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再升级后,2017年银行监管趋势理财会怎样

& 梅世云:银行理财监管升级可能被误解
发布于 日 22:10&&
关联行业:
关联概念:
与朋友分享:
和讯网消息 2017年中国财富论坛于本月16日至18日在青岛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财富发展的新全球化时代”,论坛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财 经》、《财经》(博客,微博)智库承办,和讯网作为特邀媒体全程直播。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董事长梅世云在发言中指出,银行确实有经营风险,监管的意图在于把握好风险的敞口,降低或者减少风险敞口。金融监管升级或者从严是监管政策在不断地落实和完善,或者说有些检查的力度在加大而已,很多文件不是临时出台的,很多要求不是现在才有。另外就银行理财监管而言,中国没有国际上严。以下为实录:梅世云:很高兴来到这个论坛。刚才我们领导蔡主席已经表达了我们银行业的一些心声,我在这把银行理财的情况简单地介绍一下。第一个,银行业的理财总体来看,我觉得用数据说话的话,大概有六个特点,第一个就是在平稳地增长。到今年4月份,我们发行的产品支数保持在21%的增长速度,我们的金额大概也是保持在17%、18%左右的增长速度。第二个,银行业的理财突出了支持实体经济这样的总目标。按照中央的要求,现在银行理财的资金大概是三分之二的资金都在支持理财。第三个,为老百姓带来了很多的财产性收入。运用银行自身的优势,贯彻普惠金融的理念,为全国的老百姓的财富增长做出了贡献。像去年一年,我们一般的个人类的理财产品为老百姓实现的收益大概是4600多亿元。第四个,风险可控。我们银行对理财产品发行有一套规定,对它有一个风险本金的评价,我们银行发行的我们叫三级,中等量风险的产品应该说占了99%,所以银行在风险的控制方面传承了这样一个传统,所以银行理财行业的风险应该说是可控的。第五个,这些年来,转轨的速度在加快。我们尽量让银行的理财产品向浮动收益转型,尽量打破刚兑,我们号召银行发行了浮动的收益性理财产品,现在这样的产品数已经占到了全部银行业理财产品数的78%,应该说这是第五个特点。第六个,银行业理财的信息实现了集中。这个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在银监会的指导下,我们理财中心建设了一个全国的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所有理财产品对资产信息和产品本身的信息都要在这个登记系统里面进行登记,这个系统已经运转了四年,所以说我觉得第一个是信息实现了集中。而且今天李文红主任也讲了,所有的理财产品只要在这个系统登记以后才能发行,而且这个产品通过以后会自动给一个号,这个号可以在相关地方查到,只有这个号才能够成为合规的产品,才能发行。这是信息集中的第一点。第二点,中国理财网的建设。这个网站把全国银行业的理财产品每天所发行产品的主要信息在这个网上都能看到,产品的名称,产品的特点以及产品的收益率等等相关情况,而且通过这个网站可以查到你们所买的产品是真的是假的,防止飞单。银行业理财信息披露的程度和以前笔前进了一大步,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情况。第二个情况,对今天这个会的主题的想法,不一定正确,你们叫监管新政下的资管业务影响及应对,我想了很久这个主题我到这来是不是合适,这是不是新政,我还真是做过这个思考,而且你们给的材料里面还有些话说去监管,都不是那么回事,文学语言太多了一点。但是我觉得当前这个形势,我想谈一下这些政策的体会,不能说是意见。第一个,从银监会出台的这些内容来看,因为我们长期作为一个市场的中介机构,为银行服务,也为监管部门服务,这些年来对银监会所发文件的学习,我看到的新政没有太多,所以我对这个标题的理解就是我们看得太多。所以我觉得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一些金融的本质,搞金融的人,一些本质的要求,也是国外的一些基本的经验或者常规的做法,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第二个,从资本的属性来看,资本本身是要赚钱的,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呢?中国现在赚钱的欲望全社会都很强,就从银行业来讲,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数字,银行业每个月获取的资金10万多亿,每个月所发行的债券资产,说实在话,1万亿都不到,这些钱都去哪了?说白了,从监管来讲不可能让钱像水一样到处漫灌,总得有一些规范性的东西。作为我们自身来讲,刚才我们蔡主席讲要明确我们的职责,这些东西我们也在考量,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一些监管的措施,有些也是必要的。这是我想讲的第二点,对大家讲的这些政策,我想谈的。第三个,从风险管理来讲,银行确确实实有经营风险,但是这个风险的敞口到底放多大?所以我想这些监管的政策无非就是提醒大家注意一下风险的敞口,尤其在当前这样一个新常态下如何把握好风险的敞口,可能真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来降低或者减少一些风险敞口。从这个点出发,我觉得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两个词,一个是规范,一个是发展。另外一个,从当前理财业务实践来看,我感觉有几个问题确实也存在,我们现在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些隐形的担保或者刚性兑付的问题,有一些银行管的资产跟底层资产不清的问题,也有些委托太多的问题,这些东西都是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确实还是需要我们来重新审视。另外一个,我要跟大家讲清楚,这样一些政策、对策,我个人的理解,有的人说这是监管升级或者从严,我的理解是监管政策在不断地落实和完善,或者说有些检查的力度在加大而已,所以有很多文件,你们讲的这些文件,其实多少年前就是这个要求,不是现在才有这个要求。所以我想这个方面有些银行想说这个可能是临时的,通过我的观察,我觉得还真可能不是临时的,这应该说是市场的基本要求。你们也不要说等检查完以后又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这个可能性很小。其实要说我们理财这个行业的监管政策和国际上来比的话,我们会比很多条,我们都没有人家那么严。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对你们这个标题我的一些想法。今后怎么办,我觉得任何事情,做金融行业的人,我觉得还是回归到金融基本的本源。一个还是要注意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可能是我们最根本的一条。第二个,还是要给老百姓提供更多的财富和价值。第三个,还是要考虑加强内部管理和内部建设,很多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这个人才队伍的能力培养机制,我觉得现在是很大的问题。从监管这个方面来讲,下一步更多的是要提高一些登记制度和第三方的托管制度,这样一些制度的安排。我大概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日 摘于 和讯)
