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现代汉语的论文的摘要怎么写??

汉语拼音方案
  一、字母表
  二、声母表
  三、韵母表
ㄥ 亨的韵母
ㄨㄙ轰的韵母
  (1)"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的韵母用i。
  (2)韵母ㄦ写成er,用做韵尾的时候写成r。
  (3)韵母ㄝ单用的时候写成ê。
  (4)i 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衣), yɑ(呀), ye(耶),
yɑo(腰),you(忧),yɑn(烟),yin(因),yɑnɡ(央),yinɡ(英),yonɡ(雍)。u 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乌),
wɑ(蛙), wo(窝), wɑi(歪),wei(威),wɑn(弯),wen(温),wɑnɡ(汪),wenɡ(翁)ü
行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写成ju(居),qu(区),xu(虚),ü上两点也省略;但是跟声母l,n拼的时候,仍然写成lü(吕),nü(女)。
  (5)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ɡui(归),lun(论)。
  四、声调符号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轻声不标。
  例如:
  五、隔音符号
  ɑ,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它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ɑo(皮袄)。
专业汉语翻译服务
专业中文翻译服务
贯日翻译公司致力于为您提供高品质的汉语翻译服务(中文翻译服务)。
(Written Translation):
中译外、外译中
特例e.g.:中译英、英译中
汉语口译(Interpreting)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汉语口译(中文口译)、
会展汉语陪同、
普通商务陪同、
汉语会议翻译
汉语同声传译.中文同声传译
汉语笔录(Transcribing):
中文影像音频资料听音笔录
汉语音像资料翻译
German Audio & Video
汉语配音(Dubbing)
中国大陆普通话配音
台湾国语配音
广州粤语配语(Canton)
香港粤语配音
汉语译员中坚力量:
来自外语高校和科技外语系的教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和翻译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等);
各国家机关单位企业(外交部、商务部、研究所、大型国企等);
部分留学归国精英。
特色服务:
移民资料汉语翻译、中文说明书翻译、汉语机械翻译、汉语电子翻译、汉语公证翻译、中文标书翻译、汉语图书翻译、汉语EMAIL翻译、汉语论文翻译等......
二十四节气表
2月18--20日
3月20--22日
4月19--21日
5月20--22日
6月21--22日
7月22日--24日
8月22--24日
9月22--24日
10月8--9日
10月23--24日
11月7--8日
11月22--23日
12月6--8日
12月21--23
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
版权所有 @ 贯日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北京|上海|深圳|东莞)|
广州市越秀区解放中路306号中曦大厦4楼
全国免费服务电话: 400 888 0389
广州 020- 手机 电子邮件:chi@
网站备案登记号:粤ICP备号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是否一定全是英文的,如果碰到像汉语的专有名词男那应该这样处理?
这个是根据学校的不同要求定的,我刚刚答辩结束,和你说说我的经验吧研究翻译方向的一定会出现汉语的,因为举例的时候会有英汉对照的翻译,其他的看情况而定,我写的文学方向的,全英文,摘要是英汉对照的祝你好运!
的。如果遇到汉语的专用名词 一般就用拼音不过你上了英语专业就知道了 毕业论文很少会用到汉语的专用名词这个网站上有几篇毕业论文你可以参考以下 补充 如果是翻译方向这种 一般是研究生及别的了 本科英语专业一般不用这些
参考资料: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欢迎来到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导读::兼语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兼语式的类别。兼语式与相关句式的比较。
论文关键词:兼语式,概说,类别,相关句式
  兼语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其特点是一个动宾结构套在一个主谓结构上。两个谓语不连系同一主语。(吕叔湘,1979)
  所谓的&兼语式&用符号可以表示为:(S)V1N V2。 其中,S表示动词可能存在的主语,外加括号表示可有可无,V1表示动词,V2表示谓语,N表示V1和V2之间的那个名词性成分。各成分的语法关系是N 是V1的宾语;N 是V2 的主语;V2是N的谓语,不是其他成分。
  一、兼语式研究概况
  汉语语言学界明确地对兼语结构进行的研究已经很多相关句式,自上世纪中叶以来,这种研究经历了由提出到论争,最后趋向统一的过程。
