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关姓 满族和满族关姓 满族区别

  相今关姓主要分布于河南、甘肃、山东、江苏等省,尤以河南省为多,约占全国关姓的41%。东北地区关姓多为满族。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姓氏关氏图腾吧,仅供大家参考。

  姓氏关氏的姓氏源流

  源于姬姓,出自远古帝舜时期养龙高手董父,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据史籍《姓源》、《通志·姓氏略》记载,颛顼有个后代叫董叔

  关龙逄图册安,擅长养龙,古代称马为“龙”。董叔安的儿子叫董父,在帝舜执政时期负责养龙,被封为豢龙氏。在古代,“豢”、“关”二字同音通用,所以后来又写作关龙氏。在董父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封号为姓氏者,称豢龙氏、关龙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关氏、龙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在关龙氏族人中,有个著名的人物叫关龙逄,是夏王朝末期夏桀执政时期的一位大夫,曾因功受封于黄河北邑,因此史称其地为“关邑”。一直到了春秋时期的周定王姬瑜二十年(晋景公姬孺十三年,公元前587年),晋国的中军元帅、正卿栾书被封于关邑,才改置关邑为“栾邑”,就是今河北省的栾城市。

  在关龙逄的后裔子孙中,有取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关氏、逄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关氏史称正宗。该支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ㄍㄨㄢ)。关氏族人大多尊奉关龙逄为得姓始祖。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王室大夫尹喜,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风俗通》记载,春秋时期,东周王室大夫尹喜在重镇函谷关任关令(今河南灵宝),世人称其为“关尹喜、关尹令”。也有的学者认为,“尹”就是周王朝时期的一级地方行政长官的官名,“喜”为人名,实名应为姬喜、或姬熹,他的官职为尹,负责守函谷关,因此史称“关尹喜”。相传,当年道家老祖老子李聃西游出关时,曾为关尹喜的热情款待而感动,因此为其写下了著名的道家真典五千言。关尹喜将此文誊写为《道德经》传播于世以后,也弃官追随老子学道去了。后来,关尹喜还道成为仙,羽化飞升而去。

  在关尹喜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多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关尹氏、关阳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关氏、尹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ㄍㄨㄢ)。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越国官吏关弓,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关弓,就是弓箭手,是春秋时期越国对使用弓箭为主要兵器的军队之称谓,其统领即称“关弓”,分属各级军制。在典籍《集韵》中记载:“持弓关矢也。”在史籍《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记载:“将注豹则关矣。关,引弓。”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孟子》一书中记载:“越人关弓而射之。”

  在关弓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关弓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关氏、弓氏,世代相传至今。要注意的是,只有该支关氏的正确读音不作guān(ㄍㄨㄢ),而读作wān(ㄨㄢ)。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关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关津,是春秋时期专职掌管市场货物的进出关卡,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其职类如今天的海关署官员。在典籍《周礼·地官·司关》中记载:“关津,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

  在关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关津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关氏、津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ㄍㄨㄢ)。

  源于官位,出自商、周时期官吏关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关人,是商王朝时期就有的官吏称谓,就是专职管理贵族墓地的官吏,多由墓主家族人充任。在古代,“关”就是指墓门。西周时期,关人之职由春官府司管辖,兼责巡视历代君王墓地,以防盗掘。这在典籍《周礼·春官·巾车》中有记载:“及墓,嘑启关陈车。关,墓门也。”

  在关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关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关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ㄍㄨㄢ)。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关孔,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关孔,实际上是一种军制工匠的称谓,原来是在斧、钺一类兵器的锛部钻孔,以便绑在木柄之上。西周晚期以后,随着金属冶炼工艺的不断进步,关孔逐渐改为专职负责在斧、钺类兵器的刃部锻镶青铜、康铜、钢口,使该类兵器更加锋利和经久耐用。关孔隶属于冬官府司管辖。在典籍《周礼·冬官·车人》中记载:“关孔,首六寸,谓今刚关头斧。时斧近刃,皆以刚铁为之。又以柄关孔。”

