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有多长?

现在中印实际控制线是怎样的

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的介绍

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分为东、中、西三段,其中东段和中段是不列颠印度军队重点经营的区段,部署有3个军的兵力,番号分别为第4、33、15军。

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的分布范围

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双方争议地区面积共约125,000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0,000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000平方公里。①东段:争议领土9万平方公里领土,全部被印度占领。中印实际控制线就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印度地图已经将其作为它的正式、合法边界,并于1987年宣布成立了“阿鲁纳恰尔邦”,同时向该地区大量移民。目前定居在那里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总和多两倍。②中段,争议领土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全部被印度占领。③在西段,争议领土/i?ct=&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6%D0%D3%A1%B1%DF%BE%B3&in=18930&cl=2&cm=1&sc=0&lm=-1&pn=44&rn=1&di=&ln=701
上边那两人真是文不对题,人家叫你找图你复制一大篇有意义吗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历史上存在一条因地理、文化、商务和宗教因素形成的"传统习惯线",已为历史上的一系列地理文献所标明。这条边界西起喀喇昆仑山口,东至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瓦弄,从亚洲腹地的帕米尔高原东南而下,经过与尼泊尔、锡金、不丹的接壤,直至中缅边境。这条边界大体上与美国和墨西哥的边界一样长,那是一条在美洲大陆上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与拉丁文化的分界线;中印边界则应该算是一条在亚洲大陆上区分了汉藏文明与印度文明的地理界限。在这条线的北端是克什米尔地区,在中国境外,大体上喀喇昆仑山口以北为巴基斯坦控制区域,以南为印度控制区。因此,中印边界的西段从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至西藏与新疆相邻的巴里加斯地区,传统习惯线长600公里;从巴里加斯地区到中尼边境的普兰为中段,传统习惯线长450公里;从不丹中国边境沿喜马拉雅山南麓至中缅边境为西段,传统习惯线长650公里。在西段和中段,中印双方有争议的领土面积大约3·5万平方公里;在东段,争议领土有9万平方公里。在过去50年里,中印边界的领土争议直接反映在两国正式印刷制作的地图里。实际上,中印边界问题的具体提出,就是由地图引起的: 1958年12月14日,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给中国总理周恩来写信,第一次提出"在中国出版的几幅地图"的问题,认为"这些地图上粗略划出的边界是同实际边界不符的,""它在好几处直接穿越了印度的领土";信中尼赫鲁还提出《人民画报》杂志发表的一幅标出中印边界的地图把"我国东北边境特区的一大部分和其他若干土地被标明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他特别指出"东北边境特区的一部分明明是处在所谓的麦克马洪线的印度一侧"。次年的1月23日,周恩来在复信中则指出:"中印边界是从未经过正式划定的。"因而"双方地图对边境的画法不可避免的会有出入。我国现行出版的地图对四邻边界的画法是几十年来(如果不是更久的话)中国地图的一贯画法。"这个时候,中印关系还在十分密切的时候,西藏平叛也还没有发生,所以周恩来十分委婉但又明确地向尼赫鲁表示:"我们并不认为这种画法的每一部分都有充分的根据,但是我们在没有进行勘察,也没有同有关各国商量,就加以更改,也是不适当的。而且,这样的更改也是有困难的,因为这会引起全国人民的迷惑和对我国政府的责难。事实上,我国人民对印度出版的地图所画的中印边界,特别是对其中关于中印边界西段的画法,也感到惊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六集)对中印边界的不同表达一直反映在两国出版的各种版本的地图中。我国对领土的表达读者们应该是很熟悉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把"大公鸡"尾巴下面的部分同后面的印度地图加以对比。图为2001年印度出版的地图,其中"查谟克什米尔"和"东北边境特区"两行政区域中,把大片有争议领土划入印度版图。中印两国的边界争议也反映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版的世界地图中。一些国家的地图与我国一致;还有一些与印度地图一致,更多的是以"有争议领土"标出两条不同的界限(如权威的英国的《泰晤士世界地图集》)。中印两国的争议领土共涉及12·5万平方公里,其中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一直为我控制,而东段的9万平方公里自50年代后期,尤其是在1959年的达赖集团叛乱之后为印度进占。2、西段:阿克塞钦

