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近几年《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及防范》相关的外文文献数据库,及翻译。

TheStudyofFinancialRiskinM&A(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外文翻译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00
&&¥10.00
TheStudyofFinancialRiskinM&A(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外文翻译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TheStudyofFinancialRiskinM&A(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外文翻译08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TheStudyofFinancialRiskinM&A(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外文翻译08
JohnA.Douka,Internationa;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摘要;并购是一个高风险的活动;关键词: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在西方国家,并购有大约超过100年的历史,交易规;1.并购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1.1高估或低估了公司价值带来的风险;1.1.1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估计的主要因素;由于信息不对称,目标公司一直隐瞒不良信息和夸大良;1.1.2缺乏合理
JohnA . Douk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J]January2009 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摘要并购是一个高风险的活动。并购业务,无论是在准备阶段,还是在合并的运营阶段,或之后的整合阶段,将伴随着大量的不确定性。这些跨国并购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有可能导致巨大的财务风险。尤其在当前,更多的国内企业已经选择了并购这条路。本文对并购的各个重点阶段容易受到的财务风险分析,并对这些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关键词: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在西方国家,并购有大约超过100年的历史,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在我国,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达到一个高峰,并购在我国越来越受欢迎。例如,许多公司加快海外扩张和并购的步伐,许多企业选择并购来渡过难关。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并购一定会有风险,比如:目标公司的评估,交易方法,或财务风险的选择。如何才能避免这些风险?我们要选择哪种方法?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目的。1.并购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1.1高估或低估了公司价值带来的风险1.1.1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估计的主要因素由于信息不对称,目标公司一直隐瞒不良信息和夸大良好的信息。投标人还夸大自己的实力,他们所披露的情况不足或失真。因此,贸然行动的失败结果随处可见。有很多有关风险的资料,两个重要的例子就是:第一,股票风险,公平对任何一家公司都是很重要的,但所提供的信息和真实情况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虚假的信息威胁到并购的成功;第二,债务信息的风险,如果没有发现这种风险,庞大的债务将毫无缘由的转嫁到投标人身上。1.1.2缺乏合理的评估方法有三种评估方法: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这其中,市场法要求有关信息的对称性要高,只有当信息评价具有高对称性时才可以对企业作出准确判断。然而,在我国,信息对称水平低,小企业采用这种方法。他们大多采用替代法和收益法。这两个方法也有缺点,重置成本反映历史成本,不能反映未来盈利能力;就算把现值看做增值的收入,它也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未来的收入预期是不同的。1.1.3评估体系不健全这是在整个行业中的一种评估制度,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目前,我国缺少独立、专业的团体,海外并购多数由企业自行完成,在这点上是有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由于缺乏专业技能,且没有长期随访观察的习惯,并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信息等等,这一切导致了评估结果不能按照预期发展。1.2交易方式的选择导致的风险1.2.1现金方法如果你不期望在现金支付中有风险,就必须使增加的预期现金流的净现值大于所支付的,而投标人的股东将承担损失。当现金付款的成本扩大,面临着巨大的债务负担,并且最后期限的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或缺乏短期融资,很容易带来收购的流动性压力。此时如果有一个新公司流动性资产水平低,就会产生流动性风险,而流动性风险最突出的是通过现金付款体现的。1.2.2支付普通股整体而言,股票支付的主要风险来自增值的期望,股东交易所扩大股东的基础,导致了每股收益下降,因为稀释了每股收益,投资者会怀疑目标公司取回每股收益的能力下降,投标人的股票价格将下降。这表明从该可转换股权稀释的比例是造成支付风险的最重要手段。1.2.3杠杆付款杠杆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债务风险。杠杆是投标人作出贷款,向银行抵押企业资产,合并后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将成功偿还贷款。其杠杆付款方式目的是通过贷款解决使用贷款的资金问题,并希望收购能得到有效的杠杆效益。这种方法必将实现高的投资回报,这需要稳定的现金流来完成。否则,因为无法还清了更高的债务,收购公司可能会破产。1.3合并后的整合不利导致财务风险在整合期间,当风险因素作用到一定程度时,这将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根据表现,财务风险可以分为机制风险,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机制风险意味在整合时期,由于设立了金融机构,财政职能,财政管理体制,金融机构的更新,金融的协同作用和其他因素,财政收入和投标人的预期财政收益发生偏离并因此遭受到的损失。财务风险是指如果当金融运行有错误,财政收入和财政税收将脱离预期。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投标人控制他们的资产、成本、金融业务、负债、利润和其他财务职能,按照实现协同收入最大化的原理是为了实现跨国并购成功的的最终目的。然而,不确定性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影响着财务运作,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是指金融活动的监管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结果。这说明并购进程的结束并不等于最后的成功,金融一体化是财务管理的结束,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如果失败就意味着整个并购是失败的。2.财务风险防范措施2.1防范信息风险这主要作用是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排除虚假信息然后获得真正的,全面的信息。对于股票的风险,有两个要点:适当谨慎和披露。适当的谨慎是指调查,审查和评价过程。投标人必须调查目标公司外部和内部的情况,以便找到一些限制产权交易的政府活动。信息披露是指目标公司应该告诉诸如投标人的有关材料,信息,债权债务等。信息披露必须真实,完整,没有误导成分。至于债务风险,我们必须首先选择最好的方法;第二,你必须与有关的债务范围达成一致。2.2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并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适当的评价方法通常包括两个系统的评价:一个是基本系统,包括财务分析,业内人士分析,运行情况分析。金融体系的分析有助于理解双方财政状况,业内人士分析系统,可以使投标人了解了外部环境,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的状态。通过对经营状况分析,可以了解存在的问题,操作并提供了整合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避免这种风险。二是评价体系。有很多评价体系的方法,正如账面价值,市场价值,清算价值,贴现现金流量等。不同的评估方法会导致不同的价格,因此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动机,选择更好的方法。2.3选择灵活的付款方式在付款方式上合理安排和减少财务费用,是与该付款方式有关,其中现金支付面临最大压力。并购企业可以结合自己的现有资源,稀释每股收益和股票价格波动,在股权结构的变化,以便使他们发放现金,债券和股票的组合,使其能满足双方的需要。例如,并购需要两层付款方式,在第二个步骤,采取现金方式的混合方法。此付款,在一方面,由于交易规模,买方支付现金对价的能力有限,应保持一个比较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减少对贷款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投标人可以诱导目标公司股东尽快作出出售决定,接着就可以达到取得对目标企业控制的目的。2.4加强并购后的整合2.4.1加强财务控制,人力资源,金融机构和金融一体化的功能例如,兼并和收购业务,任命首席财务总监,在日常的日常财务活动,财务主任明确责任和权力,他们发挥对并购业务的组织和监督作用,并享有对整个企业所涉及的重大事件的决策权;并购实施调整,资源的分配,重大投资,技术结构发展和其他重大决策权的企业并购,预算的重大决策的监测和控制各种类型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审核其财务报告;负责人事管理业务的的财务会计,定期报告并购的资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与此同时,当收购完成后,金融机构应改善其组织的具体情况,包括财务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投资和融资制度,使其更符合双方的需要,并建立一个统一的金融信息平台,以便使能更快,更准确和更全面的管理,使得所有类型的财务信息得以满足决策的需求。2.4.2财务管理一体化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财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结果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理论,将决定一个财务决策的各种选择。一旦并购完成后,企业应该在目标公司财务方面做一个财务管理基础上的明确目标。2.4.3整合资产和负债在并购业务,投标人的债务可能增加,因为在接管时所采取的债务等方法只是为贷款和发行债券。如果资本结构不合理,金融形势也变得恶化。因此旨在改善财务状况的综合平衡和加强企业的偿付能力。2.4.4为了加强企业管理的风险意识,建立和完善金融风险的预测和监控若要提高风险管理业务的认识,将从源头防范并购的财务风险。此外,建立企业内部自己的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系统,加强企业对并购风险的预测是建立早期预警机制的关键领域之一。综上所述,并购作为一种扩展业务规模,转变市场策略,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更好更独特的方式,因而成为一个很受关注的话题,财务风险由并购产生的,因此也在各领域引起了深人广泛的讨论。随着市场的成熟,我认为并购活动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对并购和其财务风险问题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指导实践。 注:图表、致谢及参考文献已略去(见原文)。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J]January2009 The Study of Financial Risk in M&AJohnA . DoukaAbstractM &A is a risky activity. M & A business, whether in the preparation stage, or in the operational phase of the merger, or post-integration phase, will be accompanied by a large number of uncertainties. These uncertainties brought about b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ould lead to a huge financial risk. In particular, more domestic enterprises have chosen the path of M & A.