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先秦用古文篆文两汉用隶书六朝和隋又多用行书草书楷书隶书哪一种是起源和?

从时间上来说大篆就是秦朝以前的文字,秦朝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文字,皆用秦篆,即后来的小篆。大篆起源于甲骨文,西周时代最为流行金文大篆,金文是经书写、制范,再浇铸而成的文字。大篆相较于小篆节奏单调一些,小篆笔画更加圆润,结体略长,易于书写。


整个篆书系统从殷商开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甲骨文、大篆、小篆。大篆又称箱文、钟鼎文、金文

大篆是从般商甲骨文到秦代小篆近千年间使用的主要文字。金文,主要是周代青铜器的铭文,属于大篆的体系,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金文铭刻于铜器,它不像甲骨文书法,偶尔还能在色甲鲁骨上见到毛笔书写而未及契刻的痕迹。

广义的大篆是相对于秦朝规范后的小篆而言的,可以包括秦统一之前的所有文字,如夏、商的金文(钟鼎文)(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周朝的籍文(史传周室王太史籍所作)。实际上它们只能是长期逐渐形成,朝廷让个人或小集体收集加以规范并再创造一部分而成。它的特点大略如下:

1、汉字源于象形,大篆因为较古,所以最大的特点是多数象形(中间也有意会字);

2、汉字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现在的简直方正是社会发展中因交流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同为时间短的原因,大篆的笔划比较繁复(同形重叠较多);

3、因为介质的原因,大篆多为硬物刻划,所以笔迹平直且粗细均匀;

4、笔划平直、形多弧状,前期的硬瘦些,后期的稍圆润,弧直划交错结合成字;

5、经周朝规范过的籍文形体更加规整,笔划更加匀称,并逐步摆脱了象形的束缚,打下了方块形体的基础;

6、从直观上给人雄强凝重、严整而有韵致之感,这实在是客观书写物的限制加上人们生性追求美感自觉规范产生的结果,比照今人的思想当然更接近自然法则。

秦小篆的特点是在大篆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废除异体而创,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这种书体较大篆更趋简化,线条圆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码、石碑上,从目前所见的实料看,秦小篆一般铸造刻在铁器及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板上。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较大篆更为规范

以上为个人归纳总结的见解,供参考研讨。


篆书流行于殷商到秦代,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诸侯争霸,诸侯国林立,正是因为诸侯割据地域分治,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大篆便是通行于秦国及西周故地的一种文字。这种文字风格浑厚,朴茂自然,用笔圆劲挺拔,圆中带方。秦统一之后发起了“书同文”运动,采用李斯的建议,在沿袭西土文字基础上,推出了小篆作为国家的统一文字。小篆属于线条化文字,藏头护尾,不露鋒芒是其线条特点,圆润中又颇有筋力,点画间均衡匀称,字形修长、端庄、平正。这是它与大篆的区别。

大篆起源于西周后期,是从甲骨文演化而来,多用于石刻。字形方,时而略带菱形,线条简练,有金石味。

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将各国文字统一整理、简化,在大篆的基础上合理演化出来的。字形偏长,笔画横平竖直对称,线条均匀圆劲流畅。


大篆,是青铜器时代就有的!大概在先秦早期,殷商甲骨文之后。在此期间,王朝为了祭祀,庆典等,在青铜器上作了文字,文字也逐渐规范化,代表做有《蛮公鼎》,《发盂鼎》,《散氏盘》等,后期的石鼓文也属于大篆。到了秦始皇时期,李斯把全国各地的诸侯国文字进一步规范,形成统一的秦朝文字,线条粗细差不多,结构端正,字形方整,从形成了小篆文字。从此,中华大地上不再有奇形怪状的文字,如楚简等。

西周后期,汉字由甲骨文发展演变为大篆。

大篆,也称籀(zhòu)文。是小篆前期文字,是小篆的基础。大篆,一般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流行于西土秦地的汉字,相传这种字体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故而又称为“籀文”。大篆的形体结构比六国古文一般要规整和繁复,它上承西周春秋金文,下启小篆,发展脉络是清晰可辨的。大篆文字的代表字体是唐时出土的“石鼓文”。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战国时代,列国割据,各国文字没有统一,字体相当复杂,于是秦始皇便以秦国的文字篆体,施行「书同文」来统一天下的文字,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俗字体,加以规范,就成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人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统称为中国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学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文化、科学技术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籀文”乃据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故其与古文或同或异。今其文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其疆域广而国事多,文书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杂,不便应用;加之,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统一。乃命臣工创新体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笔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大篆和小篆是两个概念的字,并不是简单的理解成两种字体,它们有各自的存在时间、文字体系,有存在地域区别、文化差异等,下面将分点了论述。

第一,涵盖的定义不同。大篆,并不是一种字体,它是多重字体的统称,只是同时存在于一个时间。可以笼统的归纳,夏朝到战国这段时间所出现的文字都可以归纳到大篆的范畴。而小篆则是一个具体的字体,它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文字的产物,总结之前七国文字,归纳出来的结果。

第二,具体的文字内容差异很大。大篆体系繁复,从夏朝的甲骨文到春秋战国金文等的文字,各国有各自的文字体系,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文字构成,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文字体系。就单单战国七雄,一个字就可以有七种写法。而小篆是总结过去的文字,经过提炼得出的一个具体字体,字体结构严谨,用笔用字都极其成熟,是比之前更成熟更具体的一个字体体系。

