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某些国家发生粮食短缺或饥荒时,哪些国际组织会伸出援手?在线等,非常急


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并无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转载。



治未病”一语出自《黄帝内经》的《素问 · 四气调神大论》,原文是:“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圣人不治疗已发生的疾病,只治疗未发生的疾病,如果等疾病发作了再治疗就太晚了。

西方医学是历来强调“治未病”的。西医的祖师爷、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就非常重视“治未病”。他注意到气候、食物、职业这些外界因素能引起疾病,因此提倡通过恰当的饮食、休息和锻炼让疾病自然痊愈并保持健康,尽量少用药物。“我们的自然是我们疾病的医生。”“如果我们给每个人恰如其分的营养和锻炼,不太少也不太多,那么我们就发现了最保险的健康方法。”“走路是最好的药。”“让食物成为你的药物,让药物成为你的食物。”这些论述收集在《希波克拉底文集》中,其成书时间比《黄帝内经》早了三四百年。

恰恰相反,“预防为主”乃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思想,而预防医学也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事实上,现代医学在疾病的预防方面做得极为出色,特别是在预防传染病和营养不良方面最为成功

通过疫苗接种公共卫生措施,许多恶性传染病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乃至被消灭。由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发现,使得许多营养缺乏导致的疾病,例如坏血病、佝偻病、脚气病、糙皮病和许多种贫血,都能被简单地预防。对污染物、环境毒素的研究,让我们知道如何通过保持健康环境预防疾病。对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现代医学也提倡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例如不吸烟、少喝酒、均衡的饮食、适当的锻炼、放松的心态。由于有了准确的诊断技术,对这些慢性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了治愈率或避免进一步的恶化。

医学界现在也越来越倾向于认为适量的喝酒可能的确有助于健康,特别是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

美国国家科研委员会的建议是每天不超过相当于 40 毫升纯酒精的。

如果你本来滴酒不沾,那么是不是从此应该开始喝点酒呢?也未必。适量的喝酒只对那些得冠心病的危险性比较高的人,才可能有好处。这些人包括:有冠心病家族史、抽烟、高血压、总胆固醇高于 200 、 HDL 低于 35 、男人在 40 岁以上、女人在 50 岁以上。如果你不属于这个人群,喝酒可能对你没有任何好处。

那么应该喝什么酒比较好呢?有一些研究表明喝葡萄酒似乎比喝其他酒更有助于降低冠心病危险。

无形的肺部杀手 - 氡气

众所周知,吸烟是肺部的第一杀手,大约 90% 的肺癌病例是因为吸烟引起的。那什么是肺部的第二杀手呢?是二手烟吗?不是。二手烟在肺部杀手名单中只能排在第三位,排第二位的是放射性惰性气体

铀和镭普遍存在于土壤岩石中,不断地在产生氡,尤其是土壤,因为是松的,产生的氡更容易释放出来。所以氡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只不过在室外土壤、岩石释放出的氡很快被稀释掉了,但是在室内就不一样了,产生的氡会累积起来。因为氡的比重比空气大,最终都沉积到房屋的最底层了。

所以氡气对于生活在平房或楼房底层的人威胁比较大。所以美国要求,如果你生活在三楼以下,要测一下氡的含量。

石材等建材也能释放氡,也是个危险因素,尤其是生活在三楼以上的,对他们来说土壤不是威胁了,建材就成了主要风险。如果房屋的建筑、装修大量地用到花岗岩等富含铀的石材,最好还是去测一下氡含量。

在高浓度的氡气中生活,致肺癌的风险相当于每天抽 135 包烟。

避免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比饱和脂肪酸还大),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尽量用不饱和脂肪酸取代。

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每天摄入的反式脂肪酸的量不要超过食物热量的 1 %,大致相当于不要超过 2 克,吃一份炸薯条就远远超过这个量了(大约含 5 ~ 6 克反式脂肪酸)。

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预防办法:

  • 选用低脂或脱脂的奶制品
  • 少吃蛋黄(鸡蛋中的胆固醇主要在蛋黄中)
  • 少用食用油,不用动物油,要用不饱和植物油
  • 要适当地摄入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来自鱼的欧米伽-3 脂肪酸。最好是由吃鱼摄入,也可考虑服用鱼油胶囊,对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人到中年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身体的能量消耗明显少了,但是饮食习惯通常并没有明显改变,饭量还和以前差不多甚至吃得更多,多吃的那些饭就变成了脂肪。

在绝经期之前,女性体内如果有多余能量转化成脂肪,大多是存在臀部、髋部,出现丰腴女性特有的梨子形状体型。这可能是在为生育做能量储备。但是到绝经期后,已不用担心生育了,脂肪存放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和男性一样,存在了腹部,变成了苹果体型。这时候即使体重没有发生变化,体型也变了。

身体其他地方的脂肪在皮肤下面,叫作皮下脂肪,那是我们能用手捏起来的“肥肉”。而腹部的脂肪除了皮下脂肪,还有包围着内脏器官的脂肪,叫内脏脂肪,那不是我们能在体外摸到的。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更令人担忧。它们不仅让人大腹便便影响美观,而且还危害健康

怎么知道内脏脂肪过多呢?简单的办法是量腰围。

谁都知道要减肥就要少吃多运动,管住嘴迈开腿

如果通过绝食,大幅度地减少食物的摄入。这种做法是很难持续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身体会以为遇到了饥荒,将会本能地进入备荒状态,代谢速度会减慢,会尽可能地存储脂肪。等到食量又逐渐上升后,身体反而有了更多的脂肪。正确的做法是适当地控制饮食的量(每天要比年轻时少摄入 200 大卡左右),更重要的是饮食要均衡、健康。

有人试图通过做仰卧起坐、揉捏腹部等所谓“腹部减肥操”定点锻炼腹部来减少腹部脂肪,这是不可能的。锻炼腹部只会让腹部的肌肉变得更发达,却不能特定地消除那里的脂肪。

你可能觉得奇怪,既然维生素 C 这么重要,为什么人体不能自己合成?绝大多数动物都能自己合成维生素 C ,人和类人猿是少数的例外,这是因为与合成维生素有关的一种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变成了没有功能的假基因,人和类人猿就没法自身合成维生素 C 了。我们的祖先以水果为食,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不能自己合成维生素 C 不会对生存产生影响,这个突变就被保留了下来。只有在人类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之后,维生素 C 缺乏才成了一个问题。

还需要多种矿物质。其中需求量最大的矿物质是钙,

体内 98 %的钙都用于组成骨骼

从 30 多岁开始,骨丧失钙的速度逐渐高于吸收钙的速度,从而导致骨质的减少。从 40 岁开始,几乎所有的人都开始逐渐丧失骨质。如果在 30 岁之前没有存储足够多的骨质,之后又没有补充足够的钙,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丧失越来越多,骨变得越来越疏松,最终无法支撑身体的重量,很容易发生骨折,就得了骨质疏松症。

成年人( 19 ~ 50 岁)每天推荐量为 1000 毫克。补钙不是多多益善。每天摄入的钙不宜高于 2500 毫克。

鲜牛奶和酸奶是饮食中钙的重要来源,一杯( 240 毫升)鲜奶或酸奶的钙含量达 300 毫克。此外,豆腐、坚果和深绿色蔬菜(甘蓝、花椰菜等)也富含钙。

膳食中食盐和蛋白质过多会使肾脏排泄过多的钙,因此应把每天钠的摄入量控制在 2400 毫克( 1 小调羹食盐,约 6 克),蛋白质控制在 170 克。

爱健身要吃蛋白粉的小伙伴更要加强补钙。

也可以考虑每天口服钙片人体一次最多只能吸收 500 毫克的钙,因此不要买每片含量高于 500 毫克的钙片,否则只是浪费。如果你需要一天补 1000 毫克的钙,应分两次各服 500 毫克的钙片,而不要一次服 1000 毫克。

人体要吸收、利用钙,需要有维生素 D 的参与。肤色浅的人只要在阳光下照射 15 分钟就能够生成足够一周需求的维生素 D ,肤色深的人则可能要用几个小时才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每天从事 30 分钟的跑步、滑冰、举重、体操、舞蹈等需要抗拒重力的负重性运动能够增强骨的强度和密度,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如果你每天都吃蛋、牛奶、肉、豆腐这些优质蛋白食品,那么是不太可能会缺乏蛋白质。

如果你担心自己会缺乏蛋白质,那么靠吃蛋白粉来补充也划不来。按照某种著名品牌的蛋白粉的吃法,每天吃一次,每次吃 10 克,其蛋白质含量为 80 %,也就是 8 克,相当于喝一杯牛奶所含的蛋白质的量,而其价格却是牛奶的数倍。

所以不健身的小伙伴没必要为了健康去买蛋白粉。

因此摄入蛋白质过多会对肝脏、肾脏造成负担,并且还会使体内的钙流失,损害骨骼健康。

口服胶原蛋白能不能美容?

所以口服胶原蛋白是不可能对皮肤起到特殊的保健作用的,它最多是起到补充氨基酸的营养作用,而这种营养作用不会强于吃其他蛋白质,甚至更差。这是因为胶原蛋白是所谓不完全蛋白质,缺少两种氨基酸(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一种人体非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价值还比不过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 20 种氨基酸的完全蛋白质(例如鸡蛋、牛奶、瘦肉中的蛋白质)

更好的办法是,例如避免让皮肤暴露在烈日下。阳光中的紫外线是皮肤的杀手,能降低胶原蛋白的合成达 60% 。

蜂蜜,又称蜜糖,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

工蜂的喉咙里的一种腺体分泌的。

但蜂王浆并不是专供蜂王的食品。其实,所有蜜蜂幼虫一开始吃的都是蜂王浆。吃了三天之后,才有了区别:大部分雌幼虫改吃蜂蜜和花粉,它们发育成工蜂,个别的雌幼虫继续吃蜂王浆,它们发育成蜂王。一只雌蜜蜂是发育成工蜂还是蜂王并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完全取决于它后天吃的东西。换句话说,同一只雌蜜蜂如果按蜂王来喂,就成为蜂王,否则就成为工蜂。“吃什么就变成什么”,这话对蜜蜂无比正确。

蜂王和工蜂的差别极大:蜂王有旺盛的生育力,产卵是它唯一的工作,一天能下几千个卵,而工蜂却丧失了生育力;蜂王能活几年,而工蜂只能活几个月。

但人们总觉得能让幼虫变蜂王的蜂王浆很神奇,就会想到,如果我们也吃蜂王浆,是否也能像蜂王那样长寿、生育力旺盛?由于这样的逻辑,蜂王浆成了常见的保健品。

不过这是现代中医发明的。中医的典籍(例如《本草纲目》)根本就没有提到蜂王浆,似乎不知道有蜂王浆这种东西。

蜂蜜的成分主要是糖,而蜂王浆的蛋白质、脂肪酸含量比较高,糖的含量则比较低。

中国原产的东方蜜蜂是不采集树脂的,但是自从西方蜜蜂在清末引进中国后,已逐渐把东方蜜蜂淘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蜜蜂,基本上都是能采集树脂的西方蜜蜂了。

  • 胶水用,用来修补蜂巢
  • 涂料用,涂抹在蜂室的表面上,让它变得光滑一些,以便连接上新的蜂室
  • 蜂胶还能被蜜蜂用来当武器,那些闯进蜂巢的寄生虫碰到蜂胶会被杀死,杀不死的可以用蜂胶密封起来,做成琥珀标本。研究人员甚至曾经在蜂巢里发现一个被蜂胶密封起来的老鼠木乃伊。蜜蜂是最讲卫生的,蜂巢里的废料、垃圾都要尽量清扫出去,对那些搬运不了的尸体,用蜂胶制作木乃伊避免它们腐烂,是很聪明的做法。
  • 帮助蜜蜂抵抗病害。树木分泌树脂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对付病虫害,具有抗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功效。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都用蜂胶来处理伤口。传统上蜂胶也被用来治疗烫伤、口腔感染和龋齿。这些其实都是在利用蜂胶抗菌、抗病毒、促进组织再生的功效。在今天,蜂胶更多地被做成胶囊,当成保健品口服。推销者声称它能够治疗很多种疾病。

螺旋藻其实并非丽江的特产,原产美洲和非洲的盐湖,那里的原住民有食用它的传统。

螺旋藻中蛋白质的含量的确非常高,晒干了以后蛋白质含量可达 70 %,说它是鱼、肉蛋白质含量的 3 倍不算夸大。但是除非你把螺旋藻当饭菜来吃,否则这个数字没有任何意义。每天吃几片螺旋藻精片摄入的蛋白质不过 1 ~ 2 克,可忽略不计(一个人每天需要补充几十克蛋白质)。对那些宣传蛋白质或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物质)的含量如何如何高的保健品,都可以这么算一下账。

在 19 世纪中叶,美国人是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人,但是当时美国军人(白种男人)的平均身高也只有 1.71 米。而现在,美国白种男人的平均身高达到了 1.79 米,

身高的这种增长趋势,与营养的改善有关。生长最迅速的时期是新生儿和婴儿时期( 0 ~ 2 岁),其次是青春期早期(女孩 11 ~ 12 岁,男孩 13 ~ 14 岁),女性在 15 ~ 16 岁,男性在 18 ~ 20 岁时停止了生长。

主要是足够的营养,其次是锻炼和睡眠

例如中国男人的身高 65% 受遗传因素影响,中国女人的身高则 60% 受遗传因素影响。中国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是 1.70 米(中国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是 1.60)

有一类“增高产品”对成年人也有一定的欺骗性,那就是人体拉伸器(或牵引床),这本来是供颈椎、腰椎疾病患者做牵引疗法用的。做完牵引疗法后会发现身体有所增高,能增高数厘米。于是有人把牵引床改叫增高机销售。牵引后能够增高是因为脊柱弯曲度发生了改变,以及脊椎的软组织间隙和下肢关节的间隙被拉长了导致的,但是这种改变是暂时的,数小时后慢慢地就又缩回去了。这和一个人早上起床时身高要比晚上略高一些( 1 厘米左右)是同一个道理。

成年后要永久性地增高,只有通过手术。如果要让身体永久增高几厘米以上,就只能去做断骨增高手术了,正式的名称叫肢体延长手术。不过,肢体延长手术风险大,如果手术不当的话甚至能导致残疾。

