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和梁启超属不属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1、康有为: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主要成就:发起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宣传维新思想,帮助光绪帝进行戊戌变法。

2、梁启超:在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随康有为亦步亦趋,无论办报或教学,都注意并且用力阐述康有为的改良思想和变法理论。他以公羊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为依据,鼓吹变法,讲求维新,宣传西方科学文化,充分显露了年轻爱国志士的朝气和锐气。

3、谭嗣同: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

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12分。) 1. 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A. 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 奖励军功,授爵赐土 C. 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D. 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2. 下边两幅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的插图。画面直观生动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缸和采煤技术。由此判断这部著作应该是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本草纲目》 3.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 割香港岛 B. 五口通商口 C. 协定税款 D. 战后赔款 4.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中的这段话深受 A. 启蒙思想影响 B. 等级制度的影响 C. 专制主义的影响 D. 殖民主义的影响 5.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有效药方是(?? ) A. 斯大林模式 B. 罗斯福新政 C. 法西斯专政 D. 新经济政策 6. 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是 A. 自然灾害 B. 环境恶化 C. 地区冲突 D. 人口增长 二、材料解析题(第7题12分,第8题6分,共18分。)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定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情况表(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中国 世界其他 国家 年代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数 1-400 28 62% 17 38% 401-% 13 29% 57% 29 43% 4% 453 96% 材料二:“世界工厂”的转移(摘编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材料三:“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没能建立起支撑公允和持久和平的国际体系,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雅尔塔体系本质上也是基于大国划分势力范围。苏美争霸使世界陷入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尽管竞争和对抗激烈,但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并且在冷战结束后继续发挥着作用。” ――傅莹《看世界》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数据,指出公元1―1500年间和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分别呈现出怎样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的哪些政策导致出现了公元1501―1840年间的这种发展状况?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共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英国和美国先后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 (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苏争霸没有引发新的大规模战争的原因。并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呈现出的政治和经济格局。 8. “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列图片,感悟中国共产党28年的浴血奋战历程。 材料二:“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迸发勃勃生机。从1.8%到15%,这是40年来中国经济总占世界份额的攀升幅度;从97.5%到3.1%,这是40年来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下降幅度……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摘编自新华社《风雨砥砺壮丽史诗》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奇迹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片反映的史实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或历史意义。(任选两幅)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抉择的会议是哪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详解 1. 【答案】D 【详解】A不符合题意,“割据称雄,争夺霸主”是西周后期王室衰微的结果。 B不符合题意,“奖励军功,授爵赐土”是商鞅变法的措施。 C不符合题意,“讨伐商纣,建立政权”是西周的建立。 D符合题意,结合材料“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及所学知识可知,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故选D。 2. 【答案】B 【详解】A不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所著的农学著作。 B符合题意,根据题干“画面直观生动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缸和采煤技术”可知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时期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记述了农业、手工业技术成就的综合性科技著作。C不符合题意,《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学著作。D不符合题意,《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所著的医学著作。 故选B。 3. 【答案】C 【详解】A不符合题意,表格说明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明显下降,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B不符合题意,《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开放,损害了中国贸易主权,但与材料税率的变化无直接关系。 C符合题意,结合材料表格及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关税税率明显下降,有利于英国对华的经济侵略,故材料数据变化与协定关税有关。 D不符合题意,《南京条约》规定赔款2100万银元,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 故选C。 4. 【答案】A 【详解】 A符合题意,结合材料“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及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追求个人自由平等,所以材料内容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等级制度是奴隶社会中统治阶级按血缘关系、财产关系、政治地位等将居民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集团,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制度,材料内容未体现等级制度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专制主义是一种国家政治体制,其核心是专制君主在全国范围内居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独揽国家一切大权,材料内容未涉及专制主义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殖民主义是强国用各种侵略手段使落后国家变为它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侵略政策,材料与殖民主义的影响无关。 故选A。 5. 【答案】B 【详解】A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实行。 B符合题意,结合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各国都在寻找出路,美国的罗斯福上台后,开始实施罗斯福新政,新政实施后,美国经济缓慢恢复。 C不符合题意,美国没有走上法西斯专政。D不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是在苏联实行。 故选B。 6. 【答案】B 【详解】ACD不符合题意,“自然灾害、地区冲突、人口增长”都不是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导致的严重的问题。 B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1)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2)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但化学污染破坏了臭氧层,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3)污染和浪费也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4)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故选B。 7. 【答案】(1)状况:公元1―1500年前间,我国科技发明数量在世界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公元1501―1840年前间,我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政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学生如答“八股取士”、“文字狱”、“闭关锁国”亦可) (2)共同特点:科技中心、制造业中心。政治前提:英国: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3)原因:①美苏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②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经济格局:全球化趋势。 【详解】(1))本题从第一问从材料一中表格数据信息比较可得出,公元1――1500年间处于领先地位;公元1501――1840年我国科技逐渐落后于世界。第二问政策则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专制、“闭关锁国”“八股取士”“文字狱”等角度作答即可。 (2)本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中“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制造中心、科技中心”可概括为:科技中心、制造业中心。第二问政治前提则据所学知识从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的角度作答即可。 (3)本题第一问的原因可根据材料三中“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概括出:美苏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第二问政治和经济格局可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政治格局是多极化趋势;经济格局是全球化趋势。 8. 【答案】(1)井冈山会师: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会宁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占领南京“总统府”: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任选两项) (2)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因:①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答出要点即可) 【详解】(1)本题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得出,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共产党组织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占领南京“总统府”: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垮台,宣告了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亡,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本题第一问结合材料二中“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迸发勃勃生机”及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第二问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答出要点即可)

