示,目前,ICO项目从白皮书(招资说明书)到上线融资时间跨度可以非常大,几个月到几年;ICO时间也从几天到一个月不等;筹集的资金从几万到几亿美元不等。比如,近期在行业中炒得火热的EOS,通过ICO完成融资2亿美元以上,创下单家公司的融资记录。不同的人对ICO的看法并不一致。张华坦言,“有些人认为如果团队真的能实现白皮书上的构想,那对技术而言是一次非常大的进步。但也有人质疑事实上不少项目在正式上线前,融资和营销等方面的成本都已经不足以支撑项目继续。”初夏虎告诉记者,“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已掀起一股ICO大潮。区块链技术发展到第八年,我们发现,不光货币可以被数字化,比如比特币。其他资产也可以被数字化,包括黄金、白银、石油这类标准化资产和股权、债券等非标准化资产。所以在我看来,区块链技术也将颠覆目前资产证券化的形式,因为资产证券化事实上就是资产数字化。”应用之法据了解,目前市场上ICO项目有基于区块链技术在某一应用场景具体应用的结合,也有对底层公共区域链技术的探索和优化。张华指出,“现阶段以比特币、以太坊为代表的都只是处于底层的概念设想,是非常早期阶段,而具体的应用场景是下一步需要探讨的。如果以太坊是种子轮,那么落地应用则是A轮、B轮甚至是上市的程度。”在张华看来,区块链行业有自己的发展周期。在发展初期,底层创造新型“容器”的团队最有价值。但到了后期,能用最有价值的数据将这些“容器”填满的平台才是更高一筹。“在以太坊等公有链或联盟链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落地应用场景,拥有实际流转资产、数据、流量的ICO项目会更有价值。比如,我们关注和三甲医院、卫计委合作建立医疗区块链项目,将医疗个人电子病历放在平台上流转的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的数字化资产;知识产权保护、文化教育阅读相关的区块链平台上诞生的数字化资产。”张华谈到。初夏虎则指出,“上半年的资产数字化是区块链技术运用比较广泛的场景,其他的比如黄金等标准产品数字化和艺术品、古董等非标准化产品数字化也是目前关注度比较高的。除了资产数字化,我认为身份数字化也非常重要,因为这个领域有很多痛点。随着我们的数字资产越来越多,数字身份统一化、便捷化、去中心化管理是区块链可以应用的地方。”监管之辩在鑫根资本美国董事总经理卢菁看来,对于ICO这样的新型事物,我们要客观看待,它确实为创业企业及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其中的风险亦不容忽视,其风险可以分为投资风险、技术风险和道德及法律风险。目前,在ICO监管上,存在一定争议。张华认为,“首先需要明确监管的职能部门是如何分工的。央行曾探讨过区块链技术和比特币等相关技术,对央行和金融办而言,最重要的是保证金融市场安全稳定,控制金融风险;经信委、工信部和科委的职责在于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所以不同的监管部门对于行业的发展看法也并不相同。”她进一步解释,对ICO项目监管而言,如何判定公司或团队假借“ICO之名”行非法集资之事是监管方所关注的。实际上,有一些比较明确特征可以看出问题,比如有一些平台ICO了一个项目,发行了某一种数字化货币资产,然后又在自己的交易平台交易,这就是典型的“自融”行为。“在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ICO发展的情况下,交易平台和媒体应该对投资人进行一定的普及教育。”张华称。初夏虎指出,事实上,我们看到监管方面还是拥抱区块链技术的,因为作为新兴的金融科技技术,区块链可以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价值。所以我认为适当监管、跟随国外监管是目前比较可行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独树一帜的封杀和鼓励。《最具投资潜力的5大数字货币》 精选四随着行业的发展,区块链等底层技术的潜力慢慢被挖掘,后期将会有更多关注技术、科技发展本身的成熟价值投资人进入这个行业。今年以来,“ICO旋风”席卷全球。究竟有多疯狂?7月初,美国两家名不见经传的区块链技术公司Tezos和block.one通过ICO(首次公开发行代币)成功完成了总值4亿美元的融资,其巨大数额可与一些大型公司的融资额媲美。根据金融研究公司Autonomous发布的最新报告,今年以来,科技创业公司通过ICO共计融资近13亿美元。另据数字货币研究机构SmithCrown统计,虚拟货币的主要代表比特币和以太币,在今年上半年分别升值160%和3350%。在疯狂背后,数字货币ICO的泡沫化、监管空白等问题也引发业内担忧。泡沫之争什么是ICO?维优CEO初夏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解析,简单地说,ICO就是区块链技术公司的众筹集资。参与ICO的投资者购买基于区块链技术上发行的有限的虚拟代币(加密货币)。随着ICO项目的成熟和发展,未来这些虚拟代币或加密币可能有一定升值空间。而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系统,对交易做安全加密记录。“目前在ICO项目平台上可以买到的资产和标的其实和股票等并无太大区别,只是ICO项目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发展起来的。”链行CEO 张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据统计,在最近一个月内,ICO融资规模接近6亿美元。市场如此疯狂,有无泡沫存在?张华给出了肯定答案。“每一个ICO项目早期都是由资本推动的,其中还会包括一些投机者。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区块链等底层技术的潜力慢慢被挖掘,后期将会有更多关注技术、科技发展本身的成熟价值投资人进入这个行业。”张华提到。张华表示,目前,ICO项目从白皮书(招资说明书)到上线融资时间跨度可以非常大,几个月到几年;ICO时间也从几天到一个月不等;筹集的资金从几万到几亿美元不等。比如,近期在行业中炒得火热的EOS,通过ICO完成融资2亿美元以上,创下单家公司的融资记录。不同的人对ICO的看法并不一致。张华坦言,“有些人认为如果团队真的能实现白皮书上的构想,那对技术而言是一次非常大的进步。但也有人质疑事实上不少项目在正式上线前,融资和营销等方面的成本都已经不足以支撑项目继续。”初夏虎告诉记者,“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已掀起一股ICO大潮。区块链技术发展到第八年,我们发现,不光货币可以被数字化,比如比特币。其他资产也可以被数字化,包括黄金、白银、石油这类标准化资产和股权、债券等非标准化资产。所以在我看来,区块链技术也将颠覆目前资产证券化的形式,因为资产证券化事实上就是资产数字化。”应用之法据了解,目前市场上ICO项目有基于区块链技术在某一应用场景具体应用的结合,也有对底层公共区域链技术的探索和优化。张华指出,“现阶段以比特币、以太坊为代表的都只是处于底层的概念设想,是非常早期阶段,而具体的应用场景是下一步需要探讨的。如果以太坊是种子轮,那么落地应用则是A轮、B轮甚至是上市的程度。”在张华看来,区块链行业有自己的发展周期。在发展初期,底层创造新型“容器”的团队最有价值。但到了后期,能用最有价值的数据将这些“容器”填满的平台才是更高一筹。