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身经百战又是老将,吴三桂为何会输给康熙?

康熙十二年(1673年),镇守广东的尚可喜给康熙上了道奏折,请求回辽东老家去养老,想让儿子尚之信留在广州承袭平南王的爵位。


平南王尚可喜并没有反叛,他的长子尚之信为了响应吴三桂起兵,夺了他的权,幽禁了他

康熙的这一举动让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与镇守福建的镇南王耿精忠感到不安,二人随后也试探性的上疏,请命退休,并表达了自己愿意撤藩的意愿。

对于康熙来说,撤藩这件事,无论是由朝廷提出还是由藩王提出,他们之间都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场硬仗。于是,回复:“好”。随后就任命折尔肯与傅达礼为钦差大臣,前往昆明督促吴三桂早日启程。


对于撤藩,整个清朝只有康熙一人看的最透

吴三桂在得到康熙的明确回复之后,不得已起兵反清。事实上,他这个云南土皇帝已经62岁了,如果不是康熙的逼迫,他是无论如何不会放弃所拥有的一切,冒险起兵的。

檄文中,他沿用了自己在明朝时的官职: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奉旨总理天下水陆大军,兴明讨虏大将军。奉旨?奉谁的旨?当然是朱三太子朱慈炯的旨了。


为保年幼的朱三太子,避居僻壤,养兵待时,密图恢复,现在时机成熟了,是时候反清复明了。吴三桂改回了大明的国号,建元周咨,奉朱慈炯为皇帝。

吴三桂将南明永历时期投降的精锐分了十个营,任命了十个总兵,这些都是他的亲信部队。其中的三个总兵是他的嫡系,马宝、夏国相、胡国柱,马宝是永历旧臣,其他两位是吴三桂的女婿。

各地在收到“兴明讨虏”檄文之后,大多做出了反应,最先响应吴三桂的是贵州提督李本深。他是高杰的外甥,此时驻扎在安顺。在他的影响下,贵阳的巡抚曹申吉、总兵王永清也都开始响应吴三桂。


吴三桂账下第一将:马宝

马宝率领着吴军顺利的进驻了贵阳城,然后一路高歌猛进,一直打到湖南的沅州(芷江侗族自治县),总兵崔世禄投降。之后吴三桂的大军迅速在湖南全省展开军事行动,马宝占领了常德,夏国相占领了澧州,胡国柱占领衡阳,吴应麒占领岳州,湖南巡抚卢震丢下长沙逃跑了。随后吴三桂进驻常德。

吴三桂在湖南的战绩给那些收到檄文的人吃了定心丸,很多摇摆不定的心终于做出了响应吴三桂的决定。

四川提督郑蛟麟,总兵谭宏、吴之茂起兵响应,四川巡抚罗森在郑蛟麟的建议下也挂上了明朝的旗帜;


广东反叛的是尚可喜长子:尚之信

陕西的王辅臣杀了经略大学士莫洛之后也起兵响应,往甘肃发展,一直打到兰州,吴三桂也算对王辅臣有知遇之恩,此前前往缅甸捉永历的时候就曾举荐过他;

襄阳总兵杨来嘉、副将洪福起兵响应,占领了毂城(谷城县)、均州等地;

驻防彰德(安阳)的河北总兵蔡禄起兵响应;

镇守广西的孙延龄起兵响应,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起兵响应,还有郑经也在福建登陆,进攻广东的潮州和惠州。

一时之间,江南的反清兴明势力遍地开花,让吴三桂有点不知所措,但此时紫禁城内的小皇帝康熙却是指挥若定。

面对江南的各处反清势力,康熙并没有表现的很惊慌。在索额图的协助下,针对吴三桂等反清势力的重点区域,康熙迅速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索尼后代中最有才能的也就是三子索额图了,可惜索额图一辈子都想证明自己比索尼还有本事

任命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前往湖北镇守荆州(江陵),防止吴三桂渡江,马哈达去兖州、扩尔坤去太原以为万全。此外在西安、汉中、汝宁、南昌、安庆等地也都部署了很多兵力。

康熙还创立了军事驿站,使各地的战况能在几天之内迅速传送到北京,有名的六百里加急也就出现了。

康熙派遣李之芳到浙江杭州总督浙江军务,这个李之芳不仅很有能力,而且还很奇葩。他对清朝的卖力远胜于那些满蒙亲贵们。


击败福建镇南王耿精忠的李之芳,被影视剧忽略了

面对耿精忠手下的三员大将马九玉、曾养性、白显忠对浙江与江西的疯狂进攻,李之芳并没有在杭州偷安,而是与赉(lai)塔到衢(qu)州去与耿军决战。最终在江山县的大溪滩击败马九玉,穿过仙霞岭,进入了福建。耿精忠在福建兵力空虚,仅仅两个月便投降了,留在浙江的耿军没有了主帅没有了后援,慢慢的都被李之芳吃掉了。

