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河涌整治水闸上面做泵站可行吗?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猎德涌水闸及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要本)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猎德涌水闸及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要本)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0:15:3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猎德涌水闸及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要本)
官方公共微信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水闸及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上校, 积分 67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187 积分
原来中山的河涌是这样的!
&img src=&/bbs/F.11.4.9.26.208.jpg& border=0&&br&中山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到小榄镇检查河涌管理工作(图)
本站讯(通讯员&&吴境波)24日下午,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检查组一行到小榄镇检查考核该镇的河涌管理工作,在小榄镇副镇长周耀良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下,检查组抽查了一条镇管河道及一条村管河涌,对河水清洁、河岸整洁、绿化优美的河涌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小榄镇河涌管理工作,并指出小榄镇在河涌整治工作中,逐步从遵循自然、恢复生态层次上来转变治水观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中山休闲人我欢迎贫穷的山区惠州人多多走出山门,来我们中山市看一看什么叫既经济富裕又环境优美!哈哈~~
上校, 积分 67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187 积分
原来中山的河涌是这样的!
小榄镇:加强内河整治 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本站讯(通讯员 吴浩秋 吴境波)小榄是中山市经济重镇,2004年社会总收入超300亿元,税收总额15.2亿元。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建设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繁荣进步,但也日渐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工业、商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致使围内河涌水质变坏,河水逐渐发黑变臭,严重妨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为了建设碧水绿地的生态城镇,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多年来,小榄镇党委、政府致力于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并以2000年8月市委、市政府在该镇召开的全市镇村内河整治工作动员大会为动力,近年共投入近1.2亿元,通过疏通河道,开挖新涌,完善防洪排污体系等措施,内河功能逐步得到恢复,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水与城市共融生态环境。
内河整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小榄镇不是简单地“就病治病”,只求短期效益,而是立足长远,对内河整治进行系统规划,力求标本兼治。该镇出资近百万元聘请了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和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科学研究所共同编制《小榄镇围内工程水利环境水利建设规划》,明确了环境水利建设未来20年内近、中、远期目标。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小榄镇镇域总体规划——河网规划图》,在内河整治中统筹考虑河岸的景观设计,拆屋还涌、退地还河,两岸种植花草树木,并合理调度全镇水闸泵站,利用潮差加速水体流动和置换,改善水环境。将以前零敲碎打治理河涌提升为高水平的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由单一的工程水利变成多功能的生态水利。
二、综合治理,全面恢复和提升内河功能。
多年来,小榄镇内河整治依托长远的治水思路,以规划为指引,立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采取系统整治与重点治理相结合,工程治理与科学管理相配套,通过多种途径努力解决河道的水脏、水死、水阻问题,切实改善水生态环境。
一是治理水污染,解决“水脏”问题。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涌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该镇除了利用各种场合宣传教育群众保护水环境,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禁止污染水体。为有效解决河水污染问题,该镇实施“治污保洁”工程,建成两间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总投入2000多万元,日处理规模达8000吨的龙山五金工业园污水处理中心;由镇印刷协会牵头,投入300多万元,日处理规模300吨的宝绿废水处理厂,彻底解决该镇400多家印刷企业的污染问题,受到省、市环保部门的赞许,并推广其经验和做法。该镇去年12月还动工兴建小榄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完工投产后,全镇污水处理率将达50%以上。
二是促进水流动,解决“死水”问题。立足于加大水流动力置换水体来改善水环境,以达到“流水不腐”的目的。首先,科学调度水利设施,利用开关水闸、泵站设备,加快河道水体的流动和置换,以最大限度发挥水利工程效益。同时在干堤水闸、河涌整治工程设计上兼顾考虑防洪与纳洪的需要,增加水闸的进水功能,充分发挥水利设施引水置换河涌水体的作用。其次,完善防洪排涝体系,近年该镇先后投资8658万元,建设了大中小型泵站10座,装机容量8332千瓦,排水量每秒150立方米,增强了内河水净化、优化能力。此外,该镇还注重对支堤的加高培厚,以提高河涌运行水位,全镇围内支堤珠基高程达2.5米以上。
三是拓展水空间,解决“阻水”问题。以增加水容量为目标,一方面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乱占、乱建、乱倒等“三乱”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理,坚决杜绝与河争地、与水争地。近年来,小榄镇共拆除河道堤防违章建筑物及为河涌工程所拆除的建筑物2.6万平方米,并于2001年冬筹资2800万元,启动了拆屋还河工程,开展了石龙涌工程建设。将一旧闸拆建成8米净宽,防洪标准达200年一遇的有进洪纳潮多功能的水闸。建设了一条3677米长的大部分是硬壁化的河涌。河涌流经的西区社区投资670万元,征地42亩,拆屋30多间共5000多平方米,并完成了沿河的管线、路面及环境的整治。另一方面对河道进行拓宽疏深,并开挖新的河道。近4年来累计新开河道7.74公里,扩宽河道12.1公里,全镇共新增加河道水容量约30万立方米。该镇年又计划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开展内河整治工作,主要疏河18条,开挖拓宽河道7条。
