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代齐事件是指什么么事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参考

  多做练习题和试卷,可以使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题目,在此为您提供“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希望给您学习带来帮助,使您学习更上一层楼。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

  Ⅰ、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近年发现的重庆巫山人经科学测定距今为204万年,这将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约多少年()

  2、关于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3、下列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4、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农耕已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②制作弓箭、烧制陶器

  ③使用天然火④人工取火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①②③④

  5、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A、山顶洞人B、大汶口中晚期C、河姆渡氏族D、半坡氏族

  6、仔细观察右图:农业出现后,人们开始建造房屋,过定居的生活。正确的是()

  ①图1属于半坡人居住房屋,图2属于河姆渡人居住房屋。

  ②图1房屋主要位于长江流域,图2房屋主要位于黄河流域。

  ③图1居民种植粟为主,图2居民种植水稻为主。

  ④房屋样式的区别是自然环境差异的结果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右图中器物的广泛使用,说明人类已经进入()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

  C、青铜器时代D、铁器时代

  8、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A、黄帝和炎帝共同视查大禹治水的工作

  B、年老的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

  C、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9、“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私有制D、等级制

  10、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

  A、21世纪70代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纪70代D、20世纪70年代

  11、你知道“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跟谁有关吗()

  A、夏桀B、商汤C、周厉王D、周幽王

  12、成语生动形象,言简意赅。通过成语“反戈一击”,我们可以得知哪个朝代的历史结束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13、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A、用刀刻B、用毛笔写C、用铅笔写D、用碳笔写

  14、金文是指下列哪种文字()

  A、甲骨文的雏形B、金制品上的文字

  C、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D、鎏金的文字

  15、下面各项中,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16、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于()

  A、尧舜禹时期B、夏朝C、周朝D、商朝

  17、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发现于()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云贵高原D、成都平原

  18、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公

  19、下列人物之间不可能是战场上的对手的是()

  A、晋文公VS楚庄王B、夫差VS勾践C、庞涓VS孙膑D、白起VS赵括

  20、战国时期,楚庄王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到洛水流域,并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里的“九鼎”象征着()

  A、王权B、财富C、王宫D、武器

  21、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

  ①牧野大战 ②城濮大战 ③围魏救赵 ④长平之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①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③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浪潮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李冰修建都江堰主是为了:①造旅游景点②防洪③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④灌溉()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4、孔子曾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A、启发诱导B、因材施教C、温故而知新D、有教无类

  25、“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里的“秦王”是指()

  A、秦孝公B、秦穆公C、嬴政D、秦二世

  Ⅱ、非选择题,共50分

  26、图片知识题(共10分)

  (1)填出图中A、B、C、D分别是战国七雄中的哪几个诸侯国。(4分)

  利用历史典故可以帮助我们识记历史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较多,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如“管仲相齐”、“尊王攘夷”、“葵丘会盟”、“纸上谈兵”等。你还知道其它吗?请写出三个春秋战国时相关的成语。(6分)

  27、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语表达思想的活跃。学完本课后请回答:(共12分)

  (1)请按照要求补充完成下列表格(7分)

  学派代表人物政治主张

  治人要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君为轻”。

  墨家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以强凌弱。

  兵家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通过以上表格的完成,同学们,你能找出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些有识之士在发表各自的政治学说中,在治理国家方面,观点趋于对立的两位思想家分别是谁呢?(2分)

  (3)“先人已逝,精神永存”,至今,诸子百家的各学派都留给了后人启人深思的哲学精神,你能找出以下三个成语分别渗透了哪三家学派的精神呢?(3分)

  “当仁不让”()“随遇而安”()“守株待兔”()

  28、阅读下列材料:(共13分)

  材料二:“(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1)材料一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指的是哪些人?(3分)此结构图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哪一项制度?(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周被分封的有哪些对象?(3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2分)分封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

  (3)说说与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关的西周两种制度之间有何关系?(1分)

  29、公元前356年,“卫鞅”在“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

  请回答:(共15分)

  (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2分)

  (2)如果你处于当时社会,假设自己是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奴隶主旧贵族、农民,你会对以上哪些措施有看法,是欢迎还是反对?请说出理由。(任选两个角色作答,6分)

  (3)根据材料可推断出“卫鞅”的变法主张属于哪家思想学派?(1分)此次变法影响如何?(2分)

  (4)后来商鞅被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请你说一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2分)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你有何感想呢?(2分)

  初一上期中历史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A秦B魏C齐D楚(4分)

  (2)退避三舍、卧薪尝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围魏救赵等,只要写出春秋战国时期相关的三个成语即可得6分。

  27题:(1空1分,7分)

  学派代表人物政治主张

  儒家孟子治人要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君为轻”。

  道家庄子“无为而治”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以强凌弱。

  法家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提倡“法治”

  兵家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庄子和韩非(2分)

  (3)、儒家、道家、法家(3分)

  (1)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3分,答对两个给1分);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2分)

  (2)子弟、亲戚、功臣(3分,答对一个给1分)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2分)

  (3)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是西周分封制的产物或者结果(1分)

  (1)商鞅;秦国(2分)

  (2)如果我是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承认土地私有权,保证了我的利益。奖励军功使得只要我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就可以得到以前只有奴隶主贵族才能享受的爵位和官职。这给了我掌握政权的机会,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安定。

  如果我是奴隶主旧贵族:对按军功授予爵位这一条最为不满,因为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

  如果我是农民,我对改革表示欢迎,因为奖励农耕,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同时,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安定,能让我安定地生产生活。(任选2种作答,共6分)

  (3)法家;(1分)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或者答出富国强兵即可得2分)

  (3)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虽死,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所以说变法是成功了。(2分)感想作答,言之有理即得2分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参考】相关文章:

历史上把东周分为两半,一为春秋,一为战国,跨时超过五百年,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结束。

对于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以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去世为分界线,这是主流观点

“春秋”名称的由来,是来自鲁国的史书《春秋》。《春秋》是一部编年史,春秋之意,即是“年”的意思,我们有时侯说,人的一生有几个春秋,春秋一个循环,就是一年。

《春秋》这部史书,后来经孔子的编撰整理,纪事终结于公元前481年。《春秋》虽是一部史书,对史事的记录非常简单,没有细节,故而孔子的弟子左丘明在其基础上,把历史的细节给补充上去,叫《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纪事延长到公元前468年。

《春秋》与《左传》所记载的历史时期,后来就被称为春秋时代。那问题是,春秋的结束时间,为什么是公元前476年,而不是《春秋》纪事终结的公元前481年,也不是《左传》结束的公元前468年呢?

这是因为后世儒家历史学者,从尊王的角度出发,要突显周天子的地位,故而选择周敬王去世这一年,即公元前476年,作为春秋的结束;以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作战国时代的开始。考虑到春秋后期周王实际毫无作用可言,这种划分时代的方法显然只有某种政治上的象征意义,并没有实际意义。

第二,以公元前481年或公元前468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考虑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去世,并没有实际意义,故而也有人认为,既然春秋的历史,与孔子整理编撰的《春秋》,在时间上大体一致,孔子只纪录到公元前481年,理应以该年作为春秋的结束。

但是这个观点也有一个缺陷。因为从史事纪录的详细程度来看,《春秋左传》比《春秋》要详尽得多,而且时间也要延长十三年,这一段历史纪事是连续性的,故而另一种观点,就是以《左传》结束的公元前468年为春秋的终点。

为什么要以《春秋》或《左传》的纪事终点来划分春秋与战国呢?因为这两本书都是完整的编年史,特别是左传,历史非常详实。此后的历史记录,开始变得简略与混乱,因此我们对战国时代,特别是战国早期的历史,知道的反而不如春秋多。

