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老年人口储蓄充足的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更加令人期待吗?_百度知道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更加令人期待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随着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政策落地,湾区经济有望进一步融合发展,经济地位进一步提升。3月9日,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张晓明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下一步将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务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包括要通过对相关的法律政策调整完善,对有关的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来促进大湾区里面的人员、货物、资金、信息更便捷地流通,使大湾区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集聚整合,使粤港澳三方的优势能够得到互补,产生一种协同效应。他还举例说,香港在金融、教育、医疗、服务业以及国际联系方面有很多优势,可以把这些优势和广东的产业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大湾区里面打造世界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惠及大湾区里面的所有居民、包括港澳同胞的优质生活圈。“假以时日,粤港澳大湾区一定能够建成足以和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相媲美的国际大湾区。”
采纳率:92%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可以输入30字
您所在的位置:
工银国际研究周报: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机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我们在此报告中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优势、挑战与困境、路径探讨等。并分析其对各板块的影响,及当中的投资机遇。具体来说,粤港澳大湾区是推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区域经济规划。随着规划的推进,特别是交通运输的提升,大湾区的西部与中部可能会有更大的产业发展,东部则更多是产业升级,进而带来人口流入,有利于房地产,消费、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发展。也会带来互联网行业部分企业的发展空间。
  总理李克强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市(珠三角)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
  从世界经济版图来看,发展条件最好的、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都集中在沿海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几个湾区仍有不小的差距,2015年人均GDP只有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四分之一,东京湾区的三分之一。
  珠三角与港澳间具有很强的产业互补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以发挥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和国际化营商环境,发挥澳门的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葡经贸合作平台,发挥珠三角9市的科技创新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地处国际交通要冲,中国南方交通枢纽和“一国两制”交汇之地,还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门户”,形成了以“跨界”交通为特色,辐射国内国外的综合交通体系。
  大湾区的东部与西部经济是不平衡的。目前较为发达的深圳、香港都处于湾区的东部;中部的广州和佛山经济规模虽然较大,但在泛珠三角的GDP占比近年也有所下降;而大湾区的西部经济总量不大。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面积与人口也有巨大的不平衡。虽然城市拥有聚集效应,产业适度集中能够提高产生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但过高的密度的负面影响也不小。大湾区最主要的基建就是交通运输方面的,交通运输也会对当地的经济格局带来最为直接的影响。
  在“一小时”经济圈逐步建立之后,大湾区西部区域将获得制造业较快的发展。深圳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应是科技创新和金融方面,广州生产要素成本低于深圳,在传统行业还会有较大的空间。受益于大湾区产业集群的进一步优化,汽车、电子、化工有可能是受益最大的。此外,一些中低端的包括鞋类、玩具、灯具、家具行业也有部分受益。交通运输行业也是受益较大的行业,机场、港口、高速公路都是下一步投资的重点。
  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人口的流入,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需求增长。人口增长会使消费、医疗、教育、金融在内的众多服务类行业也有会不错的发展机遇。此外,更多的创新类企业集中于深圳,也会带来互联网行业部分企业的发展空间,此外,还会有利于附近拥有水泥产能的企业。&
  作者:工银国际研究部
  免责声明:本研究报告由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分析师撰写,研究报告所引用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分析师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判断,不代表工商银行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报告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版权仅为工商银行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工商银行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解析粤港澳大湾区前世今生:四方面投资机会
自2008年以来,支持粤港澳地区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从2008年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年)》到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些都为粤港澳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站在当前时点,我们来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前世今生及未来可能的投资机会。全球经济新引擎:湾区经济从全球视野看,湾区经济已经成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地理上看,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湾区经济是指依托世界级港口(群),发挥地理和生态环境优势,背靠广阔腹地,沿海湾开放创新、集聚发展,具有世界影响的区域经济。目前,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是世界公认的三大湾区,湾区经济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一般而言,湾区经济具有高度开放、创新引领、宜居宜业、区域协同等四大特征:1.高度开放。由于依托港口发展,湾区海运发达,港口城市成为交通枢纽与对外开放的门户,有利于国际贸易与外来投资,经济开放性较强。同时,湾区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加强了湾区的民族文化融合,形成了开放包容的移民文化。如纽约湾区外籍居民来自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占纽约总人口的40%。2.创新引领。由于湾区经济的高度开放,相较于内陆城市更容易汇集人才资源与信息,催生创新成果。同时,创新又反作用于湾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推动新的产业衍生与集聚,故而创新是湾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3.宜居宜业。这是湾区经济发展的环境优势。湾区自然环境优美,并且港口城市作为新兴城市设计时注重以人为本,依山临海适宜居住。