相关阅读:
& [] & [] & [] & [] & [] & [] & [] & [] & [] & []
美国 纳斯达克
美国 标准普尔
美国 道琼斯
香港 恒生指数
日本 日经225
韩国 KOSPI200
英国 FTSE100
法国 CAC40
德国 DAX指数
power by GOOGLE
赞助商链接(广告)
今日股市猛料
我们渴望倾听您的声音
请输入您对云财经的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方式(可选):&
感谢您帮助改进云财经,我们将会更好地为您服务!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银行理财穿透式监管升级,房地产融资敲响警钟来源:苏宁财富资讯(ID:SuningWealthInsights)作者:赵卿今年以来,不论是央行,还是银监会,都加强了对银行表外理财业务的监管。最近,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穿透登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尽快完善理财投资业务和登记工作制度,并且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中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登记底层基础资产和负债信息,可谓对银行理财的穿透式监管再升级。那么,银行理财业务对银行到底有多重要?监管升级对银行发展又有什么影响?未来银行业务将往何处去?本文将一一解析。银行理财业务对银行有多重要?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实际上是伴随着银行业的经营转型,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传统息差盈利模式受到挑战,净息差大幅收窄,从2013年末的2.75%降至2017年3月末的2.03%,下降了26.18%。按照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将近200万亿的资产规模进行估算,假设生息资产占到总资产的90%,净息差下降四分之一,银行净利息收入减少1.3万亿,按上市银行35%左右的营业利润率计算,净利润减少近0.45万亿。这是什么概念?2015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整体税收利润也就1.97万亿。由此可见,净息差降低而减少的净利润占到了银行整体税收利润的23%左右。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大幅下滑,2011年达到近十年的巅峰,增速接近40%,此后一路下滑,至2015年更是首年增速仅有个位数增长,当期仅有2.39%(参见下图),2016年银行业整体税收利润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从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看,仍然维持在2%-3%之间,保持低速增长。在银行利息收入减少的同时,非息收入占比大幅提高,而理财业务的中间业务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银行而言,净利润增长的动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模,特别是在净息差下降时,生息资产规模扩张成为主要动力。但是,表内资产规模的扩张受到资本约束,坏账率提高也使得银行放贷意愿不强。而表外理财业务的发展似乎为银行摆脱资本束缚提供了一条解决路径,同时,表外业务对银行而言不需要承担刚性兑付责任,也不需要计提拨备。所以,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理财产品余额也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虽然2016年增速大幅下降,但是在2010年至2015年这6年间,理财产品余额增速始终保持在55%以上(参见图2),远高于银行业总资产规模16%左右的平均增速。
上一页&1共3页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赵卿:银行理财穿透式监管升级 房地产融资敲响警钟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
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
  作者:赵卿 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今年以来,不论是央行,还是银监会,都加强了对银行表外理财业务的监管。最近,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产品穿透登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尽快完善业务和登记工作制度,并且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中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登记底层基础资产和负债信息,可谓对银行理财的穿透式监管再升级。那么,银行理财业务对银行到底有多重要?监管升级对银行发展又有什么影响?未来银行业务将往何处去?本文将一一解析。
  银行理财业务对银行有多重要?
