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们的存款是如何被2018年银行存款利率花掉的

上半年,我们的存款是如何被银行的花掉?
三、借给居民和企业的款项:表现为上面9“发放贷款及垫款”(1.59万亿)在总资产当中占比是最大的;四、银行的投资:表现为上面5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490亿)、10中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02亿)、11当中的“持有到期投资”(3028亿)、13当中的“应收投资款项”(4644亿),这些资产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债券,名称不同而已。下面是上半年平安银行(000001)的负债构成表2一、从央行借来的钱:体现为1当中的“向中央银行存款”(846亿),借钱的方式一般有逆回购、MLF、再贴现等;二、从同行借来的钱:体现为2当中的“同业存入及拆入”(4129亿),4当中的“拆入资金”(264亿),7当中的“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490亿),三类借钱方式实质为仍然属于发行债券的一类。三、从居民和企业借来的钱:体现为8当中的“客户存款”(1.9万亿),在总负债中占比是最大的。四、其他方式借来的钱(其他金融机构):体现为13当中的“应付债券”(3506亿),一般是发行金融债。通过与去年同期(2016年6月)的半年对比,小白发现两大问题:1、同业之间(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借钱规模仍然在快速扩张,以“存放同业款项”为例,上年同期是1581亿,今年增加到了1723亿。如果同业负债规模增长得太快,实际上是意味着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不利于向实体经济输血,正常来说钱是这样进入实体经济的:“央行-银行A-实体经济”,如果同业负债增长得太快,就会变成“央行-银行A-信托B-券商C-实体经济”,层层传导,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2、银行的资产仍然在增加,平安银行去年同期的资产是2.8万亿,今年是3万亿。银行资产的扩张(扩表),意味资本规模继续膨胀,同时也意味着企业资产的增加。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栗子:A企业从B银行贷款1亿;1、对银行来说贷款新增了1亿,即“发放贷款及垫款”这个项目增加了1亿,进而导致资产增加了1亿。2、对A企业来说,负债增加了1亿,但总资产也增加了1亿,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以从最新公布的三家银行半年报来看,银行显然没有像外界预言的因为金融系统的去杠杆,以及央行控制货币总量导致资产规模的下降。
来源:小白读财经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健康保险数据显示,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原保费收入从6...
原标题:【注意】民间四大高额返利平台全部爆雷...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已经有约30家上市公司发布认购私募基金的公告。...
现在网络上流传一个段子:和什么人在一起很重要。因为和谁在一起会决定你将来成...上半年,我们的存款是如何被银行的花掉?
小白读财经
三、借给居民和企业的款项:表现为上面9“发放贷款及垫款”(1.59万亿)在总资产当中占比是最大的;四、银行的投资:表现为上面5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490亿)、10中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02亿)、11当中的“持有到期投资”(3028亿)、13当中的“应收投资款项”(4644亿),这些资产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债券,名称不同而已。下面是上半年平安银行(000001)的负债构成表2一、从央行借来的钱:体现为1当中的“向中央银行存款”(846亿),借钱的方式一般有逆回购、MLF、再贴现等;二、从同行借来的钱:体现为2当中的“同业存入及拆入”(4129亿),4当中的“拆入资金”(264亿),7当中的“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490亿),三类借钱方式实质为仍然属于发行债券的一类。三、从居民和企业借来的钱:体现为8当中的“客户存款”(1.9万亿),在总负债中占比是最大的。四、其他方式借来的钱(其他金融机构):体现为13当中的“应付债券”(3506亿),一般是发行金融债。通过与去年同期(2016年6月)的半年对比,小白发现两大问题:1、同业之间(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借钱规模仍然在快速扩张,以“存放同业款项”为例,上年同期是1581亿,今年增加到了1723亿。如果同业负债规模增长得太快,实际上是意味着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不利于向实体经济输血,正常来说钱是这样进入实体经济的:“央行-银行A-实体经济”,如果同业负债增长得太快,就会变成“央行-银行A-信托B-券商C-实体经济”,层层传导,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2、银行的资产仍然在增加,平安银行去年同期的资产是2.8万亿,今年是3万亿。银行资产的扩张(扩表),意味资本规模继续膨胀,同时也意味着企业资产的增加。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栗子:A企业从B银行贷款1亿;1、对银行来说贷款新增了1亿,即“发放贷款及垫款”这个项目增加了1亿,进而导致资产增加了1亿。2、对A企业来说,负债增加了1亿,但总资产也增加了1亿,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以从最新公布的三家银行半年报来看,银行显然没有像外界预言的因为金融系统的去杠杆,以及央行控制货币总量导致资产规模的下降。上半年,我们的存款是如何被银行花掉的?
