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不懂技术 成功的马云,如何带出一家技术强大的公司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1000亿换来一片质疑!马云,你行吗?不懂技术却要建一个改变世界的研究院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上证报记者 温婷
  2017云栖大会开幕前一天,阿里巴巴市值突破4700亿美元,一度超越亚马逊。各路大神期待在云栖大会抛出什么“彩蛋”,撼动一下资本市场,结果却迎来了阿里成立研究院“达摩院”的计划。
  达摩院备受质疑
  最不懂技术的马云要建立改变世界的研究院,而且还要砸1000亿!有人叫好、有人看戏,而对于阿里来说,这恐怕是其未来5年实现迭代的最佳突破口。
  少林寺达摩院本是达摩祖师修禅练武的地方,乃《易筋经》、《洗髓经》成就之处,除少林功夫外,更因禅武文化备受敬仰。而阿里“达摩院”备受质疑,是因为其对于技术的胃口有点儿大。
  “达摩院”首批公布的研究领域包括: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下一代人机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似乎每一样做成了都足以成就一番事业。
  于是质疑的声音来了――阿里像一只拉满的弓,尽管股价高涨,但后劲堪忧,如今在技术研发上也不设边界。有人说,已经在等达摩院如何收场了。更有自媒体语不惊人死不休,在标题上就断言“阿里巴巴的达摩院,必是一场闹剧”。
  这种绝对性的论断本身就不科学,却来评论一家刚刚成立的科研中心。是不是有点吊诡?
  马云只是来搭台的
  首先,达摩院不是成本中心,未来有KPI。“研而不发”不是达摩院要的,“阿里巴巴不指望靠它赚钱,但是它自己要去挣钱。当然挣钱是靠解决问题,我们有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马云对研究院定位的原话,说到底,教师出身的马云首先是位商人。
  那么,达摩院众多黑科技的研发如何“挣钱”?请注意,达摩院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阿里云将是重要的输出端口。阿里在生态矩阵中布有蚂蚁、云、菜鸟多枚棋子。其中阿里云以技术担纲的定位撑起了集团多项前沿技术的研发职责,而今达摩院的定位更加清晰,是与阿里云在超前及中期技术上互为呼应。
  阿里云总裁对此的解释是:达摩院将关注基础层的未来技术,而阿里云是一家以技术为驱动力的商业化公司,更关注中期的技术突破。而双方除了技术层面的互动外,未来达摩院本身的商业模式也会跟阿里云密切合作,所有的产品未来对技术的商业化突破,都是通过阿里云这个平台统一出口,这是能够解决短期与长期、投入与商业之间平衡的一个很好的模式。
  而新任达摩院院长、阿里CTO张建锋进一步补充说,前沿技术研发离不开产业支撑,而依托于阿里云平台所连接的阿里商业场景和客户可以为前沿技术研发提供很好的场景,乃至商业化的平台,这是现在达摩院最大的价值。
  3年砸1000亿,
  “达摩院”究竟图啥?
  人才!换一个角度想想,少林寺厉不厉害?铜人也得凑18个,关键时刻还有扫地僧出马。马云在演讲中也在关键环节数次提到人才,包括云栖大会前一天与13位一线科学家座谈,并已经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清华大学-蚂蚁金服数字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大学-阿里巴巴前沿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等等。
  说白了,达摩院就是为所有的一线科技人才建了个“群”,你问群主是谁?
