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或发展中国家的特征投资者对

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定义是什么?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有什么影响?
- 第一互动时尚科技门户
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定义是什么?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有什么影响?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Finvestment影响:跨国公司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影响当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变化。大的跨国企业的投资举措,会带来“追随潮流效应“(Beffect),其投资地的选择,就象一面旗帜,指引者为其所在行业的企业的投资和转移的方向。请参考中国网《国际直接投资形势与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表的《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3年中国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报告指出,2003年美国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下滑53%,由2002年的630亿美元降到300亿美元,为近12年来最低水平,位列卢森堡、中国和德国之后。如果不计卢森堡的特例(FDI流入额为870亿美元,FDI流出额达960亿美元),中国是2003年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达到535亿美元,比2002年高出8亿美元。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金伯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较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愈加广阔的消费市场,这两项吸引外资的最基本因素一直没变。金伯生说,随着我国对外资、合资企业在外资比例、国产化程度、外汇持有量和出口方面的要求逐渐取消,到中国发展并实现本土化生产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金伯生还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外商对中国投资的信心有所增强,在逐步履行对WTO的承诺和各行业领域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外商可投资的范围也更加宽泛。另外,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较强,连续几年的持续高增长使全球企业在寻找投资地点时纷纷看好中国;还有就是近年来世界制造业集团处在新一轮调整之中,并开始对中国重新定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已成为跨国企业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胡景岩指出,国际上外国直接投资的实现形式主要来自于跨国并购方式,而中国对于外资并购的研究自2003年4月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以来正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和系统配套措施的建立,并购方式将为中国持续有效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开启新的大门。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认为,今后,制造业依然是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主导力量,但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逐渐向服务领域靠拢的大趋势下,中国服务行业吸收外资的比重将大大提高。该机构经济学家詹姆斯·詹称,尽管2004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略微放缓,但外资进入中国仍呈上升势头。实际上,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得出的结论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的大致相同。早在今年7月初,经合组织就在一份名为《外国直接投资趋势和近期发展》的报告中提出,2003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但该组织公布的数字与联合国贸发会议有些出入:2003中国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为530亿美元,美国为399亿美元。对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获得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减少,一些外国经济学家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去年全球经济复苏总体而言还显乏力;二是市场对国际安全形势忧心忡忡;三是很多大公司着力对此前的并购业务进行整合,因此推迟了新的跨国并购活动。此外,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同时指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已连续3年下滑,2003年跌至5600亿美元,但今年以来呈现回升态势。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在2003年锐减25%,仅为3670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去年却同比增长9%,达到1720亿美元。流入亚太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由2002年的940亿美元升至1070美元,强劲的经济增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两大主要原因。1、外国直接投资之利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增加国内投资和促进资本形成;2、吸纳劳动力就业;3、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TFP;4、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5、扩大我国的外贸规模,改善我国的外贸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6、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税收来源。首先,大量FDI流入的最直接作用是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有效弥补了钱纳利等人提出的储蓄-外汇双缺口。截至1999年实际流入我国的FDI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7%,如果考虑国内的配套投资,这种资本形成效应则更为明显;从上文我们对国内投资与FDI关系的计量分析中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该问题来自:PChome电脑之家是全国第一互动时尚科技门户;热点时事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国家,这类国家在洲数量最多.目前,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数量(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发达国家的数量.(2)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3)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具有吸引力的是.①雄厚的资金& ②丰富的资源& ③先进的科技& ④廉价的劳动力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所在大洲人口增长速度较(选填“快或慢”),往往会带来、(列举两例)等社会问题.(5)请根据你的理解,将下列字母代号填入图中方框内.A、赚到的钱多& B、出售石油、矿石、木材等原材料 C、出售轿车、轮船、飞机等& D、赚到的钱少& E、产品的价格低& F、产品的价格高.
