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梁山聚义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如何对待石秀的意见和建议?

    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对宋江口诛笔伐,认为以他之能耐向赵家人低眉顺眼,实乃“禄蠹”作风,是踩着弟兄肩膀往上爬的无耻小人。毛主席也曾将水浒英雄定位为农民起义军,由此认定梁山好汉不应受招安,而应坚持起义。毛主席是在水浒英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故有此说,但他忽略了一条铁的真理:梁山好汉并非真正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而只是追求野蛮状态下的自由的匪徒,这跟毛泽东领导的追求自由民主的革命者有着天壤之别。但既然毛主席都这么说了,一些软骨头学者似乎也不好再持异议,所以,宋江逐渐在普通读者心目中沦落为“可鄙者”形象。本来学术无关政治,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笔者另有一番见解。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看一个社会是否进步,是否符合人民愿望,首先要看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否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制度是否与经济基础相匹配。如果社会制度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它非但不会推对社会发展,反而还会阻碍社会进步。宋朝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科技不发达,交通不方便,信息渠道不畅通,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明晰,这决定了宋王朝只能实行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否则就容易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不利于社会发展。不论当朝天子姓赵还是姓宋,我们都不能强求他们实行所谓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或者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制制度,这就好象现代中国还不能完全施行共产主义制度一样。再者,在宋江等人眼中,朝廷腐朽实因奸臣所致,以宋江时代的见识,只恨奸臣,不恨皇帝,理所当然。因此故,宋江“忠君”思想是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进步的,不应该受到批判,这是笔者写作本文的前提。
    那么,梁山泊人马到底路在何方?起义是否是最佳出路?梦见一十一片云认为:梁山泊并不具备任何一个成功的政治集团所必备的条件。
    一、缺乏鲜明的指导思想与坚定的政治信仰,缺乏强大的集团凝聚力。
    梁山水泊的口号是“替天行道”,其含义无外乎两个:其一是匡复正义,救万民于水火;其二是“替天子行道”,维护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体面和尊严。至于前者,梁山泊好汉大多自己就来路不正,是土匪,视杀人如游戏者数不胜数,这已为读者所熟知,不再赘述。由此,寄希望于梁山好汉自觉的以“匡复正义”为宗旨,大有勉为其难之嫌;而至于后者,他们信仰什么呢?他们的信仰是追求以三阮为代表的“无拘无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野蛮状态下的自由,由此可见,黑社会组织梁山泊既不具备先进的指导思想,又不具备进步的政治信仰。而在其凝聚力方面,除了体现在信奉“无拘无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理想生活状态外,还有一条“好汉识好汉,惺惺惜惺惺”的原则。大家能在宋江的感召之下齐聚梁山泊,乃是宋江“及时雨”的名号,重义气的脾性来的。那么,及到宋江一命呜呼时,又还有谁具有这么大的号召力?梁山泊108好汉,谁都不是软柿子,彼此不服,闹将起来,如何下台?就算他们能将“替天行道”的口号贯彻执行到底,那口号本身也模棱两可,不甚了了。
    梁山之人,杀人如麻,深不得人心。代表人物如残忍无情的武松、卖人肉包子的张青、好色吃人的王英之流。由于晁盖此人有勇无谋,目光短浅,在他担任领导职务之初,梁山行径实与土匪无二。即使到宋江坐上了第二把交椅,虽治军严整,屡次出兵“秋毫无犯”,但手下大将却多有视百姓如草芥,肆意践踏之辈,其代表人物是李逵。这些人败坏了梁山好汉的名声,梁山难以获得老百姓的信任与支持自在情理之中。
    按照作者意思,大宋朝廷力量强大,梁山泊难以抗衡。我们撇开任何一个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所必备的各种条件不谈,仅就书中所提到的人才来看,梁山泊人才中,大都是以武力胜,文官虽有智多星吴用,神机军师朱武等人,但与朝廷相比,则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即使在武官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凡受朝廷差遣,围剿梁山泊,后又出于种种原因,落草为寇者,皆是官小品低、人微言轻者,尚个个英雄了得(如秦明、呼延灼、关胜等),那些叱咤风云的大将的本领,由此可窥一斑。而其余人物,实在是以啸聚山林的匪类,偷鸡摸狗的宵小之徒居多,实在称不得人才(如李忠、王英、时迁等)。此外,小说全篇提到了两位“80万禁军教头”,一个是王进,一个是林冲,这两个人,本领非凡,但都为小人不容,丢掉了铁饭碗,之后“80万禁军教头”职位空缺,当然需由另外的人来接替,自然也都是本领高强者,这是书中所未提及的,且按下不表。只说按照作者评价“英雄好汉”的标准,书中所提到之蒋门神、闻达、被顾大嫂做了人肉包子的头陀、祝家兄弟、栾廷玉、曾家兄弟、史文恭、苏定诸人,也都算得人才,他们都曾受梁山好汉欺侮,若是不死投奔朝廷,势必会忠心耿耿以剿灭梁山为己任。至于英雄王进,既是朝廷的人,当然也不会与梁山好汉为伍,可见天下英雄多矣。
    这里要特别指出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此人虽未被作者正面提及,但借诸英雄之口,足以说明此人不可等闲视之,他便是“延安府老重经略相公”。天下好汉不但对之没有只言片语的恶意,反而在未入梁山之前,许多好汉落难后都投奔了他去,言语之间也是敬爱之情溢于言表。书中第一处提到投奔老重经略相公的,正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这王进本是响当当英雄了得的人物,亦自心甘情愿受其驱驰,而二人都不是梁山的人,作者以此二人开篇,恐怕别有深意)。史进也曾试图投奔老重经略相公未遂,但他多少是冲了师父王进去的,且不说他。只说那做了和尚也喝花酒的鲁智深,铁匠汤隆的父亲等人,具出于此处。朝廷里也不断有人提及此人大名(不再举例),可见此人实是黑白两道通吃的豪杰!是施耐庵笔下惊天动地第一好汉,“壮哉英雄”!设若梁山一旦和朝廷对抗,朝廷迫于无奈之下,派老重经略相公作个“征讨大将军”,则结局当若何?