  马云说:“我希望这个实验室的领导,要有强大的Business sense(商业意识)。我们的CTO张建锋就有强大的Business Sense,他轮岗了很多部门,纯技术忽悠他没用,纯商业忽悠他也没用。一个科学家要有创业者的意识,一个企业家要有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未来。”
  目前,“达摩院”已经开始在全球各地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包括亚洲达摩院、美洲达摩院、欧洲达摩院,并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圣马特奥、贝尔维尤、莫斯科等地设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实验室,初期计划引入100名顶尖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阿里巴巴研发技术的出发点
  是能解决什么社会问题
  在公司刚刚成立七八年的时候,我是坚决反对公司有任何研究室、实验室的。前面十年谁都不能跟我谈实验室,绝对不能跟我谈微软研发部门、IBM研发部门,我认为这些研发部门走不长。
  因为当时我们是一个初创公司。尽管我们很强调技术,但是公司在还没有立足之前就考虑研发是大灾难。我发现绝大部分的公司是研而不发,就是Research for fun,不可能走久;Re-search for profit,更不可能走久。那时候我去一家国外大公司,工程师跟我讲这个产品怎么赚钱,而不是告诉我将解决客户什么问题,我就觉得这个问题出大了。
  此前我知道阿里巴巴还没有Ready,我只希望通过技术解决很多问题,而不是一下子提升到实验室。而且微软也好、贝尔也好、IBM也好,这些工业时代实验室为主的模式,在当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实在前十年已经越来越萎缩了,它不是未来。什么是实验室的未来,在没想明白之前以及自己公司没有站稳脚跟之前,不得轻举妄动。
  阿里巴巴那时候的利润很低,这点钱说不定搞一次就没了。但是今天的阿里十八岁了,我们要有担当精神;今天的阿里也跟以前不一样了,大家知道阿里是一个电商,其实电商只是阿里巴巴20%的东西,我们以电商出名,以电商作为切入口,但本质上我们不是一家电商公司,九年以前已经把自己定位成为一家数据驱动的公司,九年间阿里巴巴成为当今少数几个能够处理丰富数据源的公司。
  今天就规模效应来讲阿里巴巴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商,其实亚马逊、eBay,以及后面五个的量全部加起来,没有阿里巴巴大。做到这个,背后是阿里巴巴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撑。就光一个双11,技术含量之高,也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因此我很感谢阿里巴巴有一批前赴后继努力的工程师。我是不懂技术的,但是正因为我不懂技术,我比谁都支持技术,我老是觉得不懂的东西要出事。相反BAT里面,腾讯也好、百度也好,都是工程师出身。他们的判断基于这件事情技术能不能完成;我的判断基于这件事情不完成明天会不会死人,如果这件事情我们不这么做下去,明天一定会倒霉,明天我们公司跨不过去,哪怕做不到,也得想办法做到。正因为这样,阿里巴巴九年以前全面进入云计算。
  我们是以解决问题来判断,而不是想当然去解决未来,更不以昨天的思路去解决未来。这是阿里巴巴和其他公司不一样的地方。
  阿里巴巴技术研发的担当
  是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未来
  阿里巴巴已经不是一家普通的商业公司,我们在这个国家、在这个时代担当有巨大的责任。十年以前我就在阿里巴巴讲:中国电商发展得好,跟阿里巴巴没有关系;但是中国电商发展得不好,跟阿里巴巴有关系。因为那时候90%的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在我们公司,我们做得不对,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做得不对。
  思考到最后,我觉得阿里巴巴必须是一家创造未来的公司。
  我们必须是一家创新的公司,我们要成为国家创新的发动机,而不是我们自己的创新;我们必须是一家时代的公司,The company of the century;我们必须是全球化的公司,我们必须代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十年以来我从来没有改变这个观点。你只有这样思考,这家公司的立意才会第一天就跟其他公司不一样。
