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为什么无耻

网络上,流传中国官场的“一条明规则,七条潜规则,二十条注意事项”。

做官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官僚政治最宝贵的遗产,是当官实行层层任命制。即大小官员不是经由人民选举产生,而是由上级发现、任命的。凡做官非常成功的人,一般不是做事业成功,而是为上级长官服务做得非常成功。在中国做官的最大特色是跟对上司,那是因为官吏的考核与任免,主要不在于他们有多少政绩,而在于他们与上司关系的密切程度,搞掂了上司,就等于戴稳了乌纱帽。所以,要把“报喜不报忧”、“欺上压下”作为做官的铁律牢牢记住,做到与上级交往突出一个“谄”字(即:谄媚),与下级交往突出一个“渎”字(即:轻慢)。

1、不能去追求真理,也不能去探询事物的本来面目。把探索真理这类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让那些自以为聪明其实非常愚蠢的知识分子去做吧,这是他们的事情。要牢牢记住这样的信条:对自己有利的,就是正确的。实在把握不了,可简化为:上级领导提倡而且对自己没有妨碍的就是正确的。

2、要学会说假话,更要善于说假话。要把说假话当成习惯、当成事业,说到自己也相信的程度。妓女和做官是最相似的职业,只不过做官出卖的是嘴。记住,做官以后你的嘴不仅仅属于你自己的,说什么要根据需要。

3、要有文凭,但不能真有知识,真有知识会害了你。有了知识你就会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是从政的大忌。别看现在的领导都是硕士博士,那都是假的。有的人博士毕业就去应招公务员走向仕途,那是他从读书的那天起就没想研究学问,肯定是在所学的专业里混不下去的不学无术之徒。

4、做官的目的是什么?请记住:是利益。一定要不知疲倦地攫取各种利益。虽然现在老百姓把这叫腐败,但做官的有99.99%的不这样看问题,而是把这一点看作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你不但要明确的把攫取各种利益作为当官的目的,而且要作为唯一的目的。你务必要时时想到:你的领导想方设法提拔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的下属心甘情愿服从你,也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周围的同僚朋友时时处处关照你,是因为你能给他们带来利益。对一些不义之财,万一你良心发现,自己也可以不要,但属于别人名下的你必须给。记住,一旦你把攫取利益这个目的一模糊或放弃了,你为官也就离失败不远了。

5、务必把会做人放在首位,然后才去考虑做事。这里的做人做事你可别错误理解为德才兼备的意思。这里说的会做人,就是会处关系。做事是实际工作,这点会不会都无所谓。会做人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点编织到上下左右的关系网中,成为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最好是很重要的那部分。记住,现在说谁工作能力强,一点都不是说他做事能力强,而是指做人能力强。那些把能力片面理解为做事有本事的人,没有几个有好日子过。

6、要绝对相信拍马是一种不容易掌握的高级艺术。千万不要以为拍马只要豁出脸皮就行,豁得出去的女人多了,可傍上大款的或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的是极少数,是凤毛麟角,大部分还是做了低层的三陪小姐。这和拍马是一样的道理。拍马就是为了得到上级的赏识。在人治的社会里,上级的赏识是升官的唯一途径,别的都是形式,这一点不可不察。

7、所有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都不是必须严格遵守的,确切地说,执行起来都是可以变通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制订者从没想到要用这些东西来约束自己,而是想约束他人。但你要知道,这些东西不是人人都可以违反的。什么时候坚决遵守,什么时候偷偷违反,让谁违反,要审时度势而定,否则宽严皆误。

1、托人办事必须花钱。

2、办事不成必须退钱。

3、报喜得喜报忧得忧。

4、出了问题内部消化。

5、捂不住了丢车保帅。

6、领导的意见不能提。

7、领导的看法就是你的看法。

8、领导身边的人相当于领导。

10、好处不可以独吞。

11、遇棘手的事能拖就拖能推就推能躲就躲。

12、对前任的事切忌不要去管。

13、少自作主张多向上级请示。

14、多开会多发通知多造声势少做实事。

15、违规的事集体拍板。

16、不怕慢就怕站,最怕队伍错站。

17、宁可用庸才,不可用人才。

18、吃喝不犯法,栽花少栽刺。

19、车子是身价,副职不擅权。

20、运动来了要重视,运动过了没屁事。

从上述中国官场的明规则、潜规则和注意事项中,人们可以看到,现在的中国,官员的无耻演绎到了极致!