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various stages of the merger vulnerable to financial risks, and risks of these raised a number of preventive measures.Keywords: M&A, Financial risk, Preventive measuresIn the west countries, M&A have a history about more than 100 years, and transactions have been expanding. The 5th wave of glob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peaked in 2000.In our country, M&A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For example, many companies step up the pace of overseas expansion and M&A. However, , many companies choose M&A to tide over the difficulties. As we known, M&A must have risks, for instance: estimate of target firms, choice of transaction method, or financial risks. How can avoid these risks? Which method should we choose? This i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1.The cause of financial risk in M&A1.1 Overestimate or underestimate the value of firms lead to the risk1.1.1 Information asymmetry is the major factor which impacts the estimationBecaus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target firm always conceal adverse information and exaggerate good information. Bidders also exaggerate their strength, disclosure between them are inadequate or distorted. Therefore, failures which result from rash actions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There are many information risks, for tow important examples: first, equity risk, equity is very important in any firms,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ffer information and the real, these illusive information threaten the succeed of M&A; second, debt information risk, if this risk would not be found, a large debt will fall to the bidders with no reasons.1.1.2 Lack of rational evaluation methodsThere are three evaluation methods: rep market value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高等教育、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TheStudyofFinancialRiskinM&A(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外文翻译08等内容。 
 财务风险管理[外文翻译]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外文翻译...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is a process to deal with the uncertainties ...  外文翻译---企业并购财务分析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M & Financial Analysis Corporat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have become a major form of capital operat...  财务风险本科毕业论文外文翻译(原文+译文)_财务管理_...the determinants of equity price risk for a ...In contrast,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typical...  The upshot? You may have to pay ten times cash flow or 20 times net earnings, or even -1- 外文文献翻译 more, to acquire a good property. This ...  有关企业并购的毕业论文外文翻译(原文+译文)_经管营销...we study a data set of 69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1998) found large negative returns for the ...  外文翻译---并购支付方式在欧洲的选择_广告/传媒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本科毕业论文...A Global M&A activity has grown dramatically over the last ten years, ...  跨国并购 外文翻译原文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Analysis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There are three reasons promoting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a merge...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研究-MBA开题报告_经济学_高等...参考文献应为 30 篇 以上,其中外文资料应占一定...Theory of the firm : 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摘要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上市公司的改革逐渐深入,同时由于国内国际竞 争的加剧,导致上市公司系统性风险加剧,为了更好的防控风险,本文基于上市 公司的财务风险展开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首先以财务风险为研究对象,从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入手,讨论上市公 司财务风险的研究与防范问题。 其次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系 统的分析,最
后详细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的方法并得出相应结论。 如何正确把握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运行规律, 以及如何正确运用并防范上市 公司财务风险方法规律已经是目前为止所有的上市公司所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本论题的研究, 希望可以提高自己对文献的阅读和分类整理分析应用水 平,提高学业水平和独自完成任务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字:财务风险,上市公司,防范,问题,措施I
ABSTRACT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becaus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tensifies, leading to increased systemic risk of listed companies, in order to better prevent and control risks, financial risks Based on listed companies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systems and in-depth study. Firstly, the financial risk for the study,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theory of financial risks, financial risks listed companies to discuss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issues. Secondly, the causes of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risk analyzes system, and finall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methods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and draw the appropriate conclusions. How to correctly grasp the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risks operating rules, and how to correctly use and guard against financial risks listed companies approach the law has been an important topic for all listed companies so far seriously. By studying this topic, hoping to improve their reading and sorting application level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raise academic standards and ability to complete the task alone, and lay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ture work. KEY WORDS: Financial risk, Listed companies, To prevent the problem, MeasuresI
目录目录摘 要............................................................... I ABSTRACT............................................................ I 1 绪论.............................................................. 1 1.1 上市公司与财务风险........................................... 1 1.1.1 上市公司定义 ........................................... 1 1.1.2 上市公司的类型 ......................................... 2 1.2 财务风险..................................................... 3 1.3 财务风险的类型............................................... 4 1.3.1 筹资风险 ............................................... 4 1.3.2 投资风险 ............................................... 4 1.3.3 经营风险 ............................................... 4 1.3.4 存货管理风险 ........................................... 5 1.3.5 流动性风险 ............................................. 5 1.4 财务风险现状形成原因......................................... 5 1.5 财务风险的特征 .............................................. 6 2 上市公司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表现及识别 ............................ 7 2.1 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 7 2.2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7 2.2.1 外部原因............................................... 7 2.2.2 内部原因............................................... 8 2.3 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 9 2.4 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的识别方式................................ 10 3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研究..................................... 13 3.1 国外........................................................ 13 3.2 国内........................................................ 14 3.3 案例........................................................ 15 3.3.1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 15 3.2 案例分析 .................................................. 16 3.2.1 财务指标分析.......................................... 16 3.2.2 综合指标分析 .......................................... 20 4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27I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4.1 提高上市公司应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27 4.2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27 4.3 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27 4.4 建立财务风险基金............................................ 27 4.5 几种不同的防范的方法与建议.................................. 28 4.5.1 分散法 ................................................ 28 4.5.2 回避法 ................................................ 28 4.5.3 转移法 ................................................ 28 4.5.4 降低法 ................................................ 29 4.5.5 多角化风险控制法 ...................................... 