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目标任务环境建设对于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个人发展有什么意义?

“歌”字写作提纲30例

    1.党员干部要唱好“三首歌”

    唱好《国际歌》,信念不移。

    唱好《正气歌》,外邪不侵。

    唱好《奉献歌》,一心为民。

    2.唱好“三首歌”狠抓作风建设

    3.唱响开门三首歌传递从严治党好声音

    唱响廉政“宣传曲”,营造风清气正“好氛围”。

    唱响监督“协奏曲”,打造清正廉洁“好队伍”。

    唱响为民服务“主旋律”,激发干事创业“正能量”。

    4.唱好“三首歌”做好监督执纪“排头兵”

    立规矩,唱好“整章建制”歌。

    强监督,唱好“廉政教育”歌。

    树权威,唱好“办信办案”歌。

    5.唱好三首歌全力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

    一、唱好“永远跟党走”,画好凝聚共识的“同心圆”

    二、唱好“团结就是力量”,提升统战工作在全局中的贡献率

    三、唱好“走进新时代”,谱写推动发展稳定的“奋进曲”

    6.唱好“四首歌”确保廉洁从审

    7.唱响四首“歌”推进新农村建设

    8.唱好“五首歌”开创工作新局面

    第二首歌:《团结就是力量》。

    第三首歌:《为了谁》。

    第四首歌:《祝你平安》。

    第五首歌:《同唱一首歌》。

    9.“唱好五首歌”奏响学习教育主旋律

    1.坚持以上率下,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唱响“忠诚之歌”。

    2.坚持学思践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唱响“初心之歌”。

    3.坚持联建联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唱响“团结之歌”。

    4.坚持贴近基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唱响“为民之歌”。

    5.坚持奋发进取,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唱响“奋进之歌”。

    10.唱好“五首歌”奏响文明乐章

    一是完善创建机制、强化组织,周密部署促推进。

    二是以党建为引领、以人为本强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三是利用各种形式,拓展活动载体,丰富创建内涵。

    四是以文明为美为荣,美化优化环境,树立文明形象。

    五是高唱凯歌创佳绩,“大江东去几千里,大余税务获殊荣”。

    11.奏响“五首歌”唱好党建工作好声音

    奏响“勤奋求索”学习歌。

    奏响“爱岗敬业”服务歌。

    奏响“廉洁奉公”务实歌。

    奏响“因地制宜”创新歌。

    奏响“党建文化”宣传歌。

    12.唱好“三支歌”,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第一支歌,《团结就是力量》。

    第二支歌,《放手也是一种幸福》。

    第三支歌,《相亲相爱一家人》。

    13.要唱好“三支歌”

    第一支“歌”:“及时歌”。

    第二支“歌”:“通俗歌”。

    第三支“歌”:“对唱歌”。

    14.“三个突出”高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三支歌”

    突出政治引领,唱响民族团结“同心歌”。

    突出宣传引导,唱响民心相通“和谐歌”。

    突出职能发挥,唱响繁荣发展“奋进歌”。

    15.“三突出”唱响统计服务“三支歌”

    突出“针对性”,唱响统计服务“精品歌”。

    突出“灵活性”,唱响统计服务“时效歌”。

    突出“多样性”,唱响统计服务“创新歌”。

    16.唱响“四支歌”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17.唱响四支歌奋进新征程

    坚定信仰,唱响忠诚之歌。

    锤炼本领,唱响自信之歌。

    求真务实,唱响实干之歌。

    廉洁奉公,唱响正气之歌。

    18.唱响“四支歌”共同学雷锋

    19.唱好“一二三四歌”,监管抗疫两不误

    20.唱响党员干部的“一二三四歌”

    唱响奋进的“一腔热血”。

    唱响赤诚的“二话不说”。

    唱响清廉的“三省吾身”。

    唱响公正的“四海一家”。

    21.唱响“一二三四歌”