  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实际上是伴随着银行业的经营转型,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传统息差盈利模式受到挑战,净息差大幅收窄,从2013年末的2.75%降至2017年3月末的2.03%,下降了26.18%。按照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将近200万亿的资产规模进行估算,假设生息资产占到总资产的90%,净息差下降四分之一,银行净利息收入减少1.3万亿,按35%左右的营业利润率计算,净利润减少近0.45万亿。这是什么概念?2015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整体税收利润也就1.97万亿。由此可见,净息差降低而减少的净利润占到了银行整体税收利润的23%左右。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大幅下滑,2011年达到近十年的巅峰,增速接近40%,此后一路下滑,至2015年更是首年增速仅有个位数增长,当期仅有2.39%(参见下图),2016年银行业整体税收利润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从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看,仍然维持在2%-3%之间,保持低速增长。在银行利息收入减少的同时,非息收入占比大幅提高,而理财业务的中间业务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对银行而言,净利润增长的动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模,特别是在净息差下降时,生息资产规模扩张成为主要动力。但是,表内资产规模的扩张受到资本约束,坏账率提高也使得银行放贷意愿不强。而表外理财业务的发展似乎为银行摆脱资本束缚提供了一条解决路径,同时,表外业务对银行而言不需要承担刚性兑付责任,也不需要计提拨备。
  所以,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理财产品余额也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虽然2016年增速大幅下降,但是在2010年至2015年这6年间,理财产品余额增速始终保持在55%以上(参见图2),远高于银行业总资产规模16%左右的平均增速。
  银行表外资产的快速扩张,使得理财产品余额占总资产规模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10年的2.97%提升至2015年末的11.79%,无形之中,银行表外理财的发展提高了银行的杠杆。
  特别是中小银行,其表外理财规模扩张速度远高于国有大行。年,上市五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三年平均理财产品余额增速分别为29.57%、53.11%和46.31%。2016年对银行理财业务而言,无疑是强监管年,各类规模增速因此下滑,特别是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增速从2015年的77.58%降至2016年的27%(参见图3)。
  虽然增速下滑明显,但存量规模仍然很大,特别是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理财产品余额的规模甚至占到了总资产规模的30%以上,最高的占到了40%。所以,表外理财这部分隐性杠杆,也是引起了监管的注意,从2016年至今,一系列有关整顿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相继出台。
  监管升级对银行理财影响多大?
  2016年10月,央行向部分银行下发《关于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测算的通知》,要求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的测算范围。这对银行规模的边际扩张起到了约束作用,因为相较于银行有限的资本而言,杠杆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在MPA考核体系中,与广义信贷规模相关的指标有两个:
  一是资本和杠杆情况中的资本充足率,考察实际资本充足率与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的差值,只要此考核项不达标,就落入了C档评级;
  二是资产负债情况中的广义信贷,比较广义信贷增速与目标M2增速的偏离值。所以,在考核理财规模后,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中要考察逆周期资本缓冲,而该指标就是取决于广义信贷增速与目标GDP和目标CPI二者之和的差额。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2010年至2016年6月末,理财产品规模增速始终保持在40%以上,远高于银行业总资产规模16%左右的平均增速,所以,新考核范围下,广义信贷增速将会大幅提高,从而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将会提高,很多过度依赖于表外理财规模扩张的中小银行将会面临较大的考核压力。所以,MPA考核新规对银行的影响是从整体规模上影响理财业务,从2016年末各类银行理财产品余额的增速看,确实出现了大幅下降。
  在2017年3月的讲话中,主席就提到对银行理财业务要进行四方面的约束:
  “一是要引导理财产品更多地投向标准化金融资产;
  二是要求理财产品与所投资产相对应,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三是严控期限错配和杠杆投资,不得开展滚动发售、混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资金池理财业务;
  四是严格控制嵌套投资,加强银行理财对接资管计划和委外投资的监管,强化穿透管理,缩短融资链条。”
  随后,银监会陆续推出整治“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并提出要防范“十大风险”。在银行业的这轮自查中,主要是针对同业业务、理财业务中存在的跨市场、跨行业交叉性业务中存在的杠杆高、嵌套多、链条长、套利多等问题。
  《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穿透登记工作的通知》(理财中心发[2017]14号),要求银行理财必须按照逐层穿透原则进行登记,即“对于多层嵌套情况,也须按照逐层穿透原则登记至最底层基础资产和负债信息。”此前的要求仅限于登记底层基础资产,而本通知监管要求加强,逐层登记,对资产穿透和覆盖力度更强。同时,要求对底层资产和负债登记,即“不得漏登或主观不登底层负债”,这条实际上是对理财产品的杠杆部分进行监管。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一个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规模是10亿,通过回购加杠杆1亿,这1亿相当于负债,在新规出台后,也需要登记。这个办法的出台,实际上是为了更加明确银行理财资金的投向,提高理财产品的透明度。通过逐层穿透登记,对于多层嵌套的产品,对每一层的投向和资产负债规模都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通过对底层基础资产的负债登记,可以有效防范违规加杠杆,控制银行理财的表外杠杆规模。
  所以,表外理财业务的监管,主要是提高产品透明度,同时降低表外杠杆规模,让理财业务更加规范。
  理财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于一些不符合信贷条件的贷款业务,如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通过加通道走表外理财的模式投出去,变向放贷。后来还有资金空转,在“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托投资”这个模式中,资金持续在体系内流转,并未进入实体经济,也没有满足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
  理财业务监管加强将有何影响?