29 5 结论............................................................. 31 致 谢............................................................. 33 参考文献........................................................... 35II 绪论1 绪论1.1 上市公司与财务风险1.1.1 上市公司定义上市公司就是指那些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 管理部门批准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什么是非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就是指他的 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 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只是一个融资手段,不是最终目标 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上市公司相对于非上市股份公司对财务批露要求更为严格; 2 、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中挂牌自由交易流通(全流通或 部分流通,每个国家制度不同) ,非上市公司股份不可以在证交所交易流动; 3、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他们的问责制度不一样; 4、上市公司上市具备的条件是:公司开业已 3 年以上;其股本部总额 达 5000 万元以上; 5、持有股票值达 1000 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 1000 人。 最后,上市公司能取得整合社会资源的权利(如公开发行增发股票)非 上市公司则没有这个权利。 上市公司属于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种,该类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 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还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在《公司法》 、 《证券法》 等法律的修订之后,法律社会条件更有利于更多的股份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和 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证券法》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需申请股票上市,须符合条件之一是,公 司的股本总额应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这与原来规定的五千万元相比较, 中小企业成为上市公司的要求大幅下降。原来的千人千股要求也已删除。 此外, 《公司法》第也规定,在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应当有两人以上 两百人以下成为发起人;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方式,使全 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等规定,比之前要宽松很多。 按照《证券法》规定,债券发行和上市的条件之一: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1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不得低于人民币三千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六千万元。 但是在目前,能成为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标准是模糊不清的。而实际 上能成为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公司的,是很多大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证券法》第二十三条有规定: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对公司债 券发行申请的核准。 在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实行额度制,这是由有很多关部门 审批公司债券发行的。 新的《证券法》在研究实施,它可以大大缓解企业发行和投资者投资公司债 券的迫切需求。 完善上市证券结构的目标将逐步实现也是通过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所实现的。1.1.2 上市公司的类型1.股票型上市公司 股票型的上市公司需满足以下要求: (1)股票需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并且已经向社会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应在人民币3000万元以下; (3) 公开发行的股份必须在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的股本总额超过4 亿元的,应向社会公开发行的比例在10%以上; (4) 公司必须在在最近三年之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报告 记载; (5)公司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且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 而设立的,或者本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应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 也可以连续计算; (6) 证券交易所可以规定高于前款规定的上市条件,并且需报国务院证券监 督管理机构的批准。 2.债券型上市公司 (1)已经公开发行公司债券; (2)公司债券的期限为一年以上; (3)公司债券实际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五千万元; (4)公司申请债券上市时仍符合法定的公司债券发行条件。 债券发行的条件之一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三千万元, 有限 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六千万元。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第八十一条,股 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 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2 绪论本的百分之二十。 3上市公司的特点 (1)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可为非上市公司, 有股份有限公司的一般特点,如股东承担有限责 任、所有权和经营权。股东通过选举董事会和投票参与公司决策等。 (2)上市公司要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要上市必须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 证券管理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上市。 (3)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交易。 发行的股票不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不是上市股票。 与一般公司相比, 上市公司的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可以利用证券市场进行一定 的筹资,可以广泛地吸收社会上闲散资金和投资,从而迅速扩大公司规模,增强 公司产品的竞争能力和市场的占有率。所以,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大 小之后,需要将公司股票在股票交易所上公开上市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发展步 骤。 纵眼全球,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公司几乎全部是上市公司。比如说,在美 国,500家大型公司中有95%的是上市公司。 所以首先, 上市公司是公司中的一种。 那么因此公司就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 公司之分。 上市公司是把公司的资产分成为若干,并在股票交易市场进行交易,所有人 都可以买该公司的股票并成为该公司的股东。上市是公司融资的一种重要途径; 非上市公司的股份则不可以在股票交易市场交易。 上市公司需要定期向公众披露 公司的资产、交易、年报等相关信息,而非上市公司则不需要。 最后,在获利能力方面,并不能绝对的说谁好谁差,上市并不代表获利能力 多强,不上市也不代表没有获利能力。当然,获利能力强的公司上市的话,会更 容易受到追捧。1.2 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风险问题, 财务风 险是企业客观存在问题的, 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 低风险,但不可能完全的消除。本文则是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类型分析,从中找 出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 并试图从中探索出各种解决财务风险的合理3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而有效的方法。1.3 财务风险的类型1.3.1 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 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 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金融资产的波动而 筹导致资成本的变动; 再融资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品种、融资方式 的变动, 导致企业再次融资产生不确定性,或企业本身筹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再 融资产生困难; 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企业使用杠杆融资给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带 来不确定性;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 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币值的变动给筹资带来的影响。1.3.2 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以后, 因为市场需求变化反而影响最终收益与 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 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在我 国,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 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应该视其为直接 投资。证券投资主要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形式。股票投资是风险共担,利 益共享的投资形式; 债券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定期 收取固定的利息, 所面临的是被投资者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有利 率、再投资、汇率、通货膨胀、金融衍生工具、道德、违约风险等。1.3.3 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 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经营 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采购 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应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应不足的可能, 以及由于信用 条件与付款方式的变动而导致实际付款期限与平均付款期的偏离; 生产风险是指 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 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 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4 绪论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 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 账款管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 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 收的偏离等。1.3.4 存货管理风险企业保持一定量的存货对于其进行正常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但如何确定 最优库存量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存货太多会导致产品积压,占用企业资金, 风险较高;存货太少又可能导致原料供应不及时,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严重时 可能造成对客户的违约,影响企业的信誉。1.3.5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 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把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从企 业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分析与评价。 由于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生的 问题, 称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由于企业资产不能确定性地转移为现 金而发生的问题则称为变现力风险1.4 财务风险现状形成原因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 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 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 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 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 有以下几点: 1.