    一项机制即“市党建工作责任制”。

    两项考核即“组织考核”和“群众评议”相结合的考核机制。

    三级联动即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群众组织网络。

    四条主线是盖州市各级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常态对接方式。

    22.唱响疫情防控“一二三四歌”

    打好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物资保障和心理保障都不可或缺。

    依托团属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三大新媒体平台

    发挥青年人奉献社会的志愿力量。发挥社会群体的爱心力量。发挥青年典型的榜样力量。

    23.唱响“一二三四歌”全力消除交通事故隐患助推百日专项行动

    “一个重心”全面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紧紧围绕“降事故,保平安,保畅通”这个工作重心

    “两个转变”形成全新工作理念。在隐患排查工作上由“被动查”变为“主动查”,在措施整改建议的落实上由“等着改”变为“催着改”

    “三个进一步”加大排查整治力度。一是进一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二是进一步加大了辖区事故多发路段和安全隐患点的排查整治力度。三是进一步强化车辆源头管理,开展对各类重点车辆的摸底检查工作。

    “四个确保”推进建立长效机制。一是确立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落实工作制,明确责任、层层包干,确保各项措施的严格落实。二是主动上门进行督查,确保整改落实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三是充分发挥内部检查监督的作用,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工作步步到位。四是注重相关机制的不断完善,逐步建立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长效机制。

    ·青春|《少年强,则国强》

    ·信念|《英雄赞歌》

    ·使命|《最初的梦想》

    25.“三支歌”唱响党日活动时代强音

    一曲赞歌,唱响“为民服务”的“担当之音”

    一支红歌,听取“艰苦奋斗”的“初心之音”

    一首民歌,共奏“鱼水交融”的“和谐之音”

    用“心”唱响忠诚之歌,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用“情”唱响为民之歌,做群众的贴心人

    用“责”唱响担当之歌,做发展的开路人

    用“廉”唱响正气之歌,做班子的带头人

    27.唱响“四支歌”,喜迎二十大

    用“心”唱响忠诚之歌。

    用“情”唱响为民之歌。

    用“责”唱响担当之歌。

    用“廉”唱响正气之歌。

    28.奏响开学季护航“四支歌”

    一是倾全力,奏响开学季学生出行安全护航歌。

    二是迈开步,奏响走进校园为师生送上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歌。

    三是寻末端,奏响狠抓接送学生车辆源头管理,降事故促安全警示歌。

    四是保平安,奏响隐患排查不间断,宣传脚步不停歇的长效歌。

    29.“三歌”共奏改革之歌,凝聚青春活力

    党团共奏,谱好“协作歌”。

    双重互动,谱好“交响歌”。

    春晖赋能,谱好“协奏歌”。

    30.唱好“三歌”,助力三孩政策落实

    一是奏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大”歌。

    二是奏好“幼儿入园成本分担”歌。

    三是奏响“保教质量全面提升”歌。

    更多VIP资源与您相约

    手机、电脑、平板等终端

    加入VIP,请注册账号后联系微信i510088

    告诉账号并发100元红包

    • 一、鉴往知来,认真总结回顾2021年工作全市教体系统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实现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新进展、新突破,展现了新时代教体工作者的新担当、新气象。全市教育工作受到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奖励,体育工..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足、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1]中共中央、国务..

    • 11995年冬,对我来说就是一个重要节点。这之前,我是榆林黄河岸边一所乡镇中学的老师,这之后,我成了县委办公室的一名秘书。秘书分生活秘书和文字秘书。县上领导一般没有生活秘书,只有文字秘书。我所说的秘书,就..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求全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

    • 从高校应届毕业生蜕变为选调生,我们是选择了一种职业,也是选择了一种人生,更是选择了一种信念。我们不求自己的工作日进斗金,不求自己的人生光鲜耀眼,不求自己的生活安逸闲适,只求能在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恪尽..

    • 2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乡镇工业园区。正因为位于城市之中,又较其他园区经历了“要不要搞”“让不让搞”“能不能搞”的诸多争论和质疑。20年来,这里担负着市区党委政府坚持以产兴城、工业强市的使命担当,..