  在关孔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关孔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关氏、孔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ㄍㄨㄢ)。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东关嬖五,属于以先祖封邑名称为氏。在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记载:“东关,晋东关嬖五之后。汉将军北亭侯东关义”。嬖五,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晋国大夫,他是晋献公姬佹诸执政时期(公元前676~前651年)最受恩宠的大夫之一,受封在都城东关,因此史称其为“东关嬖五”。这个东关嬖五,就是流传千古的“二五”这类嘲讽人之口头禅的源头。

  在东关嬖五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东关氏,世代相传,直到汉朝时期,还有大将军北亭侯东关义,就是东关嬖五的后裔。在东关氏族人中,后大多省文简化为单姓关氏、东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ㄍㄨㄢ)。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壮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关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关氏,世代相传至今。[1]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锡伯族瓜尔佳氏,满语为Korgia Mongu,是非常古老的东北地区姓氏之一,人数很多,既有古代辽西鲜卑形成的锡伯族人,也有海西女真形成的满族人,还有蒙古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民族,甚至还有汉族,皆在很早的时期就拥有此氏。一般来说,其姓氏形成的核心地带在宁古塔地区(今黑龙江宁安),后分散至各地。瓜尔佳氏按不同的地区有苏完瓜尔佳氏、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分支,满清入关以后,还产生了凤城瓜尔佳氏、金州瓜尔佳氏等许多分支。瓜尔佳氏主要有四个分支:宁古塔地区主要是Susu Mongu,汉义“紫”;中朝边境地区主要是Sungjan Mongu,汉义“白”;Koskja Mongu,汉义“青”;Oshja Mongu,汉义“黄”。瓜尔佳氏部族后来与Kitar Hala及Nimaci Hala又汇合形成一个特殊的部落团体Kojail-Mandu,祭祀时用猪羊。数百年的明朝时期,前氏族又分衍出一支Ara Hala,后皆转为汉族。

  在锡伯族、满族、蒙古族、赫哲族、鄂伦春族中,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姓氏的汉义为“隘口、关卡”,清朝中叶以后,瓜尔佳氏多冠汉姓为关氏。该支锡伯族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ㄍㄨㄢ)。

  源于赫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赫哲族瑚锡哈哩氏,亦称祜什哈礼氏、瑚克沙哈里氏,以地为氏,世居瑚锡哈里(今黑龙江宁安东北部)、依兰费尔塔哈(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处)、三姓(今黑龙江依兰)等地,后有满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usihari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赫哲族、满族、锡伯族瑚锡哈哩氏多冠汉姓为关氏、华氏、胡氏、扈氏等。该支赫哲族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ㄍㄨㄢ)。 

  上龚姓的分布与迁徙

  宋朝时期,龚姓大约有1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排在第八十四位。龚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约占全国龚姓总人口的19.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江苏、江西、湖南、福建、河北,这六省龚姓大约占全国龚姓总人口的81%。其次分布于广东、山东、浙江、河南等省。全国形成了以东部皖苏、北面河北、南方赣湘闽为中心的三大块龚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龚姓大约有3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2%,排在第七十一位。明朝时期,江苏为龚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龚姓总人口的25.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江西、浙江、福建,这四省龚姓大约占龚姓总人口的76%,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湖南,这三省的龚姓又集中了17%。宋、元、明期间,龚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苏、赣、浙、闽一片龚姓人口聚集地。