  第一阶段:兼语式命名及其定义
  兼语式问题由来已久。最早是由王力(1955)提出的&递系式&,并将其定义为:&凡句中包含两次连系,其初系的谓语的一部分或全部分即用为次系的主语者。&丁声树(1963)首次使用&兼语式&:&兼语式的特点是两个主谓结构套在一起。&吕叔湘(1979)称为 &递谓式&。名称虽然不同,但基本精神是想同的,都存在一个名词性成分既是前边动词的宾语或表位,又是后边成分的主语。后来才逐渐采用&兼语式&这个名称。即便是语法学家把它看作独立的句式,他们对其范畴的界定也不尽相投。主要有两类观点:&肯定说&和&否定说&。
  ㈠&肯定说&:在兼语式这一特殊句式被提出来之后,承认兼语式的存在的代表人物有:胡附、文炼《现代汉语语法探索》(1955),他们将兼语式的第一动词限定在致动意义这一范围内。陈建民《记兼语式和一些有关句子分析法问题》(1960)从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分析兼语式。吴竞存、侯学超《现代汉语句法分析》(1982)认为兼语式符合切分三原则,承认兼语式的存在。邢欣《论兼语式的生层结构》(1984)借用转换生成的语法理论,深入这类结构的深层结构中去,认为兼语式是站得住的。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1980)着重分析了兼语句式的主要句法成分及于相关句式如宾语分句、紧缩句的不同之处。
  ㈡&否定说&:如:史存直《论递系式和兼语式》(1954)提出质疑,认为一个句子不能有两个叙述,这类句子大都为主谓补结构(少数为连环句)。李临定、范方莲《语法研究应该依据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原则》(1961)中认为&所谓兼语,它或者是前边动词的定语,或者只是后面词语的主语,不能一身二任。&萧璋《论连动式和兼语式》(1956)应该将兼语式和连动式划到主从词组和复句中去。张静《&连动式&和&兼语式&应该取消》(1977)也持有相同观点。张礼训《从层次分析作业方法的要求看兼语结构分析上的矛盾》(1977)从层次分析的角度建议用&谓词性结构的连用&来取代兼语结构。朱德熙《语法讲义》中把&兼语式&和&连动式&并未一类相关句式,叫做&连谓结构&。
  第二阶段:随着语言学新理论新方法的出现及应用,学者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兼语式进行分析。吴竞存、侯学超(1982)以结构、功能、意义三原则为依据,对兼语式进行层次分析。徐烈炯《话题的结构与功能》(1988)认为兼语式中存在次次话题--即兼语后加上提顿词。成镇权《论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式》(2003)在Chomsky最简方案理论框架下,运用相关理论对现代汉语兼语式的句法和语义问题进行了探讨。杨大然《最简方案框架下的现代汉语兼语句研究》(2004)以Chomsky《超越解释充分性能》(2001b)为背景,同时引入Martin的&时态假说&理论,对句法结构上呈现&NP1+VP1+NP2+XP&,谓语动词VP1的词汇意义带有[+致使]特征的兼语句的研究和探索。邢欣《论现代汉语兼语句》(2004)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功能语法理论总结出兼语式的框架结构特点。
  二、兼语式的类别
  关于兼语式的类别,语法学界存在不同观点。主要有:
  ㈠王力《中国语法理论》(1955)把这类句式分为三类:⑴目的位为主语;⑵表位为主语;⑶谓语为主语。
  ㈡从整体句型的形式上的特点来分类:陈建民(1960)将兼语式分为四类:⑴动&名&动;⑵动&名&形;⑶动&名&主谓;⑷动&名&名。吴竞存、侯学超(1982)认为还有第五种:动&名&数量结构。
  ㈢根据兼语式中第一个谓语动词的概括意义所进行的分类:胡附、文炼《现代汉语语法探索》(1955)认为兼语式的第一个动词必须有致使的意义。丁声树等编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将作谓语的动词1分三小类:⑴ &使、教、让、请、召集&等;⑵ &有&或&没有&;⑶次动词&被&。吕叔湘(1980)根据充当主要动词的语类不同分三类:⑴含有使令意思的及物动词;⑵表示赞许或责怪的及物动词;⑶表示给予的及物动词。杨大然(2004)根据谓语动词的使令度由弱到强分:⑴隐性使令动词,包括买、收等动词;⑵使包括强迫、命令、鼓舞以及邀请类;⑶选举、命令类,;⑷单纯致使动词。
  ㈣兼语式的其他特殊类别
  &V给&类兼语式也是特殊的兼语式。龚千炎?队伞V给&引起的兼语式及其变化》(1983)把动词&V给&构成的&V1 给N1 N2 V2&格式看作兼语式。如:&我送给小孩一本书读&。周国光 《现代汉语的双兼语句》(1983)把这些句式叫做&双宾兼语句&。林太安《&有&字兼语式初探》把由&有&字兼语词组作谓语的句子称为&有&字兼语式。龚千炎《论&把&字兼语句》(1988)根据&把&后面宾语的那个动词的控制能力,将这一兼语句分为隐性&把&字兼语句和显性&把&字兼语句论文提纲怎么写。其各自又分为若干小类。
  三、 兼语式与相关句式的比较
  对于兼语式,一些学者通过与相关句式的变换来加以分析研究。与兼语式有变换关系的典型句式有:&把&字句等。任朝阳《兼语句变换为&把&字句的语法、语义限制》(2006)一文中指出:&兼语句和&把&字句都能表达致使义,这是它们可以互换的内在语义机制。&兼语式与小句作宾句、双宾句从外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结构形式和语义的相互关系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也有从不同语言中相似的句式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如宋丰存《英语SVOC句式与汉语兼语式对比》(2003)这两类句式结构都表述&使其他的人或事物处于某种状态或表现某种行为&。在共同的认知基础上对两类句式的语法结构及逻辑语义关系进行共时对比,深入分析了两类句式的共性及产生的差异。邢欣《时态限制词在区分不同句型方面的作用&以兼语式与小句做宾语句的区别为例》(2004)从时态限制词来区分不同的句型,认为:&兼语式的V2是非时态小句,不能加时态限制词;而小句作宾语句里的小句是时态句,可以加时态限制词。&
