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学校,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新文化运动中的妇女解放问题


新文化运动中的妇女解放问题 曾雅林 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新文化运动中人们价值观的改变 新文化运动中,问题和争鸣层出不绝,激进主义者以“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姿态--即批判和怀疑的精神,围绕着诸多社会问题展开讨论,诸如妇女、教育、文学、劳工、宗教等等。 在打破旧思想的同时,人们能够反思传统文化,"兼容并包"地吸收新的外来文化,并开始接受新的社会价值观念。 伦理观念的突破 原因: 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沿海城市人们的社会文化观念也开始相应发生了重大转变,而社会文化观念质变的前提,则是社会伦理观念的突破。 伦理突破的表现 “男女有别”、“授受不亲”的礼教大防开始被突破,男女公开进入社交场合 大学首开女禁,“三从四德”、“贞节烈女”的伦理枷索,被不少知识青年大胆地抛弃,她们热烈地追求婚恋自由 妇女甚至掀起了参政热潮。 新文化运动前 民国初年,公共场所禁止男女同坐;女校对女学生管制相当严格,不准会见男客,甚至规定男教师须年满50岁,应留胡须等。1913年,在上海有过男女同坐一辆人力车被拘事件。 突破 《新青年》载文提出“打破男女界域,增进男女人格”的口号,积极提倡男女社交公开。 9月16日,周恩来等男女各10名学生成立觉悟社,男女同室办公。五四运动后,北京女学界不少人也参加了学生联合会,成为男女交际的先声。 20年代初,交谊舞的流行为男女公开社交提供了一种新的文明生活方式,北京、上海等城市在交谊舞热中出现了营业性舞厅。 改革家庭旧制,抨击家长绝对专制 他们认为,正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识造成了早婚、纳妾等陋俗。 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上,"父子母子,不必有尊卑的观念,却当有互相扶助的责任。同为人类,同为人事,没有什么恩,也没有什么德。要承认子女自有人格,大家都向'人'的路上走" 例子 1923年的北京高师民意测验中,家庭旧制被列为应改革的不良风俗与习惯的首位 对旧贞节观的批判 "男子对于女子,丈夫对于妻子,也应有贞操的态度","妇女对无贞操的丈夫,没有守贞操的责任“ “诚意的贞操是完全自动的道德,不容有外部的干涉,不须有法律的提倡”。妇女守节殉夫"最正当的理由是夫妇间的爱情",或者出于"宗教迷信",无论如何都不应由法律来提倡褒扬 教育 1920年2月,北京大学破例允许女学生在文科旁听,后来又正式招收女生。这是中国男女同校的开端。此后,男女同校在全国大中学校逐渐出现。 1920年9月,北京、天津女校500余人到教育部请愿,要求改革女子中学教育,希望在经费、课程等方面与男子中学平等。男女同校的实行,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大防的突破,妇女开始得到了教育平等的权利。 经济上的独立 传统的"男外女内"的就业观念在这一时期也有所突破。许多人认为,妇女解放的根本在于经济独立,所以解决"妇女职业问题,要算是妇女问题的中心问题。""女子若有了独立性的职业便有了独立的经济。经济既能独立,虽不说社交公开,自然会社交公开,虽不说婚姻自由,自然会婚姻自由。" 1916年底,北京中国银行鉴于“女子心思细密”,“女子俸给可低于男子”,而且女子不像男子有“派别关系”,“不致见异思迁”,因此最先在银行中使用女子司帐 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妇女职业范围的扩大,标志着社会思想的进步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参政 1912年3月,唐群英、张汉英等成立神州女界参政同盟会,以实行男女平权、普及教育、一夫一妻等为宗旨,在各省建立支部。 1919年,广州军政府外交部任命郑毓秀为外交调查名誉会员,被称为"中国女子参政之先例"。其他各省妇女参政运动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一夫一妻制 新文化运动中,关于废妾的讨论大多从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的原则出发,在城市精英阶层引起不少的反响。 1923年的北京高等师范进行的民意测验中,将多妻列为首先应该改良的不良风俗者有34人,占不满婚姻者的1/3。 20年代后,沿海城市中纳妾现象相对减少。直到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才正式在法律上禁止纳妾。 服饰 20年代初,旗袍开始成为沿海城市妇女的时髦。“近来海上女界旗袍盛行,闺秀勾栏,各竞其艳 当时的旗袍与满族的旗袍无异,宽大平直。此后

篇:少 儿 英 语 教 案 模 板

少 儿 英 语 教 案 模 板

1、每节课后教师可适当选择课后习题(书本或课外参考书)及字母作业。

2、低年纪的孩子适合听磁带读课文、画图、连线、写字母等简单作业;每学期两次测试:半期考和期末考试。

3、高年纪的孩子要求抄单词、背单词、背课文等书面作业;每节课前可做适当的听写练习;每个月可做适当的单元测试;期间两次大考:半期考和期末考。

1、适时布置(条件允许可每周一次):将本周学习的内容录进磁带,下周上交。

2、录制要求:首先让学生和老师打招呼,接着报朗诵单元,然后录作业内容,最后与老师说再见。(如:Hello! /jiaoxue/jiaoan/103468.html

1.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