三、各方配合,共同营造优美水环境。
小榄镇注意把内河整治工作由政府行为转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利用多渠道筹集资金整治河涌,使内河整治工作推向深入。近年来,规定各开发区在实施土地开发前必须负责按规划对河道进行整治,镇内主要河道的整治由镇财政负责,并积极鼓励各村组整治辖区内的河涌,如能按规划高标准实施整治的,镇财政将给予补贴工程款的30%以上,使各村组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整治河涌高潮。工业基地自设立以来,配合总体规划,共投入近3000万元,对区内原有河涌裁弯取直,合理扩宽,并根据实际情况开挖排涝新涌,使区内河涌保持15米以上净宽,两岸各留至少3米的绿化带,河涌的两边修筑了混凝土结构的挡土墙。至今工业基地已完成河涌整治11.6公里。2003年,镇政府还与绩东一社区共同投资1600多万元,开挖长达4公里,15米宽,两旁硬壁化,两岸留绿化美化带的新河涌,进一步改善绩东一社区的水环境。埒西一社区也投入140万元,将1.45公里长的小水沟扩至面宽9米的河涌。2004年,九洲基社区投入575万元,整治三条共2.6公里长的河涌,今年投入1100多万元的15米宽新涌正在施工中。2000年以来,村组负责整治的河道39.8公里,投入2420万元。此外,该镇还注重河道整治的质量,严格按规划控制河道的宽度及深度,做到整治一条成型一条,以点带面,使内河整治工作有序开展,逐渐营造优美水环境。
四、建章立制,优化管理,巩固内河整治有效成果。
为巩固内河整治成果,该镇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先后制定了《小榄镇关于河道堤防的管理规定》等7个文件,同时,明文规定将内河整治管理纳入镇村领导干部的岗位目标管理,划出责任区,包干落实,并列入文明村考核评比条件之一。还成立了专职的水政监察队伍,配备了水、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器材,严格按章执法。此外,还加强对水法规及河涌管理的有关规定的宣传,增强群众水患意识和水环境保护意识。
与此同时,小榄镇注重河岸环境整治。全镇一河两岸基本上都已进行了植树绿化美化,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在沙口涌两岸建造了一条文化走廊,即在3公里长的护河栏杆上,雕刻了孙中山事迹及四大名著故事的人物、事件的画面,在开展爱国主义和历史教育的同时,为该镇增添了一道独特风景线。
为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该镇下一步将建立与堤防、河网及抗灾相关的水利智能监控系统,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并决定自2005年起再用4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内河整治工作,计划投资4000多万元重点整治横海涌,彻底改善镇南部水环境;计划投入800多万元解决北部地区的内河水质及排涝问题;同时继续加大水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将科学的发展观落实到内河整治工作中,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上校, 积分 67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187 积分
原来中山的河涌是这样的!
&img src=&/bbs/F.11.4.9.37.409.jpg& border=0&&br&中山5年投入8亿元,致力水环境改造
百多内河涌重见碧水绿岸
来源于:中山日报 
  水面清波涟涟,两岸绿树成荫,铺设水泥路面,并安装了路灯,设置护栏和规划休闲区……有着岭南水乡之优雅环境的这条内河,是我市西区的“石特涌”。而在不久前,这里还是一条水体发黑发臭的河流。
& &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山内河污染日益突出,水质状况逐步下降,对全市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带来了极大影响。
  中山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所追求的不应是高能耗、高消费、高生态影响的物质文明,必须从单一追求经济繁荣转向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的共同繁荣作为现代化的根本目标。
  2000年8月起,一项关系子孙后代、关系中山可持续发展的民心工程正式启动:全面整治内河涌。据统计,到今年8月底,全市共投入内河整治资金约8.6亿元(含岐江河整治工程),累计整治主要河涌160多条400余公里。清理水浮莲及水面垃圾30万吨,清拆建筑物2500多间9万立方米,堤岸绿化26万平方米。
                  综合整治
               打造高层次的生态河涌
  内河建设和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提升整治成效。我市坚持规划先行,立足既要开发建设,也要保护围堤、控制水资源恶化的趋势,把内河建设成为兼有水利、交通和环保功能的河网目标。要求在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质量许可的前提下,妥善地解决好上下游、干支流、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制订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同时把内河整治与实施“碧水工程”,把水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堤围防护、航道清障、农桥农路建设、生态绿化与清理堤围违章建筑等结合起来。
  我市先后制订了《中山市围内河涌整治方案》、《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以指导各地工作,并要求各个镇区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全面制定内河整治计划,并作为任期目标的一项“民心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小榄镇以改善河道生态和景观为目标,聘请专业部门制定了《小榄镇镇域总体规划——河网规划图》,在整治内河方案中统筹考虑河岸的景观设计,雨污分流,拆屋还涌,退地还河,并在堤脚砌石护岸、堤顶硬底化、堤岸种植花草树木,同时采取合理调度全镇水闸泵站,利用潮差加速水体流动和置换,打造高层次的生态河涌,至今该镇内河整治投入已近亿元。南头镇聘请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对全镇54公里内河进行测量、论证、规划和设计,实行清淤、护岸、绿化、治污等综合整治,内河面貌焕然一新。
            突出重点
          岐江河成为整治样板
  内河存在的各种弊病是几十年长期积累下来的,整治工作量大,任务繁重,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以目前的财力和时间,很难毕其功于一役。
  对此,市一级的主攻方向放在污染、淤积严重的跨镇区公共河涌及贯穿中心城区的主干河道的整治上,在具体整治目标上则把改善内河水质作为首要任务。我市把贯穿中山全境的母亲河——岐江河作为整治重点和样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石岐城区段进行综合整治,目前,已完成岸墙整治203165米(两岸合计),绿化面积63130平方米,疏浚河道30.1公里,建设道路及铺设下水道等,投入资金共达2.3亿多元。
  各镇区结合自身实际,以“四早、三优先”原则开展内河整治:即崩塌严重的交通要道早整治,城区范围影响镇容镇貌的早整治,工业开发区范围的河涌早整治,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的早整治;先中心后边远、先主干后分支、先清淤后护岸。
