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会领到非洲吗?

印第安人与中国大陆:白令海峡曾四次露出海底 最后一次与末次冰期对应

 关键提示:近来的考古发现,人类学、语言学、史料记载等都表明:印第安人与中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此,美国哈佛大学考古人类学教授张光直率先提出“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这一概念,认为人类老祖先通过白令海峡从亚洲进入美洲,殷商文明与玛雅文明是同祖的后代。据考证,白令海陆桥存在的最后时间是距今25000年——15000年前,古代印第安人有可能在此期间经过陆桥到达美洲。

研究证明,在年前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末期,世界海平面大致在现今海面以下100处。后来随着冰川的大量消融,海面迅速上涨,大约到6000年前海面才接近于现今的位置。因此,大陆桥应该出现在第四纪大冰期中较大的5次冰期时期。

关于印第安人的起源问题由于缺乏足够史料,一直是众说纷纭。但是近来的考古发现,人类学、语言学、史料记载等都表明:印第安人与中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几十年来,考古学家在美洲墨西哥发现了大量具有中国殷商时代至宋朝以后文化特征的文物和文化遗迹,发现文字59个,加上重复发现计算在内,共有140多个汉字,从字体上看,从殷商到宋朝几乎都有。而在玻利维亚、秘鲁、墨西哥等地先后出土的石碑、石像、铜像、墓碑上,发现了“太岁”、“武当山”、“大齐田人之墓”字样,这些显然非中国人不能为。

另外,学者们还发现,中国古代和哥伦布到达以前的墨西哥都有以龙为主题的文艺作品,都有求雨仪式,都有三脚支撑的陶器,都有装饰陵墓用的玉器等等,两者文化传说上十分相似。对此,美国哈佛大学考古人类学教授张光直率先提出“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这一概念,认为人类老祖先通过白令海峡从亚洲进入美洲,殷商文明与玛雅文明是同祖的后代。

那么人类祖先又是如何从亚洲迁往美洲的呢?有人认为有三条路线:北渡白令海峡,中趁墨西哥暖流,南乘后期发现的马尼拉航线。其中最可能的是:通过亚洲东北端离北美洲阿拉斯加最近的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因为根据古地质研究,在冰期内白令海峡曾四次露出海底,成为一道陆桥,最宽时达1000多公里,从而为亚洲向美洲移民提供了一条坦途。据考证,陆桥存在的最后时间是距今25000年——15000年前,古代印第安人有可能在此期间经过陆桥到达美洲。

全球变暖的极限:近千年海平面上升不会超过6

危险的信号!东南极冰川也在快速消退?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与脆弱的西南极冰盖相比,东南极冰盖相对来说要稳定些。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东南极冰盖要比以前预期的要脆弱得多。这意味着,南极冰川融化问题可能比想象的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可能会来得更快,也更为剧烈。

南极冰盖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冰盖,面积接近1400万平方公里,最厚的地方4200多米,总体积达2450立方千米,它被横贯山脉分为两部分:面积较大的东南极冰盖与较小的西南极冰盖。长期以来,气候学家认为西南极冰盖明显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会逐渐融化,而东南极冰盖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然而,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东南极冰盖要比预期的要脆弱得多。

2016615发表于《自然》(Nature)的研究表明,假如气候变化维持现有速率,南极洲东部最主要的冰川之一托滕冰川将在下个世纪不可逆转地快速消退,在接下来的几百年向内陆退缩达300千米,并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超过2

对于南极冰川融化,大家并不陌生,而实际上科学家对此始终存在争议,特别是对东南极冰盖的认识,观点是针锋相对。早在20145月,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报告称,人们可能一直“高估”了东南极冰盖的稳定性,该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型显示,东南极冰盖的威尔克斯冰下盆地就像一个倾斜的瓶子,一旦位于沿海地区的“冰塞子”融化,瓶中的冰就会大量流出,结果将导致海平面在数千年内上升三至四米,纽约、东京、孟买等沿海城市被淹的风险也因此大幅上升。

然而,也有学者对此并不认同,甚至一度出现了“南极冰盖不减反增”的观点。据英国《每日邮报》2015112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项研究显示,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内部的冰盖自1万年前起就在不断增厚,增厚速度为每年1.7厘米左右,在1992年到2001年间南极洲每年净增1120亿吨冰,而在2003年到2008年间这一数据是820亿吨,其增加量超过了冰川融化带来的流失量。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冰川学家甚至还认为南极洲的冰川融化并没有造成海平面上升,反而是将每年的海平面上升高度减少了0.23毫米。该观点一反常态,与主流学术观点明显相悖,立即招致很多学者的议论,一些顶尖的科学家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文指出,使用卫星资料无法辨识一两厘米差异的积雪量,因此NASA科学家使用卫星测量南极冰川高度的方法是可疑的,其结论存在问题。

诸多观点,莫衷一是。我们不妨通过研究东南极冰盖的历史,试想一下未来的变化。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组织的科学家对东南极冰盖的淤泥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虽然它形成于3400万年前,并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在500万至300万年前的上新世地质时期曾反复发生过融化,并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了10,而根据现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接近于上新世时期。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按照目前的气候变化趋势发展,东南极冰盖融化将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不能小看这海平面可能上升仅有的几米,对于沿海那些海拔较低的城市来说,这足以是毁灭性的打击,比如地势低洼的泰国首都曼谷,平均海拔不足22011年,这里发生了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洪灾,而且迟迟未能消退,这与它海拔较低具有直接联系。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未来的曼谷将面临着巨大威胁,所以泰国一位官员担忧地说,曼谷的大片地区将于2030年被淹没。

