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全球地位是如何发生改变的?

摘要:“贸易优先于统治”的原则,成了英帝国殖民体系的一个基本原则。由于重心不在于对领土的统治、资源的搜刮,英国的殖民地战略,更多是倾向于和当地人合作。英国比较注重和当地人的协调,而不是赤裸裸的自上而下的统治,同时也更多注重殖民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为自己培植一个有购买力的市场。
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全球性的霸权国。从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开始,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拥有霸权地位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提到,“1820年至1890年,英国无疑是欧洲最富强的国家,在这70年间,它控制的大国财富从未少于45%,而且在该世纪中期的20年里(年),它占有近70%的财富。法国是那20年中最接近英国的竞争者,但它对欧洲工业能力的控制从来没有超过16%。”这里所说的国家财富,是指政府能够动用的国家实力,而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十九世纪,尽管沙俄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英国一直差不多,但是英国政府所掌握的国家实力,远远超过俄国。
美国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
对于英国这样一个本土面积只有26万平方公里、人口最高峰时期也不超过4000万人的岛国来说,维持一百年的全球霸权地位,确实是一个奇迹。1763年结束的七年战争中,英国击败了法国,获得大片的殖民地,如果把这作为英帝国霸权的标志的话,那么英国的霸权时期,还要再往前推五十年左右。获得了大片殖民地,或许可以成为英国霸权地位的标志之一,但不是英国获得霸权地位的原因。从16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击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最终获得了经济霸权、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
英国霸权地位的获得,有运气的因素,有战略的因素,更有制度的因素。
运气的因素是最简单的,那就是随着地理大发现,国际贸易的航线,逐步从地中海转向了大西洋。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和东方的贸易一直控制在土耳其人手里,而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直到1869年才通航。对于英国来说,只要它保持在地中海的海军优势,那么无论是法国还是沙俄、土耳其,统统都无法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新航线开辟以后,英国原有的地理劣势,转而成为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战略的因素也极为重要。英国之所以能维持将近两百年的霸权地位,与它非常明智的战略是分不开的。英国很早就意识到了海军的重要性,1546年建立了第一支常设海军。与英国海军优势相配的,是英国庞大的商船队,正是这些商船队,从全球贸易中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英国海军优势和《航海条例》击败了“海上马车夫”荷兰,促成了英国商船在海上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16世纪后期英国战船与西班牙舰队交战的场面
“1571—1576年,英国建造了适于远洋的百吨以上的船只51艘。到年,进入伦敦港的船只几乎有一半属于英国。1562—1563年,运往波罗的海地区的呢绒,有2/3使用的是英国船只,而在1599—1600年,这一比例提高到99.9%”(夏继果:《伊丽莎白一世的外交政策与商业扩张》,《齐鲁学刊》1996年第5期)。1689年以后,英国相对于欧洲大陆强国的海军优势日益明显,到了1790年,英国海军的主力舰数量,已经是法国的三倍。
英国另外一个重要的战略经验,就是致力于欧洲大陆的大国均势,而不试图谋求控制欧洲大陆。在整个十九世纪,英国都把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视作自己的威胁,灵活调整自己的结盟对象。通过与土耳其的合作,英国人控制了黑海海峡,阻断了沙俄海军进入地中海的通道;通过七次反法联盟,最终击败了拿破仑法国。尼尔·弗格森在《帝国》一书中提到,“从1757年到1760年腓特烈大帝每年从英国得到多达675.1万英镑的资助。在拿破仑战争末期,英国财政援助的数额就更大了。例如,仅1813年它就给各盟国1100万英镑,在整个战争中它提供了6500万英镑。”如果英国不介入欧洲内部的主导权争夺,它也就不会成为其他大国的主要对手,从而可以操纵欧洲大陆的均势、让它们互相消耗,同时自己把宝贵的资源投放在海军力量上,确保英国的海军优势和海上贸易通道的安全。
英国战略经验的第三点,就是妥善处理和殖民地的关系,使得殖民地尽可能成为英国的助力而不是负担。准确地说,并不是殖民地带来或者巩固了英国的霸权地位,而是英国的殖民战略巩固和加强了英国的霸权地位。