    •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体育强国建设具有全新的内涵和特征:第一,建设彰显中国制度优势的体育强国。在党的百年体育实践中,从体育救国..

    • 向民办高校选派党委书记,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对民办高校领导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民办高校和谐稳定、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深入推进高校综合改革、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湖南省..

    • 近年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高度重视值班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政治担当、责任担当、文化担当,努力推动政务值班水平和值班队伍素质“双提升”。01强化政治担当,打造“三维体系”强化“重要情况总入..

    • 市教育局按照全市党建示范点创建和“五星”支部创建活动要求,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建强党建、综合改革、高质发展、坚守底线”为思路,以“一统领、五引领”(政治统领,阵地引领、示..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和国家未来相当长的..

    •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的舞台在乡村,核心任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务必”的殷殷嘱托,不忘为民初心,发扬奋斗精神,永葆赶考清醒,扎实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砥砺初心之志 打造..

    • 党的二十大全面部署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是我们党开启新时代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纪检..

    • 金秋十月,晴空万里。在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中,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所作的报告,高瞻远瞩、思想深刻,意义深远,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坚定了广大党员..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为充分利用好新媒体这一网络阵地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工作,进一步展现信息师生“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的精..

    • 中国蓝图吸引世界目光,新征程的光明图景感染着公安系统全体民警。连日来,市公安局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借助新媒体传播快、受众面广的特点,打通“新媒体+”学习渠道,多形式开展“线上+线下”..

    •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是一部举旗定向的政治宣言,是一篇守正创新的理..

    • 针对学校高质量发展与疫情防控双重任务,新乡医学院党委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提升高校治理管理效能为抓手,深层次激发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凝聚力量,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推..

    • 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节点特殊,意义重大。全县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而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要深入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求全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

    • 今年以来,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围绕“教好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名老师、办好每一所学校、幸福每一个家庭”目标,高水平推进优质均衡、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引领区建设,区域教育综合实力持续全省领跑。当前,上城区正全..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石牛寨镇作为一脚踏三省的边陲旅游重镇,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全镇上下持续推进,着力..

    • 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学习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是经济日报的主责主业和使命担当。“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用之见效”,是经济日报..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麻城市深入学习贯彻..

    • 党的二十大是在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历史性盛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作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信心、更足的勇气与党和人民群众一道,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

    •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意见,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紧紧围绕教育公平和质量,通过理顺管理体制、坚持标准引领、创新方式方法、强化督导问责、健全督学队伍等系列举措,统筹推进教..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时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肩负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遇见一名优秀班主任,理所当然成为..

    • 一、着眼全局、把握大势,在强化担当中激发奋斗精神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第一线,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米”。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村广..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作为新入职的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有幸聆听了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xxx,xx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xxx,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副主任xxx等领导的精彩讲授,其授课立意..

    • 同志们:全市乡镇纪委书记培训班今天开班了。首先,我代表省纪委常委会,对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对大家在乡镇基层为推进我省反腐倡廉建设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在座各位都是乡镇纪委的书记,是一个乡镇党..

    • 同志们: 一年复始,万象更新。春节之前,县、镇两级举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新的纪委班子,配齐配强了人员力量,解决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谁来干”的问题;节后上班第一天,为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和省、市纪..

    • 近日,根据省纪委监委和市纪委监委的统一安排,我有幸和其他街道、社区的纪检监察干部一起参加为期2天的审查调查业务专题培训班。“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2天的课程紧张而又充实,内容广泛但不乏生动。老师们润物..