  有人挑战说阿里巴巴还有什么不做的,你到处都在。但我觉得阿里巴巴本身就不应该只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而是国家和社会乃至于世界创新的发动机。就像电是没有边界的,你不能说工业可以用电,农业不能用电,我们各行各业都要用的技术、思想去影响和改变。阿里巴巴必须担当起这个责任。
  创立“达摩院”是为了支撑
  第五大经济体、服务世界经济
  正因为贯彻了这个思考,也因为我们对于技术的欣赏和敬畏,阿里巴巴可能是跨界做得最好的公司,是商业和科技结合最好的公司。
  到今天,赚钱对阿里巴巴来讲不难。十八年来,我考虑的、召集的会议,关于讨论赚钱的,没有超过三个小时。我认为前面的事情做对了,钱自然多;事情没做对,钱最终都会走。阿里巴巴现在有了钱,就要考虑未来的问题。阿里巴巴把自己定位为一家创造未来的公司,就必须为未来思考问题。
  我们这个实验室定位是什么?我觉得不应该是Research for fun(为快乐研究),也不应该Research for profit(为利润研究),而是Re-search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with profit and fun(为解决问题研究并带来利润和快乐)。二十一世纪的公司,只有解决社会问题才能活下来,不解决问题是活不下来的。
  For fun走得太远,for profit走得太近,都走不长。一个企业做得多大,在于企业解决多大的社会问题。解决的社会问题越大,责任就越大,利益也就来得更多。这是阿里巴巴思考的逻辑。
  今天阿里巴巴的规模已经等于全世界第二十一大经济体,我们有五亿多的月活跃用户,有巨大的数据,无数的消费者,每天的麻烦远远超过大家想象。但是这些麻烦都是科学家们的机会。十年以前我就提出来,阿里巴巴缺的不是工程师,缺的是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计算机专家等。我们要孕育的是一个社会,而不是一个Company。
  阿里巴巴未来二十年的目标是打造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不是我们狂妄,而是世界需要这么一个经济体,也一定会有这么一个经济体。今天的阿里巴巴有钱,有资源,有人才,有影响力,还有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数据宝库。这些资源、人才、数据不应该只为阿里所用,应该为世界所用,为未来所用,这是我们真心的想法。
  我们建立这个经济体要完成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让世界经济更加Inclusive,第二让世界经济更加Sustainable,第三让世界经济更加Happy和Healthy。达到这三个目标将为世界解决一亿就业机会,服务跨国界的二十亿人,为一千万家企业创造盈利的平台。
  这样的第五大经济体需要技术支撑,这中间有太多的技术问题要处理,所以这个实验室是为未来二十年的经济体打造的。经济体不是属于阿里巴巴的经济体,实验室也不是属于阿里巴巴的实验室。我不想把它变成阿里巴巴的实验室,阿里巴巴的工程师解决自己的问题难是难,但是问题还不是太大。
  “达摩院”要比阿里巴巴活得更长
  我希望阿里巴巴有三样东西可以传承下去。我个人希望第一是阿里巴巴留下这个实验室,它活得要比阿里巴巴长;第二留下一所湖畔大学,培养企业家,把自己所有的得失告诉人家;再一个,阿里巴巴的公益基金会活得很长。有一天阿里巴巴不在了,这三样就是我们留给世界最好的东西。
  但是要活得长,就未必活得好。蜡烛要烧得亮,那一定烧得很快;你要烧得时间长,一定是没有那么亮的。我直截了当跟(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讲过,这个实验室绝对不能等资金,这个钱给你就是创业基金,这个实验室是要挣钱的。要有挣钱的意识,才能活下去,靠拨款的话,那公司有钱你就活,没钱你就死了,我要的是公司死了,实验室还活着。这是可以找出好模式出来的,我希望不仅仅靠论文活下来,90%以上研究的东西,不能只在实验室里面,必须在市场上。只有这样,这个实验室才能走得长。
  在成立实验室方面,我考虑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才迟迟推出。真正的科学家和真正的企业家是共性的。第一我们都是乐观主义者,我们是因为相信才看到的,绝大部分人是因为看到了才相信。如果不相信这个事情会发生,不可能Re-search for fun;第二我们有担当精神,我们敢冒风险;第三必须有创新、创造、创意,必须走不同的路。在阿里巴巴做一件事情,我都会问:你有什么办法做得跟别人不一样,如果做得一模一样,凭什么你做呢?