分析: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差别说成是南北差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解答:解:(1)图中划线阴影部分属于发达国家,这类国家在欧洲数量最多.目前,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大于发达国家的数量.(2)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3)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发展中国家地发达国家具有吸引力的是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4)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所在大洲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往往会带来就业困难、交通拥挤等社会问题.(5)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出售轿车、轮船、飞机等,产品的价格高,赚到的钱就多,发展中国家出售石油、矿石、木材等原材料,产品的价格低,赚到的钱少,经济发展水平低.故答案为:(1)发达;欧;大于;(2)南北对话;南南合作;(3)C;(4)快;就业困难;交通拥挤.(5)点评:本题考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等,理解解答即可.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地理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计划带小明去欧洲西部旅游,于是他提前做了一些准备.(1)通过查阅资料,他设计了一条旅游路线.旅游路线设计:①希腊--参观雅典巴特农神庙②意大利--游览水城威尼斯③瑞士--欣赏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湖光山色④法国--登艾菲尔铁塔,参观卢浮宫⑤荷兰--观看精彩壮观的斗牛比赛⑥最后到北欧国家挪威欣赏峡湾风光.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找出线路设计中不恰当之&处:、.(填序号)(2)小明了解到欧洲西部各国之间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这些国家大多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它们与中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被称为“”.(3)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小明发现这里的人们酷爱乳畜产品和牛羊肉.欧洲人这种饮食结构与这里发达的有关,请你试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解释欧洲西部该产业发达的原因:.
科目:初中地理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
印度尼西亚
埃塞俄比亚
100材料二&&小亚和许多印度孩子一样,全家住在一个简陋的木屋里,虽然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因为家里穷,他只得帮助爸爸摆水果摊卖水果.材料三&&琳达同学和大多美国孩子一样,有着自己的生活天地--属于自己的房间,假期可随父母去各地旅游,开拓眼界.(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两个国家的差异.根据此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A类国家属于国家,B类国家属于国家.我国属于(A、B)类国家.(2)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是,上述发达国家中不位于该地区的有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和三大洲,其中上述发展中国家中和两国所在的大洲没有发达国家.(3)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4)国际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的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叫做“”.(5)为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世界上建立了很多的国际组织,其中是目前世界上代表性最广泛、最有权威的综合性国际组织.该组织的宗旨为:;;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问题,并促进对于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6)是联合国维持和平和安全的主要机构,也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构,它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科目:初中地理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美国34 260印度460英国24 500尼泊尔220德国25 050巴西3 570法国23 670印度尼西亚570加拿大21 050韩国10 550瑞士38 120埃塞俄比亚100材料二 小亚和许多印度孩子一样,全家住在一个简陋的木屋里,虽然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因为家里穷,他只得帮助爸爸摆水果摊卖水果.材料三 琳达同学和大多美国孩子一样,有着自己的生活天地--属于自己的房间,假期可随父母去各地旅游,开拓眼界.(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______差异,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两个国家______的差异.根据此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A类国家属于______国家,B类国家属于______国家.我国属于______(A、B)类国家.(2)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是______,上述发达国家中不位于该地区的有______和______;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大洲,其中上述发展中国家中______和______两国所在的大洲没有发达国家.(3)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______.(4)国际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的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叫做“______”.(5)为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世界上建立了很多的国际组织,其中______是目前世界上代表性最广泛、最有权威的综合性国际组织.该组织的宗旨为:______;______;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问题,并促进对于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6)______是联合国维持和平和安全的主要机构,也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构,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科目:初中地理