新闻来源: 微观尖山 责任编辑: 尖山区政府研究室 发布时间: 点击量: 31695

①促成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走理论联系实际、与工农结合的革命道路,标明中国青年运动和知识分子发展的正确方向。

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理论、阶级力量和干部准备,推动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③致使中国阶级力量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推动工人阶级代替资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④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的经验引进中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⑤五四运动致使中国近代史发生重大变化,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实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折,功不可没。五四运动直接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导致中国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导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导致中国人民选择了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道路。

2、《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译者是陈望道。

1919年冬,受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委托,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经李汉俊校阅、陈独秀审定之后,于1920年8月第一次在上海出版。

3、什么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1921年7月23-3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举行。会议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7月30日,大会正在进行当中,突然遭遇法租界巡捕密探的侦察,会议中止。8月1日,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并于1921年8月3日在那里闭幕,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机构,宣布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有:北京--刘仁静、张国焘;上海--李汉俊、李达;山东--王烬美、邓恩铭;湖北--董必武、陈潭秋;湖南--毛泽东、何叔衡;广东--陈公博、包惠僧,还有旅日的周佛海。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13名代表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年轻的仅19岁,他们中许多人都成了之后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党的发起人陈独秀、李大钊均没有参加会议,但会议还是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鉴于当时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决定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5、红船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来源于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刊发5000多字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

《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系统阐述“红船精神”,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他将“红船精神”的内涵高度提炼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6、二大确定的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是什么?

1923年7月16-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讨论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和革命任务,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在最低纲领实现之后,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尽管会议对民主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武装斗争、农民土地等问题的认识还不清楚,但是它第一次在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指明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为日后的革命斗争指明了基本方向。

中国共产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党员420人。大会正确地估计了孙中山和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三大还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撮合下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但是,革命统一战线仅维持了三年半时间,在革命形式一片大好,即将取得国民革命胜利之时,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革命,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政党应该知道无产阶级参加民族运动,不是附属资产阶级而参加,乃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与目的参加”。“无产阶级是最有革命性的阶级”。所以,民主革命“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关于工农联盟,《对于农民运动的议决案》阐明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的原理,强调了农民在中国民族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取得的。

1925年6月11日,在上海举行群众大会,到会20多万人,全国各地约有1700万人直接参加了这场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浪潮。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五卅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发展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年至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斗争中受到很大锻炼,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干部,党组织也得到极大发展,在斗争实践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党领导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奠定了基础。

11、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1924-1927年是中国人民反对国内军阀和国外列强的大革命时期。在此期间,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在全国各地积极创立和发展了国民党组织,使国民党真正朝向了一个”具体的党”发展;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发展,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创建,使得农运工作逐步展开;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的倡议和帮助下,国民党创办了属于自己的陆军军官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军事骨干;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国民革命的思想由南到北,广泛传播;在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共产党员始终不怕牺牲,走在斗争的前列;北伐战争打响后,由共产党人领导的独立团是先头部队,打出了”铁军”的威风;国民革命军所以能在沿途得到民众的支持,与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在发动工农群众方面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密切相关。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以武装反抗国民党的背叛和屠杀。同年11月初,广东海陆丰农民在以彭湃为书记的中共东江特委的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即海丰、陆丰两县的工农兵苏维埃政府)。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六十三人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领导苏区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

14、中国共产党建军史上的三大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低潮。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先后组织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立革命军队的开始。8月1日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锻造了一支队伍——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经三湾改编,走上井冈山,逐渐发展成为党领导的主要武装力量。

1927年12 月11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是对国民党屠杀政策的又一次英勇反击。

三大起义均遭失败,但却是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中以血与火的抗争回答了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三大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开启了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篇章。

1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怎样诞生的?

