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一个商业大型博览会功能模块,找一家有能力搞大型策划活动的有吗?

曲阜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研究 姓名:姜良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艺术学 指导教师:李世成
于两要近年来,电视媒体通过主动策划大型活动来塑造品牌、提高创收的做法已屡 见不鲜。大型活动策划一方面给电视传媒带来深刻变革,另一方面又使电视媒体 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策划好电视媒体大型活动已经成为电视业界关注的焦点。学界对于媒体策划大型活动的现象虽已有不少论述,但已有的成果并未随着 活动策划实践的发展及时更新、完善,没有注意到媒体实践中出现的种种新情况、 新倾向。事实上,近几年,媒体大型活动策划逐渐突破了早期以公益活动为主的 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以品牌推介和营销为目的的大型活动策划,从而导致了学 界研究重心的转移,而相关研究尚未在理论上将其纳入大型活动策划的框架。 本文将在己有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当前的大型活动策划实践,借助 文献调研、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并尝试结合一些传播学的原理来分析媒体大型活动策划。本文首先对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进行了概述:在电视媒体策划和大型活动 策划两个范畴内对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梳理,并对电视媒体大 型活动策划的基本类型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其次,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由当初的偶尔为之,到今天的普遍运用,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受众、媒介动因,本文从理论上对媒体活动策划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进行了探讨。 再次,从实践上分析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流程、原则,并重点论述了活动策划的灵魂——龟U新,阐述了经营管理层的策划理念要新、活动部门的创新策划要贯穿始终、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细节策划要周密、活动结束之后的产业链条打造要跟上等。最后,本文引入“把关人"理论、“拟态环境"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等学 说,分析媒体活动策划的局限性和实践中的现实误区。 如何策划好大型活动,对于电视品牌建设、资源整合以及产业经营都有着至 关重要的意义。电视媒体主动策划大型活动,用“大型活动”产生的影响来塑造 电视品牌,提高观众满意度和绿色收视率,从而扩大市场份额的广告投放量,最终推动大型活动以及电视业的发展。关键词: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 Abstract№ntlv,itbVincrease the mcome is vcry cJ3mmon that TV media mould brand andonepla衄ingthe large?scale activities initiatively.Onhand,large-scalea咖itiesplanIlingsareV media.On the other hand,TV media a伊eat reform to"Iareconf向nted wi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Howhas become the focus in TV industry.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discussedato scheme large。scale ac“Vl“eslot about planned large-scale activities bywltn don’t update and perfect themseIves media.Howevef,the present achievements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activities—planning,ignoring the emerging new situationsonmedia have Concentrate and tendencies.Actually,large.scale activities planning by of focusing brand.recommendation and marketing insteadonpublic-spirited activity?doesn’t should be transferred, which the relevant study Thus,the research focus involve in the theory. Basedonto reexamine the practical the present research,this paper aimsalso document investigation,interview and case StudY?It large:-seale activities through studles theory? tries to analyze these activities by adopting communicationactivities planning by media,deflnes FirSt,this paper generalizes the large—scale of TV media planning aIld large‘scaIe the concept and the categories with the help and deVelopmenl slatns? activities planning,analyzing the basic types Second,large.scale activitiesplanningby media,from rarity to popularity,afetheoretical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d bV social,audience and media factors.This papercauseoflarge.scalethelr soclal aIld activities planning by media and discusseseconomic value. Third,this paper analyzes planning by the flow and principles of large_scaleactlvltlesmedia’妣usingonaIso the soul of activity。planning--innovatlon?Itand the creative planning must be gone thfougll expounds the novelty of management be thoughtful and the industrial chain should it.Besides,the specific planning should be followed after the end of activities?.●●Finally,this paper makesuseof“Gate-keeper’theory“pseudo‘enVlro哪entandSO ontheory,"Agenda.setting"theorytoand real analyze the limitationsmedia? misunderstandings of activity-planning by crucial to TV brand-constmc“on’ H0w t0 better plan large.scale activities isresourcesinte伊ationactlVJtles and industry management.TV media plan large’scaleTV brand,increase the rate of sPectator activelv’with whose influence to buildn satisfaction and green rating.Thus,the advertisement collecting volume is enlarged,which eventual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development and TVindustry.Key words:TV Media;Special Events;planningIII 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在口划“4")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口硕士阿论文《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研究》,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 士口硕士留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注 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 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注明。本声明 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蓑良芳日期: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在口划“4”)《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研究》系本人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口硕士囱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口硕士回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 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使用 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 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曲阜师范大学,可以采用 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开发表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作者签名:妻良芳日期:溯.6.t导师签爱:詹《呔l掰泣鹅胃即I嗍娜P乙 绪论绪论第一节选题依据一、大型活动给电视传媒带来了深刻变革随着电视媒体的日趋产业化和市场化,广告经营在电视传媒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高,i 同时,随着中国电视业的不断发展和频道竞争的日益激烈,电视传媒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 节目内容差异化,以此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其中,大型活动成为媒体这一竞争策略的 助推器。湖南电视台“超级女声"的成功,在业界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从2005年起, 大型活动成为电视荧屏最为亮丽的风景;2006年因媒体活动数量之多被称为“媒体活动 年";2007年,大型活动继续升温,“倡导公益,构建和谐’’成为大型活动的主旋律;另外, 借2008年北京奥运会契机,电视媒体又开始了依托大型活动的营销中国之旅。近几年,利用电视传媒的“平台"来做大型活动,再用“大型活动”形成的影响来塑造品牌从而做大传媒,已成为央视以及省、市各级电视媒体进行市场拓展的重要途径之一。【1】1 大型活动给电视传媒带来了深刻变革。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发展,中国的传播业 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营销时代’’。