我们在看春秋的历史时,线索清晰,内容完整;相反,在看战国的历史时,出现大量时间段的史料空白,还有各种史料的混乱、矛盾。史料给我们展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这也是后世史家要把东周划分为春秋与战国两截的一个原因。

第三,以公元前403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这种观点主要依据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通鉴》是从公元前403年开始写起,这一年发生一件大事:魏、韩、赵正式从晋国分裂出来,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

在儒家学者看来,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传统的儒家史学认为,赵、韩、魏三家身为臣子,竟然剖分晋国,君君臣臣的政治体系完全被破坏。在这种纲常散坏的情况下,周天子册封三家为诸侯,承认他们瓜分晋国的合法性,使得君臣之礼完全崩溃。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痛心疾首地说:“君臣之礼即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灭,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司马光认为,正是因为周天子自毁纲纪,才导致战国时代的祸乱。

以我们今天的观点看,传统史观的结论太简单了,只是站在君王的立场上来看问题,似乎周天子不承认三晋诸侯,周王室就可以走向复兴似的。事实上,战国时代的周天子,比起春秋时代更加羸弱,完全没有任何权力。所谓的“册立诸侯”,无非是对既存事实的承认罢了。

第四,春秋与战国,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以上几种划分法,都有其依据。在不少人看来,春秋与战国都是乱世,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不然。春秋与战国,是有本质区别的。

春秋是旧秩序的瓦解,但新秩序还未建立起来。春秋的历史,是一部权力不断下移的历史。先是周天子失去权力,诸侯的势力兴起;诸侯失去权力,卿家势力兴起;到了春秋晚期,有的国家比如鲁国,权力甚至转移到陪臣之手。从春秋的历史,明显看到权力不断下移的趋势。

战国是在旧秩序瓦解后,建立起新的秩序。三家分晋意味着旧的诸侯制解体,新的诸侯制兴起。由卿大夫篡夺君位而来的新诸侯,吸取春秋时代旧诸侯丧失权力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强化独裁,把权力牢牢掌握在手中,不得与臣下分享。君主专制制度由是兴起,战国时代,便是贵族政体向君主独裁政体转变的阶段,到最后演变为皇权制度,并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

春秋末期,以诸侯国君为代表的公室是旧势力的代表,他们维持奴隶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而以卿大夫、家臣为代表的私门是新势力的代表,要求改革,建立封建制度。“田氏代齐”正是这一新、旧势力斗争的典型代表。

当吴、越两国在东南大动干戈的时候,中原地带,诸侯间的战事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诸侯国内卿大夫间的角逐与兼并。齐、晋、鲁等国的内争尤为激烈。

齐国,始封于姜太公,故齐君以姜为姓。春秋初年,齐独霸列国,中叶渐衰,后期已面临崩溃的边缘。齐相晏婴讲到齐国的政治形式时也说:“快完了。”当时公室仓库中的布、帛、粮食放得快腐烂生虫了,百姓生活却衣食无着,饿殍遍野,起而抗争的人遭到镇压,获刑砍脚斩头的不计其数。

齐大夫田氏,适应新形势要求,施行新政。他借贷给贫民粮食时,使用的是大斗,收取借贷时,却用小斗,以举笼络了人心。数十年间,齐民“归之如流水”。田氏势力渐强,先后吞并了国氏、高氏等显姓强宗,夺得很大权力。

公元前475年前后,大夫田成子又把齐国内残余的旧势力消灭殆尽,同时,与各国通好,取得支持。这样,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田氏就完全控制了齐国的政权,最后,终于把姜姓的齐君放逐海上。取而代之,是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

公元前475年,恰是周元王元年。在中国历史上,这一年不只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更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结束,封建社会的开始。

参考资料:《上下五千年》

历史上是以三家分晋划分春秋、战国的。

西周时期因周幽王废长立幼,引发了太子、王后勾结戎狄叛乱。周幽王死后,周平王继位迁都后,被称为东周。

如果说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礼崩乐坏的话,哪么春秋时期人们多少还能在表面上还维持着纲常、礼法、名分、仁义。比如,当年的孔子周游列国,就是企图恢复礼乐、纲常等。

可是三家分晋后,历史开始进入大争之世,此时大国兼并小国。由春秋的推举五霸转变成七雄争霸。这时期各国都在改革变法,一时间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争时代。

春秋时期,还可以编出“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说明当时的诸侯们仍然共拥一主周天子。诸侯国们仍然履行着诸侯王们供奉天子的义务。

而到了战国,各诸侯国开始彻底破坏礼乐、纲常。法家、兵家开始占领主流文化。

春秋时期说客们与各诸侯国君王们谈的还是礼乐、王道。

而到了战国时期君臣们讲的就是霸道、帝王术。各诸侯国的君王们一开口便直接去伪存真直逼主题:你能给我们国家带来什么好处?

春秋时期还有周天子,各诸侯王们还有求周天子的认可。而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王们开始各自为政,周天子形同虚设。

春秋与战国的得名,来源于两本书:《春秋》和《战国策》。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相传为孔子所写。“春秋”就是“年”的意思。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注。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从春秋到战国的转变和区别:春秋有儒家的影子,讲究的是礼法;战国以战为策,讲究的是实力。

但两者的分界线,却有不同的权威说法:

第一种说法:最主流的史学界观点认为的是“政治分界线”,以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去世为界。

主要依据是《春秋》和《史记》。《春秋》这本书记载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历史。

大部分史学家认为,春秋战国划分不能以鲁国政权交接为界,与这一时间段收尾最接近的是周敬王去世。故太史公作《史记》时,以此为界进行划分。

第二种说法:如前所述,还有“《春秋》分界线”,以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去世为界。

部分史学家则直接用前面说的《春秋》中的记载为界,将其结束的鲁哀公去世做为收尾。

但这两种说法都有一个问题:单纯的以王侯生卒为界,没有考虑精准的天下形势。

比如按此划分,春秋霸主勾践的顶峰时期,被算到战国去了。

▲新郑,战国时韩国国都

第三种说法: “七雄分界线”,以公元前403年为界,韩、魏、赵三家分晋,周天子被迫承认三家为诸侯。这也是《资治通鉴》的开篇。

此时,战国七雄正式形成,也不会出现春秋霸主的事业巅峰,被划分到战国的情况。

不过,韩魏赵三足鼎力早已成立,田氏也取得齐国政权,就差周天子名义上的承认了。

所以,这个分界线更像是追加名义为界,实际意义略显单薄。

第四种说法:“灭国分界线”,以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为界。

春秋与战国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春秋以争霸,争排位为主;但是战国以灭国为主。勾践灭吴,其实已经具备战国的特点,故作为了战国之始。

这种说法在童叔业的《春秋史》中被采用。

参考资料:《史记》、《春秋》、《战国策》、《春秋史》(童叔业)

春秋时期的名称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字来源于《战国策》。

春秋时期,诸侯国都是打着“尊王”的名义对别的国家进行讨伐。大家都遵守共同的法则和礼仪,战争主要还是以讨伐为主。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已经完全撕破了礼义的外皮。诸侯国已经不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从魏惠王开始,自己就僭越称“王”。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开始以灭国吞并为主。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一般是以“三国分晋”作为分水岭的。即从魏赵韩三国瓜分了晋国开始,作为战国时代的开始。

先秦时代,东周王室执掌九鼎,已渡过了漫长的岁月。

期间鲁国史官把天下各国发生的重要大事编之成书,名《春秋》。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识之士用智慧之眼纷纷洞察,周王室气运在慢慢的衰弱,九州人心浮躁,各地统治者诸侯们,更是野心疯长。慢慢开始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了。

