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是一行写完还是一句一行?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诗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诗人写诗要依赖月亮,像海豚依赖着海洋,像眼泪依赖着脸庞,像孩子依赖着肩膀……而那被诗人依赖着的月,其实就是生活中微小细节所蕴藏的美好,只不过是我们生活太匆匆,遗失了这些美好,因此不易被发觉罢了。

  还记得我刚学写诗时,老师总说:“要找对意象!意象对了,意境才会美,诗意才会佳。”然而我心底却冒出一个疑惑的泡泡:什么样的意象才算对呢?

  我听不懂老师深奥的话,扭头望向窗外那一棵郁郁葱葱的银杏树,它在微风的吹拂下缓缓摇动枝叶,好像是在向我微笑,静静鼓励着我。我看着这样的它,又回头投入了令我有些迷惑的课堂。

  转眼间,身边的人写诗都有了很大进步,然而我还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这令我十分郁闷。明明写的是同样的东西,为什么他们写的就那么好呢?心中迷惑的泡泡越涌越多,而诗,却越发的写不出。

  又一次留写诗的作业,我无奈,向身边写诗好的同学请教,他们十分热情地告诉我几个常用的有诗味儿的意象,还告诉我写诗重在积累。我翻看了他们的诗,记录了漂亮的意象,但是我自己的.作业本上还一字未落,窗外的树上的树叶纷纷落地,那叶子砸在地上的声音搅得我心烦,还是没有写诗的感觉啊!

  结果是显然的,这次的诗依然很失败,我向朋友诉说我的问题,他们依然热情的指出为什么我的诗没有成功,但是知道了问题,却没有改正的方法,心中的泡泡快慢慢溢出来了,朋友便建议我向老师请教一下。

  也许老师也意识到我在作诗方面抱有疑惑,便将我“请”到办公室。那时恰逢秋日,窗外银杏树上的叶子黄的很美,与午后灿烂的阳光相映,金黄漫天,叶子落地的声音不知为何也变得悦耳起来,奏出了一曲优美的音乐,我一时被这美丽的景象感动,愣了神。

  她见我怔怔地盯着那落叶划下的优美舞姿,。她愉快地说:“你并不是不会作诗嘛!”我被她这一声回过神来,看着她不知何时微微弯起来,画出了一条优美弧线的眼睛,略略有些尴尬。

  “你已经找对意象了,不是吗?试着将落叶的景象描绘下来,加入你自己的情感,再将语言修整成诗体就可以了,你可以回去了。”她对我莞尔一笑,于是我也笑了,我好像确实体会到了一种感受,心中的疑惑泡泡被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想作诗的如波涛般汹涌的情感。

  回到教室,站在窗边,静静凝视那叶子落下前留下的最后美丽的东西――优美的舞姿……等等,这不是它留下的最后美丽的东西,它将自己的身躯掩埋在土中,将身体化作来年这树的养料,这样的奉献精神难道不美丽吗?为什么我一直以来都没有注意到呢?

  顿时,我文思泉涌,作业本上落下了一首优美的新诗,心中分外畅快。

  为什么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发现那么美丽的东西呢?是否还有更多美好的东西被我们忽略了呢?人生太匆匆,而大多数走在人生路上的人都只是低头赶路,都被太多的外物压弯了腰,低下了头,我们为何不偶尔抬头看看路边的风景,细细体会其中蕴藏的美好情感呢?我想,如果我们这么做了,一定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又过了这么长时间,银杏树又绿了,比去年绿得更美,它是否还记得去年埋没在泥土中的叶呢?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出:“我终于学会了写诗,学会了发现事物中蕴藏的美好!

  今天晚上,我在复习背诵古诗,突然想到:我也可以写一首诗啊!写什么呢?我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一句“此去南平不久归”,可是接下来写什么呢?我想不出来。爸爸说:“写诗二、四句要押韵(韵母相同),还有一些注意事项……”。想不到写诗那么难,但是,我不怕困难,一定要写出一首诗。

  我记忆犹新的是去南平回家的路上风很大,于是我灵机一动又想出一句“路上大风使劲吹”,爸爸又告诉我,我们回家坐的是动车,动车有什么特点呢?我再想出一句“动车舒服速度快”,最后妈妈告诉我,我们坐动车很开心,我又想出了最后一句“满面笑容脸上堆”,这样,一首完整的诗就写成了。我仔细看了看,发现题目还没写,我就写了题目:回家的路。最后,一篇有趣的诗就写成了:

  写诗就像有着神奇的魔法,让我着了迷。

  我之所以会为写诗而着迷,是因为写诗会让我感到快乐,还能满足我的小心愿,任何我所幻想的,现实还无法完成的,我都可以在诗中完成。

  有一次,放学早,作业又少,我早早地做完了作业,在家里看书。这时,一旁的电话响了起来,是妈妈打来的,原来她想让我早点做完作业,做课外作业啊!