第三,存在时间不同。大篆在秦国统一七国后就不再使用了,只存在于各种文物中。而小篆在秦代灭亡后,还一直被后人沿用,直到现代。

以上三点是分述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从书写角度而言,它们有一些共同点。从现在存世的文物中,通过对文字的对比,大篆和小篆在字形结构上已经是成熟的方块字了,两者都是方块字;在书写规矩上,用笔一致,线条要求均匀匀称,转折圆转;造字原则上,都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大篆和小篆的异同可以充分说清楚了。

我国早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的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文字,如我们熟知的甲骨文,写在龟的腹甲或者兽骨上面,然后发展为金文大篆,秦小篆,汉隶,魏碑,行草书,楷书等

大篆主要指的是金文,它是流行于甲骨文之后,也就是殷周时期,到秦始皇中间这一段时期所流行的文字,她大多住客在祭祀用的青铜器上,有时也可在其它的物体上,至春秋战国时期,金文开始以向着笔画为单元的笔画文字篆书发展,这个时期的文字还属于发展时期,并不是很成熟,是从象形文字象笔画文字过渡的时期,到《石鼓文》这一时期的文字和之前的金文相比较起来已经算是大字所以把这一时期发展的书体称为金文大篆,现在可以看到的金文有《吉日剑》,《中山王厝方壶》,《石鼓文》。

小篆指的是秦始皇时代的文字,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颁布政令,统一文字,他将其他国家的文字统一为更加成熟的篆书小篆,小篆是由粗细均匀的线组成的笔画文字,字迹里面已经看不到铸造的部分,以及仅仅描绘轮廓的文字,而是构成文字的笔画,已经脱离了象形文字这个称呼,现在可以看到的秦小篆书体的典范是《泰山刻石》,《峄山碑》等等,它们都是,有粗细均匀的线,从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构成,讲求字体的对称性以及笔画之间的布白关系,不论字的笔画数有多少,每个字的尺寸大致相等。

所以,小篆是大篆,成熟化的标志和发展,

大篆指周宣王时期到秦统一以前的的文字。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据说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 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均称为大篆。如大篆·《毛公鼎》

小篆,又名秦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如小篆·《泰山刻石》

大篆小篆的区别:大篆是在古文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故其文字繁杂,不便应用;小篆对形体笔画均已省简,但字数逐渐增多,更便于书写应用,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大篆大概起源于西周后期,特点是线条化,看起来更加简练生动,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是历史上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小篆大概形成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形体偏向长方形,线条粗细基本一致,是让大篆标准化的过程。

起源时间是大篆和小篆的主要区别之一,小篆大概形成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是当时统一书同文的产物,取消了其它六国文字,同时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大篆籀文基础上简化演变而来。而大篆大概起源于西周后期,由汉字演变而来。

小篆的形体偏向长方形,笔画横平竖直,线条粗细基本一致,具有圆劲均匀、平衡对称的特点。大篆的特点是线条化,线条看起来更加简练生动,字形结构更加整体,逐渐脱离了图画的圆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大篆与小篆的区别还在于两者的立式意义,大篆是历史上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是石刻之祖。而小篆是在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统一文字的基础上,对书体再一次对书体标准化的过程。

大篆是秦以前的字,字形以象形文字为主,小篆也称秦篆是秦相李斯在大篆的基础上整理规范的,字形方整线条匀细。

说起大篆小篆,他们都叫篆书

是我们中国先祖创造的一系列流传下来的文字,以秦朝一统六国为分水岭,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这个文就是小篆,也叫秦篆。

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都是狭义的大篆。

他们的特点区别其实也很大

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

金文指的是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铭文。金文始见于商代二里岗的青铜器,不过商代二里岗发现的青铜器有金文的只有少数几件。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金文增多;至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经较为普遍

籀文 是周代文字,是金文的繁化,也是现在广义上说的大篆。

六国文字是战国时代除秦以外东方各国的文字。指齐、楚、燕、韩、赵、魏六国。

我们现在一般练字写的篆书很多都是小篆,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与大篆相比,小篆的图画性已经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而且小篆的出现也是非常有历史意义的,他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的过程。

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每一大类又可细分。篆书是大篆和小篆两种字体的合称, 大篆出现的时间比小篆为早。

大篆即金文,也叫钟鼎文字,指商周期间在金属器铭上铸造或锲刻的文字。

小篆单指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所颁布的文字政策—书同文,由李斯、赵高等以秦国原有的文字为蓝本,总结创造一种新的书体—小篆,也叫玉箸体。

大篆的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汉字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二是规范化。大篆的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笔画饱满圆润,布局匀称疏朗,呈现出古朴浑厚。

小篆特点: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商周大篆,石鼓文,秦篆是小篆。

区别是,商篆字富于装饰,整篇字型大小不一,章法乱石铺街。周篆删繁就简,横有行,纵有列,方园兼备。

石鼓文,上承周篆,下启秦篆,是这一过渡时期的字体。

秦篆,主要指秦代前后时期的字体。石鼓文对秦篆影响较大,学小篆也可看看石鼓文。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

1、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2、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1、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2、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3、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4、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籀文”乃据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故其与古文或同或异。今其文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其疆域广而国事多,文书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杂,不便应用;加之,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统一。乃命臣工创新体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笔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大篆和小篆。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籀文”乃据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故其与古文或同或异。今其文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其疆域广而国事多,文书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杂,不便应用;加之,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统一。乃命臣工创新体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笔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小篆按线条特点来进行比较,一般也有两类:

1、玉筋篆:笔划丰腴如玉筋的篆书,指“小篆”。筋,一作“著”,即筷子。“玉筋篆”的代表书家,有秦之李斯,唐之李阳冰。

2、铁线篆:笔划纤细如线而刚劲如铁的小篆,如唐·李阳冰《谦卦碑》。“铁线”之名,一说取象于“铁线草”。其叶柄细长而黑,有光泽,似铁为之。

三、按文字发展的演变,根据朝代来划分,有以下分类:

1、夏篆:传说中夏代的文字。一般以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始为篆字,此“夏篆”所言之“篆”,泛称也。从考古实物来看,尚未发现确切可靠的夏代文字;如有之,则必较甲骨文更原始一些。古人多有以金文大篆附会夏篆之说,凡此种种,皆依托之伪说。

2、周篆:周代的篆书,指钟鼎文、石鼓文等大篆系统文字。因小篆又称'秦篆',故大篆对称'周篆'。

3、秦篆:即“小篆”。唐·张怀瓘《书断》卷上“小篆”:“案,小篆者,秦始皇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损大篆,皆同籀文,谓之'小篆’,亦曰'秦篆’。”清·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秦篆简直,如《峄山》、《琅琊台》等碑是也?以李斯所书为代表。”

4、汉篆:汉代的篆书。多为小篆,而体格近方,笔法近隶。一般在庄重的场合和金器上使用。

5、唐篆:唐代书家所写之篆书。有大、小篆多种,以李阳冰为代表。

6、清篆:清代碑学之风大盛,取法秦汉,对篆书的书写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一改唐代以后篆书因为以楷入篆而衰微的局势和风气,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赵之谦等人皆是篆书高手。

大篆是秦始皇统一以前的文字,粗旷,繁复,不规范。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文字,规范,字体长,均匀,对称。

西周后期,汉字由甲骨文发展演变为大篆。

大篆,也称籀(zhòu)文。是小篆前期文字,是小篆的基础。大篆,一般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流行于西土秦地的汉字,相传这种字体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故而又称为“籀文”。大篆的形体结构比六国古文一般要规整和繁复,它上承西周春秋金文,下启小篆,发展脉络是清晰可辨的。大篆文字的代表字体是唐时出土的“石鼓文”。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战国时代,列国割据,各国文字没有统一,字体相当复杂,于是秦始皇便以秦国的文字篆体,施行「书同文」来统一天下的文字,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俗字体,加以规范,就成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人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统称为中国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学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文化、科学技术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关于隶书的产生,有传说为程邈所创。程邈是秦朝的一个徒隶,因得罪秦始皇,被关监狱,他觉得狱官的腰牌用篆书书写很麻烦,就化圆为方,创出一种新书体。秦始皇看后很欣赏,不仅赦免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并规定这种字体以后在官狱中使用。因为这种新书体起初专供隶役使用,而程邈又是徒隶,所以被称之为隶书,或谓佐书、佐隶。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而已,因为,实际上任何一种代表性书体的产生,不可能凭空出现,不可能是朝夕间可以完成的事情,只能经过一段相当的时间的渐变,逐步成型;至于某个人的贡献,一般只是综合整理、集其大成。隶书如此,楷书、行书、草书等的产生过程,亦是如此。

考古实物资料证明,战国至秦代的简牍墨迹,简化的和草化的篆书已然司空见惯,笔画减少,字形有长圆变为扁方,除上述“纯隶”之外,很多字的收笔开始出现捺脚波磔,称为“秦隶”(有“秦隶”之名,以区别于成熟期的汉隶,汉隶又有所谓古隶及八分等称谓,不必细分)。长沙马王堆帛书(如《老子甲本》和《老子乙本》)、银雀山汉简以及居延汉简等大批墨迹书法,已有明显隶意,此则不但展露了由尚带篆意的浑朴的古隶如何演化到劲秀洒脱的标准汉隶的这一过程,也让我们真切地领略到了汉人隶书的风采。战国末期至秦间,隶书虽已露端倪,在民间也已使用,但隶书独立地占据统治地位,却在两汉,尤其在东汉,汉桓帝(147—167年)至汉灵帝(168-189年)间,当为隶书的全盛期。

隶书的产生,同后来的楷书、草书的产生一样,乃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大变革。倘若从文字史的角度看,隶书的出现,结束了以前古文字的象形特征,跨进了书写符号化的疆域。从书体史上观看,隶书则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书体演化的一大关捩。隶书的用笔,突破了篆书用笔单调的束缚,点划分明,方圆相济,轻重有致,尤具代表性的主笔捺脚——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此外,汉隶的雄强朴茂之风格,正从一个侧面反射出大汉帝国的壮阔景象。可惜,如此精彩纷呈的艺术,它们的创造者们,那些当时书丹的书家们,没有留下姓名,连相关的史料记载也少得可怜。

刘勰《文心雕龙·诔碑》云:“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树碑,当然是正经事,所以其书法风格庄重肃穆,当在情理之中。而汉简墨迹书法,则殊有不同之处,虽然也不失其谨严大度,但是毕竟随意些、自然些,于是,我们便可以真切地看到了汉人隶书的真面目,揣摩书家当时落笔时章法、结体以及用笔、用墨的诸般奥妙。尤其令人惊喜的是,在这些汉简墨迹中,已经有了成熟的章草书和类似楷书、行书的东西,这则透露了魏晋楷书和晋人行草的消息。

