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给李白写诗15首,为何一首都李白有没有写诗给杜甫在李白的诗里讨论此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精选1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 篇1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联系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3、通过诵读这首诗,体会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重点)

  2、联系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诗。有成就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二)、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1、教师范读,领读诗歌

  2、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3、学生自读体会。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5)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2、这首诗很能打动人心,得益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选择一个角度,联系诗歌内容略作分析。运用了拟人的表现(修辞)手法,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者在这里把明月和轻风人格化了,把未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什么叫把客观事物人格化?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客观事物,让它同样具有情感。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同时,还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富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3、“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参考答案: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明月虽可寄托,长风虽然迅疾,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长风一路快跑,不作片刻的停留,以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边。“杨花落尽子规啼”写了哪些事物?有什么作用?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作用:

  (1)点明时令: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这句话中,含有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四、相同题材诗歌交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 篇2

  1.了解诗体知识:古体诗和近体诗

  2.诗歌写景的目的:寓情于景,为抒情铺垫

  3.杨花、明月、子规三意象

  导语: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诗歌是唐代文学艺术的代表形式。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期。唐代诗人众多,仅传下姓名的诗人就有2300多,仅《全唐诗》中收入的唐诗就有48900多首,一个人每天背一首,得用130多年。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诉说悲欢离合,歌唱远大理想,揭露,赞美大好河山,总之,唐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诗,领略一下唐诗那醉人的风采。

  一、文学常识:古体诗和近体诗

  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体诗(格律:诗、词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把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最初都是唐朝人的说法,古体诗因产生年代早,相对于唐朝人已经是古代的诗体了;格律诗在唐朝时是刚刚成熟的,相对于唐朝人来说是“新近”产生的,所以唐朝人称它为“近体诗”。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形成年代唐代之前唐代

  格律要求较少限制限制严格

  形式分类古诗,古风律诗,绝句

  举例登幽州台歌送杜少府(律);闻王昌龄(绝)

  二、读:语速,语调,节奏

  三、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自号清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

  2.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1.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饮中八仙歌》唐.杜甫2.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念昔游三首》唐. 杜牧3.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

--《临江仙》宋. 苏轼---诸葛亮--1.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咏怀古迹五首》唐.杜甫2.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贺新郎》宋. 辛弃疾3.诸葛才雄已号龙,公孙跃马轻称帝。

--《畴昔篇》唐. 骆宾王---杜甫---1.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初授拾遗》唐.白居易2.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戏赠杜甫》唐. 李白3.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

--《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宋. 苏轼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万里归心对月明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覆穿四明雪,饥拾楢溪橡。

空闻紫芝歌,不见杏坛丈。

窗外虚明雪乍晴,檐前垂溜尽成冰。

长廊瓦叠行行密,晚院风高寸寸增。

玉指乍拈簪尚愧,金阶时坠磬难胜。

晨餐堪醒曹参酒,自恨空肠病不能。

瑟瑟香尘瑟瑟泉,惊风骤雨起炉烟。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百幅轻明雪未融,薛家凡纸漫深红。

不应点染闲言语,留记将军盖世功。

适合给男孩子起名字的古诗词

1. 民川(国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2. 知之(《大学》“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3. 诚、天诚(《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4. 国祥(《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福祥”)5. 诚明、明诚(《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读,谓之敖”)6. 自成、道城(《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7. 学思(《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殓“)8. 博文(“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得我以礼”)9. 如斯(“逝者如斯夫”)10. 石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1. 张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2. 思明、思聪、思文(“君子有几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凝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3. 浩然、养浩(《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14. 若云(庄子《逍遥游》“其翼若垂天之云“)15. 高博(苟子《劝学》“不如登高之博见也”)16. 乐康。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17. 玉润(“玉在山而草水润,渊生珠而崖不枯”)18. 见光、见明(“天见甚明,地见其充,君子贵其金也”)19. 昆玉(李斯〈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20. 悠然(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1. 逸群(〈三国志〉“犹未及髡之绝伦逸群也”)22. 琼羽(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开琼莲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23. 思远(《诗经》“视尔不藏,我思不远”)24. 明哲(《诗经?大雅》“既明且哲,以保其身”)25. 云飞(刘邦《大风驼》“大风起兮云飞扬”)26. 怡年、福永(曹操《龟虽寿》“养怡之福,可得永年”)27. 浩初 太初。

