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是谁?有什么作品吗?

【导语】昨日,脱口秀演员池子(即王越池)一篇长文,将笑果文化推上风口浪尖。公开资料显示,笑果文化全称是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5月29日。有消息称,该公司有4个创始人,这是真的还是假的?该公司老板是谁?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笑果文化4个创始人是谁

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笑果文化)2014年成立于上海。致力于打造中国喜剧脱口秀文化产品的闭环消费。公司旨在培养新的脱口秀艺术家,孵化新的更高势能的喜剧脱口秀节目,激活喜剧脱口秀的消费生活场景,创造更大的价值。

笑果文化有四位创始人,分别是叶烽李诞贺晓曦张英杰

曾出品了《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冒犯家族》、《超级故事会》等综艺节目,旗下拥有李诞、池子、思文、王建国、史炎、庞博、Rock、程璐、梁海源等脱口秀演员、编剧。

大家都以为笑果文化的创始人是李诞,但其实并不然,它背后的真正大boss是董事长叶烽

当然李诞在笑果文化也是有股份的,李诞的真名叫李瑞超,官方资料显示他在笑果文化的职位是董事,原来网上一直说笑果文化有四位创始人,不是以讹传讹,2014年李诞确实和另外三人联合创立了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除了董事长叶烽,另外还有三位董事,而李诞则是其中的一员。

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要作品是什么

1、《吐槽大会》:《吐槽大会》是以喜剧脱口秀为形式的节目,每期会选择一位名人担任“被吐槽”的主咖,再由这位名人邀请自己的圈内好友对自己相关的话题进行吐槽;

2、《脱口秀大会》:《脱口秀大会》是喜剧脱口秀对战节目,由名嘴张绍刚担任主持,李诞、池子作为红绿两队队长率领队员进行对战;

3、《冒犯家族》:《冒犯家族》是一档情景喜剧脱口秀节目,采取情景剧+脱口秀的混搭玩法,节目以时下最热的话题为创作基点,每期节目邀请一位明星嘉宾和家族成员一同解读热点;

4、《超级故事会》:《超级故事会》是一档以故事为核心,借着“脑洞高于一切,故事拯救世界”的口号,节目创意上,“时光蒸汽机”的舞台风格将“故事会”现场分成比赛区与评委区,用户可以通过“听”脑洞故事、“看”有声漫画、“学”kol清晰脑回路解析节目体验,来感受一场集合二次元、娱乐性、脑洞游戏等最新鲜有趣的综艺玩法;

5、《周六夜现场》:《周六夜现场》引进美国原版《SNL》,集结了岳云鹏等国内一线明星,起用新式喜剧编创阵容,每集会有30个喜剧编剧,30个喜剧卡司,每周要做100个剧本,但只会选用其中的10个。

以上就是关于笑果文化有4个创始人是谁和该公司的老板是谁的相关内容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时光网特稿 今年的春节档,热闹都是的,寂寞都是的。自信过头的周星驰,万万没想到会遭遇票房滑铁卢。

  截止2月17日,上映已13天的票房仅有5.93亿,预计总票房将在6亿附近徘徊,不仅没了《美人鱼》33亿年度票房冠军、《西游降魔篇》12亿春节档冠军的气势,甚至被动画片赶超。

      为啥不卖座?要知道从前“星爷”的作品一出手,基本就是锁定票房冠军,甚至创造新纪录的节奏。今年到底是怎么了?是周星驰的情怀不再灵,还是这届观众不太行?

简单来说,这碗仓促赶工、并不好吃的“炒冷饭”,加上各种口碑争议和傲慢的宣发策略,又碰上特别强大的竞争对手,终于让星爷的金字招牌在市场上黯然失色。当“周星驰”的个人符号被消费太多次,你还觉得自己欠星爷一张电影票吗?



周星驰曾经是春节档“常胜将军”

《新喜剧之王》的票房滑铁卢 跌出第一梯队



       周星驰曾经是电影市场,尤其是春节档的百战百胜的票房灵药。

       2013年他执导的开启春节档大片的先河,12.46亿票房不仅是遥遥领先的春节档冠军,也是全年的票房冠军。2016年前周星驰凭借狂揽33.86亿票房,刷新影史纪录的辉煌犹在眼前。2017年,星爷监制、徐克执导的《西游伏妖篇》也拿下16.52亿票房的成绩,表现还算可圈可点。

       再往前数,2004年底由周星驰自导自演的,在全年内地总票房仅有15亿规模的前提下,在内地拿下1.6亿人民币;北美票房收获高达1710万美元,全球票房总额一亿美金,创下了周星驰职业生涯票房纪录。即使是转型之作,也在全年的票房榜中排名第四。