除了这些珍贵的墨迹实物之外,汉隶中最具价值的,莫过于大批的东汉碑刻。

西汉碑刻如《五凤刻石》,与当时简书面目相仿佛,逮及东汉,隶书炉火纯青。彼时树碑之风甚烈,加之写手之层次多端,遂使各地碑刻隶书面目丰富无比。《张迁碑》、《张寿碑》、《曹全碑》、《鲜于璜碑》、《礼器碑》、《史晨碑》、《孔庙碑》、《朝侯小子残石》、《杨叔恭残碑》、《熹平残碑》、《乙瑛碑》、《衡方碑》、《夏承碑》、《张景碑》、《石门颂》、《西狭颂》、《孔庙碑》、《华山碑》、《封龙山颂》、《韩仁铭》……等等,各臻妙绝。

这些隶书虽然都是以称作“蚕头燕尾”的波笔捺脚为主要造型标志,但能各具特征特色,拉开距离,这不得不令人惊叹于汉人的艺术创造力。隶书仅就一种书体而言,在东汉获得了中国书法史上空前绝后的鼎盛期。汉代实在是中国书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段黄金季节,尤其是隶书。近人康有为极力推崇汉隶,他在《广艺舟双楫》中写道:“书莫盛于汉,非独气体所高,亦其变制最多,皋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飞白,刘德升作行书,皆汉人也。晚季变真楷,后世莫能外。盖体制至汉,变已极矣。”

除了作为主宰的隶书,在秦篆的基础上,汉代篆书也有所发扬,如《开母庙石阙铭》、《袁安碑》、《太室石阙碑》等,更值得注意的是汉碑碑额,亦篆亦隶,开装饰风一路。至于《祀三公山碑》则尤独特,篆而参隶,峭拔奇耸。

另有一些刻石和砖刻,如《公羊传碑》、《“急就”砖》等,亦引人注目,它们在为研究书体演化提供旁证的同时,还给我们以启示,出自民间书家的书法,其质朴不雕、天真率直,于法度谨严的传统之外别开生面。砖刻之外,汉代瓦当亦是中国书法史的珍宝,诚如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所云“秦汉瓦当文,皆廉劲方折,体亦稍扁,学者得其笔意,亦足成家”。

秦李斯统一小篆之前的字,基本上都可以称之为大篆,大概起源于西周后期。

小篆就是秦时,李斯统一小篆开始。

区别就是,大篆特点是线条化,看起来更加简练生动,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是历史上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小篆形体偏向长方形,线条粗细基本一致,是让大篆标准化的过程。


大彖小彖是早期的文字,是在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后,为甲骨文时期的字体,后逐步演变完善。在先秦时期,彖字是流通字体。再后来的方块字,在汉代以后渐渐成熟。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繁化),而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尚有甲骨文,所以现在也包括其中,还有石鼓文,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大篆字体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

小篆(秦篆)是秦朝统一后由大篆简化而来的汉字书写形式,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规范文字的产物。 小篆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为标准来统一文字。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二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三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大篆和小篆是在西周和秦朝先后出现两种字体,有着演变和升华的关系。也就是母子关系。按照先后顺序我就一一道来。汉字由甲骨文成熟后演变为大篆。这时期的大篆,也称籀(zhòu)文。主要镌刻在当时的官方生活用品上,产生的原作者相对稳定,严肃。主要载体是当时的石器(石鼓文)青铜器上,这个时期又叫金文。是小篆前期文字,是小篆的基础。大篆的形体结构比六国古文一般要规整和繁复,它上承西周春秋金文,下启小篆,发展脉络是清晰可辨的。大篆文字的代表字体是唐时出土的“石鼓文”。

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国统一以后。当时秦始皇在出游时全国各地出现了一起时刻《泰山石刻》《驿山石刻》……。在战国时代,列国割据,各国文字没有统一,字体相当复杂,于是秦始皇便以秦国的文字篆体,施行「书同文」来统一天下的文字,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俗字体,加以规范,就成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到了西汉,汉承秦制。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人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统称为中国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学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文化、科学技术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小篆又名秦篆,是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其疆域广而国事多,文书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杂,不便应用;加之,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统一。乃命臣工创新体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笔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较之大篆,面貌单一,行笔简洁,字形稳定,使用宽泛。并且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在文字趋于成熟上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是日后诸体的母体。

大篆,一般泛指秦统一以前的的文字。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据说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 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均称为大篆。如大篆·《毛公鼎》

小篆,又名秦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如小篆·《泰山刻石》

大篆小篆的区别:大篆是在古文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故其文字繁杂,不便应用;小篆对形体笔画均已省简,但字数逐渐增多,更便于书写应用,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大篆起源于西周,特点是线条化,比较简练生动,是历史上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小篆大概形成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共形体偏向长方形,线条粗细基本一致,体现对大篆标准化。

大篆起源西州后期 小篆形成于奏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小篆的形体偏向长方形,笔画横平竖直,线条粗细基本一致,具有圆劲均匀、平衡对称的特点。大篆的特点是线条化,线条看起来更加简练生动,字形结构更加整体,逐渐脱离了图画的圆形。历史意义不一样:小篆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的过程。大篆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