文/小白读财经(ID:veekn365)
巴菲特有句老话,“只有在退潮时才知道谁一直在裸泳”。8月份是上市银行公布半年报的重要时间窗口,上市银行披露季也随之到来。
今年和往年差不多,银行在选择公布半年报的时间点上总是姗姗来迟,目前,公布半年报的银行只有三家(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常熟银行),其他大多数选择在年报披露截止日期前几天发布。
该来的总会来,无论何时发布,该披露的信息还是要披露的,但为什么作为金融市场主角的银行却总是扭扭捏捏呢?
那是因为这些信息太重要了,一旦公布会影响股东情绪,同时也等于告诉对手自己的底牌!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看银行报表,一是作为投资人的你,想知道未来股票涨跌的信息,
二是想知道自己在银行的存款是怎么被花掉的。现在就第二点小白和大家说道说道:
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一笔钱的流向一般是这样的:“央行-金融体系(主要是银行)-实体经济”。
银行体系是这笔资金链中的中心环节,背靠着央行,下对接着实体经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银行的资金来源:央行(向央行借款)、同行(同业负债)、个人和企业(存款);
2、银行的资金去向:央行(存在央行的资金)、同行(同业借贷)、个人和企业(贷款)、银行投资;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下面是上半年平安银行(000001)的资产构成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银行的资产主要来自于向外借出的资金,我们把上面的逻辑整理一下就会变成这样:
一、借给央行的款项:在上面的科目中表现为1项当中的“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金额一共是2899亿。这个科目具体来说就是银行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
二、借给同行的款项:表现为上面2中的“存放同业款项”(1723亿)、3中的“拆出资金”(645亿)、7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4亿);
三、借给居民和企业的款项:表现为上面9“发放贷款及垫款”(1.59万亿)在总资产当中占比是最大的;
四、银行的投资:表现为上面5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490亿)、10中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02亿)、11当中的“持有到期投资”(3028亿)、13当中的“应收投资款项”(4644亿),这些资产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债券,名称不同而已。
下面是上半年平安银行(000001)的负债构成
一、从央行借来的钱:体现为1当中的“向中央银行存款”(846亿),借钱的方式一般有逆回购、MLF、再贴现等;
二、从同行借来的钱:体现为2当中的“同业存入及拆入”(4129亿),4当中的“拆入资金”(264亿),7当中的“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490亿),三类借钱方式实质为仍然属于发行债券的一类。
三、从居民和企业借来的钱:体现为8当中的“客户存款”(1.9万亿),在总负债中占比是最大的。
四、其他方式借来的钱(其他金融机构):体现为13当中的“应付债券”(3506亿),一般是发行金融债。
通过与去年同期(2016年6月)的半年对比,小白发现两大问题:
1、同业之间(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借钱规模仍然在快速扩张,以“存放同业款项”为例,上年同期是1581亿,今年增加到了1723亿。如果同业负债规模增长得太快,实际上是意味着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不利于向实体经济输血,正常来说钱是这样进入实体经济的:“央行-银行A-实体经济”,如果同业负债增长得太快,就会变成“央行-银行A-信托B-券商C-实体经济”,层层传导,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
2、银行的资产仍然在增加,平安银行去年同期的资产是2.8万亿,今年是3万亿。银行资产的扩张(扩表),意味资本规模继续膨胀,同时也意味着企业资产的增加。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举个栗子:A企业从B银行贷款1亿;
1、对银行来说贷款新增了1亿,即“发放贷款及垫款”这个项目增加了1亿,进而导致资产增加了1亿。
2、对A企业来说,负债增加了1亿,但总资产也增加了1亿,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以从最新公布的三家银行半年报来看,银行显然没有像外界预言的因为金融系统的去杠杆,以及央行控制货币总量导致资产规模的下降。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ID:veekn365),订阅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
我们不追求高大上,只用普通老百姓都听得懂的大白话,让你学财经,懂理财,跟着小白读财经,财经从此so easy!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渥金--银行存管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平均年化收益13.57%,上线两年零坏账!