“在以太坊等公有链或联盟链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落地应用场景,拥有实际流转资产、数据、流量的ICO项目会更有价值。比如,我们关注和三甲医院、卫计委合作建立医疗区块链项目,将医疗个人电子病历放在平台上流转的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的数字化资产;知识产权保护、文化教育阅读相关的区块链平台上诞生的数字化资产。”张华谈到。初夏虎则指出,“上半年的资产数字化是区块链技术运用比较广泛的场景,其他的比如黄金等标准产品数字化和艺术品、古董等非标准化产品数字化也是目前关注度比较高的。除了资产数字化,我认为身份数字化也非常重要,因为这个领域有很多痛点。随着我们的数字资产越来越多,数字身份统一化、便捷化、去中心化管理是区块链可以应用的地方。”监管之辩在鑫根资本美国董事总经理卢菁看来,对于ICO这样的新型事物,我们要客观看待,它确实为创业企业及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其中的风险亦不容忽视,其风险可以分为投资风险、技术风险和道德及法律风险。目前,在ICO监管上,存在一定争议。张华认为,“首先需要明确监管的职能部门是如何分工的。央行曾探讨过区块链技术和比特币等相关技术,对央行和金融办而言,最重要的是保证金融市场安全稳定,控制金融风险;经信委、工信部和科委的职责在于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所以不同的监管部门对于行业的发展看法也并不相同。”她进一步解释,对ICO项目监管而言,如何判定公司或团队假借“ICO之名”行非法集资之事是监管方所关注的。实际上,有一些比较明确特征可以看出问题,比如有一些平台ICO了一个项目,发行了某一种数字化货币资产,然后又在自己的交易平台交易,这就是典型的“自融”行为。“在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ICO发展的情况下,交易平台和媒体应该对投资人进行一定的普及教育。”张华称。初夏虎指出,事实上,我们看到监管方面还是拥抱区块链技术的,因为作为新兴的金融科技技术,区块链可以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价值。所以我认为适当监管、跟随国外监管是目前比较可行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独树一帜的封杀和鼓励。来源:国际金融报《最具投资潜力的5大数字货币》 精选五随着行业的发展,区块链等底层技术的潜力慢慢被挖掘,后期将会有更多关注技术、科技发展本身的成熟价值投资人进入这个行业。今年以来,“ICO旋风”席卷全球。究竟有多疯狂?7月初,美国两家名不见经传的区块链技术公司Tezos和block.one通过ICO(首次公开发行代币)成功完成了总值4亿美元的融资,其巨大数额可与一些大型公司的融资额媲美。根据金融研究公司Autonomous发布的最新报告,今年以来,科技创业公司通过ICO共计融资近13亿美元。另据数字货币研究机构SmithCrown统计,虚拟货币的主要代表比特币和以太币,在今年上半年分别升值160%和3350%。在疯狂背后,数字货币ICO的泡沫化、监管空白等问题也引发业内担忧。泡沫之争什么是ICO?维优CEO初夏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解析,简单地说,ICO就是区块链技术公司的众筹集资。参与ICO的投资者购买基于区块链技术上发行的有限的虚拟代币(加密货币)。随着ICO项目的成熟和发展,未来这些虚拟代币或加密币可能有一定升值空间。而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系统,对交易做安全加密记录。“目前在ICO项目平台上可以买到的资产和标的其实和股票等并无太大区别,只是ICO项目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发展起来的。”链行CEO 张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据统计,在最近一个月内,ICO融资规模接近6亿美元。市场如此疯狂,有无泡沫存在?张华给出了肯定答案。“每一个ICO项目早期都是由资本推动的,其中还会包括一些投机者。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区块链等底层技术的潜力慢慢被挖掘,后期将会有更多关注技术、科技发展本身的成熟价值投资人进入这个行业。”张华提到。张华表示,目前,ICO项目从白皮书(招资说明书)到上线融资时间跨度可以非常大,几个月到几年;ICO时间也从几天到一个月不等;筹集的资金从几万到几亿美元不等。比如,近期在行业中炒得火热的EOS,通过ICO完成融资2亿美元以上,创下单家公司的融资记录。不同的人对ICO的看法并不一致。张华坦言,“有些人认为如果团队真的能实现白皮书上的构想,那对技术而言是一次非常大的进步。但也有人质疑事实上不少项目在正式上线前,融资和营销等方面的成本都已经不足以支撑项目继续。”初夏虎告诉记者,“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已掀起一股ICO大潮。区块链技术发展到第八年,我们发现,不光货币可以被数字化,比如比特币。其他资产也可以被数字化,包括黄金、白银、石油这类标准化资产和股权、债券等非标准化资产。所以在我看来,区块链技术也将颠覆目前资产证券化的形式,因为资产证券化事实上就是资产数字化。”应用之法据了解,目前市场上ICO项目有基于区块链技术在某一应用场景具体应用的结合,也有对底层公共区域链技术的探索和优化。张华指出,“现阶段以比特币、以太坊为代表的都只是处于底层的概念设想,是非常早期阶段,而具体的应用场景是下一步需要探讨的。如果以太坊是种子轮,那么落地应用则是A轮、B轮甚至是上市的程度。”在张华看来,区块链行业有自己的发展周期。在发展初期,底层创造新型“容器”的团队最有价值。但到了后期,能用最有价值的数据将这些“容器”填满的平台才是更高一筹。“在以太坊等公有链或联盟链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落地应用场景,拥有实际流转资产、数据、流量的ICO项目会更有价值。比如,我们关注和三甲医院、卫计委合作建立医疗区块链项目,将医疗个人电子病历放在平台上流转的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的数字化资产;知识产权保护、文化教育阅读相关的区块链平台上诞生的数字化资产。”张华谈到。初夏虎则指出,“上半年的资产数字化是区块链技术运用比较广泛的场景,其他的比如黄金等标准产品数字化和艺术品、古董等非标准化产品数字化也是目前关注度比较高的。除了资产数字化,我认为身份数字化也非常重要,因为这个领域有很多痛点。随着我们的数字资产越来越多,数字身份统一化、便捷化、去中心化管理是区块链可以应用的地方。”监管之辩在鑫根资本美国董事总经理卢菁看来,对于ICO这样的新型事物,我们要客观看待,它确实为创业企业及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其中的风险亦不容忽视,其风险可以分为投资风险、技术风险和道德及法律风险。目前,在ICO监管上,存在一定争议。张华认为,“首先需要明确监管的职能部门是如何分工的。