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个务必为主题代写一篇论文多少钱历史小论文

  推荐期刊投稿
&&&免费论文
&&&收费论文
&&&浏览历史Apache Tomcat/6.0.33 - Error report HTTP Status 404 - type Status reportmessage description The requested resource () is not available.Apache Tomcat/6.0.33有谁知道,以争取和平,发展经济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10-01-20 &匿名提问 发布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1)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主要依据是:①科技与革命迅猛发展,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科技和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突出,和平与发展也就成为当今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和基本趋势;②冷战后,发展成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愿望,以经济和科技竞争为中心的和平竞争取代武力对抗;③战争与和平的力量对比方面,和平力量超过战争的力量,发生世界大战的因素基本不复存在。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上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天下仍不太平。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必须反对霸权主义。?(2)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条件。人类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和平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所以,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要保持世界的持久和平就必须消除过大的南北差距,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分析角度二】用哲学原理分析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1)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冷战结束后,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在不断增加,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霸权主义又有新的表现,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因边界、宗教、领土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但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看问题要看主流,不能看支流;看总体和全局,不能为局部和支流所迷惑。当今世界,虽然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但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世界局势的基本特点,所以,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2)霸权主义是指某些国家对外关系中奉行的践踏别国主权,违反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的政策和行为。霸权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强权政治。当今世界的强权政治虽然不再赤裸裸地主张弱肉强食,但凭借势力,构成强权,力图按本国利益和意志支配别人、主导世界,仍然是当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基本点,决不可能是什么仁慈霸权和新型帝国。?威胁世界和平、阻碍世界共同发展的主要根源,是西方国家推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所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是反对西方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在当前尤其是要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同时,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分析角度三】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变化、新表现“先发制人”?新表现主要是:①在国际政治格局上,由两极争霸变为一极称霸、单极霸权、单边外交,更加霸道,连其欧洲盟国都难以忍受;②在理论上,美国的新霸权主义鼓吹其维护国际秩序的责任,以全面推行西方价值观为重要内容,强调其霸权主义所具有的道德基础与合法依据;③在实质上,日益露骨地侵犯别国主权,主要是富国、强国、大国欺负穷国、弱国、小国;④在形式上,美国新霸权主义重视运用外交手段、经济制裁、军事干预等多种形式。军事干预不再以武力征服、占领土地为目标,甚至忌讳“占领”的提法,而是通过军事干预来惩罚以致强制改造那些违反美国霸权秩序和西方人权主张的国家,并按照美国的价值观来建立新的国际秩序;⑤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美国自身在政治、经济上最大限度的安全和霸权利益,永远保持美国领导整个世界。?【分析角度四】美国“先发制人”的打击政策?霸权主义新理论:①新干涉主义。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发达国家有权超越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部的所谓“人权”问题,包括“人道主义干涉”等,实质是借口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推行西方价值观念;②“先发制人的打击权”。美国如果认为某个国家对其构成威胁,有权力在这种威胁、危险真正发生和实施之前就予以打击、消除,包括使用核打击,实质上是以任意打击别的主权国家来追求美国所谓的绝对安全;③新帝国理论。即美国是新型帝国,仁慈的帝国,是以帝国强权推翻专制统治,给别国人民以自由、民主、人权,从专制政权下面解放别国人民,建立民主自由社会;④霸权稳定论。世界上只有服从一个美国超级霸权,才是稳定的。任何可能发展成为与美国抗衡的国家,都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者”,也是对世界和平稳定与自由世界秩序的挑战。美国有权力、有责任消除这种挑战。联合国之所以软弱,原因在于多极。只有美国的单极霸权,联合国只有服从美国单极霸权的意志,才能成为能够解决世界重大问题的国际权威组织。?【分析角度五】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的四项主张?(1)中国反对霸权主义不是僵硬地反对某个国家,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既反对大国霸权主义,也反对地区霸权主义;既反对旧霸权主义,也反对新霸权主义。同时约束自己,永远不称霸。?(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是坚持独立自主不怕压,不怕霸权主义制裁,不允许任何国家、任何人干涉中国内政,也反对任何国家干涉别国内政。?(3)中国强调,反对霸权主义就要努力发展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霸权主义是凭借实力在世界上横行霸道,只有实力强大才能有效地遏止霸权主义。?(4)中国是正在崛起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反对霸权主义的坚定力量。中国国防建设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正常需要,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和挑战。中国的发展,是和平与发展力量的发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现在,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发展问题则越来越突出。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谋求更快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竞赛;也是一个国家能否在世界上站稳脚跟,处于有利位置的竞赛。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尽快发展起来。这就要求有一种能够指引我们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走向胜利的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出许多新经验和新事物,这些,就是产生邓小平理论的源泉。可以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就不可能形成邓小平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以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也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它使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加深了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付出了很大代价换来的,对于形成正确的理论是十分珍贵的。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早就发现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他们在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曾经做出过许多努力,提出过许多好的思想。邓小平理论继承了这些思想和观点,并加以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新时期坚持“两个务必”的必要性
&&&&&&本期共收录文章12篇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干部提出的殷切希望。今天,重温并牢记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两个务必”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论文网 /1/view-296643.htm      坚持“两个务必”,是当前形势和任务的迫切需要       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国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在这种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将更大更多。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才能做到未雨绸缪,保证国家的发展永不停步。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也不断增强。成就令人自信,但我们也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们面临的基本矛盾也没有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任务,要走的路还很长,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认清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明白我们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时刻以“两个务必”鞭策自己,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蓬勃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务实求真,真抓实干,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坚持“两个务必”,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着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的两大历史性课题。