喜欢历史的朋友,一定对“康有为”这三个字如雷贯耳,如鲠在喉,关于他的话题实在是数不胜数,赞誉者有之,反对者更是不在少数。基本上,清朝末期和民国初年的那段历史中充满了他的印记,比如“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张勋复辟”和“君宪论战”等事件。

后世对于康有为的评价,历来就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有人称赞他是社会改革的先锋,也有人形容他是欺世盗名的骗子。在文史不假个人看来,这两种评价都有些极端和绝对,他似乎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

不过,如果非让我在“改革先锋”和“江湖骗子”二者选其一评价康有为的话,我更倾向于认同后者。为了抵制恶意抄袭剽窃,文史不假在图片附加水印实属无奈,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康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或者“南海圣人”。他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文学家、演说家、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理论家,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具有一定的时代进步性。

1858年,也就是清咸丰八年,康有为出生于广东南海的一户地主家庭,祖父康赞修和父亲康达初都是饱读诗书的士人。得益于这样的家庭教育和熏陶,他从小就开始接受系统的封建教育,立志于通过科举考试光耀门楣。

在《自编年谱》中,康有为毫不吝啬对自己的溢美之辞。六岁时,能将“鱼化龙”妙对“柳成絮”,获得族中长辈“此子非池中物”的夸赞;八岁时,“经史子集”已经倒背如流,各中含义尽皆掌握;十二岁时,学业小有所成,“霸世之气”已经初现;十六岁时,已经知万国之故和览东西之学,治世能臣终于长成。

不过,到了见真章的时候,这位自诩“全才”的康有为却傻眼了,真可谓当时牛皮吹得有多响,现在巴掌挨得就有多疼。他的科举之路可谓一片狼藉,先后三次才考中秀才,先后七次才考中举人。

1890年冬,康有为在广州府学宫文昌殿后的一座祠堂内兴办万木草堂,开始在此招生授课。短短几年功夫,他就凭借卓越的口才和广告拉拢了一大批的学生们追随自己,更打响了“南海圣人”的口号。

而且,康有为招揽的学生也个个不凡,或者说是“自命不凡”。陈千秋自号“超回”即超越颜回之意,梁启超自号“轶赐”即胜过子贡之意,麦孟华自号“驾孟”即凌驾孟子之上……。

别忘了,以上的这些古贤可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试想一下,自己的学生都强过孔子的学生,那自己岂不是要强过孔子?对此,梁启超还曾经大言不惭地评价自己的老师康有为“如大海潮,如狮子吼,善能振荡学者之脑气,使之悚息感动,终身不能忘”。

1895年春,已经37岁的康有为入京参加乙未科会试,之后留京等待发榜。期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辽东”和“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传回,所有举子们皆群情激愤,康有为洋洋洒洒写成的《上今上皇帝书》得到众人响应,史称“公车上书”。

虽然,这次“公车上书”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甚至没有被光绪帝御览,仅仅泛起一丝涟漪而已。但是,作为发起者和带头人的康有为却达到了扬名立万的目的,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认识这位“南海圣人”。

从此以后,康有为利用自己的“品牌效应”接连著书,先后发表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书》等颇有影响力的著作。而且,他开始极力宣传自己的变法改良主张,希望能得到上层统治者的支持。