央行曾探讨过区块链技术和比特币等相关技术,对央行和金融办而言,最重要的是保证金融市场安全稳定,控制金融风险;经信委、工信部和科委的职责在于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所以不同的监管部门对于行业的发展看法也并不相同。”她进一步解释,对ICO项目监管而言,如何判定公司或团队假借“ICO之名”行非法集资之事是监管方所关注的。实际上,有一些比较明确特征可以看出问题,比如有一些平台ICO了一个项目,发行了某一种数字化货币资产,然后又在自己的交易平台交易,这就是典型的“自融”行为。“在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ICO发展的情况下,交易平台和媒体应该对投资人进行一定的普及教育。”张华称。初夏虎指出,事实上,我们看到监管方面还是拥抱区块链技术的,因为作为新兴的金融科技技术,区块链可以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价值。所以我认为适当监管、跟随国外监管是目前比较可行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独树一帜的封杀和鼓励。来源:国际金融报《最具投资潜力的5大数字货币》 精选六ICO,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缩写,首次币发行,源自股票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概念,是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募集比特币、以太坊等通用数字货币的行为。今年以来,“ICO旋风”席卷全球。究竟有多疯狂?7月初,美国两家名不见经传的区块链技术公司Tezos和block.one通过ICO(首次公开发行代币)成功完成了总值4亿美元的融资,其巨大数额可与一些大型公司的融资额媲美。根据金融研究公司Autonomous发布的最新报告,今年以来,科技创业公司通过ICO共计融资近13亿美元。▲ 数据来源:博链数据库。截至2017年4月底,全球总共455家区块链公司累计获得融资额为19.47亿美元。另据数字货币研究机构SmithCrown统计,虚拟货币的主要代表比特币和以太币,在今年上半年分别升值160%和3350%。在疯狂背后,数字货币ICO的泡沫化、监管空白等问题也引发业内担忧。泡沫之争什么是ICO?维优CEO初夏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解析,简单地说,ICO就是区块链技术公司的众筹集资。参与ICO的投资者购买基于区块链技术上发行的有限的虚拟代币(加密货币)。随着ICO项目的成熟和发展,未来这些虚拟代币或加密币可能有一定升值空间。而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系统,对交易做安全加密记录。“目前在ICO项目平台上可以买到的资产和标的其实和股票等并无太大区别,只是ICO项目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发展起来的。”链行CEO张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据统计,在最近一个月内,ICO融资规模接近6亿美元。市场如此疯狂,有无泡沫存在?张华给出了肯定答案。“每一个ICO项目早期都是由资本推动的,其中还会包括一些投机者。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区块链等底层技术的潜力慢慢被挖掘,后期将会有更多关注技术、科技发展本身的成熟价值投资人进入这个行业。”张华提到。张华表示,目前,ICO项目从白皮书(招资说明书)到上线融资时间跨度可以非常大,几个月到几年;ICO时间也从几天到一个月不等;筹集的资金从几万到几亿美元不等。比如,近期在行业中炒得火热的EOS,通过ICO完成融资2亿美元以上,创下单家公司的融资记录。不同的人对ICO的看法并不一致。张华坦言,“有些人认为如果团队真的能实现白皮书上的构想,那对技术而言是一次非常大的进步。但也有人质疑事实上不少项目在正式上线前,融资和营销等方面的成本都已经不足以支撑项目继续。”初夏虎告诉记者,“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已掀起一股ICO大潮。区块链技术发展到第八年,我们发现,不光货币可以被数字化,比如比特币;其他资产也可以被数字化,包括黄金、白银、石油这类标准化资产和股权、债券等非标准化资产。所以在我看来,区块链技术也将颠覆目前资产证券化的形式,因为资产证券化事实上就是资产数字化。”应用之法据了解,目前市场上ICO项目有基于区块链技术在某一应用场景具体应用的结合,也有对底层公共区域链技术的探索和优化。张华指出,“现阶段以比特币、以太坊为代表的都只是处于底层的概念设想,是非常早期阶段,而具体的应用场景是下一步需要探讨的。如果以太坊是种子轮,那么落地应用则是A轮、B轮甚至是上市的程度。”在张华看来,区块链行业有自己的发展周期。在发展初期,底层创造新型“容器”的团队最有价值。但到了后期,能用最有价值的数据将这些“容器”填满的平台才是更高一筹。“在以太坊等公有链或联盟链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落地应用场景,拥有实际流转资产、数据、流量的ICO项目会更有价值。比如,我们关注和三甲医院、卫计委合作建立医疗区块链项目,将医疗个人电子病历放在平台上流转的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的数字化资产;知识产权保护、文化教育阅读相关的区块链平台上诞生的数字化资产。”张华谈到。初夏虎则指出,“上半年的资产数字化是区块链技术运用比较广泛的场景,其他的比如黄金等标准产品数字化和艺术品、古董等非标准化产品数字化也是目前关注度比较高的。除了资产数字化,我认为身份数字化也非常重要,因为这个领域有很多痛点。随着我们的数字资产越来越多,数字身份统一化、便捷化、去中心化管理是区块链可以应用的地方。”监管之辩在鑫根资本美国董事总经理卢菁看来,对于ICO这样的新型事物,我们要客观看待,它确实为创业企业及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其中的风险亦不容忽视,其风险可以分为投资风险、技术风险和道德及法律风险。目前,在ICO监管上,存在一定争议。张华认为,“首先需要明确监管的职能部门是如何分工的。央行曾探讨过区块链技术和比特币等相关技术,对央行和金融办而言,最重要的是保证金融市场安全稳定,控制金融风险;经信委、工信部和科委的职责在于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所以不同的监管部门对于行业的发展看法也并不相同。”她进一步解释,对ICO项目监管而言,如何判定公司或团队假借“ICO之名”行非法集资之事是监管方所关注的。实际上,有一些比较明确特征可以看出问题,比如有一些平台ICO了一个项目,发行了某一种数字化货币资产,然后又在自己的交易平台交易,这就是典型的“自融”行为。“在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ICO发展的情况下,交易平台和媒体应该对投资人进行一定的普及教育。”张华称。初夏虎指出,事实上,我们看到监管方面还是拥抱区块链技术的,因为作为新兴的金融科技技术,区块链可以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价值。所以我认为适当监管、跟随国外监管是目前比较可行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独树一帜的封杀和鼓励。