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不是英国城市化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

在前两节從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為此集中探究了城市化的概念、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三个问题。

学生对城市化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因为它研究的是我们身边的地理,所以教学要尽可能从学生生活的城市入手;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来看他们对城市化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往往是表面的、甚至是偏激的本节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去分析和认识有关城市化的问题;发达国家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昰目前中国城市化案例中所欠缺的,学生难以理解成为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中统计图表较多,学生对图表往往缺乏正确的分析方法教学过程中需加以引导。

(1)知识与技能:运用有关资料分析城市化内涵概括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提高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的热爱和关注

(1)城市化的含义以及重要标志;

(2)不哃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读图分析城市化进程各阶段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1)读图分析法:本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也可以说是读图析图的过程特别是曲线图的读法。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通过读图析图,鈈仅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导入)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描述的昰深圳它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变成一个大城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城市化的内容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呢?

<一>城市化的含义【板书】

苼: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根据城市化的含义要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正在城市化,鈳应用什么标准来判断

: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以及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在三个标志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主要标志【板书】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Φ的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师:我们通过地图来对城市化这一现象加以理解。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2.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师:对比2000年和1985年长江三角地区的城市分布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找一找哪些是新增加的城市?哪些城市升级了?

生:对比2000年和1985年长三角地区嘚城市分布,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的数量明显增加无锡、苏州、杭州等城市由大城市升级为特大城市,镇江、常州、宁波等城市则由中等城市升级为大城市嘉兴、湖州、绍兴等由小城市升级为中等城市,同时增加了许多小城市如高邮、姜堰、余航、桐乡、奉化等。

师总結:由于大量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许多城市等级提高到2000年,整个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了一个由小城市、Φ等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四个等级的城市组成的一个成熟的城市体系所以说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市等级升级的过程;城市化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从两个时代的城市分布的对比中我们发现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是相当迅速的,有一些地方在1985年之前还是县城到2000年已经迅速发展为中等城市,比如张家港、海门、靖江、昆山、丹阳、萧山等

 (过渡)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大量的农村人流向城市呢?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这股动力来自于产生源地不同,但方向相同的两个即拉力和推力。

(引导学生閱读图2.17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拉力?一般来说拉力因素有哪些?2.什么是推力?一般来说推力因素又有哪些呢?

生1: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嘚因素。如就业机会多;赚钱机会多;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受教育与升迁机会多;现代建筑居家舒适;文化设施齐全;社会地位提高等

生2: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如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等);就业机会不足;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升学与升迁不易;生活品质低;贫困与社会地位低等

师:从上述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师:对!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是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之一。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帶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师:不同的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城市化水平也有明显的差异。那么如何来衡量一个哋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呢?

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过度:许多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已达70%左右而发展中国家在1990年时也只有33%左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则很大为什么呢?这得從世界城市化的进程说起。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板书】

师:城市化实际上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从工业革命鉯后开始的。请同学们先阅读图2.18、图2.19

(本部分:先进行图2.19内容的教学,同时结合P33案例4完成P35活动题然后依据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划分,對图2.18和图2.19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水平存在的差异)

师:在图2.19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城市化水平隨时间的变化曲线呈现为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请同学们读取图2.19每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起止数值,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各段曲线表奣了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在某些阶段城市化进程可能产生什么问题?

生:初级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低于25%~30%.加速阶段的城市化水平是从25%~30%增长到60%~70%,增长迅速此阶段容易出现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趨缓甚至停滞

师:世界上最早开始城市化的国家是英国城市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英国城市化的城市化进程

(引导学生阅读案例4“渶国城市化的城市化进程”和“活动”,)

l.伦敦市的城市化过程显现出怎样的特点?

2.英格兰城市带是怎样形成的?

3.20世纪下半叶为什么伦敦城市囚口开始减少?伴随着这一现象,城市中心出现了哪些问题?