大篆我们泛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小篆相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而命李斯规范文字书写而成。《峄山碑》(图七)就是李斯所学的经典小篆。秦以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繁化)(图一、图二),而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尚有甲骨文,所以现在也包括其中。 大篆狭义指籀文,遗存石刻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石鼓文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讲到石鼓文不得不提的一个书法家,就是民国时期的吴昌硕。

吴昌硕以临写石鼓文(图三、图四)称誉于世,石鼓文的风格原本属于比较工稳端正一路,而吴昌硕的石鼓文却写出了一种流动感,更以遒劲老辣、笔墨厚重为其主要特征。

后人学石鼓文者,多以其为圭臬,反倒是学石鼓文原本工整一路风格的愈见稀少,由此也足见吴派石鼓文影响之大。

继李斯小篆之后,唐代李阳冰(图五)、清代吴熙载(图六)、邓石如等小篆自成一派。

大篆,泛指秦之前的古文字,多数指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符牍文字,甚至甲骨文也包含在内。大篆用笔粗狂苍茫,结体天真无固定法度,学习时发挥的空间很大。

小篆,秦朝创制小篆,结体用笔较大篆规范,线条也流畅婉转 。


小篆是秦代的书体,大篆是小篆的发展,至汉日臻成熟!

大篆,也称籀(zhòu)文。是小篆前期文字,是小篆的基础。大篆,一般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流行于西土秦地的汉字,相传这种字体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故而又称为“籀文”。

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前期。秦始皇便以秦国的文字篆体,施行「书同文」来统一天下的文字,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俗字体,加以规范,就成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大篆和小篆的线条质量是不一样的。小篆的线条像古代的“玉箸”,犹如“铁线”一般。起笔和收笔都是圆的,线条要求圆润饱满,粗细均匀,左右对称。所以在书写小篆时,尤其要注意节奏和速度的把握,起笔的时候要轻要慢,逆锋行笔后,在中段行笔要绝对的匀速平稳,一气呵成。收笔的时候也是要像入笔一样轻轻提起来,然后略微快一点回锋收笔,这样写出来的线条才会有弹性和力度。

而大篆的线条像“纺锤”,饱满厚重,苍茫老辣,充满了金石气,书写大篆时中段要求抵笔涩行,用篆籀笔法进行书写,写出的线条才会仓桑老辣,大篆的线条厚重老辣、金石气很浓。

说道这里,大家该问了,什么是金石气呢,金石气就是指线条的外部因浇铸、风蚀、生锈等原因,形成了比较粗糙,凹凸不平的轮廓线。

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除了中锋用笔以外,还要掌握一种技能,就是篆籀笔法,即在行笔的过程中毛笔的笔毫是裹着的,笔毫不能散开,必须让笔毫像绳子一样的裹紧,如果仅仅是中锋,按笔往往都会使笔毫铺开,形成比较宽的墨痕,而裹毫的线条,墨水渗透到纸上的轨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线条质感就常带有颗粒性的枯笔形态。

要获得这样的效果,需要在起笔逆锋回笔时,当感觉笔锋开始散开时就微微用手指捻动笔管,就像搓绳子,拧毛巾一样的道理,将笔尖通过回旋的方式将笔锋裹住,让笔毫微微扭曲起来。大篆常用的就是这种笔法。

另外行笔时候切忌不能快,不能太顺滑,要做到裹毫涩行,大家可以感觉一下下雨天在泥地里行走,好像跳舞时的拔泥步一样,有一定的阻力,也就是用这种感觉去增大毛笔和纸面的摩擦力,这样书写出来的线条才有厚重感,力量感,才富有金石气。

简单的说大篆是从殷商甲骨文到秦代小篆近千年间所使用的文字,大篆又称籀文、钟鼎文、金文。

小篆是与大篆相对而言的篆书,指秦统一文字以后的规范化了的新书体,也称“秦篆”。

1、时间不一样: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大篆是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而成的。

2、特点不一样:小篆的特点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大篆的特点则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3、历史意义不一样:小篆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的过程。大篆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

时间不一样,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的,大篆是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而成的。

小篆特点是长方形大篆特点是方块形注重线条性。


秦以前的文字称为大篆,秦朝的李斯依大篆而改进的文字史称小篆。大篆为像形文字,小篆更向书法进了一步。

大篆,产生西周晚期,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钟鼎文),籀文(金文繁体)。狭义的大篆指籀文和遗存石刻石鼓文。

小篆,产生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丞相李斯在大篆籀文的基础上,简化创制的。

大篆和小篆的区别主要是在外形上,小篆的特点是长方形,字形平衡对称,笔画横平竖直,转角圆润,粗细基本一致。大篆的特点主要是线条化,字形线条简练生动,字形趋向方形。

大篆是在商朝甲骨文之后的演化而来的文字,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时期都有使用,但是并没有统一,各诸侯国的写法上略有区别。

钟鼎文、石鼓文都属于大篆,因为它是从甲骨文演变的,字形相对粗犷,还带有很重的甲骨文痕迹,但比甲骨文有了很多笔画上的改变。春秋战国时期不同诸侯国使用的大篆之间稍有区别,彼此可以大都可以辨认,大体的形体不变,但交流起来有一定难度。

小篆,又称为秦篆,相比大篆,小篆的笔画细腻圆润,笔画间的大小统一,笔画也略有减少。它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书同文”政策后全面推行的文字。这一个改革使得文字更加整洁和美观;工作(书写)难度降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因为文字没有差别,交流起来更加的顺畅。