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血腥屠杀的第一枪,开始了人民军队的创建工作。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和发动了秋收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为建立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1928年5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军队与毛泽东领导的军队在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与此同时,党在其它地方也开展了创建根据地和红军的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战争中不断壮大。抗战结束时,人民军队已经发展到120多万人,民兵220万人。为加强领导,中央军委决定将八路军、新四军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为五大野战军主力部队,打败了国民党800万军队。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前进,担负着保卫无产阶级政权、抵御外来侵略等光荣使命。

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井冈山会师后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井冈山会师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保存了一大批坚定的红军政治干部和军事干部,聚集了湘赣边界武装力量的精华,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坚定了边界党和群众建立和发展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信心和决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伟大意义。

17、井冈山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1.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2.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3.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4.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5. 艰苦奋斗的作风。

2016年2月3日,习近平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为84人,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19、游击作战十六字诀,即“关于人民军队在敌强我弱条件下广泛开展游击作战的指导性方针”,内容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一广为人知的口诀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也在抗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基本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22日)

21、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最显著特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2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蒋介石虽然在对日态度上发生某些变化,但并未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为了改变西北战场“剿共”不利的局面,他于1936年12月亲临西安督战,逼迫张学良、杨虎城继续“剿共”。张、杨连续几天向蒋介石进谏,都遭到蒋的严词训斥。在这种情况下,张、杨被迫对蒋介石采取了“苦谏不从,临之以兵”的方针,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西安事变。事变一发生,中共中央在弄清情况并经过认真研究后认为:如果把南京置于同西安敌对的地位,有可能造成中华民族极端危险的新的大规模内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和国内亲日派欢迎的局面。现在,仍有可能争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从而为结束内战,一致抗日创造条件,这是全国人民和一切愿意抗日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欢迎的前途。因此,坚决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

24、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抗日武装,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它在1931年至1945年抗战,其高级将领皆由中国共产党员担任,中国共产党曾由于进行长征而与其失去联系,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1931年,中共满洲省委开始组织抗日游击队与日军作战;1935年中国共产党遵照共产国际指示发表八一宣言,1936年2月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员会依共产国际的指令,将所属部队联合地方义勇军筹组东北抗日联军。因日军围剿,1940年,抗联活动范围和人员大量减少,抗联一部进入远东地区,并将部队改编为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第88步兵旅,而留在国内的部队分散潜伏,进行收集情报、建立武装,宣传抗日等工作。

代表人物:①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②赵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汉族,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1925年之后,赵尚志领导创建中共巴彦抗日游击队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

赵尚志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

③周保中 1932年4月,到东北牡丹江地区发动抗日武装斗争。8月,应救国军总司令王德林聘请为救国军总参议,前方司令部参谋处长,将一部分愿意坚持抗日斗争的救国军将领和部队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并与当地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组建成绥宁抗日同盟军。

1933年1月9日,周保中和王德林指挥救国军守卫东宁阻击日军第八旅团进犯。4月,被中共满洲省委派往宁安,创建抗日武装。9月6日,协调救国军余部与东满游击队联合攻打东宁县城三岔口。

④李兆麟,男,汉族,辽宁省灯塔市铧子镇小荣官屯人。中共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负责人,珠河反日游击队副队长、哈东支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代理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等职。

25、全面抗战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答、战略防御阶段,从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战略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战略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6、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极其艰苦的斗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取得的。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历史特点,及时调整并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及战略、战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积极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兵民是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广泛发动和组织以农民为主力的各阶层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使大量侵华日军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这场战争中付出极大牺牲,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该战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28、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中国共产党18年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就是无产阶级如何组织和领导同盟军的问题,它是无产阶级组织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向一切敌人发动进攻的有力武器;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特点和形式;党的建设是党实现对中国革命领导的根本保证。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只有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支柱,统一战线才能存在和发展。武装斗争必须以统一战线为基础,才能发展壮大。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则是党所掌握的两个武器,这两个武器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的中心环节。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30、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什么?

答: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以反对主观主义为中心内容。

31、党的“七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把中国引向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的工作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在二十四年中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八年抗战的经验,制定出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正确的纲领和策略;批评了党内的错误思想,系统地阐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

32、党的七大提出的党的三大作风

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在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从政治高度深刻阐述了坚持这三大作风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这三大作风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三大作风的基本精神还被写进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

33、毛泽东为什么要赴重庆谈判?