近年来有媒体报道,在全球变暖、海冰融化的大趋势之下,南极海冰出现大块浮冰的总量实际上是不断增加的。有数据表明,南极的海冰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年增长速度约为1%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PC)制定的国际气候科学评估报告显示,在年之间,南极覆盖海冰面积持续不变,但是2013年公布的研究评估报告表明,年之间,南半球海冰持续扩大,平均每年增加16500平方公里。后来,有科学家指出,这两份评估报告的结论之所以不同,是由于使用了不同版本的计算公式造成的,数据集之间的差异与人造卫星传感器有关,南极海冰不可能像之前预测的那样快速扩张,其中存在着数据误差。

但是,南极海冰扩大的确是事实。这让很多人感到不可理解,甚至有人根据这个结论开始怀疑全球气候变暖。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全球的角度来认识。201412月,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气候科学家对197811月到201312月之间全球的海冰变化进行了计算,他们将每个月的北极和南极海冰面积相加,即得到全球海冰面积,然后发现,在这超过35年的时间里,北极和南极海冰的面积总和呈现出每个月不断递减的趋势,即使是在北极和南极海冰达到最大面积的时期也是如此,平均每年减少约35000平方公里。而且,在19962013年间比19791996年间的递减速度明显加快。这意味着,虽然南极海冰面积在缓慢增加,但北极海冰在加速消失,而且消失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南极海冰增加的速度,并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国学者通过被动微波遥感技术对全球海冰变化进行研究后得出了相似的结论,1979年至2014年北极海冰范围持续减少,南极海冰范围略微增加。即使在2015年这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北极海冰年内最大值创新低,南极海冰范围虽比2014年有所减小,但仍然较常年平均值偏大。

至于说为什么北极海冰在减少,而南极海冰会增多,科学家认为这跟南极洲与南大洋特殊的地质环境有关。北极为海洋,南极为大陆,南极洲的地形与周围海域的水深是海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究竟哪种因素在促进南极海冰的形成与演化,目前还没有明确答案。从表面上看,南极与北极海冰似乎是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平衡关系,而科学的数据告诉我们,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全球变暖趋势依然存在。

之所以有人怀疑全球气候变暖理论,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混淆了海冰与冰川的关系。所谓海冰,是漂浮于海面上的冰体。根据简单的物理学常识我们可知,即使漂浮的海冰完全融化,也不会对全球的海平面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冰川却完全不同。冰川是由积雪形成的并能运动的冰体,俗称冰河,受重力和压力作用可发生流动,其流速为每年几米至数百米不等。世界上约10%的陆地面积覆盖着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冰盖和北极区的格陵兰冰盖,其它还有少量山岳冰川和山麓冰川。

早在1842年,就有一位名家麦克拉伦的科学家提出假说,他认为第四纪期间,由于气候的巨大变化,冰川随之消融和增长形成了冰期和间冰期。后来的研究逐渐证明,在年前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末期,世界海平面大致在现今海面以下100处。后来随着冰川的大量消融,海面迅速上涨,大约到6000年前海面才接近于现今的位置。现如今,我们仍处在第四纪冰期之中,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就是典型的证据。据估算,如果全球的冰川全部融化的话,将使海平面上升约65

冰期和间冰期海平面变化的极限

海平面上升速度的历史记录

二十五年前美国环保局专家Titus指出:“冰期中全球温度比现在低3~5oC,海面比现在低100m。末次间冰期较今高1~2oC,海面高5~7m。而下一个世纪本行星可能要变暖5oC,比最近200万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温暖,海平面上升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WuPeltier1983)估计北半球劳仑泰德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冰盖于18000年前开始融化,快速融化始于1350年前到7000年前,年前间的冰川融化速度减少。JaritzRuder1977)绘出莫桑比克全新世海面变化曲线,年前期间海面以每百年2.65的速率快速上升,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为每百年0.476000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2.5。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

鹿回头地区全新世海平面变化曲线

我们在1992年指出,冰川在地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对古冰盖体积的估算一般是通过地质和地貌的调查,从古冰盖分布面积推算体积,推算的方法参照现代冰川形态方面的经验公式及其相关的分析方法。表1中可以算的,北半球冰盖在间冰期融化的总和为44.68×106km3,而南半球的总体积不大于6.1×106km3,差额为37.58×44.68×106km3,。换句话来说,冰期的冰盖扩大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占88%,南半球仅占12%[1-10]

相当海平面上升量(m






从表1中可以看到,南极冰川在末次冰期后的冰川融化中,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仅为7。这为全球变暖导致的南极冰盖融化提供了变化上限。1994年周尚哲提出,到目前为止,所获得的地质纪录却证明南北半球的冰期是同步进行的[9]。第四纪冰期以北半球的冰川变化为主。

气象学家的认识误区:南极冰盖形成源于陆海分布

我们在2013年撰文指出,根据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大陆分散在赤道可形成极热气候,大陆集中在两极可形成极冷气候。德雷克海峡通道的打通是在始新世和渐新世完成的。白垩纪的最强全球变暖与德雷克通道的封闭有关;德雷克海峡通道的打通隔断赤道向南极的热输送,使南极变冷,逐渐成为冰盖策源地,海冰的封堵和融化影响秘鲁寒流,被称为气候开关[1-6]