题型:解答题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计划带小明去欧洲西部旅游,于是他提前做了一些准备.(1)通过查阅资料,他设计了一条旅游路线.旅游路线设计:①希腊--参观雅典巴特农神庙②意大利--游览水城威尼斯③瑞士--欣赏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湖光山色④法国--登艾菲尔铁塔,参观卢浮宫⑤荷兰--观看精彩壮观的斗牛比赛⑥最后到北欧国家挪威欣赏峡湾风光.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找出线路设计中不恰当之 处:______、______.(填序号)(2)小明了解到欧洲西部各国之间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______,这些国家大多是______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它们与中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被称为“______”.(3)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小明发现这里的人们酷爱乳畜产品和牛羊肉.欧洲人这种饮食结构与这里发达的______有关,请你试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解释欧洲西部该产业发达的原因:______.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依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日,在“中国—东盟10+1”会议上,双方同意10年内成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确立了新世纪初5个重点合作领域,即农业、信息通讯、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和湄公河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意味着10年内亚洲将建成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覆盖约17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2万亿美元,以贸易额计算,它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材料二:&&&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利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适应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工业技术升级,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新加坡还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重视道德和法制建设。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新加坡终于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1)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东南亚位于______大板块的消亡边界,因此多_____________(地质活动)。(3)历史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比较密切,曾有大量中国移民迁入该地区,是目前华人分布最多的地区,东盟10国中华人比例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填字母)A.马来西亚B.印度尼西亚C.泰国D.新加坡(4)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______海峡东口,其气候类型是典型的__________气候,四季鲜花常开不谢,风景如画,被誉为“花园城市”。(5)东南亚是世界上典型的热带企业化种植园经济,请从自然和历史方面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日新帖:55 在线学员:9736
1237主题帖
4137问答数
论坛等级:论坛元老
学术级别:高级会计师
回帖:28121
经验:78383
鲜花:<span id='flower79
金币:<span id='medal010
多选题  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外向投资相比,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主要包括( )。  A、对发展中东道国具有更大的创造就业机会的潜力  B、有益联系和技术吸收的可能性较大  C、有可能直接推动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  D、在进入模式上往往是更多地采取并购而不是新建投资的方式
最美女会计一名妈妈级会计门外汉的成长之路
靠山山要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最好!
楼主其他文章
1237主题帖
4137问答数
论坛等级:论坛元老
学术级别:高级会计师
回帖:28121
经验:78383
鲜花:<span id='flower79
金币:<span id='medal010
靠山山要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最好!
论坛等级:白金会员
学术级别:助理会计师
回帖:1806
经验:4942
鲜花:<span id='flower0
金币:<span id='medal000
1237主题帖
4137问答数
论坛等级:论坛元老
学术级别:高级会计师
回帖:28121
经验:78383
鲜花:<span id='flower79
金币:<span id='medal010
【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优势的知识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进入模式上往往是更多地采取新建投资的方式而不是并购,所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靠山山要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最好!
1237主题帖
4137问答数
论坛等级:论坛元老
学术级别:高级会计师
回帖:28121
经验:78383
鲜花:<span id='flower79
金币:<span id='medal010
回复#2楼hbzmh的帖子
靠山山要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最好!
