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素盾车联网龙头股的项目是什么样的?

一、车联网:移动互联下一个蓝海(一)车联网为个人、行业用户及政府提供基于车辆的服务

有关车联网(InternetofVehicles)的定义业界不一,根据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广义的来看车联网是物联网应用的一个细分领域,具体包含车、人、路、设施等原素。车联网技术是交通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其与智能交通(ITS)融合较深。

我们理解车联网本质是车通过移动网络与外界发生关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其主要涉及车辆、传输网络、平台应用及服务及用户等内容。其中车辆主要是通过传感器进行车行数据的收集,网络是数据交互的通道,平台可基于车内数据分析提供储如交通、个人数据等服务,而最终使用服务的是个人、政府、企业或行业用户。


(二)智能交通政策推动车联网发展从各国发展情况来看,政府主导了车联网相关政策与技术研究,主要是通过智能交通等相关政策去推动车联网的发展,而服务及应用主要由各汽车厂商进行提供,国外发展的发展情况来看,车联与智能交通(ITS)几乎是同步发展起来的,其中以美国、欧盟与日本走在前列,发展情况主要与各国汽车增长与交通能力矛盾有关系,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交通效率是各国仍在研究的重点,我国ITS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是近年来发展较快。


(三)车联网市场空间广阔从移动通信发展的角度,随着2G、3G及4G的逐步发展,移动智能终端经过了快速的增长阶段,同样具备移动特点的汽车明显滞后于手机的发展,我们认为在移动互联网加速渗透下,汽车将是继智能手机后又一个无线设备及业务快速增长的市场,是下一个移动互联的蓝海。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约1.4亿辆。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211.7万辆和2198.4万辆,同比增长14.8%和13.9%,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巨大的汽车市场为车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GSMA预测,2015年全球超过20%的销售车辆将装备嵌入式(前装)车联网设备,超过50%以上的销售车辆将通过手机或嵌入式设备连网,到2025年每一辆新车都会连入网络,其中2018年市场空间达400亿欧元,是2012年的3倍。


在细分市场方面,我们认为乘用车是未来车联网应用最主要市场,其中又以私家车为主,我国私家车的保有量近十年来一直保持着两位数年的增长,根据诺达咨询数据,以具备联网及相应服务计算为车联网用户,2013年渗透率仅为4.60%,2015年预计达到8.5%,实现翻番,未来空间广阔,O2O方式下的汽车后市场服务需求有望爆发。而商务车则主要是政策与需求的双重趋动,北斗应用的推广从政策层及交通拥堵缓解、物流配货等需求层面的影响将推动商务车联网将广泛应用。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13年中国车联网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市场规模达到224亿元,与2012年相比,市场增速为32.5%。受移动互联网市场和汽车市场的双重推动,车联网市场的增长还有很大空间,未来几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据估计,到2015年我国汽车产量规划将达2500万辆,车联网应用和服务渗透率或接近10%的临界点,市场规模有望接近400亿元。


(四)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抢占入口,未来是数据运营我们认为汽车有望重新演绎智能手机历史发展路线:功能车(功能机)-智能车(智能机)—车联网(移动互联网),在需求与技术的相互推动下,其业务形态也生较大的变化,催生出不同的商务模式。

从目前车联网的业务发展形态来看,主要是以车场为主的前装TSP服务与以互联网公司为主的OBD方式,最近互联网公司或IT公司与车场合作也在提出互联网汽车的概念。我们认为无论何种方式,最主要的是实现用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推动O2O等后服务应用,实现商业价值,即基于数据的后向应用服务是车联网应用的重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车场与互联网厂商都还在抢入口的阶段。


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汽车通过环境感知模块来辨别自身周围的环境信息,为其行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汽车配备了立体多功能摄像头、车载雷达、超声波传感器。通过摄像机和雷达探测信息的叠加,可以获得周围路况信息,包括车辆精确位置,速度,障碍物形状和体积。2014年5月谷歌发布无人汽车,软件和传感装置取代了方向盘、油门、刹车灯传统汽车配置。奔驰公司的Intelligent Drive2013年9月发布,顺利完成了长达100公里的无人驾驶试验之旅,成功实现城市内及跨城之间的无人驾驶。特斯拉于2014年10月发布其P85D四驱智能驾驶版车型,增设的雷达和摄像头可以识别行人和路标,实现自动泊车、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堵车自动跟随等功能。2014年07月24日,百度启动“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研发计划。中国汽车行业在智能汽车领域起步较晚,包括一汽、吉利等在内的自主品牌车企均表示要大力研发智能汽车,积极备战智能汽车市场争霸赛。