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企业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 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 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 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 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5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 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 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 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 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主要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中,很多 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十分混乱,资金使用没有有效的监督与控 制。1.5 财务风险的特征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是财务风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外在表现。 主要有以 下几点: 1.风险的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只是一种可能性, 潜在于财务工作中,只有条件成熟时这种潜在的 风险才转化为现实的损失。 而某项活动是否导致损失、损失发生的时间及损失的 程度无法确定。 2.风险的客观性。 财务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使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这种不确 定性因素的存在是客观事件变化过程中的特征。只要存在财务活动,财务风险必 然存在于生产经营过程中。 3.风险的严重性。 无论何种风险一旦变为现实的损失,其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会使企 业经营活动进入瘫痪状态,导致亏损,甚至还可以使企业破产。 4.风险的预防性。 财务风险并非不可触摸, 人们可以根据财务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对企业中可 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 以便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管理者可以采取一定 的措施规避和控制风险。 5.风险的收益性。 风险只是表明有损失的可能,通过合理的控制风险,可以取得较高的报酬, 风险与收益并存,风险越大,与其对应的风险报酬就越大。6 上市公司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表现及识别2 上市公司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表现及识别2.1 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有: 1.无力偿还债务风险。由于负债经营以定期付息、到期还本为前提,如果公 司用负债进行的投资不能按期收回并取得预期收益, 公司必将面临无力偿还债务 的风险,其结果不仅导致公司资金紧张,也会影响公司信誉程度,甚至还可能因 不能支付而遭受灭顶之灾。 2.利率变动风险。公司在负债期间,由于通货膨胀等的影响,贷款利率发生 增长变化,利率的增长必然增加公司的资金成本,从而抵减了预期收益。 3.再筹资风险。 由于负债经营使公司负债比率加大,相应地对债权人的债权 保证程度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司从其他渠道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2.2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它也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 是难以准确预测和无法改变的。目前,许多企业缺 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不能提前预防, 反映滞后。 总的来说,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外部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2.2.1 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它也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 是难以准确预测和无法改变的。目前,许多企业缺 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不能提前预防, 反映滞后。 总的来说,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外部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自然环境的多变性。 自然环境的改变对于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直 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得企业不能按正常的程序进行生产。 2.政治环境的多变性。各种政治力量、政治观点以及政府权力的变更等引起 政府变动,从而影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美债谈判再度破裂,奥巴马承认美国或7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违约。如果美债真的发生违约,那无疑对全球的金融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 3.经济环境的多变性。国家经济环境包括产业结构、国际收支、 GDP 的增 长、利率、汇率的变动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都会给上市公司带来财务风险。2.2.2 内部原因1.上市公司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在资金使用和利润分配方 面权责不分,管理不到位,致使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很低,资产流失严重,无法保 证企业资金的安全与完整,给上市公司带来很打的财务风险。 2.上市公司内部财务活动复杂。主要有资金的筹集、使用、回收和分配四大 环节,其中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财务风险。 (1)筹资风险:筹资是生产经营的起点,企业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 效益。 面临的筹资风险有筹集资金数量与实际需求不符,造成资金不足或者资金 闲置,没有筹集到所需资金使得企业错过最佳投资机会;筹资结构不当,资金结 构不当或许给企业带来高额负债。 (2)投资风险:在投资完成后面临亏损或者不能实现预期投资收益。投资包 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直接投资是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而间接投资则针对股 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进行投资。 (3)营运风险: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销售、应收账款、存货等方面的管理 不善,造成企业损失的风险。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可达到促进销售,又可加快应 收账款的收回、减少坏账准备,降低成本等。 (4)收益分配风险:不同的分配政策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包括投资者对企业 失去信心、资金短缺无法满足投资需求。[3] 3.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缺乏认识。在工作中,人员管理意识淡 薄, 认为只要管理好资金, 就不会有财务风险, 而事实上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同时,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指导引发的失误也会加大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财务管理 人员,使之具备高质量的管理才能,健全企业规章制度,强化企业的各项基础工 作,使企业管理活动高效运行,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力,避免因环境变化产生 的财务风险。 众多分享到高铁盛宴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尽管多半为民企, 但都与铁 路部门以及大型铁路央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世纪瑞尔, 鼎汉技术, 辉煌科技, 晋亿实业,中国南车,中国北车高管均来自铁道系统,由政府官员演化成企业高 管过程中,易滋生腐败。近亲繁殖的管理层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而倾向于利用 关系、权势去获取“权力订单” ,公众上市公司蜕变为兑现权力期权的名利场。财8 上市公司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表现及识别务管理人员倾向于用权力去管理财务,而不用专业的管理知识来验证。2.3 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四点: 1.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目前上市公司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 资金的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 70%以上。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 业财务负担沉重, 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中铁告急:特大事故的发生,使得中国中铁陷入更大的财务危机之中。一季 度来,中铁在建项目普遍出现融资难、投资无法到位、工程款大量拖欠等问题, 截止到 5 月底,中铁被拖欠的工程款达 280 亿,其中铁路拖欠的工程款约 225 亿。而去年就被国资委挂号的中铁负债率仍在增加,一季度负债率就已经达到 81.54%。[5] 2.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 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 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系统的分析 和研究,加之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 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 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总金额高达 75 亿美元的委内瑞拉铁路项目,之前也被相关咨询公司指出工 程进展缓慢、高风险等问题。白中仁称,中国中铁对国际市场的熟悉程度还不够 深入、 海外项目的信息沟通和过程监管还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对海外项目管控 有较大的难度,对加快“走出去”造成了重大影响。 3.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 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 的认识不足, 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由此产生财 务风险。 中铁内部人士称,中国中铁海外投资更大问题在于成本过高。经济报获得的 一份数据显示, 譬如在安哥拉进行的房建项目, 在工程合同额基本相同的状况下, 中铁四局的项目要比同为中资的另一家企业施工面积大、工期长半年多;不仅如 此, 另一家企业的人工费用仅仅 9 亿元, 中铁四局的预算则达到 18 亿到 20 亿元; 上述安哥拉项目中, 中铁四局包括一线工人和管理人员在内,比另一家企业整整 多出两倍。不仅如此,建筑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金融信贷紧缩带来的风险、企9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业存贷双高带来的风险、盲目投资带来的风险也对中国中铁的经营造成很大影 响。 4.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 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 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对客户的 信用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 回,变为死账、呆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 及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2.4 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的识别方式财务风险的识别就是周密地分析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 境),剖析企业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以及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从 上述财务风险的特点以及财务风险在我国形成的原因来看, 在财务风险的识别问 题上应该从财务的不确定性方面凿手。 下面就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出发介绍两种 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一)报表分析法 报表分析法是从企业财务报表着手, 运用会计报表提供的一些数据分析一些财务 指标,然后比较财务指标在各期的变动情况来识别财务风险。 1.财务指标分析。 (1)变现能力比率。 就是指企业在近期转变成现金的能力。 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就说明企业在对应紧急 的资金短缺情况的时候能够有较大的灵活性。 用来衡量变现能力的指标主要是用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2)资产管理比率。 