创造这个字体的人是秦朝的丞相李斯,他除了是政治家还是书法家,后来他还创造出了新的字体-隶书。小篆还催生了一个艺术品的出现,那就是篆刻。
中国书法在久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传统。一般说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每一大类又可细分。了解区别有助于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深广内涵。

篆字分为大篆、小篆两种。

(1)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是(距今3千年)殷商时期,先民们预测凶吉祸福,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刻在龟骨、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在历史上曾经失传过。直到公元1899年才在中药“龙骨”中被学者发现,以后在河南安阳古殷都废墟中陆续大量发掘出来,共有十多万片,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辨识了一千七百多个。

(2)钟鼎文。是在青铜器时代的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为金文,钟代表乐器,鼎代表礼器。周宣王时有位姓籀的太史对当时的文字进行了整理。籀文就是指钟鼎文,是真正的大篆,

(3)石鼓文。是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十个,形似鼓状,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早期文字处在初创阶段,尤其是甲骨文还不规范,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字中象形的成份较多,如其中的“马”字。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的写法就统一了。小篆字的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具有遒劲、圆润的美,被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的筷子。

相传在秦朝时篆字就有若干种。有鸟、虫、蛇头篆,这些篆书的起笔处画有鸟、虫、蛇头的形状。书法艺术不是具象的再现客观事物,而是抽象的艺术。因此,这类书体只能在历史上昙花一现,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就篆书的艺术而言钟鼎文、石鼓文结构奇古,融入了先民质朴的美,更受后人所喜爱。周宣王时的《毛公鼎》上共有32行,497字的铭文,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散氏盘》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每一大类又可细分。篆书是大篆和小篆两种字体的合称, 大篆出现的时间比小篆为早。

大篆即金文,也叫钟鼎文字,指商周期间在金属器铭上铸造或锲刻的文字。

小篆单指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所颁布的文字政策—书同文,由李斯、赵高等以秦国原有的文字为蓝本,总结创造一种新的书体—小篆,也叫玉箸体。

大篆的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汉字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二是规范化。大篆的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笔画饱满圆润,布局匀称疏朗,呈现出古朴浑厚。

小篆特点: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大篆缘源于西周时期,多见于甲骨文、石刻,线条古朴,有金石味。小篆是秦统一之后,而成,字形偏长,线条圆劲流畅。


    绪 论 【重点难点】 关于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教学思路】 重点说明古代汉语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的,从理论上讲,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来的。我们学过现代汉语,知道现代汉语是指五四以后汉族人使用的共同语,依此类推 可知,古代汉语就是指凡五四以前历代的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同其它语言一样,也有书面语、口语两种形式,但由于古代没有今天这样发达,没有录音设备,因而 我们今天所能接触到的古代汉语,只是三千多年来的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 简单的说,古代汉语书面语可以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文言,它是以先秦时代的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形成的书面语言,它还包括后来历代作家作品中使用的语言;一是古白话,它是指以六朝以来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与一定时代口语相接近的一种新的书面语言,如六朝的笔记、神话小说,唐代的变文、禅宗语录,宋代的话本、元明清的白话小说以及其它通俗文学作品,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 《古代汉语》课的主要教学对象是文言,而且重点是先秦两汉的典范文言作品上。古白话不是我们的教学对象,因为它的主要部分和现代汉语相当接近,一般说来,能阅读文言作品,也就基本上能看懂古白话。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 培养阅读古文言的能力,要求依靠古注和工具书能阅读文言文原著。 三、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 文选:培养阅读古文能力的基础材料; 通论:古汉语常识,主要是语法、词汇、文字,是独立阅读文言文不可缺少的。 四、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 总原则和指导方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感性认识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是接触原始材料,大量阅读古代的文言作品,但这种阅 读必须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作为指导,并且要把阅读所得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对古汉语的词汇、语法、文字以及修辞表达、文体特点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也要有所了 解,以便把读过的作品与常识部分互相印证,使感性认识发展为理性认识。 这个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过程去达到: 1)多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多记:如同掌握一门外语一样,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这就要记; 3)多练:多作练习,提高阅读能力; 4)勤查:勤查是阅读古汉语作品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常用字还是偏僻字,都需要翻字典,以便增强自己的记忆。 5)熟悉一门外语,学习时能做到融会贯通。 注意:古代汉语是一门语言课,阅读文言作品不能从文学的角度来读,而是从字词句入手,其它从略。 五、古代汉语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古代汉语课在高校越来越受到同学的轻视,觉得不学之乎者也也照样干工作,其实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 其一,从功利的目的来说,师范学校的学生走出校门大部分要奔赴中学教育岗位。在中学语文教学里,文言文占了很大比重,要让学生能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否则难以担起教学重任。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有的没有注释,需要老师自己解决。 《孔雀东南飞》写焦仲卿恳求焦母留下刘兰芝时说:“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复”下无注。“复”作副词的常用义是“又、再”,如本文“终老不复取”。这里讲成“又、再”不妥。“又、再”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而焦仲卿只娶了刘兰芝一人,也只娶了她一次。“复”实际是词缀。“幸复得此妇”即幸好能得到这个妇人。 《史记·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高中课本“极”下无注。在这段文字中,“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劳苦”“疾痛”“倦极”“惨怛”都当为同义结构,“极”不能理解为“极点”。“倦”“极”同义。《广雅·释诂》:“疲、惫,极也。”西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庸人之御驽马……胸喘肤汗,人极马倦。”对文,“极”亦“倦”。 南朝·梁·殷芸《小说》:“晋明帝为太子,闻元帝沐,上启云:伏闻沐久劳极,不审尊体如何?答云“去垢甚佳,身不极也。”其中“不极”一本作“不劳”,可 见“极”有“劳”义,而“劳”、“倦”义相通。又《世说新语》中常见“小极”一词,有时亦作“小倦”。可见,“极”就是“倦”。 其二,俗话说,文史哲不分家。掌握一定的古汉语知识,是学习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入门钥匙,学不好古代汉语,想研究古代的文学、历史、哲学只能是天方夜谭,闹出笑话: 1956年12月30日《光明日报》刊登过一篇《闻一多先生“诗新鸿台字说”辨证》(王伦)的文章,把《尔雅·释鸟》的“凫,雁丑”误读为“凫雁丑,其足蹼,其踵企”,误解为“凫和雁都很丑(不漂亮)”,不知“丑”有“类、同类”的意思。 《尔雅·释木》槐棘醜乔;桑柳醜条,……桃李醜核。 丑,类;乔指高耸;条,郭璞解释为“阿那垂条”,婀娜多姿,枝条下垂;核指子中有核仁,《曲礼》云“其有核者怀其核”。

