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企业经营与财务报表分析案例之间的关...

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如何运用会计报表分析了解企业经营财务状况--《福建轻纺》2005年11期
如何运用会计报表分析了解企业经营财务状况
【摘要】:阐述如何通过会计报表的分析,了解企业的市场状况、增值能力、产业调整、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及盈利质量。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275;【正文快照】:
会计报表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文件。会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为基础,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研究和评价,为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产管理水平、获利能力、发展趋势提供依据。1运用会计报表进行财务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温丽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段明瑛;;[J];中国外资;2011年17期
黄家才;;[J];魅力中国;2008年25期
;[J];会计之友(上);1988年01期
潘爱,杨佩礼;[J];四川会计;2001年03期
柏海岩;;[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刘鑫;;[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舒丽云;;[J];广西财务与会计;1989年08期
赵永福;;[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5期
刘文芳;;[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永祯;;[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郭春香;;[A];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黄院生;;[A];福建省第十一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李庆会;李小燕;;[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周玲仙;殷建忠;王琦;;[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C];2010年
王思敬;戴桦;赵作权;;[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赵玉春;蒋淑文;苗晓芳;胡亚林;;[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章超华;;[A];2003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辑[C];2003年
王志文;;[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财经报;2002年
;[N];上海证券报;2007年
张志山;[N];财会信报;2009年
太原铁路局收入稽查处
李静芹;[N];山西科技报;2005年
王顺栋 李伟毅;[N];财会信报;2008年
程彩清;[N];中国税务报;2011年
本报评论员;[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王静;[N];经济观察报;2005年
财政部;[N];中国财经报;2000年
山西焦煤集团古交铁路运营公司
席北玲;[N];山西科技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亚杰;[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蒋波;[D];中南大学;2010年
陈红;[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赵天忠;[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姬便便;[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张新民;[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闻久成;[D];吉林大学;2000年
张昕源;[D];吉林大学;2004年
穆西安;[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何红;[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焱;[D];重庆大学;2004年
李亚卫;[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孙凯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吴雅平;[D];吉林大学;2005年