凭借这些著作和理论,康有为终于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偶像,受到了各地莘莘学子的顶礼膜拜。以《新学伪经考》为例,这是奠定其变法主张和理论体系的核心著作,更被梁启超盛赞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

1898年1月,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踌躇满志的康有为向光绪皇递交了《应诏统筹全局折》。其中,除了宣扬维新变法思想外,还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方案,建议朝廷设置一个名叫“制度局”的新单位统筹变法事宜。

很明显,康有为建议设立“制度局”是为了替代原先的“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等机构,使之成为新的权力中枢。不过,这个步子迈得有些大了,立即就引起了顽固派势力的警觉。甚至于,就连支持洋务运动的开明势力代表恭亲王都也极为反对。

1898年5月,恭亲王已经病入膏肓,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亲抵恭王府探视。在病榻前,奕訢握着光绪的手喃喃留下了自己的临终遗言:

闻广东举人康有为等主张变法,请皇上慎思,不可轻信小人也。

恭亲王死后,作为之前反对变法的最大阻力似乎荡然无存了!但是,也仅仅是似乎而已,因为慈禧太后仍然屹立不倒,牢牢把控着朝局。

1898年6月1日,维新派骨干成员御史杨深秀上书陈奏:

请求陛下颁布谕旨明定国是。

与此同时,维新派的另一名骨干成员侍读学士徐致靖也再次催促光绪帝,请求早下决心。事实上,这些举措都是出自康有为的授意,终于推动年轻的光绪做出决断,只等慈禧太后最终首肯。

面对慈禧太后的不置可否,光绪皇帝变得心急起来,只好委托庆亲王从中斡旋。期间,他还斩钉截铁地表明了心迹:

倘若太后再不放权许我变法,宁愿宣布退位也不甘当亡国之君。

1898年6月8日,慈禧秘密召见庆亲王、刚毅和荣禄进行议事,流露出“试一试的态度”。对此,三人都表明了反对之意,刚毅更是“伏地痛哭”请求太后阻止变法,甚至奏请再次垂帘。

三天后,光绪帝命令翁同龢起草了《明定国是诏》并呈送慈禧太后批准,之后明发上谕开始进行变法。不过,变法刚刚开始五天,慈禧就突然发布了一道懿旨:

凡二品以上官员的任命都需由她定夺;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罢免翁同龢的一切职务。

眼见顽固派们已经开始反击,光绪皇帝决心最后一搏,准备在6月16日于颐和园内召见康有为。一个六品官员被传召觐见,这在历朝历代都是破天荒的大事,维新派们自然欣喜异常。

在殿外候见时,康有为遇到了刚刚调任直隶总督的荣禄,两人进行了一段简短的对话:

荣禄:以子之大才,亦将有补救时局之术否?康有为:非变法不能救中国也。荣禄:固知法当变也,但一二百年之成法,一旦能遽变乎?康有为:杀几个一品大员,法既变矣!

在觐见期间,康有为不仅没有审时度势主张稳妥变法,反而继续怂恿光绪加快步伐。甚至于,他还提出了“以现在之权行可变之事”的建议,贸然将手握实权的慈禧太后划入了对立面,还决心采取决绝的手段予以铲除。

为了获得军队支持,维新派们在暗中积极联络袁世凯,希望由他出兵扣押慈禧太后逼迫交权。当荣禄将此事告发后,慈禧最终“出手平乱”,轻松镇压了维新派和仅仅存续103天的戊戌变法。

眼见情势危急,康有为没有任何犹豫就选择出逃,完全不顾及他的苦命皇帝和苦逼学生。之后,光绪帝被软禁于瀛台,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和刘光第成为了“戊戌六君子”喋血刑场,真不知道他会不会感到些许羞愧。

逃亡到日本以后,康有为稍作调整就又重操旧业,继续将自己包装成了忠君爱民的进步人士,还组织了“保皇会”与革命党进行论战。不过,面对“大难临头独自逃跑”的指责,他总会被人指指点点。

为了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康有为通过冥思苦想终于计上心头。根据自己学生的亲身经历,他编造出了一个版本,声称自己“出逃”实属无奈,是奉了光绪帝的衣带诏,是为了保存实力以图后效。

凭借衣带诏的剧情和高超的演技,康有为自己都相信了,开始在国外大肆蒙骗爱国华人。不久,他终于率先“富”了起来,自然要享受多彩的生活,自然要挥洒写意的人生。

在国外避难期间,康有为辗转各国“宣传维新思想”并且接受爱国募捐,哄骗不明就里的民众支持君主立宪。据统计,他曾经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过印度洋,二经北冰洋,足迹遍布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印度、埃及、德国、挪威和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康有为在挪威“宣传维新思想”期间,可谓风光无限,还在百忙之中抽空登临了北极,成为第一个登上北极的中国人。真不知道,他是去找谁宣传维新思想了?北极狼?北极狐?还是北极熊?