车场主导,终端为入口,平台及应用取胜(一)产业链及上市公司车联网产业链主要包括终端软、硬件提供商、电信运营商、整车厂商、互联网厂商、第三方IT提供商、行业应用提供商、大众及行业客户,上游以终端为主,主要是软、硬件提供商,负责车辆数据的收集及交互,中游以运营商为主,主要是提供数据的传送,是连接车与应用平台的通道;下游主要是应用与服务,是平台为用户提供主要内容,根据GSMA的预测,2018年全球下游的服务(TSP+Service)占比将达到72%,约290亿欧元;未来平台与应用将在产业收入规模中占较大的比例。


(二)上游:硬件芯片以进口为主,软件自主开发1、芯片及模组:国外公司占据主导地位

汽车电子芯片除娱乐系统外,还广泛应用在汽车 发动机和变速箱控制系统、安全气囊、驾驶辅助系统、电动助力转向、ABS、电子稳定性系统(ESP)、行人保护、胎压控制、电动车窗、灯光控制、空调系 统、座椅调节系统中。汽车电子类IC市场基本由国外厂商主导,飞思卡尔、英飞凌、NXP、意法半导体、锐萨、博世、德州仪器等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根据彭博产业研究(BloombergIndustries)2013年6月23日发布的数据则显示,平均每辆新车的半导体成本达到329美元。国内用的芯片大多依靠进口,尤其是核心汽车电子控制芯片基本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与手机芯片等数码设备相比,车用电子芯片要求更加严苛:高技术门槛,长周期及高额研发费用形成了较高的准入门槛,致使国内厂商在汽车电子芯片领域基本空白。2013年全球汽车电子芯片市场规模达到205亿美元。其中,英飞凌Infineon、飞思卡尔、意法半导体ST和恩智浦四家市场份额合计过半。

国内厂商也在积极布局,如大唐电信与恩智浦合作合作,通过组建合资公司的方式快速切入汽车电子领域, 比亚迪于2004年成立微电子公司,专门从事芯片研发与制造,华为也在积极进入汽车电子领域,给德国一家整车厂供应芯片模块等产品。


2、车载终端:车场主导,以前装市场为主,较封闭

根据车联网终端的发展不同阶段及用户使用习惯,车载终端可分为车机(T-BOX)及以车机通过手机互联方式。

车机(T-Box)终端:是车载终端的一个形态,主要通过前装车场进行安装。通过无线通讯模块、GPS、传感器与CAN总线通讯,实现车内导航、远程监控、远程控制、安全监控及远程诊断等服务。T-box可以获得整车厂的车内总线协议,同时可获得“车规级”的系统保证 ,提供完善的供电设计保证可靠性。最早推出T-Box终端的是美国通用公司。2013年7月欧盟委员 会通过eCallI法案要求所有车内均要安装T-Box终端。宝马与奔驰也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主要的供应商包括意大利马瑞利、德国大陆、德国Perker等。车机通过CAN总线来采集数汽车厂商将总线数据大多上传至技术网络中心,通过云技术挖掘数据价值。

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总线: 主要实现车辆中各种各样的电子控制系统(ECU)系统之间进行大量数据的高速通信的,1986年德国电气商博世公司开发出面向汽车的CAN 通信协议。在欧洲已是汽车网络的标准协议。通过Can总线可以获取到ECU等信息与状态。当汽车出现故障时,ECU记录故障信息和相关代码。故障信息码分为通用故障码和私有故障码,通用故障码仅占总数的五分之一,不能满足专业车辆诊断的要求。而私有故障码是车厂自定义的,受车厂保护,并不对外开放。目前,CAN总线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汽车厂商手中,CAN总线的大数据成为汽车厂商设计自身汽车联网服务的重要依据和优势。

车机与手机互联:指智能手机通过有线(HDMI、USB)或无线(wifi、蓝牙)与的专用车载映射终端相连,可将智能手机屏幕投射至车机屏幕的一种方式,如苹果的CarPlay、福特的SYNC等。