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是怎样的

藏南地区,近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由印度控制。在阿克赛钦地区,有大约三万领土,由中国控制。
当年的自卫反击战,有很大的问题,中国是胜利者,可却没有得到任何战利品。印度是失败者,却赢得了想要的东西。

边界与领土问题直接涉及国家的独立主权与领土完整,因而是国际关系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边界与领土纠纷解决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际与地区的和平全利益与秩序。目前,世界上仍有相当多的国家存在着与别国的边界与领土问题,由此引发的冲突构成国际政治关系冲突的重要内容之一。冷战后,随着许多新独立国家的出现,这一问题更加突出了。而海洋权益和大陆架争端作为一种新型的“准边界与领土争端”,成为引发当代国际冲突的又一热点问题。仅
2008年就因为边界与领土问题爆发了多次冲突:例如柬埔寨与泰国之间的柏威夏寺归属冲突;孟加拉国与缅甸的海陆分界冲突;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南高加索地区冲突;南北极领土与海域归属问题也凸现出来;另外日本在中国钓鱼岛冲撞中国台湾渔船造成船长死亡的事件引起轩然大波,遭到台海两岸民众的同声谴责。
一、边界与领土问题具有复杂性,敏感性、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由于边界与领土争端绝大部分都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不同于一般性的争端,具有复杂性,敏感性、长期性和反复性等特点,处理时必须慎重而又
具有耐心,并善于将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复杂性在于判断归属权的难度。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国家之间的边界被多次改动过。许多边境地区的土地也被划来划去,如果纠缠于历史,既便是
以国际法为衡量标准,恐怕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往往争端当事双方都根据国际法的某一条款,认为拥有充分的历史和现实根据证明此地是本
国领土。敏感性在于牵动国民情绪的力度。“与其它争
端相比,人们更愿意在领土争端中献身,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更可能在国内形成支持强硬路线的选民,他们支持将领土问题放在国家政治日程表的前列,特
别是那些涉及到种族的领土问题”。①边界与领土问题涉及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等原则问
题,牵动国民感情,当事双方在矛盾激化时,往往都会以爱国主义为号召和诉求动员本国群众和激发群众情绪。边界与领土争端事件的爆发,往往会激发
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造成一种社会气氛,使谈判和妥协易被舆论指责为“软弱”甚至“卖国”,特别是当
一方做出较大让步时,更是如此。另外,一些国家内部的问题也会借边界与领土争端发泄出来。近年来,这种表现有上升的趋势。
边界与领土问题的解决,有时具有反复性。解
109决边界与领土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具有耐心和毅力。
在谈判期间,有时会发生“旧仇”复发导致的冲突;政
府之间达成了协议,议会可能久拖不决,甚至不予批
准;原本达成的协议意向,可能会被推翻;双方国内
舆论可能掀起反对浪潮,有些势力也可能借机发难
或借题发挥,掀起反政府运动。在边界协议执行过程中,对条约不满的有关边境地区的领导人,会制造障碍,有时还会出现对边界协议反悔的现象。还有
政府更换后,新政府改变对原协定的态度,重提边界与领土问题,甚至废除边界条约。
二、解决边界与领土问题需要智慧和勇气
虽然和平解决边界与领土争端是上策,但不是
每次当事方都能立即认识到这一点。特别是边界与
领土争端的复杂性、敏感性使武力解决在实践中常
成为首选方法。要想和平解决边界与领土问题需要
——“早期中印边境图”

中印之战中国胜利后为什么要撤退回实际控制线?是不是中国害怕了?