大型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资源和内容产品,具有强 大的传播优势,它能有力提升电视媒体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已经成为新闻宣传创新和产业经营创新的重要载体,成为资源整合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凝 聚人心和鼓舞士气的重要抓手。二、电视媒体大型活动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文化大繁荣理念,给电视大型活动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于是,《春暖2007》、《慈善1+1》、《关注农民工》等一批倡导公益的高质量大型活动纷纷涌现。传播先进文化、传 承优秀文明的电视文化,是国家大力倡导的、同样也是大众普遍欢迎的。再者如徐州电视 台精心策划实施的“住宅产业博览会’’、“汽车文化节”、“职业教育节’’等大型活动,满足 了多方的利益需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而且拉动了徐州电视台非广告经营创收, 实现了产业经营的创新。 诸如娱乐选秀类的大型活动因自身因素和政策因素正面临着巨大挑战。缺乏创新、恶意模仿、相互克隆的同质化倾向使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而一些大型活动的品味低俗也为人们所诟病。2007年8月15日,重庆卫视正在热播的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因格调低 下被国家广电总局叫停。不久,国家广电总局又发出了《进一步加强群众参与的选拔类广 播电视活动和节目的管理的通知》,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娱乐选秀类节目的细节,使选秀类【1】王明华.电视传媒经营新亮点:活动营销【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9):82. 绪论大型活动面临着严峻挑战。所以大型活动必须积极创新,在策划上有一些新的改观和新的尝试,才能走出困境、求得发展。三、优秀的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离不开创新策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随着电视媒体竞争同趋激烈,电视策划应运而生。胡智锋在《电视节目策划学》一书中提到“电视策划通过对媒介信息的大量掌握,推测电视发展大 趋势,分析电视媒体的生存处境,有针对性地对某种电视行为在宗旨、目标、对象、定位、战略、策略、方式、方法,以及人力、财力、物力的配置,未来开发的渠道与潜力,效益、 效果的评估、观测等进行科学的判断、周密的设计,这样的策划显然为电视媒体的整体运 行与具体行为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1】策划在电视大型活动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高水准的策划是大型活动成功的基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观众审美趣味的不断提高,高质量、高品位的大型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高质量、高品味的大型活动不仅是中国电视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各电视台塑造品牌的重要手段,所以举办精彩的大型活动越来越受到电视工作者的重 视。优秀的大型活动源于高水准的策划,有了好的策划方案,才能制作出更多的为广大观 众所喜爱的大型活动,所以大型活动的创新策划成为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第二节研究现状综述及创新点CSM在2006年12月份出版了《创新及趋势:中国电视媒体大型活动2006))报告, 分五个部分对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的概况、运作模式以及主要类型大型活动的特征、收视加 以分析梳理,并对甄选出的电视媒体大型活动个案予以剖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电视媒 体大型活动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该报告的推出,无疑对中国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几年,电视媒体的大型活动策划逐渐突破了早期以公益活动为主的形式,越来越多 地出现以品牌推介和营销为目的的大型活动策划,从而导致了学界研究重心的转移。比如 《电视传媒经营新亮点:活动营销》(王明华),《活动营销:媒体形象传播新战略》(刘晓东),《电视媒介的活动营销》(苑志强),《活动营销在电视媒体品牌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汪培鲁)等。目前许多论述电视媒体“活动营销"的论文,其实质还是研究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只不过没有在理论上将其纳入大型活动策划的框架。从以上粗线条的综述中可以看出,虽然学界对电视媒体策划大型活动的现象已有不少 的论述,但已有的成果并未随着大型活动策划实践的发展及时更新、完善,没有注意到电【1】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M】.I:海:复旦大学j|j版社,2006,(7):2.2 绪论视媒体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倾向,而针对这些新情况、新倾向的一些零散的论述却没 有把自身纳入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这个大的框架。 本文将结合当前的业界现实,系统地梳理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概念,并对当前其 类型进行列举式归纳,然后从理论角度探析其动因和效应,从实践角度分析电视媒体大型 活动策划的流程、原则以及谋略,最后分析当前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问题及现实误区。第三节研究内容及意义一、研究内容首先对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做了相关概述,对其概念和常见类型做了阐释;其次是 从动因和效应两个方面对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做了理论分析;再次是从实践角度研究了 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流程、原则以及谋略;最后是对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问题分析和趋势展望。二、研究意义首先,更好地用“大型活动”产生的影响来塑造电视品牌,提高观众满意度和绿色收视率,从而扩大市场份额的广告投放量,最终推动大型活动以及电视业的发展。如何策划好大型活动,对于电视品牌建设、资源整合以及产业经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次,更好地整合各种资源、满足多方的利益需求从而达到塑造品牌的目的。在大型 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电视媒体可以尝试着将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有效整合,将政府资源、 媒体资源以及企业资源等各种社会资源加以整合利用,使各方资源形成合力,进而成功塑造大型活动以及电视传媒的品牌形象。再次,大型活动可以为地方台实现媒体责任和自我发展出谋划策。因贴近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消费市场,地方台大型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有助于拉动电视媒体非广告经营创收,进而实现产业经营的创新。 所以,电视传媒依托大型活动可以整合各种资源、满足多方的利益需求,扩大媒体知 名度和影响力,从而达到塑造品牌的目的,并获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探讨 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使其理论稍显丰满,无疑会对电视大型活动的发展产生积极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三、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3 绪论全文数据库2000年至2009年文献,阅读电视活动营销、大型活动策划等相关论文,更加 明确了研究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必要性。 2.访谈法通过与日照电视台的台长、高级编辑、大型活动策划人谈话,以及间接通过对江苏、河南等地的电视台大型活动策划方法的调研,了解大型活动策划的意义、原则、方法以及 应该注意的问题等。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案例分析,分析思考大型活动策划的流程、应该遵循的原则,并找出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灵魂所在等。4 第一章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概述第一章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概述第一节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涵义笔者查询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这一概念当前在业 界才刚出现不久,学界鲜有论述。“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作为双重结合性的概念,从 理论框架的建构上主要涉及到“电视媒体策划”和“大型活动策划”两大策划领域,而这两大策划领域都源于策划的发展,是其重要分支。一、策划的定义“策划’’古作“策画",在中国早已有之。策划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隗嚣传》 中“是以功名终申,策画复得"一句。其中“画"通“划”,乃是计划、谋划之意。“策画’’ 即“策划”,意思是计划、打算。东晋时人干宝撰《晋纪》,内有“筹画军国”、“与谋策画" 之语,意即筹划,谋划、安排、设计、出主意、想办法、出谋划策之谓。大凡人类活动, 在付诸行动之前,都要经过一番思考,乃至深谋远虑,作出怎样行动的决策,即进行策划。【1】1从《辞源》上我们得知,“策’’作为名词,有“马鞭’’、“杖"、“简"“策书”、“文体"、 “占卜用的蓍草"等意思;作为动词,则有“以鞭击马”的意思,而其最重要的意思是“谋 略’’。而“划"有“割裂”、“筹谋’’等意思。“策划”合起来意味着筹谋、谋略、计策、对策等。 “在古代,策划的名词性较强,与现在的计划、计策、计谋、对策的意思较接近。而在现代,策划的动词性含义增强,以信息、创意、点子、谋略、目标等要素为其内核,其 全面含义为:如何在全面谋略上指导操作者去圆满地实施对策、计策或计谋,从而达到办事的目的。”【2】2目前,我们指的策划一词,已经赋予了另一种意思,应该说比古代的理解既现代又深 刻,其主要含义有这么几种:日本策划家和田创认为:策划是通过实践活动获取更佳效果的智慧,它是一种智慧创 造行为。美国哈佛企业管理丛书认为:策划是一种程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认为:现代意义的“策划"可以理解为借助一定的信息素 材,为达到特定的目的、目标而进行设计、筹划,以为具体的可操作性行为提供创意、思 路、方法与对策。【11董天策.新闻策划”剖析fJ】.新闻大学,1998:17. 【2】2陈放.策划学【M】.中国商业ilj版社,1998:3.5 第一章电视媒体人型活动策划概述陈放《策划学》认为:策划是指运用人的智能,对未来所做的事情进行预测、分析、使之有效完成。 《公共管理》一书认为:策划在本质上是较佳决定手段,也是行动先决条件,它认为,策划包括确定某机关或事业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最佳手段,策划在其运作过程中能影响管理者的决策、预算等,简言之,策划即是管理。著名策划专家叶茂中认为:将适合的产品用合适的方法、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卖给合适的消费者的一种技巧,就是营销策划。资深策划专家舒淳认为:诸利取其重,诸害取其轻,其“取"就是策划。又如“上策、 中策、下策",即遵循客观世界的运行规律,主观地提出和提炼实现最高价值目标的谋略 和方法。“策划"在中国有久远的历史,古为军师、策士、谋士,今为企划设计师、策划 家。“策划"作为一种独立的行业和产业,却是近年的事,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智慧之果和精神产品。