然而,目前党内还存在着许多与党的性质、党的历史使命不相适应的现象:有的经不起实践成功的考验,居功自傲,贪图享乐;有的经不起长期执政的考验,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有的经不起市场经济的考验,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产生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革命意志衰退,淡忘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坚持“两个务必”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用“两个务必”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十六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强化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坚持做到“两个务必”是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根据党的建设的实际和干部队伍的实际,对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两个务必”集中反映了党的思想境界,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赖以形成并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大力弘扬“两个务必”精神,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同一切危害党的肌体的腐朽思想和行为进行坚决斗争,筑牢精神支柱,以确保党的性质永远不变,党的宗旨永远不改,党的事业永葆生机。       坚持“两个务必”,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是其他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它承担着正确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光荣使命,承担着鼓舞和激励人民团结奋斗、一往无前的艰巨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在总体上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一些消极模糊甚至错误的思想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及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我们要把江泽民同志“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科学论断,作为我们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法宝,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牢记“两个务必”,宣传“两个务必”,使全党全国人民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   “两个务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开始实施的今天,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当前位置:>> >>
形势与政策论文-牢记“两个务必”,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伟大而深刻的理论产生于对时代根本问题的敏锐洞察与科学回答。1949年的初春,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已经基本上被消灭,全国的革命胜利指日可待。在这多数革命者都兴高采烈、意气风发,准备进城执掌政权的时刻,毛泽东却保持着冷静而清醒的头脑,他想到了300年前进京的李自成,决心跳出“历史周期律”。深思熟虑后,他提议召开一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解决如何进京“赶考”这一重大问题。
一、七届二中全会与“两个务必”精神的提出
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隆重举行。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作了极其精彩而又富有长远预见意义的报告,使其成为理论宝库中的经典篇章。
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特别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经济各种成分的状况和党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的发展方向。
报告的最精彩篇章在于其最后一部分。当时,由于解放战争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取得快速胜利,毛泽东在报告中估计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的国内外阶级斗争的新形势,及时地警告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干部的主要危险。他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安逸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增长。同时,我们党即将执掌全国政权,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暗藏的敌人和企图靠投机获利的资本家都会利用各种手段来腐蚀我们党的干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思想。他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思想是对李自成农民革命军攻进北京后,被胜利冲晕头脑,最终失败这一深刻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国革命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更是对共产党人执掌政权后的要求和约束。今天,“两个务必”思想依然是保持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与纯洁性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对于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走向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两个务必”的时代价值和现实启示
1.戒骄戒躁,敲响历史警钟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两个务必”思想,意在提醒全党不能被刚刚取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而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这一告诫在今天依然具有振聋发聩的重大作用。
翻开中国历史,大胜利带来大骄傲、大骄傲带来大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始皇帝骄奢淫逸,刚愎自用,终二世而亡。隋王朝也同样二世而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代王朝的更迭,揭示了“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的道理。
从我们党的历史看,骄傲自满同样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大敌。日,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的演讲中就提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值得充分肯定。但我们必须要时时重温“两个务必”思想,保持头脑清醒。要看到我们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要看到我们党今天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更加艰巨,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与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继续发扬我党长期以来所保持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绝不能因为骄傲自满、贪图享受而脱离人民群众,最后导致人亡政息。
2.艰苦奋斗既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优良工作作风,也是党员干部加强个人修养的法宝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思想,可谓远见卓识,目的是为了警醒全党,在夺取政权后,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始终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践证明,在此后60多年的执政历程中,“两个务必”始终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
同时,艰苦奋斗还是党员干部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忘记“两个务必”思想,不想再过艰苦生活,而是图享受,最终身败名裂。1951年,因贪污而震惊全国的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行署专员张子善,就是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说的被“糖衣炮弹”所打败的人。他们忘记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忠告,不愿艰苦奋斗,不能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最后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今天,我们党内的一些党员干部在这个问题上依然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认为现在工作和生活条件好了,艰苦奋斗精神过时了,缺乏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有的铺张浪费,奢靡无度;有的得过且过,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那里被淡忘了,导致“四风”泛滥。无数事实证明,一些党的中高级干部革命意志衰退、大搞权钱交易,直至走上犯罪道路,成为人民的罪人,无一不是从放弃艰苦奋斗思想,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开始的。一些人正是看准了我们党内少数党员干部不想过艰苦奋斗的生活,不惜用各种手段投其所好,最终达到拉拢腐蚀的目的,教训极其深刻。
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同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党员干部,是难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今天,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面临的形势与当年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时的形势极为相似:巨大的胜利与考验并存。一方面,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另一方面,面临的内部深层次矛盾、问题和外部的严峻复杂形势,也是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把忧患作为一种“执政心态”,多些危机意识,少些“盛世心态”;多些群众意识,少些做官观念;多些艰苦奋斗,少些安逸享受。归根结底,要牢记和实践“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党的政治本色。唯有如此,我们党才能不断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困难所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浏览以上内容人还浏览了
政治论文分类
Copyright@『北京鸿格瑞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写好一篇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