会计培训 正保培训项目
  您尚未登录,发表回复前请输入学员代码和密码,或。
学员代码:
密  码:
59.151.113.46:Execute time :0.25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国际投资复习思考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摘要: 随着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兴力量,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不断增加。本文以海尔在发达国"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中国在发达国家投资的解释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 随着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兴力量,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不断增加。本文以海尔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成功经验为例,用西方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理论解释了中国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并对我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提出了建议。 中国论文网 /7/view-5825774.htm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open economy, China becomes the emerging power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continuesly increase. This paper tak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Haier direct investmen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s an example, uses western mainstream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theory and according to developing direct investment theory to explain China direct investmen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outlooks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irect invest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国;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海尔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theory;China;direct investment in developed countries;Haier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4   0 引言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和实体(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与在另一国的企业(国外直接企业、分支企业或国外分支机构)建立长期关系、具有长期利益、对其具有经营管理权的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理论成果有斯蒂芬?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约翰?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阿?勃利兹诺伊利的过度资本积累理论等。   现有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能合理解释顺梯度的国际直接投资,强调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要有东道国企业不具有的专有优势。从表面上看,国际直接投资主流理论无法解释我国在发达国家的投资,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本没有严重过剩,产业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远不如发达国家,整体上并不具备优势。但是,整体实力的相对孱弱,不代表我国没有优势明显的个别企业可以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因此,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能够解释我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取得成功的现象,这些取得成功的企业一定具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阐述的必要特点。本文以中国企业海尔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成功经验为例,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解释我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   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解释   约翰?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集大成者,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必须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种优势时,才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它之前的直接投资理论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和概括性,形成了综合的理论框架,标志着对外直接投资主流学派的最终形成。随着邓宁对国际直接投资研究的深入,他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进一步模型化,解释市场寻求型、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国际化生产的行为;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动态化,提出了投资发展阶段理论,符合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指出了一条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1.1 所有权优势   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在为特定市场或多个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方面具有的竞争优势,包括自身拥有的或能得到的其他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资产性所有权优势,如有形资产上的优势,以及生产要素禀赋、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创新能力、规模经济、营销手段和渠道、品牌价值、管理和组织技能、融资能力、人力资本经验的储备等无形资产上的优势;也包括交易性所有权优势,如企业在全球跨国经营、有效配置资源、稳妥规避风险过程中全面降低交易成本获得的优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的所有权优势,必须足以弥补在国外生产经营的附加成本。   1.1.1 海尔的产品质量优势   80年代中期,中国家电产业刚刚起步,海尔就将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1985年的“砸冰箱”事件集中体现了海尔在设计、生产、检验等各个环节上的精益求精;1990年,海尔向当时世界制造冰箱水平最高的德国出口冰箱,海尔冰箱和德国名牌冰箱去掉商标后摆在一起,经销商从中选出的最好的冰箱是海尔冰箱;1993年,海尔在德国权威质量检验机构“商品检验基金会”的抽检中,成为获得“+”最多的冰箱。海尔出色的产品质量优势,使其有了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与发达国家企业同台竞技的基础。   1.1.2 海尔的技术创新优势   海尔的产品质量优势是其技术优势的体现,技术优势是质量优势的前提。海尔超级节能无氟冰箱,既符合国际市场冷柜全无氟制冷的环保要求,又实现了节能50%的目标,节能技术指标超过了意大利、丹麦等世界制冷王国的水平。法国经销商曾要求海尔提供适合法国人生活习惯、功能最先进、能移动的空调,海尔在5个月内就把符合要求的产品搬到法国经销商面前。海尔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海尔产品完善升级、质量提升的坚实后盾。