  如三角镇的新涌、小榄镇的石龙涌、港口镇的石特涌、麻子涌神湾段都是临近中心城区的水上交通要道,因而成为整治的重点。此外,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和条件,在整治方式上有的以疏河清淤为主,有的则以清淤、加固支堤和砌石护岸并重。内河两岸则结合“绿化中山大地”的要求,宜树则林、宜竹则竹、宜果则果。
                 建管并重
               内河整治重在长效
  内河整治重在长效。保障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必须建管并重,建立一套内河管理的长效机制。
  为此,我市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市政府先后制订了《中山市镇村河涌水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关于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及《中山市内河涌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主干内河涌从两岸岸线起算,每侧5米为岸堤保护范围;其他内河涌从两岸岸线起算,每侧3米为岸堤保护范围,内河涌及其管理范围内不得擅自开发和建设。
  同时要求镇区应将内河涌整治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增加对内河涌整治的投入,有计划地清疏内河涌,砌石护岸,绿化河岸,提高内河涌的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内河涌环境和水体水质。从而逐步形成一套“五个一”内河管理机制:即有一个组织领导体系,有一支长年保洁队伍,有一项稳定的管理经费,有一条明确的工作目标,有一套完善有效的检查考核管理体系。
  为保证污水的达标排放,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意见》,提出对建设项目日处理能力1万吨以上污水处理厂的镇区,市政府按100万元/万吨标准给予补贴,目前我市火炬区、小榄、坦洲、三乡、板芙、大涌、港口等镇区已启动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成效明显
            河边居民又敢开窗了
  内河整治工作是一项“善待民生、深得民心”的工程,五年多来的内河整治已取得明显成效,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各镇区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使许多内河涌由过去的“死水”、“浊水”变成“活水”、“清水”,为全镇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水环境。我市经济最发达的小榄镇四年来投入巨资对其境内的河涌进行系统整治,共新开河道5000米,打捞沉船40多只,新建引水水闸1座,退地(屋)还河超1万平方米,全镇河涌普遍由原宽3—6米全面拓宽至10—15米,过去浊臭浅窄的河涌如今是鱼虾重现,人们又可以下河游泳捕鱼,实现了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
  我市母亲河——石岐河则通过多年的整治,水质由过去的五类恢复到四类,岐江河边又重现了往日的人流。坦洲镇、火炬区、板芙镇等地则率先在全省尝试利用水利设施,通过潮差水能动力和泵站抽水等机械动力的调度,加快河道水体的流动和置换,既改善水质,又使河道水位控制到景观用水标准,境内的张家边涌、前山水道、孖涌的水质明显好转。位于中山市城区的东区办事处投入数百万元,对淤积的大小鳌溪涌进行高标准整治,将地表水明渠与生活及工业污水暗渠进行分流,显著地改善了鳌溪涌的水质。
  火炬区、东区、小榄等镇区一些居住在河涌边的群众反映,原来为防臭味而长时间紧闭的窗户现在终于可以随心敞开。
  同时,各镇区在内河整治工作中,十分注意结合疏浚河涌,加固培高内堤,避免围堤漫顶,减少内涝,将内河整治与搞好村容镇貌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做好河涌的砌石护岸和美化绿化工作。使内河涌的防洪排涝能力得到增强,村容镇貌明显改善,我市各地的城镇功能品位进一步提升。
  目标:到2008年年底全市主要内河涌基本清淤完毕  
  目前,我市内河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然而,限于时间、财力和各项条件,我市内河整治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科学系统性规划不足,水体污染问题还未有效解决,公共河涌整治步伐较慢,内河功能尚未全面系统恢复,各地整治工作不平衡等。
  与此同时,内河综合管理亟待完善,整治成果难以切实保障巩固。内河整治前阶段工作主要是着眼于对河涌清淤、护岸、植树、绿化等工作,内河综合管理尚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很多河涌在整治的同时,污染源未杜绝,整治后续管理未跟上,重复淤积、重复污染。 
  有鉴于此,市政府决定自2006年起由市财政投入1亿元,对全市内河开展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整治。并制订更加完善的内河整治实施方案,目标是到2008年年底,全市主要内河涌基本清淤完毕,内河主要支堤加高培厚至能满足防洪、排涝和加速水体流动、恢复河流生态的标准,主要内河涌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以上,流经中心城区的河涌两岸得到绿化、美化和净化,确保将内河整治这项德政工程做细、做好、做实,惠在当代、利及后世。
  ■链接
  根据市水利部门的有关方案,下阶段的内河整治,要按照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先主干后支流,从大到小,抓好公共河涌、主干河涌和居民、企业等密集地的河涌整治。
  一是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跨镇区公共河涌的整治要上下游统一行动,整治好各自范围内河段,通过联动实现共同效益。二是要抓好主要河涌的整治,如中顺大围的岐江河、狮滘河、坦洲联围坦洲大涌、文明围的中心横河、五乡围的中心河、张家边联围的张家边涌、民三联围的三宝沥等河涌。三是要注重居民、企业等密集地的河涌整治,确保居民地及企业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各镇区则督促辖区所有机关、单位、小区、工商经营者自觉维护好自己的区域及周边环境卫生,保护整治成果。四是要把支堤加高培厚与河道清淤疏浚两个方面作为内河整治工作的主攻方向,并重实施,以提高河涌的运行水位,加快水体置换速度,从根本上提高水体质量,争取3年内把中顺大围及其它五大中型联围内河支堤全面加高到2米以上。
发布日期:日   网站编辑:管理员
=============================================================================================
2008年,我们中山市西河水利枢纽工程(重建,1.5亿元)完工后,岐江更加靓!哈哈~~~~
上校, 积分 67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187 积分
原来中山的河涌是这样的!
&img src=&/bbs/F.11.4.9.51.1410.jpg& border=0&&br&中山市岐江岸上的环保宣传。(中山休闲人拍摄)
南方网/news/gdnews/nanyuedadi/.htm
1.3亿整治河涌 中山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排全省第一
----------------------------------------------------
& & 南方网讯&&中山在广东省历来是水环境保护的佼佼者,如今更令人折服的是,中山市当初“宁弃数亿元也不上一个污染项目”的构想,事实上已起到了“既要金山银海更要绿水青山”的效应。这对于“发展经济不可能不污染环境”观点,是一服不可多得的提神醒脑剂!