  四、兼语式研究的不足之处
  在经历了长期的争论之后相关句式,兼语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对这一句式的研究还有些不足之处:首先,兼语式内涵仍旧不太明确。存在各种不同的兼语形式,如:单兼语式、双兼语式、带&得、把、有&的兼语式等。对兼语式包含的语法现象分析仍不全面。其次,对相关句式在实际交流中语用功能研究不足,只见限于表面形式和语义的比较分析,不利于句式的教学研究。
  我们觉得要从现代汉语的整个句型系统去考虑,确定它们的恰当地位。尽可能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分析,发现这类现象的种种特点。同时兼语式问题还牵涉到许多相关句式的研究,如小句做宾语句、双宾句等。因此,对这类现象的探讨具有很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上海:中华书局,1957.
[2]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商务印书馆,1957.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徐烈炯.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
-------------------------------------------------------------------------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相关语文教学论文
最新语文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语文教学论文
热门:&&&&汉语言文学系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汉语言文学系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09-02-24 & 发布
不是你们专业的,没法帮你.我看你还是自己写吧.我给你点参考,这是老师给我们的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 下面是详细的看人家如何叙述什么是开题报告以及怎么写:
 1.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2.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撰写开题报告,作为多层次科研工作的第一个写作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因为:
 通过它,开题者可以把自己对课题的认识理解程度和准备工作情况加以整理、概括,以便使具体的研究目标、步骤、方法、措施、进度、条件等得到更明确的表达;
 通过它,开题者可以为评审者提供一种较为确定的开题依据。“言而无文,其行不远”,以书面开题报告取代昔日广为运用的口头开题报告形式,无疑要切实可靠得多;
 如果开题一旦被批准,课题得以正式确立,则还可以通过它,对立题后的研究工作发生直接的影响:或者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或者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等。
 总之,科研开题报告是选题阶段的主要文字表现,它实际上成了连接选题过程中备题、开题、审题及立题这四大环节的强有力的纽带。
 在当今世界搞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如果不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即使是有名望的研究者,也不免有科研课题告吹的命运。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实例:美国科学基金会曾同时收到关于同一科研课题的两份开题报告,一份是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西博格写的;另一份是由名不见经传的一位青年研究者写的。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评议,结果批准了那位无名小卒的申请,把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费拨给了他。所以,在美国,许多科学家每年几乎要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从事课题建议书(即开题报告)的起草工作。就我国情况看,关于科技工作者要写“科研开题报告”,大学研究生、本科生申请学位要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规定,都已经处于实施之中。今后,随着科研管理的加强,在开题报告写作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3.开题报告的各个栏目怎样填写?