企业的经营过程就是运用企业的资产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的过程。 从企业 资产的管理来看, 企业要使自身的资金快速流动提高其利用效率,又要在流动过 程中保证其安全性。 如果没有处理好资金利用效率和资金安全的关系就很容易产 生财务风险。用来衡量资产管理比率的指标主要是: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 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回收期。 (3)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是指债务和资产、 净资产的关系。它主要反映企业偿付到期长期债 务的能力。 一般来说企业对一笔债务总是存在两种责任:一是偿还债务本金的责 任;二是支付债务利息的责任。债务对企业的资金结构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企10 上市公司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表现及识别业在遇到财务危机的时候的筹集资金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这类指标主要有长期负 债比率(用于评价企业筹资结构是否健全合理)、股东权益率、负债比率等。 (4)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无论是投资人、债券人还是企业管理人员,都 日益重视和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获取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 是债权人收回本息、投资者获取投资收益的重要保证,常用的分析指标主要有资 产利润率、权益利润率、销售利润率、销售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2.阅读会计报表附注。 在财务会计报表附注说明了很多在财务会计报表主表中没有反映的相关项目, 对 这些财务信息的研究对财务风险的识别有很大的帮助。 主要要关注的报表附注信 息有: (1)担保。 一般来讲担保额度越大,对企业财务产生的不利影响也越大。 (2)未使用的银行 贷款额度。 在企业向银行贷款的过程中,银行一般都会给企业一个贷款额度,未使用银行贷 款额度是指企业向银行贷款金额与贷款额度的差额,企业未使用贷款的额度越大, 企业越容易向银行申请贷款,度过财务危机。 (3)或有事项。或有事项指的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 其结果由未来不确定时间的发生 或不发生加以证实。一般来说,企业或有事项项目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 性就越大。但这不是绝对的,具体要视或有事项的性质而定。(二)专家评议分析法 报表分析法固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如不同的人员对指标 的分析可能采取的口径不一样, 得出来的结论都有可能不同。首先在财务报表的 编制上可能在不同的基础之上, 其次在不同的经营和管理层次对财务风险的认识 是不一样的,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只有在一定的群体中经过合理的中和和加工之 后,才能趋向一致,得出指向一致的结论,这就是专家评议法的独特功能。 专家评议分析法也即经验分析法。它是指利用专家的经验、知识和能力所进行的 一种财务风险识别。 一般是将一些有经验的专家组成一个团队,然后让专家对企 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估, 再综合各专家的意见得出财务状况结论的一种方法。具体 事实方法如下: 1.确定评估对象。根据企业的理财特点、资金来源和使用分布、资金周转状 况、企业盈利水平和状况、债权和债务状况、股权构成和股利政策等。选择对企11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业经营活动有影响的经营项目和投资项目作为专家的分析研究对象。 2.选择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组. 一般来说专家组大概 6-10 个人,一般应聘请一些经济师、会计师、律师、审计 师来组成专家组。 各专家最好彼此之间不发生联系,专家的名单和承担的项目由 专人负责掌握,专家和项目负责人单独用书面的方式交流。 3.向专家提供与项目分析有关的背景材料。 将与各位专家需要评估项目的 有关材料整理交给各位专家, 并以书面的形式提出有关财务风险辨别的问题。对 于问题的回答各位专家可以自由发挥, 特别欢迎专家对企业某时期的重大项目和 重大变革提出重大的财务风险预测,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意见. 4. 收集各位专家的意见。派专人将各位专家的意见收集上来,对专家的意 见进行整理,将每个专家对各项目的意见综合起来,再将综合意见返回给专家, 让他们提出进一步的看法。 5.专家意见的第二次收集。专家第二次的意见肯定是再第一次意见的基础 上, 结合第一次专家组的综合意见, 形成的新的看法, 然后将第二次的意见综合, 并将综合意见汇总至企业管理负责人处。 6.将上述第四、第五步进行反复,至到达到一个较为一致的意见为止。 从 以上的两种方法可以看出, 会计报表分析法主要是再定量分析的方面着手,而专 家评议法主要是从定性分析的方面着手,两种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现 实生活中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扬长避短,提高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 险的识别能力。 财务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任何财务管理人员都必 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 运用适当的方法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只有在识别财务风 险的基础上才能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 使可能遭受的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 限度。12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研究3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研究3.1 国外在财务风险的度量问题上, 国外以布赖恩?科伊尔一川为代表,形成了较完 善的风险聚集、极限测试、风险价值、情景分析等一系列的方法。围绕着不确定 性与风险损失, 产生了三种风险度量方式, 即。 均值――方差模式、 Downside-Risk 模式和 Value―Risk 模式。 Konno 和 Yamazaki(1991)提出用平均绝对偏差(D: Mean―absolutedeviation)来度量风险。 由于 MAD 是投资组合头寸的分段线性凸 函数, 因此如果用 MAD 作为风险度量指标,可以通过线性规划快速进行有效的投 资组合优化过程。 Ogryczak 和 Ruszcznski(1999)证明在 MAD 有效前沿上的投资组合与根据二 阶随机占优的有效投资组合一致。 Alexander 和 Baptista(2000)比较了两种均值――方差有效组合, 并指出方 差较高的组合却可能有较小的 VaR,在全局上最小化的投资组合可能不存在,均 值一 VaR 有效集是均值方差有效集的子集并且可能为空;对于非正态分布,使用 均值-VaR 方法与期望效用最大化模型得到的结果近似一致。 Sentana(2001)给出了基金经理在均值――方差框架并满足约束的条件下如何进 行投资决策。 Rockfellar(2002)提出了一个新的风险度量工具――条件风险值(CVaR), 弥 补了 VaR 无法反映尾部损失信息的缺陷。它作为风险优化手段,主要研究损失函 数为连续型随机变量且损失只有一个的情形, 它主要是由在给定置信水平下的损 失值构成,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寻找使得 CVaR 损失值达到最小的投资组合,求解 的关键是证明此问题等价于另一个易求解的最优化问题。 David 和 Ismael(2003)订 1 将(VaR)将应用于石油价格的风险度量。 Mulvey 和 Erkan(2006)认为采用 CVaR 法度量风险对分散公司的财务风险是必不 可少的, 而采用法度量公司的财务风险很难使公司目标达到最优化并控制财务风 险。 从总体上看,国外学者对财务风险的度量与控制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财务 危机发生后如何应付和如何摆脱危机的策略问题。而对财务危机的成因,对财务 风险的预防等方面虽进行过一些研究,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对财务风险度量 研究方面的文献也很少13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3.2 国内1966 年美国的比佛(Beaver)提出了单变量判定模型;即单变量分析法,是指 通过单个财务比率的恶化程度来预测财务风险。美国的比佛(Beaver),在运用统 计方法研究公司失败问题(破产、债券拖欠不履行、银行存款超支、不能支付优 先股利等)的基础上,于 1966 年首先以单变量分析法建立超财务危机预测模型, 在此模型中使用了 5 个财务比率(现金流量/总负债、净利润/总资产、资产变现 力、公司销售和利润的实现及生产经营状况的综合分析)分别作为变量对公司进 行一元判定预测。单变量分析法设置简单,计算方便,但却因不同财务比率的预 测方向与经营能力有相当大的差距, 有时会产生对于同一公司使用不同比率预测 出不同结果的现象。 如对于处在成长期的公司来说,利润较多,净利润/总资产这 项指标表现很好; 而同时, 由于公司需要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 耗用大量的现金, 导致现金流量很小,甚至为负数,使得(现金流量/总负债)这项指标不达标。由 于存在种种缺陷,因此,单一模式逐渐被以后出现的综合模式所替代。 美 国学者奥尔曼 (Altman)1968 年最早运用多元变量分析法( Multiple Discriminate Analysis)探讨企业财务风险预测[4],在 1968 年找出最具有解 释能力的五个财务比率,构成了 Z-Score 模型,即多变量分析法,是运用多种财 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测财务风险, 即建立一个多元线型函数模型 来综合反映公司风险。多变量分析法主要以 Z 分数模型为代表。Z 分数模型的公 式如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其中:X1=(期末流动资产 -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X3=息税前利润/ 期末总资产;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X5=本期销售收入/总资 产。Z 值越低时,公司财务风险越大。当 Z&1.2 时,公司面临严重的破产危机; 当 1.2≤Z≤2.675 时,公司财务风险较大;当 Z&2.675 时,公司财务状况良好。 欧尔森(Ohlson)利用条件回归模型实证分析 1970 年~1976 年 105 家危机 公司与 2058 家正常公司样本,得到一个模型。随着信息流量观念的建立,Aziz、 Emanuel 和 Lawom 在 1988 年提出用现金流量信息预测财务困境的模型。这些模14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研究型的共性就是都以西方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为依据进行研究, 研究的结 论也是在上市公司进行验证。 我国财务风险的相关研究,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开始的。台 湾和香港学者先后对财务风险进行了理论研究。2000 年,由尹平、陆宇健、马 志娟合作编写的 《股份制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比较系统地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分 析。 近几年,我国理论界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分为两条线路。就实证研究而言, 大批学者纷纷介入对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如 2004 年,张鸣、张艳、程涛 合作编写的《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 、张友棠发表的《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 等, 都介绍了如何利用各种多变量模型分析企业的财务信息,预测企业的财务危 机。 2004 年, 陈余有在其编著的 《财务危机运营―企业理财安全机制探索》 中, 指出了我国企业建立财务危机运行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并指出财务风险是企 业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3 案例 海南 XX 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3.3.1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1)1958 年该厂建立。 (2)1979 年该厂引进德国先进技术,实现了机械国际化。 (3) 1998 年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股票简称 “XX 能源” , 股票代码: 000862. (4)该公司注册资本 23589 万元,现有员工 1655 人,工程技术人员 389 人, 其中有 52 人是高级技术人员, 有 63 人是工人技师,先后有 8 人获得政府特殊津 贴。 (5)2006 年该公司正式将企业名称更换为“宁夏银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5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6)2007 年至目前该企业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其附件的设计、制造销 售及检修服务,风力发电设备及附件的设计、制造、销售及检修服务,铸铁、铸 钢、铸铝,风力发电及其他新能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其他机电产品的设计、制 造、销售、服务、成套,进出口业务。3.2案例分析3.2.1 财务指标分析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 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 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从 而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总结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分析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 运营能 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和综合指标。下面主要从偿债能力指标和 运营能力指标方面对宁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1、偿债能力指标。