中生代时期,全球各大陆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几乎从一个极延伸到另一个极其巨大的单一陆块,这种轮廓肯定有助于周围大洋中的高效率向极热输送。在南、北两半球,一个单的环流系统作用范围至少达到纬度55度,以致宽阔的、深而缓慢的赤道流在穿过低纬度大于180度弧的旅途中被大大加热。

中始新世和早渐新世之间的总的温度下降,在整个新生代都是最急剧的。这种下降被认为由如下原因引起:①德雷克通道和塔斯马尼亚以南的通道开始为全球循环和气候上隔离的环极流打开了通路;②由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向北移动,吸热的赤道水面积缩小;③特提斯海关闭,不能使赤道环流通过[1-4]

Van Andel等人(1975)在分析了太平洋所有不整合之后提出,德雷克通道的打通可能形成了环极流,并隔断了对南极洲的向极热输送,因而产生了冰架和冷的底水。对第三纪早期普遍变冷起作用的明显构造事件是巴拿马地峡的封闭,因而限制了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赤道水体的交换[4]

同理,我们多次撰文指出,德雷克海峡被扩展的南极冰盖封闭,导致气候上隔离的环极西风漂流带的消失,加强赤道热流向两极的输送,使扩展冰盖趋于消失,是南极冰盖不能扩展成南半球大冰川的一个重要原因[2-4]。这就解决了1994年周尚哲提出的问题。

20世纪晚期古气候研究的最大突破,在于证实了地球轨道参数变动造成的冰期旋回即“米兰科维奇周期”。1994年周尚哲提出,冰期天文理论的一些结论与实际并不完全符合,其中最明显的两个问题是:

其一,根据冰期天文理论,地球南北两半球都将以23000a(近日点相对春分点的周期)为周期交替发生冰期,这就是冰期天文理论关于南北两半球交替发生冰期的学说。但是,到目前为止,所获得的地质纪录却证明南北半球的冰期是同步进行的[9]

其二,冰期天文理论认为,冰期发生在地球轨道偏心率e的高值时期。实际上,e的高值却对应第四纪的间冰期[2,3]

显然,仅靠太阳辐射量的变化难以解释这些矛盾。莱伊尔关于大陆集中在赤道形成最热气候、大陆集中在两极形成最冷气候的陆海分布决定气候变化理论仍然有效[4]。石炭-二叠纪大陆集中在南极形成大冰期,中生代大陆分裂在赤道形成温暖期,第四纪大陆向北极圈集中形成大冰期。这是天文冰期理论适用于第四纪而不适用于中生代的原因。大陆漂移理论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构造机制。构造活动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头等重要因素[5]

在短周期的气候变化中,德雷克海峡中的海冰进退控制气候变化的一个可能模式是:南极半岛海冰增多使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受阻,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慢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快,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加强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冷,加强沃克环流及增强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增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的海水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使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造成秘鲁海流变弱和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结果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减弱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降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海冰增加。这就是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变化调控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称之为南极环大陆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图1)。

当南极洲的温度变冷时,存在很多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封闭状态,阻塞环南极大陆的海流,加快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连接南极洲热输送,从而使南极洲变暖;当南极洲的温度变暖时,存很少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开放状态,打通环南极大陆海流,减慢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南极洲热输送,因而使南极洲变冷。如图1所示,非洲海冰开关I,澳大利亚海冰开关II和德雷克海峡开关III控制了环南极大陆海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或连接向南极洲的热输送,因而增加或减少在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西部的海洋寒流流量。因此,南太平洋海温的增加和减少在环南极三个海冰开关的控制下不断交替发生,与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与增加相对应[1-7]

1. 全球气候的三个海冰启动开关示意图

地球历史上,气候冷暖确实与温室气体浓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但并不表明温室气体增加是全球变暖的唯一原因,一个可能的模式是:德雷克海峡打通导致南极冰盖形成,南极冷水下沉导致海洋底层变冷,由于海底藏冷效应,海洋降温吸收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下降,形成第四纪冰期气候。

有证据表明,中生代海洋底层温度为10-15,第四纪大冰期鼎盛时期降为0,目前为2。这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检验标准,我们离中生代温暖期相距十分遥远。

如果徳雷克海峡没有闭合,第四纪大冰期就不会结束,南极海冰消失就是气象学家的白日梦。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

研究结论:南极冰川融化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不会超过7

如果徳雷克海峡没有闭合,第四纪大冰期就不会结束。

第四纪冰川变化以北半球为主,南极冰川融化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不会超过7

本次间冰期的高峰已经过去(见图1),未来的最大风险不是全球变暖,而是冰期的到来。历史记录表明,在10万年为周期的冰期与间冰期转换中,间冰期为1万年,冰期为9万年。我们正处于由间冰期向冰期过度的转换时期。

地球气候的长期历史表明,冷暖周期交替变化,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能对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

1971年丹斯加德(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在197333《东洋经济周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Bryson)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的“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为依据,代表人物有前苏联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布迪柯、列宁格勒大学施涅特尼柯夫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保护厅彼得森。他们的理论现在变为主流。

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可以不足500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20年。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球气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迅速上升,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1-10]

现在轮到“变暖说”犯错误的时候了。

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受到多重自然条件的约束,如果徳雷克海峡没有被封闭,南极冰川就不会有显著的变化,完全融化只是现代气象学家的主观愿望,是全球变暖的错误推论。

在全球变暖的高峰过后,我们将面临21世纪次小冰期: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给全球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