关于“策划"的涵义,古今中外,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 的阐述,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即都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以求最佳成效的工作。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策划的涵义表述为:策划就是根据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推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主客观条件,在行动之前,对 指导思想、目标、方针、政策、策略、方法、途径、步骤等作出构思和设计,并形成系统、 完整的方案。简而言之,策划就是为行动谋划方案,是决策前的准备工作。二、电视媒体策划的概念和分类1.电视媒体策划的界定电视媒体策划是电视媒体从业人员为了更好地配置与运用媒体资源,为电视媒体创造 最佳社会效益,对一切关系到媒体生存发展的业务活动所进行的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电 视媒体策划是一个外延相当广泛的概念,是电视媒体日常运作中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策划的总称,它既包括媒体新闻传播活动的谋划与设计,同时也包括媒体广告、发行等经营活动及社会活动的运筹和规划。简言之,电视媒体策划就是研究电视媒体生存发展的战略规划。2.电视媒体策划的分类 电视媒体策划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工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从策划的范围来看,电视媒体策划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着一般学理、具体对策和可操作性技艺。其中,宏观策划是指有关媒体整体发展、媒体定位及编辑方针方面的规划,“本质上是传媒的战略决策,即关系到传媒生存和发展的具有决 定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决策’’。【1】宏观策划在电视策划中地位最高、涉及面最广,影响【1】1席文举.撤纸策划艺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35.6 第一章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概述最深远。它需要宏观与长远的眼光,是电视媒体最重要的策划工作,其科学与否、合理与 否往往是电视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中观策划是指媒体在一段时间内版面或栏目的安 排与重新设计,如电视台创设新的板块节目,栏目改版等。中观策划上承宏观策划下启微 观策划,因此这种策划首先要考虑如何贯彻并具体体现宏观策划的总体构思与总体设计, 其次还要考虑微观策划构思的开拓。微观策划是指“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新闻规律,围绕 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 究,发掘已知,预测未来,着眼现实,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益的创 造性的策划活动"。…微观策划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报道或活动而言,涉及的时间相对 较短,通常是指一次战役性报道,如策划一个连续报道、独家报道;或一次活动的组织, 如策划一个大型活动,因此,微观策划又可以分为新闻报道策划和大型活动策划。 从策划的内容来看,新闻媒体策划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新闻传播活动的策划,小到 一个新闻报道的谋划,大到整个媒体的编辑方针、受众定位的确定,都属于这类策划的范畴;另一类为新闻传播活动以外的媒体经营活动的策划,包括对媒体的经营方针、广告经营、员工构成、内部管理、外部公关,以及传媒的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进 行运筹和规划。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以上两种分类方式源于不同的划分标准,因而存在交 叉之处,如新闻报道策划与大型活动策划同属于新闻媒体微观策划这一层面,而前者属于新闻传播策划的范畴,后者即大型活动策划(本文研究的重点)则属于媒体经营活动策划 的范畴。三、活动策划的定义和分类1.活动策划的定义大型活动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众多人参与的社会协调活动。活动策 划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即时间、地点、人员、主题和流程。其中,人员包括活动主办、协 办(联办)、承办、赞助等方面的相关机构与工作人员;主题包括该次活动的主要目的、中 心任务和意义;流程则指按照同程顺序和人员分工来安排活动的分项目。 2.活动策划的分类 根据活动主题的目的、内容和性质,我们可以将活动策划大体上划分为三类:营销主 导型、传播主导型和混合型。 营销主导型活动策划:指其活动以盈利销售为主、品牌宣传为辅而展开的主题策划。 如住宅产业博览会、汽车文化节、婚庆博览会、职业教育节等。毋庸置疑这些活动策划也 在提高电视传媒的品牌知名度,但主办方的初衷往往是以活动为引爆点,吸纳企业客户的 广告投放和观众、目标消费者的门票资源。单门票一项就为主办方带来了不菲的收入,此 外还有大量前期与后续的电视广告收入,营销业绩令同行叹服。此类型活动的主要特点是【1】赵振字.关于新闻策划的几个问题【J】.新闻与写作,1998,(8):42.7 第一章电视媒体人型活动策划概述活动本身就是一块“磁场”,具有足够吸引客户热情和消费者眼球的魅力。传播主导型活动策划:指以品牌宣传为主、盈利销售为辅的策划。如春暖2007、慈善 1+1、关注农民工等等。这类活动注重电视媒体形象的传播,另外,相关领导参与活动开 幕、颁奖、抽奖或闭幕仪式,往往能给观众带来震撼心灵的一刻。 混合型活动策划兼备了以上两个类型的特点,既做营销又搞传播,属于“鱼和熊掌兼 得”型,如超级女声、快乐男生、中国红歌会等。这些活动往往以客户下单参与定额广告 投放、观众乐意收看和花钱发短信等为前提条件获得参与活动、抽奖的资格,而活动本身 也将伴随着声势浩大的品牌推广行为。 在当前媒介经营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形势下, 媒体将越来越多地扮演企业或准企业角色,将越来越倚重营销主导型和混合型活动策划,这个领域也将成为国内各大媒体未来的战场。四、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涵义1.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兴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活动得以在电视媒介上广泛传播。电视媒体的诞生和 发展是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1900年8月25日,法国人波斯基在巴黎国际大会上 宣读论文,首次使用了television的英文名称。英文的‘电视’名称来自希腊语,是‘远处’ (tele)和‘景象’(vision)两个部分的结合”【1】1自1936年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规模盛大的歌舞开启了世界电视事业的第一页以来,许多有声有色的大型活动便在电视上得到了反应。如1936年8月第11届德国柏林奥运会、1937年5月12日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和1939年的美国纽约世界博览会。“早在60年代中期,德国社会学家w.格林斯就把电视与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的发明并称为‘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的三大事件’,认为电视是‘震撼现代社会的三大力量之一’。”【2】2 我国电视的诞生和发展晚于西方,1958年5月1日第一座电视台试验播出。这次试验 播出采用的形式是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座谈会和歌舞节目,这种类似与“特别节目" 的播出形式还不是一种自觉行为,也没有稳定的节目样式,因此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电 视媒体大型活动。1960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中国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承 办世界性的大型运动会,电视在对这次锦标赛的转播中崭露头角,首次坐上了“第一把交 椅”,许多精彩的扣球镜头永远留在了社会的集体记忆中。中央电视台于1978年实况转播 了在阿根廷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国观众第一次通过国际通信卫星观看了现场 直播的体育比赛。这些都是大型活动对电视媒体的主动使用。在我国电视史上影响最大的 大型电视活动还属于中央电视台从1983年开始每年除夕播出的春节联欢晚会,它一度成 为中国的新民俗。2.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界定【l】1郭镇之.ae夕1.广播V6视史IM]..卜海:复旦人学出版社,2005,(5):2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jIj版社,1999:118.8 第一章电视媒体人型活动策划概述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即大型电视活动策划,主要是指电视媒体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 实现某种目标,在一个特定的阶段,针对一定的组织或群体,利用自身的传播优势,并整 合各种社会资源而策划的各种类型的活动,包括电视论坛、电视晚会、评选活动等等。其 核心理念是利用电视媒体的平台做“活动”,用“活动"形成的影响来创造品牌进而做大 电视产业。.据考察,在国外,如当今广告业异常发达的日本,活动策划与营销已经成为众多电视 台的主要广告创收形式。在国内,媒体的活动策划与营销也渐渐成为一些广告商关注的焦 点。尤其是《超级女声》和赞助商蒙牛集团取得“双赢“之后,各地电视台的活动策划更 是纷纷效仿,大有风起云涌之势。 电视媒体相对于其他社会团体,策划大型活动有其独特优势: 第一,媒体自身具备的传播优势和社会影响力。按照大众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 传播媒介在一定时期内选择某个议题,实行强化报道,使其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议题,这 样就能够引起普遍关注和重视,促使大型活动产生轰动效应。 第二,电视媒体进行活动策划具备很好的成本领先优势。一个活动的成功需要在很短 的时间内迅速“造势”和吸引“人气”,以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关注度。假如是企业举办 同样的活动,用于活动的宣传和炒作费用就会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媒体策划活动就几乎省 去了绝大部分的促销费用,大大降低了活动的成本。第二节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基本类型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是一种立意鲜明、计划缜密、影响广泛、社会化程度较高,以 电视台为核心机构、以电视节目为主要表现方式的社会协调活动策划。千差万别的内容主 题和活动立意可以用不同的节目形态和节目元素来表达,由此造就了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丰富形态和迥异风格。不同立意和形态的大型电视活动拥有不同的传播诉求和社会价值,研究大型电视活动策划研究必须将类型因素纳入考量的范围之内。 在我国,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具有媒介功能和产业功能双重属性,虽然各种大 型活动在这两方面或多或少有所涉足,但不同的大型活动还是各有侧重。部分电视活动策 划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旨在倡导一种主流价值观,营造和谐互助、团结友爱的社会氛围, 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如《春暖2007》、《慈善1+1》、《关注农民工》等;部分电 视活动策划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旨在争夺注意力资源、提升广告价值、延长电视产业链条、创新电视盈利模式,如《超级女声》、《我型我秀》、《中国红歌会》等;基于这种差别,可以将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分为公益和商业两类。