《新喜剧之王》票房对比《美人鱼》

没想到周星驰也会遇到票房尴尬掉队的局面。在大年初一上映首日收获2.72亿,位列当天票房第三名——这是它单日票房最高的一天。随后在大年初二跌至票房第四名,而从大年初三开始,该片单日票房被动画电影甩在身后位列第五,再没能赶超上来。

       按照目前的趋势,最终票房预计在6亿左右,对照2018年国产片票房榜,6亿票房大概只能排在全年国产片第19位。

       再看看和曾经同在春节档上映的,二者的首日票房均为2.7亿相差无几,后来的票房走势则是天壤之别,前者首周票房仅有5.08亿,而后者足有18亿。在短短一周的时间,观众就迅速抛弃了这部。

       作为一开始和以及并驾齐驱的三大喜剧片,被落下得如此明显,令人唏嘘感慨。影片的品质和口碑争议是主因,关于星爷“炒冷饭”和“卖情怀”的质疑不绝于耳,而上映之前的“停影城密钥”事件又给发行蒙上了一层阴影。从初三开始,甚至不需要发行方停密钥,众多影城就大幅减少了排片,市场真的很残酷。




当“周星驰”的个人符号被多次消费

你还觉得自己欠星爷一张电影票吗?

      “周星驰”是华语电影的一块金字招牌,他个人对于观众的票房号召力,多年来被多次消费,甚至可以说已经被用到极致。

      周星驰有不少老片都被影迷们津津乐道,许多人都在说如果星爷的影片放到现在能挣多少多少亿票房。由于不少老片并未引进内地上映,大部分影迷都是通过录像带和盗版碟观看的,于是有些网友曾在网络上高呼,“欠星爷一张电影票”。这个梗也变为一张万能的“情怀牌”,在周星驰此后的电影宣传中,屡试不爽。

《大话西游》加长纪念版2017年4月内地重映

      无论什么电影,甚至无论新片老片,仿佛只要加上“周星驰”三个字,都会获得票房大卖的灵药。星爷主演的旧作,曾在14年和17年两次在内地重映,这事连他自己都不清楚,纯粹是版权方的圈钱行为。2015年加了3D特效的《功夫3D》重新上映,也拿下2500万票房。

      正如宣传营销公司麦特文化总裁陈砺志所说,“周星驰本身就是一个超级IP”,所以周星驰每次都会成为影片的核心卖点,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大宣传。

《新喜剧之王》公交站牌海报

的宣传又一次贯穿了这种思路,在影片上映前,公交路牌宣传海报用醒目的白底红字只写了片名、档期还有周星驰的大名,如此简单粗暴,也只有“星爷”才有底气这样干了。

      问题是,如今的大部分商业片,都有丰富的卖点吸引观众,从影片的主创阵容、特效、故事等等,可以吸引不同观众群去观看。而周星驰电影最大的卖点一直都只是“周星驰”,当观众一旦对电影感觉失望,也会把这种失望感直接和“周星驰”画上等号。高度绑定和卖点单一,意味着更强的票房号召力,也同样意味着更大的口碑风险。

      当“周星驰”的个人符号被屡次消费,你还会觉得自己欠星爷一张电影票吗?毕竟连他自己都说了:“哪有人欠我电影票,是我欠观众的。”

  还有个原因是:周星驰导演作品中无论是《功夫》《长江七号》还是《西游降魔篇》和《美人鱼》都是有大量特效场面加入的,特效和喜剧的配合让他的影片一直能在市场收获较高的票房,但这一次《新喜剧之王》几乎是零特效了。




《新喜剧之王》这盘炒冷饭,到底好吃不好吃?

有人喜欢有人厌 ,低于星爷作品平均分



       从第一次曝光开始,网友对周星驰“炒冷饭”的质疑就从未停止,毕竟连片名都在致敬20年前的。周星驰曾在首映发布会上幽默回应:“我炒过扬州炒饭,但我真的没炒过冷饭。” 

       事实上,周星驰非常喜欢将自己的经典作品重新颠覆和再利用,“自我致敬”早已变成了一种创作习惯。

《新喜剧之王》中女主角鄂靖文致敬《喜剧之王》张柏芝经典镜头

在中,小狄穿了双超能力鞋子踢球,灵感来自;小狄和保安碰上了,用的竟然是里的”如来神掌“飞上天然后俯冲下来,甚至七仔的一连串”表情包“,都和中周星驰的表情一样。则被认为是的一次总结和升级版,段小姐问“你爱我多久?”玄奘说“一千年……一万年。”中出现的“咸鱼”,很容易让大家想到“如果人没有梦想,就和咸鱼没有区别”。