  两个礼拜以前我接到童文红(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力官)的电话,讨论实验室的名字。我说干嘛一定要研究院、实验室这样的说法,干嘛不能创造一个自己的名字,我觉得达摩院就很好。她说达摩什么意思,英文怎么翻译,我说就叫Damo,叫着叫着就顺了。Google一开始听着也很奇怪,慢慢就叫出来了;英特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叫着叫着就习惯了。就叫达摩院这个名字好了,叫着叫着,养着养着,爱着爱着,就会越来越喜欢。
  十八年过去了,我们现在决定成立这个实验室,很多人说什么才是你们的未来,学微软的模式、还是贝尔实验室的模式,这个问题探讨了不少。上一个世纪的企业,抓住一次机会或者两次机会,就会成为一家了不起的企业。但在二十一世纪,要成为了不起的企业,必须解决了不起的问题,想成为伟大的企业,必须解决伟大的问题。
  所以阿里巴巴希望走出自己的模式,我们会学习IBM,学习微软,学习贝尔实验室,学习在过去人类历史科技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巨大的经验和教训,但我们必须走出自己的路。我们中国很多的思考要填补世界什么空白,以前有,我们必须有一个;苏联以前有,我们必须有一个,干嘛这样?为什么中国人不能自己走一套出来?以今天中国的资源,中国的担当、人材、资本,我们完全可以在科技领域走出自己路,打造自己的一流。我们必须思考达摩院一定也必须要超越英特尔,必须超越微软,必须超越IBM,因为我们生于二十一世纪,我们是有机会后发优势的。
  以前看社会经济发展好不好,看电力指数,未来我们是看计算指数;以前我们是否通电、是否通道路,今后我们是要看是否通数据,看互联网覆盖能力。我想未来的三十年,各行各业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未来将不属于互联网公司,未来将属用好互联网公司最好的公司。
  现在对未来担心的人也越来越多,担心技术将会取代人类,技术将会消灭就业,技术将会拉大财富贫富差异。我相信这全是空担心,因为技术、科技一定是为了人而存在的。对技术的担心是因为缺乏对自己的自信,也缺乏对未来的想象力。任何一次技术革命,确实对传统工业、对传统技术、对传统就业带来冲击,但是任何一场技术革命都带来了新的就业。
  IT时代是让自己越来越强大,而DT技术是让别人越来越强大,让世界越来越共享。所以IT时代是28理论,DT时代是82理论。DT时代必须强调普惠、必须强调可持久发展,DT时代必须讲究个性化,因为只有个性化,才有可能有Happy & Healthy,才有真正的快乐,电子商务将会变成真正的E-Business,将来的中小企业都是跨国企业,将来没有中国制造、美国制造,只有Made IN Internet。达摩院要做的,就是真正要把技术进行普惠。如果不能把技术做得普惠,让更多人分享、享受技术的红利,我相信第一是一定走不久,第二走久了也会被推翻。
  我希望这个实验室的领导,要有强大的Business sense。我们的CTO(张建锋)就有强大的Business Sense,他轮岗了很多部门,纯技术忽悠他没用,纯商业忽悠他也没用。一个科学家要有创业者的意识,一个企业家要有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未来。
  五年内,我们对达摩院投入会超过1000亿。阿里巴巴不指望靠它赚钱,但是它自己要去挣钱。当然挣钱是靠解决问题,我们有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我对研究院定位的思考。
  根据以上这些思考,我对我们的达摩院充满信心。不仅仅因为我们要投入1000亿,不仅仅因为我们有资源,更是因为我们有太多问题要解决、要跨过去。
  (此文为马云与科学家座谈及云栖大会演讲)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娄在霞 )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1000亿换来一片质疑!马云,你行吗?不懂技术却要建一个改变...》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马云:我不懂技术,但阿里技术最好!