曹晨钟;[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刘雪飞;[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张晓平;[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孙艳;[D];吉林大学;2005年
梁攀;[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邵斌;[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如何判断财务报表的质量?
要从那些方面判断,怎样去判断其质量?对于财务报表这门课,学得不太好,不太会。请各位指点。
按投票排序
日更新中。。。。呃,谢腰。第一、报表要平,不要以为叔开玩笑呀,本人已看过无数不平的报表了,包括事务所审定的报表也有不平的,一般不平的表主要体现在利润表的期末未分配利润和资产表的期末未分配利润不一致,还有些不容易发现的小细节,比如上期少数股东权益(在本期没有意外变化的情况下)加上本期少数股东损益不等于本期少数股东权益等等。第二、现金流量表要真实反映企业情况,很多报表对现金流量表不重视,以搞平为目标,结果就是现金流量严重失真,当然,也有的是故意的。第三、附注要简单明了,附注是报表的重要补充,个人以为,好的附注对报表中重要项目10%以上变化的,都应该加以说明,对变化30%以上的不重要项目也要仔细说明。说明要简单明了,让非专业人士能看明白就成;呃,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有空想到再补充哇哈哈,反响很强烈么,这样,如果赞同超50,我就再剧透点,绝对务实的机密呀,大伙加油!你妹呀!!还真过50了,早知道叫100了..好吧,说话算数,叔会不定期更新的,没计划,想到那聊到那,有喷有补的,都欢迎上来指正呀!一、关于现金流量表1、很多企业编现金流量表都很随意,要判断现金流量表是否准确很简单,关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流量现金流量就行,这两大项与资产表联系很紧密,对照一下就是分析出编的对不对。相应的,这两项对了,那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就不会有大问题。2、如果判断 经营性现金流量 的其中项目质量如何呢,关注一下支付的其他和收到的其他项目,很多人编不平现金流量表时就会把差额挤到这两项,如果这两项目有比较大的数字(要与企业规模结合看),那经营性现金流量可能会失真。3、很多人都喜欢了解一个企业的工资水平,把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发生额除以这个企业的人数就能算出该企业平均工资了。4、有些企业想隐藏利润时会在年终预提一些应付职工薪酬,与现金流量表对照一下,如果本年和上年支付的工资没有太大变化,那应付职工薪酬也不应该有太大变化(有些企业可能会有部分年终奖当年计提下年发,这是正常的)。5、把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营业收入对照看,一般来说前者要大于后者,如果前者比后者小很多就要小心了,这有两个可能,一是大量应收款没有收回,二是该企业可能有部分收入没有实质现金流。呃,没人看了?算了,不爆了呃,知友们很热情呀,没办法,继续二、年报审计中不容易发现的问题1、货币资金:作为资产类科目,审计一般会关注它的期末数字的真实性,确会忽略它的发生额,记得发银行询证函,对银行对账单,却少有人认真核对流水,嘿嘿,以本人经验来看,这里面问题多了去了,而且出了问题的,一般问题都很严重.2、应收票据:这个科目中的银行承兑汇票应该划入货币资金类,商业承兑汇票应划入应收账款,因为银行承兑是可以直接背书支付的有价证券,流通性比定存还强,但出问题的风险比定存大多了,如果你手上有一笔大额的承兑汇票,还有六个月到期,公司的内控又不是很强(很多公司会按制度要求每个月对下银行对账单,但不会每个月都核对汇票),那么恭喜你,发财的机会来了。商业承兑汇票呢,按准则规定,可以不提坏账准备,这就有操控利润的空间了,比如有一笔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未收回,按要求可能全额提坏账准备了,会计可以向对方提出钱可以暂时不要,但年终要开一张商业承兑出来,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年终不定期更新进行中。。。三、财务监管中须要注意的问题这方面问题是很复杂,也是财务最难解决的,如果你能搞定这方面的问题,你就成大神了很多会计的监管停留在复核原始单据上,给我的单子我就核,核真实性,核数字对不对,这样做不能说不对,但老板不重视财务也就可以理解了。下面本猫就聊聊财务监管要注意的一些方面,这东西很复杂,各行各业又不一样,说的有不足之处请指正补充,不然叔就不说了!!!(以下监管主要指集团公司)1、管钱:货币资金财务监管最重要的一环,叔建议所有大中型集团公司都应实行资金归集,为了统筹安排,效益最大化,也是为了资金安全,一个小出纳把钱拿去炒股,炒期货,放贷的案例实在太多,都是监管不力的问题,子公司太多,人的素质有高有低,有制度也很难做到执行到位,所以把资金收上来,统一管理才是王道!收上来怎么管就看各企业具体情况了,可以开个话题另说。2、管存货:一方面是核算管理,主要是成本的归集,要重点关注制造费用,就是期间费用资本化,调节利润,建议做好制造费用的财务分析,同时把制造费用明细项简化,业务招待费、办公费之类的科目千万不能设。还有就是库龄问题,务必做好库龄分析,一年以上的存货必须提跌价,让下属单位认识到长库龄对业绩的影响。3、管投资:最好不要让下属单位有投资理财的权限,经营就是经营,投资还是交集团管理好,里面水太深,风险也大,权力一分散,就没法管理了。4、管往来:往来的管理重点在授信管理,要统一授信制度,可以通过信息化把授信期固定好,超期的不许再发货。5、管销售:这个最重要,也最不好管理,叔建议集团公司最好能上收采购权,可以设一个专门的采购公司和一个专业的销售公司,一个集团最好只有一个进口,一个出口。这样做也问题,就是你不能保证采购公司或销售公司的专办人员不会出问题,建议让用料公司也参与采购,最少有个建议权,相互制衡。最近忙,就这么多,有空再补充。
