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失踪”其实是被骗,银行存款利息计算器凭什么成“冤大头”

财务报表是公司写给股东的情书
某项资产未来所能带来的现金流的现值。

---------------------

1.首先有购置成本,然后才有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是一个倒算出来的数值,实际上是个折现率 某项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按这个值折现,恰好等于该项资产的取…

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比较特殊,通常限于金融行业,这里就不讨论了。 对于金融资产的分类,准则里主要强调是以企业的持有意图进行分类,只是所谓“持有意图”可以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1、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计量方法有公允价值计量和现值计量(摊余…

权责发生制是主要原理,权责发生制要求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按照收入和费用的权利和义务为准。意思就是这个钱我们该拿多少拿多少,该付多少付多少。 再看持有至中的债券,债券的面值就是应该支付的价款,票面利率就是我每一个会计期间该得的利息。但是期初的…

年利率达到5.2%,先不说划不划算,还是挺吸引人的,尽管坤鹏论看到下边的回答中说这么高的利率,应该是银行将理财产品模糊化了,但坤鹏论在去年存钱的时候,真的遇到过达到这个利率的存款,记得没错的话应该是锦州银行的五年定期存款。

如果按照央行的基准利率看,真的低得不能再低,定期存款最长三年,年利率为2.75%,但一些地方或小银行为了吸纳存款,将利率提得很高,如丹东银行、农商银行,3年定期存款的利率为4.125%,一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都比央行三年定期年利率高,达到3.0%。

单纯看5.2%的年利率,够高了,许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都控制在年收益5%以下。但有一点你不要忘了,这是存五年定期,也就是五年之内,这钱拿出来,就按活期利率算了,说明流动性十分差。既不适合老年人,也不知道急用钱的年轻人,所以即使这么高的利率,也并不是大家都枪着去买。

当时坤鹏论去存款的时候就考虑再三,后来将资金选择存农商银行的三年定期一部分,另一部分存一年定期,就是害怕中途有急用,拿不出钱来。所以说划不划算需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判断,如果这个钱就是多余的钱,而且还想既安全,收益率也较高,那么这么高年利率的存款是值得购买的。

为什么钱总是不够花?看完你就明白了

         我想旅游,没钱!我想吃顿高档自助,没钱!我想买房子买车,没钱!一个月工资从来都是吃饭+房子+还信用卡+买生活用品+社交,怎么回事?!钱钱何时不知不觉地从腰包里悄悄飞走了?到月底还要苦苦计算,还有几天开工资?


A说:我也想节省,可是一到某些时候,比方说商场大减价或者朋友聚会,我这银子就控制不了的往外流。 

B说:工资虽然不多,生活也够了,可是却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赶上个闺蜜结婚,眼看着就入不敷出了…… 

C说:我虽说不节省,但是花钱时还是肉疼的。可是自从有了信用卡,刷卡不眨眼,那叫一个爽啊,腰板也硬了,有保障啊。可是一到账单日,真实欲哭无泪啊。 

D说: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如今渚事皆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关键是,柴米油盐件件都要钱,连空调都不敢多用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我弱弱地说一句,其实,你们几个说的现象我都有…… ……沉默中……综上所述,不管谦虚还是实话,妹子们都有种赚钱不够花的感觉。其实许多的道理大家都可以理解,比方说:妹子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先看个小测试,假设你去一家商店买一盏灯,售价100元。后来你在隔2条街的另一家商店发现了同样的灯,只卖75元。你会到第二家商店去买吗?现在,假设你要买一套餐桌椅,你发现在一家商店的售价是1775元。同样,在隔2条街的另一家商店,只卖1750元。你会到第二家商店去买吗? 

         测试结果显示,很多人会穿过2条街去买灯,却不太情愿为了餐桌椅多跑同样一段路。虽然两者情况相同:为了省下25元钱,多走2条街。 

这说明:人们习惯于把小的开支藏在大的开支里面,以获得一种心理的慰籍。人都有为自己的行为找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的习惯。100元钱的灯与75元钱的灯,其节省了25元钱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可1775元钱的桌子与1750元钱的桌子,其差额与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差悬殊。由此可见,相同的差额,其商品本身的价格越低,人们就越会注意到节省的效果,而商品本身的价格越高,就越会忽略。 

再比方你买了一个电视,4000元。而你正好在逛商场的同时看中一款你一直很喜欢却又用不上的400元的电烤箱,这个时侯,如果推销员跟你推销这款电烤箱的时候,你还能忍住“诱惑”吗?估计一般人都会忍不住。因为对于4000来说,400元真是九牛一毛。 

还说这个电视和电烤箱的问题,买了电视,你会想买一个比较好的电视柜,因为旧的电视柜很难配得上这个崭新的电视。而买了电烤箱,连带的消费是食材+电费,因为你需要“完美”的使用新的东西。这就是说,开支越大,带给人的期望或想象就越大,人们就越不可能理性的管理自己的财务。 

想像一下,钱是不是也这样如流水般溜走了? 

再举个例子,假设你除了5000元的薪资外,又有了一笔1000元的额外收入。你是把这1000元与5000元一样看待,还是大手大脚地花掉这1000元?一般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在他们看来,1000元仿佛是意外之财,在你心中的价值就降低了。由此看来,你付出的精力越多,时间越长,就越会珍惜得到的回报。你不会珍惜那些付出精力少或时间短的回报。想想你们的意外之财都花到哪去了吧? 

另外:商场超市经常打出所谓的促销策略,促销策略形式多样,但是目的只有一样,从你的钱包里拿钱!

打折品便宜,甚至是市价的5折以下,甚至坚挺着从来不打折的商家也会偶尔推出点小恩小惠,这简直让一些兄弟姐妹们疯狂了,经常买不喜欢的东西,吃不了的东西,因为当时你给自己的理由是反正以后用得着,不行送人也合算,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等等,岂不知,你的日常开支就悄悄的被这些“无用品”瓜分了。 

举了这几个例子,妹子可谓心有戚戚焉,可是,我们又该怎么从心理学角度约束自己而达到理财目的呢? 

明确你的金钱观。 

你必须清楚金钱能够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这样你会从容的多。 

记账能够约束你的消费行为。研究证明,纸上合约比口头合约更加能够起到作用。所以对于不会理财的80后,记账是王道。 

制定花钱预算。 

你把本月花销制定一个详细计划,越细越好,包括你准备往干洗店送几件衣服…… 

善用零存整取。 

每月固定存一部分钱,用来垫底。在这里提醒朋友们一句,你就当这部分钱不是你的…… 

善待意外之财。 

这个很重要,每个人都觉得意外之财就是惊喜,活该消费掉。你可以试试把“意外之财”储蓄3个月以上,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储蓄带来的满足感与日俱增,时间越长,你就越舍不得随意花掉。这是以静制动的方法。 

理性消费,不当“冤大头” 

看清促销本质,回归到理性,你会发现钱包鼓了,家里的“破烂”少了。成就感会让你坚持原则的。 

多丰富自己。多看看书。 

好的爱好会让你减少逛街消费的欲望和时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然,爱好打麻将除外。 就想买东西,不买难受的妹子们请咨询心理医生。哈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存款利息计算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