& & 看如今,在广东中山市每条河流旁到处可见,嬉戏的孩子们在那里“钓鱼捉虾”,清澈的河流鱼人同乐等场景。更加吸引人的是,中山这个南粤的经济发达地区,水环境、生态环境的优美和繁荣富裕的实力,衬托得孙中山故居这座“伟人城市”更加熠熠生辉。去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达359.4亿元。
& & 投入1.3亿元整治河涌
& & 据悉,近两年来中山市投入内河整治的资金就达1.31亿元,经过全社会的重视和艰辛整治,全市60条内河由臭返绿,440公里长的河涌被疏通,水生态环境日益优化。中山市为彻底整治各镇区内河流域,确保内河整治工作5年任务3年完成,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突出重点,加快各镇区主干河涌及居民集中地河涌整治工程步伐;进一步协调水利、建设、林业、环保、农业、卫生、环卫等职能部门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围绕《中山市内河涌管理规定》,强化内河整治工程审批验收制度,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和使用。在广东省建设厅最近首次公布的2001年广东设市城市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的排序,中山市以65.43%的处理率名列第一。
& & 该市最富裕的东升镇,把内河整治和实施“碧水工程”纳入工业立镇、强镇富民政策中去,计划用4年时间投入640万元,将辖区内河涌进行全面清淤整治。小榄镇投入资金2474万元,彻底整治内河涌道,使以往又窄又臭的水沟变成了宽敞、洁净的清流水溪。(编辑:李美仪)
===========================================================================================
我们中山市虽然不是广东省最富裕的城市!但是我们中山市的生活污水处理率却是排全省第一!哈哈~~~~~
上校, 积分 67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187 积分
原来中山的河涌是这样的!
珠江综合整治工作简报 第10期
发布时间: 15:31:18    文章来源:
第10期(总第10期)
广东省珠江综合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 && &日
中山市内河涌整治初见成效
广东省综合整治珠江工作会议以后,中山市按照会议精神和省的总体部署,以镇区内河涌整治、石岐河整治、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及重点污染源整治等作为工作重点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内河涌综合整治力度大,效果好。中山市开展内河涌整治已有三年,今年结合省珠江综合整治的部署,要求各镇区年内规划整治2条以上污染较重的河涌。上半年,全市共投入1.2亿元,整治河涌250公里,完成土方200多万方,石方30万立方米,砼方7万立方米。通过各项工程、管理措施,把内河整治与防洪排涝、农田灌溉、工业发展和美化环境紧密结合,高标准整治,使水质及两岸环境明显改善,污染河涌逐渐减少,许多主要内河由“死水”、“浊水”变成了“活水”、“清水”。小榄镇、坦洲镇、火炬区、板芙镇等许多镇区还采取疏挖河涌、利用潮差水能动力和泵站抽水等措施,加快河道水体的流动和置换,增加河涌容量,既改善了水质又能有效控制河道水位,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整治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总结内河整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中山市结合实际,加快了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推进石岐河综合整治,今年将完成10.5公里疏浚工程和4620米岸墙工程,预计投入资金6771万元,部分工程接近完成,目前石岐河水质为Ⅳ类,两岸景观优美。启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工作,中山市对1万吨/日以上的污水处理厂,给予100万元/1万吨的补贴,促进了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目前火炬开发区等一批镇区正在开展污水处理厂规划和前期建设工作,计划扩容至20万吨/日的中嘉污水处理厂、首期12万吨/日的第二污水处理厂(即珍家山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作已经启动。重点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试点工作接近完成,中山市对占工业污染总负荷80%的181家企业实施全面达标,其中14家自行停产或关闭,122家已通过全面达标验收或待验收,整个验收工作将在9月基本完成,此举将有效削减工业污染负荷,促进水环境的改善。
上校, 积分 67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187 积分
原来中山的河涌是这样的!
中山东升镇成功创建省卫生镇
--------------------------------------------------------------------------------
  该镇把创建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稳步推进,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达98.2%
中山日报 日
  “东升镇高分通过考核鉴定,成功创建省卫生镇。”11月15日下午,广东省卫生镇考核鉴定组在对东升镇进行为期两天的考核后宣布。
  据了解,东升镇自去年8月份创卫以来,大手笔投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日前相关民意测验结果显示,群众对东升镇镇容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公厕卫生和公共场所等卫生状况满意率达98.2%。群众如此高的评价,正应了东升镇党委书记欧万洪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我们不是为了领‘牌子’而创卫,而是将创建作为一项改善投资环境和人民生活环境,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出发点的民生民心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走在路上,再也不用‘避开’河涌了,臭河涌已不复存在。”每天都要经过龙竹涌的陈伯深有体会。据介绍,近三年来,东升镇投入1350万元专门用于整治内河涌,先后改造整治了鸡笼涌、胜龙村至坦背村的火烧滘涌、同茂涌、东升龙竹涌等,让市民不用见涌绕路。2005年,为彻底改善水环境,还对镇里的813个直排式厕所进行整治,对95%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河涌保洁队伍还对镇内河涌实行定人定岗定河段保洁,及时打捞河面垃圾。对东升镇内几条主要河涌的保洁进行市场化运作,发包保洁。