9 第一章电视媒体人型活动策划概述一、公益类大型电视活动公益类大型电视活动策划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旨在倡导一种主流价值观,营造和谐 互助、团结友爱的社会氛围,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基于活动立意、内容要素和 叙事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公益类大型电视活动又可以分为节庆和慈善两种类型。 1.节庆类大型电视活动 节庆类活动可以说是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始祖"。我国第一座电视台试验播出,采 用的形式就是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节庆类活动。20世纪80年代起,电视开始寻找 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出现了节庆类的电视化晚会,19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开启了节庆类大型电视活动的新纪元。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国家法定节日,丰富多彩, 加上已走进中国人视野的“圣诞节’’、“狂欢节"等外国节日,电视媒介策划大型活动就有 了取之不尽的资源。电视台抓住节日这一大好时机,将活动策划主题与节同结合起来,起 到了吸引公众眼球,吸引民众参与的目的。如《春节联欢晚会》、《金鹰电视艺术节》、《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等。 2.慈善类大型电视活动媒体与慈善类活动策划的结合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就曾为 自由女神铜像的安置策划过募捐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就我国来说,早在20世纪30年代,杰出新闻工作者邹韬奋在主办《生活周刊》和《大众生活》时,就曾多次发起社会公益活动,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募捐,并在刊物上对募捐活动进行报道;1984年7 月,《北京日报》、《工人日报》、《经济同报》等6个单位共同发出倡议,开展过一次“爱 我中华、修我长城”的社会赞助活动,活动得到了海内外的热烈响应,募得捐款6000余 万元人民币,修复了国内多处长城,大大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和谐社会语境下慈善类大型电视活动不断发展。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 的重要因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新闻出 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 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电视公益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旨在倡导一种主流价值观, 能够很好地营造和谐、互助、友爱的社会氛围,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2007年, 以电视媒体为主导,相关公益慈善机构、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电视公益活动成为电视荧屏上最为亮丽的风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温暖人心的力量。如《春暖2007》、《慈善1+1》、《感动中国》等大型电视公益活动,借助媒体强大的传播影响力,引起政府、社会 公众对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有效增进了社会各阶级的相互沟通和理解,促进社会走向和谐。10 第一章电视媒体人型活动策划概述二、商业类大型电视活动从活动的数量和影响来看,商业类大型电视活动目前在全国电视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 位。基于活动立意、内容要素和叙事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商业类大型电视活动又可以分为竞赛类和评选类。1.竞赛类大型电视活动 在电视活动发展的早期,商业类大型电视活动的主要形态是专业竞赛,参与者大多为 专业人员,组织机构则是相关的专业组织、协会或机构,电视仅仅作为播出平台,对活动 的参与和组织有限。随着电视媒体经营理念的改变和受众参与意识的增强,电视台开始将 “大型活动"作为电视频道提升收视率、塑造品牌和培育观众认同心理的有效途径。在电 视活动参与程度日益增强以及“真人秀"节目元素的引导下,竞赛的参与范围迅速波及到 全社会,观众通过现场、短信投票等方式进入到了活动评审体系之中,由此催生出在中国 电视市场上红极一时的选秀类活动。 专业竞赛可以说是商业类大型电视活动策划的先驱。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 《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为代表的一批专业竞赛类电视活动就开始涌现荧屏,为毛阿敏、宋 祖英、彭丽嫒等一批中国乐坛的中坚人物提供了崭露头角的机会。由于当时的电视媒体尚 未开始大规模的市场化转变,早期的专业竞赛多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办、电视台协办,媒体 更多地扮演着“宣传工具’’的角色。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媒体的产业化发 展,电视台逐步改变经营理念,将专业竞赛与频道的品牌建设结合起来,不断调整活动的组织方式,提升竞赛活动的影响力,使该类活动在当前电视活动市场中独树一帜,如《CCⅣ模特电视大赛》、《时尚中国》、《魅力新搭档》等等。 选秀类大型活动是竞赛类大型电视活动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随着电视业的不断发 展,频道竞争愈演愈烈,电视台开始寻求通过品牌建设和节目内容的差异化来扩张市场份 额,于是,选秀类大型活动应运而生。2000年广东电视台推出的《生存大挑战》是国内首 档独立制作的选秀节目。此后的《重走长征路》,《美女闯天关》等节目开始越来越多地借 鉴美国《幸存者》等节目,引入了淘汰机制,竞技游戏设置等真人秀节目元素。以2003 年中国电视“真人秀"论坛为分界线,早期的电视选秀节目几乎全是“野外生存挑战”类, 后期则是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2004年5月湖南卫视策划推出大型娱乐节目《超级女声》,一年以后便风靡全国。2005年5月,中央电视台全面启动《梦想中国》大型电视活动,联手全国12家省级电视台组成互动联合体,共同打造成就 平民艺术梦想的最大平台,整个活动一直持续到10月。《超级女声》、《梦想中国》等大型电视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电视娱乐浪潮,盛况空前。2.评选类大型电视活动 近年来,各类评选和颁奖活动频频闪亮荧屏,大型活动凭借其影响广泛、参与度高等 特点成为电视媒体的宠儿。仅以人物评选类活动为例,200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感动中 第一章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概述国——年度人物评选》在彰显媒体公信力、引导社会良性发展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其 影响下,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纷纷创办类似的人物评选活动,如陕西电视台《感动我的人》、 东方卫视《年度真情人物评选》、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等。第三节目前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发展现状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大型活动是延伸和扩展广播电 视媒体传播的重要手段,也是丰富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有效手段。为帮助各广播电视 节目制作与播出机构提高大型活动的策划水准与运作能力,推进广播电视反低俗化活动的 深入,中广协会人才培训部举办了几期“广播电视大型活动策划与运作研修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12月1日至3日,由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人才培训部举办的“第 二期广播电视大型活动策划与运作研修班"在深圳举办,来自全国各个电视台的台长、频 道总监、制片人等近百人参与了培训学习。此次培训活动将对大型活动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境地。 2008年9月3 R,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举办的“广播电视大型活动策划与制作”研修班在北京开班,全国各地广电人员120多人参加了研讨学习。为期4天的研修班,来自凤凰 卫视、东方卫视、中央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传媒大学等多位 业内专家、学者讲课,其中《一虎一席谈》栏目总策划喜宏主讲的《广播电视大型活动型 栏目的策划与管理》,东方卫视高级编辑谢耘耕主讲的《大型活动的营销策略及赞助管理》,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秋主讲的《大型广播活动的组织与创新》等内容,理论结合实 际,从不同角度对当前广播电视中专业竞赛、选秀、公益类活动、体育活动及大型报道等 多种活动的策划与运作进行了专业、深入的分析,让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现在全国各家电视台(包括广播电视总台)纷纷成立“大型活动办公室”,也从客观 上说明业界对于“大型活动’’策划的重视。回顾中国电视的发展历史,从电视机构的部门 设置变化可以反映出业界对电视节目类型的重视程度,比如新闻中心,社教中心,广告部,文艺部,专题部等等,这些部门都是为了节目生产管理按照节目类别而设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型活动办公室"的涌现说明大型电视活动策划在业界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一、公益慈善类大型电视活动策划的升温电视媒体与公益慈善的结合由来已久,从单一报道公益慈善活动、宣传公益慈善精神,到举办公益慈善义演、开设公益慈善栏目,再到策划一系列大型公益慈善活动,这些活动12 第一章电视媒体人型活动策划概述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情感共鸣,营造了充满爱心的社会氛围。【1】清华大学陆地教授指出, 坚守公益责任是媒介功能的回归。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介,它的利益必须以公共利益为体现。媒体强化公益慈善的责任,也有助于强化公民的公益慈善意识。2008年2月29日,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合主办,SMG新娱乐 承办的首届“慈善公益与媒体责任”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发布了《2007中国电视公 益节目发展报告》,报告指出,2007年电视公益节目蓬勃发展、节目样式与手段丰富创新、 议程设置功能充分发挥,彰示出电视媒体已成为公益慈善事业的一个有力助推器。 2007年电视传媒业内值得特别关注的亮点之一是以电视媒体为主导,相关公益慈善机 构、企业与个人共同参与的电视公益活动。电视媒体不仅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温暖人心的力量,观众看到了“用镜头呈献爱心、用爱心传递温暖、用温暖诠释公益、用公益构建和谐"的“2007中国公益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在2007年开始的时候策划了一档大型系列爱心公益活动——《春暖2007》。该活动用“创新的理念献爱心、以创新的机制做公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活动获得捐助的现金、项目、 技术和其他物资等折合总善款高达1亿多元。