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长一般是大校?

  大校这个军衔其实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大校这种称呼并不是来自于苏联,而是来自于朝鲜,朝鲜人民军于1948年建军时即实行军衔制度,同时设立了大校军衔。朝鲜人民军规定,大校只是副师长的编制军衔。那么朝鲜为什么要设立这个军衔呢?因为朝鲜的军官军衔有4等15级,其中少尉军衔,作为“预备役军衔”使用,仅授予军校毕业在部队实习的预备军官,一年后即晋升中尉军衔。所以说朝鲜的排长起步就是中尉,这和其他国家起步就是少尉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设立个大校后可以很好地将师长,副师长从将官和校官中分离开来。

  提高(床)房事时间关注bnbn012老中医维

师长在部队来说就是正师级,军衔通常为大校。如果说要和地方职级对应的话,师长应该是正司局级,相当于国家部委的司长、地方的厅长或是地级市的市长

到底是旅长官大还是师长官大?

是这样的,从1949年建国后,我军野战部队实行的是军、师、团、营、连、排、班的体制和建制。也就是说基本上实行的是“三三”编制,即:军下辖3个师、师下辖3个团、团下辖3个营,以此类推。

根据我们国情和军情发展的需要,从2016年军改后,我军野战部队有了重大调整,取消了师、团两级建制,实行的是集团军、旅、营、连、排、班体制和建制。但由于现代军事的发展,在体制编制上数量上有了变化,即:集团军下辖至少8个旅、旅下辖至少10个营、营下辖至少6个连,以此类推。

需要知道的是,军队的师长指的是正师级部队的军事主官,通常统领着8000人至10000人的部队。而军队的旅长(相当于副师级)是副师级部队的军事主官,通常统领着3000人至5000人的部队。因此,从统领的兵员员额上就可以看岀,在军队中,师长的“官”要比旅长的“官”大一级。

当然,在军衔的授予上,师长的基准军衔和最高军衔都是大校(个别时期的个别情况除外),也就是说,任命师长的同时,就一定是授予大校军衔。而在任命旅长的同时,则不一定授予大校军衔。因为旅长只有在上校军衔满4年的情况下也可以授予大校。因此,从中也可以看出师长与旅长的“官”大“官”小。

清末新军编练时,袁世凯仿照德国陆军建制,按镇、协、标、营、哨、排、棚变成。民国建立之后,袁世凯将镇、协、标、营、哨、排、棚改为师、旅、团、营、连、排、班。清末新军一个镇(师)下辖两个协(旅),因此,旅是师的下级。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军队实行19年编制,分甲、乙、丙3种:甲种师下辖3个旅、每旅下辖2个团;乙种师下辖2个旅、每旅下辖3个团;丙种师下辖2个旅、每旅下辖2个团。八路军最初的三个师就属于丙种师,三个师共6个旅。黄埔三杰之一的开国大将陈赓将军就当过第386旅的旅长,其隶属于第129师,师长为刘伯承。

从军衔上来说,旅长的军衔为少将,只有少部分军衔为中将,如黄桥战役中被新四军击毙的独6旅旅长翁达就是中将。师长的军衔为少将或中将,资料老的师长一般为中将,如黄埔一期毕业的57师师长余程万就是中将。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取消了步兵旅的编制,只有特殊部队采用旅的编制,如导弹旅,师长和旅长的军衔都是大校军校。最近几年流行师改旅,虽然师长和旅长都是大校军衔,但是师长是正师级,旅长是副师级。

不说国外吧。如今的解放军,旅是一个特殊编制,比如导弹旅,舟桥旅,是通常认为属于副师级编制的单位。

历史上中国各时期的旅并不相同。

北洋军1912年改制,以师为常备军最高级别编制,采取方块制,一师大约1.2万,辖2旅,旅辖2团。此外又设置独立旅、混成旅等,大体等于升格前的小师,有步兵、骑兵、炮兵的混合编成,大约五六千人。

此后,国民政府1925年初将黄埔军校两个教导团合编为党军第一旅,随后再遍入一个团成为第一师,所以很长时间没有旅的编制。特殊的是桂系,第七军下属不是师,而是9个旅。

党军第一旅旅长何应钦:

1928年遍遣会议之后,国民政府基本放弃苏联的三三制编制,逐步向德国式编制靠近,编为军师旅团制。此时国军旅是师之下编制,大多辖两个团,其中一个甲种团(2700人),一个乙种团(1000出头),加旅直属队后大体是5000人左右。

1939年的抗战相持时期,国军基本放弃了旅的编组,统一改为三团制师。1946年,国军本计划整编90个师(实际整编58个师),恢复军师旅团制,比如胡宗南号称天下第一师第一旅的整编第一旅,虽然只有两个团,但8000人的编制比很多杂牌军的师都多。1948年底,国军再次废除旅,整编旅改回师,整编师改回军,整编军改兵团。

所以,国军系列的旅分整编旅和普通旅,整编旅最高9000人,与普通师没区别。其实国军很多杂牌军的师表面数据万人,实际可能只有五六千,与中央军普通旅也没啥区别。

天下第一旅旅长黄正诚:

天下第一旅被学长陈赓歼灭

同样,解放军的旅来自于八路军。陕北红军1937年改编八路军的时候,编制3个师合计4.6万,编为6旅15团,所以八路军的旅最初也是大约六七千人,是师之下的编制。

第八路军386旅旅长陈赓:

解放战争时期,各地编制不同,西北中原是纵队—旅制,纵队辖2~4旅,旅辖2~3团。东北山东华北等地则是纵队—师制。1948年11月统一全国编制,旅一律改为师,纵队改为军,所以在这个时期,解放军的旅与师是并行的,没有高低之分。

解放后,因为特殊编制的需求,导弹旅、炮兵旅、陆航旅这些又出现了,此时的旅则基本明确为副师。但旅不是师的下属编制,通常直属于军/集团军或者军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校是师级干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