出自唐代陈子昂《昭夷子赵氏碑》:“请尔灵龟,永晏息乎浩初。

”28. 泓涵 水深广,比喻学问渊博。

出自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

”29. 江沅 沅,水名。

出自《楚辞.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30. 彬蔚 富有文采。

出自陆机《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31. 博闻 见闻广博。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自以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32. 博容 度量大。

出自《后汉书.桥玄传》:“懿德高轨,泛爱博容。

” 33. 博艺 博通艺文。

出自《孔子家语.弟子行》:“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

”34. 博雅 学识渊博,品行端正。

出自《后汉书.杜林传》:“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

”35. 承德 蒙受德泽。

出自《汉书.礼乐志》“诏抚成师,武臣承德”。

36. 朝宗 百川归海。

出自《诗经.小雅.沔水》“沔波流水,朝宗于海”。

37. 澄泓 水清而深。

出自唐代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茧纶牵拨剌,犀焰照澄泓。

”38. 存志 保全志向。

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滍水》:“学道遭难逢危,终无悔心,可以牢神存志。

”39. 澹雅 淡泊高雅。

出自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图画》:“夫画者澹雅之事。

”40. 得韬 拥有用兵的谋略。

出自李德裕《 李文饶集》“不劳孙子法,自得太公韬”。

41. 德辉 仁德的光辉。

出自《礼记.乐记》“故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

”42. 方旭 早晨太阳刚出来的样子。

出自《太玄.从》“方出旭旭”。

43. 飞轩 指廊宇。

出自《文选.刘琨》:“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晰晰窥晓星,涂涂践朝露。

花香闻鸟鸣,雪落夜归人。

树斜花弄月,云斜花弄影。

(前三句有夜景、季节的景象来烘托出您爱的人的名字,很美的。

)若有汝相伴,我生待明日。

(如果有你的相伴,我的人生就期待是从明天开始。

)此情鉴天地,爱你无悔期。

(天地鉴证我对你的感情,爱你永远不会后悔。

)我若忠明月,你若有情时。

(如果我忠于了代表爱情的明月,希望你也能答应我的爱。

)嘿嘿 写了好久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石灰吟?辛苦吟 于濆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鶗鴂吟 刘禹锡朝阳有鸣凤,不闻千万祀。