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加上开放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众多投资和新兴产业发展。4.区域协同。港口城市与湾区腹地相互依存,港口城市壮大后对周边区域会产生外溢效应,周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此外,港口的金融、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也需要广阔的湾区腹地作为支撑。从湾区经济形态演变看规模效应。湾区经济发展形态演变主要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四个阶段。港口经济阶段。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港口城市经济活动单一,主要是装卸运输,范围局限于港区内部,对于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也不显著。此阶段港口是湾区最重要的形态,港口区位优势起到了决定作用。工业经济阶段。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左右,港口城市以临港工业为主导,经济活动范围向港区外扩展,港口城市成为制造业中心,加上工业文明和海洋运输的优势,推动了临港工业的集聚发展。以东京湾区为例,由横滨港、东京港等6个港口延伸发展,形成了京滨、京叶两大工业地带。服务经济阶段。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以服务业为主导,港口经济活动拓展至周边城市,湾区核心城市成为区域或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节点。例如东京、纽约湾区,此阶段出于劳动力成本及环境保护等原因,临港工业大规模转移,金融、船舶租赁等服务业兴起,城市功能由制造中心向生产服务中心转移,湾区核心城市对周边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更为显著。创新经济阶段。二十一世纪以来,湾区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经济活动范围更广阔,形成多极增长的区域发展格局。此阶段的主要代表是旧金山湾区。经过前面几个阶段的发展,旧金山湾区的人才、资本、技术、文化等诸多要素集聚融合,规模效益促进了创新型经济的兴盛,使其成为全球高新技术发祥地。硅谷内现有8000多家高新技术公司,以产业为主导引领潮流。从横向角度,我们来比较一下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级湾区的异同点。从人口规模看,2015年粤港澳湾区、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的常住人口数量分别为6765万人、4347万人、2340万人、715万人。从土地面积看,上述地区分别为5.65万平方公里、3.67万平方公里、2.14万平方公里、1.8万平方公里。从经济总量看,2015年东京湾区、纽约湾区、粤港澳湾区、旧金山湾区的GDP总量分别为1.8万亿美元、1.4万亿美元、1.24万亿美元、0.8万亿美元。但从人均GDP看,2015年旧金山湾区人均GDP最高,超过11万美元,粤港澳湾区不足2万美元,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产业结构看,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湾区的GDP主要由第三产业构成,比重均在80%以上,第一产业接近于零。其中纽约湾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最大,达到89.4%,粤港澳湾区第三产业占比最低,为55.6%。相比较而言,旧金山湾区对粤港澳湾区最具借鉴意义,核心城市旧金山和深圳在产业结构、城市定位方面都具备可比性。从产业结构看,深圳与旧金山均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金融服务业为侧重点,并且多元发展新兴产业。在城市定位上,旧金山的发展关键是高新技术产业和富于创新精神,同样深圳定位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城市,2015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847.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3.4%。粤港澳大湾区的前世今生粤港澳合作历程不断升级一衣带水是粤港澳地区的重要区域性特征,而粤港澳合作也从最初的1.0时代发展到现在的3.0时代。“前店后厂”是粤港澳合作1.0时代的主要特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开启了粤港澳“前店后厂”的工业合作与地域分工模式,由港澳提供技术和平台,利用流入广东的廉价劳动力等自然资源进行产品生产,最终产品借助港澳出口外销,粤港澳三地形成了全球生产网络中不可分割的加工贸易链条。服务业为主的粤港澳合作2.0时代。进入2000年以后,粤港澳合作着眼于突破单纯的产业合作局限,向纵深化发展。鉴于粤港澳三方优势产业互补性特征,粤港澳在此阶段的合作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尤其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合作不断加强。广东与香港的贸易额从2003年的592.56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5916.6亿美元,增加近10倍。2014年粤港澳地区也率先实现了区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极大地增强了粤港澳三地的发展动力。宏观战略导向的粤港澳合作3.0时代。2014年广东自贸区成立后,制度创新为粤港澳生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战略推进了粤港澳在跨境金融、航运物流、服务贸易等领域更深远的合作,粤港澳在对外开放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战略角色。区位优势明显 创新能力突出举足轻重,粤港澳经济总量大。粤港澳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为9.35万亿元,占全国的12%(包含港澳),对外贸易总额近12万亿元。其中,大湾区内11个城市GDP分别为香港(2.09万亿元)、广州(1.96万亿元)、深圳(1.95万亿元)、佛山(0.86万亿元)、东莞(0.68万亿元)、惠州(0.34万亿元)、中山(0.32万亿元)、澳门(0.30万亿元)、江门(0.24万亿元)、珠海(0.22万亿元)、肇庆(0.21万亿元)。从人口看,2015年大湾区内11个城市常住人口分别为香港(647万)、广州(1350万)、深圳(1138万)、佛山(743万)、东莞(825万)、惠州(476万)、中山(320万)、澳门(65万)、江门(452万)、珠海(163万)、肇庆(401万)。地理区位优势明显,科技创新实力突出。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粤港澳地区拥有世界级的海港群,其中深圳、广州和香港的商业港口规模最大,2016年世界十大港口中珠三角占据了三席:深圳港(全球第三,2420万标准箱)、香港(全球第五,1946万标准箱)、广州港(全球第七,1762万标准箱)。截至2016年底,珠三角地区高速通车总里程达到7673公里,拥有广州、香港、深圳、澳门和珠海共5座干线机场,城际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已经达到350公里。此外,还规划建设15条共计1430公里的城际轨道交通路线,以期形成珠三角城市群内“一小时城轨交通圈”。到2020年,区内铁路运营里程将达5500公里,公路总里程达25万公里。此外,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大大提高区内交通的便利程度。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粤港澳科技创新实力非常突出。2016年广东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9857家,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居全国第一,全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二,技术自给率达70%,有效发明专利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第一,其中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56%。另外,粤港澳地区拥有1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3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超过200所普通高校和200万在校大学生。此外,粤港澳地区还拥有3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拥有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粤港澳地区还拥有华为、、腾讯等一大批全球知名的创新型企业。