  当代龚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汉族龚姓的人口200万,为全国第一酉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龚姓人口由30万增到200余万,近7倍,龚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龚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龚姓在全国的分布到2014年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苏、湖北、四川四省,大约占全国龚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河南、江西、贵州、重庆、上海,这五省市的龚姓又集中了26%。湖南为龚姓第一大省,占龚姓总人口的13%。全国形成了长江流域地区高比率龚姓分布带。在近600年间,龚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中、华北和四川的回迁成为龚姓迁移的主流。龚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湘渝、川1黔大部、云南东北、鄂赣浙苏大部、上海、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广西北部、黑吉东部,龚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5%以上,以上地区复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52%的龚姓人群。在浙江东部、闽粤桂大部、台湾、云南大部、四JI『北部、青海东部、甘肃大部、宁夏、陕豫南部、内蒙古中西部、湖北北部、安徽北部、山东东南、江苏西北角、黑龙江中部、吉林东部,龚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2%一o.3%之间,其复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7%,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9%的龚姓人群。


现在关姓人口大约有117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0.094%,关姓人主要分布在广东和河南等地区,因为人口较多起名容易重名,所以小编现在跟大家讲讲关姓女孩起名怎么起才不容易重名。


1、出自颛顼后裔董父之后。据《姓源》、《通志·氏族略》所载,董父为帝舜养龙,被封为豢龙氏。上古豢、关二字同音通用,后来又写作关龙氏。夏桀忠臣关龙逢即其后也,后世子孙以关为姓(一说龙逢封于关〈今河北栾城〉,后世以邑为氏)。

2、以官名为姓。据《风俗通》所载,关令尹喜之后(一说关尹为周时官名,喜为人名,周时函谷关尹,老子过关,喜去官而从之)。

3、出自他族。清满洲人姓,以祖先之名为氏;又,清满洲八旗姓关佳氏、卦尔察氏、瑚锡哈哩氏、瓜尔佳氏等后均有改为关者;锡伯族瓜尔佳氏,汉姓为关;鄂伦春族古拉依尔氏,汉姓为关;云南潞西德昂族一支红崩龙之氏族姓,汉姓为关;今满、蒙古、土家、壮、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一、以中国传统起名常用的起名方法

女宝宝起名,主要是突出女性美,富有“女性意味”和“柔情色彩”,给人清爽、温柔、艳丽、姣美的感觉。大致可分几类:

1、以女字旁的字命名,直接从字形上反应女性色彩。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如:婵娟、娉婷、娇娥、妙美、玉嫩等。由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外国女名中的一些较易译成中文的字也有流传,如:妮娜、美娜、丽娜、美妮、夏娃等。

2、以珍宝字或女性用品为名。如:宝钗、玉环、翡翠、金钏、珍珠、珊瑚、琳琅、黛玉、银瓶等。

3、以名贵或清雅的花(草)、鸟为名。人们常把女性比作鲜花小鸟,以象征女性的天真活泼和温柔之美。如:秀梅、莲花、秋菊、凤兰、凤霞、晓燕、黄莺、秋雁等。

巧用叠声字和儿话音的取名方式,简单易行,只不过还是偏于阴柔的美感多些。传统给女宝宝的取名方式大多以阴柔之美为主,旨在突出女性特征,但有时候反其道行之,也能起到特殊的效果。

金庸小说中女主角的名字往往和容貌一样清新不俗,叠声字是他常用的方式,如:任盈盈、殷素素、甘宝宝、香香公主等。

叠声字的名字简单易记、天真活泼,因为一般都读轻声,容易令人产生轻松、亲昵之感,是很常见的一种取名方式。如:冰冰、晶晶、曼曼、芳芳、丹丹、丽丽、莹莹、茜茜、菲菲、婷婷、莎莎等。

四、张扬个性、另辟蹊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追求独特的个性。一个个性十足的名字也的确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著名作家被世人牢记住的都是他们独具特色的笔名,真名则往往被忽略。比如非常著名的台湾女作家三毛,其魅力不仅仅来自文字和经历,还跟她个性十足的笔名是分不开的,而她的真名陈平就如名字本身一样平淡无奇,不为人知。

央视著名女主持人王小丫,也是以非常个性化的名字令人倍感新鲜、亲切。还有网络写作成名的女作家安妮宝贝的名字也是十分另类和独特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给女宝宝取名的方式会更加自由和开放。