《最具投资潜力的5大数字货币》 精选七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在钛媒体在线课“钛坦白”第46期,我们邀请了三位钛客,分享区块链技术落地中的挑战与革新。本期钛客之一、巴比特执行总裁段新星,是比原链 Bytom 联合创始人。金融及技术领域研究者,盖茨基金会奖学金得主,加入巴比特前,曾任朗讯贝尔实验室资深工程师、 OKCoin(币行)副总裁兼首席研究员。著有《区块链:重塑经济与世界》等。本文节选自段新星在钛坦白的分享。如果您还不是钛媒体Pro用户,希望查看钛坦白所有干货,进入钛坦白九个专业群交流,并查看更丰富的专业数据和信息,可点击:http://www.tmtpost.com/pro注册。以下根据段新星在钛坦白的分享实录整理:非常高兴又一次来到钛坦白来跟大家分享。上次还是OKCoin(币行)做副总裁的时候,做OKLink那款产品,来分享《区块链将如何促进金融支付创新》(链接:http://www.tmtpost.com/2417636.html)。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如何设计一条区块链:区块链产品三定律的应用与实践,以“比原链Bytom”为例。今年5月份我加入巴比特,这是 2011年就成立的国内最早的区块链以及比特币技术社区,你去翻整个网站的记录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例如早年时,为了鼓励原创,我们给每一篇文章的打赏都是将近1个比特币,当然那还是最早期的小众的极客时代。今天区块链已经被更多受众接受。基本上巴比特的历史就是整个中国区块链发展记录者的历史,在整个中国区块链产业、产品发展进化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非常多、非常优秀企业的兴起。比如说我们现在国内著名的三大交易所,也有现在全球最大的矿池,以及著名的投资机构万向,以及公链以太坊、小蚁、量子;联盟链如云象、趣链、布比等等。但是同时我们也见证了非常多的有情怀、有梦想、有创意的产品的失败和消亡。当我们决定开发自己的区块链产品时,我们也还是必须思考,在这7年中,比特币、以太坊还有最近的一些热门产品,这些产品的成败中间是不是有一些特定的规律可循呢?区块链产品开发设计中的很多坑,避开它们就能增加区块链创业的成功率,再结合需求,区块链产品的生命力就会持久。所以最开始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从破的角度去想的,就是不破不立。区块链产品有哪些是适合,有哪些不适合呢?通过对传统的互联网,传统数据库还有传统的集中式系统和中心化系统相比较,我们有这样一些的发现。定律1:“不要拿大炮打蚊子”,区块链技术更适宜于资产网络(Assets Over IP)不同于传统互联网完全开放的信息架构,区块链一开始是作为比特币底层的网络协议而出现,后来在上面进行了扩展。一开始这种电子货币是作为点对点的电子数字现金来设计的,并希望能够广泛的应用于世,虽然现在这个梦想并没有完全实现,现在更像数字黄金的形式,很多国家也是把它当成数字资产数字商品来看,但是你看最开始的网络设计对后面区块链影响都非常深远,基本上所有的区块链网络都参考了比特币的代码。比如说以太坊,或者说Corda或者Fabric等。强规则的网络:传统的互联网流通的都是一些格式杂乱的信息,音乐也有,消息也有,电子邮件也有,但现在区块链上面所流通的是一定程度加以保护的稀缺的资产属性的东西。这里所说的资产不是只是房产这种类型,而是指有比较高的客单价的东西。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论是股权或者债权,或者代币也好,我们做的“预测市场”这种也好,或者是某一种有价值的权益证明。现在不论是联盟链还是公链、私链,由于要承载的是这种资产,整个区块链网络运作的逻辑也是围绕这个来展开的。包括里边的加密签名验证交易,还有读写,执行合约去消耗一些GAS等操作。整个网络的运作有一定的规则,而且是很强规则的。时间的成本:它有一定的时延。你生成一个块或者将块链接成链,把帐本和数据记录进行同步或者把某个全局状态更新记录的时候都有时延,而且你还要在里面不断地摒弃一些冗余错误失效的数据。所以在区块链网络的运转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它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认为的一个总体比较廉价的网络。因为很多人觉得它网络基础设施的搭建有很多开源社区,或者有很多社区参与者去分担,所以说它是比较廉价的网络。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也是运行比较昂贵的网络。不论是网络上达成一致性的时间成本还是你要为验证者提供代币,以及燃料币的成本,都从最初的设计基因上,因为它强规则的网络,所以决定了使用成本是比较高的,因为遵循规则、遵循流程需要成本。这形成了逻辑的闭环,高的成本,高强规则的网络又进一步加强了整个商业模式的闭环趋势,也就是说你必须在这个网络上去运行一些稀缺的资产性的操作,才能够达到预期的这种收益率ROI来维持你长期的平衡,来维持产品使用在网络里的消耗。所以我以前应《程序员》杂志的约稿写了一篇文章,一般成功的区块链产品的设计是不要用大炮打蚊子,也不要用区块链去做廉价的聊天工具,或者是一般太多没有价值的文件传输。拆分完以后根据一定的加密算法分布在多个不同节点的PC上,这个看似起来有道理的想法在经济的逻辑上是运转不起来的,尤其是现有的分布式网络存储协议并不完善、不成熟的情况下,区块链产品最好是跟有价的资产相关,这点我觉得是我们产品开发者首先要考虑的。你可以看到,在牛市中由于区块链概念的兴起,很多不严格遵守这个定律的项目蜂拥而至,但是一到熊市或者整个产品运营状况不太好的时候,这点就非常突出,你一定要有一个比较性的优势,否则我们为什么不拿传统的互联网去做这件事情呢?你的比较优势何在呢?我们来看到业界的一些例子,比如说我们去做资产,属性比较强的才能存在,国外的一些关于存储音乐、电影、一般性文件的很多现在状况非常惨,融了几轮的融资以后还在不停的搞ICO,它本身的商业模式有一定大的问题。但是另外一些做“存证”的,比如法律证据、合同、版权、遗嘱证明、奢侈品防伪这类非常有资产属性的权益文件的一些区块链企业目前就还不错。我们最开始在做比原链设计的时候是基于以太坊做了一个开源的分层公链结构,在上面做各种各样的应用,包括我们参加杭州的区块链大赛的时候也做共享单车的设计。后来我们就反省这个思路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切合资产属性网络?定律2:使用区块链,一定是要有多方写入数据的需求我们看待区块链其实有多种多样不同的视角,一方面可以把它看待成一种特殊的网络,运行高客单价的有很强资产属性的信息属性网络,另一方面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数据库。这个时候其实又有第二点问题,如果我们要采取用一个数据库,为什么要用区块链来做?作为一种数据库来看待,它与传统的数据库方案有什么比较性优势?为什么要用它。之前在中国计算机协会青年委员会上我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把区块链作为一种数据库而言,这里边非常突出的特色就是:它是一个天生去适应多方进行协作的数据库,因为以往在比特币上,每在任何一点的交易就要有特定的节点把数据(交易记录)写入,然后打包入区块,广播,延伸到链上,形成全局的总账。