目前,太阳正处在第24活动周的高峰年,其活动理应处于最活跃的时期。然而,太阳活动强度明显不及上一个活动周,甚至出现太阳表面连黑子都没有了这种罕见现象。这个太阳活动高峰年百年来最弱。有科学家指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太阳将沉入超长的最低活动期。目前科学界仍然在探讨太阳黑子周期是如何影响全球气温的。有人认为地球将进入所谓的小冰河期,有人称会在2020年之前,有人则称会更早。

杨冬红等(2011, 2013)指出,近20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6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2)。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注:??表示终结时间待定。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15-17世纪小冰期和2020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五: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杨冬红等(2013)指出,国外资料显示,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2020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17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200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郭增建(2002)指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范围内的Ms 8.5级和大于Ms 8.5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9级和9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20世纪4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1952年堪察加地震,1957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1960年智利地震,1964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50-70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杨冬红等(2013)指出,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1~3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小冰期的到来。研究报告称,1275年到1300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1430年到1450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2)。

任振球(1997)指出,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20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196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57万公里;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2000年)分别缩短了7644万公里。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2003)指出,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19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60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19世纪略超过60年,之后缓慢变短,到20世纪后期月在55年至60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这一周期与拉马德雷周期相对应。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Keeling2000)指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1800年。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今后400年处于变暖高峰,下次小冰期将在3100年出现。

杨冬红等(2011)指出,潮汐高低潮还有200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1425年、1629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1770年的峰值对应18世纪的低温,1974年的峰值对应20世纪70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54-56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50-70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杨冬红等(2014)指出,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18.6年周期,与气候变化18.6年周期对应。杨冬红等(20082014)指出,1998年最热年记录与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16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达到高潮。2014年和2015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根据以往记录,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过程还将持续30年以上。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2)。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2020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

2.杨学祥。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J]。世界地质,2003224):380-384

3.杨学祥。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J]。自然杂志,2004263):151155

5.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5):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全球变暖导致地磁减弱:地球磁场百年内方向逆转?

地球磁场即将反转?磁场护盾削弱高剂量辐射将照射地球表面

09:17:29 稿源:新浪科技科学探索

北京时间26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围绕在我们地球周围的磁场就像一个无形的力场,通过使带电粒子偏转散开,保护地球生命免受有害的太阳辐射。不过,这个磁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事实上,在地球的历史中发生过至少数百次的磁场反转——南磁极和北磁极相互易位。那么,下一次磁场反转将在什么时候发生,又会对地球生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围绕着地球的巨大磁场随着地球南、北磁极的变化和太阳风活动而改变形状

磁场在反转过程中并不会消失为零,而可能会变成更微弱和更复杂的形式。磁场强度有可能会减少到目前的十分之一,并且磁极都分布在赤道上,甚至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南磁极和北磁极。平均而言,地球磁场的反转每隔一百万年才会发生几次。然而,地磁反转之间的间隔非常不规律,有时甚至会达到数千万年时间。

有时候还会出现短暂且不完整的地磁反转,此时地磁极会远离地理上的两极——甚至可能穿过赤道——然后再回到原来的位置。上一次完全的地磁反转发生在约78万年前,被称为布容尼斯-松山反转(Brunhes-Matuyama reversal)。在大约41000年前还发生了一次短暂的地磁反转,称为拉尚事件(Laschampevent)。该事件持续了将近1000年,其中磁极真正改变的时间大约有250年。

未来百年之内将出现地球磁场反转

凤凰科技讯北京时间2014624消息,科学日报报道,欧洲空间局(ESA)的三颗SWARM卫星产生的第一批高分辨率结果揭示了地球磁场的近期变化。过去6个月进行的测量证实了地球磁场正在逐渐减弱的趋势,且西半球的减弱程度最为剧烈。而其它地区,例如南印度洋,磁场自1月起有所增强。最新的测量也证实了磁场朝北西伯利亚地区的移动。

1 地球磁场正在逐渐减弱(红色阴影部分代表磁场增强地区,蓝色则显示了在过去6个月磁场减弱的地区)。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未来百年之内将出现地球磁场反转,而之前预测这一变化将在未来几千年才会发生,一旦磁场反转,将造成地面输电网络瘫痪,潜在增大人类癌症发病率。

如果不稳定磁场现象导致磁场反转,将对地球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科学家将更多地考虑到磁场反转造成的生物效应。

第四纪冰期的5个亚冰期与地磁反向的对应关系

近年来全球强震频发,林中斌认为发生这一系列灾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磁引起的。二千年以来全球磁场持续减弱,而最近150多年地磁强度下降了10%-15%。南大西洋出现地磁异常区,其磁场减弱达35%,地球磁极弱化,处于“磁极翻转”的雏形阶段,这可能是地球发生许多灾变和异常现象的深层原因。

1冰期和地磁反向时间对比


地球的主磁场会周期性地逆转方向。这种极性颠倒在地球的历史上间隔不规律地发生过几百次,最近一次大约在78万年前。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古代火山岩发现,浅核磁场(shallow core field)可能影响主磁场是否发生逆转及其方式。当主磁场削弱时,它就变得极为重要。证据表明,现在正在接近这样的一个过渡状态,因为地球主磁场处于相对较弱,且正在快速减弱的阶段。

第四纪冰期的5个亚冰期与地磁反向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伏尔姆亚冰期(2-12万年)中的两次峰值与布容正向期中的Lashamp2万年前后)和Xzone10.8-11.4万年内)两次反向事件相对应。里士亚冰期(25-38万年)与Vzone反向事件(33-35万年)相对应。滚兹-明德尔间冰期(80-93万年)与松山反向期的Jaramillo正向事件(87-93万年)对应。亚冰期与地磁反向事件或地磁反向一一对应(见表1)。

综上所述,近百年来的全球变暖是地磁减弱的主要原因,伴随全球气候进入温暖期,地球磁场的极性反转不可避免,类似中生代的全球气候温暖期和地磁正相期正在缓慢而有序地到来,期间将有目前地磁反向时期中频繁发生的地磁正相事件:反向事件发生意味着气候变冷,正相事件发生意味着气候变暖。

杨冬红, 杨德彬,杨学祥.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 ): 926-934.