猫大叔的答案已经很完整,我想多加一点。就是除了配平的报表,真实可靠的数据以及简单明了的附注之外,若是提及上市公司的定期财报,其中也很重要的是公司的管理层分析。差的管理层分析,几乎就是将财报数据的变化和附注栏的信息复述一遍,甚至复述的不完整。而好的管理层分析,除了对财务数据和附注进行补充之外,还能够通过对公司现状和变化的阐述,结合管理层的思路,直接的向外界反应公司的运营情况,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上市公司越发的注重投资者关系的建造,而实际上,定期的财报就是投资者关系promotion的最佳渠道之一。我大概能想到以下财报高质量的特点特点:1. 逻辑性。很多人会疑惑上市公司的财报怎会缺乏逻辑性,唔,还真是如此。有一家很神奇的中概美股叫海湾资源(GURE),若是诸位有兴趣查考一下他们的历年报表,你大概也会与我有类似的疑惑,实在搞不清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如果投资者有疑惑,想要联系他们的IR,那个电话可以打到你哭)。而比较靠谱的逻辑线大概是这样:比如某季share-based compensation在研发部门增长甚多,只要多一句研发部门本季度有XXX的成果,因此增发了期权奖励。亦或者公司着力在XX服务的推广,因此销售成本增幅明显。几句话的事情,能解答很多疑惑。比如某季share-based compensation在研发部门增长甚多,只要多一句研发部门本季度有XXX的成果,因此增发了期权奖励。亦或者公司着力在XX服务的推广,因此销售成本增幅明显。几句话的事情,能解答很多疑惑。2. 料敌机先。好吧「敌」就是媒体和投资者啦,想其所想。以亚马逊的财报为例,历份报表中Legal Proceedings中对近期遭遇的各项官司及其影响有到位的阐释;每次季报和年报一定都会对期间的各项新产品或者服务的上线和运营情况有准确的描述,对正在酝酿中的计划既不过分曝光,也不刻意遮掩。其实这些上市多年的公司,如何不知道投资者在近期关注公司的哪些要点;在财报中适可而止的透露,在电话会议中合理的分析,比起遮遮掩掩,到时候被人扒出问题来要好得多。3. 对照表格的合理使用。主要在附注中,一些关键性数据的变化,若是反应在期间内增长明显的,是不是除了同比之外再搞个环比表格;若是表达持续性的喜人增势,是不是再做一个连续六期间的对照表;若是要强调期间某一阶段的特别变化,是不是单提出来进行说明;若是有一些不算利好的变化,应当选取哪几个对照时间才能既不掩饰,又能解释。哪怕报告期间的财务没有特别大的亮点,若是对照表格列的贴心,投资者也会留下一番好印象的嘛。话说,有些港股上市公司的对照表格真是做的细致,比如华人世界目前市值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不说年报如何详细了,每份季报中的各种表格都可以同比对照列一次,环比列一次,多期比对列一次,累积比较列一次;看他们的报表,你真是连翻往期财报的活儿都省了……其实我想说的结论是:数字是能够讲故事的;将各种乖张的数据通过有逻辑性的排列组合,以真实但又有观点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投资者未问之前,就已经能解答他们大多关切的疑惑。这样的财报,一定是高质量的不假。还是推荐亚马逊的财报,我一直觉得该司的财报写手真是艺术家。这家总是游走在亏损和盈利边缘的企业,多年来持续获得投资者青睐的,他们精雕细琢的历次财报,定然是大功之臣。
我个人的判断标准如下,我能接受的财务报表是这样的:1、平了。资产负债表左边等于右边,期初/末和期初/末相等,利润表、现流表逻辑正确。2、没有异常。指没有特别突兀的金额,比如往来的科目金额大于实收资本很多,存款少到几百块,费用大过注册资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很多费用里没体现摊销折旧。。3、平衡。指今年和去年,本月和上月,波动不明显。税表拜托做的和三张表有点儿关系。4、财务指标正常。指负债率什么的一堆财务分析指标(管理会计里有),算出来是正常的,不是特别让人无法接受的。有些表,看的我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如何判断财务报表的质量?要从那些方面判断,怎样去判断其质量?对于财务报表这门课,学得不太好,不太会。请各位指点。看上市公司批露的财务报表,和自己做的比较逻辑差在哪儿。琢磨同一项费用,有没有办法做三遍;做到不同科目会引起报表的什么变化?要做多利润怎么办?要做多费用怎么办?理想的做法是:做凭证之前,有一张预期报表,做完凭证后生成的报表和预期报表一致。
总的来说,高质量的财务报表可以清晰地标明企业的运营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全面地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揭示和披露,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准确评价与判断。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应当包括:(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5)附注。由于财务报表的使用主体不同,所以判断财务报表质量的标准也不同:
1,对于投资者,其最关心的是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评论中有分析),高质量的财务报表能让他们了解到企业的利润实现情况和利润分配方案,从而了解自己的投资收益如何,可以支配的收益有多少。2,对于债权人,其最关心的是现金流量表,高质量的财务报表能让他们知道企业年终负债额的大小,能确认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欠款,至少能知道自己在外资金的风险有多高。
3,对于企业员工,其最关心的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高质量的财务报表能让他们知道企业这一年的付出,创造的利润有多少,企业未来有多大发展空间,进而确定自己职业规划的方向和步伐等。
4,对于供应商,其最关心的是资产负债表,高质量的财务报表能让他们观察到企业的资产运转是否良好,才能决定是否与企业进行长期合作。
谁是审计师,也是衡量一个财务报告是否可靠的标准。
1.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不仅应该从静态的角度看问题,更应该从动态的眼光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2.在利用财务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时,应该将近三年的财务数据结合起来,一方面注意有关数据的勾稽关系,另一方面注意产生不正常变化的指标,重点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
  3.对财务指标进行统一的定义,只有计算口径一致,对比分析才有意义;
  4.对特别重要的财务指标进行重点分析,并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验证其真实性;
  5.注意将尽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6.注意该企业在无形资产方面的投进情况,分析该企业的发展潜力;
  7.从会计法规的角度,对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进行严格规定,防止内部人对财务数据的人为操纵,特别是对于关联交易的有关信息应该及时而准确的披露。
评价财务报表质量主要看两方面:是否为企业现金流量的前景评估提供足够的信息;是否为评估管理者的业绩提供足够的信息。几条原则: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和重要性,数据的真实,前后一致,可比性,容易理解(提供足够的解释说明)。说几点务虚的,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很多时候需要靠自己的经验判断。
如果报表是真实的,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和经营的状况、以及现金流量,这就是一份质量好的财务报表。通过真实的财务报表,可以得到真实的财务信息,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能够有准确的判断。这一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比如股东看利润和发展空间,债权人看偿债能力,潜在投资者看未来发展潜力等等。
不过,财务报表并不能完全体现企业的真实情况,虽然说会计与税务可以不同,但是会计报表还是以纳税为基础的。举个例子,营业收入在会计上就是开具发票的不含税金额,也就是说,开具了发票,在会计上就可以算作收入;但在经营中,还要涉及到发货、收款等一系列内容才能算完成交易。现金流量表算是一种补充,而且在财务分析中,逐渐变得重要。四个表参照着看,并明白各个项目代表的含义,切勿以字面方式理解,才能够得来准确的财务信息。
如果是课程的话,可能涉及到给你一些信息,如何在财务报表上体现,那么重点就要放在勾稽关系,以及报表数据是怎样得来这些根本性问题上,这样有助于理解报表。课本上的内容我记不太清,但是在实践中,余额表与财务报表对比更加有助于理解,通过余额表,几乎能够算出四大报表里面几乎所有的数据(我只根据余额表手动编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另外两个没有实践)。而且,余额表与报表数据的来源,也就是具体的凭证要更近一步,也更容易理解。
勾稽关系重点关注几点,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净利润的关系,利润表的净利润如何调整成为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净流量的。
随着年报季报的披露,大量的隐藏信息藏身于上市公司中。众所周知,财务分析应该先从三张表入手,即利润表、现金流表和资产负债表。无论是大券商的顶级研究员还是草根研究员,都必须看这三 大表。但对于普通中小散户来说,一大堆的报表数据不是能够读懂的,就算专业的财务人员也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研究,本次揭幕者就揭露私募看财务报表的几大指 标,只要掌握好这几大指标,相信你也会成为财务高手。