终于在 2006 年卫生部发布禁令,禁止把肢体延长手术用于美容增高,只能由有资质的医院用来矫正畸形。

想要增大乳房,立杆见影的方法当然是做隆胸手术。但是这种方法不仅不“自然”,而且会有引发并发症、使身体受到损伤乃至落下残疾的危险。

这类“排毒养颜”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中药大黄和芒硝,其实是用于治疗便秘的泻药

在食物、药物和体内新陈代谢产物中,的确含有毒素。但是人体有两个解毒器官—肝脏和肾脏—就是专门用来处理这些毒素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毒素不会危害健康,正常的人不必特意去“排毒”

如果毒素摄入过多、过重,引起了食物或药物中毒,那么就应该及时就医,用可靠的医学手段解毒,而不要轻信什么排毒产品。

奉为圣典的《本草纲目》中甚至找不到它的身影。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出的《本草从新》一书,才有关于冬虫夏草的首次记载,对其功效的说法只是:“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主要用来治咳嗽(是否真有效是另一回事)。

古人之所以把冬虫夏草当成灵丹妙药,是因为觉得这东西冬天是虫,夏天变草,很神奇,神奇的东西那就一定有神奇的作用。

这种寄生现象在自然界很普遍,光是这类被称为虫草属的寄生真菌就有 500 多种,但是中医认为只有其中一种才真正具有神奇的功效,那一种就是冬虫夏草。但是冬虫夏草说白了,就是毛毛虫尸体再加上真菌

人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在某些方面也更适合肉食,是食物中长期存在肉食的情况下出现的适应性进化。

肉食也使得人类对营养素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在构成蛋白质的 20 种氨基酸中,有 9 种人类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称为必需氨基酸。如果吃肉,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足够的必需氨基酸,但是要从植物性食物中获取就比较麻烦,素食者必须食用特定的植物性食物(例如大豆)或注意食物搭配才能获得足够的必需氨基酸。

完全的素食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发生疾病。素食者最常见的疾病是贫血。

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才是健康饮食之道。

有机食品 vs 绿色食品 vs 无公害食品

  • 标准:有机食品 > 绿色食品 > 无公害食品
  • 注意上图,绿色食品是(A 级),因为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AA级绿色食品,其实是我们国家为了与国际有机食品接轨,制定出的一个基本符合有机食品标准的食品等级。你可以理解成,AA级绿色食品其实就是“中国版的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比普通视频更有营养吗?
有机食品就一定是健康食品吗?
  • 1、媒体已多次曝光过有机农产品存在着乱贴标、卖证书等多种欺诈现象。
  • 2、有机农业不使用化肥,但是要使用有机肥。相当一部分的有机肥来自家禽、家畜和人的粪便。如果粪便中含有病菌、寄生虫虫卵,它们就会污染农产品,生吃农产品或没有煮熟的话,就有让食用者食物中毒或被寄生虫感染的危险。所以,天然的农药同样不能滥用,也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有些天然农药已被发现具有一定的毒性
  • 3、植物自身会分泌一些天然毒素,抵御病菌的感染和害虫、鸟的食用。这些天然植物毒素有的对人体也有毒性。在常规农业中,由于使用化学农药能有效地消灭害虫,农作物没有自己制造毒素的压力,产生的植物毒素比较少。相反地,有机农业中使用的天然农药不像化学农药那么有效,植物就不得不多分泌一些毒素来保护自己。特别是,不使用化学农药虽然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农田中的昆虫、蜘蛛、鸟、老鼠等动物的数量增加,但是这些动物在食用农作物时,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会刺激农作物分泌更多的毒素。有机农作物中的天然毒素含量通常要比常规农作物高

作者的观点:有机农业和常规农业只是生产农产品的不同方式,不管用什么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要达到了安全标准,就可以放心食用。

我为什么选择转基因食品

我当然吃,而且已不知不觉吃了 20 年。

  • 1、转基因食品通常比同类非转基因食品便宜
  • 2、转基因食品比较安全。和同类作物相比,抗虫害转基因作物能大量地减少农药的使用,也就比较不用担心农药残留的问题。而且更为环保
  • 3、转基因食品受到了更严格的监管,风险其实要比传统作物更低。转基因食品在上市前都按要求做过实验检测其安全性

合法的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

使用防腐剂是有必要的。

常吃大蒜能强身健体吗?

大蒜自古以来就被当成包治百病、具有神奇魔力的灵丹妙药,东西方都是如此。

蒜素具有抗菌作用倒不意外。

所以,即便大蒜能抗菌,最有效的也只是抗口腔里的细菌。

如果有吃大蒜的嗜好,把它当作调味品吃吃,固然无妨。但是如果是把大蒜当成保健食品大吃特吃,甚至花大钱去买大蒜保健品来吃,希望恐怕是要落空的。而且吃大蒜是有副作用的,最明显的副作用当然就是令周围的人敬而远之的蒜臭味。

所以吃完大蒜后不仅是口臭,呼吸和全身都会有持续的臭味。

有害无益的“美味”鱼翅

中国人把鱼翅当成贵重美味的历史并不长,大约从明代开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鲨鱼“腹下有翅,味并肥美,南人珍之”,可知当时还只是南方人珍重鱼翅。

供应鱼翅市场需求是捕杀鲨鱼的主要原因。

其实鱼翅本身并没有什么味道,还略带腥味,鱼翅汤的美味主要来自它的配料,用火腿、老鸡等真正的美味熬出来的。因此鱼翅很容易假冒,市场上有用明胶、海藻酸钠、氯化钙等材料仿造的假鱼翅。

这是因为工业废水不断地排入海洋,使得海水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并进入海洋生物体内,而鲨鱼处于海洋食物链的顶端,吞食了其他鱼类后,食物中的重金属也随之进入鲨鱼体内,积累下来,因此鲨鱼体内的重金属的含量会越来越多。

反复烧开的水究竟能不能喝?

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可能把水煮沸这么多次,只在一种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饮水机的加热一直开着,每隔 20 分钟左右自动加热一次。不过,饮水机用的桶装水是已经过纯化的,多次加热后产生的亚硝酸盐的量很有限。

微量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是无害的。

所以对瓶装饮料来说,最安全的是最简单的纯净水。但是长期只喝纯净水有可能导致身体对必需矿物质的摄入不足。从营养的角度说,如果是家庭日常的饮用水,最好还是喝自来水或简单过滤的水,应含一定量的钙、镁等必需矿物质,不宜太纯净。

“食物相克”是只有在中国才有的说法,外国人从来没有这方面的观念。

中医有一条“要戒除一切寒凉食物才能补气固元”,其中就包括不吃或少吃水果。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绝大多数水果的确都被归为寒凉食物:“西瓜,性寒”、“苹果,性凉”、“香蕉,性寒”、“梨,性凉”、“橘,性凉”……很多人也认为水果很冷,因为他们吃了水果后会拉肚子。

可见,水果之所以被认为“寒凉”,会导致拉肚子的原因在于果糖不耐

事实上,在国外,香蕉不仅不被认为能通便,反而被认为能止泻,是腹泻病人的首选食物。香蕉含抗淀粉酶的淀粉,能保护肠道黏膜。

小龙虾(中文名克氏原螯虾)是一种淡水螯虾,的确不是中国原产。它原产北美洲,在 1918 年作为牛蛙的饵料由美国引进日本,在 1929 年又由日本引入到中国南京地区。此时日本还未发动侵华战争,引进小龙虾当然不是用来处理尸体,而是作为食物、鱼饵引进的。

关于小龙虾重金属的担忧,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而且大部分重金属集中在小龙虾的外壳、鳃和内脏,肉中的含量很低。如果只吃小龙虾的肉,避免吃其内脏(包括很多人喜欢吃的虾黄),就可以大大减少重金属的摄入。

并不是只有中国人才敢吃小龙虾,非洲、欧洲、澳洲、美洲各国都吃小龙虾,其中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是世界最主要的小龙虾产地和消费地,在当地是一个年产值上亿美元的产业。 1987 年的统计称,世界 90 %的小龙虾产自路易斯安那州,其中 70 %在本地消费。当时中国还没开始流行吃小龙虾,近年来小龙虾的世界格局不知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

鱼腥草中就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叫马兜铃内酰胺。实验表明,马兜铃内酰胺也能对肾脏细胞造成损伤并诱发癌症,其细胞毒性甚至比马兜铃酸还强。

蕨菜、蕨根作为野菜吃的人要比吃鱼腥草的多得多,不幸的是,蕨中也含有一种有害成分,叫欧蕨苷,是一种强致癌物,能导致食道癌和胃癌。把蕨菜当蔬菜的地区其胃癌发病率比其他地方高得多。

除了果实部分,植物的其他部分都是不“希望”被动物吃的,因此通常会进化出排斥、毒害动物的成分。只有极少数植物其根、茎、叶部分碰巧适合人类吃,我们就会觉得它们可口,把它们当蔬菜,在长期的培育过程中,让它们变得越来越可口,实际上就是不知不觉地让它们变得越来越安全。而对那些含有有害物质的植物,我们会觉得它们又苦又涩,或者有奇怪的味道。这是人类进化出来的本能。所以我们大部分人觉得野菜不好吃是有道理的,这是本能在告诉我们,不要碰这种“纯天然”、“绿色”植物。

有很多种原因能导致粪便中的水分过多

  • 吃了某种难以吸收的东西。例如很多人喝了牛奶后会拉肚子。是因为乳糖留在肠道内,使得肠液的渗透压要比血浆的高,血浆里的水分就流失到肠道里了。
  • 消化道的分泌液过多。例如由于霍乱引起的腹泻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历史上有无数的人因此脱水而死。
  • 为了能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充分地被吸收,食物残渣在肠道中待的时间要足够长。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肠道蠕动过快,食物残渣过快地经过肠道排出体外,减少了水分的吸收,也会出现腹泻。

所以腹泻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有很多因素、很多疾病能引起腹泻,通常是消化系统的问题,但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疾病。要治疗腹泻,最好能确定病因对症治疗,而不是简单地止泻,即使腹泻暂时止住了,病其实并没有好。

实际上,在某些情况下腹泻可能是人体抵御病菌、病毒感染的一种方式,能让毒素尽快地排出体外。在这种情况下,止泻反而不利于身体康复。

所以咳嗽本身不是病,而是人体为了保障呼吸道畅通的一种自我保护

这说明呕吐是一种进化出来的保护身体的本能。

我们看到有人呕吐,甚至仅仅是听到呕吐的声音,也会感到恶心,忍不住要呕吐,这同样是一种进化出来的本能。我们是群居的动物,通常一起吃相同的食物。如果身边有人呕吐了,就意味着我们也很可能吃了同样的食物,应该尽快地把它吐出来。

有时,为了排出胃中的毒物,还要用催吐药催吐。

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生活会感到头痛的一件事是,美国人还在使用绝大多数国家都已抛弃的华氏温标(符号是 ℉ )。华氏温标的设定非常古怪,把水的冰点定为 32℉ ,沸点定为 212℉ ,中间分成 180 度,不容易记忆和换算。华氏温标这一古怪的设定是历史的产物:德国人华伦海特在 1714 年发明该温标时把冰、水和盐的混合物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定为 0℉ ,把健康人(据说是其妻子)的体温定为 96℉ (后人将其修正为 98.6℉ ,即 37℃ )。华伦海特如此设定,显然以为健康人的体温是一个恒定的数值。其实不同的人的体温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身体状态下的体温也不完全一样,甚至一天之内都会有变化。在身体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也不一致。口腔温度在 36.1 ~ 37.5℃ 之间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腋下温度偏低约 0.3℃ ,肛门温度则偏高约 0.5℃。

其实发烧本身不是病,而是生病的症状。

吃了退烧药,或者病好了,烧退了,体温设定值恢复正常,身体要把多余的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出汗。所以退烧会导致出汗,但是许多人却倒因为果,误以为是出汗导致了退烧,因而在民间流行着这样的土办法:发烧后多穿衣服、多盖被子,捂出汗来病就会好

不过大部分的鼻涕是鼻黏膜自己分泌的,有一部分鼻涕其实是眼泪。

正常的鼻涕是无色透明的,也就是所谓清鼻涕。

那这么多的鼻涕跑哪去了?

  • 但是大部分—听了别恶心—被我们吞到肚子里去了。

所以鼻塞、流鼻涕其实是免疫系统给我们制造的不适,是一种过敏反应。

打喷嚏当然不是因为有人在想你,而是因为有什么东西(例如灰尘)刺激了鼻腔黏膜,而产生的一种无法控制的本能反应。

这是病菌、病毒利用了人体的本能反应,巧妙地借助喷嚏来传播自己。

不像大多数哺乳动物,它们是闭着嘴打喷嚏的,能有效地清洁鼻腔。多数哺乳动物的嗅觉非常敏感,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本能,喷嚏清洁鼻腔的作用就非常重要。

而人类的生存更多地靠视觉,嗅觉已大大退化了,喷嚏的好处也就没那么明显。对人类来说,喷嚏可能只是进化的遗迹,没有太大的益处。其实人体抵御呼吸系统疾病主要靠的是免疫系统,喷嚏排出的那点病原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大约 25% 的人会有这种“光喷嚏反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注意到这个现象。

为什么会是这样,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在免疫大军中,一支很重要的分队由抗体组成,它们是由 B 淋巴细胞生产的免疫球蛋白(简称 Ig ),有 IgG 、 IgA 、 IgM 、 IgD 和 IgE 等好几种。它们含量有异,分工也不同。例如含量最多的 IgG 占了免疫球蛋白总数的 75% ,能够攻击细菌、病毒、真菌等多种病原体,中和它们分泌的毒素。而含量最少的 IgE 只占了免疫球蛋白总数的 0.05% ,但是却能引发强大的过敏反应。有过敏体质的人,其 IgE 含量天生就比较高,能达到一般人的 10 倍。

IgE 不可能是专门用来引起过敏的。它有什么正常的生理功能呢?那些感染了寄生虫的人,体内 IgE 的含量比较高,这意味着 IgE 的正常功能可能是消灭入侵人体的寄生虫。

一些证据表明,过敏和自身免疫病很可能都是由于环境过于干净而出现的文明病。在 20 世纪初,过敏还非常罕见,而现在,在发达国家,高达 40% 的儿童和 20% 的成人患有某种过敏症,比例要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

这时有些人会尝试脱敏治疗,每次注射一点过敏原,从很小的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这样能让免疫系统逐渐对过敏原失去敏感,减少 IgE 的量,同时也能刺激 IgG 的产生,这反过来能抑制 IgE 的产生。这个过程非常费时间,但是是最近乎治愈过敏的唯一办法。

一般时候,人体通过皮肤辐射散热的方式。

在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就没法靠热量传递来散热了,蒸发成了唯一的散热方式。出汗是很高效的散热方式,每蒸发 1 克水就可带走 2.43 千焦的热量。

但是并不是汗流出来就就一定能马上蒸发掉的,取决于:

  • 周围空气的湿度,相对湿度大于 75% 时,就没法有效地蒸发。

当然还有环境温度也不能太高,不然人体还是来不及散热。

热衰竭、热射病以及其他几种与热有关的疾病通称热病,也就是俗称的“中暑“。

  • 多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

预防中暑的最好办法是使用空调。

1、男人为什么容易掉头发?