南面的楚国,在熊通杀侄子上位后,连连侵战,灭国无数。

中原老牌大国也在互相攻伐,从最开始的争霸之欲,慢慢演变成灭国之战。

关乎宗庙和血脉传承,各诸侯已从君子战争慢慢升级,不再教敌军怎么跑路,也不会傻傻的等对方摆好阵形再攻击。战争只剩下唯一的目的,那就是胜利。

所以晋国第一次用诈术赢得了楚晋战争的城濮之战。

由此开始,礼乐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被狠狠撕开,丢地上无情的践踏!周王室的威严荡然无存。天下诸侯肆无忌惮起来。

人人都感觉到大争之世的到来,人心开始追求利己,还出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言论。

孔丘和孟轲看到礼崩乐坏的世道,开始宣扬儒家学说,试图挽回崩溃的秩序。可惜他们东奔西走犹如丧家之犬,仍然无法被当权者重用。

实用,在当时成为社会主流,所以《孙子兵法》应运而生。兵家在此期间,走上人生巅峰。

利己思想,深入人心,天下诸侯,世家。纷纷为自己作打算。

公元前453年,晋国最强大的世家赵、韩、魏三家联合灭了智家,大国晋被赵、韩、魏三家所分,晋国君成为附庸。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这是周王室无力改变的局面,亦是至高无上王权的低头,这一低头。就划分了两个时代——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

这一低头,给了天下诸侯一个信号,那就是:只有你够强,天子也会为你而臣服! 所以,这一低头,开启了轰轰烈烈大争之世:战国时代。

这一低头,是历史的低头,是王权下移给诸侯的默许。所以,公元前386年,齐国田和直接把齐国君康公丢到海上,他自立为齐国君。同年,周王室亦只有下诏承认。

春秋和战国,是人心思维的区别,亦是权力交替的区别。

从春秋的屈人之战,不绝人宗庙祭祀(楚另说)。到战国的灭国之战,只为争夺土地、人口、资源。

所以,划分春秋和战国,只有从三家分晋开始,才是正确的分法,它是两个时代思维的划分。

其他分法,都是有很大缺陷的、不准确的。

诚邀,如题。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实际上春秋战国并不是天然分界,它们是后人划分的。是以春秋战国的分界也是以“三家分晋”这一历史事件划分

话说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引得天下不满,以至于犬戎进攻镐京之时,八十多个诸侯没有一个起兵勤王的,这是一个古代版狼来了的故事。犬戎之战后,周朝进入了东周时期。东周分为春秋战国。春秋时期主要是争霸,战国时期的旋律则是兼并,二者的战争规模,目地都大大不同,而二者的分界线,就是晋国的破裂。

三家分晋——赵魏韩三国的诞生

晋国是中原大国,地处今天山西大部。自晋文公以后,晋国国力日强,但是晋国是六大公卿轮流执政,晋国末年,国君地位衰微,土地和人口掌握在智,韩,赵,魏四大家族手里。智氏想要灭掉最弱的赵氏,没想到却被韩赵魏联合灭亡,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的族长到东周都城洛阳“请求”周天子册封,对于这个既成事实,周天子也无力反对,正式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天下遂进入战国时期。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春秋、战国的定义划分,是在东周这个“乱”的大时代背景下,依照其中的“序”的不同来进行的。

这个“序”,就是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公开态度。

但春秋时期,尽管先后有楚、越称王事件,但其相对于当时的大背景,只能算作是个例现象。

而在战国时期,诸侯国纷纷公开称王(包括相互尊王彼此默认),这种情况,使得诸侯国在名义上取得了和周王室同等的称号位置。而实际上,在教条礼制上,有没能真正脱离周王室名义的管辖。

这才是春秋、战国之间的不同。

那么,进一步地,划分春秋、战国的标志,就是战国这帮子“自立门户”的称王的诸侯国格局的基本形成,其标志就是韩赵魏三家分晋。

毕竟,朝代末年诸侯纷争的情况,并非东周一家独有。

而诸侯纷争,由混乱到相对稳定,也不是只有春秋战国才具备。

关键,就在于政权的关系。

诸侯称王前后,和周王室之间,是有着微妙的差异的。

春秋、战国,是东周的前后两个阶段,源自于鲁国的编年史《春秋》和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其实并无严格的时段划分,后人也有不同的意见,大陆和港澳台历史也有不同看法。

相同者,一是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都以西周灭亡而周平王建立东周(公元前770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二是春秋和战国时期,诸侯国都以周王(周天子)为名义上的共主,但都为求强图存而纷争不断,思想上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政治上为内政外交而计谋百出,军事上为富国强兵而相互争战、吞并。

不同者,春秋时期诸侯国还很多,纷争也多是各显神通。而战国时期,诸侯国已大为减少,纷争更多的是诉诸武力,因此各国混战不休。

关于春秋与战国时代的时段划分,一般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意见:

1. 大致按鲁国的《春秋》编年史时间——公元前476年:即春秋时期以周平王至周敬王时期(BC.770—BC.476),或周平王至《左传》记载之终(BC.770—BC.468);战国时期以其后的时间。(大陆似乎更认可这一断代时间)

2. 按韩魏赵三家灭晋时间——公元前453年:即春秋时期以韩魏赵三家实际上灭晋而建立韩国、魏国、赵国的时间(公元前453年),此前为春秋时期,此后为战国时期。

3. 按周天子承认韩魏赵为诸侯的时间——公元前403年:即以周天子承认韩魏赵三国为诸侯国地位的时间(公元前403年),此前为春秋时期,此后为战国时期。(台港似乎更认可这一断代时间)

由于周朝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所以没有一个像秦始皇统一六国、推翻清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一样的时间点是能让人公认的。如果从大格局发生本质上的变化来说,个人认为晋国覆灭、韩魏赵实际上独立建国的公元前453年更为恰当。(图片来源于网络)

春秋战国从隶属关系上属于东周时期,大概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共五百余年历史,以公元前475年为线,被人为地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段。而划分的依据是在公元前475年左右时间段发生的三家分晋事件。

对春秋战国感兴趣的朋友会发现,曾出过春秋五霸之一或之二的晋国竟然没有出现在战国阶段,而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竟然在春秋阶段没什么记载。这是因为强大的晋国在后来分裂成了韩赵魏三个国家,所以韩赵魏又称三晋。

之所以以此来分界春秋和战国,是因为这件事情从实际上认定了两件事的合法地位。

第一,诸侯国的成立可以不用通过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即周王室不再具有权威性,可以说是各诸侯权贵与周王室正式撕破脸的开端。

第二,周王室册封的诸侯国是可以被灭掉的。在此之前不会轻易灭掉一个国家的,只是暂为统治,过一段时间会帮助其主动复国。而三家分晋的事件说明了,诸侯国之间的吞并合法性。所以春秋争霸,而战国变成了吞并。

有人会讲,三家分晋并不是发生在公元前475年。其实这个年份只是为了研究方便人为设定的。需要知道两点,第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有一个过程,很难判断它到底发生在那个具体时间,都是一个时间的范围。第二,三代史断代存在争议,很多历史事件并不能确定到底发生在哪一年,只能先提一个普遍可以接受的时间先这么认为着。

而晋国被瓜分主要是因为其没有公族,导致了外姓权臣的逐渐壮大。一般的诸侯国都会再次分封一些本氏族的亲戚,和周王朝一样用来拱卫宗室。而晋宗室因为对本氏族人的不信任,驱逐了他们,反而让外姓壮大,以致不可收拾。

在这个交替时间段还有一些类似事情发生,比如田氏代齐。齐国的统治者宗族从姜吕变为了田陈,而周天子同样认可了这件事情。其实认不认可意义都不大,只是一个过场而已,结果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春秋一词来源于孔子修的鲁国国史(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终于公元前481年。战国一词来源于西汉刘向的(战国策)。后人把这两本书记史的时段称为春秋和战国时期!

但历史教科书上却是以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作为划分标准。以新王开国时间为界,是历史学界普遍认可的。战国时期结束于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间点!