 3.1开题报告封面各栏目的填写方法
 封页各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
 其中“  年  月   日”栏目:在开题报告封面下方,应填写开题报告实际完成的日期。实际完成日期一般应学校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此项工作。逾期即被视为未按时完成开题报告工作。
 3.2“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依据和意义”栏目的填写方法
 综述(review)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使文献资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对各家学说、观点进行评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填写本栏目实际上是要求开题者(学生)写一篇短小的、有关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综合评述,以说明本课题是依据什么提出来的,研究本课题有什么学术价值。
 3.2.1 综述的主体格式
 综述的主体一般有引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四部分。3.2.1.1引言部分
 引言用于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定义,综述的范围、有关问题的现状、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综述内容有一个初步轮廓。这部分约200—300字。
 3.2.1.2 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用于叙述各家学说、阐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将正文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国内研究动态和国外研究动态,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观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包括历史背景、现状评述和发展方向三方面的内容。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研究成果如何?他们的结论是什么?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又分三层内容:第一,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亮出作者的观点;第二,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包括所引文章的题名、作者姓名及体现作者观点的资料原文)。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正文部分是综述的核心,篇幅长约1000――1500字。
 3.2.1.3 总结部分(不是必须的)    在总结部分要对正文部分的内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特别交待清楚的是,已解决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讨、去解决?解决它有什么学术价值?从而突出和点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这一部分的文字不多,与引言相当。短篇综述也可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正文各部分叙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3.2.1.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综述的基础,置于开题报告最后面,此处从略。
 3.2.2 综述写作步骤
 3.2.2.1确立主题
 在开题报告中,综述主题就是所开课题名称。
 3.2.2.2搜集与阅读整理文献
 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献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也可以采用微机联网检索等先进的查阅文献方法。有的课题还需要进行科学实验、观察、调查,取得所需的资料。
 阅读整理文献是写好综述的重要步骤。在阅读文献时,必须领会文献的主要论点和论据,做好“读书笔记”,并制作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所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摘录文献的精髓,为撰写综述积累最佳的原始素材。阅读文献、制作卡片的过程,实际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献精髓的过程。制作卡片和笔记便于加工处理,可以按综述的主题要求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和条理化。最终对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写出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
 3.2.2.3撰写成文
 撰写综述之前,应先拟定写作提纲,然后写出初稿,待“创作热”冷却后进行修改成文,最后抄入开题报告表的“综述本课题国内外动态,说明选题依据和意义”栏目内。
 3.2.3 撰写综述的应注意事项
 3.2.3.1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些文献资料就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中文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的综述。
 3.2.3.2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一个“新”字,亦即必须有最近最新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将教科书、专著列入参考文献。
 3.2.3.3 坚持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避免介绍材料太多而议论太少,或者具体依据太少而议论太多,要有明显的科学性。
 3.2.3.4 综述的素材来自前人的文章,必须忠于原文,不可断章取义,不可阉割或歪曲前人的观点。
 3.3“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栏目的填写方法
 本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内容上虽然紧密相关,但角度不同,在填写时,可以分别表述。
 3.3.1 “研究的基本内容”的填写方法。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论文(设计)正文部分的内容,是研究内容的核心。正文内容又分为若干部分和层级。填写此栏目实际上是编写论文基本内容的写作提纲。
 基本内容提纲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标题法,即用一个小标题的形式把一个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标题法的长处是:简明、扼要、能一目了然。短处是:只能自己理解,别人看不明白,而且时间一长,自己也会模糊。另一种是句字法,即用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一个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句子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无论放下多久,都不会忘记,别人看了也明白。短处是:写作时不能一目了然,不便于思考,文字也多。上述两种写法,各有优缺点,用哪一种好,还是混合使用好,这由作者自己确定。