这就是一个多个节点写入数据的例子。那么后来的不论公有链、还是联盟链中,区块链的角色是什么?区块链网络中不论是联盟链中准入的实名参与机制,者或公有链中随机的匿名者参与者,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在使用区块链之前,一般是不存在信任关系或弱信任关系。节点间一般进行资产交互的方式是信任第三方。然后通过第三方实体进行“资产”属性数据或凭证的“传递”和“交换”操作。这个过程中,交互的复杂性会增加,第三方机构提供担保,协助达成共识,而收取服务费用。区块链产生后,充当的角色有:公共操作记录的数据库、信任的锚定者等。这个数据库需要一群互不信任、或缺乏信任的节点共同协作,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写”的操作。而“读”和 “执行” 的权限则开放给相应权限的参与者。一个单一的写入者写入数据的数据库可以搞定的,就不需要用区块链。定律3:区块链产品一定是天然的弱中心化的有一个比较争议的词汇就是de-centralized ,我们可以把它翻译成“弱中心化”或“去中心化”。如果你一定要跟区块链技术属性贴合,以往的那种中心化、集中式的方案就非常能成熟完善的解决的,引入区块链也没什么必要。而比特币和以太坊跟这些定律也是契合的。定律2、3中比如说用区块链做支付的死的很多,因为搞不过中心化的支付宝、微信。但用区块链做打通多个不同国家商家、金融机构的跨境汇款、清算结算的成功案例则不少。原因也是很简单,后者在复杂多边市场中,缺乏“中心协调者”,存在严重对手风险的交易困境。还有一些详细的例子可以参考以前写的《产品定位的生死劫》一文。再比如说比特币本身:它肯定是非常高价格的资产,也是承载这样一个资产的网络;它的交易在世界的各处进行,又需要多个节点把交易记录写入到整个的块中,然后连接到整个区块链,整个总帐进行更新,也是多方不信任节点写入的一个数据库;它当时为了克服中心化的系统崩溃,中心故障点的出现而使整个电子现金系统失效这个缺点,故而采取了去中心化的机制。总体来讲,做产品不仅要情怀,还要考虑代价和收益。考虑技术本身与实际需求的契合度,这种技术与其他技术解决方案的比较性优势。你要用区块链,就得想为什么不用传统互联网、数据库、中心化集中式的系统?单靠情怀,靠画饼,靠烧钱,为技术而技术,走不远,活不长,不管它今天多风光。做产品:区块链是整个解决方案中的一环,而非全部要素现在我们来看高频交易的过程,现在很多交易所并不是拿区块链去做场内交易,而是做交易后的行为处理比较多一些。区块链的角色也越来越明显,它不是一种灵丹妙药可以把所有的技术需求实现。更主要的是它作为系统的一个有机部分,或者作为多种技术手段中的一种去实现一个需求。我觉得这也是未来发展一个比较重要的趋势。比如,大家都比较关注的就是央行数字货币系统,最开始大家都提到区块链可能会成为这种央行数字货币实现系统里面的一个解决方案。但是你仔细去看央行数字货币系统里面的一些技术要求和性能要求,比如说央行清算中心的王永红在讲数字货币的主要特性及其主要内容七点里面提的“可离线交易性”,你会发现如果按照它技术属性和技术要求去做,单用区块链一种技术根本没有办法实现央行的数字货币系统这一特点。因为央行数字货币技术实现框架中对于“可离线交易性”的定义是 “数字货币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交易时可以不与主机和系统发生直接联系,不通过有线或无线等通信方式与其他设备或系统交换信息。”这个要求的由来是,央行数字货币还不是非主权数字货币,它是具有法币地位的,如果推行,那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拒收,要同时支持在线和离线交易。离线交易技术通过脱机设备交互技术、脱机数据传输技术与脱机交易处理实现。因为可离线交易性不需要在线在链的时候,比如说咱们都有一个数字钱包,这里面存的有央行的数字货币,我们都没有连到网上,但是两个物理终端碰一下余额就会产生交易。这实际上是需要的一种近场的技术来支持,并不是链上的操作。如果不是链上的操作,区块链是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的。所以说我们做其他产品也要把握这一点,产品是由需求所发,区块链是一种技术,是整个应对需求实现的技术解决方案中的一环,而非全部要素。这些思路和启示,再结合我们的社区内的一些真实的需求的话,我觉得设计比原链思路相对来说比较清晰了。必须以真实需求出发,选择合适技术实现。比原链的需求来源巴比特社区有币圈和链圈的朋友或者企业在里面,最早是媒体社区,大家可以在这上面投放广告,是这样的一个业务模式。后来大家就说,提供给大家的这种服务还不够,因为我们是做第三方服务,有很多人很多创业者通过巴比特,比如说去推广他的理念募集完资金或者募集到注意力以后,获得融资以后做出自己的链,在链上有他的资产,有他的代币或者有他的某种积分。但是你这个时候会发现,因为大多数链都不是一个公链或者互联互通的链,他的资产只能在他这一个比较小的闭环内去运行,去发展。网络效应,就是使用的人越多价值越大,使用的人越少价值就越小,他们其实也迫切的需要有一条区块链能够把各个链上的这种资产连接起来,在上面进行互联互通互换,甚至在链上登记新的一些资产然后流转起来。我们从众多需求里面选了这个需求来做这个链,我们觉得这本身就是直接性的切入资产相关的网络,需要多方交互,而且中心化信任不好实现,跟我们之前提的定律是可以重合的。比原链这个项目,整个巴比特团队已经酝酿了很久,第一版的代码早已完成,在今年杭州的一次区块链大赛中,也已经基于之前版本的做了一个点对点个人共享单车系统的演示,但后期思路有改变和调整,和二次开发。这个项目大的背景大家都很清楚,即数字资产的兴起。今年3月份,彭博社做了一个报道,提到中国央行有可能研究和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系统,现在这个说法已经被证实了;另一边,我们的邻居日本,已经把比特币作为合法的支付手段,而7月1号澳大利亚也开始考虑数字货币或者数字资产在国民中的应用。我们看CoinMarketCap,整个加密数字货币资产,从2013年到现在,整体上获得了大幅增长。现在全球的数字货币资产总市值已经超过了1100亿美金。当然也有人说这是个泡沫,我们判断区块链行业是不是存在泡沫,可以看它使用的人数到底有多少,使用的频次是多高。有没有真正走入现实世界?答案是肯定的。根据blockmeta.com 和 blockchain.info的统计,单单比特币每日的链上交易量在25万到35万笔之间。也就是说除了炒作以外,在公链上的确有应用,并且伴随着应用其市值在增加,有大量的美元和人民币等资产投入到数字货币领域中去。三个角度理解区块链既然有了比特币区块链,为什么还要做各种各样的链,比如比原链?两者是什么关系呢?有一次会议上我提到说,比特币是一辆车的话,那么区块链相当于一条宽敞的马路,这个说法马上被当时也在场的一位德勤的合伙人纠正了,她认为二者是铁道和铁轨的关系,两者切合度更高,而且是限制和限定的关系。我觉得她的说法是很到位的。我们来看比特币和区块链,以及比原链,各种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整个发展成长的过程离不开一个人,中本聪。他从年开始进行探索,他后来的信中说,在更早的时间就思考过这个问题,2008年论文出来,2009年代码形成以后,大家就知道了区块链的诞生。这篇论文究竟有哪些创新型的成果呢?比特币、区块链、工作量证明、去中心化系统、SPV等等。在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中,描述的是点对点的现金系统,强调的是cash现金,bitcoin中coin另一个意思是零钱。