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其中: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 产―其他流动资产 资产负债率 (又称负债比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海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指标如表 1 和图 1 所示: (以下数据均以%表示)序列 1 2 3指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资产负债率2004 年 76.67 53.68 82.452005 年 63.24 36.03 79.07 表12006 年 62.76 38.08 80.312007 年 79.39% 52.96% 82.20%国际标准值 100-200 100 60 以下16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研究公司偿债能力指标250 200资产负债率 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15010050006 图1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 公司在 2004 年―2005 年期间,企业的流动比率下降了 13.33%,原因可 能是公司扩展业务引起的(主要增加了自动化仪表附件的设计、制造、销售及检 修服务,风力发电设备及附件的设计、制造、销售及检修服务,风力发电及其他 新能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 ) , 也可能是公司偿还债务引起的(企业以现金方式 偿还 3363.45 万元, 以股权转让收方式偿还 6217.92 万元, 以资抵债偿还 5374.63 万元。 ) 。2006 年―2007 年期间,公司的流动比率变化很小。2007 年―2008 年期 间,公司的流动比率上升了 16.63,但与 100%―200%的标准值还有一定的距离。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 公司的流动比率在 62.76%―79.39%之间。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说明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 下限为 100%; 而流动比率等于 200%时较为适当,它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 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短期债务。 而该公司的流动比率却比国际标准值相差甚远。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将 来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筹资成本,进而影响企业获利。 公司速动比率在 36.03%―53.68%之间。所谓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17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 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 资产等之后的余额。由于剔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弱且不稳定的资产,因此,速 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 可靠地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短期 负债的能力。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 国际上通常认为,速动比率等于 100%时较为适当。而公司的速动比率比国际速 动比率低近 50%,所以,如果企业不及时改变这种状况,就会面临很大的偿债风 险。 公司资产负债率(负债比率)在 79.07%―82.45%之间。一般情况下,资产 负债率越小,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是,也并非说该指标对谁都是越小 越好。从债权人来说,该指标越小越好,这样企业偿债越有保证。从企业所有者 来说, 如果该指标较大, 说明利用较少的自有资本投资形成较多的生产经营用资 产,不仅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而且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财务 杠杆的原理,得到较多的投资利润,如果该指标过小,则表明企业对财务杠杆利 用不够。保守的观点认为资产负债率不应高于 50%,而国际上通常认为资产负债 率等于 60%时较为适当。而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却比国际通常指标高出 20 个百分 点,说明企业的债务负担很重,资金实力不强。如不及时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将 陷入严重的财务问题中。 2、运营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 3、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实现所产生作用的大 小。反映运营能力的指标和计算公式如下: (1) 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其中: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 数)/2 (2)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存货余额年初数+存货余额年末数)/2 (3)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数+流动资产总额年末 数)/2 (4) 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天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18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研究其中: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2 (5)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宁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指标如表 2 和图 2 所示:序号 1 2 3 4 5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2005 年 210.99% 175.14% 62.03% 136.89% 70.87%2006 年 208.16% 121.63% 57.27% 112.13% 31.79%2007 年 229.06% 168.98% 81.00% 88.11% 30.92%2008 年 253.29% 189.15% 87.16% 60.15% 28.87%300.00%应收账款周转率250.00%存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200.00%固定资产周转率150.00%总资产周转率100.00%50.00%0.00%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从表 2 和图 2 中可以看出: 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在 2005 年―2008 年度呈增长趋势,说明公司在不断地 努力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力度和速度。 公司存货周转率在 2005 年―2006 年出现迅速下降趋势,公司可能造成了 商品呆滞或是积压后果。但公司经过 2006 年―2008 年度对库存的合理管理,存19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货周转率开始不断上升。 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在这几年里有所上升,说明企业开始重视流动资产 的利用率。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越充分,同时也 能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反之, 如果固定资产周转率不高,则表明固定资产使用率不高,提供的生产成果不多, 企业的运营能力不强。 而公司的固定资产周转率这几年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说明 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在随之下降。 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反之,如果该 指标较低, 则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越差,最终会影响企业的获 利能力。 而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也在不断下降,说明公司的资产利用效率越来越 低。3.2.2 综合指标分析所谓综合指标分析就是将运营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 诸方面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面地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揭示与 披露, 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综合指标分析的方法 很多, 其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比重评分法。本文主要运 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来评价宁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情况:杜邦分析模型.xls2006 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如下: 2005 年度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0.6097(1) 第一次替代:0.3*5.89=0.8397(2) 第二次替代:0.4*5.89=0.7476(3) 第三次替代:0.4*4.95=0.6283(4) (2)-(1)=0.7=0.23 分析: 从第一次替代中可以看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之所以上升是受到营业净 利率上升的影响,而营业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经过对公司 2005 年净20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研究利润(87,577,747 元)和 2006 年净利润(92,034,823.93 元)、2005 年主营业务收 入(346,287,898 元)和 2006 年主营业务收入(264,261,238.56 元) 的比较,可 以看出 2006 年营业净利率的上升是因为 2006 年的净利润上升了, 并且主营业务 收入比 2005 年减少了,说明企业 2006 年在成本方面控制的比较好。 (3)-(2)=0.7=-0.0921 分析:从第二次替代中可以看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之所以下降,是因为受到 总资产周转率下降的影响,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从第一次替 代分析中可知公司 2006 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少了,公司的平均资产(2005 年平 均资产= 846,001,282 元;2006 年平均资产=725,198,769.8 元)也减少了。 说明 2006 年企业总资产周转率之所以下降,是因为主营业务收入下降的速度快 于平均资产的下降速度。 公司应该针对企业自身情况进一步分析主营业务收入下 降的原因,作出合理的 2007 年的工作计划。 (4)-(3)=0.6=-0.1193 分析:从第三次替代中可以看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之所以下降,是因为受到 权益乘数下降的影响,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而企业权益乘数之所以 下降,是因为企业资产总额(2005 年资产总额=879,078,876.86;2006 年资产 总额=783,420,526.03)减少了 10.88%,主要是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账 款、其他应收款和无形资产减少。与 2005 年相比,公司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和 其他应收款减少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公司收回应收引起的,另一方面是 公司经营情况引起的。而公司货币资金减少将会影响到公司未来的发展,因此, 公司有必要合理分析货币减少的原因,进而作出好的决策。并且企业所有者权益 (2005 年所有者权益 =149, 203, 009.45;2006 年所有者权益 =158, 111, 145.82) 较 2005 年有所增长,其中,2005 年股本为 218,340,000 元,2006 年股本为 235,890,000 元。说明企业为筹集资本采取了发行股票的方式。 2007 年度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如下: 2006 年度指标:净资产收益率=0.6283(1) 第一次替代:0.4*4.95=0.5954(2) 第二次替代:0.2*4.95=0.5052(3) 第三次替代:0.2*5.08=0.5185(4)21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2)-(1)=0.3=-0.0331 分析:从第一次替代中可以看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之所以下降是受到营业净 利率下降的影响。经过对公司 2006 年净利润(92,034,823.93 元)和 2007 年净利 润(113,445,490.2 元)、2006 年主营业务收入(264,261,238.56 元)和 2007 年主营业务收入(343, 658, 714.59 元)的比较, 可以看出 2007 年净利润增加了, 主营业务收入也增加了, 所以, 造成公司营业净利率下降的原因是公司的净利润 上升幅度小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 从资产负债表中分析得出公司成本增加 (2006 年为:177,452,935.43 元;2007 年为:227,535,371.44),说明公司 的成本增加是导致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3)-(2)=0.4=-0.0902 分析:从第二次替代中可以看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之所以下降,是因为受到 总资产周转率下降的影响,从第一次替代分析中可知公司 2007 年的主营业务收 入有所增加,公司的平均资产(2006 年平均资产=725,198,769.8 元;2007 年 平均资产= 1,111,532,580 元;)也有所增加。