Characters),自古以来一直用以记录、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汉族祖先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汉字是一种,一个字代表语言里的一个。汉语是以单音节为主的,所以汉字正适应于记录汉语。每一个字都有一定的音义。在字形的结构上以一半表意、一半表音的形声字为最多,占汉字的80%以上。汉字本身有一定的结构规律和完整的系统性。尽管比较分歧,但用汉字写下的书面语言南北各地的人都能看得懂,虽然古今语音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商周的古文和由秦汉传下来的古书现在仍然能读得懂。这不是其他民族的文字所能相比的。

  汉字有极悠久的,在曾经传说是史官所造。一说仓颉是古帝王。这是传说,不足为信。

  汉字开始产生的时间,还难以确实断定。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的文字是刻在甲骨上和铸在上的文字。商代的文字已很发达,最初产生文字的时代必然远在商代以前,那就是或早于夏代。甲骨刻辞大部分是贞问之辞,也有一部分是记事的。从已经认识的字来看,很明显汉字是从图画发展而来的。由图画而变为笔画简单的文字,再由笔画简单的文字进一步创制大量的新的文字。里图画式的文字很多。凡是实物有形可画的大都用图形来表示。

  语言里的词并非都有具体的形象可画,例如数词,在甲骨文里就用线条来表示数目;有些事物没有实际的外形可作为表象,在甲骨文里就想方设法用图形来表示,所用的方法后人归纳于“”之内。后来字形变成、,又变为,始终没有改掉原来图形的基础,也就没有改变为拼音文字。

  现在日常手写的规规矩矩的汉字字体称作楷书,又称正楷。楷书是从公元3~4世纪魏晋时代开始形成的一种字体。魏晋以前,从殷商到秦汉,汉字的写法有过很大的变迁。汉字形体的变迁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商代的文字见于卜辞和铜器铭文的已经不是图画,而是一种笔画简单的记录语言的符号。但是很多文字在表形表意上还离图画的形式不太远。周代铜器上的文字在写法上与甲骨文还很接近,只是在笔画上或有改变。春秋战国之际,书写工具有了竹简和丝帛,文字可以用笔来写,不用契刻和陶铸了,因而使用日广。这时,列国的文字各有地方特色,不完全一致。秦人承继了西周的文字,笔画趋于繁复,如秦刻石(通称石鼓),即所谓大篆;而东方诸国的文字又趋于简易,改变比较多。秦灭六国以后,建立了统一的王朝,李斯倡议统一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于是有小篆。小篆对大篆而言,形体比大篆简单,结构比金文整齐,写法有一定的规范,而且同一个偏旁的字,偏旁的写法和位置也都较固定,因而文字走向系统化。秦朝统一文字在汉字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是一大进步。

  隶书由简略的篆书逐渐发展而成。战国时代的兵器文字已趋简洁,相传秦代开始有了与篆书接近的隶书,隶书在民间使用。汉代,隶书不断发展,由接近篆书而改变篆书,成为日常应用的字体。隶书不同于篆书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①笔画简化。②结体改变。③变篆书的圆笔为直笔或方笔。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由繁复变简单的一大发展。它完全脱掉了图画的性质,成为便于书写的符号。从东汉时起,纸已经大量生产,书写文字也更加方便,因此隶书的笔势带有波折,在体势上与篆书大不相同,东汉时期有不少书法家善于楷隶。

  在汉代隶书开始发展的时期,又有了草书。草书是草率的隶书,汉魏时通行的是章草。汉末有由楷隶简化的行书,东晋时又有了今草。但草书只求整个形体与隶书相似,不容易认,行书又偏于草率,所以楷法为人所重。

  “楷”是有规矩的意思。从汉代有楷隶以后,到魏晋时代就有了正书。正书又称真书。这种字体比楷隶又有了不同。波势减少,笔画也趋于平易圆转。所以从唐代以后一直为手写字体。