  到东升打工已近4年的小林走在东升的街道上则不时感叹,“我来东升这三年,她变化不小。”据了解,东升三年来投入2.1亿元进行基础建设和环境改造,使东升镇面貌焕然一新,目标直指省卫生镇。对“明亮工程”300万元的投入,东升的夜变亮了;投入2100万元进行景观点缀,路边不乏花花草草,人均绿化面积达8平方米的东升变“漂亮”了……“还不止这些,我每天必去的市场都整齐卫生了。”林妈妈笑着告诉记者。原来,镇政府加大投入,对东升市场进行全面改造,将其升级为达标市场,还依照群众意愿,实行划行就市,高台摆卖等措施。
环境优美的公园一角。
  男女老少齐爱卫
  如今,走在东升的马路上,不时会看到驻足于宣传栏前仔细阅读健康教育知识的市民,学校里,健康教育宣传栏前总有带着好奇认真阅读的学生……东升镇政府在创卫的同时不忘从市民身上着手,利用公开信、宣传资料、广告、横幅、宣传栏等宣传媒介向人们普及健康卫生常识。63个健康教育专栏、频繁的健康教育讲座、《创卫聚焦》新闻等信息让市民应接不暇。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市民极其乐意接受这些健康常识的“狂轰乱炸”,男女老少一起学习健康卫生知识。据统计,东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0.5%,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9.2%,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93.5%和92.1%。
  所谓吸烟有害健康,为让市民拥有更健康的生活,东升镇在各类公共场所张贴了423个禁烟标志,拒绝任何烟草广告,随时随地提醒市民,“要关爱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垃圾日日清
  据悉,东升镇现有250多名环卫工人,一天中的16小时都能在镇区的主要街道上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东升人每天还能看到上门收集垃圾的叔叔阿姨们。在“叔叔阿姨”们的努力下,东升镇日产垃圾清运率为100%。
  为了让环卫工人的工作更好地开展,垃圾有“正当”去处,东升镇投入大笔资金新建城区垃圾中转站,添置2台清运车、3台垃圾收集车、700个果皮箱、20间环保垃圾收集屋等一批环卫设施。
  花巨资、人力处理固定垃圾外,东升镇还加大人力多次开展对“不守规矩”垃圾的整治,城管执法组就多次开展整治105国道和辖区内违规广告招牌、墙上垃圾、占道经营、乱摆乱卖清拆违章建筑遮光栅等行动,确保这些“不速之客”无匿身之处。
  内河整治已见成效。
  水源水质100%达标
  2003年,东升镇就已有先见之明,投入1500多万元改善东升自来水公司的设备和环境卫生,还更新改造了自来水管网,创卫以来,更是设立了专职环保人员严格执行环保工作,只为了让东升人随时随处喝到“放心水”。据省环境保护技术学校监测,东升镇100%建成区噪音达标,100%的水源水质达标,100%的地表水水质达标,100%的建成区烟尘控制区达标。2006年5月,所有注册登记危险废物产生的单位都将危险废物移交给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经营单位处理,力求减少二次污染,给市民以卫生环境。
  食品安全时时抓
  “现在对市场上卖的菜很放心,听说在改善食品卫生方面政府投入了一大笔钱。”刚从市场买菜回到家中的林妈妈安心地处理着买回来的肉菜。相关人员介绍,三年来,东升镇投入了100多万元组建镇农产品检测中心,还投入400多万元对农贸市场进行达标改造,落实三鸟销售实行销售与屠宰分离制度。
  据了解,让市民吃得放心外,东升镇对市民本身的身体健康也毫不放松,为建立和健全疫情报告网络和制度,各社区、村卫生服务站均设有兼职人员,做好计划免疫等接种工作。据统计,本地儿童“六苗”接种达98%,外地儿童“六苗”接种达97%,糖丸强化服食接种率98.9%。
  持之以恒除“四害”
  创卫以来,东升镇将“四害”工作列入镇政府工作计划和爱卫会的主要工作,积极开展除“四害”工作,有效控制“四害”孳生。据了解,三年来,东升镇加大人力对下水道、餐饮业集中地、城区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四害”进行灭杀外,还加大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清除“四害”的孳生地,从源头上根治“四害”的孳生。另外,在餐厅、食品加工场、仓库、电房等监督重点场所安装防蝇、防鼠设施。每月或每季度开展一次群众性除“四害”活动,清除卫生死角,让“四害”无处可躲,被中山市爱卫会授予“中山市灭鼠先进镇”和“中山市灭蝇先进镇”。
  卫生服务覆盖社区
  据统计,目前东升镇有13个“中山市卫生村”,其中包括4个“省卫生村”,在创建工作中,各村村内实行垃圾统一收集、车辆统一停放等措施。该镇还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健立和健全初级保健和疾控防疫、健康教育等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为100%。
干净漂亮的道路。
■客商眼中的新东升
  洁净东升迎来八方“客家人”
  市力劲机械有限公司行政副经理田军认为,城镇优美使更多外来人在此安居
  优美的周边环境成了公司的卖点,这使中山市力劲机械有限公司在吸引人才“战役”中获益匪浅。该公司行政副经理田军毫不掩饰地赞叹道:“东升镇政府明细的规划意识,让员工们更有信心地留在公司、留在东升镇发展下去,继而开拓一番美好事业。”
  从曾经的“尘土飞扬”到如今的风景如画,该公司着实享受到了周边环境美丽“变身”的好处。1994年,力劲机械有限公司被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到东升镇扎根。转眼间,厂房拔地而起,员工纷纷涌入。不过在那时,说起厂内环境,员工们竖起了大拇指;说起厂外周边环境,员工们却皱起了眉头。原来,厂外的公路建设较差,路两旁没有绿化没有安装路灯,白天车子过处“尘土飞扬”,晚上漆黑一片有路难行。另外,工厂周围的布局较乱,让人看去也顿觉烦心。“我们不仅希望有好的税收政策,还希望有好的居住、生活环境。”田军描述了当时众人的心情。