说明影响 2007 年企业总资产周 转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的速度慢于平均资产增加的速度。 (4)-(3)=0.2=0.0133 分析:从第三次替代中可以看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之所以上升,是因为受到 权益乘数上升的影响,而企业权益乘数之所以上升,是因为企业资产总额(2006 年资产总额=783,420,526.03;2007 年资产总额=1,226,506,866.37;)增 加 56.56%,主要是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款项、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 和无形资产增加引起的变化。企业所有者权益(2006 年所有者权益 =158,111, 145.82;2007 年所有者权益 =241,474,867.84)较 2006 年增长 52.72%,主要 受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权益增加的影响。经过分析得出公司 2007 年资产总额上升幅度大于所有者权益上升幅度,最终影响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 2008 年度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如下: 2007 年度指标:净资产收益率=0.5185(1) 第一次替代:0.2*5.08=0.1217(2) 第二次替代:0.7*5.08=0.1137(3) 第三次替代:0.7*5.6(4) (2)-(1)=0.5=-0.396822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研究分析:从第一次替代中可以看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之所以下降是受到营业净 利率下降的影响。经过对公司 2007 年净利润(113,445,490.2 元)和 2008 年净 利润(30,695,853.74 元)、2007 年主营业务收入(343,658,714.59 元)和 2008 年主营业务收入(396,257,645.36 元)的比较,可以看出 2008 年净利润下降了 72.94%,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了 15.31%。而企业的成本总额 2007 年为 227,535, 371.44、 2008 年成本总额为 364, 262, 601.67, 成本总额在 2008 年增长 60.09%。 经过分析得出企业 2008 年净利润的下降是成本总额增加引起的。 (3)-(2)=0.7=-0.008 分析:从第二次替代中可以看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受到总资产周转率 下降的影响, 从第一次替代分析中可知公司 2008 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加 15.31%, 公司的平均资产 (2007 年平均资产 = 1 , 111 , 532 , 580 元 ;2008 年平均资产 =1,372,497,465 元)增加 23.48%。说明影响 2008 年企业总资产周转率下降的原 因主要是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的速度慢于平均资产增加的速度。(4)-(3)=0.7=0.0119 分析:从第三次替代中可以看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之所以有所上升,是因为 受到权益乘数增加的影响, 而企业权益乘数之所以增加了,是因为企业资产总额 (2007 年资产总额=1,226,506,866.37 元;2008 年资产总额=1,518,488, 062.78 元)增加 23.81%,而企业所有者权益(2007 年所有者权益 =241,474, 867.84 元;2008 年所有者权益 =270,317,186.96 元)增加 11.94%。分析得出 造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增加的原因是公司 2008 年资产总额上升幅度大于所有者 权益上升幅度,但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仅为 0.119,因此,公司 2008 年 度的经营状况并不是很乐观。3.3结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宁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状况如下: 1.通过对公司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我们得出公司流动比率(62.76%-79.39%) 比国际上通认的指标(100%-200%)低很多; 速动比率(36.03%-53.68%)比国际标准23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值(100%)也低很多;国际上通认的资产负债率指标为 60%,保守观点认为该指标 不能大于 50%,而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却一直保持在 79.07%-82.45%。总的来说, 公司的流动资产占用较多,债务负担很重,资金实力不强,企业适应内外部环境 的能力也比较弱。 如不及时对这些问题作出合理的决策,企业有可能在将来陷入 财务困境中。 2.通过对公司运营能力指标分析,我们得出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 货周转率基本呈上升趋势, 是公司加强管理的结果;公司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 产周转率呈下降趋势,表明公司的固定资产和资产利用效率有所下降。 3.从公司综合能力指标分析中,我们得出公司在 2006 年-2008 年期间, 净资产收益率从 62.82%下降到 12.56%,通过进一步分析,影响公司净资产收益 率下降的因素有营业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具体影响情况见 3.2.2 综合指标分析 针对公司出现的问题,本人提出以下防范措施及解决方法: 1.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 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 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2. 公司应该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 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 基础工作。严格控制企业的偿债能力等各项指标,防止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对于 已出现的偿债能力较低问题,企业可以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适度负债。在实 际工作中合理安排企业的资本结构。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要确定适度的负债比重, 保持最佳的负债效益,实现资金成本最低化。对以前已有应收账款,工作人员应 及时催款收回。在销售过程中,企业应选用合理的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不能只 顾销售数量而将赊欠抛到脑后。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 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 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 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 决策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机分析方法并 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 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24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研究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按照以上方法作出的决策,产生失误的可能性 大大降低,从而可以避免因财务决策失误而带来的财务风险。 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 位、 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 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 真正做到权责分明, 各负其责。 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 的积极性, 从而真正做到责、 权、 利相统一, 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25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26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4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4.1 提高上市公司应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外部环境虽然变化多端,上市公司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上市公司应对其财务 管理的宏观环境进行认真研究以掌握不断变化的趋势及规律,并且制定应变方 法,适时调整财务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而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4.2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于目前上市公司存在的财务相关人员风险意识淡薄问题,企业应定期培训 财务人员,提高风险意识,并积极向应对财务风险能力较强的企业学习经验,总 结本企业在财务风险这方面的教训,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明确财务风 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知道自己在工作中任何失误都可能给企业带 来财务风险。 从思想上重视财务风险,才能将风险防范落实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各 个方面。4.3 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 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相关人 员在决策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切忌主观臆断。对每一种 可行方案都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这样可以使产生失 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避免因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4.4 建立财务风险基金当风险发生后, 应有一种弥补风险损失的有效办法,建立财务风险基金可以 达到这一目的。 财务风险基金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以预提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的一 项专门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基金。上市公司可以按一定标准提取坏账准备金,在 损失发生后,从已经建立了风险基金的项目中列支,或分批进入经营成本,尽量 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此外,上市公司内部还要理顺内部财务关27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系,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 应的权力。在资金管理和利益分配上,兼顾企业各部门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参 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降低企业财务风险。4.5 几种不同的防范的方法与建议4.5.1 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 风险共担, 从而分散投资风险, 避免因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 险。另外,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为分散风险应采用多种经营 方式, 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 一般来说, 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的风险, 股权投资的风险大于债权投资的风险, 证券组合投资可以分散有价证券投资的 非系统性风险,其投资风险低于单项证券投资的风险。当然,风险越大,可能 产生的收益也就越大。4.5.2 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 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 在 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 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 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 的目的。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考虑, 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 当然, 采用回避法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 风险性投资。 企业为达到影响甚至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目的, 只能采用股权投资 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承担适当的投资风险是必要的。4.5.3 转移法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 转移 风险的方式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例如,企 业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 在对 外投资时, 企业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 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 他企业。