为什么男人要比女人更容易掉头发?是不是和雄性激素有关?没错。

约 1/4 的男人从 21 岁开始有秃头的趋势, 35 岁时大约 2/3 的男人都有某种程度的脱发,而到 50 岁时 85% 的男人的头发显著稀少。

在其他灵长类,例如黑猩猩和大猩猩,在青春期之后头顶的头发也会逐渐变少,而这通常能增加它们在群体中的社会地位。大猩猩甚至因此有一个突出的前额,让秃顶显得更加明显。

但至今只有两种药物被严格的临床试验证明治疗男性型脱发有效,得到国际公认:

  • 一种是非那雄胺(商品名“保法止”)。
  • 另一种药物是外涂的米诺地尔

但是不管是非那雄胺还是米诺地尔都必须终身每天使用才有效果,一旦停止使用,就会逐渐又恢复到脱发状态。而且两者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治疗脱发的传统药物中名气最大、使用最多的是何首乌,最值得警惕的也是何首乌。不幸的是,何首乌含具有肝毒性的蒽醌类化合物,即使用药量未超过药典规定的剂量,即使经过了炮制,口服它也能导致严重的肝损伤

“一夜白头”有可能吗?

如果一个人的所有发囊都开始长白头发,也必然是一点一点地从发囊里长出来的,此时发根是白色的,发梢则还是黑色的

已长出头发是死的,不可能再吸收营养物质。

刷牙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清除牙斑。只要能把牙斑刷下来,不管是什么样的牙膏、牙刷,都能有效去除有害菌。但是牙齿有些地方是牙刷刷不到的,那就是牙齿之间的牙缝,那些地方的牙斑要靠牙线清除。如果牙斑不及时清除,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质会在牙斑上面沉积,逐渐让牙斑矿化,形成了牙石。牙石一旦形成,就没法通过刷牙、用牙线去除了,而必须用专业的设备洗牙去除。国人一般并无定期洗牙的习惯,甚至认为洗牙会把牙齿洗坏,不敢去洗,口腔卫生就难以保持,也就难怪国人动不动就“上火”。

绝大部分( 80% ~ 90% )的口臭就是口腔卫生出了问题。以对口臭患者来说,不仅要刷牙,还要用舌刷去除舌苔。另一种消灭口腔细菌的方法是使用漱口液

这是因为它曾经对我们的祖先是有用的,甚至对生存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那个时候,每个人的智齿都是完全正常地长出来的。这要一直追溯到大约 100 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吃的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粗得不能再粗的粗粮,例如植物的根、叶子、坚果和生肉。这就要求牙齿有强大的撕咬、咀嚼能力,而且耐磨损。

我每次去洗牙,医生总会建议我考虑拔掉智齿,特别是一颗没有完全长出来的智齿。在牙医看来,智齿就像阑尾一样,不仅没用,而且会带来种种麻烦

所以牙医通常会建议在青年时期就把智齿拔掉,最好在智齿还未长成时就提前拔。拔智齿的最佳时间被认为是在智齿牙根刚刚长了 2/3 的时候,通常在 15 ~ 18 岁时

在古代,孕产妇死亡率高达 1.5% 。由于一个女人一生中通常要经历 5 ~ 8 次生产,这就意味着一个女人在一生中由于生产而死亡的可能性高达 1/9 。由于现代医学的进步,现在发达国家的产妇死亡率已降到万分之一左右。

坐月子要忌风、忌水、忌动。还有忌口的习俗,而且长达一个月。

如果是在西方国家,产妇分娩后,护士往往就给她吃冷饮。分娩当天,护士就会让产妇洗澡,而且会逼着产妇下床运动。

坐月子是受中医文化影响的一种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陋习。

世界上只有中国在推行眼保健操,而中国学生的近视率却排世界第二,小学生为 28 %、初中生为 60 %、高中生为 85 %。不做眼保健操的美国,近视率却只有 25 %。

一种东西一旦成为了传统,就具有了天然的合理性。

如果父母两人都是近视,子女也会是近视的可能性高达 33% ~ 60 %;如果父母只有一方是近视,子女近视的可能性降低到 23% ~ 40 %;如果父母两人都不近视,则子女近视的可能性只有 6% ~ 15 %。

这绝对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景。感冒打点滴,算得上是中国在医学上的一大创造,在其他国家是见不到的。

  • 为治感冒输入静脉的那些药物没有一样是必需的。葡萄糖、盐从饮食中就可摄取,只要能进食就没有必要直接往静脉里灌。
  • 打针在门诊打完了就可以回家,而打点滴却必须留在医院里占一个床位,还要有护士进行处理、照料,既增加了医疗成本,也让医院人满为患。因此,滥用打点滴,是医疗资源的浪费
  • 在几种给药方式中,打点滴是最危险的。

所以,应该是药物能口服的就不打针,能打针的就不打点滴

在某些情况下,打点滴当然是必要的,比如患者严重脱水、无法进食,或所用的药物不能口服或打针(肌肉注射、皮下注射。

一个明显的原因是为了经济利益。药物注射液的利润要比口服药物高得多。

但是,在医疗改革之前,国内医院打点滴就已很流行了,当时医院的费用都由政府承担,并无经济压力。所以打点滴在国内的泛滥,应该还有别的因素,比如文化的因素。患者去医院看病,就想着要尽可能接受先进、彻底的治疗,而打点滴看上去要比吃药先进、彻底得多。许多人觉得打点滴要比吃药病好得快。

按照犹太教的教规,犹太男孩在出生第八天时要举行割礼,也就是把阴茎包皮全部或部分切除。据称这是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以这种方式和上帝立誓约。阿拉伯人也把亚伯拉罕当祖先,所以穆斯林男人也普遍做割礼,虽然没有犹太人那么严格,割礼时间也没有那么确定,从出生到青春期都可以。

受美国影响,某些历史上不曾有过因为非医疗原因做环切的国家,也流行起做环切来。最典型的是韩国。在 1950 年之前韩国男人几乎没人做过环切,而现在韩国 20 岁的年轻人 90% 做了环切。近年来在中国男大学生中也流行做环切,经常有人来问我该不该做,因为他的同学们都在做。我怀疑这是受网上色情视频、图片的影响,那些视频、图片的男主角以美国人为主,一般都是做过环切的,就会让人以为那是“正常”状态。国内一些医院为了创收,也乘机推销做环切手术。

这样的手术该不该做呢?如果有包茎等疾病,当然应该做手术。若没有疾病,该不该做手术就要权衡其可能的好处和风险。

骗人的“酸性体质学说”

国内有一位推销保健品的梁姓人士声称“酸性体质学说”是他首创的。其实这是从国外传进来的。国外提倡“自然疗法”的人士早就宣扬这些说法,其目的也是为了推销保健品。只不过在国外这被视为没有科学依据的另类医学,并不被医学界所认可。

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酸碱度,有的偏酸性,有的偏碱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食物分成酸性食物、碱性食物。但是这种区分没有意义,因为不论是什么食物,吃到胃里都变成了“酸性食物”食物从胃进入肠道,被碱性的肠液中和,又成了“碱性食物”。

替代医学(也称另类医学)指任何声称产生医疗效果,但并非源于科学方法收集证据的医疗实践。

替代医学的例子包括顺势疗法、自然疗法、脊椎按摩疗法、能量医学、各种形式的针灸、中国传统医学、阿育吠陀医学、柔道整复术、信仰疗法。

检测替代医学疗效的费用庞大,美国政府曾花费高达25亿美元来测试各类替代医学。然而与虚假治疗(即使用安慰剂)相比,几乎没有一种替代疗法能表现出更佳的疗效。

自然医学把人体视为一个整体,相信人体存在生命力,有一定程度自愈的能力。它希望能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鼓励人们或病患尽可能减少外科手术与服用化学药物,使用自然、不具侵犯的治疗方式,来改善病况、促进痊愈及保持健康。

从这点看,西方的自然医学很像中国(古代的)中医或者道家思想。

它起源于18和19世纪的西方替代医学。自然疗法这一术语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使用。但其哲学指导思想可追溯到公元前400年医学中的希波克拉底学派。

自然医学从业者一般反对使用疫苗预防疾病,断绝某些人工基因改造食品。

拓展:自然医学的疗法之一 —— 顺势疗法

顺势疗法是使用可以诱发健康人体产生某种疾病的药物来治疗患有该疾病的病人。但是是基于大剂量的药物可以诱发疾病,而把该药物控制在小剂量去治疗该疾病。

有种”以毒攻毒“的感觉。

第21章 遗传信息的延续性

1、遗传的概念、意义、物质基础

概念: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也就是下代与上代性状的相似性

意义:保持物种的基本稳定,使物种不断进化发展

主要遗传物质: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中心)

基因的概念: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基因与性状:一般地,控制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这句话最重要)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分别控制显、隐性性状

3、人的性别决定原理、方式

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类型:XY或XX

男性:XY 产生两种精子 X 和 Y

女性:XX 产生一种卵细胞 X

4、生物的变异概念、类型

概念:生物亲代与子代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性状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变异

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类型 不可遗传变异:仅仅由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变异

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可以表现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生物,使其发生可遗传变异。

5、常见的遗传病:色盲、镰刀型贫血、白化病

遗传病的预防:禁止近亲结婚、婚前检查、遗传咨询

第22章 生命进化的长河

1、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氨、氢和水蒸气

2、生命起源阶段: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雷电→→→→→→→→有机小分子(原始大气中)→有机大分子(原始海洋中)→原始生命(原始海洋中)

3、、米勒等人模拟原始地球大气成分,在一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氨基酸,请回答:

(1)、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

(2)、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

(3)、实验中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

(4)、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是;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

(5)、米勒在实验中收集的证据是;产生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6)A内为模拟原始大气中发生闪电现象。

(7)B、C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

(6)、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证据:化石—------直接证据

4、生物进化 历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地。

学说: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

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古代哺乳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

自然选择学说: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5、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阶段:森林古猿是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直立行走具有决定意义。

第23章 人类对疾病的抵御

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

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形态:球形、杆形、蝌蚪形。结构:蛋白质外壳和里面一段遗传物质(核酸)。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寄生生活,分成三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染源: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患该病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接触、饮水、食物、空气、生物

血吸虫的生活史:人体内—受精卵随粪便排入水中—发育成毛蚴—进入钉螺—发育成尾蚴—水中—人体内

第一道免疫防线:组成:皮肤、呼吸道表面的纤毛、黏膜

第二道免疫防线:组成:吞噬细胞、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第三道免疫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人体第

(2)免疫的类型 一、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通常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抗原:病毒、细菌等异物,能引起人产生抗体。

抗体:由抗原刺激产生的特殊蛋白质。特定的抗体只能对特定的抗原发生作用。能留存在人体内一段时间,有的很短,有的终生留存。

免疫的意义;1、抵抗病原体的侵害;2、及时清除体内损伤或衰老细胞;3、发现并杀伤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

疫苗:被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

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方便、有效的措施是计划免疫。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4、艾滋病:AIDS,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HIV)攻击和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控制艾滋病以预防为主,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1、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拥有愉快的心情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采取的方法:改变认识、转移注意、控制意志、合理宣泄等

2、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

提出问题: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有什么影响?

做出假设:烟草浸出也能使金鱼呼吸次数减少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烟草浸出液能使金鱼呼吸次数减少

为了说明吸烟有害健康这个事实,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金鱼为实验对象,探究了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请你也参与进来,共同完成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烟草浸出液对金鱼的呼吸频率

(2)作出假设:烟草浸出液会影响金鱼的呼吸频率。

(3)实验计划与材料:实验计划(略去);实验材料:清水若干mI。,烟草浸出液若干mL,500mI

烧杯5只,3cm左右小金鱼15条,计时用秒表1只等有关用品。

(4)实验步骤 ①取容积为500mI的烧杯5只,分别编号为A、B、C、D、E。

③向A烧杯中加清水400mL,这时还应向B、C、D、E各烧杯中各加清水400mI。

④在A、B、C、D、E 5只烧杯中,同时分别放进一条小金鱼;稍作停顿,待金鱼的游动稳定下来后,一个同学计时,其余5位同学分别计数每只金鱼在1分钟内的呼吸次数。

⑤用其他金鱼再重复上述实验2次并计数,实验记录的结果如下表:

(5)结果分析:①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组。

②将上述实验重复做三次的目的是 。

③分析表中数据可看出:烟草浸出液确实能影响金鱼的呼吸频率,其具体影响是:

3、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做到饮食营养均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科学的锻炼身体,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不吸烟、不喝酒。

4、毒品的种类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

毒品的危害:毁灭自己、祸害家庭、危害社会。

5、拒绝毒品: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上当受骗、好奇心驱使、寻求刺激

6、现代生活与人类的健康三个方面:食品安全、家居环境、现代生活方式

家具环境污染:装修污染、空气污染、厨房油烟污染、吸烟污染、生活垃圾污染

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

7、抢救伤者的最佳方法是拨打120急救电话

8、学会紧急止血法:指压止血—静脉出血;止血带止血—动脉出血

恢复呼吸急救—人工呼吸;恢复心跳急救—胸外心脏挤压

9、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药品分类:处方药、非处方药(OTC)

2、家庭药箱: 药品配备的原则:针对性、实用性、急救性。

主要存放的物品:医用器具、外用药、内服药

第25章 关注我们的家园

1、人类面临的危机:人口过度增长、环境污染

地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人口过度增长,会出现粮食短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众多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对环境带来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由此引发饥荒、疾病和瘟疫、