而在比原链的设计里面,其实说的是多元的数字资产交互协议,最重要的字眼则是资产。账本有很多人觉得这点可有可无,并不重要,实际上不是这样。设想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你通过工作,老板付给你100元的钞票,假设你家小朋友玩游戏的过程中这张纸币被不小心撕掉了。在这个过程中,你究竟损失了什么?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可以把一些东西想清楚。这张纸币被撕掉之后,究竟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假设这个纸币对应的是你炒币得来的钱,这张纸丢掉之后,对应的token有少吗? 似乎不对,交易所中依然存在,会被其他买家买走。提到链上的token也依然在。假设这张纸币是你工作挣来的钱,你写的代码,你付出的工作劳动的沉淀也都还在。那就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既然说钱是价值的载体,那么为什么价值载体消失了,但价值依然存在?你究竟损失了什么?那进一步想一下:纸币究竟意味着什么?资产又意味着什么?其实两者都离不开。当你有了这张纸,就可以凭着这个权益证明,出示给别人进行交换,好比房契地契。所以从这个角度上,区块链的确有账本的作用。保证着你权利的记录和实现。对于资产,这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不难理解了,整个比特币公链上记录了每时每刻,谁往哪打了多少钱,谁的余额还有多少,整个账目记录在上面,你的权益记录就在上面,就可以拿这个去确权,交换,承兑。因此中本聪本来的思路是什么? 他提到Cash的概念,现金。下载一个全节点,一个钱包,下面对应一系列UTXO。一把密钥,一个钱包对应一堆未经花费的零钱记录。全网可查,流通有序,不可篡改,形成了信任。但在比特币公链里面有一个限制,它的账本是为比特币而设计的,而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发展到现在这么复杂。但现在有非常多币种,多样的资产,如果要让这些资产流动的话,首先要对它们进行登记。这也是为什么在Bytom比原链的白皮书中把UTXO进行拓展。如果要兼容多种资产的话,首先要对数据结构进行拓展。实现在一笔交易里面,既可以做到打出五个比特币,也可以打出七十个以太坊、200个Zcash。因此必须对底层记录资产的数据结构进行更改,以便于做到高效和兼容。因此在Bytom中,把UTXO拓展成BUTXO,来支持多样性的资产。相当于账本方面的扩充。价值传输网络有多样资产,就有多样资产网络,有网络就会有网络之间的交互,之间的联通传输需要进行跨链的操作。这就是为什么提到了用X relay。这个想法来源于ConsenSys公司做的BTCRelay。我们用以太坊的合约调用Relay层,与其他链这个例子中是比特币公链进行交互。那么Xrelay的作用就是一个锁定、登记其他链上资产的资产网关。区块链是一个协议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可编程和支持应用拓展。所谓的智能合约和可编程并不是新玩意,最早的比特币区块链的多重签名,区隔所有权和使用权。在底层开发公链,在上层开发应用。这样实现的效果是,一旦合约出现问题,不会让整个网络产生拥堵、瘫痪和安全性问题,避免DAO和ICO触发式拥堵的发生。这三个维度的考虑,构成了比原链整个系统设计的主干。多样资产的记录--账本,多样资产的交互跨链,以及外挂式资产应用的开发。其他创新也都与此相关,例如方便资产交易的智能签名,以及以及方便达成共识的类隔离验证,但这与比特币的隔离验证不同。比特币的隔离验证是为了解决交易延展性攻击,所以把签名的部分移出到验证域,间接实现扩容。我们的类隔离验证,并不是为了解决交易延展性的问题,而是为了有更多的可插拔模块接入操作,例如生成新区块的共识机制的平滑更新机制等等。其他的再比如说通用资产地址格式,统一资产标识ODIN这是为了方便查询操作,资产包的密码操作控制我们引入了BIP32、BIP33、BIP44是为了提供易用性,以及支持国密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和SM3算法是为了符合市场需求。就是现在挖矿被诟病的是太耗能。我们的设计是对人工智能友好的POW算法和ASIC芯片设计。在矿机在闲置或被淘汰后,可用于AI产业的加速服务。代码自身成为一种资产我们来看整个出版或者文字的变换。文字记录最早是甲骨文,到后来的竹简,再到纸张,到我们现在的Kindle、电子书,每一次的变化,底层的载体的变化都导致了整个出版行业或者文化领域的变迁以及变革。今天我们来看,整个资产和货币也有这样的变化。从贝壳、黄金、纸币、到电子表格记录的形式,再往后变成中心化数据库记载验证的模式,而现在可以用分布式网络,加密算法保管资产。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是,代码本身以往能够形成什么?形成微信,形成excel,这些便利的软件帮助我们办公,帮助我们产生更多的资产,这个时候,代码即工具。但今天,比特币和之后出现的以太坊,以及其他数字资产,就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这些代码本身,由于其功能性、稀缺性、可扩展性,以及大众对其的信心,代码本身不仅是协助你管理资产的工具,代码本身就已经形成一种新的资产。 也需要流动,需要和其他的资产进行交互。这也就是我们提出比原链概念的由来,“比”就是比特世界或者说数字世界,“原”是原子物理世界,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方面做出一些努力和工作。为数字资产、物理资产之间架起来一个桥梁。钛坦白群友互动:1、请问做公链该如何解决信息的审查问题?段新星:解决信息的审查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公链的底层虽然匿名,但是你在上层搭建资产应用的时候,可以符合穿透式的监管的要求,符合KYC和AML要求。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做在链的底层里面,你可以做在链的应用里面。就像比特币一样,虽然不能监控整个比特币的底层,但是你可以监管整个比特币上层的应用像比特币交易所里的账户,满足监管方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可以做到合法合规嘛。物理资产和数字资产转换的接口,链下和链上接口层面,在这个方面进行监管的话是现在各国的监管方也达成的一个共识。2、段总请问下面的场景是否可以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自有品牌设计师希望让面料商提供面料样品给服装生产商,让其按照自己的服装图纸设计20件服装样品,然后发货给自己的零售店,这里品牌设计师可否用区块链来免预付款用个人信用完成该交易,并形成财务记录事后完成三方付款记录呢?段新星:这个是可以的,这就是典型的供应链金融里边的场景。但这个里面要涉及的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果出现违约是如何处理的?在传统的区块链和数字货币里面,原生技术资产可以抵押到合约里面,但是你这里面现金的操作和物料的操作怎么样去管控?这就是比较难的一个问题,就不单纯是区块链可以去解决的。