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70后和80后以后是不是要开始步入老年了?

同方全球人寿北京分公司于2017年落地宋庆龄“爱心书库”项目,至今已跨入第三年。公司每年为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们提供课余阅读书籍,并定期组织公益回访活动,关注学校需求和同学们图书使用情况。三年来共计捐赠图书过万册,累积惠及学生千余人。11月19日,同方全球人寿北京分公司举办2020年“爱心书库”公益回访活动,将部分新希望学校师生带出校园,在北京坊PAGEONE书店举办快乐阅读“悦读日”活动。

同方全球人寿成立以来在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服务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同方全球人寿公益筑梦计划的一部分,自“宋庆龄爱心书库”项目开展以来,公司通过捐赠图书等形式,关心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公益大爱,彰显保险情怀。“悦读日”活动当天,爱心人士每捐出一本图书,公司承诺将配捐等额图书一本。活动现场,新希望学校的同学们在同方全球人寿志愿者们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在书店内挑选喜爱的书籍,与同学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

未来,同方全球人寿北京分公司将在公益道路上继续前行,持续关注学校教育与发展状况,源源不断的为同学们带去关爱。希望可以凭借一己善举带动社会更多的人一起走进公益活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同方全球人寿官方网站()。  09:40:00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揭晓 2020中国居民退休生活信心保持高位 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居民对于退休生活的愿景总体乐观,信心保持高位。具体而言,居民对退休生活的联想整体乐观,其中未退休居民对未来的愿景较为保守,已退休居民在享受良好退休生活的同时,自身健康或成更大忧患。 居民更加注重退休后的自我满足,继续工作意愿不高;相较而言,年长者更倾向于自我享受,年轻人的选择更加多样,中、高收入群体退休后继续工作意愿更强。 2020年居民对舒适的退休生活的自信程度保持乐观,趋于稳定,逐渐适应中国经济增速的减缓和国际局势的变动,且未明显受到疫情影响;已退休居民财务状况基本向好,女性财务表现更佳;未退休居民信心稍逊,对未来期望更高。 退休居民财务自主能力强,对财务方面担忧较少,对自身健康和心理感受担忧较多;居民预期的退休年龄受国家法律规定影响,预期的退休准备时间延长,年轻一代退休准备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此外,居民对后代未来退休生活的预期保持乐观,也更加自信。 2020年退休准备指数小幅回升至6.23 发布会现场,陈秉正教授对于2020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表示,今年指数回升至6.23,主要是在“退休准备充分度”以及“退休计划完善度”方面较去年有大幅提升,而在“财务规划认知水平”方面有下滑趋势。 图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先生解读报告 在谈及高退休准备指数人群的整体画像时,陈秉正教授这样描述:女性,60-69岁,居住于主要经济发达地区,退休前从事高层级工作,收入较高,已婚,2个子女,身体健康,有信心负担未来的医疗费用。 陈秉正教授进一步指出,具体而言,女性受访者的退休准备指数超过男性,指数在性别上的差异不再固化。全国各地区退休准备指数之间的差异增大,整体上经济发达地区及经济增速较快的地区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在家庭特征中,拥有两个子女的受访者有较高的退休准备指数,可见稳定的家庭关系和未来子女的赡养能力是影响人们退休准备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适时推出渐进式的延长退休政策 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居民倾向于对发展第一支柱有更高的认同度,而对于发展第三支柱的认同度仍然不足,养老保障三支柱的平衡发展离不开居民观念的进一步转变。 陈秉正教授表示,具体来说,近五年,支持延长退休年龄的受访者比例明显提高,报告显示支持延迟退休年龄的比例从2016年的63%增加到2020年的79%,年长者、教育水平高、职级较高、收入较高的群体、对于延迟退休的态度更为积极,单一年龄标准的退休制度很难适合所有人的意愿,延迟退休在年龄的规定上应具有一定弹性。政府可以适时推出渐进式的延长退休政策。 在退休规划上,从企业角度来说,可以为员工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福利、技能培训及退休帮助,但仍有必要在为员工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退休准备财务建议、更灵活的退休方案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陈秉正教授特别指出,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和全球大流行更凸显了制定后备计划、为生活中不可预见的事件做好准备的重要性。个人退休准备计划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保险、应急现金储蓄等,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在退休前后为维持财务状况稳定发挥关键作用。 未来退休压力逐渐显现在当下青壮年群体 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首次重点关注了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青壮年群体,他们目前年龄均未超过50岁,正处在一个工作精力充沛、事业不断上升的黄金时期。然而,未来退休压力也逐渐呈现在他们面前。 报告显示,青年人对未来退休生活愿景相对保守,信心有所不足,其中80后相较于70后与90后更为乐观。究其原因,首先是当代青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标准提高,满足物质生活的经济压力增大。其次,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导致青年人对社会保障体系信心不足。此外,由于青年人距离退休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也导致青年人更加保守地预期自己的退休生活。此外现实中,国内大多年轻人也的确存在着职业规划不清晰、自身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而职业规划将直接影响养老和退休规划。 对此,陈秉正教授也提出一些建议:一、青年人应当尽早明确职业规划与发展路线,结合时代背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找准自身的定位,对个人的未来与退休生活产生理性的预期。二、青年人应当不断地提升自身金融素养以及对财务规划的认识,尽早为自身养老与退休计划做好准备。三、青年人应当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国家改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社会保障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也决定了未来一定是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老龄化的过程,相信《2020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的发布将为个人、政府、企业积极做好探索和应对带来全新启发。 ]]>北京2020年11月16日 /美通社/ -- 11月10日,以“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护航未来银色梦”为主题的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先生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先生,以及报告发起双方代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清华经管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教授和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全球人寿”)董事长王林先生,同方全球人寿总经理助理兼首席团险事业执行官兼健康险事业部总经理彭勃先生共同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发布会揭晓了今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 -- 6.23,相对于2017年的6.31与2018年的6.65有所偏低,但与2019 年的6.15相比略有回升。报告显示,在“退休准备充分度”和“退休计划完善度”方面较去年有所提升,而在“财务规划认知水平”方面有所下滑,其他方面相差不大。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关键“窗口期”