鶗鴂催众芳,晨间先入耳。

秋风白露晞,从是尔啼时。

如何上春日,唧唧满庭飞。

边城吟 孟郊西城近日天,俗禀气候偏。

行子独自渴,主人仍卖泉。

烧烽碧云外,牧马青坡巅。

何处鹘突梦,归思寄仰眠。

吟 佚名饵柏身轻叠嶂间,是非无意到尘寰。

冠裳暂备论浮世,一饷云游碧落间。

谁知古是与今非,闲蹑青霞与翠微。

箫管秦楼应寂寂,彩云空惹薜萝衣。

出山吟 白居易朝咏游仙诗,暮歌采薇曲。

卧云坐白石,山中十五宿。

行随出洞水,回别缘岩竹。

早晚重来游,心期瑶草绿。

对镜吟 白居易白头老人照镜时,掩镜沉吟吟旧诗。

二十年前一茎白,如今变作满头丝。

吟罢回头索杯酒,醉来屈指数亲知。

老于我者多穷贱,设使身存寒且饥。

少于我者半为土,墓树已抽三五枝。

我今幸得见头白,禄俸不薄官不卑。

眼前有酒心无苦,只合欢娱不合悲。

偶吟 白居易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里查好官病免曾三度,散地归休已七年。

老自退闲非世弃,贫蒙强健是天怜。

韦荆南去留春服,王侍中来乞酒钱。

便得一年生计足,与君美食复甘眠。

晋门再吟 周昙君人为理在安民,论道求贤德自新。

经国远图无所问,何曾言指一何神。

上冢吟 文天祥余昔从君时,上堂拜姑嫜。

相携上祖冢,岁时持酒浆。

姑嫜相继没,马鬣不在乡。

共君瓯盂饭,清涕流襦裳。

君贫初赴官,有家不得将。

妾无应书儿,松梵槚自成行。

君别不复归,岁月何茫茫。

长安拥朱绶,执雁事侯王。

岂无一纸书,道路阻且长。

年年酹寒食,妾心良自伤。

君家旧巾栉,至今袭且藏。

谅君霜露心,白首遥相望。

长吟 杜甫江渚翻鸥戏,官桥带柳阴。

江飞竞渡日,草见蹋春心。

已拨形骸累,真为烂漫深。

赋诗歌句稳,不免自长吟。

有哪些带植物名称的古诗

带植物名称的古诗主要是写花草树木:一、写花的古诗:1、唐·杜甫《早花》: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

直苦风尘暗,谁忧容鬓催。

2、唐·白居易《紫薇花》: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3、唐·白居易《白槿花》:秋蕣晚英无艳色,何因栽种在人家?使君自别罗敷面,争解回头爱白花?4、唐·齐己《石竹花》:石竹花开照庭石,红藓自禀离宫色。

一枝两枝初笑风,猩猩血泼低低丛。

常嗟世眼无真鉴,却被丹青苦相陷。

谁为根寻造化功,为君吐出淳元胆。

白日当午方盛开,彤霞灼灼临池台。

繁香浓艳如未已,粉蝶游蜂狂欲死。

5、唐·贯休《山茶花》: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6、唐·李商隐《槿花》: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

未央宫里三千女,但保红颜莫保恩。

7、唐·吴融《杨花》: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8、唐·杜牧《梅》: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二、写草的古诗:1、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唐·庄南杰《春草歌》:漠漠绵绵几多思,无言领得春风意。

花裁小锦绣晴空,叶抽碧簟铺平地。

含芳吊影争芬敷,绕云恨起山蘼芜。

离人不忍到此处,泪娥滴尽双真珠。

3、唐·张旭《春草》: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

4、唐·齐己《春草》:处处碧萋萋,平原带日西。

堪随游子路,远入鹧鸪啼。

金谷园应没,夫差国已迷。

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

5、唐·曹松《春草》:不独满池塘,梦中佳句香。

春风有馀力,引上古城墙。

三、写树木的古诗:1、唐·赵嘏《宛陵馆冬青树》:碧树如烟覆晚波,清秋欲尽客重过。

故园亦有如烟树,鸿雁不来风雨多。

2、唐·卢照邻《芳树》: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

给翠成多幄,开江满故枝。

凤归花厉乱,日度影参差。

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3、唐·白居易《石榴树》:可怜颜色好阴凉,叶剪红笺花扑霜。

伞盖低垂金翡翠,薰笼乱搭绣衣裳。

春芽细炷千灯焰,夏蕊浓焚百和香。

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芳。

4、唐·沈佺期《题椰子树》:日南椰子树,香袅出风尘。

丛生调木首,圆实槟榔身。

玉房九霄露,碧叶四时春。

不及涂林果,移根随汉臣。

5、唐·徐凝《古树》:古树欹斜临古道,枝不生花腹生草。

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

6、唐·李白《南轩松》: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7、唐·李商隐《高松》: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

客散初晴候,僧来不语时。

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

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8、唐·孟郊《衰松》:近世交道衰,青松落颜色。

人心忌孤直,木性随改易。

既摧栖日干,未展擎天力。

终是君子材,还思君子识。

1.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饮中八仙歌》唐.杜甫2.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念昔游三首》唐. 杜牧3.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

--《临江仙》宋. 苏轼---诸葛亮--1.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咏怀古迹五首》唐.杜甫2.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贺新郎》宋. 辛弃疾3.诸葛才雄已号龙,公孙跃马轻称帝。

--《畴昔篇》唐. 骆宾王---杜甫---1.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初授拾遗》唐.白居易2.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戏赠杜甫》唐. 李白3.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

--《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宋. 苏轼...