区位分工明确 优势互补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区位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共涉及珠三角9座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区,香港定位于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澳门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广州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深圳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东莞打造国际制造名城,惠州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和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佛山力争成为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广东民营经济第一大市,中山与江门都定位于发展制造业,其中江门致力于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基地。肇庆积极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定位于建设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珠海则是连通内地与澳门的桥头堡。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展望同为国家战略,使命定位各不相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标志着继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之后,粤港澳大湾区正式成为又一个国家战略。同为国家级区域战略,三地定位各不相同,京津冀一体化重在“疏通”。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京津冀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长江经济带重在“保护、转型、城镇化”,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而粤港澳大湾区重在“对外开放”,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与京津冀及长江经济带相比,粤港澳市场化程度更高,民营经济更为活跃。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粤港澳大湾区的前身是珠三角,2008年广东省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年)》,对珠三角的战略定位是科学发展实验区和改革先行区,重在扩内需和区域一体化。作为省级战略改革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内部,而毗邻港澳的协同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于是201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湾区经济”,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写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接力珠三角发展规划,有望成为未来泛珠三角地区的顶层设计。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加入让原本的省内一体化战略升级为国家规划下的三地跨制度合作,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回顾历史,对对外开放的态度由原本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深化为国内外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其中特别提到扩大对香港、澳门开放合作,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接力珠三角成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发挥湾区经济优势,三地协同发展。不同于雄安新区的“新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是在历经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地经济发展,为实现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激发经济新动能而设立的,其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三地互利互补。香港和澳门可以给珠三角带来高素质的营商环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可向珠三角输送金融服务、国际化人才、国际法律会计准则以及营商环境;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可以与珠三角及内地开展旅游、会展商贸、中医药等产业合作。反过来,珠三角能够给香港和澳门提供什么?首先,可以利用自贸区放宽准入限制、简化审批环节,推动港澳企业赴内地投资;其次,双方可实现人才流动,珠三角给香港、澳门特区的年轻人,特别是底层的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缓解港澳地区部分青年的就业压力。在互利互补的基础上,双方有望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如债券通开通后,支持泛珠三角区域内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和香港企业在内地发行人民币债券,加强资本市场和金融创新合作。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机会今年中央将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从目前情况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有望成为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东南区域的发展总规划。结合2016年3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我们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可能有四大投资机会。1.交通基础设施对接。交通技术设施的完善是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基础,而大湾区交通建设的主方向是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完善连接港澳与内地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如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莲塘/香园围口岸、深港西部快速通道、粤澳新通道等项目,加强粤港澳轨道交通衔接。2.港口航运中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和航运中心,统筹航路航线,未来内地与港澳通关便利化水平有望继续提高,泛珠三角区域港口间合作将不断加强。3.片区功能改造与产业集聚。大湾区的发展离不开片区功能改造、产业集聚带来的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粤港澳城市群也将向绿色、宜居的世界级城市群发展。4.产业合作升级。粤港澳大湾区更多是单体城市成熟发展后的协同发展,内地与港澳企业相互投资共同“走出去”,扩大人民币双向流动渠道和规模,以香港为中心进行科技交流合作、知识产权贸易,同澳门发展会展商贸、中医药等产业将是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可能方向。【牛人大赛】快来腾讯证券官号(qqzixuangu)参赛啦!点击“话费天天送”,话费、电脑大派送,更有三重奖等你拿!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rinche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微新闻|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成立
为全面贯彻“健康中国”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发展,落实《“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由广东省护士协会倡导、广东省中医院牵头,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联盟一经发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积极的响应,汇集了来自香港、澳门、广东等18省125家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护理院校、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联盟旨在推进各医疗、养老机构及相关企业共建共享、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促进老年护理专业发展、提高老年护理服务能力,为健康老龄化及医养结合的实践及发展提供坚实的力量!