 不管是文科论文,还是理工科论文写作提纲,都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一切视研究内容的需要而定。以下介绍两个案例,供填写“研究的基本内容”栏目时参考。
 基本内容提纲写法案例Ⅰ:(见附件1)
 基本内容提纲写法案例Ⅱ:(见附件2)3.3.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的填写方法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论文的主攻方向、研究目的。具体是指开题者预先设想的、将要在论文中证明的某一个新的理论问题,或某一个新的技术问题,或某一个新的方法问题等,以及开题者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填写此栏目,就是要求开题者用明确、具体的文字(力求用一、两句话)把论文题目中的上述信息传达出来。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论文正文的各个部分都是为了论述这一主要问题,而主要问题的解决,将得出研究成果。
 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中心,一个重点。不管文章长短,材料多寡,但主题只有一个。集中也是深刻的保证,只有集中于一个主题,才能论述深刻。如果一个课题,要解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要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主攻方向不明确,在论述过程中发生种种困难,或观点冲突,或逻辑混乱,或主次不分。所以,一般情况下,一篇科研论文论述一个基本观点,解决一个主要问题。
 3.4“研究步骤、方法和措施”栏目填写方法
 本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要求回答本课题怎样研究的问题。可以分三个层次表述:即研究步骤、研究方法、研究措施。
 3.4.1 研究步骤
 研究步骤,也称写作步骤、写作程序等,具体指从提出问题到撰写成文的各个阶段。填写时可以如下表述:第一步,选题;第二步,搜集、阅读和整理资料;第三步,证论与组织(拟写开题报告);第四步,撰写成文;第五步,论文修改与定稿;第六步,外文翻译。
 为了使同学们对六个步骤有一个明晰的印象,以下逐个给予简单的介绍。
 第一步,选题。
 即选择研究课题,确定主攻方向,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选题必须符合选题原则。选题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选题有导师命题分配和学生自拟自定两种方法。题目选择恰当,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
 第二步,搜集与阅读整理资料。
 论文题目选好以后,接着就要搜集资料,进行知识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料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搜集资料要发挥高度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资料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料;二是科学实验、观察、调查。
 先谈谈文献资料的问题,文献资料是前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总结。科学研究总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着继承性和连续性。我们要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掌握动向、吸取经验教训、开扩思路、进行比较、做出判断等等,都需要参考资料,从中得到借鉴、印证、补充和依据。这些都是写作论文的必要素材。
 再谈谈搜集科学实验、观察、调查材料的问题。科学实验是人们为暴露事物内部矛盾,揭示事物本质及其规律,发现其内部的矛盾而进行的变革研究对象的一种操作和活动。由于实验是在受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将尽量排除外界的影响,因此,人们有可能对研究对象做细致、周密的观察,从而找出事物内部的联系。我们要取得实验的第一手材料,就要进行科学观察。科学观察应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和保密性。客观性,是指不要先入为主,戴有色眼镜看待事物,而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系统性,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连续、完整地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而不至于漏掉重要的细节。严密性,是指观察要一丝不拘,注意任何微小的变化。在观察中,往往会发现意外的情况,这种偶然的发现叫机遇,这种机遇我们不要轻易放过,在其中可能蕴藏着重大的科学发现。观察要及时、准确地把观察到的现象、数据、结果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我们写论文的素材,科学实验必须借助实验原料、仪器、设备等才能进行,不同的材料、设备,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这些科学实验使用的器材,同样属于写论文需要体现的素材。
 不论是社会科学的课题,还是自然科学的课题,有的素材必须通过调查才能取得,它是对客观事物自发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的科学研究活动(参见任务书中有关“调查研究类型”的介绍)。
 从各种途径获取的资料,必须加工整理,包括:检查资料是否齐全,重不重要;对资料进行科学分类(最好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方法分类,以使资料分类标准化,如果按自己方法分类,最好能坚持始终);编制资料索引,进行加工,做到统一化(如数据、年份、术语要统一,便于比较)、序列化(如年代中断要想办法排齐)、典型化(即对同类资料进行筛选,找出有代表性的资料)、形象化(即把一些数字通过图和表表示出来)等。
 搜集和整理资料是异常艰苦和细致的工作,要具有吃苦精神。达尔文曾经说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规律或结论。”他自己就是在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了大量的动物标本之后,才写成了伟大的著作——《物种起源》的。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花了四十年心血,他阅读了浩如烟海的理论著作、事实材料、统计数字等等。钻研和摘要过的书籍达1500多种,为此他还学了好几种外国语。在《资本论》中引用和提到过的著作达505部,所有英国的议会报告和其他官方文件59种,报刊56种。列宁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的产生过程作了精辟的说明,他说:“《资本论》不是别的,正是‘把推积如山的实际材料总结为几点概括的彼此相联系的思想’。”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要学习这些伟人的科学精神、吃苦精神。
  第三步,论证与组织。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它进行研究。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方法论。其次,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第三,确立论点,其中包括中心论点(或总论点)与分论点。第四,选择材料拟写提纲,对全文的内容作通盘的安排,对结构格式作统一的布局,规划出论文的轮廓,显示出论文的条理层次。论证与组织的过程,也是撰写开题报告的过程。