我国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人均拥有量原因是人口众多。

我国对人口增长的控制: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迁移。

我国人口增长的变化:解放后快速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后增长减缓

2、环境污染的类型: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电磁波污染。最突出的是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

保护环境:6月5日世界环境日。作为中学生环保做到:不乱丢垃圾、节约纸张、节约水电

全球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

第26章 留住蓝天碧水

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地球生物500多万种,已知200多万种

2、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入侵物种打乱食物链、伐林垦荒导致栖息地丧失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依法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采取迁地保护的措施、用人工养殖、栽培和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

其中最佳的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鸟类、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丹顶鹤

4、自然资源的分类:取之不尽的;可以更新的;不可更新的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做到:节约资源,合理开发,重视再生,防止污染损害生物资源(探寻清洁能源、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杜绝污染物的随意排放)

5、建设美好家园主要做到: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城市。

生态农业既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和土壤资源,又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运转利用,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是区别于普通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

1. 下列全为遗传病的一组是

A.白化病、色盲、血友病 B.侏儒症、呆小症、血友病

C.糖尿病、色盲、狂犬病 D.白化病、多指病、流行性感冒

2.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食作用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3. 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

①单眼皮和双眼皮 ②有耳垂和无耳垂 ③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④卷发与黑发 ⑤双眼皮与色盲 ⑥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③④

4. 亲代的遗传物质传给子代是通过

A.体细胞 B.受精卵 C.生殖细胞 D.胚胎

5. 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依据是后代

A.易得传染病 B.一定得遗传病 C.成活率极低 D.得遗传病几率增大

6. 化石证明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缺乏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变异 B.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

C.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物 D.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渐灭绝了

7. 人类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8. 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

A.能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产生了语言 D.脑量增加

9. 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陈章良教授成功地将固氮基因整合到了小

麦的DNA分子中。他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细胞杂交 D.杂交育种

10.艾滋病(AIDS)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由艾滋病(AIDS)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请问该对策的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者 D.探究病毒结构

11. 易造成青少年患近视眼的用眼习惯是

A.看书一小时后要远眺几分钟 B.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C.看书写字时,眼与书本的距离约33厘米 D.躺卧时看书

12. 人的体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13. 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

14. 禁止青少年吸烟的原因是

①烟内含激素,吸入后影响正常发育②烟内含有害物质,吸入后对呼吸道有害

③烟内含致癌物质,吸入后会致癌 ④烟内含抑制大脑活动的物质,吸入后会反

15.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什么现象

16. 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 某同学是班中的体育健将,但由于他平时任性、骄傲、自私,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是因为他( )方面不健康

18. 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各医院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了

A. 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者 C. 切断传播途径 D. 使用方便

19.“世界无烟日”是

20. 小明的爸爸是双眼皮(Aa)、妈妈是单眼皮(aa),小明也是单眼皮。控制小明眼皮的基因组成是

二、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24分)

21.(6分)在人类中,能卷舌由显性基因决定,用R表示,不能卷舌由隐性基因决定,用r表示。如果父母亲都能卷舌,请在横线上写出子女可能的基因组成和相应的性状。

22.(5分)科学家们将男人、女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的排序图。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

(2)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乙为 性的染色体组成。

(3)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4)对先天性愚型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以看到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 。

(5)若甲、乙是一对夫妇,第一胎生的是女孩,假如他们再生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约为 。

23.(4分)李玉嘉出生在贫困的山区,父母肤色正常但本人却患有白化病。据调查,他的父母原本是一对表兄妹。根据上述情况,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d控制的,当它与D共同存在于一个人的体细胞中时,这个人不患白化病。由此可以推断,李玉嘉及其父母的有关基因组成依次是______________。

24.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及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请据图回答(9分)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_条。

(2)A表示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_条,是体细胞的______。

(5)由上述可以看出,人类上下代之间的体细

25.请将下列传染病种类与人类常见的传染病用直线连接起来。

消化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一、选择题(满分60分,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叫做

2.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目是

3.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婚配的医学依据是

A.近亲婚配其后代必患遗传病 B.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C.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D.近亲婚配与伦理道德不相符合

4.已知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现有一色盲男孩,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色觉均正常。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5.矮秆的麦田里,长出一株高秆的小麦,这中现象属于

6、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什么引起的

A.个体生长很快 B.个体发育很好

C.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D.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预计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

8.下列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长毛和黑毛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棉的纤维的长与短 D.马的白毛和鼠的黑毛

A.原始大气 B.原始陆地 C.原始岩层 D.原始海洋

10.下列气体中原始大气不具有的气体是

11.关于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个体由小到大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水生到陆生

12.右图所示一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明

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据图示说明

A.物种A比物种B简单、低等

B.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

C.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

D.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

13.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A.生物同时具有遗传和变异 B.生物界具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C.用进废退 D.过多使用抗生素,细菌就会适应而不受其影

14.古人类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是由于

A.火的使用 B.工具的使用 C.直立行走 D.语言的产生

A.发病快、死亡率高 B.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

C.有的有病原体,有的是体弱引起的 D.都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16.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A.患“非典”的病人 B.携带有肝炎病毒的碗筷

C.得了流感的儿童 D.得了口蹄疫的牛

17.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环节是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患病人群、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病原微生物、易感人群、接触途径 D.病原体、传染人群、传播途径

18.抗体是一种特殊的

19.下列哪项叙述的是非特异性免疫

A.新生婴儿能从母乳中得到一部分抗体

B.胃液中的盐酸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C.种过牛痘的儿童能抵抗天花

D.患过麻疹病的人,对麻疹病毒有抵抗力

A.吞噬细胞 B.神经细胞 C.淋巴细胞 D.上皮细胞

21.下列注射中,目的是使人产生免疫反应的是

A.打青霉素 B.打消痛叮 C.打柴胡注射液 D.打破伤风针

22.组成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A.皮肤和黏膜 B.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C.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D.抗原和抗体

A.肢体均称、五官端正、没有残疾

B.身体没有病就是健康

C.健康就是指没有心理疾病,心情愉快的人的状况

D.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A.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规章制度

B.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

C.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

D.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风俗习惯

25.下列哪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A.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休闲项目,坚持锻炼

B.烟、酒对人体无益,宜少不宜多

C.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助人为乐,对健康有利

D.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而且各种营养要合理搭配。

26.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你认为与之有关的是

A.洪水泛滥 B.森林遭到严重砍伐 C.自然灾害 D.原来就是这样

27.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污染是指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 C.大气污染 D.噪声污染

28.下列法规中,法律文件不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而颁布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C.《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29.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迁出原地,移人园中培养

④颁布相关的法律和文件

⑤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⑤

30.根据右图的漫画寓意,请判断,到底是谁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应该成为被告?

二. 非选择题(共40分)

31.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变色龙在草地上是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的现象属于生物的变异。 ( )

(2)显性基因控制隐性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 )

(3)正常情况下,无论生男生女,母亲一定会遗传X染色体给其子女。 ( )

(4)所有生物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一半。 ( )

(5)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细胞中。 ( )

32.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人类和现存的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__。

(2)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_____________反应。

(4) ,是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33.综合分析题(每空1分,共14分)

人类皮肤正常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5)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

34.中国人在传统节日和朋友聚会时,都喜欢一起共同聚餐。根据你所了解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5分)

(1)种生活习惯与预防传染病有利吗?如果不利,你能说出其中的主要原因吗?

(2)你能设计一种既尊重人们的生活习惯,又卫生的就餐方式吗?

35.某同学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采用了两种方法:其一是选取两个不同品种的花生种子(粒数相同,大小不同),种在同一块地中,且采用同样的管理措施;另一种方法是选取大小相同的同一花生品种(大粒),种在不同肥沃程度的土地上(或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收获后观察、比较果实的大小。(每空1分,共6分)

1、下列细胞中的基因不能成对存在的是( )

A 、神经元 B、受精卵 C、精子 D、白细胞

2、生物体的性状由( )

A、显性基因控制 B、隐形基因控制 C、成对基因控制D、所有基因控制

3、能够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的直接原因是( )

A、有利的变异 B、变异 C、不遗传的变异 D、可遗传的变异

4、原始大气中的主要成分在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 )

A、复杂的无机物 B、简单的无机物 C、简单的有机物 D、复杂的有机物

5、如果恐龙与始祖鸟的化石在同一岩层中被发现,由此可推测两者

A、血缘关系很近 B、生存的年代很近 C、生活习惯很相近 D、个体的构造很相近

6、1859年达尔文的巨著正式出版,书名是( )

A、《自然选择》 B、《进化论》 C、《细胞学说》 D、《物种起源》

7、经医生诊断某人患了某种传染病,立即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B、对病人的房间、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C、让病人家属留在家中进行隔离观察

D、对与病人比较接近的人进行预防接种

8、下列哪项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

A、后天防御 B、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C、出生以后产生的 D、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

9、患狂犬病的狗是狂犬病的(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抗原

10、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

A、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没有细胞结构

C、在寄主活活细胞里进行繁殖 D、可以独立生活

11、在学习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放松自己应选用的较好方法是 ( )

A、大哭一场 B、户外运动 C、玩电脑游戏 D、吸烟

A.凭医生处方,方可购买的药 B.非处方药

C.知道药的作用和服用方法 D.可以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13、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公害是( )

A、毒品 B、烟 C、酒 D、艾滋病

14、一般人在旅行小药箱中没有必要配备的药是( )

A、感冒冲剂 B、杜冷丁(麻醉药) C、红花油(跌打损伤药) D、泻立停

15、下列各项措施中,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生活污水和人粪尿直接由下水道排入江河流走

B、购买食品用一次性塑料袋

C、实行“封山”,禁止砍伐一切树木

D、大力开发风力发电站、潮汐发电站

16、下面对生物多样性不会造成威胁的是( )

A、生物进化 B、生物入侵 C、环境污染 D、森林砍伐

17、下列资源中,不可再生的是( )

A、水 B、石油 C、森林 D、土壤

18、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 )

A、父亲的体细胞 B、母亲的体细胞 C、精子的类型 D、精子和卵细胞

19、下列现象中,不能够遗传的是( )

A、菊花的红色和黄色 B、家兔的白毛和黑毛 C、晒黑的皮肤 D、果蝇的红眼和白眼

21、位于生物进化树分支最低端的植物是( ),最顶端的植物是(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被子植物

22、达尔文认为,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决定其生存或淘汰的是( )

A、自然选择 B、繁殖能力 C、遗传因素 D、食物多少

22、下列关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中,错误的是( )

A、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B、搞好环境卫生 C、足不出户,不与他人接触

23、肾脏移植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从免疫学上分析,移植的肾脏属于( )

A、抗体 B、抗原 C、传染源 D、病原体

24、我国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

A、控制人口数量 B、控制人口迁移 C、提高人口素质 D、A和C

25、酸雨对生态系统的破环很大,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

A、火山爆发 B、二氧化硫污染 C、农药污染 D、二氧化碳污染

26、校园或小区绿化设计所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实用、经济 B、美观 C、标新立异 D、因地制宜

27.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位于DNA上

C.只有显性基因才能表现出所控制的性状 D.不同的基因控制着不同的性状

28.假如亲代都有耳垂(Dd),则子代出现的性状可能是( )

A.一定有耳垂 B.一定无耳垂 C.多数有耳垂 D.多数无耳垂

29.人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30.肤色正常的父亲(Aa)和母亲(Aa),生下一个肤色正常孩子的可能性为( )

31..人类的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B控制,单眼皮是由隐性基因b控制的,如果一个单眼皮的男性与一个双眼皮的女性结婚,生下的后代全是双眼皮,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

32.生物的遗传信息中心是( )

33.对生物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每个生物体特有的特征是这个生物的所有性状

B. 每个生物只有一种性状

C. 不同生物具有相同的性状

D. 生物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

34.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是( )

A. 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DNA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

B. 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不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DNA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

C. 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多个DNA分子,DNA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

D. 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DNA上有一个的基因

35.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玉米由于水肥充足而长得穗大粒多 B. 人由于晒太阳而皮肤变黑

C. 无子番茄中没有种子 D. 人的红绿色盲

36.在下列基因组合中,表现出相同性状的是( )

37.关于人类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是22对+XX B. 人体卵细胞中染色体是22条+X

C. 人体精子中染色体是22条+Y D. 人体精子中染色体是22条+X+Y

38.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各含有多少个DNA分子( )

A.生殖细胞23个 体细胞46个 受精卵23个

B.生殖细胞46个 体细胞46个 受精卵23个

C.生殖细胞23个 体细胞46个 受精卵46个

D.生殖细胞23个 体细胞23个 受精卵23个

39.对基因有显隐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B.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起掩盖作用

C.成对基因Aa存在时只表现显性性状 D.只有表现不出来的性状才是隐性性状

40.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黄粒和圆粒 B.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

C.果蝇的红眼和白眼 D.狗的长毛和卷毛

41.从进化观点来看,高等生物起源于( )

A.多细胞动物 B.水生藻类 C.低等动物 D.单细胞生物

42.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的保护色是( )

A.环境进化的结果 B.生存竞争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43.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在某白化病患者的体细胞中,控制白化病的基因组成是( )

44.原始大气可能形成许多简单有机物的自然条件是( )

A.高温、紫外线、雷电 B.适宜的温度、可见光、雷电

C.低温、火山喷发放出的光 D.自然火源、水、二氧化碳

45.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可靠的证据是( )

46.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

A.过渡繁殖 B.生物产生了有利的变异

C.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D.有利变异、选择、遗传的综合作用

47.医生让患肺结核的病人在传染病医院治疗主要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研究结核杆菌

48.得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得麻疹,是因为体内存留有( )

49.当人体免疫功能过高时,会发生的疾病是( )

A.艾滋病 B.过敏反应 C.肺结核 D.肝癌

50.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接种预防的是( )

A.婴幼儿注射百白破三针 B.为幼儿口服脊灰质疫苗

C.为肝炎患者注射胎盘球蛋白 D.为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

A.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B.能够传染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C.能够传播疾病的苍蝇、蚊子等 D.垃圾、废物和污水等

52.下列途径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 )

A.握手,共进午餐 B.不正当性接触 C.注射毒品 D.母婴传播

1、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生殖细胞和受精卵分别汗染色体数是 和 。

2、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包括: 健康、 健康和 良好。

3、控制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是 、 和 。

4、化石是古代生物的 、 和 被迅速掩埋,长期与空气隔绝,在特殊条件下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它可以作为研究生物进化的 。