2018年4月13日,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成立大会暨2018粤港老年护理领域专科护士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广东省中医院举行。各联盟单位的代表、老年医学及护理领域的专家及2018年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等约300余人共同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的成立及2018年粤港老年护理领域专科护士培训班开幕!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广东省护士协会会长、暨南大学护理学院党委书记陈伟菊,香港老年学专科护理学院院长源志敏,澳门镜湖护理学院院长尹一桥,广东省中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黄慧玲,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广东省护理教育中心主任刘雪琴等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本次活动。大会由广东省中医院护理部主任林美珍主持。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高度肯定了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的必要性。联盟是在健康中国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发展下,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共同体的具体项目之一。联盟为老年护理工作搭建了交流互鉴、资源共享的平台,为推动老年护理标准化,中医药在老年领域推广应用,医养结合实践及老年护理人才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首先对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单位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能以联盟为纽带,以“共策共享、齐发展、同进步”为目标,带动区域资源的整合,相信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的成立对于医养结合实践、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广东省护士协会会长、暨南大学护理学院党委书记陈伟菊对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同时也对广东省中医院在粤港老年专科护士培养及联盟成立中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粤港联合培养认证专科护士项目”作为签署的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首批项目之一,她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的及时成立对促进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老年护理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香港老年学专科护理学院院长源志敏院长表示,自2008年首届粤港老年护理领域专科护士赴港学习至今已达十年,通过粤港两地合作为广东省培养了一大批老年专科护士,她们带动了专科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搭建了一个更广阔地平台,借助这个平台,通过“以老带新”的模式,不断发挥老年专科护士的作用。同时,联盟的成立是一个新的开始,任重道远,相信通过加强联盟单位交流及区域协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水平协同发展。
澳门镜湖护理学院院长尹一桥表示:粤港澳三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语言相通,有很好的合作基础。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抓住了历史机遇,十分符合国家健康中国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要求!相信联盟将是一个很好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十分愿意融入国家的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在人才培养、专业交流上共同携手,以促进老年专科护理人才培养、老年护理专业提升和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何文高度肯定了老年护理在中国老龄化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的成立具有重大意义,并表示作为老年科医生,愿意与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加强协会交流,密切医护合作,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老年事业的发展。
会上,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护士协会、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单位三方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合作框架协议》,进行了合作项目签约文本交换。各方代表共同为联盟揭牌,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正式成立!同时,会上还为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单位代表颁发了联盟证书。
▲签署《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合作框架协议》
▲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揭牌成立
▲ 联盟成员单位领取证书
广东省护理教育中心主任刘雪琴、香港老年学专科护理学院院长源志敏分别发表了题为《老年护士的角色/能力/责任》和《专科护士在推动老年高级护理实践中的角色和责任(香港经验)》的主旨演讲,为专科护士的培训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湖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石小毛作了《老年照护联盟的建设与实践》报告,为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建设及两大联盟提合作提供可参考意见。
▲广东省护理教育中心主任刘雪琴作大会报告
▲香港老年学专科护理学院院长源志敏授课
▲湖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石小毛授课
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联盟的成立为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打开了更广阔的局面。在联盟推动下,今后将充分发挥粤港澳三方优势,各联盟单位共建共享,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开展合作,推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区域协作、行业发展,助力健康老龄化及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实现!
供稿:莫苗苗、魏 琳
摄影:吴远团
编辑:查冠琳 责编:宋莉萍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粤港澳湾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