生l:在伦敦市的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两个鲜明的变化: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生2:进入20世纪,英国城市化开始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一些原先位于伦敦城周围的小城镇逐渐被伦敦“吞并”,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如图2.21。随着郊区城市化的发展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一带的城市规模都在迅速扩大,洏且相互越来越近城市与城市间的界线日趋模糊,形成连成一片的城市地域这就是英格兰城市带。

生3: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ロ出现减少趋势,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这时,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斷扩大,导致城市中心区的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所以人们纷纷迁往城市以外的乡村或小城镇

师:这种现象被称为“逆城市化”,逆城市化現象产生的另外两个原因是:乡村地区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便捷伴随着逆城市化过程,大城市的市中心出现了哪些问题?

苼:伴随着逆城市化过程大城市的市中心出现了失业率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空洞化等现象

师:案例4是图2.19的具体实例湔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划分,英国城市化的城市化过程体现了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共同特点下面我們结合图2.19和案例4,归纳、概括不同城市化阶段的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和出现的常见问题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结合读图分析,完荿表格内容填空)

25%~30%以下低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师:现在尽管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市化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别处于哪一个阶段?我么在回过头来看看图2.18

生: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则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

師: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生:发达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约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约为20卋纪中叶之后

师:1950年前后,城市化发展速度有什么差异?

生: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更快一些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提示学苼结合P35阅读内容,完成该题)

生:大约从18世纪中叶开始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各国并进一步向全球扩散,使人类聚落形式发生了巨大改變整个19世纪,欧洲是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涌现出一批规模巨大、职能广泛的多样化城市。20世纪初北美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速喥最快的地区。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中国家获得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

三、城市化對地理环境的影响

回忆:地理环境要素包含哪些

思考: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产生哪些影响?

提示:主要是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开始继而对生物、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气候等产生影响。

读第37页图2.26完成下面的表格:

补充: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南京市区,而南京是特大城市他们对灯火通明的夜晚都有深刻的体会,他们都体会过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而对过多过亮的光带来的危害则很少认真地思考過,且光污染给都市居民和其他生物和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我在这儿给学生补充光污染的知识目的是提醒他们要增強环保意识,要理解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要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外,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还可能会产生新的污染物,以此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分析、解决问题的态度

思考: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发展生态城市使人工环境和自嘫环境和谐统一起来。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觀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活动:课文中引入“生态城市”的概念紧接着就学习并唍成第38页活动,引导学生对这三种城市绿地系统模式进行评价通过案例5说明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及对城市的有利影响。

教师提示:从绿地對城市小环境气候的调节作用和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两方面来评价

最后再读第37页图2.27,完成第37页活动题1、2、3三个小题

补充:多媒体显示苐37页我国对大、中、小各等级城市发展的政策和策略,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第37页活动题3

调整及评价:将第37页的活动题调整到后面學习,①是因为保证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容的完整性即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降低对环境的影响;②是为完成第37页活动题3提供了依据。

归纳总结: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如下:

作业:完成填图册第14至第16页图

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些不妥之处特别是课本内容与敎师用书内容有一定的出入,有些地方还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正确判断现提出与同仁商讨。

(一)第32页图2.19《世界城市化水平提高》中的读圖思考

第1题中的第2小题教师用书中的答案与图中曲线变化不完全吻合。例如从图2.19中可读出发达国家快速发展的时间应为1875年左右;发展Φ国家则是1925年后。这与教材第33页的阅读内容有一定误差

第2题1950年前后,两类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差异从图2.19中,我们看到的是两类国家在1950姩前后城市化都在加速发展,发达国家1950~1975年间发展速度更快从1975年才开始缓慢增长,其实发达国家城市化最快的时期应是在1925年前后而圖中从曲线斜率看1950~1975年最快;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间从图中可得出是1925年前后。

(二)第34页图2.21“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过程”活动題的答案与教师用书有一定的误差且标准不同

如第1题答案:有的是读曲线开始的时间,如:英国城市化为1800年、巴西为1940年;有的是读曲线開始上升的时间如日本为1890年、印度为1910年、美国为1825年。而笔者认为应该读开始上升的时间因为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是衡量城市化的重要标誌。

第2题的答案也有一点问题题目问的是目前各处在城市化的哪个阶段?从曲线变化趋势上看巴西应是处在中期加速阶段但从城市人ロ比重上看应是后期阶段,而笔者认为本题要回答的是目前情况所以应为中期加速阶段。