2007年3月,基于“人人可慈善"的理念, 中央电视台又发起了意在激发全民参与的大型电视慈善公益行动《慈善1+1》,呼吁全体公 民每人捐出1元钱,付出1小时用于帮助他人,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个大型的电视行动 中各显所长、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中华慈善事业里,在快乐的慈善中让每一个看似微小的力 量聚沙成塔,共奏和谐乐章。再如央视的《圆梦行动》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帮助,让社会听 到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圆大学的梦。 在2008年的突发事件语境中,电视公益活动策划再度升温。2008年1月特大雪灾肆虐我国14个省份,7000多万人受灾。这场50多年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冰雪,造成南北交通大动脉中断、能源供应紧张、灾区物价上涨,通讯与春运大受影响。2008年5 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地震波及16个省、市、自治区,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受的最为严重的地震灾害。特大雪灾和汶川大地震不仅使党和 政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使中国媒体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灾害发生后,媒体一方面迅速 组织报道,传达政府救灾举措,透明传递灾情信息,避免了社会恐慌;另一方面在短时间 内策划大型募捐活动,吹响爱的集结号,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与灾区人们一起共度难关。 以汶川大地震为例,地震发生后,各级电视媒体纷纷策划大型募捐活动,如中央电视台的《爱的奉献叫008宣传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台湾中视的《把爱传出去》、香港T'旧的《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晚会》、四川电视台的《以生命的名义》、山东电视台的《鲁川血脉情?帮灾区人民建个家》、湖南卫视的《爱心总动员》等等。电视公益活动不 仅发挥了电视传播的优势,而且强调社会公众的参与,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 用,同时也把电视公益活动策划推向了另一个高潮。【1】严三几.2007年中国电视公益节目发展年度报告fEB,oL】.人民网,http://media.people.tom.cIl/GB/22114/14720l/147208/8857944.htnd.13 第一章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概述二、商业选秀类大型电视活动策划的降温历经几年的辉煌之后,选秀活动的疲念已显。新华社主办的《国际先驱报》联合新浪 网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88.53%的人对选秀节目“已经审美疲劳”;对于选秀节目影响力 一年不如一年的原因,认为其“商业昧太浓,作秀及炒作严重"的占82.71%,“内部操作 传闻频发,公信力减弱"的占42.47%,“节目样式创新不足”的占30.34%。从收视表现看, 《快乐男声》、《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绝对唱响》等都无法复制当年《超级女声》的收视奇迹。2007年8月重庆卫视《第一次心动》被广电总局叫停,大型选秀活动首次被 “红牌”警告。国家广电总局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出台了~系列规范娱乐选秀活动的细节,选秀活动 策划由此进入冬季。近两年,广电总局曾多次发出预警:广电机构应牢记使命,不能淡薄 责任。2007年4月上旬,广电总局召集各省级广电机构的领导骨干汇聚南京,召开“2007 年全国广播电视抵制低俗之风工作会议”,会议发出强烈的信号:收听收视率不是评价广 播电视节目的第一标准,更不是唯一标准。不能靠低俗、庸俗的节目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而使低俗之风蔓延。国家广电总局在叫停《第一次心动》后不久,于2007年9月20同再次发出《进一步加强群众参与的选拔类广播电视活动和节目的管理的通知》,对选秀活 动从报批、数量与播出时间、环节设计、选手与主持人的台风、评委与嘉宾的资格、评选 标准和赛事规则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细则。在这样一个细致入微的规定下,各电视频道要想在选秀活动策划上有所作为恐怕比登天还难。三、体育竞赛类大型电视活动策划的勃兴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民众对奥运会的热情高涨,电视媒体抓住这 一千载难逢的时机,策划了众多体育活动,吸引了众多民众的积极参与。 2006年9月由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新浪网为网络合作伙伴 的大型电视活动《CCTV奥运舵手选拔》拉开帷幕,这是中国也是世界奥运历史上具有创 造性的体育与媒体的盛会。中央电视台将通过最有影响力的播出平台,通过电视海选,从 所有中国国籍的普通百姓中,为国家赛艇队选拔一男一女两名奥运舵手,参加2008年奥 运会“8人单桨有舵手"项目,搏击奥运金牌。《carV奥运舵手选拔活动》在全国开辟了 31个赛区,从9月12日起,中央电视台联合北京《京华时报》、广东《羊城晚报》、山东 《齐鲁晚报》、四川《华西都市报》、浙江《都市快报》、重庆《重庆晨报》、江苏《现代快 报》等二十多家有影响力的地方强势纸媒,会同31个省市区的体育局全力出击,,同时吹 响了奥运舵手选拔的号角。在每个赛区,奥运舵手的选拔活动都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由中国田径协会和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厦门市体育局和厦门 广播电视集团承办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于2008年1月5日鸣枪开赛。比赛报名方法采取 现场报名、网络报名和通过旅行社报名3种方式。2008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将是中国队参加14 第一章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概述北京奥运会马拉松赛选拔赛的重要一站,吸引了众多国内知名专业运动员参与。作为2008年的第一场体育赛事,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紧扣“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充分营造赛 会气氛、激发市民参与热情,办成了厦门人民盛大的体育节日。本届赛事还策划了“马拉 松现场狂欢节、快乐嘉年华"系列活动,举行了“2008马拉松快乐宣言大赛”、马拉松摄 影大赛、室内马拉松等配套活动。此外,本届马拉松还与首次举办的金门马拉松赛同时鸣枪开跑,这成为海峡两岸同胞共同欢庆的节日。2008年6月,为了助威北京奥运圣火在湖南境内的传递活动,湖南卫视和湖南经视联手策划了迎奥运特别节目、大型户外竞技类活动——《奥运向前冲》,该节目有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比赛充满趣味性。80米长的赛道上设置了过独木桥、撑竿跳和攀岩等项目, 任何有着体育精神喜欢勇敢冒险的人都可以参加。《奥运向前冲》由湖南经视历经半年的 策划,于今年五一期间推出。该节目一经推出即在湖南本土大受欢迎,收视率稳步上升。 参与该节目的有文质彬彬的博士,有运动细胞发达的健身教练,更有湖南广电集团旗下的 主持人,他们除了主持节目外还参与比赛。比赛环节既惊险刺激、又趣味连连,因为是在户外举办的缘故,许多游人在围观之后便现场报名参加。该活动符合了全国人民热切期盼 参与奥运的心理,勇夺收视桂冠,有利地提升了湖南电视台的知名度。 第二章人型电视活动策划的理论分析第二章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理论分析第一节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动因探析近年来,随着我国媒介市场化、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媒体大型活动层出不穷,而且大 有愈演愈烈之势,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梳理,以期引导其发展,实 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大型电视活动策划的风靡,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正是来 自社会、受众和媒介自身多种因素的作用,才有了今天风起云涌的大型电视活动策划。一、社会环境实现社会和谐,一直都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古今中外不少思想家对“和谐" 都有精辟的论述。古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过“美是和谐’’;俄罗斯的文学家列夫?托 尔斯泰倡导“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和谐"一直是核心理念,《周礼》中说“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可见,自古 以来,“和谐"就是人类社会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和向往。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问题;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列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 关注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中,社会公正问题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日益突出,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高层的高度关注,成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期,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面临着深刻的变革。由于中国的发展是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的内外部条件变迁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中国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转型"特点。市场取向 型的改革,逐渐改变了中国的财产分配结构,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导致了弱势群体的出现。 “弱势群体"主要是指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 位的人群,主要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和贫困者等。低职化或无职化、贫困 化、脆弱化和边缘化是其共同特征。在我国目前主要弱势群体有城乡贫困人口、失业下岗 人员、农民工、老龄或高龄人口、残疾人、天灾人祸中的困难者等。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已达1.4亿一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一14%。一个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存在,是执政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并切实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发展慈善事业是救助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 缩小贫富差距,合理地分配社会的财富。在财富分配上,有三次分配之说:第一次分配,16 第二章大型电视活动策划的理论分析是由市场来进行分配,讲效率,鼓励创新;第二次分配是由政府来主导,政府主要是通过 税收和财政,然后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转移支付来进行二次分配,讲公平;第三次分 配,是以人民的自觉行为作为驱动力,讲奉献。