  众人的愿望很快就变成了现实。近年来,东升镇加大投入规划建设,使全镇环境逐渐美丽起来。现在,力劲机械有限公司门前的公路宽敞美丽,四周风景如画,而这些也成了公司招引人才的一大“卖点”。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被吸引了过来,他们在工作之余快乐地享受居住生活的乐趣。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地员工在东升镇购置房子,“安营扎寨”。
  “特别是今年以来,东升镇政府的规划建设越来越明朗,这使外地员工们都很开心,也就更放心地留在公司工作,而这也正是我们工厂最想看到的事情。”田军开心地笑了起来。
健身广场成了大家锻炼的好去处。
■居民眼中的新东升&&
环境改善了 收入增加了
  新胜村罗秋枝认为,卫生条件改善引来更多企业落户
  路通财通。东升镇新胜村的罗秋枝自豪地告诉记者,这几年东升镇投资环境好了,交通发达了,村里人也跟着富起来了。
  罗秋枝的自豪可谓有理有据。京珠高速、中江高速在东升镇均有出入口,而广珠轻轨在该镇设站,使得该镇的交通四通八达。交通的便捷,吸引更多的工厂在该镇投资建厂,于是房地产也兴旺了起来。“地价升了,从前11万元/亩,现在卖到了20多万元/亩。”罗秋枝说,这使许多农民从中获利。不过,让许多农民更开心的是,镇政府在促工业发展的同时,也注意保护环境,不仅镇上搞绿化,也不忘改善各村(社区)的居住生活环境。硬底化后道路变得更宽,路两旁绿树成荫。于是,优美的城镇环境引来工厂,优美的乡村环境引来了许多工厂的工人居住。据罗秋枝介绍,新胜村所有居民一年的出租物业收入就有好几百万元。慢慢的,许多农民房子越来越多,荷包越来越鼓,他们都富起来了。
  “物质生活富了可不能穷精神生活。”罗秋枝说,镇政府还协助各村建了文化广场,让富起来的村民多参与到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当中。现在,全镇所有的村(社区)都拥有了文化广场。每逢节日,文化广场上就会举行各样的活动,使全村(社区)人一起参与其中,既丰富生活,又促进了彼此间的感情。
  喝水不忘掘井人。“如果不是镇政府完善规划建设,改善全镇的居住生活环境,也许我们村也不会发展那么快。”罗秋枝向记者说道。
  东升镇位于中山市西北部,东临小榄水道,105国道、中江高速贯穿境内,是珠江三角洲重点工业卫星镇。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79.2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8个社区,户籍人口6.8万人,外来人口约6万人。在改革和发展中,东升镇党委、镇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两个适宜”城镇为目标,扎实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城镇发展水平,着力提升人民生活质素,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全面发展。2005年全镇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22.8%,工农业总产值126亿元,增长25%,各项税收收入5亿多元,增长19%,农村人均收入8168元,增长10%。经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东升镇先后获得“中山市文明镇”、“中山市卫生镇”、“广东省卫生先进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广东省办公家具专业镇”、“中国脆肉鲩之乡”等多项殊荣。
===============================================================================================
山区惠州哑毒的爸爸就在我们中山市东升镇工作,哑毒在国庆节期间共享天伦之乐,欢迎哑毒发表图片!哈哈~~~
上校, 积分 67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187 积分
原来中山的河涌是这样的!
中山市实现村村通自来水 解决了约4万人口用水难题
&&  今年国庆前,中山市坦洲镇、五桂山生态保护区、南朗镇、神湾镇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基本完工,所有铺设管道试压验收合格,并陆续投入使用。这标志着中山市最后14个未能饮用上合格自来水的村实现了通自来水,至此,中山全市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
  中山市历来都十分重视供水设施的建设,邻近市供水公司的区镇,主要是铺设镇内输水管道,接通市供水公司的供水。其余各镇都新建了供水厂,最早实现全镇普及自来水的是小榄镇,该镇于1994年建成日供水能力20万吨的大型供水厂,先后铺设供水管道155公里,镇村的自来水普及率均达100%。但是,该市的一些镇区偏远的农村,却因为山地、河涌、大沙田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制约,以及经济发展滞后等因素影响,未能饮上合格的自来水。至2006年底,全市还有3万多人未能用上合格、安全的自来水。
  今年年初,本届政府提出建设十项民生工程的工作目标,村村通自来水被列入其中之一。为了落实这项民生工程,市政府十分重视,先在今年1月19日在坦洲镇召开了市长现场办公会议,提出和布置了“村村通自来水”这项工作,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坦洲、南朗、神湾和五桂山4个镇区14个行政村的通自来水工作。
  中山市建设局作为中山市政府负责供水管理的职能部门承办这个任务后,积极负起责任,联合4个镇区的政府和市供水有限公司,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严格管理,跟踪服务,积极克服种种困难,加班加点,赶在国庆前提前完成了“村村通自来水工作”。本次“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投入资金约4133.86万元,铺设供水管道总长约67.718公里,解决了约4万人口的用水难题。为此,10月22日,市政府专门在坦洲镇新合村举办了村村通自来水仪式。
  摘自 广东省建设信息网  中山市建设局
上校, 积分 67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187 积分
原来中山的河涌是这样的!