注:第五届阿里巴巴技术论坛(ATF)今天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办,这也是ATF首次在国内举办。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出席并作了近一个小时的主题演讲。虎嗅在现场将精彩内容节录于下,挂一漏万,看个声响。我不懂技术并不代表阿里技术不行马云说,现在有一种说法,说马云不如李彦宏和马化腾那么懂技术,就认为阿里的技术最差。但马云说,正因为自己不懂技术,所以阿里的技术才是最好,对技术人员很敬仰,尊重和热爱技术,在做决策的时候,只是大胆地说“就应该这么做”。五年前,中国好几家公司都在做云计算,
腾讯、百度没搞下去,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领导知道这个搞不下去,而我是不知道这个搞不下去。我真不知道这个东西有这么难,所以只是说了句这个东西一定得搞下去,所以做出了双十一这种需要云计算支持的服务。15年阿里是怎么走过来第一,没有放弃自己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马云1995年从大学出来,不断创业、不断失败,后来发现在中国做小企业十分非常难,如何用高科技、用技术的力量去帮助小企业,做成天下的生意,这是最初的想法。第二,抵制诱惑:这么多年,阿里也面对许多太多的诱惑,短信、游戏、广告等等,营利能力不是很强,两年以前,我们一年的收入还不如腾讯一个季度,好不容易今天终于要赶上了,人家来了个微信。其实有时候压力不可怕,可怕的是诱惑。15年来就是每一天、每一个月,挡住了很多的诱惑走过来。第三,对未来的判断。阿里没有任何资源,只能从现在开始做未来十年可能成功的事情。阿里的员工阿里的骄傲:阿里巴巴的第一个产品是我们的员工,其次才是我们的软件、技术,再其次才是淘宝网。所以,只有我们的员工变化了、成长了,我们的客户、产品才会发生变化。阿里的文化影响了许多阿里人的生活方式,阿里先后有6万多员工,4万人离开,现在有2.5万名员工,每一个阿里人的离开实际上都是十分纠结。目前来说,阿里最重要的是员工,而不是淘宝、支付宝。从员工进入阿里,就向告诉他们阿里的理想,马云说外界称这是洗脑,但实际是被这家公司的价值观所影响。马云如何对待员工反对公司班车:所有的国有企业都有班车,都关门了。马云有一次去夜校讲课,发现一个固定时间,总是在门口聚集大量的人员,不管工作情况如何,总是准时下班坐班车回家。一个员工如果热爱工作,就会起早,不需要班车。不安排宿舍:阿里需要会生活的员工,如果房子都找不到,这种人阿里不需要,阿里需要认真生活、快乐工作的人。马云需要什么的员工乐观:马云说不要看现在余额宝很好,7个月内经历了30次检查,不是一个乐观的人无法坚持下来。你不乐观、不对未来的事情进行判断,你不可能坚持。马云谈阿里的未来技术:马云认为未来的发展一定是技术增加生命力,数据注入灵魂。阿里的技术路线也是如此,阿里不是一定普通的商业的公司,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改变社会。大数据之后,计算机可能不光智商比人要高,可能情商都比人要高,实现人工智能。DT战略:阿里当年的成功,不是阿里多厉害,而是中国的中国原来的商业基础很差,所以阿里一下了起来。一个公司IT很好,但走向DT很难,从PC走向无线也很难。所以美国的电商,由于基础很好,反而做得不大。亚马逊和ebay加起来体量不如阿里。技术方面,昨天的不好,变成今天的优势。IT和DT之间,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变革,而是思想意识的变革,IT主要是为我服务,用我来更好的控制和管理,DT是激活生产力,让别人活得比你好,DT的思想是相信别人比你聪明,IT的思想是我比你有能力,因为我掌握信息,你不掌握。这是阿里要实行DT战略的原因。乐趣:阿里上市,要让世界因为我们而发生变化,这更为重要。让四大行没有那么轻松地赚钱,是阿里乐趣所在。淘宝不是想卖药,而是解决我们的空气问题,这是乐趣所在。因为有我们,世界因我而变化。现场问答1&问:为什么认为来往能超过同类产品?答:我没有觉得“来往”会超过其他同类的产品,就像淘宝第一天我们在与eBay竞争的时候,我们认为eBay的思想未必会赢,因为eBay希望短暂用钱,半年到一年就赢得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来往”更是这样,我也并不认为其他同类性的产品已经赢了,移动互联网刚刚开始,对于大家机会均等,来往只为喜欢的它人来做,还有88年要走。来往与微信还有很大距离, 去年试一下,发现阿里还有斗志。阿里习惯别人说自己不行,不争朝夕。还有三五年才有结果。2问:60后给90后的寄语答:没有觉得自己比90后大多少,实际上应该是90后给60后一些寄语。如果这个民族多一些尊幼,也许我们进步得更快更好,年轻人的很多想法比我们更有突破力。在阿里,我只是胆子更大一些,只是坚持6大价值观,阿里大部分都是80、90后做出来。唯一寄语:永远乐观看待明天,没有过不去的关。人生最好的事情是进好公司遇到好师傅,如果可以选择建议遇到好师傅,改变自己。3问:如果有一天其他公司取代阿里,你和你的阿里何去何从?答:谁都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出生,但可以决定自己怎么死。