到了1906年,康有为终于逛到了墨西哥,还在此通过炒地皮小赚了一笔,成为中国第一代的房地产商人。只不过,由于挥霍无度,由于生活糜烂,他的第一桶金很快就败光了。

在长期的“周游列国”中,康有为假借“衣带诏”还替满清皇室进行“外交活动”和“政治承诺”,就差建立流亡政府了。不过,依靠蒙骗终究只能一时,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他的说辞。

1908年11月14日和1908年11月15日,随着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离世,满清帝国的权力系统终于更新。光绪的侄子溥仪登基成为宣统皇帝,慈禧的侄女隆裕太后临朝听政,而光绪的弟弟载沣也成为了摄政王。

为了还原历史的真相,杨锐的儿子杨庆昶终于将密诏的原件转呈给了摄政王载沣。至此,关于“衣带诏”的传闻才真相大白:

近来仰窥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荒谬昏庸之大臣罢黜,……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妥速筹商,密缮封奏,候朕熟思再行办理。不胜十分焦急翘盼之至,特谕。

很显然,光绪帝的“衣带诏”的确真实存在,只不过受诏人并不是康有为,而是他的学生杨锐。换句话说,康有为这些年来的种种行径都是骗吃骗喝,甚至是欺君罔上,将中国的脸丢到了世界各地。

康有为在他的代表作《大同书》中,信誓旦旦地宣扬“男女平等”,宣扬“民主进步”。可是,他也就是随便说说而已,根本没有当回事,自己吃喝嫖赌抽一样都没落下。

最令人可气甚至发指的是,康有为的私生活非常不检点,除了四处撩骚外,仅有名有姓无从抵赖的妻妾就有6个。其中,原配妻子名叫张云珠,二姨太名叫梁随觉,三姨太名叫何旃理,四姨太名叫市冈鹤子(日本人),五姨太名叫廖定徴,六姨太名叫张光。这几个姨太太,基本上都是十六七岁时纳入,最大的也不超过十九岁。

关于这段内容,文史不假是在翻阅史料后得出的,绝对没有夸大其词。这,就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就是所谓的“南海圣人”康有为真实嘴脸!

辛亥革命后,腐朽的满清王朝终于寿终正寝,而民主的历史潮流也无可阻挡。1913年12月,康有为终于结束了自己的流亡生涯回到国内,还大言不惭地请吴昌硕篆刻了一枚印章:

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

虽然只有短短27个字,但充分暴露了某些人的无耻和下作。最让人气愤的是,康有为没有丝毫的愧疚,还在继续鼓吹所谓的“君主立宪”,还在继续谋求“清帝复辟”,彻底沦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敌人。

1917年6月14日,张勋趁着“府院之争”率领五千“辫子军”入京,还把12岁的废帝溥仪搬了出来宣布满清复国。听闻“张勋复辟”,除了一大群遗老遗少们欢欣雀跃外,康有为也跳了出来,还希望获得首揆的职务,受到瑾太妃的极力反对才无奈作罢。

张勋的倒行逆施之举,立即遭到了举国上下讨伐,孙中山更是代表革命党在上海发表了《讨逆宣言》,终于结束了这出闹剧。之后,康有为长期在上海定居,继续过着自己“奢侈享乐”的日子,时不时还在文化界发声。

大革命开始后,康有为为了躲避北伐军,也为了体现与革命派势不两立,于1927年春携家抵达青岛定居。不久,他因为参加文化名流宴请而食物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由于康有为死状是“七窍流血”,而且死前极为痛苦。因此,有人怀疑并非食物中毒那么简单,极有可能是死于毒杀,但一直都没有定论。对此,其女康同环在《先父的墓碑》中这样写道:

卒前挣扎痛苦,七窍都有血渍,是中毒的现象。不过,所谓食物中毒可能是英记酒楼的食品不洁所致,未必就是政治斗争而牺牲的。

不论真相如何,这位“南海圣人”就这样走完了自己充满争议的人生。

回顾康有为的一生,有过一定的时代进步性,也有过很多的黑历史。对于他的评价,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苛责古人,说到底就是——称得上“著名”二字,配不上“伟大”二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桂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