 第四步,撰写成文。
 搜集了资料、确立了论点、选择了材料、填写开题报告之后,就进入了论文的撰写阶段。
 第五步,论文(设计)修改与定稿。
 论文(设计)写好初稿后,必须从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上进行修改。修改论文是很细微深入的工作。论文经过多次修改后,就可以打印定稿,在排版时一定要符合文面的要求。
 第六步,外文翻译:
 翻译是本科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翻译的主要用途是获取和传播最新的学术信息,一般要求做到忠于原文、通顺流畅。
 3.4.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指分析论证课题时的思维方法,它属于认识论范畴。没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客观规律。没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有所创新,自然也就不能获取研究成果。因此,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选择了好的研究方法,也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 科研方法很多。按照人的活动区分,可以分为两类:即实践(经验)性方法;理论性方法。前者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调查方法、后者如抽象方法、假说方法。各种科研方法按照适用范围区分,可以分为三类:即适用于一切学科领域的哲学方法;适用于众多学科领域的一般方法;适用于某些具体学科领域的特殊方法或专门方法。这里只能列举部分研究方法,并按适用范围将科学研究方法分三大类介绍,其中有些方法是所有专业适用的,有些是部分专业适用的。
 3.4.2.1 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是最为概括、最具有普遍性的方法,适用于各类学科,各个专业。
 3.4.2.2一般思维方法
 一般思维方法是哲学方法与专门分析方法的中介,是取得经验性知识及发展理论性知识的一般方法。又分为:归纳与演绎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历史与逻辑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3.4.2.3 专门分析方法
 又称特殊研究方法。专门方法很多,不甚枚举,各个学院、系甚至专业可以结合院、系、专业的研究特点,介绍一些专门的研究方法,例如:
 理工类专业的常见专门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而在物、化、数、生等学科中又有各自的更加专门的方法,如物理学研究中的光谱分析法,化学研究中的比色法等等。
 经济管理类专业常见的专门研究方法有计量经济法。
 法学专业常见的专门方法有历史考证法、比较分析法、社会分析法、规范解释法、经济分析法等。
 文艺学类专业常见的专门研究方法有“文学——历史”批评法、社会批评法、传统研究法、精神分析法、原型批评法、符号学研究法、俄国形式主义研究方法、英美新批评法、结构主义法、阐释学法等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门研究方法有推理与议论法、证明与反驳法、传统考据、考证、考订、点评等方法。
 心理学专业专门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为研究法等。
 在同一论文中,各个部分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各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协调,才能揭示研究对象各个侧面或各个层次的特殊规律,进而证明总论点。
 对于初学写论文的本科生来讲,有的不知道有哪些研究方法,写论文不讲方法;有的不问清红皂白,生搬硬套,乱用研究方法;有的虽然知道一些研究方法,但在论文中往往只局限于一种方法,思维单一,视野狭窄。为此,开题者(学生)首先应该学习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第二,开题者(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使用各种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个人总结是有针对性的,不知道你具体从事司法部门什么岗位?机关?公证员?调解员?基层司法助理员?所以干脆送你一篇万用年度考核模板,你自己填空好了。    ****年,在领导们的指导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本人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思想道德方面: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七中全会、十七大、十七届一中全会精神,紧密联系党中央有关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党章新修订部分的深刻内涵,认真阅读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书籍文件,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相关政治学习。在这一年中我坚决贯彻党关于××××号召(行业内最新口号),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全心全意为群众办事。。二、工作能力方面:****年内,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群众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各种矛盾越来越纷繁复杂,本人在处理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时,工作经验在不断地积累,对法律法规的掌握运用也越来越熟练,业务素质、办案能力、文字水平与上一年相比均有显著提高。三、工作态度方面:本人能严格遵守****的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自己作为一名****人员的职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平时注重个人的修养,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磨练自己。四、工作成绩方面:****年里,我努力工作,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全年共对****进行了****,参与办理****案件三十余件,参与调查了******等问题,起草给各级领导的报告、回告****余件。我在工作中严格依法办事,做到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工作符合程序,尽力使自己经手的工作不出现漏洞。本人工作中仍存在种种不足,如缺少创新意识,依赖性较强,业务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在****年的工作中,我一定克服存在的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对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司法部门工作人员,争取为我市的××司法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的摘要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