抗战胜利后,得到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府企图垄断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将中国继续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1945年8月,蒋介石摆出一副和平姿态,三次发电报给毛泽东,邀请他赴重庆共商“国家大计”。中共中央分析,在当时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是有必要的:1.由于和平、民主、团结是战后人民的强烈愿望,只要有可能,党就应当争取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实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2.由于蒋介石的内战部署一时难以完成,党和全国人民是有可能争取国内和平局面的;3.通过和平谈判,可以使全国人民看清楚国民党反动派真实面貌,对于提高人民的革命觉悟有很大作用。因此,中央的决定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亲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34、“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由来和内容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人民军队的纪律建设,我军创建之初,毛泽东针对红军中存在的问题,正式宣布红军的三大纪律:

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

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1929年后,他将”三大纪律”的内容做了调整,对六项注意,增加了两项内容。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作了统一规定:(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35、人民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具体情况怎样?

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科学地分析了战争形势,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同蒋介石集团进行了空前的战略大决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东北解放军集中主力70万人,发动了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中国革命形势由此进入新的转折点;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以及部分地方武装共60万人,发起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1948年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共100万人,联合发动了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全境。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事主要力量,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

36、西柏坡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由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是指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驻西柏坡期间,所体现和创立的一系列革命精神。由于它产生于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决定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它集中体现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体现了头脑清醒、目光远大的胜利者图强自律的精神。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永不停步,将革命进行到底;执政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务必”,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团结高效,加强党的集中统一。它的核心是教育全党要经得起新的历史阶段的考验。它的实质是巩固和加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地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8、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提出了三条基本外交方针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大外交决策。这些方针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新中国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开创新型外交关系的重要思想和战略指导,对新中国外交乃至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39、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通过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政策,描绘了建立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40、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意义:首先,是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其次,是保卫祖国安全的需要。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

41、什么是“三反”、“五反”运动?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按照《共同纲领》保护私营工商业的合法经营和适当发展。但是,一些不法资本家不满足于用正常方式获得的一般利润,用向国家干部行贿等非法手段获取高额利润。这种情况的严重发展,使党中央不得不从1951年12月起在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始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并从1952年1月起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始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由于党的正确领导,到1952年10月,“三反”、“五反”运动胜利结束。这两场运动的胜利,打击了资产阶级的违法活动,巩固了工人阶级和国民经济的领导地位。

42、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43、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4、党的“八大”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系统地总结了“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形势,适时地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经济建设的方针。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坚持了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提出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45、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的罗布泊试验基地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6、“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个是核弹,核弹包括原子弹和氢弹,还有一个是导弹。“一星”就是人造卫星。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99年9月18日,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发表讲话,将“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二十四个字。

47、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又一次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时期的伟大转折。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克服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指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人民民主专政是保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四者缺一不可。四项基本原则是当代立国治国之本,是我们反对各种错误思潮的强大思想武器。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5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在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依据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认识,明确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路线的核心内容被概括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口号。十五大郑重指出:在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时刻,”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3、我国外交政策上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半个世纪以来,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54、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5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7年9月12日,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代表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报告着重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党和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5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成为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57、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年11月8日-14日,召开把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大会强调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大会通过了《关于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5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7年10月15日,召开党的十七大,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代表筅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6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11月8日建党91周年之际,党的十八大在京胜利召开,会议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并选举产生了新一代中共中央领导层。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具体内容:中央八项规定的主要内容是:一要改进调查研究;二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三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四要规范出访活动;五要改进警卫工作;六要改进新闻报道;七要严格文稿发表;八要厉行勤俭节约。

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最早提出来。

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由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拓展和完善。

6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十九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

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报告提出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8个明确”和“14条坚持”构成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两者相互统一,共同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框架。

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新变化: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的奋斗目标:从全面建成小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报告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发展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党的建设新的总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举措: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65、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66、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建党一百年周年的时候,即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步,到建国一百年周年的时候,即到2049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在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是否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68、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2018年4月10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提出,是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70、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71、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