& &&&中山市河网密度是中国较大的地区之一。各水道和河涌承纳了西、北江来水,每年4月开始涨水,10月逐渐下降,汛期达半年以上。东北部是北江水系的洪奇沥水道;中部是东海水道,下分支鸡鸦水道和小榄水道,汇合注入横门水道;西部为西江干流,在磨刀门出海。还有黄圃水道、黄沙沥等互相沟通,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河网地带。全市共有支流289条,全长977.1公里。主要水道:
& &&&鸡鸦水道&&北接容桂水道,两岸北起经东风、阜沙镇;东岸北起经南头镇、马新联围和民三联围,在大南尾与小榄水道汇流,注入横门水道出海,全长33公里,面宽200至300米。该水道渲泄西江洪流,两岸成为中山市的防洪地区。
& & 小榄水道&&北接顺德市马宁水道,于莺哥咀注入市境内。两岸途经小榄、坦背、港口镇;东岸途经东凤、阜沙镇,在大南尾与鸡鸦水道汇流注入横门水道出海。全长31公里,面宽150至300米。该水道渲泄上游西江洪水,河道两岸成为市境主要的防洪地区。
& & 横门水道&&上接小榄、鸡鸦、石岐水道,经张家边、中山港区,由横门流出珠江口。全长12公里,面宽800至1000米。
& & 黄沙沥&&西接鸡鸦水道,向东流经黄圃、三角镇边界,至石基沙头汇入洪奇沥,全长10公里,面宽130至150米。是黄圃镇、三角镇、民众镇农田的排灌河,又是鸡鸦水道的主要排洪分支。
& & 黄圃水道&&西接鸡鸦水道,东至三星围口接洪奇沥,全长11公里,面宽100至150米。是黄圃、南头镇农田的排灌河。
& & 石岐河&&横穿市境中部,往东北经郊区、张家边区出东河口水闸,注入横门水道;西往南经环城区和板芙镇,至西河口水闸,出螺洲门,全长46公里,面宽80至200米。
& & 北台溪&&发源于五桂山的风吹罗带峰和梅花地顶之间。主干流向北及西北,流经槟榔山、石莹桥,转西抵梅花坑经马槽水出石鼓挞、南坑口、紫泥湾等村,经大东洋山穿过岐关公路的北台桥,绕湖洲山北麓注入石岐河。全长23公里,面宽6至12米。
& & 大环河(小隐涌)& & 发源于五桂山主峰和风吹罗带峰之间。主干流向北及东北,流经大寮村会童子坑水,过旧屋林,出西桠,经大环村,注入横门水道。全长25公里,面宽8至15米。
===============================================================================================
贫穷的山区惠州人,至今还搞不懂什么是“涌”呢!多多走出山门多多向珠三角的人们请教吧!哈哈~~~~~
上校, 积分 67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187 积分
原来中山的河涌是这样的!
小榄通过环境优美乡镇验收
发布日期:&&
& & 由省环保局副局长陈敏率领的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组织专家考核验收组,7月25日对申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小榄镇进行了考核验收。专家组认为,小榄镇具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条件,一致同意通过考核。小榄镇成为我市首个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验收的镇。
  小榄镇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中山市建设全国生态市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活动,投入50亿元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创造适宜创业、适宜居住的优美环境。三年来,该镇投入资金6140万元,整治河涌20条,长度35公里,城镇建成区绿化率达到33.3%,群众对镇环境状况满意率达98%。专家组组长、省环境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冯劲表示,小榄镇各项指标都达到考核标准要求,具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条件,专家组一致同意推荐小榄镇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 & 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是我市创建全国生态市的重要内容。市政府已决定:到2007年,全市80%的镇区都要创建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现首批申报创建的镇有小榄镇和沙溪镇。
============================================================================================
至于我们中山市的河涌水质怎么样?也并不是中山休闲人我说是2类水质就是2类水质的,反正我们中山市在2008年争取成为全国第一批全省第一个“全国生态示范城市”!如果,我们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的中山市都失败了,中山休闲人我相信广东省是全军覆灭了!多说无益,大家就拭目以待吧!哈哈~~~~~~~~
中士, 积分 8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6 积分
Re:Re:Re:Re:Re:Re:原来中山的河涌是这样的!
再次呼吁中山休闲人停止变态的攻击行为,不要拿中山当炮灰!
上校, 积分 67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187 积分
原来中山的河涌是这样的!
我们中山市共辖24个镇区。
目前止,中山休闲人我知道已有如下镇区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5、火炬开发区
10、板芙镇
11、三乡镇
12、东升镇
13、南朗镇
、、、、、、
、、、、、、
、、、、、、
上校, 积分 67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187 积分
原来中山的河涌是这样的!
贫穷的山区惠州变灰州?哈哈~~~~~~
中士, 积分 8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6 积分
Re:原来中山的河涌是这样的!
这个中山真是劲是否是外省马甲?
少校, 积分 192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723 积分
中山重金属污染严重!!!!
新华网广州12月12日电(记者李四清)针对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现象,中山市农业部门在广东省率先进行耕地重金属监测,评估蔬菜基地重金属污染风险,研究和开发针对各种不同污染土壤的相关修复措施和技术。
据国家环保总局牵头的一项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壤调查结果初步显示:广东珠江三角洲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严重超标。中山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镉、镍、铜超标率分别为50%、43%和10.9%。
蔬菜是极易受重金属污染和影响的农作物,是重金属进入人体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农贸市场蔬菜的抽查结果表明,重金属超标严重,其中汞超标率45.5%、铅超标率24.2%、镉超标率9.9%。
---------------------------------------------------------------------------
中山重金属污染严重!
中士, 积分 8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6 积分
Re:中山重金属污染严重!!!!
新华网广州12月12日电(记者李四清)针对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现象,中山市农业部门在广东省率先进行耕地重金属监测,评估蔬菜基地重金属污染风险,研究和开发针对各种不同污染土壤的相关修复措施和技术。
据国家环保总局牵头的一项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壤调查结果初步显示:广东珠江三角洲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严重超标。中山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镉、镍、铜超标率分别为50%、43%和10.9%。
蔬菜是极易受重金属污染和影响的农作物,是重金属进入人体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农贸市场蔬菜的抽查结果表明,重金属超标严重,其中汞超标率45.5%、铅超标率24.2%、镉超标率9.9%。
---------------------------------------------------------------------------
中山重金属污染严重!
===========================================================================
悚目惊心!
少校, 积分 192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723 积分
Re:Re:中山重金属污染严重!!!!
&img src=&/bbs/F.11.5.13.6.251.jpg& border=0&&br&中山市绝大部分河涌都是劣Ⅳ类以下水质,中山河涌污染悚目惊心!
下士, 积分 1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6 积分
Re:Re:Re:中山重金属污染严重!!!!
无聊!!! 发来发去都是那一两张图片!