3、对于区块链里面的违约问题现在怎么解决呢?还有如果写入了错误的个人信息,个人有没有途径让大部分算计同意改写呢?会不会发生一旦错误信息录入了就没有公正机构来主持公道呢?现在提倡区块链主要就是不可更改,万一有恶意录入谁会出来处理,作为老百姓是不是会申诉无门呢?段新星:我的看法是,因为技术都是双刃剑。你在享受一个技术带来的优异性能的同时必须要承担相应的代价。因为它的不可篡改性带来的是公信力,所以我觉得那你就必须也要承担不可篡改所带来的这种代价,这种事情其实也发生过。以前我记得是在欧洲的一个比特币的交易中,就是一个人用一个地址给另一个地址打了一个比特币交易,后来发现交易是无效的,但是因为交易不可以逆转,所以没有办法撤回,这里面要做事前的预防和审计的过程。这要尽可能的保证这种状况不会去发生,否则的话你就有可能会出现以太坊DAO类似的问题,虽然你去改了合约里边的代码,改了整个链上代码的漏洞去追回了用户损失,但同时也造成了区块链分裂这种现象的发生。另外不会出现申诉无门,因为申诉其实还是在现实世界发生的,现实世界有现实世界的法律,他不会去承认“代码是法律code is law”这样一个规则的。4、想请教下段总对于ICO的看法是怎么样的?段新星:我觉得把它看为一种融资或者获取注意力以及种子用户的方式就可以了。不用过于追捧,也不用过于污名化。你看以太坊也是ICO起家的啊,但是现在大家对它的评价也是比较正面的。另外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最近写了一篇关于ICO的文章发在《当代金融家》上,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论述,大家对这个感兴趣,可以阅读一下。(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根据巴比特执行总裁段新星在钛坦白上的分享整理)……………………………………………………钛坦白第46期:区块链技术落地中的挑战与革新 3今晚7点继续分享~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最具投资潜力的5大数字货币》 精选八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在钛媒体在线课“钛坦白”第46期,我们邀请了三位钛客,分享区块链技术落地中的挑战与革新。本期钛客之一、巴比特执行总裁段新星,是比原链 Bytom 联合创始人。金融及技术领域研究者,盖茨基金会奖学金得主,加入巴比特前,曾任朗讯贝尔实验室资深工程师、 OKCoin(币行)副总裁兼首席研究员。著有《区块链:重塑经济与世界》等。本文节选自段新星在钛坦白的分享。如果您还不是钛媒体Pro用户,希望查看钛坦白所有干货,进入钛坦白九个专业群交流,并查看更丰富的专业数据和信息,可点击:http://www.tmtpost.com/pro注册。以下根据段新星在钛坦白的分享实录整理:非常高兴又一次来到钛坦白来跟大家分享。上次还是OKCoin(币行)做副总裁的时候,做OKLink那款产品,来分享《区块链将如何促进金融支付创新》(链接:http://www.tmtpost.com/2417636.html)。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如何设计一条区块链:区块链产品三定律的应用与实践,以“比原链Bytom”为例。今年5月份我加入巴比特,这是 2011年就成立的国内最早的区块链以及比特币技术社区,你去翻整个网站的记录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例如早年时,为了鼓励原创,我们给每一篇文章的打赏都是将近1个比特币,当然那还是最早期的小众的极客时代。今天区块链已经被更多受众接受。基本上巴比特的历史就是整个中国区块链发展记录者的历史,在整个中国区块链产业、产品发展进化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非常多、非常优秀企业的兴起。比如说我们现在国内著名的三大交易所,也有现在全球最大的矿池,以及著名的投资机构万向,以及公链以太坊、小蚁、量子;联盟链如云象、趣链、布比等等。但是同时我们也见证了非常多的有情怀、有梦想、有创意的产品的失败和消亡。当我们决定开发自己的区块链产品时,我们也还是必须思考,在这7年中,比特币、以太坊还有最近的一些热门产品,这些产品的成败中间是不是有一些特定的规律可循呢?区块链产品开发设计中的很多坑,避开它们就能增加区块链创业的成功率,再结合需求,区块链产品的生命力就会持久。所以最开始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从破的角度去想的,就是不破不立。区块链产品有哪些是适合,有哪些不适合呢?通过对传统的互联网,传统数据库还有传统的集中式系统和中心化系统相比较,我们有这样一些的发现。定律1:“不要拿大炮打蚊子”,区块链技术更适宜于资产网络(Assets Over IP)不同于传统互联网完全开放的信息架构,区块链一开始是作为比特币底层的网络协议而出现,后来在上面进行了扩展。一开始这种电子货币是作为点对点的电子数字现金来设计的,并希望能够广泛的应用于世,虽然现在这个梦想并没有完全实现,现在更像数字黄金的形式,很多国家也是把它当成数字资产数字商品来看,但是你看最开始的网络设计对后面区块链影响都非常深远,基本上所有的区块链网络都参考了比特币的代码。比如说以太坊,或者说Corda或者Fabric等。强规则的网络:传统的互联网流通的都是一些格式杂乱的信息,音乐也有,消息也有,电子邮件也有,但现在区块链上面所流通的是一定程度加以保护的稀缺的资产属性的东西。这里所说的资产不是只是房产这种类型,而是指有比较高的客单价的东西。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论是股权或者债权,或者代币也好,我们做的“预测市场”这种也好,或者是某一种有价值的权益证明。现在不论是联盟链还是公链、私链,由于要承载的是这种资产,整个区块链网络运作的逻辑也是围绕这个来展开的。包括里边的加密签名验证交易,还有读写,执行合约去消耗一些GAS等操作。整个网络的运作有一定的规则,而且是很强规则的。时间的成本:它有一定的时延。你生成一个块或者将块链接成链,把帐本和数据记录进行同步或者把某个全局状态更新记录的时候都有时延,而且你还要在里面不断地摒弃一些冗余错误失效的数据。所以在区块链网络的运转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它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认为的一个总体比较廉价的网络。因为很多人觉得它网络基础设施的搭建有很多开源社区,或者有很多社区参与者去分担,所以说它是比较廉价的网络。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也是运行比较昂贵的网络。不论是网络上达成一致性的时间成本还是你要为验证者提供代币,以及燃料币的成本,都从最初的设计基因上,因为它强规则的网络,所以决定了使用成本是比较高的,因为遵循规则、遵循流程需要成本。这形成了逻辑的闭环,高的成本,高强规则的网络又进一步加强了整个商业模式的闭环趋势,也就是说你必须在这个网络上去运行一些稀缺的资产性的操作,才能够达到预期的这种收益率ROI来维持你长期的平衡,来维持产品使用在网络里的消耗。所以我以前应《程序员》杂志的约稿写了一篇文章,一般成功的区块链产品的设计是不要用大炮打蚊子,也不要用区块链去做廉价的聊天工具,或者是一般太多没有价值的文件传输。