采用发行股票方式筹集资金的企业,选择包销方式发行,可以把发行 失败的风险转移给承销商。 采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将财务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给 他人承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28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4.5.4 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 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 例 如, 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 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 以达到降低债务风险的目的。 当市场不可测因素增多, 股票价格出现剧烈波动 时, 企业应及时降低股票投资在全部对外投资中所占的比重, 从而降低投资风 险。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 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 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 另外, 企业也可以通过付出 一定代价的方式来降低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 例如建立风险控制系统, 配备 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4.5.5 多角化风险控制法即多投资一些不相关的项目, 多生产、 经营一些利润率独立或不完全相关 的商品,使高利和低利项目、旺季和淡季、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在时间上、数 量上互相补充或抵消,以弥补因某一方面的损失给公司带来的风险。29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30 结论5 结论在当今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财务风险是贯穿于企业经营始终 的。且随着经济环境日益国际化、市场化,企业的理财环境日趋复杂化、多 变化,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及经营危机与日俱增。因此,深刻认识财务风险 的种类、成因井在其基础上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是非常必要。 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所有者投入,这类资金不存 在还本付息的问题,它的风险只在于其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具体表现为 资金使用效果低下,无法满足投资者的投资报酬期望,从而引起企业股票价 格下跌,加大筹资难度,使资金成本上升。另一类是借入资金,这类资金严 格规定厂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本付息金额,如果借入资金不能 产生效益,导致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就会使企业付出更高的经济和社会 代价。因此,借入资金的风险表现为企业能否及时足额的还本付息企业在投 资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而致使投资报酬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风 险。 投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不能盈利 ; 或虽 已投产,但出现亏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②投资项目并 无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利息率。③饥资项目既没有 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存款利润率,但低于企业目前资金利润率水平。企 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的产品无法销售出去的可能性,以 及由于产品销售完成后,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 企业在进行收益分配时对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可 能性。收益分配风险来自于几个方面: (1)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 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财务管理环境包括 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这些因素存 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它 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即给企业带来财务 风险。 (2) 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管是筹资 活动、投资活动,还是经营活动、利益分配活动,都存在着风险。但在现实 工作中, 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却缺乏风险意识, 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 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 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 我国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还较低,掌握的专业技能不足,尚不具备与其职 务相应的抗风险能力,部分领导法制观念淡薄,轻率担保,承担连带责任, 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特别是其专业技能大大落后于财会实践的发展,更31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对企业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因素的防范措施――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 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 复杂性和易变性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存在于企业之外, 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或加以控制,因此企业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不断 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其变化规律和趋势,并制定多 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的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 务管理宏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宏观环境变化而给 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对企业内部微观因素影响的防范措施 (1)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从理论上讲,使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综合资本成本率最低,企业的资本结 构最佳,财务风险也最小。一个企业的资本全部来自于权益资本或全部来自 于负债资本,其资本结构都不可能使最佳的。企业要把握好负债的量和度, 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企业只有确定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并做到融资 风险与融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和素质水平。 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于控制整个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至关 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防范和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 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应该 具备以下的素质水平。①由于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因 此要求树立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教育,将风险防范意识渗透于财 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②要掌握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具备财务信息的收 集、整理和分析能力,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③要具有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 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及时合理的发现和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并能对具体 环境下的风险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④要求掌握金融、证券、投资等相 关知识,在企业决策中发挥参谋作用,同时要与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等部 门广泛联系,把企业的资金合理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从而使资金得到充分 有效的利用,减少风险。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无法避免的。但风险不仅 给企业形成了压力和威胁,同时也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企 业不应一味对风险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应该对财务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从 而提高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以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32 致谢致谢本论文是在伍欣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她在文章撰写过程中给予了大量 的指导和鼓励,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舞。令 我不但完成了论文,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老师渊博的 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特致以深深的 感谢。 “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感谢在校学习期间给我诸多教诲和帮助的各位 老师,感谢会计系老师们在专业课程方面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 “君子和而不同”感谢和我一起生活四年的室友,我们虽来自不同地方,但 却可以和谐相处, 并让我们的寝室充满快乐与温馨。 同时也要感谢同学们的帮助, 使我有效地完成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源远而流长”图书馆大量丰富的文献资料,是我们知识的源头,特此感谢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温馨的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此,请允许我对所有给予我关心、帮助的你们说声“谢谢!感谢你们给予 我的鼓励和支持。 ”33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3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美)卡伦 . 霍契 (著 ) 杨庆红 ( 译 ). 财务风险管理最佳实务 [M]. 经济科 学出版社 ] 步淑段 . 分公司财务风险测控系统研究 [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樊 行 健 . 上 市 公 司 财 务 经 济 分 析 理 论 与 实 证 [M]. 西 南 财 经 大 学 出 版 社 .] 杨丽 .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 年 14 期. [5] 徐莉艳 . 建筑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J]. 中国集体经济 .2012 年 19 期 . [6] 罗爽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探讨 [J].财会通讯 .2011 年 35 期 . [7] 徐玉林 .公司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J].企业导报 .2011 年 09 期 . [8] 黄宇杰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探讨 [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 年 18 期 . [9] 田新颜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研究 [J].经营管理者 .2009 年 12 期 . [10] 杨亮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 [J].现代经济信息 .2006 年 09 期 .35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外文文献―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文文献数据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