康熙封安亲王岳乐为定远平寇大将军,进驻南昌。赣北的吴军与耿军竟然都敌不过这位满洲的将门之子,饶州、抚州、广信、景德镇、上高、安福等城池很快便被岳乐收复。


岳乐的父亲是阿巴泰,祖父是努尔哈赤,不仅背景深能力还强

岳乐带着二十门南怀仁刚刚铸就的新式火炮,对着夏国相驻守的萍乡一顿乱轰。收复萍乡之后,醴(li)陵、浏阳相继都被收复,吴三桂的长沙危矣。

救援长沙失败之后,吴三桂败走衡阳。他让马宝放弃长沙,全力进攻永兴,可是这个永兴就像被魔咒了,马宝怎么也打不下来。

就在马宝进攻永兴的时候,清兵却从赣南进入了韶关,尚之信投降了,吴三桂见大势已去,慌乱之后在衡阳过了一把做皇帝的瘾,然后病逝了。

所有的反清势力当中,最难缠的恐怕要属甘肃平凉的王辅臣了。这王辅臣不仅会打仗,而且还占据了有利地形。


王辅臣不过是图海晋升路上的垫脚石,能力夸大了,将才已是极限,提督也是最高职位了


周培公的能力被影视剧夸大了,他就是一个文职参谋

康熙任命图海为抚远大将军,周培公为参谋,前往平凉进攻王辅臣。图海来到甘肃之后,趁王辅臣不备,迅速占领了平凉北边的虎山墩,周培公毛遂自荐入城游说王辅臣,最终王辅臣尚失了地理优势,迫不得已再次投降了清朝。当然,他免不了被战后清算。

吴世璠虽然继承了吴三桂的一切,但才能比康熙差太远了。昆明城破的时候,选择了自杀。马宝、夏国相被俘虏了,马国柱被南怀仁的红衣大炮打中,当场死亡。

吴三桂的三个失误,注定了他的败局

清朝的满、蒙、汉各有八旗,总计二十四旗,但这二十四旗的清朝嫡系部队也不足二十万人。击败吴三桂的不是满清,而是汉人统帅的绿营兵。

康熙平定三藩时期,清朝有66万绿营兵

满清的战斗力在入关之初算是巅峰了,即便是在其巅峰时期,依旧难敌南明势力。如果没有洪承畴、吴三桂等降清的明将,永历皇帝重用的晋王李定国说不定可以一直打到北京,将清朝赶出山海关。

第一,驻军常德而不渡江

马宝占领常德之后吴三桂就进驻了常德,随后康熙派遣了勒尔锦镇守荆州,与吴三桂隔江对峙,压制吴军渡江。


吴三国占领常德而不渡江,是采取守势

吴三桂面对江对岸的清军试都没试就以策应江南兴明势力为由,而不肯渡江,以致错失最佳战机。

事实上镇守在荆州的勒尔锦完全就是个草包,不仅不敢与吴军交战,甚至有一次听说吴军渡江,立马悄悄的埋掉南怀瑾督造的红衣大炮,准备逃跑。如果吴三桂的内心在坚定些,即便是渡江而上,清军也难敌吴军。

第二,王辅臣起兵响应后,没有率兵进入陕西

吴三桂起兵没多久,王辅臣就杀了莫洛起兵响应,并向甘肃发展。如果此时吴三桂能经四川入陕西,占领陕西这个战略要地,那基本上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如果经四川入陕西,大清朝危矣!

所谓打蛇打七寸,明清两朝的七寸都是在陕西。占领陕西之后,有王辅臣在甘肃稳定后方,也将不会有后期王辅臣再次降清被清算的悲剧。

占领陕西之后,能有效吸引清军的兵力。清朝最能打的岳乐如果受到北方牵制,在赣东、赣北没有战绩,江西总督董卫国、巡抚佟国正或许也不会为清朝那么卖命,毕竟看到希望与看不到希望,这些投降的汉人将领作战完全是两种状态。


湖广总督蔡毓荣在三面夹击之下,在江南也难有作为。至于荆州的勒尔锦,即便没有被吓跑,占领陕西后,荆州也失去了他的战略价值。

第三,师出无名,各自为战,不能顾应

吴三桂失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师出无名,虽然名义上奉了朱三太子朱慈炯的旨意,但实质上并没有将朱慈炯推上他本该有的政治位置。


吴三桂将朱慈炯当做了一颗废棋

或许吴三桂不懂三国,不明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精髓所在,以致清朝追杀南明残余势力的悲剧再次重演。

檄文所到之处很多汉人将领都起兵响应吴三桂,但绝不希望推翻清朝之后,由吴三桂来做这个皇帝。

况且,此次兴明反清的势力较南明时期更为复杂,不仅有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还有郑成功的后人郑经,占据险要的陕西王辅臣等。

这不是《康熙王朝》,所以这些人也都不愿意尊吴三桂的令,即便是吴三桂的旧部将王辅臣也不是心甘情愿,更不能坚定信心。


吴三桂称帝必死无疑,为何不学多尔衮效仿曹操呢!

从吴三桂起兵的战略部署及与檄文完全相悖的行为来看,他的兴明言论纯属是在造势,并非真的想要兴明将清军赶出山海关。

与清军划江而治或许是他内心真实的意图,当然,这一想法他或许真的在顺治帝时期听到过,毕竟仁慈的顺治并不想对南明斩尽杀绝。可惜康熙不是顺治,他比顺治野心大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三桂有可能推翻清朝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