杨冬红, 杨学祥.2013.a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81):58-70


为何说美国人民欠印第安人太多太多?

美国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也是最年轻的国家,截止目前仅仅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而且在这其中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野蛮史。在北美大陆,原本是拥有着许多原住民的,这些人就是北美的印第安部落。当西方的殖民者踏上了北美大陆之后,带给印第安人的却是毁灭性的灾难,使得社会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美国的少数裔。对于印第安人在美国历史中的作用,很多人观点不一致,到底是美国文明的牺牲品,还是美国文明的殉葬者,抑或美国文明的绊脚石,不一而论。

在1492年这个划时代的年份里,哥伦布达到了中美洲,他把新发现大陆误以为是他所寻找的印度,而见到的本地居民也被称为印第安人,这也是为什么美洲大陆原住民称为印第安人的原因。

虽然都称呼为印第安人,但是这些原住民没有一个共同的文化特征,而是由很多土著部落组成的混合体,在当时殖民者看来,他们都是一类人。实际上他们自称为切罗基人、纳瓦霍人、易落魁人、克里克人,这些部落有不同语言,给自己取名都是人民的意思,或者类似中国的称呼,称呼自己为文明中心。

这些原住民来自哪里呢?由于没有文字记录,我们从分子生物学研究来看,在1万至2万年前,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有一个大陆桥,位于今天美国阿拉斯加白令海峡地区。早期的智人以游牧采摘生活为主,当一个地区资源枯竭的时候,就要分成小股部落自谋生路。这批智人穿越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大陆,这批来自亚洲的早期智人就成了美洲大陆的原住民。

另外一种说法是美洲大陆这些原住民是以色列人。按照圣经记载,基督圣徒带领以色列人居住到埃及,但是遭到埃及国王的迫害,于是犹太中的十个部落为了躲避国王的追杀,遵循上帝的指示前往迦南,也就是今天的耶路撒冷。但是在迁移的过程中,这十个部落中有一个却神奇的消失了,有人认为生活在美洲的这些印第安人,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这个消失的部落,不过这种说法没有得到印证。但是美洲的这些印第安人最早确实是从非洲沿着亚洲东海岸,到达美洲的。

美国人记录美国历史喜欢从五月花号到达美洲开始算起,其实在五月花号到达美洲之前,已经有很多英国人来到这块大陆上,比如第一块英国殖民地弗吉尼亚在1603年便成立了,之所以把五月花号定义为美国的诞生,那是因为在这艘船上,一群清教徒,签订了著名的《五月花号公约》。

公约告诉大家在这片大陆,谁也不属于谁,谁对谁也没有权利,谁对谁也没有必要听从。这个不到200字的公约,被称为是美国版的《大宪章》,是最早的公正平等的法律制度,是美国自由思想的来源。

而初来美洲大陆的这批白人虽然得到好心印第安人的帮助,他们却将这些印第安人视为异教徒,认为他们在使用巫术。从1787年到1867年,这不到100年的时间里,这些白人与印第安人签订了大约400多项欺诈性的条约,利用这些条约夺取印第安人的土地。

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1794年,委派安东尼韦恩对印第安人进行讨伐,韦恩率领1千人的部队,在莫米河畔的迈阿密堡将2000印第安人士兵彻底击溃,迫使他们签订了条约,交出了自己的土地,而安东尼韦恩被称为美国拓荒英雄。

安德鲁杰克逊总统在佐治亚州发现金矿后,杰克逊总统迫使美国的五大部落切罗基人、乔克托人、奇科索人、克里克人以及塞米诺尔人,迁移到今天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区。在迁徙的道路上,这五大部落伤亡惨重,被美国人称之为“眼泪之路”。仅仅切罗基人就死亡超过8千多人,而当时切罗基人也就不到2万人。其他部落比切罗基人死亡更加惨重,具体有多少印第安人死于这场迁徙,目前没有科学的数据,但是印第安人整体消亡的人数在20万以上。

根据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认为,在公元1000年,美洲大陆生活近2亿印第安人,数量是同时期中国的2倍,仅仅500年的时间,整个印第安人下降了90%,他认为这些印第安人主要因为麻疹、肺结核、天花等疾病造成的。因为亚洲大陆的这些居民体内有这些病毒的抗体,而美洲大陆一直是一个独立生存空间,没有受到这些病毒的影响,因此他们的死亡主要原因是病毒。

19世纪中期以后,美国政府开始建立保留地,让这些印第安人集中居住在保留地里。因为此时美国正处于西部大开发中,外来移民不断的涌入美国西部。建立保留地一方面是隔离和同化印第安人,另一方面主要是夺取他们的土地。比如印第安人的科曼奇部落,原有数亿亩的狩猎地,被迁入保留地后,只有不到300万英亩的土地,土地缩水几十倍。