据民政部公布数据显示,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3亿人。未来5到10年,全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中高龄,我国养老服务将接受更大的挑战和考验。

目前中国居民养老保障方面呈现“两高、两大、两低”的显著特征:人口老龄化态势高速化、高龄化;退休人口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化水平低、自我养老和社会化养老意识低。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我国在老龄人口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明显不足,居民个人的退休准备越发引起社会关注。

同方全球人寿致力于成为养老领域的探索者,从2013年开始,联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和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每年发布《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针对中国居民在退休准备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与政策、企业了解员工的退休生活需求并据此制定和完善员工福利计划、个人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退休养老计划提供参考。

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发布会以“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护航未来银色梦”为主题,基于8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对于国民退休准备的充足分析,为我国应对养老问题建言献策,护航未来养老银色梦。本次发布会公布了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 -- 6.23。


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揭晓

2020中国居民退休生活信心保持高位

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居民对于退休生活的愿景总体乐观,信心保持高位。具体而言,居民对退休生活的联想整体乐观,其中未退休居民对未来的愿景较为保守,已退休居民在享受良好退休生活的同时,自身健康或成更大忧患。

居民更加注重退休后的自我满足,继续工作意愿不高;相较而言,年长者更倾向于自我享受,年轻人的选择更加多样,中、高收入群体退休后继续工作意愿更强。

2020年居民对舒适的退休生活的自信程度保持乐观,趋于稳定,逐渐适应中国经济增速的减缓和国际局势的变动,且未明显受到疫情影响;已退休居民财务状况基本向好,女性财务表现更佳;未退休居民信心稍逊,对未来期望更高。

退休居民财务自主能力强,对财务方面担忧较少,对自身健康和心理感受担忧较多;居民预期的退休年龄受国家法律规定影响,预期的退休准备时间延长,年轻一代退休准备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此外,居民对后代未来退休生活的预期保持乐观,也更加自信。

2020年退休准备指数小幅回升至6.23

发布会现场,陈秉正教授对于2020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表示,今年指数回升至6.23,主要是在“退休准备充分度”以及“退休计划完善度”方面较去年有大幅提升,而在“财务规划认知水平”方面有下滑趋势。


图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先生解读报告

在谈及高退休准备指数人群的整体画像时,陈秉正教授这样描述:女性,60-69岁,居住于主要经济发达地区,退休前从事高层级工作,收入较高,已婚,2个子女,身体健康,有信心负担未来的医疗费用。

陈秉正教授进一步指出,具体而言,女性受访者的退休准备指数超过男性,指数在性别上的差异不再固化。全国各地区退休准备指数之间的差异增大,整体上经济发达地区及经济增速较快的地区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在家庭特征中,拥有两个子女的受访者有较高的退休准备指数,可见稳定的家庭关系和未来子女的赡养能力是影响人们退休准备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适时推出渐进式的延长退休政策