秦始皇焚书坑儒,把以前的史籍全部烧毁。兴好留下了孔子的(春秋),不然,春秋时期发生的事情就变成天方夜谭或传说了!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这首简单的朝代歌,写尽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朝代轮转、历史变迁。如果背熟这首歌,就能博古通今那该多好。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有时甚至一个断代问题就足以让我们伤透脑筋,无疑春秋战国的断代就是这样的问题。

关于春秋战国的划分,其核心问题是战国的起始(即春秋战国的断代)问题。史学界对于这个问题也是争论不休,通常有以下几个主流观点。

第一种是公元前481年。其依据主要是①:编年巨著《春秋》的绝笔之年就是这一年。②田成子杀死齐简公,天下默许。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和文献有顾栋高《春秋大事件》、杨宽《战国史》等。

第二种是公元前475年。这一观点是目前最为主流的观点,也是现在历史教科书持有的观点。其依据为①: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以此为战国起始。②这一年为周元王元年。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和文献有郭沫若《中国史稿》、翦伯赞《中国史纲》等。

第三种是公元前453年。持这一观点的人也非常多,主要依据是三家分晋。主要学者和文献有金景芳《中国古代历史分期商榷》等。

第四种是公元前403年。主要依据①:司马光《资治通鉴》以此年为战国起始。②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为诸侯国。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和文献有范文澜《中国通史》、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等。

总结以上四种观点,我们发现春秋战国的划分依据无外乎两点。第一,理论依据:史学界权威性著作纪年办法;第二,事实依据:有非常影响力的历史大事件(尤其是政治事件)。以理论断代的依据是春秋、战国名称源于《春秋》和《战国策》两本著作,两本著作的内容和影响不必赘述。以历史事件作为断代的办法本身也不必多言,这里的关键是找到“那个历史事件”。以上述及到的历史事件有四个①田成子杀死齐简公,天下默许;②周元王登基元年;③三家分晋;④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为诸侯国。

田成子杀死齐简公,天下默许。春秋时代,国君被杀也不在少数,但是齐简公被杀,国内国外却没人去管,从此田氏更加肆无忌惮,田氏代齐的步伐大大加快。同时带来了国际上的连锁反应,晋国的“篡臣贼子”也加快权利和领土的争夺,由六卿分权逐步演变为三家分晋的局面,韩赵魏三家也成为诸侯国,田氏代齐最终完成,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应该说,这个事件是具有开创性的,这是他最主要的影响力。

以周元王元年为战国起始。上文已经述及,《春秋》绝笔之年为公元前481年,而周元王继位是和这个年代最接近的时间点。司马迁以475年作为战国元年,显然是受到《春秋》和“礼乐制度”的双重影响。他认为一个朝代的更迭是重大事件,应该以某个君王的完整在位时间为必要条件。个人认为,太史公是有以公元前481年为战国起始年的倾向的。

以三家分晋为战国起始年。三家分晋是士大夫阶级的成功逆袭,此后战国七雄的局面也事实形成。

以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为诸侯国为起始年。这个事件的影响是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到毁灭性的挑战。霸权政治终结,战国七雄的政治格局也最终形成。

面对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从更深层次的地方寻找解决办法,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铁器的使用和推广、井田制的瓦解等等。个人窃以为不妥,这些办法的确在社会制度的划分上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是根本性的作用,但是却不太适合春秋战国的划分。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不是断代的必要条件。中国历史从古至今不过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奴隶社会有无还有争议)、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倘若都以社会制度变革为断代依据,那么我国的朝代就没几个了。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断代要兼顾整体性和局部性两方面。但是这个时期又不存在明显的朝代更迭,所以对政治局面的最大影响力应该成为我们断代的首要依据,这和以上四种观点的依据是相吻合的。那究竟对政治局面的最大影响力是哪一事件?鉴于问题的复杂性,姑且采用排除法来降低难度,个人认为以周元王继位为战国起始年是首先要排除的,因为这一观点本生来自《史记》,而作者太史公本身就有一定情感倾向,而且周元王在哪一年继位似乎又有不确定性。其次要排除田成子杀死齐简公事件,这个事件可能具有一种连带效应的开创性,却未必是这个效应的最重要事件。三家分晋从事实上完成了士大夫逆袭,君主变附庸的过程,七雄并立的局面也已经形成。三家诸侯获得周王的确立完成了三家分晋的象征性意义,这一点在周王仍是“天下共主”的情况下,还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这两种观点都很难取舍,个人更倾向于三家分晋,即公元前453年为战国起始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它在学术上也是大放异彩,“百花争艳,百鸟争鸣”说的就是这段时期的学术现象。希望大家也能亮出观点,让历史之花越开越好,历史之歌越唱越响。

第一种分法: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22年,也就是周平王四十九年算起,到公元前481年,也就是周敬王三十九年为止,共二百四十二年。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80年,也就是周敬王四十年起,到公元前222年,也就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前一年,也是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共二百五十九年。按照这种划分方法,从周平王元年到周平王四十八年就被刨除在春秋时期之外。其实,划分历史时期主要就是为了清晰地理清历史脉络,不能因为这几十年的历史没有发生过剧烈的变化,以至于与后来的春秋时期有比较大的不同就不能将这段历史划入春秋时期。

第二种分法: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烈王二十三年,这一年韩、赵、魏三家受周王认可被列为诸侯。秦国统一六国也就意味着战国的结束。按照这种分法,春秋时期也就是从周平王元年到公元前402年,也就是周烈王二十二年。

之所以要划分历史时期,是因为东周的这两个时期有着显著的不同。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开始出现了。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君主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夺霸主。还有的诸侯国大夫阶级虽然强横,有的甚至与公室对立,但是还没有取公室而代之的事情发生。各诸侯国之间有矛盾也仅仅是通过战争的方式来惩罚一下。这个时代,诸侯争霸是社会的主流。可是战国时期却有了很大的不同,封建制度逐渐崩溃,王室不再受到尊重,在有的诸侯国竟然发生了政权被臣子篡夺的事情。各诸侯国之间也相互攻伐,以至于弱国被强国吞并。

春秋几百年,战国成一统。

春秋战国都是后世人给送的,在先秦他们自己不会这么称呼自己的,那个时候,他们都是周天下。

先说两本书,一个《春秋》,《战国策》。

前者是一本鲁国的国家历史书,后来经过孔夫子的修订。名为春秋。由于此书语言十分精炼,后来出现了三本补充解释的书,分别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三本后来被称为“春秋三传”。

春秋记载的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

《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由西汉的刘向搜集整理而成,记载了周朝和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国发生的事情。这本书据说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

但是由于失传,这本完整的书没有留下来。

这两本书十分重要,是后世人对春秋战国的称谓的由来。

春秋书的历史结束在前481年。战国策书开始的时间约为前490年,二者接近。

这段时间还有很多重要的事件: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前475年周元王继位。

这些年份都是春秋战国分解的重要参考。

主流而言,由于春秋战国还属于周天子,所以周朝的事件还是要重视的。

一般以公元前475和前403为界,前者是一个周天子的开启,后者是周分封韩赵魏三家诸侯的开始。

春秋战国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春秋还是承认周王共主的,他家都认为是周天子的臣,而到了战国,各个诸侯都自称王了,认为和周天子一般大,之所以开始没把周给灭了,估计还是有点顾忌自己的源头,毕竟是周给封的吧。

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战争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春秋时期的战争也就是几千人打,超过万人的很少,而到了战国,尤其是胡服骑射之后,大规模的战争不断爆发,战国后期秦统一过程中,动辄是几十万的战争,例如秦灭楚出动了六十万大军,长平之战赵国出动了四十万大军。

据统计,战国有名有姓的战争有200余。

真是,春秋无义战,战国往死干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春秋与战国的分界似乎很模糊,不知道何时,由春秋阶段变为了战国阶段。

这种变化是时事所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这个时期,天下诸侯由西周号称八百诸侯变为了仅仅剩下二十几家,这也意味着此刻的中国由分裂走向了统一。

这个时期,有两个历史事件可以看成是春秋阶段和战国阶段的分界点,它们分别是“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在这里咱们来谈谈三家分晋。

在春秋晚期,作为超级大国的晋国,主要由六家大夫控制着,它们分别是魏氏、赵氏、韩式、范式、中行氏和智氏。这六家处于互相不服,互相死掐的状态,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的状态,咱们想想,一个国家如此内斗,这个国家能好吗?