5、植物类群中,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历程是:

6.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体的一道又一道防线。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_______和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8.生态农业既可以 ,充分利用 和土壤资源,又可以促进

的运转作用,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9.当今世界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方便有效的措施是 ,例如 。

10.现代类人猿包括 、 、 和 。人类与类人猿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人类也具有类人猿所没有的特征,如 行走,能够 和

工具;有发达的 可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复杂的 ,可以进行交流等等。

1.父母都是双眼皮,子女也一定是双眼皮。( )

2.生物的变异对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

3.不能够遗传的性状是隐性遗传,能遗传的性状是显性遗传( )

4.从遗传的理论上讲人类的男女性别比例是1比1( )

5.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并著有《物种起源》( )

6.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天花( )

7.抢救心跳停止的病人,做心脏挤压时,也要做人工呼吸( )

8.哭是调整不愉快心情的一种方法( )

9.蚊、蝇、虱和狂犬都是病原体( )

10.被誉为“遗传学之父”的科学家是孟德尔。

11.生男孩还是生女孩主要取决于母亲,和父亲没有太大的关系。( )

12.易感人群是指一些年老体弱、易生病的人。( )

13.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

1、已知有色兔对白色兔为显性,现在要检验一只有色兔是否是纯种,请你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解决这个问题。

组别亲代配对后代数目(只)

(1)通过 组和 组这两个实验组,我们可以判断出这种动物控制黑毛性状的基因是 性,控制褐毛性状的基因是 性。

(2)写出各组亲代的基因型。(基因用A、a表示)

甲: 乙: 丙: 丁:

3、下表为有关脊椎动物出现的部分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年代纪距今年数(百万年)脊椎动物出现的顺序

中生代65——248鸟类和高等哺乳类

古生代石炭纪286——360爬行类兴起

泥盆纪360——408古代两栖类兴起

元生代志留纪408——438低等鱼类出现

奥陶纪438——505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

(1)地层形成后和该地层所形成的生物化石种类关系是: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 、越 ;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 、越

(2)写出上述生物的进化历程:无脊椎动物

(3)揭示生物进化的顺序:由 到 ,由 到 ,由 到 。

(4)人们在地层中,找到的 可作为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

(5)在生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是 ,最高等的植物是 。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2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今天,除了极个别国家之外,几乎所有国家都在从事着国际贸易,全球最大的经济类国际组织之一世界贸易组织有150个会员国。跨越国界的商品交换和流通形成全球市场,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联系在一起。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凭借着劳动力价格优势和广阔的国内市场,印有“made in China”的产品被出口到世界各地,同时,身为普通消费者,从食品、饮料和粮食,到奢侈品、影视作品和家用轿车,我们也消费着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在当今世界,几乎没有哪一种产品能够仅仅依赖国内原材料和国内市场,比如你们现在看到的这本书,虽然它使用的纸浆和油墨可能是中国产的,印刷厂工人也是中国人,但是印刷设备可能是进口的,这本书还可能出口到其他国家去,它的读者市场可能同时包括国内和国外。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进程里最明显的环节,正是由于全球贸易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出现,全球化才成为我们关注的话题。

第一节 贸易与金融全球化

不同地点的人们之间交换商品和服务,这一行为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就已经出现了。所谓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开辟了贸易通道,其中距今两千多年开通的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东西方贸易要道,丝绸之路不仅仅联系它所经过的国家,而且,在它所经之处,经由地方贸易网络,商品被运送到西欧、东亚、北非、东非等外围地区,在这条贸易要道上,各地出产的水果、粮食、金属制品、香料、皮货、药材、珠宝、乐器等进行着交换,最有名的是产自中国的丝绸,因此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丝绸之路长达7000多公里,两千多年前的商人以马车和骆驼为运输工具,商品从中国运抵罗马往往耗费一两年时间。如此长时间的运输提高了商品价格,古罗马市场上丝绸曾经一度比黄金还贵,一个国家的普通日用品成为另一个国家的奢侈品。

贸易的发展离不开运输和交通工具的革新。1814年,史蒂芬孙制造出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机车,1825年他建造的铁路正式通车。几乎与此同时,1819年,第一辆装有蒸汽动力的帆船成功进行了环球航行,用29天走完了三百多年前哥伦布72天的航程,从此,古老的依靠风力驱动的帆船退出了远洋航行。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发电机。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制造出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成功试飞了第一架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经过两次工业革命,铁路、远洋轮船、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代替了马车、骆驼、木壳帆船,货物运输的时间大大缩短,更多货物能够运输到异地被销售和消费,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也大幅下降。

此外,通讯技术革命缩短了交易时间,降低了贸易成本,由此,世界各国间的贸易总额加速上涨。通讯技术的革新速度快得惊人,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1876年,贝尔发明有线电话,早期国际通话费用贵得惊人,以今天的价格计算,20世纪初从伦敦到纽约的国际长途电话,每分钟需要300美元,而今天两地的通话费用不足1美分。1896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并且于1901年进行了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实验。一百多年以后,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电报基本上已经被国际贸易活动所抛弃。

伴随着运输技术革新和存储手段的增加,长途运输的时间大大缩短,国家之间才有可能大规模地交换商品。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为新兴资本主义提供了市场和原料,在此之前,亚洲对欧洲的贸易一直是顺差,欧洲从新开拓的殖民地掠夺贵金属以弥补贸易逆差。伴随着西欧国家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活动越来越密切,宗主国出口日用品,换回殖民地的贵金属、药材和香料。16世纪时,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向非洲出口的商品大约有四分之一来自已经沦为殖民地的印度。当欧洲、非洲、美洲、亚洲被纳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世界贸易活动,当然是不平等的贸易活动。从那时起,一直到今天,国际贸易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平等的交换结构从根本上没有得到转变,凭借着先发优势,发达国家出口技术含量高的制成品,发展中国家出口低附加值的原材料,财富从发展中国家源源不断地流向发达国家,造成富国越富、穷国越穷的局面。

自20世纪初以来,全球贸易总额增长率超过全球经济增长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1870—1914年期间,全球贸易总额以每年大约3.5%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全球经济增长率大约是2.7%。据世界银行统计,2006年,全球贸易总额增长率为9.4%,远高于全球经济增长率3.8%。2007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7%和3.2%。从1960年到1989年这30年期间,国际贸易总额翻了一番。1990年,国际贸易总额是世界经济总量的15%;2007年底,国际贸易总额(约25万亿美元)已经逼近全球经济总额(约50万亿美元)的一半。

19世纪早期,只有大约50个国家参与了全球贸易活动,而到1913年,15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全球贸易。贸易活动的发展,使得某些地方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而成为贸易中心,货物和商品在这里交换,来自各地的商人在这里交易。这些地方成为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它们与其他地区建立了广泛而频繁的联系,如16世纪的威尼斯和安特卫普,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18世纪的伦敦,19世纪的纽约,20世纪的东京。

当贸易在国民经济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时,它也促使了国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法律、国际组织的发展。为了便利来自不同社会背景和不同国家制度的人之间进行交易,对国际贸易进行监管和协调的国际组织应运而生,由这些组织所制定的贸易准则和国际法被普遍接受,相应地,这些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律不仅适用于国际贸易领域,它们也深刻地影响了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关系。比如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部长级会议决定于2013年底之前取消一切形式的农产品出口补贴,如此一来,产自美国的低价大豆能够更方便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农产品不再具有价格优势,我国目前已经由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变成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全球贸易活动的增长,导致了全球市场的出现。在传统社会里,商品价格由本地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然而在全球化进程里,商品价格开始由世界范围内的供求关系所决定。某些商品的价格走势开始全球趋同,比如2007年国际市场上粮食和食用油价格持续上涨,我国国内市场上相应的价格也开始上涨,并且导致了2007年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达到进入21世纪以来的最高点,国内通货膨胀情况严重,直接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经济全球化不仅仅体现为国际贸易的大部分商品都是工业制成品和服务而非初级原材料,而且也体现为金融领域的全球化。

早在14世纪,佛罗伦萨的钱庄、银行已经遍布西欧各大城市,在西欧货币市场上取得了支配地位。16世纪,安特卫普逐渐取代佛罗伦萨,成为新的地区性金融中心。随着17世纪荷兰和18世纪英国的崛起,金融中心又转移到阿姆斯特丹和伦敦,直到今天,伦敦依然是重要的全球金融中心,它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市场,国际债券交易总额占全球一半以上,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国证券总额占全球市场的四成以上。

19世纪下半叶,随着通信技术的创新,尤其是电报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跨国金融活动的发展。1880年,欧美主要国家都已经实行了金本位制,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以黄金价格为基准,国与国之间维持着固定汇率。在金本位体系盛行的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汇率稳定,没有发生过升值或贬值波动,各国国际收支很少发生严重失衡。当时,并不存在一个多边性质的政府间协定,也没有一个常设机构来协调各国行为,但这一时期的国际金融体系却是相对稳定的。

但是,黄金不易携带,而且黄金产量严重落后于各国经济发展速度。1914年前后,受战争影响,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于是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1929年经济危机后,古典金本位体系崩溃,随之而来的是各国汇率急剧波动,国际收支严重失衡。为了重建国际货币秩序,1944年7月,45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即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协调国际货币关系,尤其是对各国汇率政策实行监督,确立了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价,美国承担各国中央银行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由此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会议第一次以世界性的协议明确规定了国际货币制度的规则和维护手段,也反映了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支撑当前全球金融体系的三大国际组织都肇自布雷顿森林会议。布雷顿森林体系曾经有效运作,维持了二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战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发展,为战后经济复苏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即只有依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其他国家才能获得美元供应,但是长期的贸易逆差势必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而美国如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减少贸易逆差,就会断绝国际黄金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减弱,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大量外流,加上美国陷入越战泥沼,财政赤字以天文数字的幅度增长,经济进入衰退期,美元强势不再。这些迫使尼克松总统于1971年8月宣布放弃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官价,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其他国家也相继宣布实现浮动汇率制。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决定将石油价格提高4倍,引起资金从以美欧为首的石油进口国向石油输出国转移,这些石油输出国无法消费所获得的资金,于是大量资金被投到国际金融市场上。据估计,1974—1976年间,大约500亿美元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流动。1976年,各国在牙买加达成协定,宣布黄金非货币化,国际金融体系再次进入一个不受多边协定约束的动荡年代。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已经被电话、传真机、计算机、互联网络连成一个每天24小时连续不间断交易的市场,当伦敦市场关闭,纽约市场开始运行,接着是东京市场,这三大市场也是最主要的全球金融中心。

金融全球化的步伐比全球贸易的增长还要快。1960年至1989年,工业制成品的全球贸易总额翻了一番,而资本流动总额增长了4倍。这期间出现了两个趋势,第一是外国直接投资(FDI)持续增长,第二是资本的流动性越来越强。199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是167亿美元,到了2007年,已经达到1.2万亿美元。2006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为48.2万亿美元,全球股票总市值为50.8万亿美元,全球金融机构资产总量为190.4万亿美元,全球金融衍生产品总市值高达485.7万亿美元,后三个数值分别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05%、395%和10倍以上。1992年,全球外汇市场日交易额1万亿美元,2006年达到2万亿美元,2008年高达3万亿美元。 交易额攀升源于资本流动性泛滥,加上8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甚至1美元可以放大到10倍使用。但是,迄今为止,统一的全球货币市场仍未形成,区域性货币一体化进展显著。1999年1月1日起,欧元开始正式使用,欧元区各成员国原流通货币从2002年3月1日起停止流动,欧元区内部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目前欧元已经是19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货币。

欧洲实行单一货币,目的之一正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全球金融市场呈现出多种汇率制度并存的局面,虽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在数量上远远少于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但是,欧美日等主要经济大国都实行浮动汇率制。就单个国家来看,浮动汇率制能够维护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是从国际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浮动汇率容易引起汇率政策冲突。一国能够通过本国货币贬值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以牺牲他国利益的方式来维护本国利益。例如1985年9月《广场协议》签订时,美元和日元的汇率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不到3个月时间里,美元兑日元便迅速下跌到200日元附近,跌幅达20%。1988年初,日元升值到1美元兑120日元,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日元升值对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浮动汇率还可能对正常的国际贸易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当某些国家的经济前景看好时,国际资本就大规模涌向那里;当这些国家因为资本过度流入而出现危机迹象时,国际资本又快速离去,造成这些国家经济失衡和金融市场动荡。据估计,目前活跃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性短期资本超过7.2万亿美元。

传统的金融危机往往由生产过剩和国内金融政策不当引起,然而,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国际信贷越来越活跃,一国经济越来越依赖于国际资本,由于国际汇率和利率调整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的风险大大增加,引起发生国的经济衰退和社会生活水准下降,这被看成是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近十几年来,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大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且越是发展迅速、经济充满活力的国家,对国际流动资本的吸引力越大,越容易发生危机。其中,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之后,被认为是全球化时代的第一次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回归不久的中国香港,当时我国正致力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也促使我国学术界开始关注金融危机,认真考虑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90年代以来,墨西哥为了遏制通货膨胀而实行稳定汇率政策,即比索与美元的汇率基本稳定,仅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稳定汇率政策降低了外国投资者的风险,每年流入的外资高达250亿至350亿美元,然而墨西哥的生产和外贸出口并没有显著增长,经济增长率仅有2%,进入墨西哥的外资仅有20%被用于直接投资,大部分外资被用于增加消费,进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7年的9.4%增至1993年的31%,造成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赤字在230亿美元的高水准徘徊(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这使得墨西哥经济严重依赖外资,一旦外资流入减缓,就会引发危机。

1994年2月至9月,美国为了降低本国经济过热而大幅提高短期利率,短短8个月内6次加息,促使国内游资向国外扩张。墨西哥经济在90年代表现出一定的活力和发展潜力,被认为是新兴市场的代表之一,加上墨西哥的高利率政策,使其成为国际游资的目的国。与此同时,墨西哥大力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制,国际游资能够自由进出墨西哥。