两字的唯美名字,出自古诗词

笙歌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孤灯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方未白孤灯灭。

沧笙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选自《聊斋》)夕兮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弦歌 、倾舞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萧叹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聊斋》)浮生 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骆宾王 王 勃 卢照邻 宋之问 杜审言 杨 炯 陈子昂 沈全期 王 绩 李世民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

  杨炯 《从军行》。

  卢照邻《长安古意》。《卢升之集》。《幽忧子集》

  骆宾王 《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李 白 杜 甫 张九龄 王 维 孟浩然 皇甫冉 王昌龄 贺知章 王之涣 李 颀 崔 颢 顾 况 元 结 刘长卿 岑 参 邱 为 高 适 皇甫冉 祖 咏 王 翰 钱 起 綦毋潜 常 建

  柳宗元 孟 郊 韩 愈 白居易 卢 纶 李 贺 李 益 刘禹锡 贾 岛 张 继 韦应物 李 坤 元 稹 张 祜 杜秋娘 张 籍 戴叔伦 顾 况


唐代著名诗人有哪些3篇扩展阅读

唐代著名诗人有哪些3篇(扩展1)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这是写得最好的一首词,此说也是一点都不过分。

  《长恨歌》·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歌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yù)(公元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等,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君主,故又被称作南唐后主或李后主。李煜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李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他的艺术成就。他的词艺术成就很高。他善于用白描手法抒写自己的感情,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他的词语言明净,优美,生动,在题材和意境上均突破了“花间词”派镂金刻翠,以写艳情为主的狭窄意境,对词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虞美人》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张若虚在诗中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而在明净的诗境中,又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诗人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形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清末王闿运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该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的极佳之句。

  《感遇十二首(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这是一首寓言诗,大约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李林甫、牛仙客执政后,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时所写。诗中以孤鸿自喻,以双翠鸟喻其政敌李林甫、牛仙客,说明一种哲理,同时也隐寓自己的身世之感。二年后诗人就去世了,这首诗该是他晚年心境的吐露。

  诗一开始就将孤鸿与大海对比。沧海是这样的大,鸿雁是这样的小,这已经衬托出人在宇宙之间是何等的渺小了。何况这是一只离群索处的孤雁,海愈见其大,雁愈见其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单寥落。可见“孤鸿海上来”这五个字,并非*淡写来,其中渗透了诗人的情感。第二句“池潢不敢顾”,突然一折,为下文开出局面。这只孤鸿经历过大海的惊涛骇浪,何至见到区区城墙外的护城河水,也不敢回顾一下呢?这里是象征诗人在人海中由于经历风浪太多,而格外有所警惕,同时也反衬出下文的双翠鸟,恍如燕巢幕上自以为安乐,而不知烈火就将焚烧到它们。

  而且,这一只孤鸿连双翠鸟也不敢正面去看一眼呢!“侧见”两字显出李林甫、牛仙客的气焰熏天,不可一世。他们窃据高位,就象一对身披翠色羽毛的翠鸟,高高营巢在神话中所说的珍贵的三珠树上。可是,不要太得意了!你们闪光的羽毛这样显眼,难道就不怕猎人们用金弹丸来猎取吗?“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这两句,诗人假托孤鸿的嘴,以温厚的口气,对他的政敌提出了诚恳的`劝告。不愤怒,也不幸灾乐祸,这是正统儒家的修养,也就是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然后很自然地以“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这两句,点出了全诗的主题思想,忠告他的政敌:才华和锋芒的外露,就怕别人将以你为猎取的对象;窃据高明的地位,就怕别人不能容忍而对你厌恶。这里“高明”两字是暗用《左传》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的典故,但用得很浑成,使读者不觉其用典,即便不知原典,也无妨于对诗句的欣赏。