这也就是全社会正在做的慈善事业,它是 以价值观为支撑的,是一项由社会公众参与并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无偿救助行为,是一种 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爱心体现,也是一种真诚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其发展 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是相得益彰、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将慈善事业列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社会各 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很快,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社会慈善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参与慈善活动的热情同益提高,慈善组织发展迅速。关注慈善公益是电视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义不容辞的责任。清华大学陆地教授指 出,坚守公益责任是媒介功能的回归。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介,它的利益必须以公共利益为 体现。媒体强化公益慈善的责任,也有助于强化公民的公益慈善意识。电视媒体与公益慈 善的结合由来已久,从单一报道公益慈善活动、宣传公益慈善精神,到举办公益慈善义演、 开设公益慈善栏目,再到策划一系列大型公益慈善活动,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情感共鸣,营造了充满爱心的社会氛围。2008年2月29 R,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精神文明 办公室、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合主办,SMG新娱乐承办的首届“慈善公益与媒体责任’’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发布了《2007中国电视公益节目发展报告》,报告指出,2007 年电视公益节目蓬勃发展、节目样式与手段丰富创新、议程设置功能充分发挥,彰示电视媒体已成为公益慈善事业的一个有力助推器。二、媒介环境电视活动策划的规模性兴起是电视作为大众媒体发展的必然,它在多重的需要下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首先是电视市场化发展的需要。20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电视业开始走 上了市场化的探索之路。1979年1月28日,由上海电视台播出的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参 桂补酒广告"的诞生,标志着电视经营理念开始进入中国电视人的思维。在市场经济环境 中,电视业必须按市场规律运作,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必须改变以往的经营方式与 管理模式,在双重角色的定位下,探求赢利模式的多样化。电视活动就是一种很巧妙的经 营方式,媒企共舞,实现双赢。电视媒体策划大型活动往往需要企业赞助才能有效的实施, 而企业通过采用冠名、赞助或植入式广告等方式与电视活动融合在一起,随活动一起被观 众接受或认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与蒙牛集团的合作堪称是一次完美的共舞双赢。“超 级女声"带给湖南卫视的经济收入是相当可观的,冠名费再加上广告费、短信费及相关的 产业费等,其经济效益非常惊人。湖南卫视除给蒙牛酸酸乳冠名外,还附加700次节目预 报和相应的15秒广告,并按蒙牛的提议设置赛区,大大扩大了蒙牛在这些目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直接提升了其销量。而蒙牛酸酸乳产品包装上都印有"超级女声"的宣17 第.二章人型电视活动策划的理论分析传信息,大大提升了”超级女声"知名度,也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蒙牛还设立了’’超级 女声"夏令营,中奖者可以免费去长沙观看”超级女声"总决赛,还有机会享受长沙游, 再一次吸引人气,吸引购买力,可以说电视传媒的市场化催生了大型电视活动。 其次是电视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如果电视经营过分依赖广告收入,电视产业就会遭遇“透明天花板"的窘境。媒介研究显示,每一种盈利模式都有一个增长极限。譬如,一份以广告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周报,如果是周一刊,广告经营额在目前的市场格局和经营模式 下极限一般是1.2亿元到1.5亿元。超过这个峰值,投入产出就不成比例,大量的投入也带不来相应的产出,出现了所谓的“透明的天花板"。电视人越来越意识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单靠节目很难生存和发展,必须把电视做大、做强、实现产业化、锻造产业价 值链。在这个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大型电视活动开始活跃起来。喻国明教授曾用形象的 语言描述过传媒产业的赢利模式:一是“卖内容";二是“卖广告";三是“卖活动";四 是“资本运作”。近年来,当电视广告遭遇发展经营中的“透明天花版"后,电视传媒开 始探索利用“平台"来做活动,进而锻造产业价值链,形成多个资金来源。以湖南卫视的 “超级女声’’为例,它的巨大成功得益于打造了一条在目前中国传媒界比较完整的传媒产 业价值链,突破了原有的电视节目在收视率和广告之间赢利的商业模式,创造性地制造了 更多赢利点,而且使各个赢利点环环相扣,互相增益。随着“超级女声"品牌产业链的延 伸,短信、广告、冠名、代言、演出、销售、活动、影视、唱片、图书、服装、食品、玩 具等产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长长的娱乐产业价值链,保守估计,近3年内其带动产值将超过10亿元。再次是电视业品牌化发展的需要。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省级电视台纷纷上星,“央视为主,一家独大"的旧的电视单极格局被打破,逐渐形成央视、省级卫视、省级非卫视频道、城市台和境外电视媒体五足鼎立,多元 发展的新格局。随着中国电视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电视传媒开始注重品牌建 设和差异化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伴随着电视业的不断发展,媒体竞争层次也不断升级, 从节目竞争升级到资源竞争、人才竞争以及品牌竞争。利用电视传媒的“平台"来做活动, 用“活动’’形成的影响来塑造媒体品牌,已成为各电视媒体进行市场拓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策划大型活动已经成为电视传媒争夺注意力资源的重要手段。激烈的媒体竞争 催生了“买方市场"的形成,电视传媒开始从“传者中心"迅速转向“受众中心"。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2003年的全国人均收视时间为179分钟,2004年减少到173分钟,2005年上升到174分钟,2006年达到176分钟,受众市场变化不大。由此 可见,观众市场容量已趋于饱和,我国电视市场进入收视份额竞争时代,对眼球和注意力 的争夺己成为个电视媒体竞争的焦点。争夺受众注意力资源的营销手段被广泛应用,大型电视活动开始大量涌现。2005年湖南电视台“超级女声’’的成功,在业界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各电视台纷纷效仿,一时问大型活动充斥荧屏,2006年因媒体活动数量之多被称为“媒体活动年”。18 第二章大型电视活动策划的理论分析三、受众环境——主体意识的觉醒现代传播理论强调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即“媒介本位论"让位于“受众本 位论"。受众越来越重视自己在媒介的中心地位,他们希望自己是积极的参与者,是整个 节目进行的主角。受众参与理论源于在媒体高度垄断的情况下,公民对民主权利的渴求与 争取,直接产生于公众缺乏与行使民主参与权密切相关的媒介接近权,与民主政治有关; 而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公众参与和接近媒介的机会迅速增多,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电 视与受众“传”与“受"的传统关系被颠覆,受众参与媒体成为现实,受众参与成为电视 节目吸引人气、增强媒介竞争力和争取广告客户的重要条件。随着受众参与意识的增强, 大型电视活动策划应运而生。 大型活动根据受众的需求,通过革新参与和互动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媒 体接近权,同时获得了受众的广泛支持。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现代生活节奏 也越来越紧张、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需要一种不求严肃、高雅,只求轻松、时尚和刺激的 娱乐文化来消除疲劳、摆脱烦恼。“现在流行的多种多样的娱乐节目,拒斥和取消电视文 化所透射的意义和价值,淡化与解构传统综艺教育、导向功能,对严肃审美基调进行革命 性颠覆,对纯娱乐性极度推崇。”【1】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压力可以通过移情的方法在非 现实的虚拟空间获得释放。人们在离奇怪诞的游戏情境中暂时摆脱了现实的烦恼,使平时 受压抑的情感得到宣泄。例如《超级女声》不设繁琐的参赛限制,不分唱法、不计年龄、 不论外型、不问地域、均可报名参加,不收取任何费用,这些规则意味着凡是有意愿参加 比赛的人就可以上电视,标志着平民狂欢时代的到来。第二节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价值分析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在于节目的价值,作为电视节目之一的大型电视活动 具有多重价值,主要表现在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方面。一、公益话题——活动社会价值的“长期议程"电视活动的社会价值是电视媒体的公益价值、包括电视活动为受众服务、为国家服务 的能力和质量。电视活动只有实现了媒体利益、受众利益和国家利益,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公益话题是传媒社会价值的长期议程。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 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1】石长顺.电视栏日解析[MI.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2):234.19 第二章大型电视活动策划的理论分析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在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媒介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利用 传媒影响力消除和弥合贫富分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媒介的关怀和信息传达达到心理上的抚慰,并设置社会不满情绪的出气口作为社会的安全阀,成为协调社会矛盾的润滑剂和 排气阀。而作为电视传播内容的一种形态,公益类电视活动能够很好地达到这个要求,并且在多个方面、多层面上为促进社会和谐服务。 1.发挥议程设置功能,凝聚民族精神 议程设置理论是指大众媒体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影响受 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知。“‘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 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 播的议程设置功能》。"【111自1972年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证探索,这个理论已经得到了学界专家的普遍认可,并在业界取得了丰硕的实验成果。“议程设置理论’’为大型电视活动策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仅以突发型电视 公益活动为例,它不同于一般的大型活动,它是在时间紧迫状态下对一个涉及公众切身利 益、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突发危机事件所进行的活动策划。