1994年,墨西哥政局不稳,先后发生农民起义、执政党总统候选人和总书记先后遇刺身亡、执政党与反对党暴力斗争等事件,造成市场恐慌,国际游资纷纷撤离,进入墨西哥的外资开始减少。1994年底,280亿美元的政府短期外债到期,而墨西哥政府无力偿还,投资者信心遭受严重打击。为了阻止资金外流,鼓励出口,抑制进口,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政府突然宣布本国货币比索贬值15%,在社会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这一决定引起投资者极大恐慌,外国投资者疯狂抛售比索抢购美元,导致比索兑美元的汇率在随后三日内暴跌42%,整个墨西哥金融市场一片混乱。仅20日和21日,墨西哥外汇储备就锐减50亿美元,仅剩下30亿美元外汇储备,墨西哥政府不得不于22日宣布放弃稳定汇率政策,政府不再干预外汇市场,听任比索贬值。比索贬值使得投入墨西哥股市的外国资本蒙受损失,恐慌情绪加快了而不是放慢了资本外流的步伐,到1995年3月3日,墨西哥股市指数比起金融危机前的最高点累计下跌48%,股市下跌幅度甚至超过了比索贬值幅度,这反过来又打击了投资者信心,致使危机愈演愈烈。大批银行和企业因支付困难而濒临倒闭,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较上一年度下降6.9%,失业率上升一倍,通货膨胀率超过50%,实际工资下降了20%。据估计,墨西哥因此而损失达45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6%,此次危机部分抵消了过去10年来墨西哥的经济改革成果。

为了渡过危机,墨西哥政府一方面紧缩公共开支,降低工资水平,降低国内通货膨胀水平,推广就业计划,努力恢复正常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向国际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援助。墨西哥是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刚刚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稳定的比索有利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稳定。美国政府认为,如果墨西哥的金融危机不能得到缓解,则美国每年在墨西哥的销售额将减少100亿美元,不利于本国出口和就业,因此当时的克林顿政府从美国340亿美元的外汇稳定基金中提出200亿美元帮助墨西哥政府,加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以及其他一些商业银行的援助,共计530亿美元的国际资本稳定了汇率和投资者信心,到1995年底,墨西哥经济开始走出危机

三年之后,又一场金融危机在东南亚爆发,后转移到东亚,涉及国家之多、过程之复杂、破坏程度之强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1997年6月,国际炒家大幅抛出泰铢,泰国政府被迫动用外汇储备进行阻击,但是泰国只有300亿美元外汇储备,无力抵挡资金雄厚的国际炒家。于是,7月2日,泰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放弃14年来实行的泰铢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当天,泰铢兑美元的汇率下降了20%,随后波及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和股市轮番暴跌,货币贬值达30%—50%,仅汇市和股市下跌带来的损失就在1000亿美元以上,引起严重的经济衰退。10月下旬,国际炒家将目标对准中国香港,10月18—28日,香港恒生指数跌去三成,市值减少1517亿美元,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多年来实行1美元兑7.8港币的联系汇率制度。11月,国际炒家暂时放弃香港,转向更加有利可图的韩国。11月17日,韩元兑美元汇率大幅下跌,此后短短一个月内跌去一半多,11月20日,开市半小时内,韩国股市狂跌10%,此后一个月内韩国股市跌幅超过20%,大企业集团纷纷宣告破产,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韩国金融危机波及了与之经济关系密切的日本,日元贬值近30%,日本在韩国的投资收益降低甚至破产,导致数家日本银行和证券公司纷纷破产或倒闭。

1998年初,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拒绝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印尼盾兑美元将保持固定汇率,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美欧国家的一致反对,印尼盾狂跌70%,波及其他东南亚货币,直到4月8日印尼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达成新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金融风暴导致印尼政局不稳,5月,执政30年的苏哈托总统下台。

1998年8月,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从1997年6月至1998年8月,香港恒生指数下跌五成。8月13日,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入市挽救港币,并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支持。在外汇市场上,国际炒家大量抛售港币,香港特区政府就动用外汇储备购入港币抛出美元;在期货市场上,国际炒家估空港币,香港特区政府就将所有卖单照单全收,仅8月28日就动用790亿港币;在股市上,香港特区政府大量购入蓝筹股股票,仅8月27日就注入200亿港币,将恒生指数拉高88点。在两个星期的托市行动中,香港特区政府投入的资金超过1000亿美元,收购了香港多家公司的股票,占股市总市值的4%,一年之后,这些股票为政府带来717亿港币的盈利。经过此次阻击战,港币兑美元成功保持在7.75水平以上,成为危机所到之处,唯一没有出现大幅度贬值的货币。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炒家的目标又对准了俄罗斯。与此同时,发生金融危机的韩国资金撤出俄罗斯投入本国市场,加剧了俄罗斯危机的程度。1998年上半年,俄罗斯总统与总理之间的矛盾导致政局不稳,投资者信心不足,截至1998年9月2日,卢布贬值70%,俄罗斯股市较年初下跌85%,后来干脆停业,政府宣布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交易,大约700家银行破产,而当时俄罗斯共有大约1500家银行,整个国家的金融市场陷入破产境地,国内居民存款损失一半,通货膨胀严重,近1/3居民处于贫困线以下。

俄罗斯金融危机又进一步波及欧洲和拉美。从东南亚到东亚再到俄罗斯,投资者的信心大受打击,纷纷撤资以规避风险。例如,140亿美元从与俄罗斯同为新兴工业国家的巴西撤走,导致巴西外汇储备从700亿美元降到500亿美元。德国是俄罗斯最大的债权国,俄罗斯的欠款主要是政府担保的银行贷款,俄罗斯金融市场崩溃自然也冲击了德国等国的股市。

引发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原因非常复杂,每个国家情况各不相同,需要具体分析。但是这次危机对我们理解全球化进程的风险和负面影响,提供了鲜活的教材。首先,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有可能冲击甚至冲垮国内金融市场,当国内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时,这种冲击尤为致命。其次,国家政局稳定,财政实力强大,有利于减缓金融危机的冲击,因此,面临经济全球化,国家的作用越发重要。第三,一旦发生危机,很可能会波及其他国家,因此需要各国协调行动以降低破坏程度,未来的全球经济和金融监管体制需要进一步深化。第四,相较于墨西哥危机的表现,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不是那么积极地帮助亚洲国家渡过危机,开出的援助条件相当苛刻,因此马来西亚拒绝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中也是存在国家利益的。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是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由此导致了生产要素跨国家流动,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表现为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增加,国际组织和国际协定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跨国公司越来越活跃,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全球市场的出现。

为了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保护资金、技术和人员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国际经济组织积极行动起来。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世界各国达成了多个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协议,包括《全球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全球基础电信协议》、《全球信息技术协议》等等,在其成立的第一年,世贸组织就受理了62件世界贸易争端诉讼案件。它还推动世界各国做出减税承诺,当国家之间的关税壁垒被降低,可以预见的是国际贸易和交易的长足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另两大国际经济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负责监管和协调全球金融体系,当发展中国家面临金融危机时,这些国际组织就帮助它们实行经济改革,调整产业政策,推行更加开放的国家经济体制。当然,这些做法有时会引起争论。大量实例表明,受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帮助的非洲和拉美国家虽然出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但是国际债务和贸易赤字却在上升,政府预算中用于支付利息的比重成倍上升,社会状况出现恶化迹象。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革命缩小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距离,降低了远距离交易成本,全球24小时不间断的实时交易已经实现,资本能够以空前的规模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以获得最多的利润。当经济信息在全球范围内以更快的速度传递时,收集与分析经济信息的过程更加透明。目前,全球主要股票、期货和利率水平基本同步变化,特别是外汇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流动性的统一市场。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很多时候,国家做出的经济决策能够有效调节本国经济,并进而对其他国家造成示范效应。另一些时候,国家本身就是国际贸易和生产的重要调节者,国家控制和决定着进出口总额、关税、国内市场开放程度,此外,国家还缔结和签订许多国际协议和参加国际组织来调节本国经济活动。为了降低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风险,世界各国需要制定并遵守一致的贸易规则,经济制度和利益不同的各国,通过国际贸易被紧密联系在一起。

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两次石油危机为导火索,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欧美国家开始进入严重的滞胀(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困境,长期奉行的凯恩斯主义被否定,随着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反对国家干预和经济管制、主张私有化和自由贸易的新自由主义不仅成为美英两国的主流经济学思潮,也成为美英两国推行全球一体化时所采用的意识形态,其标志性事件就是1989年由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华盛顿共识”和1991年12个欧洲国家共同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者为今天欧洲联盟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顺应新自由主义的要求,从90年代起,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转向解除管制(deregulation)和自由化,如国有企业私有化、开放国内消费市场和金融市场、由世界市场来决定本国工资和商品价格、减少用于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开支等。以关税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国际平均关税水平在40%左右,1994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之后,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降低到4%左右,发展中国家下降到12%左右,国际贸易的成本被大幅降低。但是,以国家为单位参与的世界贸易组织,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其目的不在于公平交易,而是促进资本自由流动。但新自由主义也受到批评,原因之一就是它忽视社会公正,由它所引导的经济全球化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全球和一国范围内贫富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犯罪率上升,社会动荡不安。

20世纪90年代,部分西方学者曾经用翔实的数据试图证明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只是一个新自由主义建构的美好神话,这个神话至少有两点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一,全球化带来统一的全球市场;第二,全球化带来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增加,从而提高个人生活水准。

质疑新自由主义所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学者几乎都是左派学者。他们认为,所谓的统一的全球市场更多地受到一国国内政治的选择和决定的影响,不同国家之间,商品价格的差别很少会由全球市场来决定,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带来统一的全球市场,相反,国家间的差异依然存在甚至加深。出于某些原因,只要有可能,国家能够在非贸易部门选择高工资和低效率。以日本为例,日本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其国内财富严重依赖国际贸易,但是,日本的某些制造业部门虽然在全球数一数二,相比之下,因为政府过度干预,它的金融机构和劳动密集型服务部门却是出了名的低效率。东京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过度干预金融市场,企业不顾自身的经营成本和还贷能力而过度借贷,同时,政府对银行实行保护政策,承诺大金融机构不会破产,这种保护反而造成银行的不良资产迅速膨胀。当1992年日本经济进入长期的衰退期和低迷期后,从1994年起,超过50家金融机构发生倒闭和挤兑风潮。此时,日本政府决定改变过去对金融机构的过度保护,实行优胜劣汰机制,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任由经营困难的金融机构自行解决问题,这又严重削弱了人们对日本经济的信心,反而导致股市暴跌、金融机构资产大减,并进而影响了东京的金融中心地位。

经济全球化的两个重要指标是贸易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水平。汤普森用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来对比某些经济发达国家1913年和1993年的贸易水平(见表2-1),又用国民储蓄与投资之间的相关系数,来比较22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金融一体化水平(见表2-2)。

表2-1 按现行价格计算商品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出口和进口合在一起):1913—1993年(%)

资料来源:格雷厄姆·汤普森:《全球化与国内经济政策的可能性》,转引自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表2-1显示,二战后,主要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受到严重破坏,进入长期的缓慢恢复期,直到1993年,法国、日本、荷兰、英国等国的贸易水平都没有超越1913年的水平,德国和美国稍有超越。

表2-2 储蓄与投资的相互关系:1990—1995年[(I/Y)1=α+β(S/Y)1+U 1

注:β系数下面括弧里的数字是标准误差。

资料来源:格雷厄姆·汤普森:《全球化与国内经济政策的可能性》,转引自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衡量国际金融一体化的一个指标是,国内投资相对独立于国内储蓄,换句话说,二者的相关系数越低,则国际金融体系一体化程度越高,相关系数越接近1,国际金融一体化水平越低。从表2-2可以看出,直至80年代,国际金融一体化水平都没有超过一战前的程度,进入80年代以后,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才有所提高,但远远没有达到全球一体化的水准。各国金融体系仍具有强大的相对自主性,而这一点,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想法相差甚远。

新自由主义试图证明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不再重要,然而,表2-3比较了某些发达国家在1960—1995年期间,政府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反而发现,政府的总支出越来越多,说明政府将大量的资源用于社会福利方面,按新自由主义的假设,这意味着政府干预将不可避免地损害国际竞争力。但是,并没有什么经验证据表明政府高额财政支出与不良经济运行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更不用说因果关系了。

表2-3 一般政府总支出:1960—1995年(按市场价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格雷厄姆·汤普森:《全球化与国内经济政策的可能性》,转引自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支持者认为,跨国公司将摆脱国家疆界的限制,成为自由的投资者。然而,事实却是,除了少部分例外,用资产份额、所有权、员工、管理方式、研发机构的地点这些指标来衡量的话,大量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仍然以母国为基础。而且,绝大多数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了高工资、高税收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相对而言,进入工资和税收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更少,生产的全球化远未实现。

2007年亚马逊网站的畅销书之一《世界是平的》是关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第一个神话的最佳注解。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2000年之后,全球化进入3.0时代,之前1800—2000年是2.0时代。3.0时代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从西方人主导的全球化转变为各个人种参与其中的全球化,新一轮的全球化正在取消国界,对任何国家而言,坚持自由贸易的好处将超过实行贸易保护所带来的短期利益。在之前的另一本畅销书《理解全球化:凌志车与橄榄树》(1999)里,弗里德曼曾经天真地提出“预防冲突的金拱门理论”,声称“没有哪两个有麦当劳的国家之间彼此打过仗”。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99年,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轰炸南斯拉夫,交战双方的城市里都开着麦当劳。

针对这第二个神话,存在着更多经验证据进行反驳。经济全球化已经将全球分化成两极,一边是美国、欧洲、日本、10个新兴经济国和世界500强大公司,其中仅美国就占了世界经济总量的28%、全球货物贸易量的12.5%、外国直接投资的11%,另一边是贫困和动荡不安的广大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现在,占世界人口1/4的工业化国家拥有世界财富的85%,西方七国集团占世界人口的11%,却拥有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3,仅一个纽约城所耗费的电力就超过了西撒哈拉非洲所有国家的总和。过去40年来,全世界最穷的20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而全球最富裕的20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却增长了3倍,南半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北半球的17%,49个最不发达国家占全球总人口的10%,其占有的财富却不足1%,每年的总产值只占全球经济收入的0.6%。按照世界银行划定的国际贫困线(每人每年392.88美元),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两倍(每人每年785.76美元)以下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6%。全球最有钱的三个富翁——美国的沃伦·巴菲特、比尔·盖茨和墨西哥的卡洛斯·希利姆·赫鲁——拥有的财富总和超过1500亿美元,超过了全球最贫穷的7亿人或全球最不发达48个国家所拥有的财富总和。