渥金--银行存管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平均年化收益13.57%,上线两年零坏账!
今日搜狐热点上半年,我们的存款是如何被银行花掉的?
  文/小白读财经(ID:veekn365)
  巴菲特有句老话,“只有在退潮时才知道谁一直在裸泳”。8月份是上市银行公布半年报的重要时间窗口,上市银行披露季也随之到来。
  今年和往年差不多,银行在选择公布半年报的时间点上总是姗姗来迟,目前,公布半年报的银行只有三家(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常熟银行),其他大多数选择在年报披露截止日期前几天发布。
  该来的总会来,无论何时发布,该披露的信息还是要披露的,但为什么作为金融市场主角的银行却总是扭扭捏捏呢?
  那是因为这些信息太重要了,一旦公布会影响股东情绪,同时也等于告诉对手自己的底牌!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看银行报表,一是作为投资人的你,想知道未来股票涨跌的信息,
  二是想知道自己在银行的存款是怎么被花掉的。现在就第二点小白和大家说道说道:
  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一笔钱的流向一般是这样的:“央行-金融体系(主要是银行)-实体经济”。
  银行体系是这笔资金链中的中心环节,背靠着央行,下对接着实体经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银行的资金来源:央行(向央行借款)、同行(同业负债)、个人和企业(存款);
  2、银行的资金去向:央行(存在央行的资金)、同行(同业借贷)、个人和企业(贷款)、银行投资;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下面是上半年平安银行(000001)的资产构成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银行的资产主要来自于向外借出的资金,我们把上面的逻辑整理一下就会变成这样:
  一、借给央行的款项:在上面的科目中表现为1项当中的“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金额一共是2899亿。这个科目具体来说就是银行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
  二、借给同行的款项:表现为上面2中的“存放同业款项”(1723亿)、3中的“拆出资金”(645亿)、7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4亿);
  三、借给居民和企业的款项:表现为上面9“发放贷款及垫款”(1.59万亿)在总资产当中占比是最大的;
  四、银行的投资:表现为上面5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490亿)、10中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02亿)、11当中的“持有到期投资”(3028亿)、13当中的“应收投资款项”(4644亿),这些资产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债券,名称不同而已。
  下面是上半年平安银行(000001)的负债构成
  一、从央行借来的钱:体现为1当中的“向中央银行存款”(846亿),借钱的方式一般有逆回购、MLF、再贴现等;
  二、从同行借来的钱:体现为2当中的“同业存入及拆入”(4129亿),4当中的“拆入资金”(264亿),7当中的“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490亿),三类借钱方式实质为仍然属于发行债券的一类。
  三、从居民和企业借来的钱:体现为8当中的“客户存款”(1.9万亿),在总负债中占比是最大的。
  四、其他方式借来的钱(其他金融机构):体现为13当中的“应付债券”(3506亿),一般是发行金融债。
  通过与去年同期(2016年6月)的半年对比,小白发现两大问题:
  1、同业之间(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借钱规模仍然在快速扩张,以“存放同业款项”为例,上年同期是1581亿,今年增加到了1723亿。如果同业负债规模增长得太快,实际上是意味着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不利于向实体经济输血,正常来说钱是这样进入实体经济的:“央行-银行A-实体经济”,如果同业负债增长得太快,就会变成“央行-银行A-信托B-券商C-实体经济”,层层传导,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
  2、银行的资产仍然在增加,平安银行去年同期的资产是2.8万亿,今年是3万亿。银行资产的扩张(扩表),意味资本规模继续膨胀,同时也意味着企业资产的增加。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举个栗子:A企业从B银行贷款1亿;
  1、对银行来说贷款新增了1亿,即“发放贷款及垫款”这个项目增加了1亿,进而导致资产增加了1亿。
  2、对A企业来说,负债增加了1亿,但总资产也增加了1亿,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以从最新公布的三家银行半年报来看,银行显然没有像外界预言的因为金融系统的去杠杆,以及央行控制货币总量导致资产规模的下降。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ID:veekn365),订阅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
  我们不追求高大上,只用普通老百姓都听得懂的大白话,让你学财经,懂理财,跟着小白读财经,财经从此so easy!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微信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存款利息计算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