关琬琳 关芸玉 关若花 关方玲 关笑嫣

关景红 关洁莉 关依琳 关倚莹 关卜文

关梦瑶 关之悦 关璐瑶 关阿媛 关诗怡

关娅青 关伯英 关燕慧 关渝萍 关钰茹

关金颖 关晓红 关可文 关燕笠 关悦欣

关薇婷 关宁娜 关玲芳 关茹惠 关润雪

关婷祺 关瑗婷 关怡真 关美琳 关维文

关尹瑶 关琬娟 关巍文 关金霞 关悦萌

关婧楠 关歆媛 关淞玉 关悦溢 关悦萱

关苏玲 关春萍 关煜洁 关宏艳 关云霞

关莉娟 关秀颖 关以琳 关爱蓉 关怡爱

关子洁 关亦婷 关靖怡 关远雪 关可悦

关莹贤 关靖洁 关秀汐 关渤文 关采琳

关俊婷 关秉洁 关浩芬 关妍漪 关洁琳

关培玲 关泽文 关燕东 关怡柔 关娅姝

关悦恺 关悦馨 关瑞娟 关熙艳 关芬儿

关丽媛 关馨芳 关立娟 关璨玉 关莹熙

关新梅 关力文 关远茹 关璇颖 关怡璎

关兰红 关国娟 关疆艳 关妙文 关姝琳

关美美 关承红 关熙雪 关淇倩 关熙悦

关姓女孩好听的名字大全:

关雪瑶 关元燕 关季红 关悦慈 关倩菲

关潘文 关瑾娜 关尔蓉 关素霞 关峰玉

关蕊颖 关畅怡 关沛玲 关琦丽 关花雪

关晓玉 关慧琳 关子莹 关美怡 关书玉

关僖妍 关佳莹 关思秀 关枫玲 关心茹

关三娟 关莉蓉 关恺秀 关倩玟 关晨颖

关鹃芳 关宇梅 关妍菲 关婧茗 关玲瑞

关伟文 关钦妍 关娅妮 关素红 关巧英

关文秀 关之琴 关翎雪 关婷璐 关嘉英

关丫玲 关帅文 关红芳 关莉霞 关芷嫣

关俐霞 关柏琼 关守玉 关雪梅 关文娟

关雨梅 关茶娜 关宝玲 关德梅 关溯文

关茹欣 关悦萱 关元方 关甲学 关翊婷

关媛圆 关京丽 关惠萍 关丹霞 关洁玲

关云丽 关秋婷 关小琴 关俞颖 关兰蓉

关筱媛 关淑梅 关彩婷 关曼瑶 关丽娜

关顺怡 关承文 关寒玉 关立文 关金妹

关惠琴 关汉英 关萌丽 关永梅 关云琴

关单琴 关迪文 关地文 关玲甄 关谨瑶

关素梅 关语婷 关言琳 关筱茹 关海秀

关志美 关茹嫣 关姿嫣 关方芳 关宛莹

关莉哲 关于琴 关兰芳 关缦丽 关荷英

关振文 关素媛 关彗霞 关娟平 关黎莉

关紫晴 关秋萍 关静琳 关倩如 关芳芳

关雅丽 关娅屏 关欧文 关健怡 关裴轩

关立丽 关久玲 关秋霞 关嘉颖 关熙琳

关玉萍 关妍虹 关兰英 关秀玉 关健美

关潇婷 关梓茹 关娜恋 关郦娜 关倩冰

下面是关姓不容易重名的高分名字:

名字可不能随便就起的呢,要先看看女孩的生辰八字再找一个合适的名字,以上就是小编要跟大家讲的关姓女孩起名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连锡伯族的过去与现在

锡伯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她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历史上有须卜、室韦、失韦、史伯、西伯、席北、席伯、席北等20多种记载。到了清代,在官方记载中多用的“锡伯”称谓,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锡伯族的形成和历史演变