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居民倾向于对发展第一支柱有更高的认同度,而对于发展第三支柱的认同度仍然不足,养老保障三支柱的平衡发展离不开居民观念的进一步转变。

陈秉正教授表示,具体来说,近五年,支持延长退休年龄的受访者比例明显提高,报告显示支持延迟退休年龄的比例从2016年的63%增加到2020年的79%,年长者、教育水平高、职级较高、收入较高的群体、对于延迟退休的态度更为积极,单一年龄标准的退休制度很难适合所有人的意愿,延迟退休在年龄的规定上应具有一定弹性。政府可以适时推出渐进式的延长退休政策。

在退休规划上,从企业角度来说,可以为员工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福利、技能培训及退休帮助,但仍有必要在为员工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退休准备财务建议、更灵活的退休方案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陈秉正教授特别指出,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和全球大流行更凸显了制定后备计划、为生活中不可预见的事件做好准备的重要性。个人退休准备计划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保险、应急现金储蓄等,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在退休前后为维持财务状况稳定发挥关键作用。

未来退休压力逐渐显现在当下青壮年群体

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首次重点关注了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青壮年群体,他们目前年龄均未超过50岁,正处在一个工作精力充沛、事业不断上升的黄金时期。然而,未来退休压力也逐渐呈现在他们面前。

报告显示,青年人对未来退休生活愿景相对保守,信心有所不足,其中80后相较于70后与90后更为乐观。究其原因,首先是当代青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标准提高,满足物质生活的经济压力增大。其次,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导致青年人对社会保障体系信心不足。此外,由于青年人距离退休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也导致青年人更加保守地预期自己的退休生活。此外现实中,国内大多年轻人也的确存在着职业规划不清晰、自身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而职业规划将直接影响养老和退休规划。

对此,陈秉正教授也提出一些建议:一、青年人应当尽早明确职业规划与发展路线,结合时代背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找准自身的定位,对个人的未来与退休生活产生理性的预期。二、青年人应当不断地提升自身金融素养以及对财务规划的认识,尽早为自身养老与退休计划做好准备。三、青年人应当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国家改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社会保障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也决定了未来一定是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老龄化的过程,相信《2020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的发布将为个人、政府、企业积极做好探索和应对带来全新启发。 17:11:00同方全球人寿北分营运部负责人 杨娟娟 以人为本 优质服务是制胜要诀 “日常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接触的多为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对保险公司内部服务部门了解甚少。事实上,消费者购买保险后的一系列服务都需要经过保险公司营运部操作完成。”杨娟娟表示。 保险公司的营运部是一项需要精耕细作的部门,其中包含了承保、理赔、 核保 、保全、 新契约、 回访预约等多方面职能。 杨娟娟表示,营运部本质上是提供服务的部门,营运部的客户分为内部和外部客户,对内要服务好业务部门,帮助其推动业务发展;对外直接服务客户,帮助其解决投保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同方全球人寿是由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各出资50%组建而成。“百年寿险专家+高科技大咖”的组合,创造了保险公司营运新的可能性。 进入同方全球人寿北京分公司后,杨娟娟带领当地营运部从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入手,推出一系列客户增值服务活动,并根据不同阶段的渠道需求,成立专项小组进行一对一专属客户服务。 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保险理赔和调解客诉纠纷也是营运部重要工作内容。保险纠纷起因多样化,事实核查证据少,责任认定难。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监管管理力度的加大,保险公司内部对处理客户投诉方面也有严格规定。 同方全球人寿北京分公司在处理纠纷时对时效性要求得非常严格,最长时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发生纠纷后,公司首先要做的是认着聆听客户反映的问题,让客户意识到公司愿意为其提供帮助,并及时给出选择方案,解决客户问题。 近年来,同方全球人寿北京分公司的客户满意度越来越高。杨娟娟表示,相对于保险公司,消费者属于弱势,处理理赔和投诉案件时,我们都会本着“以人为本”的初心来解决,真正发挥“保险姓保”的作用,只有当服务精神深入到公司的各个毛细血管中,公司发展才能更长久。 科技赋能 打造智能化服务场景 不断优化客户体验才能在市场上超车,抓住中国保险业的未来。 在杨娟娟看来,一个新型高效的营运部,未来在客户服务上需要依托数字化以增加客户服务触点、场景,提升与客户互动频次。 对于保险公司,保险属于低频交易,特别是人身险长期性保单与客户在常年中接触相对较少。伴随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成长为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期望更加简单、无缝、个性化与保险公司或保险代理互动。 为抓稳新兴数字消费者的消费特征和消费偏好,从2015年起,同方全球人寿就一直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力争通过打造数字化营销,数字化服务,数字化作业三大平台,满足客户、合作方、渠道、员工和公司管理层五类不同受众的需求。 杨娟娟透露,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公司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的同时,同方全球人寿北京分公司专门打造了更加年轻化的人才梯队,从产品形态,营销等各方面,完善对年轻客户群的服务。 利用保险服务与科技的结合,创新经营也为公司的发展延伸了“舞台”。截至2019年末,同方全球人寿总资产超146亿元,同比增长17.79%;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94.99%,已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杨娟娟表示,科技赋能保险是大势所趋,同方全球人寿一直实践在行业的前列。公司整体数字化建设与创新布局,让营运部的工作更加高效,得从手工繁琐的线下工作中解脱出来,完善服务内容。未来,将带领团队继续研究更加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让更多人从保险中获益。 ]]>北京2020年9月22日 /美通社/ -- 随着中国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各保险公司从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经营过度,除了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实际工作中对保全、核保、理赔等服务的要求更加专业化。