  忠告双翠鸟的话,一共四句,前两句代它们担忧,后两句正面提出他那个时代的处世真谛。然则,孤鸿自己将采取怎样的态度呢?它既不重返海面,也不留连池潢,它将没入于苍茫无际的太空之中,猎人们虽然渴想猎取它,可是又将从何处去猎取它呢?“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纯以鸿雁口吻道出,情趣盎然。全诗就在苍茫幽渺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开始四句叙事,简洁干净,第五句“矫矫珍木巅”句中的“矫矫”两字,上承“翠鸟”,下启“美服”:“珍木巅”三字,上承“三珠树”,下启“高明”。可见诗人行文的缜密。后六句都是孤鸿的独白,其中四句对翠鸟说,二句专说鸿雁自己。“今我游冥冥”句,用“冥冥”两字来对衬上文的“矫矫”两字,迭字的对比呼应,又一次显出了诗人的细针密缕。这首诗劲炼质朴,寄托遥深。它借物喻人,而处处意存双关,分不出物和人来,而且语含说理和劝诫,颇得诗人敦厚之旨。

唐代著名诗人有哪些3篇(扩展2)

——唐代著名诗人杜荀鹤的作品有哪些3篇

唐代著名诗人杜荀鹤的作品有哪些1

  杜荀鹤,字彦之,他是晚唐时期一位命运多舛的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大多反映现实,所以他是现实主义诗人。他胸怀抱负,富有才华,参加了多次科举考试,命运却一次都没有垂青他,每次都落榜。这使他非常灰心,空有一身报负,却没有地方施展。

  他在科举这条路上走不顺,想要改变一下道路。于是他投身于诗的海洋,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他的诗歌生涯。杜荀鹤的作品有许多,他曾经久居华山,所以他的诗大多是与华山有关。其中有:《秋日怀九华旧居》、《自江西归九华有感》、《题所居村舍》和《山中寡妇》等。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和当时社会状况。

  杜荀鹤的作品大多富有责任与同情心。他还有十卷《唐风卷》,其中有三卷被《全唐诗》收录其中。他在《山居自遣》中写道:“无人开口不言利,只我白头空吟。”体现了不为功名利禄,身高自洁的品格。“不是营生拙,都缘觅句忙。”是出自《山中寄友人》。体现了他重视友情的情操。此外,他的作品还有《投李大夫》、《送人游江南》、《寄从叔》、《郊居即事投李给事》等。

  杜荀鹤的作品极多,每一首诗都蕴含了他的心血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心。以上就是杜荀鹤的作品的介绍,在封建时代中无数学子都醉心于功名利禄,无数的人甚至直到老年还在努力地考取功名,荒废了自己的人生。杜荀鹤能够在科举失败后勇敢地投入诗词创作中去,是难能可贵的。

唐代著名诗人杜荀鹤的作品有哪些2

  诗题材可分三类,风格也因类而别。数量甚多的描写山林隐居生活的五律追求枯寂静冷的境界,与晚唐贾岛派风格相近。艳情诗近艳丽的温(庭筠)李(商隐)派诗人韩偓;代表作《春宫怨》以宫女身世象征怀才不遇,有宫词为唐第一之誉,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颇有名,时称杜诗三百首,尽在一联中。奠杜荀鹤文学史地位的是他反映现实、同情下层人民疾苦的诗作。《时世行》二首(《山中寡妇》、《乱后逢林叟》),《题所居村舍》写战乱造成的农村萧条凋敝;《再经胡城县》声讨*升官的官吏;《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指斥藩镇乘乱拥兵的野心;《蚕妇》、《田翁》揭露繁重赋役带给人民的灾难;《雪》暴露不*的阶级对立,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晚唐乱世社会现实的本质。这类诗用短篇近体浓缩对现实的忧患不*和对人民苦难的`深深同情,擅用对比,语言清新通俗而爽健有力,继承白居易等新乐府诗传统而有创造发展。严羽《沧浪诗话》列杜荀鹤体。今存《唐风集》3卷,是诗人自编诗集,收诗300多首,均律诗绝句。