在突发危机事件中,新情况、 新问题随时出现,如果媒体不能做到科学预见、精心策划与正确引导,就会陷入被动,就 有可能造成新的社会恐慌与混乱。电视媒体是一种建设性的社会力量,是保障社会秩序的 “稳压器”与“安全阀”,危机事件中电视媒体的观点与态度直接影响到公众对问题的认 识与情绪。在《爱的奉献》活动中,媒体通过富有感染力的《灾情就是命令》、《祖国与你 同在》、《生命不能等待》和《凝聚每份爱》四大板块,充分发挥了议题设置功能,迅速提 升了社会凝聚力,形成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社会共识,激发了广大民众弘扬中华 民族精神的爱国热情,为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2.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大力提倡主流价值观 大众传播有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递、娱乐四大社会功能,其中,文化传递功 能主要表现在大众传播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继续教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大型电 视活动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大力提倡主流价值观方面功不可没,尤其在突发事件语境下 作用凸显。媒体策划大型公益活动,宣扬主流价值观,进而纠正偏离真实世界的思想“毒瘤”。中国现代化的转型不仅要包括现代化的经济结构,还必须有现代化的价值观念,电视 媒体在完成文化转型方面拥有巨大的力量。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频发,波及范围之广、破 坏性之强都是历史上罕见的。仅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为例,地震波及16个省、 市、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受的最为严重的地震灾害。这次汶川大地震不仅 使党和政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使中国媒体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地震发生后,媒体一方【1】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1_匕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4. 第二章大型电视活动策划的理论分析面迅速组织报道,传达政府救灾举措,透明传递灾情信息,避免了社会恐慌;另一方面在 短时间内策划大型募捐活动,吹响爱的集结号,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与灾区人们一起共 度难关。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主流媒体,在短短4天内策划的《爱的奉献——2008宣传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更是把爱心动员推向了高潮,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从某种意义上讲,突发事件的爆发实际上为我们的宣传教育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社会环境。 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看,社会突发事件使受教育者处在最佳教育情境之中,这时电视媒体 容易成功地向公众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受众对于媒体传达的教育信息也最容易接受并信服。有些道德品质在一般情况下往往是隐含的、平淡的、习以为常的,但在危难而紧迫的特定情境下,它们便以突出的、强迫的、不容忍受的方式跃入人们的视野。突发 事件提供的就是这样一种巩固和强化各种价值观念的良好机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美德,是我们每一名中国人应该具备的优良品德。在汶 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策划的《爱的奉献》大型公益活动时时传达着“在灾难中守 望相助,共度难关,我们民族一定能够战胜灾难”的理念,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起到了倡导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作用。很多观众是含着泪看完整场晚会的。他们一致认 为:通过这次活动,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对灾区群众的无限 关怀,感受到地震灾区广大军民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感受到社会主义“一方有难、八方 支援"的巨大优越性,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众志成城、顽强 拼搏的民族精神,更加坚定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夺取抗震救灾斗争最后胜利的信心。二、经济价值电视活动的经济价值是电视媒体的自我价值,指大型活动的盈利能力,包括活动的广 告吸纳能力、活动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活动的产品转化能力。 电视媒体大型电视活动策划是媒体产业化、市场化的产物。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 进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媒体市场化的探索与实践也形式多样。在种种改革和实践中, 活动策划无疑成为媒体市场化行为的典型举措。如:中央电视台策划的倾国倾城、模特大 赛:湖南卫视策划的金鹰电视艺术节、超级女声等,当前中国电视媒体已经进入了活动策划的时代,大型电视活动具有多方面的经济价值。1.提升广告价值 我国传统的电视经营模式是“二次售卖"模式,该模式以麦克卢汉的“二次售卖" 理论为基础,电视经营基本上等同于广告经营。电视媒体用内容换取观众的注意力,再用 观众的注意力换取广告客户的广告费,所以注意力资源的价值成为产生效益的基础,电视 媒体也想方设法追求受众数量以获得注意力资源价值最大化,因此策划大型电视活动成为 众多电视台提升广告价值的重要手段。大型电视活动一般历时较长、波及面广、参与性强, 往往会成为受众仪式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能够赢得注意力资源,有力地拉动节目收视率,21 第一二章人型电视活动策划的理论分析从而收到广告客户的青睐,提升了广告价值。如央视二套“梦想中国"的冠名费达3000 万元:2005年湖南卫视“超女"仅冠名费就达1.2亿元;东方卫视的2006“我型我秀", 雪碧集团以1000万元夺走冠名权等仅从这几档选秀活动的冠名费就可以看出,大型电视活动的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2.创新媒体盈利模式 电视传媒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整合资源的能力,而大型电视活动在 整合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带动了产业经营总量的迅速扩张,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 房地产行业是广告市场上的一块大蛋糕,围绕整合房地产广告市场资源,2005年“十一” 黄金周期间,徐州广播电视台精心策划实施了“首届住宅产业博览会”,共推出了24家开 发商的30个楼盘,从10月1日至3日,吸引了15万市民前来看房、选房、购房,成交 住房300套、面积4万平方米、金额超过1亿元,在百姓和开发商之间搭建了一个双赢的 平台。2006年10月,我台再度推出“第二届住宅产业博览会”,交易火爆程度超过了2005 年。两届住博会充分彰显了广电媒体的品牌价值和专业服务能力,30多家主流房地产开发商主动与我台结成稳固的伙伴关系,开辟了房地产广告市场的新局面。【1】1【1】王强.大型活动:实现媒体责任与自我发展的积极创新(J1.视听界,2007,(2):28—31. 第三章大型电视活动策划的实践分析第三章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实践分析以上笔者从理论上探析了电视媒体从事大型活动策划的动因和价值,进而得出了电视 媒体进行大型活动策划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电视产业化经营的必然。那么,在实际 操作中,大型电视活动应当如何进行策划,策划时应当遵循什么样的程序与规范呢?本章 将结合具体的策划案例,阐述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流程与原则,试图从实务角度解答这个问题。第一节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流程策划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按照一定的科学程序进行策划,是策划成功的必要条件。电视媒体策划大型活动从本质上说属于媒介经营活动范畴,更确切地说,属于媒介公关活动,因此,其策划可以借鉴一些公关活动的策划程序。著名公共关系学者马斯顿提出了著名的RACE模式,认为公关活动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即调查研究(Research)、采取行动(Action)、实施传播(Communication)、效果检测(Evaluation)。公关活动是遵循着R、A、C、E这 四个有序过程,呈周期性循环往复发展。即,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在解决公关问题前首先弄清公众和环境,弄清问题所在,这是公关活动的基础:第二阶段采取行动,公关不能只是情况的反应,应采取实际行动,做出成绩,这是公关成败的关键;第三阶段实施传播, 公关人员将组织的政策、行动、意向传递给公众,以此进一步影响公众的行为和态度;第 四阶段是效果检测,采取行动,实施传播之后,公众反应如何,态度行为有多大变化,整 个活动成功与否,都要通过效果检测来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展开活动提供 依据。笔者根据电视媒体的自身特点,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流程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成立大型活动部一般来说,企业组织内部都设有专门承担活动策划任务的公关部门,如宣传部、公关 部、企划部等,而国内大多数电视媒体,则尚未设立类似部门,以专门从事策划工作,它 们一旦要策划活动,就会成立临时策划小组。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大 型活动是一种涉及媒体众多“兵种”的综合工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 力、财力、物力,需要媒体中众多部门进行合作,所以成立一个大型活动部,专门组织策 划大型活动,并组织协调各个部门,就可以明确职责,也可以使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更具系 统性和计划性,保证活动的顺利举行。例如山东日照广播电视台和江苏徐州广播电视台就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打破以前各部门的条块分割,整合优化现有资源,先后撤销原来的文 体部,将其扩展为大型活动中心(或部),使之成为策划实施大型活动的专业部门,改变 了以前大型活动没有专门机构组织各部室都可临时组织的做法,这种做法目前已被众多城 市电视台借鉴。徐州电视台大型活动中心既包括进行策划与实施的部门,也包括负责大型 第三章大型电视活动策划的实践分析活动现场直播与后期制作的技术部门,并和负责大型活动前期市场调研和推广的广告部进 行利益捆绑。全台还建立了大型活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联合互动的工作机制,只要 是需要四种媒体联动的,签发一张调度单,各部门就会迅速行动,这样既发挥出了广电媒 体的综合优势,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新的大型活动中心(或部)在成立之后,城市电视台 的功能更加完善,组织机构更健全。二、组织调查研究大型活动部成立以后,就要准备策划之前的工作,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各方面的情况。 