  1.1.3 海尔的投资路径优势   投资路径的选择体现了企业的战略制定能力。海尔的国际直接投资并不是从发达国家开始的,而是先在周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尝试。海尔从1996年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先后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了海尔海尔?莎保罗有限公司、在菲律宾建立了海尔LKG电器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建立了海尔工业(亚细安)有限公司。海尔正视自身实力,准确定位,做出了正确的对外投资路径选择,为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积累了大量的有形、无形资产优势。   1.1.4 海尔的规模经济优势   海尔在向发达国家投资以前,已经是中国家电市场的领头雁,国内激烈的竞争和大量市场需求使得海尔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巨大的生产能力,海尔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也为它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并使得海尔有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能力,庞大的生产规模使得分摊在产品上的成本大幅降低。   1.1.5 海尔的企业文化优势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并被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和共同奉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是精神文化,通过企业制度和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统一员工思想,增强企业凝聚力;可以激励员工奋发进取,形成发展动力;可以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力。   企业文化优势也是企业管理技巧优势,企业管理方式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每个企业都有独特的企业文化。文化形成的长期性,使得这种优势不能被迅速复制。   海尔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它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助推器。“真诚到永远”、“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品牌是帆,用户是师”等理念贯穿于海尔经营的始终,“赛马不相马”的人才观让每个员工将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此外,海尔始终追求卓越,坚持打造国际品牌,用宽广的国际视野、一流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的多样需求。   1.1.6 海尔的产品营销优势   海尔秉承“企业生存的土壤是用户”的服务观,销售的不仅仅是质优的产品,更是精致的服务。海尔建立了完备的服务体系,力求每件产品的完美,甚至进行定制营销,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海尔的员工坚持微笑服务,传递海尔的真诚。   海尔坚持品牌战略,不做贴牌生产。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有很强的品牌意识,在国际市场上,有品牌才有发言权,海尔深谙这一规则,树立优秀品牌形象,重视品牌宣传和推广,使它能在发达国家立足。   海尔本土化的市场调研是它成功的一大法宝。欧美上流人士藏酒、品酒是交际的需要和品位的体现,但是美国市场上大多是与厨具相连的嵌入式酒柜,不能彰显它的独特。海尔从调研中敏锐地察觉到商机,设计生产了可以放在客厅的独立酒柜,实用、时尚,并不断升级换代,受到了美国消费者的喜爱,打开了美国市场。   1.2 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将所有权优势在企业内部配置、转让和有效利用比通过市场化交易能够带来更多收益的优势。通过这种优势的发挥,企业可以避免不完全的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绕过外部障碍,让所有权优势有效发挥。企业使中间产品在组织内部转移,可以获取更大利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以知识技术为主的信息产品成为了中间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尔通过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可以获得和强化的内部化优势主要有:获取战略资源和突破贸易壁垒。   1.2.1 获取战略资源   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可以获得的战略资源是不易直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资源和通过市场交易不能获得、只能通过内部化获得的资源。前者如知识、技能等资源,其中的核心和精华需要长时间、近距离言传身教才能发生转移,将知识资源内部扩散、吸收、利用后才能获得明显的效益;后者如产业集群的正外部效应等,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转移,只能在对外直接投资后,将它们内部化,并且以较低成本在组织体系内部转移。   海尔在法国里昂、荷兰阿姆斯特丹等地的设计中心,在意大利米兰、美国纽约等地的销售中心雇佣的管理和设计人员大多来自当地发达国家,他们了解市场偏好和需求,有丰富的产品设计、企业管理经验,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这些经验和技术海尔可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技术、品牌优势,利于高屋建瓴、向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投资。   海尔在美国洛杉矶的设计中心就是利用了当地创新产业集群的正外部效应,获取技术创新动力和实力。   海尔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不仅仅采取新建投资这一唯一渠道,还采取了并购、合资等方式。2001年6月,海尔在意大利收购了迈尼盖蒂公司下属的一家冰箱厂。通过收购,海尔可以获得该冰箱厂的管理团队、营销网络、企业关系资源等,加快进入欧洲市场的速度,减少进入时间的耗费,同时降低了进入欧洲的资金成本。2002年,海尔与日本三洋公司合资建立了三洋海尔株式会社。通过合资,可以规避日本政府对外国投资者的歧视性待遇,获得大量的政策优惠,借助当地合资伙伴三洋在销售渠道和销售手段方面的资源和优势,更快地占领日本市场。合资方式的直接投资不但投入资本较少,而且共担风险,使投资的安全性提高。上述种种好处,就是通过直接投资获取的重要战略资源。   1.2.2 突破贸易壁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地区凭借成本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出口贸易,生产加工的商品因成本领先、价格低廉远销海外,但是经常遇到发达国家关税、配额限制和反倾销、反补贴诉讼,使出口企业蒙受巨大损失。随着发达国家地区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原产地证明、产品材料环保标准等非关税壁垒也会削弱我国产品的出口能力。   海尔在美国直接投资建设工业园从事生产活动,海尔的产品就是美国制造,它通过巧妙地利用内部化手段避开贸易壁垒,进入美国市场,获取最大利润。   1.3 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指企业在投资区位选择上具有的优势。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前进行区位选择的标准是企业获利程度。企业获利程度的判断不仅仅考虑短期盈利,还应考虑长期总体盈利水平。东道国为企业提供的区位优势是其固有的、不可转移的,如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市场偏好及需求状况、实际消费能力、吸引外资的政策、政治环境、法律制度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素质等。