在全面推广保留地后,整个印第安人的土地剩下不到2万平方公里。当这些印第安人游牧的生活方式被改变以后,印第安人整个民族精神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颓废与消极,因此被美国人称为“正在消失的民族”。

到了19世纪末,美国再次对印第安人的自留地进行私有化,每户印第安人可以得到160英亩的土地,而如果是单身的可以分到80英亩的土地,剩余的土地则对外出售,印第安人再次丧失了他们的土地。

学术界最新也对印第安人的贡献进行了重新评估,比如印第安人对于美洲农业的贡献:公元1000年左右,印第安人大量种植了玉米、大豆、南瓜,到了18世纪,东部五大部落还种植了烟草、土豆、大蒜等农作物。我们现在吃的土豆主要就是从美洲传到欧洲,再从欧洲传播到世界各地,现在人们认为之所以能够出现18世纪的人口大爆炸,也是因为土豆的贡献。

另外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就是玉米,明朝末年玉米传入中国,清朝之所以能够突破人口极限达到史无前例的3亿人,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玉米的种植,尤其是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很多不适宜种植的土地,都能依靠玉米而养活很多人口。

今天我们谈论印第安人,都是从西方殖民者角度去看的,西方殖民者自身的看法也在不断的演化,以往的征服、权欲、英雄德性、对崇高的追求、残酷的原始正义、严苛的战争法条等等一系列欧洲秩序的支柱,被宣布为政治不正确,彻底失去了往日的效力。今天对战争正义理由的法理研究,变成高度神学性的苦思冥想甚至道德拷问。

中国文明观察网_传播正能量  转载需授权!

原创 环球情报员 环球情报员 收录于话题#北美洞察28个

如果要找世界上地缘环境好的地方,北美一定会榜上有名。位于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都是发达国家,美国更是目前唯一超级大国。

美国的崛起实际上离不开北美的地缘优势——僻处西半球,自然环境好,资源丰富。美国不但躲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还依仗着本土广大的领土,丰富的资源,大发战争财,一跃成为世界强权。

北美不仅环境宜人,更有着丰富的森林、水利、草原、渔业和矿产等自然资源——北美的森林占世界总面积的18%,水力资源占世界目前的34.7%,还有世界闻名的大渔场纽芬兰渔场。

而这些资源,基本都是美国、加拿大两国独享的。北美与各国林立,资源领土纷争不断的亚欧非大陆比,简直是天堂了。

美国、加拿大本身也是友好国家,特别是强大的美国足以震慑加拿大、墨西哥这仅有的两个邻国,边境几乎没有冲突或摩擦,这样优越的条件实在是欧亚国家难以具备的。

然而,北美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却未能像现代美国、加拿大那样借助北美的地缘优势兴旺发达,反而直到新航路开辟时,都仍然处于原始蒙昧的部落状态。

为什么在欧亚大陆的文明开着帆船手持火枪钢刀来到北美的时候,北美印第安人还是一副原始社会的面貌?这样的滞后怪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反映哥伦布登陆美洲的画作,画中劲装齐整的西班牙人与衣不蔽体的印第安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印第安文明的艰难起步

美洲文明的开端,要从人类何时到达美洲谈起。现代智人起源于非洲,但我们的祖先不甘于一辈子窝在非洲——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于是史前人类从非洲大陆,一路迁徙到了世界各地,有的人半路停下定居,就成了当地人类的祖先;而有的人矢志不渝,硬是花了十多万年从非洲走到了美洲,他们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史前人类的迁徙路线,约15000年前,他们跨过尚能通行的白令海峡抵达了美洲

而就在原始人类到达美洲之后,距今一万年的时候,白令陆桥被第四纪冰川期结束的海水淹没,变成了今天的白令海峡。从此,美洲与亚欧大陆的人类与历史就被隔绝开来,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来到北美的原始人类,就是现在北美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的祖先。如果从人种上看,印第安人甚至可以说和亚洲人是“老乡”。

美洲印第安人,从时间上看比其他大陆的居民都更晚才定居下来。在亚欧非大陆的居民已经发展数万年后的15000年前,美洲印第安人才从原始的渔猎经济开始,正式迈上自己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时间上看,美洲的起步晚就已经比东半球的同胞慢很多了。

▲北美的印第安人分为许多不同的民族和部落

不仅是起步慢,从一开始,美洲印第安人就面临着艰难的局面——美洲缺乏必要的生物多样性,亚欧大陆有的小麦稻谷,牛马猪羊在这里统统见不到。

要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步就是从渔猎采集进步到农耕畜牧,美洲大陆连农作物、牲畜这些基本要素都欠缺,难怪“开局不利”。

▲弯弓搭箭的印第安人,北美印第安人曾经长期过着渔猎生活

美洲大陆之所以没有亚欧大陆的五谷和牲畜,源于美洲大陆早在100万年前就开始与其他大陆分裂,住在上面的生物也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这100万年的分离,让美洲的生物相当富有自身特色——而这种特色恰恰也包含了一些缺失,这些缺失,让印第安人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举步维艰。

首先北美没有东半球的小麦、水稻等易于培育的传统粮食作物,种什么吃什么成了问题。于是印第安人驯化了美洲独有的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开始了美洲特色的农业生产。