一直到晋出公十七年,智、韩、赵、魏四家合谋,将范式和中行氏一起消灭掉了,并且瓜分了他们的领地和财产,晋国由原来的六家变成了四家把控着。

而这四家中,智氏实力最大,气焰也最嚣张,好不低调,甚至想干涉赵氏的内政,改变赵氏继承人的人选。还时不时的羞辱一下韩、赵、魏三家,三家是敢怒不敢言,这个时候,吞并三家的计划其实早已经被智氏提上了日程。

有一天,智氏公然向韩式索要土地,韩式迫于智氏的武力威胁,无奈的答应。于是又和魏氏要地,魏氏也一样,迫于武力威胁,忍痛割地。当智氏和赵氏要地时,被赵氏断然拒绝了,于是智氏感觉自己面子挂不住了,就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氏。

其实攻打赵氏表面的原因是因为要地被拒,其主要原因是智氏早就想吞并三家,这次要地其实就是故意找事,韩、魏两家既然给地就先放过,赵氏既然不识抬举,那么就先那他下手。

结局可想而知,赵氏大败,逃到了晋阳,三家穷追不舍,他们掘开晋水的堤岸,水淹晋阳,虽然晋阳的老百姓一直死守,但是晋阳这个时候已经被淹的奄奄一息了。只要再多淹一段时间,晋阳势必失守,赵氏败局似乎已定。

这个时候,智氏掌门人领着韩式和魏氏的掌门人来巡视水情,望着眼前的滔滔江水,智氏掌门人有感而发:“原来一条和可以灭亡一座城啊!”

打死智氏的掌门人也没有想到,就因为这句话,将他即将到来的胜利转变为了失败。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他说完这句话后,韩式和魏氏掌门人彼此互相瞅了一下对方,此时的他俩可以完美的解释什么叫做心有灵犀。

魏氏的总部在安邑,可以被汾水淹掉,韩式的总部在平阳,可以被绛水淹掉。其实对于攻打赵国,韩式和魏氏本来是不乐意参加的,谁知道攻打完赵国下一个会轮到谁,但是迫于智氏的压力,只能硬着头皮来了。当听完智氏掌门人说出这句话后,两人可以说是吓了一身冷汗。

在晋阳城内部,赵氏掌门人也正在想对策,想来想去只有策反韩、魏两家一起干掉智氏才是出路。

于是赵氏便派密使见了韩氏和魏氏的掌门人,三家一拍即合,里外夹击,轻松的干掉了智氏,三家将智氏的土地和财产瓜分了。

于是晋国便由这三家实际控制着,晋幽公非但无法号令这三家,而且逢年过节的还要到这三家拜访,君臣关系完全颠倒了,真的是君不君,臣不臣。

于是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诸侯的地位,于是有了韩、赵、魏三国,晋国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因为三家是从晋国分裂而出的,所以三家被统称为三晋。

这一历史事件可以被看成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点。

春秋和战国既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也是各种思想浪潮迸发的时代。首先说礼崩乐坏是因为春秋时期打仗更像是仪式,对方没有列队不能攻击、对方渡水不能攻击、对方溃散不能攻击等等教条限制了战争的规模,而战国时代则以消灭敌方肉体为目标。

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有是文明井喷的时代。儒家的孔子孟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商鞅、李斯;道家的老子等等都统一出现在了这个时代。直到两千年后他们的思想依然影响着后人。

最后,春秋和战国的时间线划分在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小编介绍的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有其他意见的也欢迎留言讨论。

怎么界定春秋和战国?在不同的史家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只要言之有据,当无不可,未必一定要用专家权威的断代方法。

历代以来,出于史家观点的不同,观察历史的角度不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不同。比如,有人从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发展史观来看,有人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也有人从时代特点的发展变迁来看,得出的结论都不同,但都能成一家之言。

春秋和战国是东周王朝的两个历史时期,他们的得名是因为两部先秦典籍《春秋》和《战国》。

《春秋》是一部先秦史书的总称,因为古代一诸侯们最重大的事情是祭祀和打仗,而祭祀祖先尤为重要。祭祀的时候要演礼,也是教育下一代的重要节点。

各个诸侯国通常都会设置一个史官来记录本国的重大事件,以此作为后世之人的参考借鉴,祭祀通常会选择在春秋两季,因此就采用了这个名字。不过,也有其他国家用了其他名字,因为都不如鲁国的春秋有知名度,在秦始皇为了消除各国的国家认同,达到统一的国民认同的目的,把其他国家的史书都给烧了以后,鲁国的《春秋》就成了先秦时代最重要的史书,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代称。该书记事上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下迄公元前481年。

春秋时期的国际秩序的特点是王官失守,周王室经过了镐京之变,威信和国力都大大下降,已经威服不了诸侯国。同时,周王室也没有能力抵御四夷入侵,甚至还要依靠那些诸侯国来安身立命。于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就到来了,大家按照实力进行排行,角逐霸主之位,代表周天子集合诸侯的力量攘夷。

因此,这个时候的战争虽然也被指摘不义,但是战争不是以灭国为目标,即使抓了敌方的国王,一般还要执以礼节,最后还要放回去,战争还是有点底线,不绝人祀。

后来,战争越打越大,直到最后一个霸主勾践的横空出世,在公元前473年,出兵把吴国给灭了,不仅把夫差给杀了,还把吴人迁徙各地,都变成了越人。勾践如愿以偿做了霸主,不过这样的战争行为已经突破了底线,与之前大国争霸的战争全然不同了。因此,从构建灭吴的这一年开始,战争开始以战国时代的特点开始了,讲究赢者通吃的战场诈术大行其道。

时代特点变了,因此史家就不再以春秋来代称时代了。因此,春秋时代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3年,一共297年的历史。

《战国策》这本书里的以十二国的策论,记录了战国时纵横家游说各国的活动和说辞及权谋智斗的故事,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战国七雄的故事都在其中有所展示,基本涵盖了战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迄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著击秦始皇。

因为时间与勾践至秦始皇时期比较接近吻合,史家就把这段历史时期以该书为由,冠之以战国之名,年代划分从公元前473年至公元前221,共有252年的历史。

我非常喜欢春秋战国历史,也仔细研究过这段历史,我来说说。

01春秋和战国如何划分

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共计294年。

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共计254年。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年限现在还没有统一,有三种说法,以上的说法为最主流的观点。

第一个以公元前475年为战国开始,原因为司马迁写的《史记》其中有一篇《六国年表》。这篇东周时期的日历,第一年就是公元前475年,所以以这个为分界点比较符合大家的观念。

毕竟司马大哥的《史记》记录的非常详细,而且地位重要,用他的“日历”来分春秋战国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个以公元前453年为战国开始。原因是韩、赵、魏这晋国三兄弟合伙灭了智氏,彻底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形成了三大势力。虽然没有正式建国,也没有分封,但是实际上已经存在了。

第三个以公元前403年为战国开始。原因是这一年周王无奈之下册封了赵、韩、魏三兄弟,三个势力正式成为诸侯国。而《资治通鉴》也认为战国是在此时开始的。

我认为,以公元前403年为分界点更加好,也更好区分。公元前403年以后,战国七雄正是形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战争”时代。