  海尔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发达国家能提供给它的区位优势是显著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收入高,市场容量大,购买力强,需求多样化程度高,科学技术发达,劳动力素质高,金融市场发达且容易进入,政府干预少、对外资持开放态度,市场竞争公平高效,法制健全,基础设施完善,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大收益。   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是世界经济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新经济”成为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迹,海尔抓住了投资的黄金时期。在美国的区位选择,海尔将工业园设在南卡罗来纳州,因为该州政府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如雇工工资税抵免、房地产税减免、销售税减免等。此外,南卡罗来纳州的劳资关系比较稳定,是美国工会组织最少的州之一,劳动力成本也相对较低,工人工资低于全美平均水平。再如海尔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设计中心,该地是欧洲的门户,交通便利,通信网络发达,研发的软硬件条件一流,极大地促进了海尔在欧洲市场的开拓。   此外,从企业长期利润来看,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成功,利于扩大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提高整合利用战略资源的能力,利于稳定和提高企业在母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中的行业地位,获得长远收益。   2 竞争优势理论的解释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产业内部的条件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和表现。产业竞争优势与国家的“钻石”形态有关,即一国国内要素供给情况、市场需求情况、相关的支持产业和本行业竞争情况会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国内要素供给紧张、需求饱和、上下游产业对企业的支持不够或国内市场激烈的竞争等都会驱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一国企业要在全球竞争中击败对手,需要依靠国内激烈的竞争,因为激烈竞争可以形成差异化产品和精致化服务,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基于生产线的耐用消费品生产制造业是中国竞争较充分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的竞争尤为激烈,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海尔一方面强化自己生产、服务的优势,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外市场,开始了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   波特认为,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高差异和低成本的企业可以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率,他提出了三种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海尔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采取了差异化战略。20世纪90年代,惠而浦、GE等全球性跨国公司几乎占领了整个美国冷柜市场,但是它们生产销售的冰箱大多是大型冷柜,一些美国大学生和单身人士喜欢小冰箱,海尔抓住这一市场契机,生产销售小冰箱,并根据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对小冰箱进行不断改进,先后推出了带活动台面的小冰箱和电脑桌小冰箱,迅速拥有了市场份额,提升了市场地位。   海尔成功地运用差异化战略打开了美国市场,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培养了美国人对海尔的品牌认可度和忠诚度,利于直接投资的顺利进行,为拓展生产品类奠定了基础。   3 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的解释   威尔斯的小规模生产技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之一是具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开发了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灵活的、适合小批量生产的技术而获得竞争优势。   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可以通过对成熟技术的当地化改造,形成和发展自己特有的竞争优势,开展海外投资。利用经过地方化改进的技术,可以生产出更适合东道国市场需求和消费偏好的产品,发挥差异化优势,并且这种技术会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前文提到过的海尔生产新型独立式酒柜和小冰箱,就是发挥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生产技术灵活性、适用性的特点,满足大学生、上流社会人士等细分市场的特定需求,把握住了发达国家的缝隙市场,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4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的解释   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受国内产业结构和内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企业利用特有的学习经验和组织能力,掌握和开发现有的技术,再通过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根本动力。投资的地域分布,遵循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渐进轨道。   上文提到的海尔对外投资路径符合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对外投资升级的动态过程,先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再转向发达国家投资。   5 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前景展望   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认为,企业拥有的优势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关联性,使一国的国际直接投资状况呈现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目前,我国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大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十分活跃,涌现了大量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跨国公司,如中国化工进出口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等大型贸易集团,中国国际信托公司等大型金融保险集团,首钢集团、春兰集团等生产型企业集团和以高科技为后盾的民营企业华为等。   