调查研究的一般流程是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的:首先,客观冷静地分析电视台自身的状 况(包括人才结构、媒体性质、资产结构、规模实力、资源潜力等),找出电视台自身的 优势和劣势,以便在活动策划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其次,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要对其他媒体的有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其竞争能力与竞争特点,尤其对 于他们以往曾策划的活动案例进行仔细研究,取其长处避其不足,力求在众多的策划中脱 颖而出;最后,分析研究本电视台的受众,因为只有了解受众,把受众的兴趣点摆在首位, 设计出的传播主题才能博取观众的欢迎。时刻保证策划的主题围绕着观众,并一直被观众所认可,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观众的参与和支持,保证整个活动策划的成功。因此在 一定意义上讲,组织调查研究是整个策划成败的关键。此外,策划部门还要对策划活动相关的材料进行广泛收集、调查研究,如果活动策划 有赞助商,还需考虑分析合作商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实现电视台与企业的双赢。三、确立活动目标活动策划准备阶段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确定目标。只有确立目标,活动策划才能顺利 进行。要想通过活动的策划及实施达到所期望的理想效果,策划小组就要深入调查研究、 科学预测。确定目标之后,就为活动方案的拟定与实施提供了方向性的依据,也为具体活 动的策划与实施设立了一个期望性的标准,使策划思维得以有序进行。此外,是否达到预 定目标可以用来衡量活动策划的成败,由此可见确定目标非常重要。电视媒体策划大型活动,是为了提高媒体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塑造良好的媒体形象,获得观众的青睐和欢迎。不同的活动要有不同的细化目标。举个例子来说,有的活动策划 偏重于与受众的直接交流与沟通,协调媒体与受众的关系;有的活动策划是为了彰显媒体 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媒体的美誉度;而有的活动策划则是为了宣传媒体自身作形象,提高 媒体知名度。侧重点不同,策划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都需要坚持的一点就是,目标是行 动的先导,所有的行动都是在向目标迈进,只有活动达到目标,策划才能算是成功了。 第三章人型电视活动策划的实践分析四、拟定策划方案活动拟定计划方案的过程就是在大型活动目标确立之后,策划部门通过深入细致的思考来构思整个活动,使总体构思分解成一个个细节,同时要保证每一步都要具有可操作性。 策划方案要有计划性和新意,拟定方案的一般流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指确立此次活动策划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策划实施此次活动具有什么 样的意义,它能够为活动的效果评估提供评价标准,又能明确活动策划的方向。2.活动主题活动主题就是整个策划的灵魂、核心,贯穿于策划始终,是活动策划的主要理念所在, 是对活动内容的高度概括,是策划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因此确定策划主题需要以受众需求 为指针,以能否引起受众的共鸣作为衡量主题成功与否的标准。3.活动步骤活动进行的具体程序称之为活动步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文本上预演这次活 动,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方式、流程、所需物品、主持人及参赛者等具体安排。4.活动传播计划在制定策划方案时还要特别考虑活动传播计划,也就是说报道此次活动在什么时间采 用何种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宣传此次活动,给媒体记者报道指明方向。这是因为活动策 划往往会与报道策划结合,通过媒体宣传来推进活动的举行。5.活动经费预算活动经费预算就是预计活动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需要投入多少经费,并以文字形式将预计的结果,分项列出细目,把各项费用计算出来,然后综合在一起,使计 划具有可行性,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6.活动效果预测活动效果预测即将活动主题、传播效应等因素综合考虑,活动目标与活动经费支出加 以比较分析,并从而预测评估此次活动可能产生的效果。制定策划方案时一般要准备几套 可行方案供实施时对比选择,做到未雨绸缪,力求最佳效果。拟定方案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活动方案文本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可循。附:中央电视台“倾国倾城同照水上运动之都”大型电视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力争把活动办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精彩难忘、安全顺利的文化盛会,推动文化发 展大繁荣,使日照进一步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成为“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 并为举办大型综艺电视活动积累经验. 活动主题 打造水上运动之都城市品牌,展现太阳广场的独特魅力,形成浓厚的广场文化氛围。 第三章人型电视活动策划的实践分析活动时间2008年1 0月18日 活动地点:日照太阳广场(水上)活动规模:拟邀请港台知名演员1人,大陆一流知名演员1-2人,普通知名演员3-4人。这些外 请演员表演1-2个晚会主题相适应的节目.同时,日照提供5-8个地方特色浓郁、艺术水 平较高的节目。拟请高博、宋鹏飞等担任主持,另外聘请日照籍名人担任嘉宾主持。 活动安排 1、8月25日,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2、9月下旬,举办中央电视台《倾国倾城》日照主题晚会节目选拔赛。 3、9月下旬,征集、研讨晚会主题. 4、9月下旬,《倾国倾城》导演组到日照市开展工作。 5、10月上旬,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组专家观察团(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 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有关专家,以及国内外在城市经济、 城市旅游、城市文化、城市社会发展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共3-5名),赴日照进行城市品 牌体验,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6、10月上旬,召开第二次新闻发布会。7、1 o月上旬,舞台、看台搭建。 8、1 9、10月1 7日,晚会彩排。0月18日,晚会举行、录制。活动结构本次晚会在延续以往城市日晚会的成功经验基础之上,寻求创新,我们将打造日照的 三张名片,所有关于日照这座城市的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内容都将浓缩在这三张名片里, 城市即是三张名片,三张名片即是整个晚会的结构和篇章,名片一、独特的海洋环境和文 化,如:金沙滩、北方的南方城市,江北第一茶等等,名片二:水上运动之都,如:拥有 亚洲第一的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打破中国奥运帆船项目零突破的殷剑就是在日照集训的等 等,名片三:海洋经济,如:东方桥头堡,全国最大的水产交易集散地等等。 1、【城市宣传片?日照】时长45秒内容:(一名年轻的女子运动员扬帆而起,少年帆船队疾风而行,镜头迅速转为其他 水上运动项目画面特写,一组节奏强烈的快切画面之后进入著名的金沙滩,游客体验画面, 整个片子节奏鲜明,背景音乐扣人心弦) 拍摄地点: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金沙滩 拍摄演员:少年帆船队、游客 2、【开场:水上摩托艇表演】 第三章大型电视活动策划的实践分析表演者:水上摩托艇队 表演区域:水域表演区 3、【主持人开场白】 内容:介绍日照,介绍“倾国倾城”活动及本场晚会的三张名片 主持人:2位 表演区域:主舞台 4、【文艺元素】 内容:歌曲《踏浪》 演唱者:龙之翼伴舞:表演区域:主舞台LED:日照宣传片 名片一:海之韵(名称待定)5、【专题短片l一一赶海】 内容描述:海洋资源和赶海文化,拟让主持人体验赶海的乐趣,通过赶海的一些技巧 性的环节如掏蟹子、钩蛏子、拉虾皮、布置迷糊网等,在这一体验过程安排一个有经验的 农家小孩和主持人唱对手戏,让片子故事强,情节丰富,有戏剧性,加强实用性,吸引游 人来日照,与此同时,把日照市蓝天、碧海、金沙滩等优美的环境这一大主题融入其中 6、【主持人+互动】 内容:水产品互动现场互动,展示80厘米长的螃蟹、让人惊讶的大对虾以及关于毛 主席与西施舌的典故……由此引出农民画,为主持人量身打造一幅幽默诙谐的赶海娃形象 的农民画,由女主持人以日照人民见面礼的形式送给高博 表演人员:主持人、农民画家 LED:倾国倾城LOGO 表演区域:观众互动区 7、【文艺元素】 内容:歌曲《看海》 演唱者:吴佩慈(台湾) 伴舞: 表演区域:主舞台LED:日照宣传片8、【主持人+互动】 内容:优美的海滨城市环境吸引了北大有300多名教授定居在此,吸引人才,对城市 经济的良性循环,拟由市里出面邀请北大校长到晚会现场,由校长现场越洋连线第一位在 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用汉语致辞的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日照籍),最后校长和教 第三章大型电视活动策划的实践分析授们现场演唱《大海呀故乡》 【元素:北大校长、第二故乡】 表演人员:主持人、北大校长及教授 LED:倾国倾城LOGO 表演区域:观众互动区 9、【文艺元素】 内容:歌曲《大海呀故乡》 演唱者:朱明瑛或郑绪 伴舞: 表演区域:主舞台LED:日照宣传片名片二:水上运动之都(名称待定)10、【文艺元素】内容:歌曲《大海》 演唱者:胡彦斌 伴舞: 表演区域:主舞台LED:日照宣传片11、【主持人】 内容:独特的深海水域和训练条件成为诞生世界冠军的摇篮等等 12、【专题短片2一一帆板世界冠军的故事】 内容描述:水上运动之都,拟通过日照姑娘朱华丽从事帆板运动最后获得世界冠军的 故事,展示日照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以及日照人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 13、【文艺元素】 内容:歌曲《海的女儿》 演唱者:范冰冰 伴舞: 表演区域:主舞台LED:日照宣传片14、【主持人+互动】 内容:亚洲第一的国家水上项目训练基地、多次举办世界帆船帆板锦标赛,创办了首 届水上运动会,2008奥运选手在此集训,拟邀请突破金牌领记录的奥运帆板冠军殷剑到达 晚会现场,现场由殷剑和朱华丽各自带一队在舞台前区的水域进行帆板比赛 [元素:奥运冠军、现场帆板比赛】 表演人员:市长、奥运冠军、帆板运动员28 第三章大型电视活动策划的实践分析表演区域:舞台与观众区之间的水面 LED:倾国倾城LOGO 15、【主持人+市长】 内容:市长颁奖,引出日照号环球旅行,并把模型送给获胜队,介绍日照打造水上运 动之都的蓝图及规划 16、【文艺元素】 歌曲:《在水一方》 演唱者:汤灿 表演区域:水域表演区+主舞台;LED:日照宣传片 名片三:海洋经济(名称待定)17、【主持人】 内容:介绍日照市的海洋渔业经济…… 18、【专题短片3一一捕捞行动】 内容描述:海洋经济的繁荣,切入点为渔民的海洋捕捞,拟让主持人与20多艘渔船 出海体验集体作业的过程,利用蒙太奇的手法,一条主线,两个场景,双视窗表现:主持 人与一艘渔船先期出海寻找鱼讯,无线电通知在家等候的渔民;家里的渔民正在做出海的 准备,接到消息后出海,开始集体捕捞行动,在这过程中期望、失落、重新的希望,喜悦 等心理和情绪交叉使用,最后收尾在全国最大的水产品干货交易市场,为进入晚会现场作好铺垫19、【文艺元素】民间小调:《渔家号子》2,演唱者:当地渔民 表演区域:主舞台LED:日照宣传片20、【主持人+互动】 内容:两张老照片,照片1:以前的小渔村,现在摇身一变为全国最大的水产品干货 交易市场,打造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价格风向标,照片2:80年代的日照港,摇身一变 成为年吞吐量过亿吨的全国大型港口 【元素:老照片、外国商人、价格风向标】 表演人员:主持人、外商 LED:倾国倾城LOGO 表演区域:观众互动区 13、【文艺元素】 内容:歌曲《我想我是海》 第三章大型电视活动策划的实践分析演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商业地产博览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