       在中,从海报上重出江湖的武器"七大武器之首"折凳,到致敬张柏芝抽烟镜头的鄂靖文,甚至包括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还有女主角手里的那份盒饭,都让人嗅出中熟悉的味道。

2018年6月《美人鱼2》已宣布杀青,林允出演该片

为什么要炒这盘“冷饭”?据说星爷为这个故事早已准备了三年剧本,但也有消息说原定2019年春节档上映的应该是,该片18年6月已杀青,但因动用大量特效镜头,后期制作耗时太长赶不上档期,周星驰不愿放弃黄金档期,才决定开拍。 

       从18年10月才传出开拍消息,11月26日已宣布杀青,一个半月后就迅速上映。这是一部仓促上马的“救急”之作,所以制作粗糙,布景简单,缺乏特效就变得容易理解了。

       至于这盘“炒冷饭”到底好吃不好吃?可以说是有人喜欢有人厌,我们简单选取了几条时光网网友的评价,可大致感受到大家强烈的失望情绪。

       这种巨大的期待值落差,可以用一句话总结:看完电影感觉“不过瘾”!大过年的买票进一次影院,周星驰就给我看这个?

       很多年以后,早已是巨星的周星驰再谈到,他说仍然有一种精神在激励着自己,那就是电影开场时,尹天仇朝大海喊的那句“努力!奋斗!”。对周星驰来说,他至今忘不了跑龙套时的一种感觉:“等待,等待,无止境的等待”。这种在无望时心存希望的感觉,20年后被他拍成了。

       星爷对可谓是念念不忘,但他可能高估了原版的影响力。对于忠实粉丝来说那部电影拥有至高地位,值得被反复讨论和观看,但它并没有在内地上映过,很多人对该片的认识仅限于几个经典镜头,和“我养你啊”这句台词。电影观众换了一茬又一茬,如今主流观众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而距今已过去了整整20年,年轻的观众对星爷、对这部电影并没有特殊的感情。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否是部烂片,每个观众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历史会给出公正的判断。




《新喜剧之王》“停影院密钥”激起千层浪

口碑扩散排片骤减,发行方博弈失败 



       复盘的市场之路,“停影院密钥”事件不得不提。1月29日,发行商联瑞影业,向中影申请停止527个影厅(涉及76家电影院)的密钥。一旦申请成功,这些影院将永远失去放映电影的资格。

联瑞影业申请停掉76家影院密钥

“停密钥”因影城和发行方在电影的排片数量上未能够达成统一意见所导致。在电影上映前,发行方和影院就如此“撕破脸”实属罕见。在这76家影院中,有一部分是零排片、少排片的单体影院,还有则是星轶院线旗下的全部38家影院。

      据影院人士透露,春节档的另外两部喜剧片和都会给到影院大量票补,以此提高电影的排片占比,发行启动时间晚,大年初一的排片已基本确定,又拒绝票补,而且要求自家电影一定要达到35%以上的排片,影院方做不到,于是发行方愤怒以“停密钥”的方式作为威胁。

       发行方人士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停密钥,更多是因为影院经理“坐地起价”,索要高额排片费用,如果不能满足就直接给很低的排片,发行方只好做出“停密钥”的无奈之举。今年春节档竞争激烈,影片众多,各家发行方为了抢排片也是无所不用其极,联瑞影业此举或许也是希望抗争行业乱象。

       这是一场发行方和影院方的博弈:一旦“停密钥”就会让影院彻底一场排片都没有,发行方肯定会损失一部分票房。影院的春节档收入倒未必会有太大影响,因为春节档有八部新片,放其他电影照样会让影院人气爆满。但假设票房大爆,在春节之后依然持续热映很久,影院就会损失较大。

       最终结果表明,当初敢于和影院正面开撕的,在这场博弈中输了。发行方当初相信影片一定会持续热卖,才敢和影院“叫板”,谁料到这部电影后劲儿如此不足,从大年初三就迅速掉队,不论是否曾和发行方交恶的影院,都迅速调整了排片——停不停密钥又能怎样,反正大部分影院都不放了。




《新喜剧之王》太过自信,对手又太强 

今年春节档只有一个赢家《流浪地球》



       春节档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个集结了国产电影最多精兵强将的档期里,每位创作者都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和实力之作。

《流浪地球》是今年春节档的绝对赢家

       不卖座,不仅因为片方太过自信,也因为它的对手确实太强,今年春节档只有一个赢家就是。如果星爷拿出级别的作品冲击春节档,可能胜算还会高些,偏偏又是这部无特效的炒冷饭之作,自然在竞争中占据下风。