明末清初,建州女真兴起,此时锡伯族在蒙古科尔沁部落的控制下。明万历二十一年,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过程中曾与叶赫、哈达、乌拉、辉发、科尔沁、锡伯、卦尔察、朱舍利、讷殷等九部联军激战于古勒山,结果九部联军溃败。此后努尔哈赤的势力日渐强盛,有些锡伯部落便在此时归附后金,“锡伯部之巴达纳,弃其祖先世居之地,率丁三十名来投有功,曾升为备御。”但是大部分锡伯部落仍在蒙古科尔沁部的控制之下。1626年,科尔沁部在蒙古各部中率先归附后金,锡伯族亦随之归附,被编为蒙古科尔沁十旗之中。康熙31年(1692年),清政府为加强东北边防,将科尔沁蒙古十旗中青壮年锡伯人拨出,编入满洲上三旗(正黄、正白、镶黄三旗)。“据议政处议奏:科尔沁王等以下台吉等、平民以上,将其所属锡伯、卦尔察、达斡尔丁一万四千四百五十八名,全数进献”。共编为牛录七十四,置于清政府直接控制之下,分驻在齐齐哈尔、伯都讷(扶余东北)、吉林乌拉(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三地,或披甲当差,或纳粮种田,遇有战事,听候征调。

编入八旗的锡伯族人并不适应清朝严格的法纪,导致诸多问题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康熙三十七年二月(1698年3月),康熙皇帝到吉林乌拉城巡视时,对当地的防务和军纪不满意,“盛京、乌拉官兵不知法度,不像围猎之兵,将军俱于诸协领(三品武官)、章京(职守之官)而不管束,协领、章京俱于兵丁而不管束,风气极坏”并以“锡伯等宴中抢饼为由”,“将卦尔察、锡伯等佐领、骁骑校概行革职,并将锡伯等迁至盛京等地,均分至八旗兼管,令其披甲,俾学道理”,锡伯人或是在驻防地满洲八旗内当差,或在京城王公贵族府内充当包衣(家丁),从此独立的锡伯牛录就消失了,成了“在旗”(有旗籍的旗人)的“旗人”(满洲人),这一现象造成在清朝时民众普遍认为,锡伯人在旗即为满族人。民国初年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一段时间里,虽然许多人的家谱和石碑上都记有“西伯”或“锡伯”二字,但在解放后的人口普查时都误添了满族,导致锡伯族在大连市的户籍簿上一度消失,但是许多锡伯族老人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族属。即使在日伪统治时期许多锡伯族老人仍然告诉自己的下一代,自己祖上是锡伯人,不要忘本。

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大连市仅有锡伯族一人,大规模出现是在1985年,当时瓦房店市东岗乡(现红沿河镇)文化站长曲良喜发现该乡大营子和喇嘛庙村关姓家谱上记载的是“锡伯”,引起大家的重视,应关姓的要求,乡政府上报,经瓦房店市政府批准,一次恢复了近400人的锡伯族籍。

大连各区市县都有锡伯族居住,主要聚居区在复县(瓦房店)和金县(金州区)也有部分散居在新金县(普兰店)和庄河。他们来到旅大地区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最早进入大连地区的锡伯族应该是瓦房店市老虎屯镇后二十里堡的傅姓,时间是在康熙十年(1672年)。瓦房店市老虎屯镇后二十里堡傅姓是最早进入大连地区的,其家石碑记载:“□□□城错草沟人康熙十年迁居奉天省。”根据其家谱和心口相传,碑文前面模糊部分应该是伯都讷新城(今吉林扶余);另有后移居双城堡傅姓后裔傅震祥家谱和石碑记载:“原籍新城到复州入正白旗,开垦后二十里堡雅化屯…”,“想我先祖诸先辈,从龙南迁古燕地,遂得覩(睹)大清定鼎于神京,未几而拔往奉天复州,未几拔往吉林双城,…”。通过这些记载和已经掌握的历史资料分析,康熙三十七年以前来到大连地区的锡伯族人,应该是早期归顺努尔哈赤,后来跟随顺治皇帝一起进关转战各地,因为归顺满洲较早,受到了较好的优惠,赐姓傅佳氏,在平定天下后进行分封,也就是“跑马圈地”时期来到了大连。