7.1正式版,支持链接智能车载系统CarPlay,只要将用户的iPhone连接到启用了CarPlay的汽车,即可支持“电话”、“音乐”、“地图”、“信息”和第三方音频应用程序,并可通过Siri、汽车触摸屏进行控制,目前支持CarPlay的具体车型还很少,主要是法拉利FF、梅赛德斯奔驰C-Class以及沃尔沃XCS90 SUV三种。

Android Auto:是Google推出的为汽车设计的Android系统,在2014年6月26日的Google I/O大会中公布,车载系统来执行Android应用与服务并访问与存取Android手机内容,主要支持地图、助理、音乐及语音操作,目前谷歌已经与40多家公司进行合作开发Android Auto系统,其中有25家汽车公司。最近开放了首批 Android Auto API,这意味着第三方 Android 开发者已能够针对汽车场景打造app。


Mirror Link:是CCC(Car Connectivity Consortium)联盟为智能手机与车载连接开发的标准,CCC是由诺基亚的人发起的,因此最初建立合作的汽车厂商大都在欧洲。这是一项传输协议,它能够把智能手机的屏幕“投射”到汽车的中控屏幕上, MirrorLink作为一种传输协议,最主要的服务对象还是后市场的车载系统供应商。现在MirrorLink虽然有很多手机厂商的成员,但实际上只支持诺基亚的Symbian、Windows Phone以及索尼的Android系统。从2011年MirrorLink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DA终端:国内在手机映射方面,上市公司盛路通信收购的合正电子在车载信息系统行业积累深厚,2013年推出DA智联系统,该产品可与智能手机无缝连接、实现车载移动互联网功能,可将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全部投射到车载终端,实现流畅的双向控制,目前已通过东风日产天籁、新轩逸车型的NADS认证,同时取得苹果MFi 授权,已适配于东风日产、大众、丰田、广本等10多个畅销品牌车系的60多款中低端车型,并能同时兼容130余款主流智能手机,产品优先发优势明显。我们认为与国际互联网巨头推出的同类产品相比,DA智联系统定位中、低端车型,且价格优势明显,同时国内同类有竞争力的产品还未出现,公司可凭先发优势及早抢占市场。


我们认为手机映射由于应用的丰富及处理能力强大未来会在娱乐性方面增强车载终端的吸引力,T-box终端也将因为汽车符合安全性要求仍然不可缺少,两种方式有望逐渐融合。目前来看,车载终端仍是以车场为主导,进入车场前装或准前准,需要的技术认证及资质比较高,认证周期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市场相对较封闭。

互联网及IT厂商推动,后装市场为主,竞争激烈我们认为手机映射由于应用的丰富及处理能力强大未来会在娱乐性方面增强车载终端的吸引力,T-box终端也将因为汽车符合安全性要求仍然不可缺少,两种方式有望逐渐融合。目前来看,车载终端仍是以车场为主导,进入车场前装或准前准,需要的技术认证及资质比较高,认证周期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市场相对较封闭。

Diagnostics)接口:OBD为车载诊断系统,它最早起源于80年代的美国,1994年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对诊断接口、通讯方式等技术细节进行了进一步标准化工作,形成第二代OBD系统(OBD-II)。2004年之后汽车发达国家的OBD技术进入第三个阶段,中国为发现高排放车辆,于2007年7月起要求所有车辆在出厂前加装标准数据接口。目前,以无线传输故障信息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OBD系统(OBD-III)受到车联网业界广泛关注。


OBD设备主要是通过OBD接口读取车辆状况及行驶相关数据,由于不同车型定义了不同的故障代码,因此OBD产品的竞争力取关于对于车型数据的解析能力及良好的用户体验,而从业界来看,OBD可能还存在数据解析、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OBD未来将会同T-BOX共存较长时间,面向存量后装市场OBD可以较快地进入,但是由于门槛较低,竞争将趋于激烈,可能重走后装车载导航的发展过程,但作为快速抢占入口的手段,目前来看,仍将互联网及创业公司积极布局的市场。

OBD设备硬件投入不大,成本在百元内,由于门槛较低,生产OBD设备国内厂家比较多,主要的产品有元征科技的golo4、博泰的iVoka Mini 、腾讯的路宝盒子及通易科技的优贺等,各厂家在产品推出的功能侧重均有差异,移动通信能力的提供成为主要趋势,但是痛点需求还比较少。