对于富国和穷国而言,从全球化进程里获得的好处绝对是不一样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经报道过:

在乌拉圭回合的谈判里,富国降低关税的幅度比穷国小。自从乌拉圭回合以来,他们还找到新的办法来固守他们的市场,最显著的是对他们认为“便宜得不公平”的进口货物征反倾销税。在发展中国家最有竞争力的几个部门,像农产品、纺织品和服装,富国特别厉行保护主义。结果……富国对于从穷国进口制造品所征的关税,平均比对从其他富国来的进口货所征的关税高四倍。……富国如果肯把市场再开放一点,到2005年,穷国每年就能多出口7000亿美元。……世贸组织的134个会员国里,有29个国家没有派代表驻在日内瓦总部。更多国家几乎没有能力把提案交到世贸组织去。

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大,在全球化年代,每个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也逐渐加大。跨国公司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者干脆将某些生产和工作环节(如呼叫中心、软件设计、商务支持等)外包到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导致了本国制造业和某些传统产业的工人失业,失业率上升,从而加大本国贫富差距,传统的终生就业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临时性的弹性工作、灵活就业和兼职工作。1974年至1983年期间,大约有800万份报酬相对较高的工作丧失,其中大多数在欧洲,与此同时,亚洲和拉美的就业岗位迅速增加,目前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这四国的劳动力占全球劳动力市场的45%。

表面上看,虽然发展中国家获得了资本输入,解决了就业问题,但是“世界工厂”的地位并未有效提高贫困地区的整体生活水平。比如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数据,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22∶1,占我国10%的最富有人群掌握着国家45%的财富,而10%的最贫困人口只拥有国家1.4%的财富,社会财富倾向于流入高收入群体。

由于各国历史条件的差异,在很多国家里,财富更容易聚集在“外来的”少数族群手中,如西非的黎巴嫩人、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人、菲律宾的华人、南非的白人、俄罗斯的犹太人等。在这些国家里推销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往往造成的结果就是处于贫困的多数族群嫉妒和仇恨富裕的少数族群,从而引发社会动荡甚至是种族灭绝大屠杀,比如1991年南斯拉夫塞尔维亚族屠杀克罗地亚族,1994年卢旺达胡图族杀死80万图西族,1998年印尼排华骚乱致使2000多人丧生。

真正从全球化中得到好处的是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里的少数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付出了贫困、失业、社会解体、环境破坏等代价。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270万人中,有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发展中国家有2500万人发生农药中毒,500万人死于污水引起的疾病,美、日、欧消耗了世界2/3的纸制品,所使用的木材几乎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发达国家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土地、矿产、木材、水源等资源,为本国经济和本国人民谋取福利,牺牲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同时,发达国家进口初级原材料,出口高级制成品,从发展中国家谋取了高额利润。关于非洲的数据表明,非洲从发达国家每吸收1美元投资,就会因为开放市场和资源而损失1.5美元。

以公平贸易为旗号,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发展中国家给予发达国家以国民待遇,消除发达国家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障碍,拒绝这一要求的国家沦落到世界体系的边缘地位,最终被整个国际社会忽视;答应这一要求并据此开放市场的国家,在左派学者看来,最终将成为发达国家的依附者,引起社会不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准下降。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之一就是出现了整合全球资源、实施全球策略、业务遍布世界的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NCs),并且跨国公司的实力越来越大,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和特征

简单地说,跨国公司就是在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的公司。近代跨国公司的雏形最早出现在16世纪,伴随地理大发现和开拓海外殖民地,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等国出现了一批从事远洋运输和国际贸易的公司,这些公司的业务广泛分布在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并享有特许经营权和垄断贸易权。

跟今天的跨国公司不同,早期跨国公司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很少从事跨国直接投资和跨国生产,跟殖民扩张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1602—1799)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可以自组军队、发行货币,并获准与其他国家签订正式条约,其总部设在今天印尼的雅加达,拥有超过5万名员工、1万名雇佣军、150艘商船、40艘战舰,仅在亚洲就有35个据点(1624—1662年期间曾占领我国台湾部分地区,后被郑成功打败,退出台湾)。英国东印度公司(1600—1858)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在印度贸易的特许权,被认为是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的工具,它不仅从事商业活动,垄断了印度和孟加拉的鸦片、食盐、棉花和烟草贸易,将茶叶种植引入印度,而且建立军队,用暴力占领印度,成功地将法国人赶出了印度,使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8—19世纪,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致使中国对英国贸易从出超变成入超,大量白银流失,最终导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二战以后,尤其是进入70年代,跨国公司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和科技进步,商品的运输成本降低,跨国公司转向以对外投资和跨国生产为主,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和推动力。当时关于跨国公司的称呼还有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Enterprise)、超国家公司(Supernational Enterprise)等,1974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做出决议,统一采用“跨国公司”这一名称。

1970年,全世界有超过7000家跨国公司的海外业务量超过公司业务量的一半,拥有近3万家国外子公司。2002年,全世界已经有超过6万家跨国公司和85万家国外子公司,占据了世界税收的1/3、全球生产总量的45%、全球贸易总量的65%、全球技术交易总量的80%、全球高新技术研发的95%、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90%,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世界生产的主要组织者和投资者。根据《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名单,2007年全球最大的三家公司分别是沃尔玛、埃克森美孚和皇家壳牌石油,榜首沃尔玛的营业收入超过3511亿美元。而2006年,整个非洲大陆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是1万亿美元,占整个世界的2%,财富500强前3名的收入总额大致相当于整个非洲大陆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2007年,世界500强企业的营业总收入达21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世界各国国民水产总值的四成以上,其销售额增长率和资产增长率更是远远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

目前,全球的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石油开发、汽车制造业、信息产业等领域内,尤其是石油业,2007年全球最大的10家公司里,有6家都以炼油业为主业,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是两家最大的中国公司,分列第17位和第24位。

跟早期跨国公司不同,当代跨国公司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在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从事经济活动,目的是开拓新市场、获得廉价劳动力和高额利润。

第二,在从事经济活动时,跨国公司往往从全球角度进行战略部署,在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灵活转移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合理的生产布局,使公司的总收益最大化,甚至可能牺牲某些国内市场。

第三,各个子公司在管理、人员和资金方面共享资源,相互流通,母公司对子公司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有时,这种控制超过子公司所在国家政策法规的影响力。

第四,跨国公司在母国之外雇用了大量海外员工,1995—2005年这10年间,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的海外员工占总员工的比例从43%增加到53%,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雀巢公司,22万名员工里有213600名是海外员工,高达97%。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许要问:雀巢公司还是一家瑞士公司吗?

第五,海外业务在跨国公司里占据重要地位。1995年,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海外资产占其总资产的41%,到2005年,这一数字上升到55%;同期,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海外销售占其总销售的比例,从46%增加到57%。通过在全球设立制造和研发中心、外包部分环节、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和配置资源,跨国公司成功地打造了全球产业链。早在1997年,可口可乐公司就宣布,自己不再是美国公司,而是一个全球性公司。据统计,三分之一的世界贸易在同一公司的不同子公司之间进行,而不是在不同公司之间进行,这说明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贸易的主力,控制着世界贸易的方向。

跨国公司的主要投资手段包括:在某些国家建立制造工厂,生产的零件运往设在他国的组装工厂,最终销往另一个国家(如戴尔电脑);或者在某个地区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开拓当地市场,并力争保持垄断地位(如可口可乐)。无论是哪种策略,跨国公司的支持者们都认为,“公司的国籍正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

跨国公司的确带来了全球意义上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跨国公司的投资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提高社会生活水平,获得一些技术手段和技能,节省研发费用。一些跨国公司将发展中国家当成潜在的消费市场,这些国家的消费者能够得到更低廉、更优质的产品。跨国公司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投入资金和人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本国企业的壮大。以中国为例,随着国内股市高涨,以2007年10月16日收盘价计算,全球十大市值公司里,中国占四席,分别是中国石油(第2位)、中国移动(第4位)、工商银行(第5位)和中国石化(第8位)。中国移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移动业务运营商,2006年工商银行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同时上市时,创下全球最大IPO(首次公开招募)纪录,达196亿美元。2005年中国(包括台湾和香港地区)有18家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行列,2006年增加到23家,2007年达30家(其中内地22家,台湾6家,香港2家)。

不可忽视的另一面的现实是,跨国公司实力雄厚,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本不是其对手,每年拉美和加勒比海沿岸国家因跨国公司逃税而损失500亿美元,估计全球这一数字高达1600亿美元。 联合国180个成员国中,有130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小于5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世界上最大的200个工业公司只雇用了世界人口的0.3%,却控制着全球经济产量的28.3%。为了能够与当地产品竞争,跨国公司不惜降低工资和质量,对工人的过度剥削使得很多跨国公司背上了“血汗工厂”的恶名。

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的宗旨是“帮顾客节省每一分钱”,一再降低成本。1996年进入中国,2006年在中国的采购量是180亿美元,有近2万家供应商,目前在中国销售的商品中产自中国的达到95%以上,给中国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但是,记者调查显示,沃尔玛对供应商开出近乎苛刻的条件,极力缩短生产周期,一条超市标价70元的裤子,付给工人的工资只有0.2元,为了赶工期,很多工人一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每小时工资收入只有3元钱,工伤事故时有发生。为了获得低价商品,沃尔玛甚至向那些没有在工商部门合法注册、偷税漏税的黑工厂下订单,破坏产业链。为了占领中国市场,进入中国的头10年,沃尔玛一直在亏损,直至2006年才开始营利,此举被经济学家指责为有意利用母国的利润来填补中国市场的亏损,以低价挤垮其他零售业对手,从而垄断中国的零售市场。不仅仅是对供应商和竞争者,就是对消费者,沃尔玛也有不良记录。从2001年起,沃尔玛多次因出售商品的质量问题而被媒体曝光,包括从无合格证的地下作坊进口食品、不合格食物导致中毒、售出的炸鸡竟然含有鸡屎、出售过期变质食品等等,合计不下40起。 200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爆出负面新闻,从肯德基、强生、雀巢,到东芝、索尼、柯达、西门子,跨国公司在中国涉及商品质量、环境污染、行贿受贿、偷税漏税、克扣员工工资等问题。

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活动,深刻地影响了当地的消费活动,而这种影响并非总是意味着更合适、更优越的消费模式。千百年来,母乳喂养是人类哺育婴儿的传统方式,自从1867年雀巢公司创始人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例婴儿配方奶粉之后,100多年来,大公司为了获取利润而大肆宣传配方奶粉的优越性,贬低母乳,发展中国家盲目相信了这些宣传,比如当时菲律宾84%的新生婴儿喝配方奶粉而放弃母乳。由于饮用水不合格,加上不能按照正常程序对奶瓶消毒,在70年代,据估计,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000万婴儿因非母乳喂养而造成营养不良、疾病或死亡,由此,拉开了一场耗时长达10年的抵制配方奶粉、保护母乳喂养的世界性运动,雀巢公司被告上法庭。虽然公司赢了官司,却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和每年4000万美元的奶粉市场。1981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第1条是“禁止对公众进行母乳代用品、奶瓶及奶嘴的广告宣传”,第4条是“母乳代用品公司的营业代表不得接触孕妇或母亲”。讽刺的是,一些大的奶粉公司竟然是保护母乳喂养运动的最大赞助商,一边承诺支持母乳喂养,一边却在广告里利用婴儿形象大肆宣扬配方奶粉的优越性,并且向医务工作者行贿以推销奶粉。

2.跨国公司、全球化与地区化

关于全球化时代的跨国公司的另一个争议在于:跨国公司正在走向全球化,还是地区化?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任何一个主要跨国公司的控制权都被牢固地掌握在某一国的资本家手里。1991年,在30家美国大跨国公司里,仅有5家的执行董事会里有一个外国人。20家日本大公司中,仅有2家的董事会各有一个外国人。在15家德国核心公司中,仅4家董事会中有外国人。 虽然很多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活跃,但是以销售、分配、资产等指标来衡量,跨国公司仍然以母国为活动中心。

一般认为,跨国公司在国外发展,其目的之一是降低生产成本,运输技术和信息科技的发达更加便利了跨国公司转移生产基地。然而事实是,大的跨国公司并不是在全球均衡地投资,而是倾向于在一个国家投入更多资金。大多数贸易和投资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2007年,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是最主要的投资者,投资额占世界总投资额的85%,来自印度、巴西、俄罗斯和中国的投资额占大约15%,大量贫困国家根本没有对外投资。发达国家互为最大投资伙伴,90年代初期,英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的一半是在美国,27%在西欧。在200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中,发达国家吸收了67%,其中美国吸收近12%,亚洲和大洋洲国家吸收了大约20%,非洲和拉美只占10%左右。如果去掉南非、埃及、尼日利亚、摩洛哥等少数国家的石油、天然气和采矿业,流入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仅有全球的0.1%,世界上近三分之二的国家实际上被排除在投资范围之外。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发达国家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穷国很可能消费不起高档产品,因此,跨国公司更乐意在发达国家进行投资。第二,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工资和原材料的重要性,也降低了运输成本,穷国只能凭借廉价劳动力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获取更高利润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很少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第三,当今全球大跨国公司的母国基本都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金融制度、法治环境,这种优势投资环境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短时期内不可能发展出来的。第四,为了降低投资风险,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当地市场和文化与本国市场和文化更加相似的国家,而不愿意冒险投资一个不熟悉、不了解的国家。

因此,有学者认为,跨国公司带来的不是国家之间无差别的全球化,而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地区一体化,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差别依然很大。这一结论其实谈论的是一个常见的全球化负面后果,即贫富分化或南北差距,国家之间的差距被全球化拉大,部分穷国被全球化之轮无情抛弃。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在一国范围内,制定经济政策和对经济果实进行分配,传统上是政府的责任,然而在全球化时代,并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那么谁来负责协调世界范围内的全球经济秩序?这需要依靠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各国政府就全球经济秩序进行协商时,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增长的需要而放弃全球性责任。国内民族主义与世界范围内全球主义的冲突,使得各国政府顾此失彼,因此,现存国际经济秩序基本上仍旧是一个发达国家主导的体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讨价还价的能力非常不平等,发达国家依靠自己的优势地位来制定游戏规则,发展中国家实力弱,往往受人摆布。看清楚这一点,就不会寄希望于新自由主义所信赖的“看不见的手”来自发地调节全球经济活动。