与沙俄不一样,英国并不热衷于领土兼并,而是通过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能够在全球推销自己的产品。势力范围和殖民地并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而且,在英国的殖民体系中,殖民地是分类控制和管理的。对于欧洲移民为主的地方,英国逐步培育出类似于母国的社会体制和社会形态,最终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强大盟友。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英国致力于培养这些地区的自治能力,使它们变成英帝国最忠诚可靠的盟友。1867年,加拿大成为自治领。随后,在1901年和1907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成为自治领,南非在1910年成为自治领。
曾经被大英帝国统治过的地区
英国历史学家马歇尔在《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中指出,“到19世纪后期,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的白人人口的增长,将使他们成为英国真正有价值的‘坚定忠诚的盟友’,是未来战争中高质量军事力量的来源。随着他们经济的发展和南非经济被黄金和钻石改变,他们作为英国贸易伙伴和英国投资场所的重要性极大地增加。”澳大利亚本来是英国流放罪犯的地方,是不毛之地,每年英国需要花很多的钱来维持。但是,澳大利亚最终发展成为了一个发达国家。在一战和二战中,印度为英国提供了大量的作战部队,对于英国获胜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重心不在于对领土的统治、资源的搜刮,英国的殖民地战略,更多是倾向于和当地人合作。英国比较注重和当地人的协调,而不是赤裸裸的自上而下的统治,同时也更多注重殖民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为自己培植一个有购买力的市场。如果殖民地始终发展不起来,无法购买宗主国的工业产品,对英国而言,就丧失意义了。英国关注的,不是土地和人口本身,而是这些土地和人口能够给英国带来什么样的财富。这恐怕是英国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与农业帝国最大的观念区别所在。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在北美,英国人在击败法国之后,仍然允许法国移民讲法语、通行法国的法律,从而使得这些法国移民继续忠诚于英国;在印度,英国帮助印度修筑铁路、建设学校和公共工程,英国在印度修筑的铁路里程数量超过了本国;在弗吉尼亚,移居者早在1619年就获准选举地方议会。这一机构的权力日益增长,到美国革命时,它的影响已超过王室总督。
1909年的印度铁路版图
当然,这并不是说英国的殖民统治主要或者完全是正面的;事实上,黑奴贸易、镇压民族起义、挑拨族群矛盾等,都是英国殖民时期的重大黑暗点。但是相比法国等殖民强国,英国统治下的殖民地,确实能更多保留原有的体制,同时逐步引入一些现代文明的制度与管理成分。
英国殖民体系中最受关注的那些关系到海上贸易安全的战略据点,从地中海的直布罗陀、马耳他、塞浦路斯,一直到苏伊士运河、斯里兰卡和印度,往往被称为英帝国的“生命线”。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生命线指的就是这些殖民地本身。其实它的重要性并不是土地,而是这些土地位置。也就是说,“生命线”的价值是通道价值。通过控制这些战略要点,英国平时可以保证海上的贸易安全,战时可以切断其他国家的海上运输。当然,“生命线”的提法还是夸大了,因为这条生命线只是英国海上贸易通道的一部分,大西洋航线是同样重要的。
相比殖民地自身给英国带来的经济价值,英帝国的财富更多来自于与欧洲各国和殖民地的贸易,而不是简单的征税和掠夺(但也有掠夺,尤其是罪恶的奴隶贸易)。在自由贸易还没有成为国际秩序的时候,各殖民强国垄断了殖民地贸易,而英国获取的更多的殖民地,自然就意味着它有了更大的国际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来源地。繁荣的海外贸易,刺激了英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航海技术的进步和英国造船业的发展。英国快速地从一个落后的海岛国家变成了主要的强国之一,并且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工业革命使得英国具有巨大的领先技术优势,而庞大的殖民地又给它提供了销售市场。对于英国来说,它逐步倾向于自由贸易,通过物美价廉的商品来占领世界市场,而不是像西班牙那样通过垄断殖民地贸易来获利。为了使英国的工业品打进别国市场,英国需要别的国家也实行自由贸易。由此,“贸易优先于统治”的原则,成了英帝国殖民体系的一个基本原则。
之所以英国采取不太一样的殖民地战略和统治方式,本质上是与英国的政治制度的革命联系在一起的。制度的因素是根本性的
如果没有自由主义的政治革命,英国就不可能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工业革命的先行者,也就不可能积累起来打败荷兰、法国的实力,更不可能建立起来海军霸权。如果不是基于英国自身的自由主义政治体制,“贸易优先于统治”、将殖民地管理体系纳入到议会制度等都不会发生,也就不太可能在这些殖民地独立以后还与其保持盟友关系。
殖民地的存在的确是英国霸权的助力,但是,不要忘了,在大多数地方,英国的殖民统治是入不敷出的,给英国带来财富的是贸易而不是统治;也不要忘了,其他强国也获得了大量的殖民地,但是并没有发挥类似的作用,宗主国为了维持统治耗费了从殖民地获得的巨大资源——例如西班牙、葡萄牙,最终却一无所获、沦为二流国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洲保持优势地位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