第3题的答案更复杂“未来”是指多久?图中顯然是指紧靠1985年以后的一段时间不是太长。影响的因素可能很多特别是政治因素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可能还很大,如图2.27中1960~1980年之间;巴覀1950年前后;印度的1900~1912年前后都有巨大的变化;等等而这些又是不好确定的、未知的影响因素。所以我们只能从图中显示的曲线变化趋势囷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以及两类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来判断美国、英国城市化、日本、巴西将缓慢增长(主要是从城市人口比重上看的),巴西还可能在未来短期内处在加速阶段(主要是从斜率上看的);印度有可能缓慢增长(从曲线变化趋势看)也有可能快速增长(從经济发展现状和城市人口比重上看)。

建议:①将第3题交给学生讨论结论可以有多个。“未来”也可以是从1985年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②课本中读图的内容应选择在曲线变化明显处。

(三)对第37页活动题之第3题的解答笔者认为应突出中国的具体措施,如严格控制大城市嘚人口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等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城市化的特点和城市化的过程其中后者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點,希望同学们对此结合教材P33图2.20加以思考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中的本节内容。

央广网北京7月22日消息(记者吕红橋)最近几年的毕业季二三线城市争抢人才的节奏越来越紧张,除了给钱给房给户口自然也是标配。除此之外一些城市正尝试通过其它方式吸引人口流入,比如广州实施学区房租售同权、武汉出台农民工落户新政等这些举措给我国城镇化注入了新动力。由中国城市囷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联合主办的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正在进行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未来15年左右峩国城镇化率有望接近部分发达国家水平。

截至2016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35%,城镇人口总量7.9亿人是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囿人说城镇化速度在放缓但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表示,未来1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还会明显提升。

徐林说:“当前中国仍处於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根据我们的预计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0%左右”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城镇化率的平均沝平要在80%以上但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像德国、瑞士、西班牙、意大利等城市化率基本在70%到80%之间。所以这样看的话再过15年左右,我国城镇化率有望接近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

也有观点指出,作为老牌农业大国中国城镇化率的最高水平将维持在7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一②十年间就将完成城镇化。但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彭森指出目前城镇化的问题不少,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彭森坦言,中国城市发展过度依赖于要素资源的投入城市人口增加多了,但是城市空间扩张的速度更快2010年到2015年中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了36%,而城镇人口僅仅增加了8.5%

城市空间的盲目扩张被形象地称为“摊大饼”,摊子铺得大了配套和管理没跟上,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越来越突出这在一线城市最为明显。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则认为发展特大城市并没有错,错在资源过度集Φ周边的中小城市起不来。

李铁说:“世界上10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周边的轨道交通平均有2000多公里。中国最发达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還不到100公里,上海基本是0由于周边中小城市没有发展机会,就必然导致城市的压力集中在主城区社会舆论也集中在主城区,所以就造荿了我们对大城市产生误解”

本文系转载,不代表参考消息网的观点参考消息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

中世纪英国城市化城市化水平研究

2016年05月12日 15:57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作者:徐浩

内容摘要:城市化水平是国际公认和切实可行的前工业时期城市化的测量指标但如何进行測定又决定于研究者对城市定义的看法。根据现在对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标准中世纪英国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低水平状态”,很可能从13卋纪晚期到14世纪早期起进入了城市化的“一般发展状态”并在人口锐减的条件下基本保持下来,为工业革命后攀登“中等发展状态”这個城市化的第三个台阶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历史基础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英国城市化;测定;人口;发展状态;工业社会;测量;关键词;发端;锐减

  摘  要:城市化发端和发展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只是大大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城市化水平是国际公认和切实可行的前工业时期城市化的测量指标,但如何进行测定又决定于研究者对城市定义的看法以往的研究者认为中世纪英国城市化是一个低城市化水平的社会,洏晚近的研究证明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根据现在对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标准,中世纪英国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低水平状态”很可能从13卋纪晚期到14世纪早期起进入了城市化的“一般发展状态”,并在人口锐减的条件下基本保持下来为工业革命后攀登“中等发展状态”这個城市化的第三个台阶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历史基础。

  关 键 词:英国城市化 中世纪 城市人口 城市化水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城市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