迁入大连地区人数最多的一次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复州共迁入锡伯兵丁178名,金州迁入锡伯兵丁159名,另有迁入岫岩171名,因当时庄河隶属于岫岩厅,庄河的锡伯人数无法准确统计。此外还有先前来到大连地区的锡伯人164名(主要在复州),共计有501人。当时清朝的记载并不包括家属,如果连家属和其他散居的在一起估算,康熙、雍正时期大连的锡伯族人应该在3000人左右。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清朝根据盛京将军富俊的奏报:“查双城堡有荒地二分未垦,与其荒弃,莫若即行开垦,俾早得谷价,可成善举,拟于盛京、吉林八旗无论满洲、蒙古、汉军各项旗人情愿前往屯种旗丁内挑选苏拉(闲散)二千名,于嘉庆二十四年正月置买牛条器具,挖立井眼,搭盖窝棚,于嘉庆二十五年春正月(1820年2月)前往屯垦,名为双城堡左屯右屯,…”。通过对双城县锡伯族调查表明,从凤城、岫岩、复州、金州应招前去屯垦的占大多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吉林双城堡八旗户口男女统计表:“…有西伯(锡伯)四百九十五户、男女三千八百九十六名,…”。由此推算大连地区的锡伯族人此次应招迁移人数应该在120户左右,人口约为一千人。

乾隆年间大连锡伯族分别有一处出征和调动,一次是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部分锡伯族士兵奉诏赴云南反击缅甸孟艮土司对云南的侵犯,胜利后又返回原籍,据清朝军机处满文《月折挡》乾隆三十五年正月初四条的附件所记,1000名官兵中,“阵亡12名,因伤死亡3名,关外病故之兵名,关内病故之兵36 名,共死亡105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另一次是乾隆三十四年正月(1769年2月)辛丑,因为征剿缅甸作战锡伯族兵士比较得利,朝廷选调1000名锡伯族官兵到北京充当御林军,“著再传谕盛京将军,于新满洲锡伯兵派年轻力壮者一千名,酌量兵数于城守尉…”。这回的出征与调动大连地区的锡伯族参加人数没有准确的记录。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彻底平定了准噶尔贵族叛乱,随后又平定了南疆大小和卓之乱,为加强新疆西北边防和开发祖国边疆,于乾隆二十七年(1759年)设置伊犁将军府(惠远城),统一管辖除阿尔泰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同时陆续从全国各地调入携眷之满族、蒙古、索伦官兵开赴新疆,同时也调入绿营兵和流落各地到新疆的民屯人员充实边疆。由于新疆地处边陲、地广人稀边防空虚,虽然采取了上面这些措施,但是首任伊犁将军明瑞仍感兵力不足,他在上书中称:“……奴才闻得盛京驻兵一万六、七千名,其中锡伯兵四、五千名,伊等未甚弃旧习,狩猎为生,技艺尚可。近几年出兵时,未曾派伊等。奴才以为,于此项锡伯兵内拣其优良者一同派来亦可同黑龙江兵匹敌。”经过清政府军机处的讨论,乾隆皇帝批准了明瑞的奏折,并责成盛京将军图舍肯具体落实。

盛京将军图舍肯从各奉天地挑选了一千名精装的锡伯族兵士,分为两队,第一队499人,第二队501人,每队派遣防御(佐领之下的军官)五名,骁骑校(营连一级的武官,类似于公安局长)五名。根据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清朝文献通考》记载,当时各地人数如下: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当年大连地区参加西迁的官员有三人,兵士96名,由于当时庄河属于岫岩厅,人数应该是一百多人,当时的统计不包括家属,如果连同家属计算在内总计人数应该在460-500人。