国外基于OBD的设备也在推出,设备专注于提供某种特定应用,其中包括基于燃料节省Automatic、基于安全管理的Truvolo,诺基亚车联基金首笔800万美元投资的关注车况的Zubie等。

Automatic:公司推出的同名产品是应用和硬件的组合。产品的硬件组件会连接到汽车的OBD数据连接口上,通过数据连接,Automatic就能够访问燃料、里程数和发动机信息,并通过蓝牙把这些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然后,配套的应用就会综合GPS、燃料价格和地图数据来为每一次驾驶建立一个综合的记录。

Truvolo:能够把OBD设备收集到的数据传到云端,云端的数据平台允许多账号绑定和访问,父母就能在自己的移动设备上了解孩子的驾车情况,看看自己所关心的家人 (尤其是孩子和老人) 有没有超速驾驶,是否安全到达指定地点等等。

Zubie:它能够追踪汽车的加速状况,为用户提出有利于安全驾驶和节能省油的建议,有关车主驾车行为、汽车状况等数据对保险的应用(UBI)也在推出。


4、软件:地图、语音有望成为车联网应用入口


地图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得到业界认可,我们认为语音可能成为车联网未来的入口之一,在车内交互方面,限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语音有望成为重要的交互方式,技术方面,QNX已经推出了为更好进行语音识别的车内降噪技术,国内语音龙头科大讯飞已经在积极布局,已经提供了“汽车语音助理”的一套方案,逐步改善用户体验,未来和车厂的合作可能会拓展到车身控制、汽车整个服务链条信息的导入。目前上汽、荣威、MG车型中的iVoka就是由科大讯飞提供的完整技术支持,未来和科大讯飞合作的车厂会陆续有将近三十款车型要上市,基本覆盖国内所有品牌的主机厂,安徽省也将推进智能语音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作为语音产业规划的重点任务。

(三)中游:运营商加速布局国内4G用户的快速增长,同时运营商也在积极向流量经营进行转型,数据业务收入占比上升明显,汽车将是下一个继移动智能终端之后的联网渗透率较低的广阔市场,运营商在终端管理、呼叫中心、设备管理、计费与CRM方面都有较强的竞争力,在4G流量经营的时代,车联网将是运营商布局重要战场。


其中,中国移动走在前列,推出自主车联网产品:车机与OBD,其中车机提供导航、娱乐、车内WIFI、安防救援、车辆诊断功能;OBD产品提供4G路由、驻车车帮、故障诊断、驾驶习惯、车辆追踪、保养保险、道路救援、违章查询等功能;从产品功能上来说,与同类产品相比亮点不多,主要是实现了4G车内上网;从销售模式来看以后装为主,其中车机通过合作4S店进行安装使用;同时中移动也开放了T商城平台,为用户及第三方开发者提供服务。

前装方面,在广州车展上,上海通用宣布了“车联网”战略,并且被命名为“车·联·无限,从明年开始,会在凯迪拉克车型上基于 4G LTE 技术的安吉星系统,我们判断应该是与中国移动合作。我们认为中国移动在车联网方面的先发布局有示范效应,车联网将成为运营商流量经营的主要战场之一。

(四)下游:平台应用与服务是竞争力1、整车厂商:以TSP服务增加销售粘性,在“车联网”产业链中处于主导

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为车主提供车载信息服务,业务出现时间长,较成熟,主要是以前装方式为主,传统整车车场以占据了支配地位,目前仍是车联网面向个人应用的主要形式,基本上是各个车场自行开发,较为封闭,关注的是增量市场,主要是为车辆销售增加亮点,增加用户使用粘性。


对于车厂来说,TSP是为了增强自身产品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来提升销量,但大多数消费者选购汽车时,品牌及操控和外观等仍是最重要的关注点,TSP还不成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车场在TSP推分理处方面创新动力小于互联网厂,主要表现是“功能嫁接”,比如安装OnStar系统,“嫁接”OnStar的安全、救援和导航功能,或者发展手机投射系统(如SYNC),“嫁接”手机APP应用在车内使用。