(一)利润表秘籍
1. 市销率:相对于市盈率来说,该指标是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跟该公司销售收入的比率。有私募做过一个跟踪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市盈率和市销率对股价波动的关系影 响,而市销率比市盈率还可靠。根据国外统计,通常情况下市销率等于1是最合适的。而在这个指标里,销售收入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企业销售收入不断增长而利 润没有增长,这个企业的价值就要重估了。一般情况下,企业都是先出现收入的改进,后出现利润的增长,所以收入比利润更真实、市销率比市盈率更有效、收入比 利润更快反映企业状况。(这个观点我有不同意见,因为对企业和审计机构来说,帮助企业提前确认销售收入甚至虚构销售收入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如果能排除公司作假行为,其模型结论可能可以成立) 。
2. 毛利率:就是销售毛利润除销售收入。要跟踪毛利率的变化,要看历史上的情况,毛利率过高的现象不会持续( 垄断行业例外 ),过低的现象也不会持续。所以,如果一个企业在毛利率很低的情况下有稳定的业绩,一旦价格上涨,利润的增加会非常明显。反过来,如果毛利率过高,企业业绩已经稳定,毛利率平稳的行业将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3. 三费操纵:所谓三费,即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三费也可称为期间费用 ), 从理论上来说,销售费用很难操纵,而管理费用可操纵的猫腻最多,管理费用中最可以操纵的就是“计提”。譬如有的公司计提绿化费、福利费,有的公司计提坏账 损失,有的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一切,都会列入管理费用。所以,其中猫腻很多。而这些计提,多数不影响交税。这些都是上市公司弄虚作假、隐瞒利润的手 段。另外,从已公布年报的公司来看,譬如地产公司的计提,钢铁公司的计提等。当然,如果反过来,也可以成为故意增加利润的手段。比方说,钢铁公司的资产减 值,计提坏账了。但如果某段时间后这块资产突然值钱,公司冲回这笔计提费用,那当期利润也会大幅度增加。另外,折旧也是操纵利润的手法。总之,三项费用变 化无穷,一家好企业,一般会保持三项费用的相对稳定。正常的企业,三项费用与销售收入成正比而且比例会低一些 (表述不清楚!应该是期间费用与销售收入成正比变化并保持合理递增速度) 。企业在扩张的同时,三项费用没有同步增加,就是企业挖潜的结果,这样的企业才有价值。
4. 终级净利润 (这是作者杜撰的词,会计学里面没有的) :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得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减去三费,得出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加减其他收入再加减投资收益,得出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再减去所得税,得出净利润。净利润减去少数股东权益就是归属于母公司的终极净利润 (这个指标再加上期初可分配利润余额后,才是终极滴~~~期末公司可分配利润余额) 。
(二)资产负债表秘籍
资产负债表就是关于资产与负债的表,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资产,第二部分是负债。其中,资产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也分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有六个指标需要关注。
1. 资产负债率:是总负债除以总资产。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能过高 (也不可以过低!) ,一般以50%(实践中,我们一般以50%-70%为限,如果高于100%就要警惕了) 左右比较合适。就是说,企业的净资产是1亿元,那么,它同时有1亿元对外的负债,相当于运用2亿元资产。当然,这应该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来确定。
2. 净资产收益率:就是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值,它反映了一个企业运用净资产赚钱的能力。净资产收益率必须大于银行贷款利率至少二成以上 (废话!) 。 不过该私募建议关注总资产收益率,就是净利润除以总资产的值,它更准确地反映了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能力。如果净资产收益率超过银行同期贷款的利率,那么, 举债对它就肯定是有利的。另外,有的企业负债率如果达到99%,它的净资产收益率很高,还有的企业净资产是负数,看这个指标就没有意义了,反而用总资产收 益率去算,就比较可靠。 (补充一下,净资产收益率一定要和该公司的历史同期比较,并且和同行业公司比较,比较能准确反映其在该市场内部的行业地位和竞争实力。