在经济全球化年代,哪里利润高,跨国公司就在哪里投资。当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壁垒阻碍跨国资本的活动时,打破这些壁垒就成为跨国公司的内在要求。全球统一市场和协调运作的跨国组织在本质上与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相冲突,资本的全球流动要求冲破领土和主权的束缚,由此对国家主权造成严重挑战。

一、全球化与国家经济主权

当国家的主权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相冲突时,跨国资本和跨国组织会想方设法使国家主权从属于资本扩张的要求,由此带来两种后果:要么是民族国家主动改变本国的相关制度,接纳全球资本,从而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一员,即“顺应潮流”;要么是跨国资本插手国家内部事务,强制性地改变民族国家的权力结构或国内政策,即“被动参与”。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意味着国家主权的部分让步和国家职能的削弱。因此,有学者认为,“这样的变化(即全球化)是革命性的,因为它削弱了现代政治的基础之一——国家主权。……全球化毁灭主权国家,联通世界版图,滥用已建立的政治共同体,挑战社会契约,过早地提出无用的国际保障概念……从此,主权再也不像过去一样是无可争辩的基本价值,尽管外界观念的渗入是缓慢的,但肯定在改变着主权的内涵”

从国家职能来看,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赖,传统的国家权力进而向这些国际组织进行转移。比如,24小时不间断交易的全球金融市场加强了货币的跨国流动,目前世界主要货币都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意味着国家已经无法独立维持本国货币,汇率不仅受一国国内经济和中央银行政策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受到国际金融市场交易价格的影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对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构成重大的冲击,多次金融危机就是明证,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必须考虑国际市场的需求。传统的民族国家拥有完全自主的税收权,能够自行决定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率,然而,诸如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的目的之一在于推动世界各国减税进而刺激投资和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自1947年起,就一直致力于成员国之间的多边减让关税谈判,1947年至1994年之间共进行了八次多边减税谈判,每一次都以各成员国降低对进口商品的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协议而结束。

不仅是出让部分权力给国际组织,就是国家调控经济的管理职能也受到削弱。跨国公司的投资和经营策略,往往由总公司决定,它们实力雄厚,可以操纵某个国家某一部门的经济命脉,摆脱母国和东道国的控制。咖啡豆是国际贸易中继石油之后的第二大原料产品,由四大公司——雀巢、卡夫、宝洁和Sara Lee——垄断的国际咖啡豆市场价格一路下跌,2002年咖啡豆价格只有1960年价格的四分之一,对于啡农来说是致命打击。世界范围内,咖啡豆价格暴跌影响了2.5亿农民,其中大部分生活在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内,为温饱而挣扎。跨国公司压低咖啡豆原料价格,成品咖啡的价格却居高不下,跨国公司从中赚取高额利润。埃塞俄比亚是以人均收入计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咖啡豆出口占了总出口额的75%以上,该国连年饥荒不断,为了增加啡农的收入,政府进行了补贴,此举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2002年,雀巢公司以此为由向埃国政府索赔600万美元。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化年代,当跨国公司实力足够强大甚至超过国家时,当一国的经济政策与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发生冲突时,国家的影响力有可能被严重削弱。

当国家财富越来越多地被集中在跨国公司、大商人、大资本家等富人手中的时候,国家征税能力就会下降,用于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国家财富越来越少,国家发现自己很难制定并推行长期的整体经济发展战略。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为止最古老的人类,说明这片大陆的自然条件并不差,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然而,自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剥削,非洲国家受到严重破坏,经济落后。现代以来,非洲国家纷纷认识到了自己贫困的根源,试图扭转局势,却总是无法实现增长目标。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非洲的财富外流,国家能力被削弱,缺乏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即使制定了发展战略,国家财政收入也不足以支持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依赖外部援助,而跨国公司和大资本家更乐意非洲是永远的原材料基地,也不愿意看到独立自主的新非洲。微弱的国家实力与落后的经济并行,是大部分非洲国家的现实写照(当然,某些独裁政权被排除在外)。

发展中国家往往有着被发达国家殖民或侵略的历史经历,饱受屈辱的过去使得它们珍视国家主权,任何对国家主权的挑战都会被认为是侵略的翻版,这使得他们对经济全球化持有更警惕、怀疑、不安甚至敌对的态度,唯恐经济全球化是又一场西方霸权的“阴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影响国家求助于国际机构的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出了苛刻的援助条件,比如开放资本市场、保持高利率、进行金融改革、出售国内银行给外国金融机构、实行紧缩性经济政策、放慢经济增长,满足这些条件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国家经济主权,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亚洲受到了严重抵制。马来西亚始终没有接受它的援助,却在2000年以8.5%的经济增长率列所有受灾国之首,最早清理完了金融危机遗留的不良资产,远远超过其他受灾国;印尼虽然最终接受了援助,但是苏哈托总统宣称与该组织的协议“违背了印尼宪法精神”;韩国的失业工人打着“IMF=I'M Fired”的标语在大街上示威,痛斥它是“披着羊皮的狼”。

另一方面,应该承认,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并非全然是负面的。欧盟是一个典型例子。欧盟各成员国将货币政策、利率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等部分地让渡给了欧盟,对外执行统一的出口和税收政策,对内取消关税壁垒、放开自由贸易,同时,在外交、司法等方面,各成员国保持高度的独立。这些做法提高了各成员国的整体实力,使欧盟在经济实力上成为影响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力量。

20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陷入长达十余年的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时期。1989年,为了给拉美国家经济改革提供方案,也为了给东欧后共产主义国家提供转轨对策,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以及拉美国家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研讨会,时任所长的约翰·威廉姆森曾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由他执笔,此次会议提出了各方达成共识的10条政策措施,被称为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1)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

(2)取消补贴,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

(3)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

(4)实施利率市场化,提高储蓄率;

(5)采用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

(6)实施贸易自由化,降低关税,开放市场;

(7)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

(8)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

(9)解除政府对经济的管制;

(10)保护私人产权。

这10条措施继承了自由竞争的经济思想,与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一脉相承,美国著名左派学者诺姆·乔姆斯基在他的《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中明确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一系列理论,它们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所制定,并由它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其基本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贸易经济自由化、市场定价(‘使价格合理’)、消除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稳定’)和私有化。”

90年代以来,英美等国家在国内奉行里根主义和撒切尔主义,在国际上推行华盛顿共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在国内、国际大行其道,成为全球主流的发展理念,因此,也有人将推崇华盛顿共识的全球化称为“新自由主义全球化”。

但是,华盛顿共识存在着两个缺陷。第一,只强调解除管制和发展市场,不关注社会公正问题,由此导致国内、国际分配严重不公,社会矛盾激化,一个动荡不安的环境反过来只会阻碍经济发展。第二,它是以美国为主导提出的经济发展方案,提出的背景是80年代拉美地区通货膨胀高企、财政赤字连年升高,在实际操作中,以抑制通货膨胀、稳定价格为目的的华盛顿共识不适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在其他国家出现严重水土不服的情况。

华盛顿共识的缺陷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各个国家产生危机的原因各不相同,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共同之处在于,一方面这些国家都采取了固定汇率制,另一方面,在缺乏相应制度保障的情况下,过快开放国内金融市场,这样一来,当国际炒家发现有利可图、冲击该国货币的时候,受冲击的国家缺乏有效措施管制近乎天文数字的国家游资(在市场经济越成熟的地区——如香港——政府越能有效地采取市场手段来对抗国际炒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越小)。而且,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贸易逆差,导致外债增加,当金融危机来临时,在大量外债的压力面前,本国货币贬值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华盛顿共识的核心理念是自由化、私有化、价格稳定和政府角色最小化。在实际运作中,像中国这样政府主导的发展型国家反而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内金融市场开放度不高的中国躲过了1997年的金融危机,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实现了经济增长。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东欧国家和拉美国家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在华盛顿共识风行拉美的十年——即90年代,也被称为“改革的十年”——中,拉美国家经济增长率仅为60年代的一半,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改革带给拉美普通人民的是痛苦而非收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同意和接受华盛顿共识的国家才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援助。韩国和马来西亚是从危机中恢复最快的两个国家,一个接受了华盛顿共识之下的国际援助,一个拒绝了它。当马来西亚宣布实行外汇管制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马来西亚经济将在三个月之内崩溃,然而事实却是,马来西亚最先清理了所有金融机构坏账,很快重建了国内信贷体系。

亚洲金融危机也冲击了华盛顿共识的内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待危机的态度有异。1998年,时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斯蒂格利茨在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了“后华盛顿共识”。他这样评价华盛顿共识:“从好的方面说,它是不完善的;从坏的方面说,它是误导性的。”他承认华盛顿共识的优势在于简明,仅凭几项经济指标——通货膨胀、货币供应增长、利率、政府预算和贸易赤字——就能够制定一整套经济政策。然而,华盛顿共识犯了市场原教旨主义的错误,迷信市场万灵地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忽视了政府的角色和影响。尽管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冲击的东南亚和东亚国家都是政府主导的发展型国家,但是这也不足以说明政府干预经济发展这一行为是错误的,只能说明政府不恰当地干预了国家经济发展,恰恰是政府的失误,才造成了金融危机。因此,华盛顿共识既不能解释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也不能提供亚洲国家摆脱危机恢复经济的措施。

斯蒂格利茨“后华盛顿共识”的核心内容包括两点。第一,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还包括社会的全面进步,贫困、收入分配、环境保护、教育、医疗卫生等问题也应当提到社会发展的日程上来,以促进可持续的、稳定的、公平的、民主的社会发展和全球发展。第二,除了私有化、自由化和价格稳定之外,应当采取更多的经济手段来推动社会发展,包括改革金融部门、提高政府职能、鼓励自由竞争等等,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考虑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其中,跟华盛顿共识最大的区别在于重新认识政府的角色和职能,政府不是市场的对立面,而是市场的补充。以往的经验表明,每一个经济成功的国家的政府都恰当地参与了干预市场活动,政府能够纠正市场的失败,使市场运转得更好。斯蒂格利茨更加进一步建议政府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和监管制度;建立并巩固市场经济所必需的配套制度,如反垄断、社会保障体系、法治社会等等;投资人力资本,增加教育投入;推动创新技术进步和技术转移;等等。因此,关键是建立有效的政府机构和建设正确的制度安排,政府的质量和活动比其规模大小更重要,政府不应当从经济活动中撤退。

华盛顿共识与后华盛顿共识的差异,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全球化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这两家组织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际经济组织,都在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它们的分歧暴露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复杂性和内在矛盾。不仅仅是全球化的倡导者,就是全球化的参与者和获利者,也纷纷表达自己对全球化的认识和看法,为全球化弊端开出药方。

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冲击东南亚、东亚和俄罗斯的国际炒家团里,最著名的是出生在匈牙利的美国投资者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他提出,目前全球资本主义有五个方面的缺陷:不均衡的收益分配;不稳定的金融体系;全球垄断和寡头垄断出现危险苗头;含糊不清的国家职能;社会团结和价值观念出现问题 。当前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是一个扭曲的体系,游戏规则有利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和富人,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和穷人,然而这个体系建立在盲目相信完全市场竞争的一套意识形态基础之上。市场原教旨主义看不到市场和资本主义的根本缺陷,认为人人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就能实现社会的有效运转,这种认识妨碍了社会纠错机制的建立,严重阻碍了全球发展。

虽然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获利,然而,索罗斯认为,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除了裙带资本主义、官商勾结、不完善的国内金融制度之外,国际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不稳定性要求建立一个具备纠错机制的全球金融体系和全球治理架构,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亚洲金融危机开出的拯救计划并没有试图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全球金融体系,按照这个药方,危机过后,全球金融体系依然有利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劣势地位。他建议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责任,吸纳化解更多的金融风险,成立全球中央银行来稳定国际资金流动,降低金融危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债务与贫穷。他的建议当然没有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纳,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又一次证明了华盛顿共识和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不足。

身为举足轻重的国际金融投机者,从当前不公平的全球金融体系中获利,却又坦白而彻底地批评市场原教旨主义,呼吁重建全球金融体系和全球市场,索罗斯的思想和实践看似充满矛盾。由他掀起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无数人破产,许多国家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在亚洲,他是一个“魔鬼”和投机者。金融市场里的索罗斯无情无义,除了赚钱不兼顾其他,然而,他又是一个哲学家和慈善家,捐重金援助内战后波黑地区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为此获得代顿和平奖。这种反讽帮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简单地将索罗斯妖魔化为亚洲危机的替罪羔羊,丝毫无助于我们认识经济全球化。事实上,无论是索罗斯及其对冲基金,还是受到冲击的所谓亚洲新兴工业国家,抑或是华盛顿共识和后华盛顿共识,都是在全球化语境下才出现的新鲜人物和现象。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机会,也带来风险和危机,既制造利润和财富,也炮制挑战和问题。对于全球化,缺乏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国家需保持开放和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时刻调整对策,才能将全球化负面后果的危害降至最低。在这一过程里,我们需要遵守一些底线:市场经济、法治、自由和民主——无论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华盛顿共识,还是之后的后华盛顿共识抑或其他方案,都提倡并且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

参见《全球外汇市场日交易额突破3万亿美元》,新华网2007年1月9日。

参见陈支农:《巨额“热钱”涌入 考验中国金融应变力》,载《大地》2003年第21期,第34—36页。

参见维基百科“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辞条。

参见黄蒂娟:《香港金融保卫战弹指十年记》,载《证券时报》2008年9月5日。

参见荣跃:《毁灭与颠覆:重重迷雾笼罩下的全球金融危机真相》,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经济学家》(英国)1999年9月25日,第89页。

参见蔡爱眉:《起火的世界:输出自由市场民主酿成种族仇恨和全球动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参见管彦忠:《跨国公司在拉丁美洲每年逃税额高达500亿美元》,人民网,2008年5月22日。

参见黎光寿:《沃尔玛商品质量令人震惊》,载《市民》2007年第12期,第12页。

参见克里斯·哈曼:《全球化——一种新正统观念的批判》,载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页。

参见阿兰·伯努瓦:《面向全球化》,载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参见乔治·索罗斯:《走向全球的开放社会》,载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8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应对世界粮食危机,某国际组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