今天的阿里不是很牛的公司,也危机四伏。每个人不要悲观自己失败了怎么办,失败有时也是一种成功,因为你努力过。阿里巴巴的生意今天做得不错,肯定会不好,有周期性,公司大、运营不行、管理不够、竞争强烈都有可能,但是我们活着的每一天对这个社会要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这个我们今生已无憾。谁也不能保证你永远那么厉害,但是你能保证今天你厉害的时候,你依旧保持乐观、正面、积极的心态,这样就够了。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而任何一个组织是由一群不完美的人形成,所以一定有它的不好之处,我也考虑过我们公司不行的时候,但阿里至少这几年不会失败。4问:如何看待大公司并购小公司?答:阿里做生态,不做帝国。之前做平台,后来做生态。但不意味着每一种生物都能在其中,只有希望创新、诚信的企业能在这种生态中。这是阿里的底线。对外来生物入侵时,阿里也会反击,如果阿里倒下会影响太多人。并购未并是坏事,只是一个商业行业,不要上升到道德层面。5问:技术员如果年纪大了,怎么办?答:美国做技术的年纪都挺大的。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和戴维,戴维到今天为止还在做技术,就是因为热爱。如果你觉得不热爱,你再年轻也没用。打败你的有时候可能不是技术,而是一张文件。所以,什么东西都也可能打败你,但是只有你热爱这个行业,才不会被打败。技术人员的前景很长大,至少在阿里,技术人员,可以轮岗到其他部门。6问:阿里会不会在医药上面利用数据?答:阿里会在医药上利用数据,我们不会莫名其妙收购一家公司,现在人家传我们要借壳上市,我们不好这个。六年前,我就坚持一点,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数据的竞争,上面是云,下面是端。我们今天的乐趣不是说我们从医药里面挣了多少钱,而是因为它,中国的医药体制,药可能会发生很多变化。这是云计算带来的莫大乐趣。7问:数据是阿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阿里准备建立大数据平台,要把自己最宝贵的数据分享出去,将最宝贵的数据分享出去会让公司失去优势吗?答:所有的财富你藏在家里是没有乐趣的,财富只有分享,钱只有用过了才是你的。今天阿里的云计算只有阿里巴巴公司一家在做,阿里巴巴一定会落后,因为这是势不可当的潮流,我们只有跟大家分享,让更多的年轻人、更多的行业、更多的企业、更多的机构去研究使用,这个行业水平起来了,阿里才有可能成功。整个社会开始懂得分享、懂得交流、懂得交换的时候,这个数据时代才会来。数据时代来了,我们的积累才能够成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一个商业的机构和组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30022.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最多15字哦
后参与评论马云不懂技术创业时如何驾驭懂技术的人?_百度知道
马云不懂技术创业时如何驾驭懂技术的人?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有关马云的具体的管理之道,在网上一找就会有的。我下面只说一些自己的体会。1.马云很有语言天赋能力,说的话极具煽动力,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征服。2.马云的思想非常独特,非常有远见,作出的战略极具价值。3.马云的行动力非常强。4.马云的心理素质极强。他是一个成功的领袖,集语言魅力、人格魅力于一身,他的出现,就可以把身边那些懂技术的人聚集到身边来。他会识人、会用人,所以尽管自己技术什么都不懂,但他作为一个领袖,就像一个盛汤的锅,把所有的原料精华(懂IT的以及其它方面的专才)都吸引进来,最后调和调和,就成为阿里妈妈做的一锅美味的汤。正如历史上的刘邦说过一句话“连百万之师,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吾不如子房;此三人,皆为吾所用,吾所以取天下。” ——马云与此却有异曲同工这处。今天所发生的一切皆可以在历史中找到原型。
采纳率:15%
马云还说过:“只要你成功了,说什么都是对的。”哪怕昔日的乞丐,只要抓住机遇获得成功,一样可以藐视任何人,比如:朱元璋。只能说人的成功还是需要一点运气和机遇的,失败者中未必没有能人。 一个人只要成功了,媒体会铺天盖地的进行正面宣传,此人集所有优点于一身,接近完美;以后只要此人有点闪失,公司失败变得一文不名,媒体又会把它贬低的一无是处,生活就是这么具有戏剧性。
上面那位老兄回答的很精彩,让我无法再下笔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马云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不懂技术怎么成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