3.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就是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反映了一个企业资产的安全性,这个比率不能低于1,最好大于2 (没听说过!) ,相当于它应付短期负债的水平足够大。速动比率就是流动资产减去存货之后再除以流动负债,速动比率一般不能低于1。 (这段说法大致没问题,关键是从什么角度来看待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成长性,有时会有一定的矛盾,过于安全就意味成长性不够,所以银行等债权人比较喜欢这个指标偏大,而股东和上级主管部门或投资者比较喜欢偏小,这是利益取向的选择。)
4. 存货周转率:是主营业务成本除以存货的结果 (会计学上是以 销货成本 ÷ 存货平均余额来计算,如果公司的业务比较单一,基本上其销货成本可以用主营业务成本代替 ) , 其中,存货的数据一般用年初和年末的平均数。这个指标不直观,该私募使用的方法是期末存货金额除以当年的销售收入。这个数字,不能超过20%。也就是说, 企业的存货额,大约相当于两个多月的销售额比较合适。太多了,说明产品积压、资金占用过大,可能是企业的预警信号。最好是,无论是产成品半成品还是原材 料,都不能超过一个月的销售收入。
5. 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用销售收入除以应收账款。这个比率当然越高越好。如果要判断一家企业的应收账款多少,主要看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要超过20%最佳 (越少越好!) 。
(三)现金流量表
看现金流量表,主要是弄清楚企业的利润是否真实,看它是否隐瞒了利润,看它是否有发展前景。现金流量表一般有三大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简 单说,如果企业现金流量余额为正数,代表企业生产经营后的资金是流入企业的,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而其中重点是要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正,这是企业的根 本。很多企业是总体的现金流量余额为正,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靠的是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为正数来弥补的结果,说明这个企业的经营管理 能力较差或者市场生存能力较差。当然如果连现金流量余额最后都为负数,那就不用说了) 。企业年度报表还要提供一个附项,就是把企业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差额列出来,大家可以在这个表里详细了解到企业的资产减值、计提坏账、资产折旧、存货变化、应收款项变化等项目对现金流入的影响。通过这个表,基本可以判断出企业的真实业绩来。
(四)分析法
经粉饰的报表往往会在许多方面露出马脚,投资者只要肯多下点工夫,拿出精挑细选、货比三家的购物精神,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多方对比分析,就可以对拟投资对象的现状做出较好判断,从而有效捍卫自己的利益。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披露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主表。如果上市公司拥有能够控制的子孙公司,还将披露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损益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由于合并财务报表反映了上市公司及所控制企业的整体情况,因此我们更多地侧重于使用合并财务报表。
大部分投资者习惯于查阅公司的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长率、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等少数指标,对财务报表不做深入研究。实际上,如果公司有粉饰报表的动机,这些指标都很可能被操纵。
为更好地判断公司状况,投资者可采取以下几种报表分析方法:
一是表间分析法。即对公司之间的关联项目进行综合衡量,关注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疑点,以了解企业真实的盈利质量和资产质量,防止单张报表的误导。
二是财务比率分析法。对公司财务报表同一会计期内相关项目相互比较,计算比率,判断其偿债能力、资本结构、经营效率、盈利能力等情况。
三是期间分析法。对公司不同时期的报表项目进行动态的比较分析,判断其资产负债结构、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
四是公司间比较法。与同行业、同类型的其他上市公司财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公司在群体中的优劣及异常。可以参考:
技术层面的,楼上各位讲的已经很到位了,作为一名前财务工作者和现金融从业者,我想说,财务报表分析与判断从来都是判断题而非证明题,个人觉得阅读财报要专注行业,深入了解行业的经营模式对精读财报很关键,此外,对一个行业一家或者几家公司的财报要连续读,一般至少关注3年以上,这样才能读出道道,就像你了解一个人一样,日久见人心,财报阅读与分析最忌讳朝三暮四,这个行业看看那家公司看看,这样读起来不会有多大意思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