由于车厂不会轻易提供车辆内部重要的控制和监控接口。无论是监控车辆底层的工作状态,还是故障的早期预警,甚至是未来的自动驾驶,都离不开车联网系统对这些车辆底层接口的调用。目前这些接口封闭而不统一,分别由各车厂把持。整车厂商从自己利益出发,不会轻易地将控制权交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车联网在“车”的层面深度发展,我们认为TSP未来仍将是车场布局车联网业务的主要方式,用户的行车数据一直是车场的宝贵资源,是车型销售与后服务的重要参考,车联网的渗透速度受车场的开放程度影响较大。

2、互联网或IT厂商:以OBD切入,与整车厂商合作,推进互联网汽车

互联网或IT厂商在车联网布局上,积极通过前、后装两个市场探索车联网,除以OBD切入后装市场外,目前与车场的合作逐渐增多,由于车场在车联网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与车场合作,利用各自优势有望共同推动车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汽车”:2014年7月23日,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双方就互联网汽车达成战略合作,从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全方位布局。在支撑层和感知层方面,与上汽集团的合作开发可以提供优于OBD接口的CAN总线级别的物理支撑,向上层应用提供全车数据;在传输层方面,阿里已经获得了虚拟运营商牌照,入主车联网通信运营;在平台层方面,YunOS以唯一的移动操作系统的身份入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商名单;上汽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协议,将打造基于“云、管、端”的车联网生态圈。计划2年后推出互联网汽车,上汽负责整车与零部件开发,汽车服务贸易和实体经营,而阿里提供“CarYun OS”操作系统等软件技术支持,充分发挥电商平台优势,整合大数据、云计算、阿里通信等资源,集成天气、地图、FM、音乐、股票等功能.。


腾讯关注的推出的路宝盒子虽然只是一个初级产品,与其他的OBD盒子类产品相比也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但如果能通过模式设计,将路宝盒子的用户将QQ和微信的用户联系起来,依靠QQ和微信的庞大用户资源,充分发挥腾讯在SNS方面的积累优势。

百度采用手机屏幕映射的方式,主要由其合作公司钛马车联网来做硬件以及大部分软件,百度LBS部门提供API及部分软件支持,初步整合了百度导航、凤凰FM和豆瓣FM等几款应用。目前与宝马、奔驰、丰田、现代、英菲迪尼、沃尔沃在内的多家国际车企合作。

乐视最近提出SEE计划复制乐视生态垂直整合的成功模式重新定义汽车,通过完全自主研发,打造最好的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建立汽车互联网生态系统,使中国汽车产业弯道颠覆欧美日韩传统巨头,有效解决城市雾霾及交通拥堵。

东风与华为将在汽车电子、智能汽车、IT/CT信息化建设领域进行长期合作,并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阶段:华为公司为东风开发WindLink产品和服务,该系统具有强大的智能互联功能,目前已经搭载到即将上市的东风风神AX7车型上。第二阶段:双方共同在车联网方面规划未来合作产品,实现车-人、车-车、车-云之间互联互通,实现车辆互联的智能化。第三阶段:双方共同研发智能汽车,通过辅人阶段、拟人阶段和共生阶段,最终实现具有情感化自动驾驶的智慧汽车。

3、应用模式:关注后服务市场,O2O及UBI成为探索方向

从联网应用模式来看,汽车后服务市场是未来重点,根据有关数据,汽车后服务需求主要包括保险(一年一次)、维持保养装饰(一年2-4次)、查办违章(一年1-10次)、洗车(一年10-40次)、停车(每年数十次)、二手车(6年一次)等, 根据有关数据, 2013年前10个月中国车险市场达到了3805亿元,同比增长17.39%,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达到了4000亿市场规模。

由于OBD产品的故障检测功能并非刚需,车主很难行成强烈的购买意愿。OBD厂商把目标放在电信运营商、保险公司、4S 店集团等大型客户。利用车载OBD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数据资源,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形成新的盈利模式。目前较明显的是UBI与后向的O2O服务。

UBI (usage-basedinsurance): 通过对汽车OBD数据的分析,保险公司可以为车主进行定制方案,让车主可以享受最优惠的保险资费,并且在这个程度上,保险公司同样可以获得比以前高的保费利润,是一种双赢的商业模式。这一模式的出现,给国内的车载OBD厂家和保险公司提供了诸多想象的空间。而车险开放和差异化费率政策的开放将会加速这一进程。