▲把玉米从野草变成粮食,正是印第安人的伟大杰作

但如果说农作物种植尚可用替代作物弥补,那么大型可驯化动物种类的缺失,就难以解决了。这就大大阻碍了印第安人的发展。

印第安人在美洲能找到的驯养动物只有三种:狗、火鸡和羊驼,其中羊驼还是南美独有的,北美、中美洲都只有前两者。

▲毛色艳丽的火鸡,印第安人几千年来唯一指定家禽

而西亚人在7000年前就驯养了牛、绵羊和山羊;中国人也驯养了“六畜”,即猪、牛、马、羊、鸡、狗。狗是全世界人类驯养最早的动物,但除此之外,印第安人就只剩下火鸡和羊驼了。

印第安人因此成为了少有的“无畜文明”。而缺乏牲畜,让印第安人未来的发展格外艰难,亚欧文明与印第安文明的差距之所以越拉越大,美洲缺乏牲畜就是一个直接原因。

农业传统的中国很重视牲畜,所以才常说“六畜兴旺”,意思是家畜繁衍兴旺,这个家也会兴旺。放在印第安人身上,就可谓“家无六畜兴旺难”。

在家畜之中,印第安人最大的损失就是没有马。美洲并非一开始就没有马,北美本是始祖马的发源地,这里也曾经存在过原生的野马,但这种野马仅有120-140cm高,还没有人高,不堪一用。

▲马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

当然,马就算矮小,也能靠育种慢慢培养高大。致命的是,北美印第安人自己葬送了这个机会——他们在上万年前就把野马当作猎物,给吃得绝种了(也有说法是北美马不适应史前气候变化灭绝)。

驯化的马匹对人类早期文明来说十分关键。马不仅扩展了人类的活动半径,也提高了人类交通的速度和便捷性,亚欧大陆草原地带最早驯服马的人,就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游牧民虽然常常劫掠农耕民族,也破坏了不少亚欧古代文明,但也借助马充当了优秀的文化传播者。

亚欧大陆的新文明成果,早在公元前就被游牧民的马蹄带去了四面八方,而农耕民族也不甘落后,纷纷学习驯马骑马,亚欧大陆文明的发展也随之突飞猛进。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的各国就开始向游牧民学习养马骑马。印第安人的两条腿再能跑,也跑不过亚欧居民的四条腿。

▲游牧民依靠马,可以灵活地迁徙到水草丰美的地区

美洲没有马,就让印第安人的活动半径变小,难以进行长途迁移和大规模文化交流。印第安人的交流,基本仅限于近距离的部落战争和实物贸易,这就拖慢了印第安人的发展步伐,让亚欧与美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除了缺乏马,印第安人也缺牛这种大型牲畜——羊驼不如牛马健壮,难担重任,而放眼美洲,就只有北美野牛够格了。北美野牛虽然全身是宝,全身上下不是能吃就是能用,是北美印第安人的主要猎物和生活来源。然而它体重达一吨,生性还十分凶猛,无法驯化。

▲只能打没法养的北美野牛

美洲缺乏畜力,也导致美洲人面对需要使用畜力的轮子和犁这两大古代重大发明望洋兴叹。轮子被亚欧居民用于交通运输,以及战争——喜克索斯人、雅利安人靠马拉战车征服了古埃及和古印度两大文明古国,足见其威力。轮子也加速推动了亚欧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中美洲的玛雅人独立发明了轮子,然而他们却没法用——总不能让狗和火鸡拉车。而其他印第安文明连轮子都没发明,当然,即使发明了也用不了。

▲玛雅人的带轮陶器,缺乏畜力让玛雅轮子无用武之地

犁是一项划时代的农业发明,有了畜力犁耕,农业才能精耕细作,提高单位产量,从而供养更多人口。

▲中国古代的农业发达密码:铁犁牛耕

大型驯化牲畜本身就很有用,轮子、犁两大发明让它们如虎添翼。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最早的差距,就在于有无畜力这种动力。印第安人的人力,怎么比得过亚欧居民的畜力呢?缺乏畜力不仅影响了印第安人的生产活动,也使得他们就算有新的发明,也没法广泛传播。印第安人农业基本靠人力,交通基本靠双腿,生产力发展怎能快起来?

印第安人的生产力一开始就被生物多样性缺失所导致的缺乏畜力束缚住了步伐,不仅农业,手工业也陷入了困境——美洲仅有13世纪建国的印加人掌握了冶炼青铜的技术,其他地区在16世纪甚至还处于石器时代。文明的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环节的缺陷,带来的可能就是整体的落后。

▲美洲奇缺牲畜,仅有的萌萌“神兽”羊驼还帮不了什么忙

如此一来,印第安人究竟比亚欧大陆文明发展慢了多少?来看一个横向对比的例子:最先进的玛雅文明的前古典期(约公元前2000年-公元250年)刚刚产生定居农业和国家雏形,而公元前2560年,古埃及的胡夫大金字塔已经完工。

新旧大陆的差距,在一开始的生物多样性上,差距就已经拉开了。而到了公元后时代,随着亚欧大陆文明交流、文化传播速度加快,这种差距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三、纵向大陆:古代地缘之殇

在公元后,亚欧大陆开始加速进行大规模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同时,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却还在各自为战,没什么文化交流的动静。而公元后这段历史,最终决定了美洲和亚欧无可挽回的差距。这究竟是为何?