因为无耻,各种国家机器及律法时常处于瘫痪状态,中国社会正呈现全面的道德滑波。因为无耻,公共权力也就往往不再懂得什么叫作秉持公正。树有树的形状,竹有竹的风骨,但在权贵勾结的统治之下,越来越多的公权行使者——官员,正在显露人类兽性的一面,以致几乎不再有了人的风骨。人兽的横行,也就导致了公权的兽性。

于是首都北京成了访民的一块伤心地;于是暴力强拆虽不断酿成血案,唐福珍们甚至以死抗争,也阻止不了官商勾结,并让司法稍微保有尊严。各级政府被老百姓讽刺为“卖地政府”,利益当前,不惜掠夺百姓家园。在民怨沸腾、群体事件蜂起的境况里,高居庙堂者不是拍案而起,不是追究责任,让正义的法槌敲响以抒民愤,而是敷衍民意,兜售“纸上的权利”,和国人玩文字游戏。

在铜臭格局之下,无新闻自由和网络自由,无有效监督机制和权力制衡,中国社会难于净化,权力寻租现象大面积呈现,官员变得越来越黑。国家主席胡锦涛所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这种官场熏染中,成为了空话;传唱了几千年的为官准则“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在当今成为了遥远的童话;总理温家宝亲手签署的《信访条例》不仅成一纸空文,还衍生出无数访民的含冤负屈以及公权的不作为。

有篇题为《一位玉树老师的自述:大家都被媒体骗了》的网文,近日散见于海外各大中文网站,文章中说:“总理来了,救援行动缓慢展开;……可是他们昨天干嘛呢?昨天为什么不管管路啊,总理来了才管,这个时候才来。”可是,遇难同胞的尸骨未寒,权贵们凭借在国内的话语霸权,就急不可待、敲锣打鼓上演了为自己搽脂抹粉、歌功颂德的大戏。什么“同人民在一起”、“和人民心心相系”,甚至就连自己是“活菩萨”这样的话,都能自我吹捧出来。汶川地震如此,玉树地震如此……。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天灾人祸中,国人却难睹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看到的是权贵们犹如集束炸弹一般的自我宣传,自我树起“活菩萨”的牌坊。

把灾难变成庆典,把哀伤变成喜悦,把问责变成感恩,把反思变成赞美,把对生命的珍惜变成对组织的效忠,这样的事在当今世界,只有大陆官员才运用自如。人民的苦难成了官员们手中的化妆盒,拼命为自己搽脂抹粉,却在背离人民的路上渐行渐远,百姓谴责如潮。

互联网让大陆权贵不断现出原形,让他们方寸大乱,于是便也恶性循环,无耻得更加彻底;一边如此这般地无耻自夸,并出钱购买五毛党疲于奔命地修补他们的“形象”,一边公然大兴文字狱,对良知未泯的学者、作家、记者、律师、物权人士等施以迫害。在这些官员制造的“和谐社会”里,百姓的财产被掠夺,权益被剥夺,有冤无处申;让百姓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老百姓成为他们任意宰割的奴隶。正因为官员的无耻演绎到了极致,官员的妄为也就泛滥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权贵们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私利,高度垄断权力,导致中国发展中出现许多严重问题,不仅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痛苦,而且埋下中国社会每一项矛盾、内乱、动荡和崩溃的隐患。

当今之世,再找不出比中国大陆更无耻的官员。他们存在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为全球提供了反面示范的标本,让世人得以彻底认清制度之恶,从而也更加珍爱民主、自由和人权。

如果要公权变得公正,让中国官场回归人性,就只有实现宪政民主这唯一的途径。也许,现在是广大民众再次唱响“团结就是力量”的时候了!“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着太阳、向着光明、向着民主的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当代作家李洱毕业于华东师大,代表作有《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等。去年年底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最新长篇小说《应物兄》,该作品在2018年《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中排名第一。小说以济州大学儒学院筹备建立的过程为线索,讲述了中国大学乃至知识界的众生百态。保马今日推送毛尖老师文章,回忆读书时印象中的李洱:一个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不自知的文艺青年,不拗造型不自我崇高,生活中最大的艳遇是在图书馆发现博尔赫斯,最大的快乐是在一群人中脱口说出洛尔迦。至于如何纯洁?怎样无耻?欲晓且阅全文~

本文原载文汇app,感谢毛尖老师授权保马发表!

八十年代末,我进大学,没多久,认识了李洱。当时他叫李荣飞,理论上是应该读完大学了,不过,还在校园里,也不知道是在读研究生还是放不下丽娃河。反正,当时也没人在乎。前门的老板并不比后门卖甘蔗的更崇高,一个博士生也并不比一个二流子更体面。诗和远方还是时代霸权,马原到学校里来讲座,他身上的光环是,他是作家,他在西藏呆过,他有老虎皮。所有在今天可能被折换成金钱资本的东西,在当年,都只是老虎,不是皮。

那时李洱成天和格非混在一起,格非是我们的写作老师,大约就是这样认识的。李洱长得白白净净,如果眼睛再大点,就完全符合《金瓶梅》对西门庆的描写,总之,他属于本来可以靠脸吃饭,但对自己的美貌缺乏体认的文艺青年。不过三十年过去,很多作家变得沧海桑田,李洱也就多了三条抬头纹而已。他笑起来依然眯缝着眼,偶尔还是扛着肩膀走路,但过去和现在,他一直是一群人中最爱说话的那个。