    还有两个重要人物,乃由河北三绝之一的玉麒麟卢俊义引出。天涯社区网友“灿烂海滩”在《“河北三绝”指谁》中认为河北三绝是指卢俊义的棍棒、燕青的厮扑、张清的飞石,个人对此不敢苟同(至于施耐庵为何只是略提“三绝”二字,而不详细道明,恐怕也是一种暗示)。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作为徒弟的燕青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与师傅等量齐观,而至于张清,其本领、身份与社会地位都与卢俊义相差悬殊,故笔者推测,河北三绝的另外二绝当是河北颇有名望的朝廷要人。一绝卢俊义能耐尚已通天,另外二绝之本领,已然可见一斑。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更何况一○八个个性鲜明,本领高强的人物济济一堂,又岂能五指同长?
    史进一出场,便与少华山三强人朱武、陈达、杨春结下梁子:史进看三人:“汝等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犯着迷天大罪,都是该死的人。”而三人又闻知他是“不可撩拔的大虫”,于他三人的事业,实是大大的障碍,便千方百计要谋害于他,谋害而不可得,只好与之套近乎,以高明手段陷其于英雄末路:王四传书,何等机密大事,那朱武却偏留王四吃酒,好走漏消息,借官府之手除掉史进,其心何其毒也!后史进果然走投无路时,朱武又道:“……哥哥便在此间做个寨主,却不快活?只想寨小不堪歇马……”,这哪是留客的话,分明是逐客的意。史进要去时,“只自收拾了些散碎银两,打拴一个包裹,余者多的尽数寄留在山寨”,而带去的庄客“都留在山寨”。至此时,神机军师朱武的如意算盘敲得响亮,既赚得史进的家财人马,又为自己的为非作歹扫清障碍。不知那史进能否想通这一层,若能想通,则朱史之仇深矣!
    鲁达本原见不得老百姓受气,他落草就是从拳打欺侮金翠莲的镇关西开始。在资助金翠莲一家时,李忠之小气既让鲁达鄙夷,鲁达之无礼也让李忠衔恨。到李忠强抢刘太公之女为妻,再到鲁达上桃花山,最后到周通说:“这贼秃不是好人,倒着了那厮手脚”,桩桩件件,终于将双方的矛盾推向了白热化。
    青面兽杨志心高气傲,狂妄自负。早在梁中书府中,杨志受重用,使索超徒弟周谨等人受了冷遇,而杨志接替了周谨职位后,却“神色不动”,似乎理当如此,索超本来就“性急,撮盐入火”,杨志又恁般目中无人,两人关系自然敏感。后来领导布置下来押送生辰纲的任务,他也不知权衡,全然不顾领导面子,当面顶撞说梁中书的押送计划是馊主意,若依此行事便“去不得”。在押送途中,只管自行自事,对手下非打即骂,这正是由他刚愎自用的性格决定。后来梁山王伦也曾力邀杨志回山寨吃酒,杨志只说“好汉既认得洒家,便还了俺行李,更强似请吃酒。”他不但瞧王伦杜迁宋万不起,竟连林冲也不放在眼里,在听到林教头大名后,说什么“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此人人缘,由此可见。
    梁山好汉从智取生辰纲发端。而智取生辰纲的七位元老中,公孙胜初见吴用时,被书生一句话吓得“面如土色”,如此一个无勇无谋之人,却后来居上,位列刘唐之前,刘唐服与不服,尚是两可,而白胜不过闲汉一个,后又打熬不过官府折磨,将一伙人尽数出卖,故七人之间的仇恨,不在睚眦。
    朱仝是个胸怀坦荡的君子,而雷横“有些心地逼窄”。二人虽都有私放晁盖,义释宋江的心思,但朱仝却对雷横颇有猜忌,往往不与之商量,自己便把事情做了,说明二人平时就面和心不和,而且人情全让朱仝得了,雷横本来小气,对此少不了一番计较。
    柴武之间的矛盾,书中明言,此处不再赘述。只就柴进本人略作分析。《柴进真是义气吗》(中国文学网,作者谈歌)认为,柴进本是皇族后裔,只是被赵家夺了江山,心有不甘,所以怀了“惟恐天下不乱”的心思,由此可见他的义气乃是出于私念,与宋江“急公好义”的义气截然相反。而二人特点仿佛,却地位悬殊,那柴进如何心服?则设若梁山有内讧的一天时,柴进当是第一个跳出兴风作浪之徒。
    扈三娘与王英有不共戴天之仇,且以王英武艺、品貌,皆与扈千般不配,而扈屈于压力,不得不屈身下嫁,所谓强扭的瓜不甜,这两人并不是没有先离婚后反目的可能。
    这一帮人包括朱仝、杨志、秦明、呼延灼、韩滔、彭王己、凌振、徐宁、卢俊义、宣赞、索超、关胜单廷王圭、魏定国等,他们本无意落草,皆是被梁山设计陷害,走投无路之下不得已而为之,则他们是否心甘情愿为梁山卖命,实在可疑之间。
    晁盖与宋江的矛盾,是梁山内部矛盾中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体现在领导权之争上。
    宋江刚一入伙,便吩咐众人道:“休分功劳高下,……去左边主位上坐,……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以及宋江后来反复念叨的“招安”一事,皆未经与晁盖商议,便自作主张,俨然一副一家之长口吻,同时,这也说明晁盖是个没有魄力,缺乏远见卓识的勇夫。及至杨雄、石秀上山,说起时迁鸡鸣狗盗之事,晁盖责怪三人败坏梁山名声,执意要斩杨、石二人,宋江在吴用、戴宗等人大力帮衬下,公然向晁盖叫板,提出反对意见,晁盖的领导地位受到威胁。攻打祝家庄,热心肠是宋江,冷板凳是晁盖;营救史进,身先士卒是宋江,吟风弄月是晁盖;山寨变得空前繁荣,是宋江上山之后,则晁盖是否会心情落寞不得而知;芒砀山樊瑞等人要来夺取梁山,离了宋江晁盖竟无主意,由此既可见晁盖昏庸,全无主见,又可见宋江欺主太甚。(至于公孙胜提出辞职,莫不是他见晁盖势微,自己无了依靠,才离开梁山的?)曾家五虎惹恼梁山,晁盖正苦于无所作为,急欲立功挣表现,于是力排众议,亲率人马征讨曾头市,读者注意,这征讨大军里,并没有梁山军师吴用!是否是因为吴用“忘恩负义”,弃己投宋,晁盖才赌气不用?作战一向积极的宋江,此时既不竭力争取这个立功的大好机会,又不积极保荐吴用,很有可能是他意识到曾头市之役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是除掉晁盖的大好时机。而在晁盖出发时,大风吹折认旗,吴用劝他慢行,不听;后有两个僧人投奔,林冲劝其不要上当,亦不听,亦可见其刚愎无谋,乃一介莽夫,活该倒霉。相反宋江则高瞻远瞩,具有远见卓识,义气当先,壮哉英雄!怪不得晁盖死不瞑目:“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分明是对宋江心怀嫉恨,故意不把星主之位交与宋江,二者手下各有一批忠心耿耿之死士,二人的矛盾,乃是梁山两大集团的矛盾,是梁山内部矛盾中最尖锐的矛盾。
    李立、李俊、童威、童猛、张横、张顺、穆弘、穆春是一伙;杨雄、石秀、杜兴、时迁、李应、解珍、解宝、乐和、顾大嫂、孙新、邹渊、邹闰是一伙;鲁达、杨志、武松、施恩、曹正、张青、孙二娘是一伙;等等。