  我放下电话,心想:把这一章节看完,就去做。可这时,我的眼睛瞥到一行字――“酒窝甜甜的味道”,这一瞥不要紧,却擦出了我思维的火花――何不作一首诗,谈谈味道呢?

  说干就干,我拿起笔,随便扯过一张草稿纸,开始创作。

  “沙沙沙沙”,我挥动着笔杆子,很快就写好了两段诗。我稍作停顿,品读了起来。读着读着,我皱起了眉。不对,我拿起笔,大刀阔斧,砍掉好多字。不行,推翻重来。我又重新写了两段。这时灵感一闪而过,我又马不停蹄地写起来,写了好几段,终于写完了。

  可这也仅仅是我的初稿,人家贾岛为了两句诗创作了三年呢!我又反反复复地推敲,时间在我的冥思苦想中一点一点地溜走……

  等妈妈回到家时,摆在她面前的是一堆空白的课外作业和一张满满的诗稿。她也只好看着我,无奈地笑笑。

  写诗,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我,深深地着迷。

【有关写诗作文3篇】相关文章:

也赏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两只黄鹏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 一行白鸳飞上了高高的蓝天。 窗口(镜头)对着西岭(岷山)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镜头)摄入来自东吴(江苏)的万里航船。

【赏析】历史背景: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等地。安史之乱平定后,广德二年(764年)春,成都一把手严武复职,举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相当现在的工业部工业司助理巡视员),杜甫跟着严武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首即兴小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起句以听觉带视觉,以两个黄鹂在一棵绿柳上歌唱,为较低姿态的以动寓静具象;承句以视觉,以一行多只白鹭,飞向广阔无垠的蓝色天空,为积极向上的宏大动势具象,从而形成色泽对比鲜明、高低对比鲜明、动静对比鲜明的诗意,来表达诗人内心活动的如此鲜明愉快。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转句以窗之小却包含西岭千秋积雪之大为静态具象;结句以门之近却泊着东吴万里行船之远为动态具象。泊,在这里不是停泊,而是泛泊,飘荡着的意思,因行船远看似慢而如飘荡着。按镜头说,泊即摄入。从而形成大小对比鲜明、远近对比鲜明、动静对比鲜明的诗意,来表达诗人内心有着如此鲜明的追求。当然,这是杜甫想象力的结果。如果不信,你可以亲临杜甫草堂,实际考察一下是否能看见岷山的千秋雪和江上的万里船,答案不言自明。所以说,没有想象力的作家是不可想象的。尤其诗人更需要想象力。想象力能拓展诗人的思维空间和艺术空间,从而打开诗人的内心世界,创作出优美的诗篇,来感染别人(读者)。

总体看,这首诗表现了杜甫暂时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心情自然明快不言而喻。关键在于转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此时联想到他的这个志向,要表达自己的愿景,那就是即使“致君尧舜上”就像西岭的千年不化的积雪而毫无希望,也要让“再使风俗淳”就像东吴的万里行船那样成为自己不懈的追求,任重道远。

这首诗还告诉我们,要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近景之美,但不要沉迷;更要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远景之美,用当下流行语来说,因为我们还有诗和远方。
这首诗虚实相间,对比鲜明,撼人心魄,主旨含蓄,整体暗喻,诗味自出。
这首诗的结构是四句皆景并列,四句都对仗,以情为主线,暗线串珠,自然递进,意境优美,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写得非常认真的不可多得的好诗。

任何文学作品,包括诗词,如果不是以情为主线,就是缺少灵魂的空壳,尽管你的语言华丽轻巧,还是外壳,里面空无一物抑或不能感人,意义何在?同样诗一首,赏析则不同。如果当下有人借鉴这种四句皆景的结构进行创作,无可非议,那就看你的诗是不是创些新意和深意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键写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