       和当年的一样,在初期一直走的是“神秘宣传”的路线。出于对影片的自信,曾在没有提前点映和看片,没有剧透的情况下完成了所有宣传工作——一边降低观众的预期,一边又引起观众的兴趣,直到上映当天才揭开神秘面纱。这是风险很大的一种宣传策略,放眼当下的华语影坛,只有星爷有这样的魄力。

       遗憾的是,相似的宣传策略在上失败了,同样没有提前点映和看片,同样大力突出周星驰的元素,甚至叫来张柏芝站台助阵,却没能挡住新片口碑的迅速崩盘。相比隔壁早早做大规模点映的,观众更愿意相信一部在口碑上更有保障的电影。

周星驰、王宝强在《新喜剧之王》片场

另一方面,的票房冲击力确实太强,该片在春节档独揽20亿票房一路领跑,上映第二个周末票房累计已突破37亿,跃升内地影史票房榜第二名,目前仅次于。

      第一名《流浪地球》领先太多,春节档的其他影片都会受到影响,喜剧片上映13天票房接近20亿,相比于此前定下的28亿保底票房,显然也是没达标。

       此外,今年春节档票价上涨严重,去年大年初一平均票价39.2元,今年则达到了45.1元,同比增长15.34%。 票价上涨,直接吓退的自然就是观众,在初一到初六的六天时间里,2018年的观影人次为1.44亿,而今年这一数据缩水至1.29亿,观影人次下降1500万人次。

       票价涨了,进影院的观众少了,在春节假期有限的时间里,观众自然会选择最值得看、口碑最好的一部电影——看还是?大部分观众选择了前者。


《新喜剧之王》并非喜剧片?

绝望中的励志毒鸡汤,理想主义者屡遭嘲讽的悲歌



      春节要看喜剧,要看“合家欢”笑点密集的喜剧,看的时候最好能嘻嘻哈哈捧腹大笑,这是不少人的观影诉求。而片名带有“喜剧”二字的,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却是“货不对板”,这并不是一部让人捧腹大笑的喜剧,它更像一部励志片。

      1999年的同样不是单纯搞笑的影片,它用喜剧的方式演绎了一个小人物的辛酸人生。在这一点上,《新喜剧之王》也是一脉相承,片名虽然都带上“喜剧”二字,但都有悲剧的成分。

      周星驰曾在接受时光网专访时提到,“一直以来都有人形容我的喜剧,笑到最后会哭,这也是我自己的一种风格。我认为喜剧就是喜和悲两个元素互动,我相信也喜欢让这两个元素可以互动和互补。”

女主角“如梦”的成功如梦如幻

随着年龄的增长,星爷越来越显现出他搞笑天赋背后孤独忧伤的内核。

      20年前他愿意在里说“努力,奋斗”,20年后在里他只愿感叹人生如梦,不再遮掩残酷现实的真相,这是在绝望中的一碗励志毒鸡汤,也是一首理想主义者屡遭嘲讽的悲歌,正可谓“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像女主角“如梦”这种人,直到宇宙毁灭,都想要一个机会,明知前路渺茫,她依然奋勇前行,就像王宝强说的一样,“只要不投降,就是胜利。”有人说如梦最后的成功显得突兀,让人难以置信,她是真的成功了吗?周星驰的回答是,“在故事里她确实成功了”,但回过头来看,这种成功恰似她的名字一样“如梦如幻”。

      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来看,“好笑”到底是不是评价周星驰电影的唯一标准?可能会从这部不太“好笑”的里,寻找出新的意义。

张雨绮力挺周星驰《新喜剧之王》

谁是这个时代的“新喜剧之王”?

周星驰徐峥黄渤还是沈腾?观众说了算!



       作为在春节档和以及并驾齐驱的三大喜剧片,的票房滑铁卢令人唏嘘感慨,不知道“星爷”是否意识到,内地喜剧市场早已是风云变幻。

谁是这个时代的“新喜剧之王”?

      从2012年徐峥的横空出世之后,内地观众对喜剧片的选择越来越丰富,也有更多“接地气”的喜剧IP逐渐出现。


       此外,内地市场还有的黑色幽默喜剧,的“金句集锦”式喜剧等等,都有不错的票房成绩,甚至连首次当导演的,处女作喜剧片票房都能破10亿。

在《喜剧之王》中,周星驰努力喊着“努力,奋斗”

       面对如此丰富的选择,观众对喜剧的期待越来越高,周星驰的港式无厘头喜剧虽然独树一帜,却并不能占据明显优势,甚至对于有些年轻观众来说,已经很难get到传统港式喜剧的笑点了,他们更愿意在有限的时间里,看、在银幕上耍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像我这样的人什么时候出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