02为什么要把东周分春秋和战国

春秋和战国加起来就是东周,那么为什么史学家非要把两段时间分开呢?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在春秋时期积累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变革在战国有了一个大爆发,这是一个积累到断层式爆发的阶段,所以区分开更加容易研究和归类。

比如,战争方式上,春秋时期以“礼仪”为主,不但贵族带兵打架之前要先进行沟通,而且不论打完的结果是胜还是负,双方都会“以礼相待”,握手而去。

春秋时期的战争目的虽然是解决矛盾、争抢地盘,但是主旨还是“以德服人”。甚至出现过君王送客数百里、敌人帮助自己修战车轱辘、抓住对方将领后敬佩为人而释放的“奇葩”故事。

说的通俗一点,春秋就是“礼仪廉耻”,战国就是“礼崩乐坏”。

03周朝为什么分为西周和东周

说到这里,那么也顺便聊一下周朝为什么也要分开。周朝的来历是武王伐纣,周武王带领群英消灭了昏庸无度的商纣王,建立了周朝,这个故事就是《封神榜》的原型。而周朝建立以后,周武王要封赏有功之臣,虽然不能像神话故事里一样封“神”,但是也要封一下。

所以,周朝就封了100多个诸侯,这些诸侯遍布了华夏大地,他们都有自己的地盘,只是因为功劳分的大小不同。

逐渐的,周王代代传承,天子的权力却逐渐消失。周王逐渐的成为了一个礼制的代表,而背后实在是早就没有了周武王那时的“霸气”和“底气”。

周朝从公元前1046年开始建立朝代,到公元771年时发生巨大变故。诸侯故意引狄戎部落攻打周王城(陕西兴平),当时的周幽王及幼子被杀。周幽王就是“烽火戏诸侯”的那位,而他为了宠爱褒姒不但废了太子,还因为“戏弄”诸侯而被敌人所杀。

后来其他诸侯来救驾,把已经被废的太子再次扶正,这就是周平王。周平王为了躲避戎狄袭扰,不想睹物思人,迁都到河南洛阳,从此称为东周。

西周和东周的划分不但因为都城进行了迁徙,而且也标志了周朝彻底沦为“名存实亡”的一个表面装饰。

比较著名的几个事很能说明周王到底“弱”到什么程度。

1、公元前607年,楚庄王去打戎狄,路过周朝王城的时候,非常牛气的问问当时的周王使者:你们家里存的鼎到底有多重?使者赶紧说:鼎代表天子威严,怎么能用普通重量衡量呢?周王在城内瑟瑟发抖,楚庄王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这就是成语“问鼎中原”的出处。

2、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派兵狠狠敲打了韩国,顺便威慑周王城。他与孟悦比赛举大鼎,意外被砸断腿,当夜气绝。这个鼎也就是当时周朝代表天下之重的礼器,而周武王举起的就是代表秦国祖先故地的“雍鼎”。

这是成语“举鼎绝膑”的出处。

3、公元前256年,秦国逐渐势大,楚国相约当时的周王,号召诸侯一起去打秦国。周王太穷,只能许诺好处向商贾借钱,好不容易征兵6000人。谁知道在集合的日期,没有人前来。6000人花费巨大,肯定是冲不进函谷关的,所以周王只好遣散士兵。

商贾听说出征半途而废,纷纷堵着周王府邸开骂,日夜讨债。周王无奈只好跑到城中的一个木头高台上躲着不下来。

这就是“债台高筑”成语的由来。

周朝分成西周东周代表着周朝的衰落。东周划分为春秋和战国又代表着“礼崩乐坏”和“实用为王”。春秋和战国的划分不但只是简单的时间节点,更是整个历史、整个时代鲜明的代表,是历史潮流深奥和无奈的必然。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请点个赞吧。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因为曾经被编入中学教材中,所以很多人都会背诵这首《朝代歌》,其中“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就是要回答的问题。

公元前771年,那位曾经烽火戏诸侯的昏君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在骊山下,西周宣告灭亡,众诸侯拥立前任废太子姬宜臼继位,并迁都洛阳。历史上以周平王东迁来区分东周和西周。

周平王东迁之后,使得本就已经衰微的王室再遭重创,周天子只是在形式上名为“天下共主”,这个时期各诸侯国的想法还只是称霸并无统一的概念,所以各国互相攻伐,很多小诸侯国被吞并,形成了大诸侯国相继制霸的局面。

这一时期之所以被史学家称之为“春秋”,则源于诸侯国鲁国史官所著的编年体著作《春秋》大致记录了鲁隐公770年至鲁哀公481年间的件事,这段时间也被历代史学家称为“春秋时期”,后世有传《春秋》一书为孔子所著,但是没有定论。

关于战国时期的界定其实是有一定分歧的,一般来说是以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时期的到来,晋国被实际分割的时间是公元前453年,但此时三国只是自称为诸侯,直到50年后的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派出使者朝拜周天子,从而获得了周威烈王的册封正式成为诸侯。

“战国”这以说法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被使用《尉缭子·兵教下篇》中就曾说到“今战国相攻,大伐有德”,后来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曾说到“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而战国七雄的说法则来源于《战国策》“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

当然这其中还需要注意一点,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东周在公元前前256年就被秦国给灭掉了,所以东周虽然分为春秋和战国,但是战国时期在时间概念上并不完全包括与东周。

战国开启的标志是三家分晋。

春秋时期,晋楚南北对峙争霸的两极格局最终打破,有点类似于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因苏联解体而终结,区别在于苏联解体后世界形势是一超多强,而魏赵韩肢解晋国后,东周虚王之下,七雄争霸,此时的秦国尚未改革远在西陲艰难挣扎,齐国因田齐代姜正在内部消化,楚国虚胖的体型陷入内斗,燕国习惯于打酱油,齐楚燕韩赵魏秦,每个人都有机会在争霸天下中胜出,区别春秋时期争霸的是诸侯已经不再满足于当“方伯”,不再满足于小诸侯国的纳贡,时代主题已经是“亡国并地”,取周天子而代之。

春秋时期,除了南蛮楚国僭越称王,晋、齐、秦、郑、燕、宋等国还是比较尊重名义上的周天子,战国后魏、齐徐州相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五国相王,诸侯国君已经不再把东周天子当回事了,苦逼的东周只能在大国阴影下苟延残喘。

谢谢悟空的提问,邀请发出有一段时间了,我一直保留。今天抽空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春秋战国,是周平王继位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将国都从镐京迁至洛邑,开始了东周的历史。是历史学家划分时段的重要事件。

东周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后世史学家又将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历史时期。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诸侯争霸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强者为尊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这个时期是各国诸侯撕破脸皮、抛弃斯文、殊死搏杀的称雄时期。先后涌现的战国七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分水岭就是三晋分家。但在时间断代上略有分岐,一说是公元前453年,一说是公元前403年。公元前403年的说法源自《资治通鉴》。

好了关于春秋战国的划分就聊到这,请加关注,谢谢!

谢邀,我是日月千年依旧。读史可以知兴替,明得失。所以背下来是没有用的,要去提炼,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关于春秋战国分界线或者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认为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为战国开始年份。

晋国到文公时期实行三军六卿制,虽然前期对晋国霸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后期卿族开始坐大,压过本身就人丁凋零的公室!以至于崛起了范氏、中行氏、智氏、赵氏、魏氏、韩氏为首的六卿,但他们内部也不团结,互相倾轧,到春秋末年,智氏联合赵魏韩打败中行氏和范氏,一家独大,更不安分,还想拿下剩下的三家统一晋国。韩赵魏也看出了智氏的计划,于是三家联合把智氏消灭了!

到前403年承认他们诸侯地位,历史走向一个兼并更激烈的时代!