  一是理财业务规模增长将继续放缓,尤其是增长较为迅速的同业理财和城商行理财预计会明显放缓。2016年同业理财占比20%,意味着资金空转已经成为理财的重要模式,预计今年这部分理财规模会受到抑制。2016年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余额占比提升了将近4%,预计今年这部分理财产品规模增速也会明显放缓。未来理财产品会更多投向标准化金融资产,自身的杠杆、投向、期限也会受到更多的监管,产品信息也更加透明,相信未来的理财产品更多的是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资管产品。
  二是实体经济融资利率会提升。理财赚钱的一大模式是期限错配,即发行却投资于期限较长的非标资产,2016年非标投资占理财产品资金运用的比例为17.5%。考虑到银行理财整体规模增长将下降,意味着通过理财而获得资金的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新增信贷需求可能会得不到满足,贷款供给的下降或许会推升实体经济融资利率水平。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苏宁财富资讯”。苏宁金融研究院授权金融界网站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果您有干货观点或文章,愿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意见参考。无论您是权威专家、财经评论家还是智库机构,我们都欢迎您积极踊跃投稿,入驻金融界网站,邮箱地址:,咨询电话:010-7。期待您的加入!)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银行理财2017:监管再升级 挥别高增长
手机看热销基金排行分享
来源:中国证券报
,抢购高收益理财产品:详情咨询:400-166-1188
  扩张了多年的规模或在2017年挥别高增长。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控风险、去杠杆将成为未来监管部门对待银行理财业务的主基调,出台全面的、系统性的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办法是大概率事件。尤其是城商行、农商行等理财业务或面临困境。
  对于银行委外业务而言,表外理财业务整体增速放缓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委外投资资金供给,但出于提高业务整体收益率等因素考虑,委外业务受重视程度可能进一步提高,委外投资规模仍有继续增长可能。
  规模增速放缓
  岁末年初的理财市场上出现一波“翘尾行情”。民生证券监测数据显示,按照银行期限分类统计,上周(日-日),3个月以内产品共发行1065只;3个月至6个月产品共476只;6个月至1年期产品共252只;1年以上期限产品共15只。本周,3个月至6个月、6个月至12个月期限品种发行占比较上周提高。
  不难发现,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提升理财产品收益来迅速吸取资金,仍是不少银行调节流动性的重要方式。不少银行业内人士坦言,上述情况在2017年发生的频率将会越来越低。
  “现在银行的杠杆真是降下来了,大家都在主动控制规模。”四川一家城商行金融市场业务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尽管到了往年冲时点的日子,但他所在的这家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并没有显著提高。他预计,今年该行全年都将维持规模增速放缓、预期收益率平稳下滑情况。
  (601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近年来,在表内资产增速受限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普遍将发展表外业务、做大表外资产规模作为转型主要方向。尤其是表外理财业务,2016年以来,虽增速有所下降,但同比增幅仍达40%以上,大幅高于其他业务。2016年底,人民银行和相继推出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政策及《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这两项政策措施的落地将对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业务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看来,2017年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增速必然大幅下降,并远低于2015年、2016年增长水平。“表外理财业务纳入MPA监管框架后,其增速越快,所要求的资本充足率就越高,而目前多数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接近监管红线。在这种情况下,理财规模增速与表内的广义增速保持一致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也就是15%以内的增长水平,这与此前几年银行动辄50%以上的增长水平是不可比拟的。”
  曾刚指出,2015年、2016年市场经历较严重的“资产荒”,这不可避免地会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产生影响。考虑到2017年金融层面去杠杆、防风险的主基调,金融市场利率下行的可能性小,或给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带来正面影响,整体收益率水平可能高于2016年。
  华创人士表示,目前,一行三会联合监管及银监会对理财产品监管升级的框架基本搭建完毕,后期包括理财征求意见稿在内的监管制度随时可能出台,监管已成为制约理财产品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利润空间被压缩,部分银行甚至会出现亏损,未来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和规模均会出现边际收缩。