72、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即拥有国家主权的统治阶级实现其意志的宏观架构,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阐述的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4点重要经验。

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表明:始终坚定“一国两制”制度自信,“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就会充分显现出来;始终准确把握“一国两制”正确方向,才能推动“一国两制”事业行得稳、走得远;始终强化“一国两制”使命担当,澳门同胞完全能够担负起时代重任,把特别行政区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始终筑牢“一国两制”社会政治基础,在爱国爱澳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一国两制”就有了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根本保障。

74、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

75、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党要高度重视,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实际、守正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要抓住建党一百年这个重要节点,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

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

76、什么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三大优良作风是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它是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全党统一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同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和党内外的群众结合在一起,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一切为了群众,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正确处理和有效地解决党内矛盾,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的科学方法。

77、什么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由列宁最早提出,概括地说,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党章》对民主集中制提出了六条基本原则: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上级组织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群众路线的主题是如何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其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党的思想路线也叫认识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所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确立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党的思想路线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

81、什么是党的“四个服从”纪律要求?

“四个服从”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党的纪律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六届六中全会上首先提出来的。

它的具体内容是: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四个服从既反映了民主,又体现了集中,是党内生活秩序的总概括,是正确处理党内各种关系的基本准则,其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其核心是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七大以后的历届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都强调了这一组织纪律原则,并不断加以补充、发展和完善。

82、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宏观调控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83、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共产党的友党、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实行的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民主党派的主要作用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在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84、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第一,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第二,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第三,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第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85、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原则,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方面做出的不朽贡献,他对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的正确思想,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都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即创立了一条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探索了三条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独特的革命道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三套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式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式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86、党章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87、党章第一章第四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二)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88、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其基本内容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主张民族不论大小、不论先进或落后,都应该一律平等,互相团结;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实现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加速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渐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不平等。

89、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基本内容是什么?

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策。首先是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把它看作是公民个人的私事。宗教信仰自由的主要含义是: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其次是坚决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既不利用政权来推行某种宗教或禁止某种宗教,也决不允许利用宗教来干预国家行政、司法、教育和社会生活等事务。无论信教或不信教,都应该而且必须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执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党和政府要求宗教界坚持爱国主义和独立自主的原则,不受外国势力的干涉和支配。

90、怎样理解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

邓小平说过,“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党章的性质、内容和产生程序决定了党章在党内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党章所具有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必然能够成为党的“根本大法”。

第一,它是党的整体意志的体现。党章内容包括党的活动和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定,代表了全党的最高利益和最大利益,是这些利益的集中体现,实际上也集中了全党的意志、信念和愿望。

第二,它是党内的普遍行为规范。毛泽东说过:政党就是一种社会,是一种政治的社会。党内有大量的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有复杂的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问题。像整个社会需要确立法律规范一样,在党的内部为了维护正常的活动秩序,正确调整党内关系,也需要确定一种适用于所有党员的普遍行为规范,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党章就是这种规范的根本体现。

第三,它是具有最高权威的党内法规。党内法规包含许多种类,适应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对象,都有相应的规则、规章、条例、制度。但是,党章却是具有最高权威的党内法规,或者称为“党内的基本法”。所有的其他法规,都是它的延伸或补充,同时必须服从或从属于党章。

91、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

党的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92、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相继实现了哪三次历史性转变?

答: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2、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3、1978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

9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94、“四个意识”: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95、“四个全面”的内容及其本质意义。

答:“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本质,就是“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96、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五个振兴”是什么

答: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

97、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就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98、北大荒精神的精神内涵

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

解放思想、敢闯新路的勇于开拓精神;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不计得失、勇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99、大庆油田是,1959年东北松辽盆地发现工业性油流后,几万名石油职工和退伍军人经过3年多艰苦奋斗,建设起的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

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举世闻名的大庆石油会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大庆精神都是激励人们奋进的动力。大庆精神主要包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概括地说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始终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而不断丰富完善。