田氏的祖先是陈国公子陈完,于齐恒公的时候来到齐国避乱,后来开始收买人心,大斗出小斗进逐渐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到前386年田氏流放姜齐最后一任国君齐康公于海上,同时又在魏国的帮助下被册封为诸侯,从此七国格局彻底形成!

因为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导致以周礼约束各国的体系彻底崩溃,人心思变,更加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礼法变成了功利。战争也更加为政治服务,不再像春秋一样,灭国成了常态;各国为自保图强,兴起了一轮轮变法;同时百家争鸣,为发扬自己一派的精神,获得统治者支持,游走于各国之间,使政治,军事,科技越来越功利!

这个其实是看一点的,那就是君臣之间的关系,或者说郡县制和分封制。

春秋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诸侯国的宗室、卿大夫很容易就威胁君权,动不动就把国君架空成傀儡,杀了国君,废了国君比比皆是,比如赵盾弑君、田氏代齐、三家分晋。

韩非子说了,故《桃左春秋》曰:\"人主这疾死者不能处半。\",

国君能活到正常死亡的不到一半。

司马迁有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春秋时期弑君的三十六位,这是他统计的,还有没有统计的呢?被废的呢?

而战国时代呢,臣子权力再大,国君不信任你了,你马上什么都不是了。

在典型的战国四公子,权力很大吧?国君猜忌你了,马上就流亡他国了,没有反抗的机会。

吕不韦、穰侯魏冉等,权势滔天了,国君不信任你了,马上就成了孤家孤人,这在春秋时代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春秋晚期,私有制产生,郡县制开始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取代了旧的世袭卿大夫,

春秋时代,天子分封给诸侯王,诸侯王分封给卿大夫,诸侯王坐大威胁天子,卿大夫坐大也能威胁诸侯王。

诸侯国内,军队基本都是卿大夫的私兵,都是他们封地的农民,卿大夫组成执政班底,国君权力很小,卿大夫的权力、土地、军队可以世袭嫡子。

卿大夫的权力来源是他们的军队,而不是国君,这样国君就无法剥夺他们的权力。

商鞅变法能成功的基础就是是这样,生产力发展了,荒地得到开垦,新兴地主取代了旧的卿大夫,卿大夫的权力基础没有了,

而新兴地主、军功授爵的官僚,他们的权力基础是国君的授予,国君不信任了,他们就什么都不是了。

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历史时期。很多人也许都知道,但相信大家也可能都和我一样,并不清楚春秋和战国到底有什么b9ee7ad3765区别,春秋和战国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那么就请花5分钟的时间,和我一起来了解春秋和战国到底是什么吧。

其实春秋和战国名义上都还是在周朝统治的时期之内。只不过自周平王东迁建立东周之后,实力已经衰弱到了极点,直接统治范围仅有六百里,而周朝所属的诸侯国却纷纷割据,不再朝见周天子,周朝实际上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开始进行争霸战争,先后出现了5个强大的国家,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春秋五霸。在这断时间里,鲁国的史官按照年月将各国的大事都记载下来,而根据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所以简称这本史书为《春秋》,这也是现在历史学上将这个时代称为春秋的原因。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虽然经常发生战争,但是大家都还算信奉礼法,互相之间也很少发生灭国这样的事件。不过春秋末期的三家分晋之后,各诸侯国之间都开始为了各自利益进行攻伐吞并,小国一个个大国攻灭并吞并,逐渐的只剩下七个较大的国家,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战国七雄。因为这断时间各诸侯国之间连年发生战争,因此也就把这断时间称作战国。

战国和春秋都属于东周时期,春秋时期虽然各国之间也经常发生战争,但多少还讲一点礼法,不仅仅以土地,人口,利益为目标。而战国时期各国之间不再讲礼法,一切以利益为目标。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划分是以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三家分晋。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战国时期包括二周灭亡前和二周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春秋战国来源于春秋和战国两部分,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据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的解释,春秋意指春去秋来,以编年体形式记录史实。

而战国的来源是《战国策》,是国别体的史书,作者是西汉的刘向。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这五个人。

春秋战国时代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舞台:不管是出身尊贵还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门还是贩夫走卒,不管是白发苍苍还是稚龄童子,只要有才干,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华。苏秦、张仪、管仲、范雎都是平民出身,老的更有百里奚,少有天才甘罗十二岁拜相。

改革与争霸战争并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显著社会状况。可以说,春秋每一位霸主的出现都是改革的结果,战国七雄之所以能并踞中华大地,也是不断革新的结果。原因是,称霸战争需要以政治经济作为后盾,进行改革是迅速提升诸侯国实力的必要手段。从春秋到战国,是改革接着改革,战争连着战争,在改革中国家强盛,在战争中国力受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发展进步的。

春秋时期的开始有两种说法,其一就是从周平王东迁开始,这是东周的开始,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整个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自然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年周平王东迁。

其二,是按期得名,“春秋\"得名于孔子写的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记载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开始的事,那春秋自然从这一年开始算起。

(1)按孔子写的《春秋》,按照这个说法,那就是公元前481年(鲁哀公14年)春秋结束战国开始;按《春秋左氏传》的计算,那就是到鲁哀公27年,就是公元前468年。

(2)按笼统的”三家分晋“算,也有两种不同计算,一个就是按赵、魏、韩实际瓜分晋国的时间算进入战国,那就是公元前453年。另一种就是按赵、魏、韩三家被官方认可为正式诸侯,那就是公元前403年(这一说法主要是因为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从这一事件开始写起,被广泛认同这就是战国的开始)。

绝大多数人同意战国结束是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为标志的,那就是公元前221年。但如果按照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话,有人说就要按周王室被灭来算了,那就是最后一任国王周赧王被秦国灭掉的那年,就是公元前256年。

历史时期是人为划分的,是为了方便学习历史事件的,春秋战国哪年开始哪年结束只是一个认识问题,并不是考据问题。

况且,历史是一个连续演进的过程,时间点的划分只是个大致。

从这样的意义来讲,姑且这么认定:

春秋:开始于东周标志性事件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结束于三家分晋被周王承认,公元前403年(也是司马光《资治通鉴》影响力太大的结果)

战国:开始于公元前403年,结束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公元前221年。

朋友们,您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春秋战国的分界线是什么?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历史学家就争论不休。

有人以三家分晋为春秋结束,战国开始。比如司马光《资治通鉴》。认为三家分晋标志着礼乐制度的彻底崩坏,从此周王是的权威彻底衰落,各诸侯国自行其是,由此进入战国,就是以公元前403年为战国元年。

在赵魏韩三家正式分晋以前,其实就已经发生了老牌诸侯国政权更迭的事情,比如三桓专鲁田氏代齐。它们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和奴隶主贵族的衰落,从此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由此还有的人以周定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公元前四七五年即战国元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由郭沫若他认为随着中国铁犁牛耕的出现,中国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星星地主阶级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来引导社会发展。公元前476年是战国元年。我们现在,大多数的历史学者,也认为公元前476,475这两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但是还有人持不同观点。

还有人以公元前481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还有人以公元前462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这都是小部分学者的部分观点,在此就不作介绍了。

两个事件: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西周是从周武王开始至周幽王被杀结束,周幽王死后,周平王登上王位,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害怕西戎的不断侵犯,决定由镐京(西安)迁都洛邑,就是今天的洛阳,东周正式开始。

史学家认为周幽王被外族所杀,都城也最终丢弃,自此周王朝开始衰落,逐渐失去对诸侯国的掌控,标志着西周灭亡。

东周这段历史又被史学家分为两段,春秋与战国。所以东周开始,也是春秋的起点,这段时期主要是诸侯争霸,当数晋最为强大。等到霸主晋灭亡,韩赵巍三家分晋,标志着春秋时期结束,战国开始,这个时间点是公元前476年。