清乾隆二十九年四月十日(1764年5月10日)第一队开始启程,第二队于四月十八(5月18日)在沈阳“锡伯家庙”与送别族胞吃过送别饭后于次日踏上西迁之路,出发离开盛京时的注册总人数为4295人。两路西迁队伍出彰武台边门,经过通辽、开鲁、阿鲁科尔沁旗、东乌珠穆沁旗进入蒙古,再经蒙古右翼后旗、中前旗(乔八山)、车臣汗旗(温都尔汗)、库伦(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扎布哈朗特),到达乌里雅苏台已是寒气袭人的冬季,在这里休整一个冬天。第二年三月初十(1765年4月29日),西迁队伍继续出发,经科布多进入新疆阿勒泰,再经布尔津、和布克赛尔、额敏等地,最后于乾隆三十年七月二十日、二十二日两队先后胜利完成西迁任务,抵达伊犁时的总人数为5050人,中间出生婴儿350人加上自愿随队的人员,总人数反而多出755人。

锡伯族军民的西迁是锡伯族历史上一件重大事件,他们从盛京移驻伊犁后,对开发大西北,保卫祖国边疆、维护国家统一,以及发展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新疆锡伯族和东北锡伯族立了联系,为纪念当年锡伯族西迁戍边这一伟大壮举,锡伯族群众每年农历四月十八这一天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党和政府都对此非常重视,省、市两级民族工作部门都要到会祝贺。2006年5月20日,这一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

大连锡伯族的风俗和生活习惯

由于整个清朝锡伯族都被编入满清八旗之中,所以很多风俗和生活习惯与满族非常接近,但是保留着一些与满族不太相同的风俗习惯。

大连锡伯族的姓氏主要有关(瓜尔佳氏)、傅(傅佳氏)、高(郭尔吉氏)、韩(哈斯胡里氏)、赵(觉罗氏)、吴(吴扎拉氏)、温(温都尔氏)徐(苏穆录氏)等,与满族十分接近。锡伯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族语支,由于锡伯族在整个清朝都是满族的统治之下,其语言基本上是以满族语言为主,但是其中保留了一些鲜卑语言的词汇,体现了与满语的不同之处。

在宗教信仰上锡伯族与满族区别最为明显,他们都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

同时还信仰喇嘛教。但是在供奉上则明显不同,锡伯族有供奉“喜利妈妈”和“海尔罕玛珐”的特殊习俗。所谓“喜利妈妈”就是负责小孩兴旺的女神,“喜利”锡伯语是延续的意思,供奉“喜利妈妈”就能保佑子孙万代、儿女满堂,至今瓦房店和金州的部分锡伯族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喜利妈妈生日),在这一天要举行祭祀活动。海尔罕玛珐”则是保佑牲畜兴旺之神,过去每家在西墙上挖个洞都有供奉,但是现在比较少见。

大连锡伯族同胞具有勤劳勇敢优良的传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部分锡伯族同胞积极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涌现出许多的杰出人物,如早期参加革命的高云飞、高士勤,解放战争中战斗英雄傅君盛、傅君喜,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飞行员那启明等。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锡伯族同胞积极投入新中国建设中,为大连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88年4月30日辽宁省锡伯族史学会大连分会(1992年9月更名为大连市锡伯族学会)成立,对锡伯族的关荣历史和文化进行了充分挖掘整理,先后出版了《锡伯族图录》、《中国锡伯人》等专著,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连市目前共有锡伯族人口1.5万人,市内各区市县均有分布,

以瓦房店市为最多,三台子满族乡东兰旗村、西蓝旗村、红旗村、石磊村,杨家满族乡双沙村、傅家村,老虎屯镇的小老虎屯村,太阳街道的大河沿村

锡伯族英雄飞行员——那启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姓 满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