11.众多梁山好汉皆携家眷上山,家眷与家眷之间整日里无事可干,难免搬弄口舌是非,这恐怕也会影响及梁山内部团结。但这因笔者胡乱猜测,或可忽略。
    梁山泊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以上所陈,仅冰山一角,笔者力有不逮,未及细述,读者明鉴。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梁山政治集团各方面条件并不成熟,因此不具备起义造反、与朝廷分庭抗礼的条件,而只有归顺朝廷才是他们的唯一出路。如果宋江等人看不透这一层,坚持与朝廷作对,则等朝廷征剿大军一到,梁山人马,只有全军覆没的下场了(而至于前边的征剿,读者须知那并不是什么大军,朝廷要剿灭梁山,非不能也,乃未用心也)。但归顺朝廷有被杀头的风险,首当其冲者自然是匪首宋江,但宋江全然不顾,将自家生死置之度外,时刻以弟兄们的前景为念,不计较弟兄们对自己可能产生的误会,全力支持招安,这是大义;宋江接到弟弟宋清一封“父亲病重”的家书,便心急火燎回家探亲,这是大孝;至于招安是为报效国家,这是大忠。如此一个忠孝义齐全顶天立地的汉子,我们又凭什么指责他是个追名逐利,虚仁假义的小人呢?再者,设若宋江果是伪君子,真小人,智多星吴用不会视而不见,但他尚能死心塌地拥护宋江,恐怕是因为他也看到了梁山好汉的凄惨结局。作为土匪出身,到了朝廷,会被人排挤,宋江之选择招安,犹如一场已知结果的赌博,明知是输,也义无返顾,不可为而为之,所以金圣叹不得不在小说结尾加上一条“嵇康拿人”的噩梦,指出梁山泊好汉晚景凄凉——这便是梁山好汉的宿命了。
    本文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丛书《水浒传》70回本为依据。