如果说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能基本遵守周朝的礼仪,大家只是争强好胜,不会谁把谁给灭掉,那晋的灭亡,则标志着这个原则已经被打破,周天子已经不在对诸侯国有任何的管控和约束作用。而一旦形成这种局面,诸侯国势必不能并存,诸侯混战,完成统一,便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特点。

于是,直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秦朝开始,战国结束。

不用说得好复杂,两个事件就是区分:

一是田氏代齐,正统的姜氏齐国被田氏(陈姓)齐国取代。

二是三家分晋,晋国的九卿制度下各家族崛起,多轮的角逐后,由赵、魏、韩三个世卿家族分掉了晋国,于是战国七雄形成。

其实这样的分界意义并不是十分重大,传统的史学家这样分的目的,还并不是分了区别春秋和战国时期社会结构、经济模式和战争属性有什么不同,他们主要想说明一点“礼崩乐坏”,诸侯可以不管天子以后,家臣也可以篡夺诸侯的权力了,整个礼制的基础丧失殆尽,社会在“倒退”。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铁制生产工具等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导致通过层层分封的管理方式和奴隶劳作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井田制等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了。而下级的贵族更了解情况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了方式,上层的贵族却用礼教来压制他们,于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发展成战国时“以下犯上”的状态了。

看儒家学者为主的传统史学家的资料一定要小心,他们描述的事件的真实性可能问题不十分严重,他们分析的原因无一不是道德问题导致的严重后果,就几乎不靠谱了。

春秋与战国是以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丙寅年)划分的。

春秋战国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可称的上,是大乱世的时代。这段历史是从西周灭亡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结束。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既然说春秋和战国,那它们肯定是有不同的。春秋与战国也是以这些不同而分界的。

这段历史有两件很醒目的事件。一个是韩、赵、魏三家分晋,二个是田氏代齐。

①三家分晋是由于晋国异姓臣子功劳很大,晋国君主为奖励他们的功劳,把大片的国土分封给这些功臣。而国君能撑握的实力慢慢变小,直至全部国土,被六个大臣撑控而成了傀儡。

这些大臣们都想拥有更多国土。经过长年累月的战争,最后只有韩、赵、魏三家生存下来。之后三家一起灭掉晋国,成立了韩、赵、魏三个新的国家。

②田氏代齐的田氏也是齐国的臣子。田氏也是通过在齐国的经营和功劳,使自己的领土越来越大。最后灭掉原来的齐王,田氏成为了齐国新的统治者。

春秋争霸与战国争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要名,一个物实。

①春秋争霸争的是大哥的位子。它们都不是以消灭多少国家,和战领多少土地为最高荣耀。而是以谁被大多数的国家,承认自己是最强、最大的大哥,为最高荣耀。

说白了就是争个大哥的名份而已。春秋虽乱,然沙场争战很少有,那种不死不休的惨烈局面。争霸时都是适可而止。

②战国争雄争的是惟一。这时候他们己经不在乎名声了,而是实实在在的国土和人口,与统一天下的可能。

国与国之间,都想把对方彻底吃掉,让对方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就形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所以这时的战争,出现了很多次十万人、几十万人的大场面。

春秋改革与战国变法,都是为使国家富强而做的改变。但是改变的力度完全不同。一个是稍有改变,一个是彻底改变。

①春秋改革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稍有改变之后,可以争一争大哥的位置。所以春秋五霸虽都有攻革,但是力度并不大,只能算是稍有改变。

②战国变法是想办法,改变原来的基础。使其产生核裂变,至使国家迅速强大。这时它们的改变之所以大,因这时己经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综上所述:①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②春秋争霸与战国争雄,③改革与变法的力度不同。都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汉代刘向编著之《战国策》叙录曰:万乘之国其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

一般而言,春秋战国之世以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诸侯灭智氏,把控了晋国的国政,奠定了三家分晋之格局,这一年不少史家都认为是战国时代的开端。

公元前389年周安王正式册封田和为齐侯,从此田氏于形势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亡故,奉邑入田氏,以此吕氏退出齐国政治舞台,史称田陈代齐。这一事件亦是春秋、战国分界线之标志性事件。

司马温公著《资治通鉴》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周天子被迫承认韩、赵、魏为诸侯,三家分晋正式取得周王室的承认,亦是战国之世的开端,我个人较认同这一分法,战国之世从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为限。

他这个可能是根据西周开始封建,东周列国。就开始了春秋战国因为到了东周的时候周在各诸侯国的中的印象和地位已经明显的下降。就开始发生各种战争来争取在诸侯国当中取代周的地位。我觉得从这个时代开始,春秋五霸形成。经过了漫长的一个历史形态演变。要形成这样一个过程就必须得打仗,最后分出胜负。打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春秋战国终于可以告一段落。

不是很懂的事,没有发言权,抱歉,谭伦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延续年份最长的朝代。从公元前1046--公元前256年,共790年。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镐京。公元前771年,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结果玩过了头,被申侯引来的犬戎杀死,西周灭亡。

东周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公元前770年,周幽王的儿子宜臼在郑、卫、晋等诸侯的拥护下登上王位,就是周平王,周平王将都成迁至洛阳,史称东周。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因为刚好和孔子修订的《春秋》一书年代相当,而史书匮乏,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大多就是通过《春秋》而获得的,所以历史上就把这段时期称做春秋时期。总共295年。

那时,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纷争,继郑庄公一箭射散天威,郑国成为春秋初年的一个强国,号称小霸后,中原大地先后崛起了齐、晋、楚、秦等强大的诸侯国,它们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先后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公元前475年一直到公元前221年,历史上称做战国。“战国”的名称来自西汉刘向编注的《战国策》。

那段时间,周王室早就没有了号令诸侯的权威与力量,眼睁睁的看着各诸侯打来打去,你争我夺,混战不休。最终三家分晋,在中原地区形成了齐、魏、赵、韩、秦、楚、燕七个诸侯大国,史称战国七雄。虽然还有宋、鲁、卫、郑等二十多个小国,但不过是苟延残喘。西边的秦国通过变法,日益强盛,不断地征服消灭他国。公元前256年,周赧王病逝,东周灭亡。公元前221年秦国灭了最后的诸侯国齐国,统一了中国,战国结束。

当然,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战国应该以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还有的认为应该是403年,周天子正式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春秋就是一群书生摇头晃脑,百家争鸣为主的时候,战国就是金戈铁马,合纵连横,都对秦国看不顺眼的时候

结论就是:战国可以把春秋一巴掌拍死

当初周文王打败商纣统一天下之后。由于控制区域过大,所以就分别把土地分成块,分别让同姓的亲戚以及一些牛逼的功臣去各个地方自己管理。而每个地方就成了一个小国。剩下的就是每个小国的君主需按照礼法按时来见周天子。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子和小国之间的血缘关系越来越淡。加上有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很牛逼,慢慢就让自己国家壮大。而周天子这边发展却越来越差劲。

所以有一些国家开始不愿意听从周天子的话。但至少这个时候还没那么明目张胆,这个时候差不多就是春秋时期。

大概随着周天子的实力越来越弱,而部分国家通过吞并越来越强大之后,他们就明确做出了有违礼法的行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当时的超级大国晋国,被姓赵、韩和魏的给分割了。

在周朝刚建立那会儿,这个行为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周天子会行使管理员的权利,讨伐这三个家族。

可是到了晋国被分那会儿,周天子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了,更荒谬的是,周天子竟然承认了这三个家族的行为,并且对他们进行了分封。

这就标志彻底的礼崩乐坏,周天子自己推翻了自己当初制定的规则。再也没有人会默默遵守几百年来大家一直默认的秩序,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新的规则将被剩下的强者重新制定。

所以这也就作为分割线,将春秋战国分成两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件是指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