近年来,同方全球人寿北京分公司凭借优质的服务、高效的业务支持让保险保障变得更加贴心、便捷;用日常的点滴工作积极践行“保险姓保”理念。

近期,北青金融专访同方全球人寿北分营运部负责人杨娟娟,跟大家分享同方全球人寿北分营运部的服务理念。


同方全球人寿北分营运部负责人 杨娟娟

以人为本 优质服务是制胜要诀

“日常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接触的多为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对保险公司内部服务部门了解甚少。事实上,消费者购买保险后的一系列服务都需要经过保险公司营运部操作完成。”杨娟娟表示。

保险公司的营运部是一项需要精耕细作的部门,其中包含了承保、理赔、 核保 、保全、 新契约、 回访预约等多方面职能。

杨娟娟表示,营运部本质上是提供服务的部门,营运部的客户分为内部和外部客户,对内要服务好业务部门,帮助其推动业务发展;对外直接服务客户,帮助其解决投保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同方全球人寿是由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各出资50%组建而成。“百年寿险专家+高科技大咖”的组合,创造了保险公司营运新的可能性。

进入同方全球人寿北京分公司后,杨娟娟带领当地营运部从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入手,推出一系列客户增值服务活动,并根据不同阶段的渠道需求,成立专项小组进行一对一专属客户服务。

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保险理赔和调解客诉纠纷也是营运部重要工作内容。保险纠纷起因多样化,事实核查证据少,责任认定难。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监管管理力度的加大,保险公司内部对处理客户投诉方面也有严格规定。

同方全球人寿北京分公司在处理纠纷时对时效性要求得非常严格,最长时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发生纠纷后,公司首先要做的是认着聆听客户反映的问题,让客户意识到公司愿意为其提供帮助,并及时给出选择方案,解决客户问题。

近年来,同方全球人寿北京分公司的客户满意度越来越高。杨娟娟表示,相对于保险公司,消费者属于弱势,处理理赔和投诉案件时,我们都会本着“以人为本”的初心来解决,真正发挥“保险姓保”的作用,只有当服务精神深入到公司的各个毛细血管中,公司发展才能更长久。

科技赋能 打造智能化服务场景

不断优化客户体验才能在市场上超车,抓住中国保险业的未来。

在杨娟娟看来,一个新型高效的营运部,未来在客户服务上需要依托数字化以增加客户服务触点、场景,提升与客户互动频次。

对于保险公司,保险属于低频交易,特别是人身险长期性保单与客户在常年中接触相对较少。伴随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成长为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期望更加简单、无缝、个性化与保险公司或保险代理互动。

为抓稳新兴数字消费者的消费特征和消费偏好,从2015年起,同方全球人寿就一直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力争通过打造数字化营销,数字化服务,数字化作业三大平台,满足客户、合作方、渠道、员工和公司管理层五类不同受众的需求。

杨娟娟透露,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公司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的同时,同方全球人寿北京分公司专门打造了更加年轻化的人才梯队,从产品形态,营销等各方面,完善对年轻客户群的服务。

利用保险服务与科技的结合,创新经营也为公司的发展延伸了“舞台”。截至2019年末,同方全球人寿总资产超146亿元,同比增长17.79%;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94.99%,已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杨娟娟表示,科技赋能保险是大势所趋,同方全球人寿一直实践在行业的前列。公司整体数字化建设与创新布局,让营运部的工作更加高效,得从手工繁琐的线下工作中解脱出来,完善服务内容。未来,将带领团队继续研究更加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让更多人从保险中获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0后已步入中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