说起水浒这部小说,我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好汉。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有怎样的品质和特点,才真正称得上是好汉。毕竟山上的人太多了,什么样的人都有。有些原本就是山匪,有的还是盗匪,还有的原本是官府的人。但是只有真正的好汉,只有那些勇士才担得起这个称号,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这么叫的。在梁山上那么多人里面,只有五人才称得上勇士,他们是真的好汉。

首先就是有情义的燕青,外号是浪子。燕青不仅有勇,他的武艺在所有人当中,可以说是靠前。但是燕青却从来不依靠自己的武力,就去滥杀人。就算他和别人起了争执,双方打起来了,出手也很节制,不会下狠手。而且他对人也忠心,当他征讨完叛军要离开的时候,还不忘让卢俊义也离开。可是被拒绝了,所以他只好自己走了。

接下来这个是石秀,外号是拼命三郎。他给人的印象就是,很刚正不轻易屈服、他对待朋友,也很令人放心。虽然出身很普通,后来落魄到了砍柴为生,可是品行很高洁。后来遇见了杨雄,两个人兴趣相投,所以成为了好兄弟。就算是杨雄误解了石秀,可是他还是没有舍弃兄弟离开,而是暗中帮助杨雄。这正是石秀的可贵之处,所以才称得上是好汉。

然后是武松,这是所有人当中,最熟知的好汉。他的武力值是很高的,身手非常了得,以往也有不错的战绩。比如曾经喝多了酒,徒手打死了老虎。在飞云浦的时候,就算是带着镣铐不方便,还是干掉了那些想杀他的人。他对自己的兄长很好,得知被害死了后,于是杀了害死兄长的凶手报仇。虽然武松武艺高,但是他的兄弟情义更是被人们看重的。

再接下来是朱仝,外号是美髯公。他原本是宋江的同事,两人的关系也很好,但是他们并不是同路人。在对待朋友上,朱仝还是很仗义的。当他担任官府的职位期间,先后释放了晁盖和宋江等人。明知道这是葬送了自己,可还是主动承担了这些后果,他回去后就自首了。后来他在沧州看护知府的儿子,可是宋江等人想让他上山,害死了知府的儿子。

最后这位是鲁智深,很有个人特色的好汉。他原本是官府的人,却看不惯郑屠的欺压,把他打死了。然后去做了和尚,但是结识了好兄弟林冲。当林冲被陷害,他不放心暗中随行保护。幸亏是他出手,不然的话林冲就要被官差害死了。后来的征讨南方叛军,他也是很拼命,并且还活捉了方腊,立下了大功。这样的鲁智深,怎能让人不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江梁山聚义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