原因很简单,但也不是很容易理解,那就是美洲除了生物多样性的劣势,还有一个不易察觉,但对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传播和交流影响巨大的地缘劣势:地处纵向大陆,文化交流不便,不利于文明发展。

▲美洲大陆是世界上纬度跨度最大的大陆

这是因为他们缺乏马匹和交通工具吗?不仅仅是。另一个原因就是:纵向的美洲大陆穿越了更多纬度线,而美洲南北之间的气候差异巨大,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差异也非常大。

举个例子,从北京出发,同样走1000公里,向西走和向南走的感受完全不同,向西走会到大西北,只会感觉气候稍微干燥了些,而向南走会抵达两广、海南,就会觉得这里和北京简直完全不同。

▲春节时的广东花市,与万物肃杀的中国北方冬季形成了鲜明对比

同纬度的东西两地气温、气候可能基本差不多,但不同纬度的南北可就差得多了。亚欧大陆居民因为大陆够长,可以轻松地进行长距离大规模的同纬度往来——像历史上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4-7世纪的亚欧民族大迁徙。

虽然亚欧大陆很长,但这些人们在气候环境不大的同纬度区域几乎是畅行无阻,东西方的文化,也顺着连接东西方的道路相互传播开来。

▲基本保持在同纬度地区的亚欧民族大迁徙

而美洲大陆东西窄,南北宽,要进行大范围的文化交流,就必须穿越不同纬度地区。美洲本来就缺乏畜力支持,进行南北不同气候区之间的长途交通,可谓难上加难。

因此,在亚欧大陆热火朝天地在开辟丝绸之路(公元前114年-公元2世纪)、亚欧民族大迁徙(4-7世纪)、十字军东征(11-13世纪)、蒙古西征(13世纪)时,缺乏来往交流的美洲各文明,都还在艰难地自求发展——1200年左右印加帝国建立,14世纪初阿兹特克帝国建立,这两个帝国不但姗姗来迟,甚至仅仅相当于亚欧大陆公元前的发展水平。

▲欧洲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

由于缺乏畜力,交通不便和纬度限制的原因,这两大帝国都只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称王称霸,仅限于知道对方的存在,却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来往,这就进一步地延缓了它们的发展速度。

看得出来,古代不同纬度地区之间想要联系交流是极为困难的,对于生物多样性缺乏的美洲则是雪上加霜。

▲公元1500年的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纬度差距和密集的雨林隔绝了它们

至于北美,甚至在欧洲人到来时还未产生中南美洲的阶级社会和国家,只有556个遍布北美,互不统属的原始部落。和16世纪已经开始迈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欧洲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能逼死密恐的北美印第安部落分布图

看来,北美和美洲的地缘究竟是优势还是劣势,还是得放在特定的时代来分析。这里在近现代大大有利的地缘条件,放在古代可能反而是很大的劣势。

生物多样性的缺陷和古代地缘劣势对文化交流的限制,不仅限制了北美印第安人,更阻碍了整个美洲的印第安人,让他们难以进一步发展。北美印第安人的社会发展在这些限制下长期裹足不前,被大步迈进的亚欧文明远远甩在了后面。

中美洲、南美洲的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虽然比北美印第安人发达一些,但横向对比亚欧大陆的文明,还是原始多了。在16世纪西班牙入侵后,两个大陆的文明开始正面碰撞,这时所体现的文明差距才分外残酷。

▲全副武装,手持黑曜石剑的阿兹特克武士

西班牙人手拿锋利的钢刀,阿兹特克和印加的武士却还在用黑曜石剑和青铜武器;西班牙人有先进的火枪和机弩,印第安人却只有吹箭和投石器;西班牙人有闪亮的钢盔和甲胄,印第安人连像样的防护都不具备;当西班牙人的骑兵冲锋时,没见过马的印第安人像见了鬼一样四散逃跑——石器青铜器对决钢铁枪炮,二者几乎有上千年的代差。

▲西班牙征服印加的战争

阿兹特克、印加文明迅速被白人摧垮,中南美洲也沦为殖民地。但祸兮福所依,欧洲殖民者虽然带来了杀戮,瘟疫,也带来了马匹、枪支和其他的新技术。北美印第安人由于欧洲人在此建立殖民地较晚,还吸收了欧洲的文明成果,在17-18世纪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

北美印第安人的分支易洛魁人、苏族人等都从欧洲人那里学会了骑马用枪,并建立了多个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易洛魁联盟和苏族联盟,它们曾经都沉重地打击了殖民者。如果假以时日,在这些欧亚文明成果的帮助下,他们可能也能发展出自己的国家和文明。

▲1775年北美形势,黄色的易洛魁联盟在英国殖民地和美国之间还有一席之地

然而历史不容假设,在掌握先进生产力,人多势众的欧洲人面前,北美印第安人的“补课式发展”实在为时已晚,连天花等外界瘟疫都难以抵抗的印第安人的最后辉煌,也只是昙花一现。

一开始的北美印第安人,还能靠英美殖民者的矛盾左右逢源,在美国赶走英国殖民势力后,势单力薄的印第安人就遭到了大规模屠杀。16世纪有150万之众的北美印第安人,到1868年被屠杀到只剩38万,剩下的最终也被美国人驱赶到贫瘠的“保留地”内。

▲1876年的小大角河战役,苏族印第安人以优势兵力全歼美军名将卡斯特的第1骑兵师第7骑兵团,这是印第安人最后的胜利

北美地缘环境固然优越,但也并非天堂,还是有很多缺点和不足,尤其是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特定条件下,某些在近现代有利的地缘条件甚至可能还会阻碍社会发展进步。

北美印第安人只是无奈地吞下了这些原因导致的发展停滞的苦果,并非浪费了优越自然环境的“扶不起的阿斗”。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本文系 「环球情报员」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原标题:《北美拥有优越的地缘环境,印第安人为何却创造不出先进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著印第安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