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人祭中人牲不只有奴隶与战俘吗?

中国用活人殉葬制度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出现,现代考古发掘,距今6000多年前。大汶口文化就已经出现,龙山文化、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都有发现。

人殉是用活人为死去的部落首领贵族等殉葬。人牲是为了祭祀天地神灵,以及祖宗进行,两者完全不同,区别如下:

人殉享有者是死亡的单个王或者贵族;而人牲的享有者是众多的天地神灵以及各代祖宗。人殉被殉葬者多是死者的妻妾奴婢,佣人等,也就是被殉者是死者熟悉的人;人牲绝大多数是战俘,少数是奴隶,是祭祀者的敌对方。人殉埋在被葬者的墓里面,身体完整,目的是到另外一个世界服侍主人;人牲则是埋在专门的祭祀坑中,头和身体分离,防止到另外一个世界复活作乱。

这两种制度都伴随早期国家发展而出现,在原始的宗教活动中进行。下图是在濮阳西水坡发现,距今6500年前最早蚌形龙图案,周围还有三个人殉。

人牲祭祀最盛行的朝代是商朝,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商朝有强大的军队,发达的文化制度,商朝人特别注重祭祀祖先。史书上记载商朝王生活中的最重要两件事是祭祀和战争,祭祀的目的是保佑打胜仗,打仗的目的抓俘虏祭祀祖先!除了直接打仗抓俘虏以外,商人还要求臣服的诸侯国纳贡,定期缴纳俘虏,一些特定地区要求缴纳龟甲用于占卜。

商代殷墟甲骨文有大量的杀祭文字记载,伴随着一次战争胜利,就是一次大规模人祭,宰杀俘虏以供奉祖先和天神。殷墟景区展示,王陵前一次祭祀人数达400多人。祭祀坑分三种,方坑集中人头,长坑集中身体,还有少数不规则坑。上世纪八十年代,王陵区即发现人殉和人牲近3000多人。

考古研究发现,这些头身分离的人祭不是商朝人,而是周围部族,其中最多是羌人。商朝时,周人扮演了一个不光彩角色,担任商朝西部首领,定期给周人缴纳俘虏用于祭祀。

商朝人牲祭祀活动引起周围部族恐惧,后期周人借机联合周围部族灭商。周人代商以后,谴责商的无道,因而也就废除了人祭。

以后各朝代还存在着零星的人祭,比如《三国演义》中赤壁大战前周瑜杀蔡瑁侄子蔡和祭旗,《水浒》杀敌人祭旗等。战国时西门豹时为了祭祀河神,要拿年轻女子,西门豹把巫师投入河中破除了迷信。

诸葛亮带兵讨伐孟获,渡泸水时手下提出杀死一些“南蛮”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河神。诸葛亮用面粉做成人头,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这种面食流传了下来,后来成为了“馒头”。

人殉从夏商周开始一直存在,天子死后,殉葬者多则达数百人,少也数十人,将军大夫级别的,殉葬者多则数十,少则几个。据考占发掘与历史记载,殉人主要是死者的妻妾与近侍,他们大部分是死者信得过的人。因为死者需要服侍自己的人,而不是敌人。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殉葬者居然高达一百七十七人,秦人作了《黄鸟》之诗,表达讽喻痛惜之意。封建社会以后逐渐减少,秦始皇兵马俑代替真人,汉代以后用陶俑代替。

明朝朱元璋又重开殉葬恶例,朱元璋死后殉葬的殡妃有46人。直到明英宗废除了这一制度,才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文上篇已经论述了由地下考古发掘所见商周奴隶社会的人殉和人祭,总数有将近四千人之多。现在下篇试再阐说一下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里边,商代后期奴隶社会有关人祭的一些情况。我曾经就著录甲骨文字的九十多种书刊,以及自己长年以来所搜集的一些尚未著录过的甲骨资料,从中找出有关人祭的甲骨共有一三五○片,卜辞一九九二条。就时代而论,甲骨文里有关人祭的卜辞,以殷武丁(公元前1339—1281)时为最多,计有甲骨六七三片,卜辞一○○六条,祭用九○二一人,另有五三一条未记人数。……

[文献出处]: 《 》


摘要 摘 要 商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殉狗习俗是商代特有的一种风俗习惯,在殷墟历年来发掘的商代墓葬中, 不管是贵族或平民墓,多半见有在棺底或棺面上下殉狗的现象,在宫殿、宗庙 等建筑基址和祭祀坑中,也陆续发现了不少填埋有狗的坑。本文依据考古材料, 结合文献记载,对商代殉狗习俗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并初步探讨了其流变过程 及其相关问题。全文分六章,包括绪论、殉狗的类型、殉狗的方式、殉狗习俗 的源流、殉狗的目的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结语等。 本文认为,商代殉狗习俗以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内涵丰富为主要特征。 根据发现位置和场合的不同,可分为墓葬中殉狗、建筑基址中殉狗和祭祀坑殉 狗三种类型。殉狗的方式主要有生殉和死殉两种。殉狗的头向和随葬品也都有 一定的规律。商代前期是殉狗习俗的出现和发展期,而商代后期则是殉狗习俗 的繁荣期。不同形式和场合殉狗的目的和作用也常常大相径庭。总的来说主要 有守卫、驱邪、奠基和祭祀献享等功能,墓葬中的殉狗,除了具备守卫等功能 外,还有可能作为墓主人的宠物而殉葬。商代殉狗的死殉、生殉方式及头向规 律都是为了方便按照墓葬的规制进行殉埋而产生,殉狗随葬品的数量和种类跟 墓葬规模和等级有着密切的联系。 商代后期,墓葬中的殉狗在形式和方式上开始有了地区性差异,即使在同 一个地区,不同遗址或墓地的殉狗形式也有着一定的差异,这种现象是商代殉 狗习俗随着时间和范围的变化而逐步演变的结果。建筑基址中殉狗并不是普遍 存在的,而应该与建筑的功能或某种仪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祭祀坑殉狗在不同 的场合中出现的形式也有所不同,还与等级制度有一定关系,并从属于商代的 祭祀制度。 新石器时代和二里头文化时期,众多的动物埋葬坑和墓葬殉牲现象为商代 殉狗习俗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商代殉狗习俗并不是直接吸收或 借鉴前期或同期的其他文化类型的文化因素发展而成的,而是商代本身在其社 会发展过程中兴起的一种文化习俗,是商文化本身发展的产物。 商代殉狗习俗的普及是自上而下来完成的,在商代的殉葬和祭祀制度中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祭牲仪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