中国政府突然单方面宣布停火,各方猜测的主要原因为以下一点或数点: 避免战争长期化,不利于中国军队后勤补给,当时中国军队的后勤运输能力差、方式较落后,主要依靠陆地机械运输,缺少空运。而中印战争期间需经过交通险恶地带且可能受到大雪封锁,所以中国军队后勤需要倚赖附近藏民等人力、牦牛拉车,后勤保障不充足、较脆弱。 避免交战两国战争扩大化和全面战争的开启。当时中国军事战略主要集中于三北和东南,如发生战略转移,可能出现很大军事风险。 国际环境复杂,印度受到美英的不同程度的支持,而中国与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歧,不能得到相关支持,同时和当时交恶的苏联在三北也有领土纷争。 国内环境不佳,处于三年困难时期。 大陆和台湾的台海问题存在着国民党的国民政府反攻的可能。 缺乏安置当时藏南区域内数万印度移民的方式。 战争本身出于警告印度在藏南的做法和打击印度及尼赫鲁本人在国际及不结盟运动中的影响。 唯恐战争规模超过冲突起因的需要,防止其他国家等拥有介入战争的理由。 中国方面于11月22日零时起下令边防军全线停火。12月1日起,中国边防军开始全线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内,脱离双方军事接触,实际上未再控制西藏藏南和达旺地区,另外还依约将缴获的武器、军车和军用物资交还印方。1963年5月26日前释放和遣返战俘。 战争结果 中国方面:从1959年实际控制线上,再向北撤退20公里。 印度方面:印度官方将藏南和达旺纳入版图。 1979年2月邓小平接见印度外长时指出:“中印两国应该求同存异,世界问题可以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地一揽子解决”。1987年印度议会通过法令,正式在“麦克马洪线”之南建立“阿鲁纳恰尔邦”。至今印度已有多少移民屯居在藏南,数字不详。但是根据阿鲁纳恰尔邦总人口数约为两百万来估算,在藏南地区的印度移民约为近百万。然而因为阿鲁纳恰尔邦和藏南地区并不完全重合,所以中国以后如果再提出边境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些移民将有很大的困难。 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在2006年11月13日晚上播出的接受印度CNN-IBN电视台专访节目中指出:“中国的立场是,你们所说的阿鲁纳恰尔邦全部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其全部拥有主权。这就是我们的立场。”但印度外交部也公开重申“阿邦属于印度的事实不容置疑”。2007年5月26日,印度公务员代表团原定访问中国进行考察,但其中一名印度官员来自阿鲁纳恰尔邦,北京当局认为一旦发给该员签证,无异承认阿邦属于印度。新德里当局因此取消代表团出国访问。 Ltd.,1970)一书中写道,“当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中国政府突然宣布单方面无条件撤军,这与其说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不如说是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战争史上还从没有过这样的事情,胜利的一方在失败者还没有任何承诺的情况下,就单方面无条件撤军,实际上也就是让自己付出巨大代价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化为乌有。” 解放军作家金辉在《墨脱的诱惑》书中对那段历史作了这样结论,“胜利者和失败者是十分明确的。但是,经过了近三十年之后,结合现在再来看那场战争及其结果,却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了——胜利者除了没有失败的名义,却具备了失败者的一切;失败者除了没有胜利的名义,却得到了胜利者的一切。胜利者因为胜利的飘飘然,以至连对胜利成果的彻底丧失和巨大的屈辱都无动于衷。失败者因为唯独还没有得到胜利者的虚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发誓要报一箭之仇。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嘲弄,如果当年印度取得了胜利,那么现在他们在这一地区肯定不会如此占尽便宜,如果当时中国在此地失败,那么现在反而大概不会这么被动和可怜。”

错那怎么去中印实际控制线?

经过错那县 然后是到浪不乡 在过去就是 向南 那边就会有两边的军营与一条河

中印之战中国胜利后为什么要撤退回实际控制线?是不是中国害怕了?求大神帮助

引用“标签:中国,胜利,害怕 问题补充 12:31 到头说来还是害怕打败仗,藉口就是顾全大局” 楼主没有任何的战略思维能力!!! 当时中国的战略目标是自力更生,摆脱苏俄的控制;制止美国对中国的干涉,加紧建设中国经济、工业!没有任何其他事情能比这个更加重要,一切都为达成此目标服务。真正想中印继续打下去的是苏联,但是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美苏只好协商停战。中印之战时,美苏对中国施加压力其实正好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不能在战争中一直拖下去!~真是口渴了就有人送水。美苏的干涉正是时候,中国打赢了,在军事上没有人敢小看中国。而给美苏一个面子,杜绝其干涉中国的借口,而且在未来的十年内都很难借题发挥,中国正好乘此机会,加紧发展。 而现在,要打吗???不,中国现在还不是打的时候,中国现阶段目标是成为世界经济、工业强国。此时发动战争完全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不是中国所需要的。而留着这么个争端在这里,等待我们需要的时候再把问题彻底解决,更加符合中国所需!~ 而印度虽然引进航母什么的,但是战争打的并不是武器多厉害......而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工业能力!~印度的执政者并不是白痴,是不会主动挑起战争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谁最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