  汉字的形体演变从商周古文字到小篆是一期,由小篆发展为隶书是一期,由隶书发展为正书又是一期。总的趋向是由繁难变为简易。

  汉字自古至今都是方块式的文字,有的是独体字,有的是合体字。独体字来源于图画式的象形字和指事字,合体字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在汉字总体内,独体字很少,合体字占90%以上,而合体字中又以形声字占绝对多数。

  合体字是把两个已有的字组合在一起,组合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左右排列的形式,另一种是上下组合的形式。形声字的结构是一半形旁,一半声旁,形旁表意,声旁表音。不同的形旁在字形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具有一定的规律,对认字和书写都有很大的方便。这种结构的形式从秦汉时期的篆书发展为隶书就已经固定下来了。

  汉字是一种表意注音的音节文字,每一个汉字代表语言里的一个音节。在上古时代汉语有单音节词,也有双音节词,而以单音节词为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自汉代以后,双音节词逐渐增多,一直发展到现代,汉语就变为以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为主了。这样,语言里的词大多数需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来表示,字与词的数目就不能相应。因此,一个字不一定就是一个词,它可能只是构成一个词的词素(或称语素),它只代表整个词的一个音节。

  汉字虽然是音节文字,但是汉字本身不都能确切地表示语音。汉字中的象形字和表意字,如山、水、首、目、大、文、京、方、走之类,都是不表音的字。汉字的形声字一半是形,一半是声,表声的部分与字音相同的固然不少,可是也有很多不相同的。例如词、资、堂、杜、汤、荡、欣、都、循之类,声旁与字音只是韵母相同而声母不同;其他如涤、仍、特、雕、凝之类,声旁与字音就全不相同,声旁也就失去了表音的作用。

  声旁与字音不相应,主要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古今音异,古代原来音是相同的,由于时代的变迁,语音有了改变,读音也就不一样了。如铺从甫声,铺、甫古音声同;结从吉声,结、吉古音韵同,今音就不一样。另一种原因是前人制字,声旁与字音本不相同,只取其相近。例如浩从告声,聚从取声,暖从爰声,蔡从祭声,似从以声,枢从区声之类都是。因此汉字中形声字尽管占大多数,而字形上所标识的声旁与语言并不都相协合,表音的作用也就不显著了。汉字本身既不能明确表音,每个字就只能按照字典所注的读音来读了。

  汉语的语词极为丰富,古代字少,一字多义,或一个字代表几个词,于是便有一字多音的现象,称为多音字。要分辨意义和读音只有依据上下语句来断定。这是文字与语音不相应的又一种情况。

  汉字在记录语言时,每一个字都有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用法。汉字当中同音字也特别多,除古代已经通行的同音假借字一直沿用的以外,其他是不能随便写的。写错了就称为写“白字”,例如shi这样一个音,见于下列一些词里:城市、表示、战士、方式、考试、教室、形势、解释、装饰、合适、事情、世界。这里每一个词都有一定的写法,其中每个字都是组词的一部分,因为它又联系着许多相关的词,自成一组,所以不能写错。

  汉字在记录语言当中也出现不少古今字和异体字,一个词也可以写成几个形体。为了使文字规范化,许多不必要的异体字现在已不再使用。

  汉字在商代除有象形字、表意字外,还有形声字和假借字。象形、表意主形,形声、假借主音。为配合语言,表音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从周代以后形声字成为造字的主体。语言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语词不断增多,文字也随之日益增加,形成一个繁富的文字体系。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不算“重文”)。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隋陆法言作《切韵》,有12,158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

  字书中文字数量的增多是由不同时期所产生的文字累积而成的。各时期都有不少新的语词出现,就要造许多形声字,字数自然增加。并且在文字使用中也出现很多不同情况的异体字和孳生的字。不同形体的字有:①相传下来的古文奇字。②字的异体。③古今字。同是一个字而古今的写法不同。今字或就古字增加偏旁,或另成一字。④俗体字。民间流行的手写体字很多。

  文字在使用中还产生一些增添偏旁的字。有些属于俗体字一类,但有些因为原来的字作为另外一个词来用,与原来造字的意思毫无关系,于是又就原字加偏旁代表原字的意思,这在文字学上称为后起本字。如“莫”的本义为日暮,因“莫”另作“無”的意思来用,所以又造“暮”字。又有些字由于义有引申,原义不用,而通常作引申义讲,于是加偏旁又为原义另造一字。如“益”字原义是水从皿中溢出,引申有增加、有利等意义,原义不用,所以另造“溢”字。“原”字原义是水源,引申有原始、本来等意义,原义不用,因而又造“源”字。以上这些都是后起本字。

  另外在汉字发展过程中还产生一些义近音同或音近的分别字。如“版”为版图、版筑的“版”,木板、铁板都别作“板”。“受”为接受,受与别人就另作“授”。“知”为知道、明白的意思,聪明有知识就别作“智”。这些都是分别字。

  从这些方面来看,汉字在历史上之所以日趋繁复,一方面由于不同时代有新的语词增加,需要创造新字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由于产生了大量的异体字、俗体字和用增益偏旁的方法以表现新的意义的孳生字,因此汉代以后字书的字日益加多,实际上日常使用的字不过六七千而已。

  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分歧旁出的异体字就要废除掉。选择的标准就是简易便用,而且要符合约定俗成的规范。因此废去古字而用今字,不取繁复的异体字,而取简便易写的字。由繁复趋向简化,这是汉字形体发展的规律。从商代到近代,一直如此。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整理异体字和制定简化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重大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书草书楷书隶书哪一种是起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