拆分完以后根据一定的加密算法分布在多个不同节点的PC上,这个看似起来有道理的想法在经济的逻辑上是运转不起来的,尤其是现有的分布式网络存储协议并不完善、不成熟的情况下,区块链产品最好是跟有价的资产相关,这点我觉得是我们产品开发者首先要考虑的。你可以看到,在牛市中由于区块链概念的兴起,很多不严格遵守这个定律的项目蜂拥而至,但是一到熊市或者整个产品运营状况不太好的时候,这点就非常突出,你一定要有一个比较性的优势,否则我们为什么不拿传统的互联网去做这件事情呢?你的比较优势何在呢?我们来看到业界的一些例子,比如说我们去做资产,属性比较强的才能存在,国外的一些关于存储音乐、电影、一般性文件的很多现在状况非常惨,融了几轮的融资以后还在不停的搞ICO,它本身的商业模式有一定大的问题。但是另外一些做“存证”的,比如法律证据、合同、版权、遗嘱证明、奢侈品防伪这类非常有资产属性的权益文件的一些区块链企业目前就还不错。我们最开始在做比原链设计的时候是基于以太坊做了一个开源的分层公链结构,在上面做各种各样的应用,包括我们参加杭州的区块链大赛的时候也做共享单车的设计。后来我们就反省这个思路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切合资产属性网络?定律2:使用区块链,一定是要有多方写入数据的需求我们看待区块链其实有多种多样不同的视角,一方面可以把它看待成一种特殊的网络,运行高客单价的有很强资产属性的信息属性网络,另一方面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数据库。这个时候其实又有第二点问题,如果我们要采取用一个数据库,为什么要用区块链来做?作为一种数据库来看待,它与传统的数据库方案有什么比较性优势?为什么要用它。之前在中国计算机协会青年委员会上我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把区块链作为一种数据库而言,这里边非常突出的特色就是:它是一个天生去适应多方进行协作的数据库,因为以往在比特币上,每在任何一点的交易就要有特定的节点把数据(交易记录)写入,然后打包入区块,广播,延伸到链上,形成全局的总账。这就是一个多个节点写入数据的例子。那么后来的不论公有链、还是联盟链中,区块链的角色是什么?区块链网络中不论是联盟链中准入的实名参与机制,者或公有链中随机的匿名者参与者,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在使用区块链之前,一般是不存在信任关系或弱信任关系。节点间一般进行资产交互的方式是信任第三方。然后通过第三方实体进行“资产”属性数据或凭证的“传递”和“交换”操作。这个过程中,交互的复杂性会增加,第三方机构提供担保,协助达成共识,而收取服务费用。区块链产生后,充当的角色有:公共操作记录的数据库、信任的锚定者等。这个数据库需要一群互不信任、或缺乏信任的节点共同协作,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写”的操作。而“读”和 “执行” 的权限则开放给相应权限的参与者。一个单一的写入者写入数据的数据库可以搞定的,就不需要用区块链。定律3:区块链产品一定是天然的弱中心化的有一个比较争议的词汇就是de-centralized ,我们可以把它翻译成“弱中心化”或“去中心化”。如果你一定要跟区块链技术属性贴合,以往的那种中心化、集中式的方案就非常能成熟完善的解决的,引入区块链也没什么必要。而比特币和以太坊跟这些定律也是契合的。定律2、3中比如说用区块链做支付的死的很多,因为搞不过中心化的支付宝、微信。但用区块链做打通多个不同国家商家、金融机构的跨境汇款、清算结算的成功案例则不少。原因也是很简单,后者在复杂多边市场中,缺乏“中心协调者”,存在严重对手风险的交易困境。还有一些详细的例子可以参考以前写的《产品定位的生死劫》一文。再比如说比特币本身:它肯定是非常高价格的资产,也是承载这样一个资产的网络;它的交易在世界的各处进行,又需要多个节点把交易记录写入到整个的块中,然后连接到整个区块链,整个总帐进行更新,也是多方不信任节点写入的一个数据库;它当时为了克服中心化的系统崩溃,中心故障点的出现而使整个电子现金系统失效这个缺点,故而采取了去中心化的机制。总体来讲,做产品不仅要情怀,还要考虑代价和收益。考虑技术本身与实际需求的契合度,这种技术与其他技术解决方案的比较性优势。你要用区块链,就得想为什么不用传统互联网、数据库、中心化集中式的系统?单靠情怀,靠画饼,靠烧钱,为技术而技术,走不远,活不长,不管它今天多风光。做产品:区块链是整个解决方案中的一环,而非全部要素现在我们来看高频交易的过程,现在很多交易所并不是拿区块链去做场内交易,而是做交易后的行为处理比较多一些。区块链的角色也越来越明显,它不是一种灵丹妙药可以把所有的技术需求实现。更主要的是它作为系统的一个有机部分,或者作为多种技术手段中的一种去实现一个需求。我觉得这也是未来发展一个比较重要的趋势。比如,大家都比较关注的就是央行数字货币系统,最开始大家都提到区块链可能会成为这种央行数字货币实现系统里面的一个解决方案。但是你仔细去看央行数字货币系统里面的一些技术要求和性能要求,比如说央行清算中心的王永红在讲数字货币的主要特性及其主要内容七点里面提的“可离线交易性”,你会发现如果按照它技术属性和技术要求去做,单用区块链一种技术根本没有办法实现央行的数字货币系统这一特点。因为央行数字货币技术实现框架中对于“可离线交易性”的定义是 “数字货币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交易时可以不与主机和系统发生直接联系,不通过有线或无线等通信方式与其他设备或系统交换信息。”这个要求的由来是,央行数字货币还不是非主权数字货币,它是具有法币地位的,如果推行,那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拒收,要同时支持在线和离线交易。离线交易技术通过脱机设备交互技术、脱机数据传输技术与脱机交易处理实现。因为可离线交易性不需要在线在链的时候,比如说咱们都有一个数字钱包,这里面存的有央行的数字货币,我们都没有连到网上,但是两个物理终端碰一下余额就会产生交易。这实际上是需要的一种近场的技术来支持,并不是链上的操作。如果不是链上的操作,区块链是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的。所以说我们做其他产品也要把握这一点,产品是由需求所发,区块链是一种技术,是整个应对需求实现的技术解决方案中的一环,而非全部要素。这些思路和启示,再结合我们的社区内的一些真实的需求的话,我觉得设计比原链思路相对来说比较清晰了。必须以真实需求出发,选择合适技术实现。比原链的需求来源巴比特社区有币圈和链圈的朋友或者企业在里面,最早是媒体社区,大家可以在这上面投放广告,是这样的一个业务模式。后来大家就说,提供给大家的这种服务还不够,因为我们是做第三方服务,有很多人很多创业者通过巴比特,比如说去推广他的理念募集完资金或者募集到注意力以后,获得融资以后做出自己的链,在链上有他的资产,有他的代币或者有他的某种积分。但是你这个时候会发现,因为大多数链都不是一个公链或者互联互通的链,他的资产只能在他这一个比较小的闭环内去运行,去发展。网络效应,就是使用的人越多价值越大,使用的人越少价值就越小,他们其实也迫切的需要有一条区块链能够把各个链上的这种资产连接起来,在上面进行互联互通互换,甚至在链上登记新的一些资产然后流转起来。我们从众多需求里面选了这个需求来做这个链,我们觉得这本身就是直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bc数字货币骗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