唐代著名诗人有哪些3篇(扩展3)

——明朝有哪些著名诗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

  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宫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

  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被处死于江苏南京聚宝门外,时年四十六岁。《明史》中为施以凌迟。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汤显祖(1550—1616),*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吴承恩(约1500年—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汉族,淮安府山阳县 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 ,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

  2004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决定在山上茶庵处建立了吴承恩纪念馆和在山下山门处建树其石雕座像,用来纪念他。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时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解缙自幼颖悟绝人,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

  徐贲(年),字幼文,南直隶毗陵(今江苏常州市)人。后迁*江(今江苏苏州)城北,自号北郭生,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吴中四杰之一,明初十才子之一。

  张士诚抗元,招为僚属。张士诚死后,俆贲与张羽避居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洪武七年(1374),被荐入朝,洪武九年(1376)春,奉使晋、冀,授给事中。历任御史、刑部主事、广西参议,官至河南左布政使。洪武十一年(1378),大军征讨洮岷,以队伍过境,犒劳失时,下狱。洪武十三年(1380),以“犒师不周”处死。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

  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三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太仓州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代官员、散文家,著名古文家。

  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守御,作《御倭议》。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归有光六十岁时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故称“归太仆”,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隆庆五年(1571年)病逝,年六十六。归有光均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又与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唐代著名诗人有哪些3篇(扩展4)

——唐代李姓的诗人有哪些3篇

唐代李姓的诗人有哪些1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好像我们许多人都是背李白的诗长大的。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先世于隋时因罪徙居中亚。白于武后长安元年 (701) 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托克马克城),约五岁时,随父迁居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李白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十五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二十岁以后,在蜀中漫游,饱览了四川的壮丽景色,接触了社会生活,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热爱祖国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爱自由的性格,也种下了游仙出世的消极思想的根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姓的诗人有哪些2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唐朝李姓出过很多的历史名人,上述的内容就是唐朝姓李的诗人有哪些,帮助大家了解唐朝的李姓诗人,想要更加姓氏知识,请继续关注本站点。

唐代李姓的诗人有哪些3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李频,字德新,睦州寿昌人。少秀悟,逮长,庐西山,多所记览,其属辞于诗尤长。给事中姚合名为诗,士多归重,频走千里,丐其品,合大加奖挹,以女妻之。大中八年,擢进士第,调秘书郎,为南陵主簿,判入等,再迁武功令,俄擢侍御史,守法不阿徇,迁累都官员外郎。表丐建州刺史,以礼法治下,建赖以安。卒官,父老为立庙梨山,岁祠之。有《建州刺史集》又号《梨岳集》,今编为三卷。

  白马游何处,青楼日正长。凤箫抛旧曲,鸾镜懒新妆。

  玄鸟深巢静,飞花入户香。虽非窦滔妇,锦字已成章。

唐代著名诗人有哪些3篇(扩展5)

——古代著名诗人的故事3篇

  刘长卿在唐朝大历年间诗名藉甚,诗名在"大历十才子"之上。他自称"五言长城",对自己的诗歌成就极为自信。时人常将刘长卿与钱起、郎士元和李嘉祐并称,他很不屑地说:"今人称前有沈、宋、王、杜,后有钱、郎、刘、李。李嘉祐、郎士元何得与余并驱?"他到处题诗,往往连姓都不写,落款只有"长卿"二字。

  刘长卿虽然诗名卓著,可仕途却颇多坎坷。他33岁时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刘长卿在任上"使纲不紊、吏不欺",很有能力,不到一年又晋升为海盐令(今浙江省海盐县),后被大官僚吴仲儒所诬陷,下苏州狱。乾元元年(758),被贬潘州南巴尉,即今高州县以及电白县麻岗附近一带的地方。县尉,是掌一县军事之官。

  在流放的路上刘长卿遇到了从白帝城遇赦归来的李白。刘长卿写了一首诗赠给李白:

  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

  江上花催问礼人,鄱阳莺报越乡春。

  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

  两人一个是遇赦,一个正遭贬,一欢一悲,心境也就自然不同。两个唐朝诗坛上的顶尖人物,在这种境遇中谋面,让人倍感凄苦。

  在赴潘州南巴路过长沙时,诗人有感于汉朝贾谊的被贬,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长沙过贾谊宅》,借咏史之名,将自己的愤懑之情发泄得淋漓尽致:

  三年谪宦比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大历五年(770),刘长卿以检校祠部员外郎的身份担任鄂岳转运判官,不久又得罪了顶头上司鄂岳观察使吴仲孺。吴仲孺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女婿,他又诬陷刘长卿贪污公款20万缗。结果刘长卿又被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高仲武说他"有吏干,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皆自取之"。

  刘长卿在江浙任职时,有一次在乌程开元寺与诗人李嘉祐等名士畅谈诗文,女道士李季兰也在场。李季兰也是当时享有盛名的才女诗人,她知道刘长卿有"阴重之疾"也就是"疝气",经常要用布兜托起阴囊,才可减少痛楚,于是跟刘长卿开玩笑,吟了一句陶渊明的'诗:"山气日夕佳。""山气"谐音"疝气",刘长卿当即也回了一句陶渊明的诗"众鸟欣有托",于是举座大笑。

  在刘长卿的一生中,这种快乐的日子屈指可数,他一生苍凉,曾经遭遇三次兵祸,据说在开元十四载(755)他可能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安史之乱就爆发了。

  唐上元元年(760),西节度副使、宋州刺史刘展造反,朝廷命*卢兵马使田神功出兵讨伐,刘展兵败被杀后,田神功在江淮大掠十天,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一下子变得破败萧条。刘长卿有诗纪其事:

  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

  却见同官喜复悲,此生何幸有归期。

  空庭客至逢摇落,旧邑人稀经乱离。

  湘路来过回雁处,江城卧听捣衣时。

  南方风土劳君问,贾谊长沙岂不知。

  德宗建中二年(781),刘长卿受任随州刺史。兴元元年(784)和贞元元年(785)间,淮西节度使*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百姓苦不堪言。刘长卿的一首名叫《行营酬吕侍御、时尚书问罪襄阳,军次汉东境上侍御,以州邻寇贼,复有水火,迫于征税诗以见谕》的诗记录了他迎接朝廷军队时的情景。

  不敢淮南卧,来趋汉将营,

  受辞瞻左钺,扶疾抗前旌。

  井税鹑衣乐,壶浆鹤发迎。

  水归余断岸,烽至掩孤城。

  晚日归千骑,秋风合五兵。

  孔璋才素健,早晚檄书成。

  74岁的刘长卿,披着满头白发,穿着补丁衣服,带着税款酒浆,高高兴兴地迎接吕、时两位大人军次随州,征讨逆贼。这是何等的悲壮苍凉。

  南*庙前,有一座文德桥。听老辈人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

  传说唐朝大诗人李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赋。李白生*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这天晚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到了半夜,李白趁着酒兴,下楼走到文德桥上。他刚走上桥,一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几条黑纹。

  李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他靴子也顾不得脱,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顿时分成了两半儿。故事就这样传下来了。后来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了个"得月台",据说那里就是当年大诗人李白赏月的地方。

  杜甫曾经以卖药维持生计

  杜甫在35岁左右时到达当时的京城长安,在那里他遭到奸臣李林甫*的打击,没有考中,经济上一无比一天困窘,为了维持生活,他便设法找到了一个副业——卖药:以送药的方式,作为接受别人帮助的条件,这内含的苦心也实在难言了。

  杜甫第二次卖药是在甘肃。公元759年,他48岁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生活更加困难。他的诗中出现采药、制药、卖药的句子更多了。如"秦州杂诗"二十首中便有"晒药能无归,应门亦有儿"之语,可见此时连杜甫的妻子也参加制药了。他辛勤地灌溉培育着各种药草,同时也和以前在长安一样,不时派人将药送到城里,换取"药价"。

  诗人最后一次卖药就显得更其凄惨。公元770年,杜甫59岁,穷得连陆上都没有安身住所了,只得住在船上。在湘江下游的潭州,老弱多病的杜甫在渔市上摆着药摊,以维持一家生活。这一年的冬天,这位伟大的诗人便与世长辞了。

  从杜甫卖药的历史,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到,天才的诗人在旧社会里,命运是多么悲惨!