2014年5月,腾讯联合中国人保、壳牌,跨界联合启动“i车生活平台”,共同深耕后服务市场。10月17日广联赛讯、中国人保、广汇汽车实现三方签约,消费者在通过广汇集团购车并使用选择人保车险后,即可免费获赠广联赛讯的驾宝盒子。在后续的使用中,车主可以通过驾宝盒子的积分计划,兑换4S店提供的机油卡、保养费用以及次年流量费和服务费,而人保将为驾宝盒子刷选的优质客户,提供每人每年价值20-100元不等的车险补贴。

欧洲和美国的保险公司推出的基于用户车辆行驶里程的差异化保险产品,可以有10%的保单价格差异。在日本,爱和谊日生同和财产保险公司将于2015年度率先推出利用T-Connect功能的新型车险。这种车险会实时收集行驶信息,根据以公里为单位的行驶里程来调整每月的保费。

政策层面,今年10月,中国保监会联合十部委正式发布《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新的车险计费方式明年初将正式实施,或将分为基础保费和风险保费两部分。基础保费将基于新车零部件价格制定相关系数,风险保费参照车主用车及维修保养车辆的情况而制定。也就是说,如果车主驾驶习惯好,风险保费部分得到减免已经在政策上得到认可,基于大数据的“保T”商业模式的绿色通道已经打开。

随着车联网的不断渗透,OBD监测系统使得买方能掌握更多关于二手车的质量,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将不断减少,从而消除二手车市场的柠檬效应。目前在二手车市场做得比较好的是平安好车。平安集团投入十亿布局“平安好车”,采O2O模式,即以“帮买二手车”为切入点,通过线下检测交易车辆质量和经销商在线竞拍确定价格,直接帮车主把二手车销售给终端商户,完成交易过程。

4S店可以通过OBD产品及时获取车主的车况信息,提醒车主保养或进行故障维修,从而增加赢利点,还可以通过关联的手机APP推送发布保养、维修、汽车用品等方面的促销信息,拉拢客户群体。大型的4S集团可以把OBD功能做成整个运营系统的一部分,利用OBD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分析出驾驶者对汽车性能的潜在要求,为客户换车时做好销售准备。


4、行业市场:北斗是政策契机,物流配货是需求契机

我们认为商用车领域的车联网需求来自于政策与需求的同时驱动;政策层面,北斗应用的推广,虽然北斗行业在军用市场的启动比较明,但是产业化的重任仍要靠民用市场,行业应用是主要的抓手,而交通行业是主要的应用领域,同时基于智能交通规划下的ETC、电子车牌等随着监管要求的不断提升,业务有望快速增长;从需求层面,物流配货由于长期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有望在车联网平台的数据整合下,实现智能化的物流配货。

政策层面,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交通部5号令要求“旅游客车、包车客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出厂前应当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在出厂前应当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2014年7月1日开始执行,已经进入运输市场的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应当于2015年12月31日前全部安装、使用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道路货运车辆公共平台。”预计市场容量在800万-1000万辆车。

在第四届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年会上,公安部交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孙正良表示,现在城市交通的现状是,拥堵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不够,交警的执法也存在各种困难。所以迫切需要汽车电子标识,实现在高速运动状态下识别车辆的电子身份。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身份的识别、动态的监测,附带实现流量的监测。在标准建立方面,公安部在2013年与工信部签订了协议,共同推进RFID在公共安全领域应用。汽车上了牌照全国各地都可以跑,所以汽车首先具有跨区域、跨时空的大流通的特点,必须要制作一个统一的汽车电子身份,实现汽车电子身份的共享,然后规范各地目前在建的所谓的电子车牌。体进度是2014年完成整个新编研发和国家标准编制工作,2015年开展示范应用,2016年完善配套应用和政策保障。预计市场空间过百亿。

EVI):是基于物联网无源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细分、延伸及提高的一种应用。它的基本技术措施是:利用RFID高精度识别、高准确采集、高灵敏度的技术特点,在机动车辆上装有一枚电子车牌标签,将该RFID电子车牌作为车辆信息的载体,并由在通过装有经授权的射频识别读写器的路段时,对各辆机动车电子车牌上的数据进行采集或写入,达到各类综合交通管理的目的。电子车牌是汽车的数据身份证,通过数据信息的交换与大后台相连,实现自由流式道路管理与收费,从而使道路行驶更安全通畅、停车场更自由快捷、交通管理更精准简便,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交通管理模式。