  监管全面升级“在路上”
  近两年,银行理财业务增长快速,导致其风险管理较混乱、风险积聚速度加快。业内人士预计,监管层可能会出台一套全面的、系统性的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办法。
  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举例来说,近一年来表外同业理财业务发展快速,一个季度出现翻番情况也较常见。过快的发展使得同业理财面临客户、资产同质化情况,同时期限错配因素也使得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积聚速度加快。“一些银行的同业理财业务异化为套利工具,一旦发生风险,传染速度难以想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交叉性金融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被“点名”。银监会要求实施穿透原则,对资金源于银行体系的各类交叉金融业务,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纳入全面风险管理;做实并表监管。并强调今年要开展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的“三套利”专项治理,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规问题,使查处真正成为监管利剑。
  曾刚认为,未来银行理财业务风险在上升,推出系统性的监管措施很有必要。尤其是针对银行理财业务中易出问题的环节,还需单独制定监管细则。“近年来,银行理财资金的一个重要投资渠道是通过委外业务,预计接下来委外业务仍会保持一定的增长规模,尤其是小银行进行委外业务不可避免。这个模式往往涉及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合作,监管部门有必要对委外业务具体流程、选择标准、风险限额等予以明确。从银行自身来说,也必须尽快完善风险管控等。”
  大小银行策略分化
  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随着政策基调的转变及经济形势的变化,监管层对于理财业务相关监管措施的落地、执行等,将会对银行理财尤其是投资结构产生较大影响。非标资产仍是表外理财的主要投资标的之一,但相关调整落地后意味着在MPA体系内无论信贷资产在表内或表外,在监管上的要求差别不大,商业银行通过非标投资形式把表内业务转移至表外来规避监管的需求也将大幅减少。这将推动商业银行不断改变表外理财资产配置和业务管理模式。
  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三季度末各银行类型理财资金委托外部投资在该类型总存续规模中的资金平均占比为12.77%,按目前常规的四大类型银行来划分,国有银行委外占比最低为8.03%,股份制银行委外占比9.73%,城市商业银行委外占比为24.86%,农村金融机构委外占比高达49.68%。
  多位国有大行人士表示,预计今年大型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策略会逐渐从以自营为主,逐步转向自营和委外并重。与大银行加码委外不同,城商行、农商行等由于牌照不全、投资能力等因素制约,在权益投资方面仍将面临严格监管。
  普益标准研究员丘剑军表示,中小型银行因资金成本高、资管专业人才缺乏等限制,要实现规模的跨越式扩张,只能加大与外部机构合作力度,资产端利益被迫让渡出部分给外部机构,理财业务收益被压缩。一季度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体系,银行理财业务纳入监管,规模增速受限已成定局。对于委外需求较高的城商行、农商行而言,受限于广义信贷增速不得超过M2增速22%的限制,理财业务规模增速被套上了“枷锁”。理财业务规模增速达到上限后,中小型银行理财业务或面临“薄利”之后无法多销的困境。
  丘剑军表示,这就倒逼中小型银行进行一系列调整:一是放缓委外业务扩张,在理财业务规模上限范围内,通过提高自身资产管理水平提升理财业务收益水平;二是减少负债端利差让渡水平。其中,放缓委外业务扩张速度符合健康长远发展的诉求,因此,2017年委外业务高速增长局面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稳步上升甚至短期内的规模萎缩。而对于收益的让渡,MPA也有一定的限制。MPA会就利率定价行为进行具体考查,特别是对不理性利率定价行为作出甄别,并进行评估,这就意味着加强对银行负债端的监管。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郭亮
相关阅读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
注: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金融界基金超市共2824只基金,全场购买手续费1折起!
股票型收益榜
混合型收益榜
金融界旗下基金交易平台
证监会授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资金同卡进出,银行加密保证
每日爆款 新手专享
新手专享12%约定借款利率
精选产品0费用存取,1元起投7&24小时随时取现,秒到账历史年化收益9%-17.75%500元起投,申购费1折7.2%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84 天可投金额 331,000 元8.0%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80 天可投金额 692,000 元8.0%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80 天可投金额 0 元
基金收益排行
最高收益TOP5
最低风险TOP5
最热销TOP5
24小时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排行
这个钱包能赚钱
7日年化收益3.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银行业监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