左:《花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右:《石榴树上结樱桃》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他常常还没说就先笑上,然后描述午后走过食堂时,诗人宋琳如何被两个刚洗完澡的女学生缠住,突围不了,最后被挟持进了清真食堂。我们就问姑娘好不好看,他却只说两个姑娘都红扑扑很热烈,一个穿着蝴蝶图案的拖鞋,一个头发不停地滴水。我们听了都很失望,觉得他描述的不是女孩,是热带雨林现象。这样大家就觉得责无旁贷,该给他介绍个女朋友了。

于是问他喜欢什么样的姑娘,他滔滔不绝从林黛玉说到林青霞,从后门锅贴店胖姑娘说到十二百商店营业员,在辽阔的历史长河里,他还顺手捞起了海的女儿和安娜卡列尼娜。他好像是在说姑娘,又好像是在说锅贴。起锅时刻,胖姑娘一把葱花撒向锅子,那滋滋的声音,比什么都好听,胖姑娘的手,也比谁都性感。我们看着他心旷神怡的样子,觉得他确实是一个形散神不散的典范,一个段落结尾,他都会说一句,特别好

因为确实他自己也搞不清喜欢的姑娘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就决定给他找两个姑娘,一个胖一点一个瘦一些,一个鹅蛋脸一个小圆脸,而且为了大家方便,准备两个姑娘一起叫来吃火锅。在时间的拐角处,没人觉得这事情有什么荒诞,那时我们还没有接受规则教育没有被生活惩罚过,反正,李洱来了,两个姑娘也都来了,大家高高兴兴地把白菜扔进锅把牛肉扔进锅把蘑菇扔进锅最后把自己一起扔进了锅。李洱就开始讲故事,他讲着讲着忘记这是一次相亲,最后降落在,男人女人当然可以同时拥有几个女友几个男友,爱情不是他的追求婚姻更不是,他要征服的地方自己都说不清。不过,姑娘的眼神却慢慢从绝望转成崇拜,她们同时被他的纯洁和无耻降服。他纯洁因为他不讨好对面的姑娘,他无耻也因为他不讨好对面的姑娘。

这纯洁和无耻,是李洱的天然品相,马原心情不好跑到华师大来寻仇觅恨,李洱就帮着一起去后门踢馆,遇到人家卖茶叶,五元钱一两,李洱就说五毛,卖茶叶大叔满脸无辜地看着李洱,不明白一个斯斯文文的读书人怎么会吐出这种霸王词,就说没钱你们抓一把去吧。逼不了茶叶大叔动手跟他们打架,他们就挨个摊位问过去,终于在林家港跟几个混混施展了手脚,荷尔蒙舒坦了便一路哼着小调回学校。

这是二十世纪进入最后十年时的一个作家侧影。李洱不拗造型不自我崇高,他生活中最大的艳遇是在图书馆发现博尔赫斯,他的最大快乐是在一群人中间脱口说出洛尔迦——

他说到鸟的时候,太用力了,大家都笑得不行,他很不满意,但马上他就比别人笑得更厉害,从这只鸟说到了泰戈尔的飞鸟说到杜甫的鸟惊心,然后总结一句,特别好

说完特别好,他会安静一会,看着窗外的树干,脸上呈现一种迷思。在那一刻,他似乎有点加缪上身,人生越没有意义就越值得去过。加缪是他最热爱的作家,他到现在还喜欢引用加缪的话,“没有反省过的生活是不值得写的”。终于岁月哗啦翻篇,《花腔》写完,《石榴树上结樱桃》写完,他用十三年时间反省生活,拿出《应物兄》。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这是一部加缪意义上的反省之作。或者说,凭着《应物兄》,他完成了《局外人》第二部分式的思考。用他自己的说法,《局外人》第二部是对第一部的复述和反省,第二部重新表达了第一部也覆盖了第一部。这是加缪的难度,李洱接了过来。《应物兄》里的人和事,就是我们这三十年的生活和对这段生活的反思,是我们狗血但也是血的世界,是我们世纪末又世纪初的人生,是我们既抒情又反讽的当代生活。《应物兄》内在地有一个二重奏,有无数组对立概念和对应关系,他们彼此响应或不应,彼此否定或肯定,共同构筑了这个碎片化时代的一个总体性或总体性幻觉。我觉得,特别好

很多人问我,应物兄,是不是就是李洱。我也说不上来。不过,应物兄身上的确有一种既纯洁又无耻的东西,莫名地让人怀念。纯洁和无耻,曾经是多么美好的组合,就像一起相亲的少女,就像一道影子和一只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著名五毛人物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