上校, 积分 67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187 积分
贫穷的山区惠州土壤重金属严重超标!!!转贴也要转个公正的哦。哈哈~~~~~
------------------------------------------------------------------------------
广东启动地质调查为珠三角土壤重金属超标把脉
   中国地调局和广东省政府日前首次启动对珠三角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业地质环境的全面调查。
  当前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据统计我国重金属污染面积至少2000万公顷。从2002年开始,国家环保总局《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探查研究》项目对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跟踪调查,最近得出的调查结果显示:珠三角土壤汞、镍污染最严重,蔬菜中铅、镉残留较多;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严重”超标。
  据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万洪富介绍,珠三角污染的整体程度和长三角、京津地区差不多,但污染种类不同。珠三角的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等市都参与了此次土壤质量调查,西江流域受污染情况较东江流域严重。调查显示,珠三角土壤中汞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特别是由烧碱、汞化物的制作过程中大量废水污物排放造成的,这些污染物未得到有效处理即被排向河流。广东省环保局去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广东20%的农田灌溉水源都受到了汞污染。
  调查还显示,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及化肥,在珠三角各市农田蔬菜里发现了较多的农药残留,有的地方蔬菜硝酸盐超标达70%,硝酸盐可还原为致癌的亚硝酸盐。不过硝酸盐和农药残留都容易处理,用清洗浸泡的方法可以去除,而重金属却是难以用清洗的方法清除的。在汞、镍污染严重的农田、菜地里生长的蔬菜,重金属残留却以铅、镉为最多。万洪富解释说,蔬菜里的重金属,主要来自植物对土壤的直接吸收利用,珠三角城市过多的工业污水废气及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原因。
  广东省地质勘查部门的初步调查证实,广东省耕地土壤质量有恶化趋势。在珠江河口周边约1万平方千米范围内,土壤高氟异常区5263平方千米,高镉异常区逾6000平方千米,受人为污染导致土壤中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异常高,镉、汞、砷、铜、铅、镍、铬等8种元素污染面积达5500平方千米。耕地质量下降不仅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还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为此,广东省政府最近批准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农业地质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该调查将对4万平方公里的土壤环境中的53种化学元素做出全面勘测。这是广东首次开展的专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它将为珠三角地区制定和调整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基础依据。调查项目计划今年启动,将于2006年完成。(记者 张翼鹏)
   自人民日报
上校, 积分 67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187 积分
中国有哪个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不超标?
关键是检不检测、有没有钱进行修复,你们贫穷的山区惠州有钱修复吗?哈哈~~~~~
=============================================================================
广东中山对菜地进行重金属污染检测和土壤修复
&&日10:31& &
  针对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现象,中山市农业部门在广东省率先进行耕地重金属监测,评估蔬菜基地重金属污染风险,研究和开发针对各种不同污染土壤的相关修复措施和技术。
  据国家环保总局牵头的一项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壤调查结果初步显示:广东珠江三角洲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严重超标。中山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镉、镍、铜超标率分别为50%、43%和10.9%。
  蔬菜是极易受重金属污染和影响的农作物,是重金属进入人体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农贸市场蔬菜的抽查结果表明,重金属超标严重,其中汞超标率45.5%、铅超标率24.2%、镉超标率9.9%。
  为避免食用受重金属污染的农产品危害人体健康,中山市农业部门2006年12月底将正式启动“蔬菜基地重金属评价与修复”课题研究,通过对全市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土壤、灌溉水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价,摸清重金属污染现状、污染分布与程度,针对性地研究降低蔬菜重金属的土壤调控技术和叶面调控技术,同时和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研究低富集蔬菜和高富集作物进行间、套种的边生产边修复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调控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抑制重金属向植物体内的迁移。
  据中山市农业部门介绍,“蔬菜基地重金属评价与修复”研究课题完成最少需要三年,其最终目标是在蔬菜基地检测的基础上,延伸到该市所有耕地的监测,逐步建立一个科学的土地信息数据库,以更好地服务政府决策和指导农业生产。(李四清)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扎西)
上校, 积分 67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187 积分
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的特色蔬菜产业
港澳市民爱吃中山蔬菜
-----------------------------------------------------------------
来源于:中山日报 日 第 4334 期 A2版  
  中山网讯 除了水产、花木、香蕉外,中山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是什么?是蔬菜。根据市场需要,中山近年来高度重视蔬菜生产,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农产品流通体系完善顺畅等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的特色蔬菜产业,在不断丰富市民“菜篮子”的同时,出口蔬菜量也逐步加大。
& & 中山毗邻港澳,交通发达,气候温和,蔬菜出口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优势,针对港澳市场和东南亚市场的需求和消费习惯,我市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和种植习惯,种植特色蔬菜供出口。坦洲镇通过利用遮光网等设施栽培技术,引导农民种植反季节生菜、菜心、小白菜,成为澳门叶菜类产品的主要供应地;三角、黄圃等地,目前年出口港澳或东南亚市场的冬瓜、粉葛近万吨。此外,还逐步形成了民众上网葱、沙溪象角西洋菜和蕹菜、横门莲藕、黄圃吴栏粉葛等十几个拳头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去年全市蔬菜出口3.7万吨,金额6475万元,中山蔬菜已成为港澳市场较有优势的品牌产品。
  我市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对所有较大规模的蔬菜基地进行改造,抓好蔬菜生产的规划布局,积极引导和扶持蔬菜生产向适度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培育适度规模连片集中的蔬菜生产基地。到目前为止,我市已形成北半部(三角、黄圃、阜沙)的冬瓜、粉葛产业区和中部(沙溪、大涌)的水生蔬菜产业区;民众镇、坦洲镇、港口镇等蔬菜产量较高的地区都大力建设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目前,全市90%以上的蔬菜基本实现了基地化生产。
发布日期:日  作者:记者 赖有生 通讯员 万国富 彭颖杰  网站编辑:陆超虹
  南方农村报    南方都市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河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