唐代著名诗人有哪些3篇(扩展6)

——唐代诗人吕洞宾的作品3篇

唐代诗人吕洞宾的作品1

  吕仙,名岩,字洞宾。

  蒲州永乐县人。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四月十四日巳时诞生。

  吕洞宾自幼熟读经史,有人说他曾在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中了进士,当过地方官吏。后来,他因厌倦兵起民变的混乱时世,抛弃人间功名富贵,和妻子一起来到中条山上的九峰山修行。他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对可望,遂改名为吕洞宾;“吕”,指他们夫妇两口,两口为吕;“洞”,是居住的山洞;“宾”,即告诉人们自己是山洞里的宾客。

  他的道号为纯阳子。他在弃官出走之前广施恩惠,将万贯家产散发给贫民,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拜之为师。修仙成功之后,下山云游四方,为百姓解除疾病,从不要任何报酬。

  吕洞宾一生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深得百姓敬仰。他飞升后,家乡百姓为他修建了“吕公祠”,以示纪念。到了金代,因吕洞宾信奉道教,于是将“祠”改成了“观”。

  元朝初年,忽必烈知道吕洞宾信奉的道教在群众中颇为流传,就想利用宗教和吕洞宾的声望巩固自己的统治,派国师丘处机管领道教,拆毁“吕公观”,大兴土木,修建了“永乐宫”。从修建大殿到绘完几座殿堂的壁画,历时110年,几乎与整个元朝共始终。

  吕洞宾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物,而在民间长期流传中,却象雪球的滚动一般,故事愈来愈加丰富,成为一个箭垛式的传说人物。

唐代诗人吕洞宾的作品2

  这回相见不无缘,满院风光小洞天。

  一剑当空又飞去,洞庭惊起老龙眠。

  偶乘青帝出蓬莱,剑戟峥嵘遍九垓。

  我在目前人不识,为留一笠莫沉埋。

  鹤不西飞龙不行,露干云破洞箫清。

  少年仙子说闲事,遥隔彩云闻笑声。

  南宫水火吾须济,北阙夫妻我自媒。

  洞里龙儿娇郁律,山前童子喜徘徊。

  得道年来八百秋,不曾飞剑取人头。

  玉皇未有天符至,且货乌金混世流。

  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襄阳城里没人知,襄阳城外江山好。

  午夜君山玩月回,西邻小圃碧莲开。

  天香风露苍华冷,云在青霄鹤未来。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

  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

唐代著名诗人有哪些3篇(扩展7)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词赏析3篇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词赏析1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诗。李白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赶来送行。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不写白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们不妨可以联想乘了飞快的汽车于盛夏的长昼行驶在林荫路上,耳听两旁树间鸣蝉的经验。夫蝉非一,树非一,鸣声亦非一,而因车行人速,却使蝉声树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是何等畅快而又兴奋啊!清人桂馥读诗至此,不禁赞叹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杨慎《升庵诗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视若珍品。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删”韵的间、还、山作韵脚,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词赏析2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诗。李白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赶来送行。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不写白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们不妨可以联想乘了飞快的汽车于盛夏的长昼行驶在林荫路上,耳听两旁树间鸣蝉的经验。夫蝉非一,树非一,鸣声亦非一,而因车行人速,却使蝉声树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是何等畅快而又兴奋啊!清人桂馥读诗至此,不禁赞叹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杨慎《升庵诗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视若珍品。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删”韵的间、还、山作韵脚,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唐代著名诗人有哪些3篇(扩展8)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7、*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白有没有写诗给杜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