随着开放型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企业的经济实力、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也会不断提高,现代企业制度会不断完善,竞争优势会更加明显,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数量和质量会显著提高。增加的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借鉴、整合发达国家先进战略资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入强国之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 中国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建议   6.1 宏观层面的建议   我国不是资本过剩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正处于发展初期,大量企业还缺乏对发达国家投资的经验和实力,处于对发达国家投资的摸索阶段。因此,国家除了进一步加大创新型国家建设力度、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外,还应为在发达国家投资的企业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6.1.1 制度保障   首先,要完善我国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部门应当对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一视同仁,不能歧视民营企业,也不能过分限制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管理机构不仅要对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进行监管,保持货币政策自主,防止企业承担过多的外部风险,还要为企业提供对外投资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支持性服务,督促并协助我国企业增强在发达国家的竞争力。   其次,要完善我国对外投资审批制度,明确划分审批机构各部门权责,杜绝多部门交叉重复审批的情况,提高审批机构行政效率,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降低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投资的体制成本。   此外,要建立与完善我国对外投资法律制度。发达国家普遍拥有健全的法律体系,要保障我国对发达国家投资企业的利益,建立和完善对外投资法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我国还应加快同发达国家签订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等保护跨国公司利益协定的步伐,为我国企业走进发达国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1.2 政策支持   为鼓励我国企业到发达国家直接投资,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必要的。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主要有税收优惠政策,包括一般性的出口退税和国外纳税额扣除政策等;信贷支持政策,包括设立支持企业对发达国家投资的专门基金、降低企业对发达国家投资的贷款利率等;对外投资保险政策,包括设立专门保险险别、设立亏损准备金等。   政府的政策支持利于帮助我国企业降低融资成本、降低投资风险、提高经营净利润,利于刺激中小企业开展对发达国家的学习型对外投资,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尖端化。   6.2 微观层面的建议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直在强调对外直接投资要具有某些优势才能进行,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更应遵循这一规律。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首要条件是具有竞争优势,缺乏竞争优势的企业盲目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必然失败。   6.2.1 夯实所有权优势   要对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我国企业,应当着重夯实自身的所有权优势,要首先在国内的本行业内具有独特所有权优势,尤其是技术、品牌、企业文化等,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为目标顾客创造价值,进而获得自己应得的价值,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垄断、不可替代性。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反映了企业整合战略资源和创造价值的独特能力。国内的行业龙头企业在向发达国家投资前,可以强强联合,组成大型综合产业集团,共享、强化所有权优势,以强大整体与发达国家企业抗衡。   6.2.2 培养内部化优势   要对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我国企业应当着重培养自身的内部化优势。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是将企业已有的优势运用到发达国家市场,并利用发达国家提供的区位优势整合资源,形成新优势的过程。因此,我国企业要善于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将人力资本内部化,通过内部化将战略资源转移到企业集团内需要的部门或领域,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6.2.3 利用区位优势   要对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我国企业,应当善于利用东道国提供的区位优势,提高本土化和差异化经营能力,强化品牌意识,争取东道国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可,甚至是依赖。   6.2.4 理性对外投资   要对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我国企业,应当理性、审慎地制定远期战略规划。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资本实力雄厚、技术研发能力强,可以依靠竞争优势获取丰厚回报,但是中小企业不能盲目跟风、一拥而上,应客观评价自身实力,在具备了比较优势、时机成熟时再投资也不迟。此外,企业要选择合适的直接投资形式,提高投资的安全性、收益性,稳健开展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   简言之,培育潜在优势、强化已有优势、拓展综合优势,会让我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赵春明.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桑百川,李玉梅.国际直接投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张海东.国际商务管理(第四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2012.   [4]李辉.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朱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路径及其决定因素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