100、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体现出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十九届五中全会专题解读

材料:2020 年 10 月 26 日至 29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1.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2)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1)宣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坚定决心。

(2)昭示了我国即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3)描绘了国家未来发展蓝图,明确了我国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解读

★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 2.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3.“四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 4.“主题主线”和“两个根本”: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全会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会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会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全会提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 7.全会强调,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要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录一:“十三五”辉煌成就 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1.“十三五”期间,我国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得益于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

(1)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2)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3)发展理念:绿色、协调、创新发展理念。

2.我国“十三五”时期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引领我国经济发展;⑤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

3.“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能够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1)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兑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2)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其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3)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有利于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6)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为实现全球贫困问题作出积极贡献;等等。

摘录二: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1.当今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什么会深入人心?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提供了方向。

2.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时代机遇,我们应该怎样做?

(1)大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2)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3)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

(4)努力抢占全球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制高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摘录三: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1.到 2035 年,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需要我国坚持哪些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到 2035 年,我国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体现了我国坚持 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

3.到 2035 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这说明了什么?

(1)我国坚持改善人居环境,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3)我国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4)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4.到 2035 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原因有哪些?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3)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建成文化强国,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和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领略传统文化之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3)有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文化基础和精神动力。

(4)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影响力。

6.为实现“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做?

(1)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

(3)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4)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摘录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1.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3)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4)有利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5)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的认识。

(1)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2)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改革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4)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摘录五:“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基于我国怎样的发展现状?这一目标的实现有什么积极意义?

(1)现状: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

(2)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十四五”时期要使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2)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3)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把经济建设中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传递出怎样的信息?

(1)我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2)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

(3)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致力于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4)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有什么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4)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2. 请为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建议。

(1)采取多种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加强文化交流,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学习借鉴优秀文明成果。

(3)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1.“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确定体现了哪些理念和基本国策?

(1)理念: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

(2)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2.“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坚持怎样的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道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1.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落实了哪一宪法原则?

(1)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2)发展理念:共享。

(3)宪法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2.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必要性。

(1)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2)我国仍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挑战。

(3)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1)使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2)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3)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正义,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2.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将发挥怎样的积极效应?

(1)有利于让人民感受到尊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个人的发展与进步。

(2)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解社会矛盾与冲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3)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摘录六:科技创新全会提出,坚持创新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从创新重要性角度,分析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依据。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3)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4)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摘录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1)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在行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依据宪法和法律正确行使权力。

(2)增强责任意识,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3)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4)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摘录八: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1.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2.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2)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文化影响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有利于展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增强民族凝聚力。

摘录九: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如何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1)“绿水青山”指生态环境保护,“金山银山”指经济发展。

(2)资源和环境制约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能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条件。

(3)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

(4)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青少年在生活中应该有哪些行动?

(1)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要关注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积极拥护我国的基本国策和战略。

(2)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习惯。

(3)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

(4)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

(5)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6)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

摘录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

全会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1.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说明了什么?

(1)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3)我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

(4)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

2.在我国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与交流、促进共同发展的形势下,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2)树立全球观念和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3)树立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关注整个世界和人类的未来。

摘录十一: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1.“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5)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6)中国共产党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

2.为什么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1)是推动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2)是不断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3)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等。

3.请你就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1)国家:①完善医疗保障卫生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②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营造全民建身氛围;③严厉打击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守护人民食药安全;④注重高质量医药人才的建设与发展,为人民健康做出贡献;⑤重视发挥中医药在人民健康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等等。

(2)公民:①积极加强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生活习惯;②学习健康养生知识;③按时、定期参加体检,早做预防治疗;④注意在公共场所保持个人卫生;等等。

摘录十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1.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设平安中国的必要性。)

(1)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3)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定,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获得安全感。

(4)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安全和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必须高度重视国家安全。

2.作为公民,我们能为建设平安中国做出哪些努力?

(1)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定,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2)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3)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

(4)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

(5)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目标任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