物流配货信息严重不对称蕴含着巨大的机会:从需求层面来看,我们认为货运车辆智能配货需求旺盛,有望成为商务车联网拓展的主要市场,在我国政府批准的货运承运商必须拥有超过 5 辆货车才行。个体经营者如果想作为服务供货商经营业务则必须与一家大型的承运商签订附属协议。我国的运货商往往会前往城市中拥有众多货车停靠的地方去寻找下一趟托运生意。当地的货运代理人则在这些停靠点充当经纪人,为货车司机们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将货运信息进公布在停靠点的黑板上,为托运人安排零担货运散货、货物并(拼)箱、货物存储服务,并收取一定的中介费用,在这个链条由于信息不对称,货运司机成为被剥削最严重的环节,对于基于智能配货的商务车联网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国外基于信息化手段实现智能的物流典型是美国罗宾逊全球物流有限公司,创建于1905年,是一家有逾100年历史的典型轻资产物流供应,。作为北美最火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之一, 2013年营收达128亿美元,位居世界500强企业的第237位。这个80%营收来自于公路运输的物流公司没有一辆卡车,以“无车承运人”角色整合服务资源的罗宾逊,凭借着集成信息服务平台,6.3万家运输企业签约成为罗宾逊的合同承运人,这些企业合计拥有100多万辆卡车。信息平台是罗宾逊建设的重心,为保障先进性,罗宾逊每年投入7000多万美元维护。


国内包括千方科技、久其软件等已经开始布局相关业务,其中千方科技体外公司中交兴路承建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建方,未来基于平台数据的物流运营是主要看点,公司外延式方向集中于大交通方向的运营类标的,有望实现从系统集成商向交通系统运营商转变,提升毛利率水平与估值。

大众市场关注入口布局,行业市场关注平台布局我们认为在大众市场,车联网目前主要还是围绕入口布局,从销量及拓展能力来看,前装车场有一定优势,建议关注围绕前装车场进行布局的投资机会,可关注通过DA产品拓展车场业务的盛路通信、语音入口价值有望兑现的科大讯飞,通过OBD业务也在积极探索的荣之联。而在行业市场,建议关流拥有货车数据未来积极拓展智能物流及有大交通方向外延布局预期的千方科技。


(作者:华创证券 马军、束海峰 樊鹏)


申请加入VIP方法:方法1请加小i个人微信,微信号:itouzi9,加入时请标注:vip+公司+职位+姓名+手机

直接给i投资公众账号留言,注明:vip+公司+职位+姓名+手机

审核通过后,会邀请加入VIP会员俱乐部,成为VIP会员。


最近一次线上活动:时间:12月29日

:石油大跌带来的油服行业投资机会(i投资VIP会员第39次线上交流)

油服行业专家,新财富机械行业明星分析师(i投资VIP会员)


线下活动:i投资电子、通讯产业链深度研讨会(深圳站)

i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调研及探讨会(杭州站)

i投资在北京王府井一家五星级酒店举办了《高端装备产业交流活动》

i投资在北京王府井丽苑公寓举办了《医疗服务产业链研讨会》

i投资网络视频产业链研究-PPTV创始人姚欣主题交流及调研乐视网

i投资VIP会员举办的线上活动:膜行业深度交流:膜行业的现状与发展(12月10日i投资VIP会员第38次线上交流纪要)

膜技术行业专家,三达膜科技(厦门) 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闫石(i投资VIP会员)

环保行业深度交流:格林美--发掘城市矿山(i投资VIP会员第37次线上交流)

国内某知名基金公司高级研究员、材料行业专家(i投资VIP会员)

电动汽车产业链之锂电池隔膜的投资机会(12月2日i投资VIP会员第36次线上语音交流)

中锂股份董事、运营总监陈海生(i投资VIP会员)

汽车电子行业的逻辑和框架(11月20日i投资VIP会员第35次线上交流纪要)

:国内知名券商电子行业分析师(i投资VIP会员)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采纳数:4 获赞数:0 LV3

原素盾为车辆提前提供拥堵、天气等信息,计算到达时间,监控车辆状态等。同时由于原素盾产品支持预设号码通话、紧急呼叫、支持远程对讲,使司机在驾驶途中可以抛弃手机,实现更安全驾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联网龙头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