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货币供应量远高于gdp存量却没有引发较大的通货膨胀是什么意思

  一、引言
  通货膨胀是我们经济生活的重要热点问题之一,学者、实务工作者及老百姓给予了广泛关注(罗裕,杨易,2007;胡云鸿,1987)。一方面通货膨胀始终是一种价格现象,总是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是一个时期与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另一方面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供应量和货币需求量是与通货膨胀相关联的经济现象,一个持续的通货膨胀必然伴随货币的变化。因此,通货膨胀的发生总是伴随着价格上涨或者货币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本文结合价格和货币因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网站的相关数据,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发生的现象入手,分析前四次通货膨胀的原因,对认识和综合治理目前第五次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四次通货膨胀
  (一)第一次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提出198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在这种超越客观条件和经济规律的庞大投资规划指导下,国内经济出现了过热和通货膨胀趋势(胡云鸿,1987;赵小平等,2005)。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1978年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比1977年增加120.4亿元,增长22%,1979年、1980年环比增加30.6亿元和46.5亿元。1979年和1980年国家财政赤字分别达到170.6亿元和127.5亿元,国家不得不增发货币130亿元来弥补国库亏损。由此导致货币流通量超过正常需要量,引起物价的较大幅度上涨。1979年和1980年,国家连续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副食品零售价格。在以上情况下,1980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峰值达到6%。尽管与后期的通货膨胀相比,这个幅度并不高,但在当时已经到了经济危机的临界点。
  (二)第二次通货膨胀()
  1986年后,由于政策调整,随着商品价格的放开和工资改革的推行,旧有价格体系和经济结构中不合理因素又使通货膨胀再度爆发(罗裕,杨易,2007)。1986年3月份,银行开始松动工业流动资金的贷款,其他贷款也逐渐放开,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对策搁浅(赵小平等,2005;张兆明,1989)。1986年银行各项贷款增加1836亿元,环比增长了2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577.4亿元,环比增长22.7%。职工工资收入也同时膨胀,全年银行工资性现金支出达到2158亿元,环比增长20.8%;职工工资总额达到1659.7亿元,环比增长20.5%。
  1987年,国内经济继续高速增长,GDP达到1205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工业总产值13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791.7亿元,比上年增长21.5%;1987年底货币供应量达到1454亿元,比1983年增加925亿元,增幅为174%。主要原因是工资改革、职称评定及随之而来的基本建设投资的大规模升温,以及乡镇企业以银行信贷形式大批上马,导致了市场对货币的大量需求。虽然央行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推行大额面钞的方式应对了过热经济对货币量的需求,但却引发了一轮新的通货膨胀。
  1988年3月,上海率先调整了280种国民经济必需商品的价格,接着各大中城市相继提价,提价率占商品总量的80%,价格平均上涨30%,最高达80%,尤其是家用电器、摩托车、油等化工产品。1988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达到18.5%,是1952年以来最高的一年。当年财政价格补贴高达319.6亿元,商品供求差额为2731.3亿元。
  (三)第三次通货膨胀()
  由于市场经济改革,国家全面放开了对过去发放票证、限额供应商品的限制,允许其以溢价形式,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定价。同时,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统一定价和规定指导价格的几乎所有商品,都根据成本和市场需求形势重新定了价格。为了弥补价差,提高职工价格补贴标准以及再度提升工资,企业争上项目,外出投资,动用有限的外汇储备大量购进各种机械设备和高档商品,扩大了银行信贷规模(罗裕,杨易,2007)。
  从1992年起,国家这一系列政策的效果导致了经济过热的征兆。其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1991年增长23.9%,1992年增长44.4%,1993年增长61.8%,1994年增长30.4%,1995年增长17.5%。货币需求量和供给量迅速膨胀,1992年至1995年的货币供给量环比增长都超过了30%。财政支出增加,1993年和1994年财政支出环比增长都超过了24%。199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6.4%;199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4.7%;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4.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物价涨幅最高的年份;199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所回落,但仍高达17.1%。
  (四)第四次通货膨胀()
  2005年下半年中国南方诸省发生猪链球菌,2006年中国南方又爆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两年CPI分别同比上涨1.8%和1.5%。以猪肉价格上涨为导火线,我国发生了第四次通货膨胀(伍戈,2009)。2007年,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价格全面上涨,CPI同比上涨4.8%。至2008年服务和劳动产品价格全面上涨,CPI和PPI涨幅分别达到了5.6%和6.9%。同时美元疲软,全世界物价涨声一片,尤其是粮食、农副产品、石油、黄金等价格飙升,而国外物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进出口贸易等传入中国。至2008年2月,国际市场上小麦价格已上涨181%,食品价格整体上涨83%,我国CPI和PPI分别达到了8.7%和6.6%,其中CPI创12年来新高。同年4月人民币汇率升值突破了一美元兑七元人民币大关,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难以逆转。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为了不断向市场补充流动性采用大量减息的措施,同时我国国内为了控制流动性过剩采取加息措施,两种作用的结果进一步促使了国外游资不断涌入中国,导致当时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更加严峻。
  三、四次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
  通货膨胀的发生是货币供给、需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主要有以下六种因素引发通货膨账:一是作为纯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即根据交易方程(货币流通量×货币流通速度=价格指数×实际国民收入)可知,通货膨胀主要来自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流通量增长。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且收入处于其潜在的水平上,通货膨胀的产生将主要是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二是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这里面包含了货币因素和实物因素,即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刘鹤,1990)。三是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螺旋”式上涨。四是结构型通货膨胀,主要指在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的情况下,由某一产业部门物价上涨所引起的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五是国外“输入”的通货膨胀,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外通货膨胀通过产品进口等方式向国内传导,引起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涨。六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国家大规模放开商品价格、大幅度地调整重要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导致价格总水平的明显上涨而引发的通货膨胀(黄范章,1995)。
  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发生的通货膨胀情况看,纯货币导致的通货膨胀没有发生过,不过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却是传统原因,在前三次通货膨胀中均出现过它的身影。无论是职工工资增长、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诸多原因导致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还是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同部门发展速度的差异等原因导致的结构型通货膨胀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和近期都表现明显(张亦春,何孝星,1988)。因此,本文主要考虑了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和结构型等三种类型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
  (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货币和实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有货币供应量、投资增长、GDP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以及政府收支等(小宫隆太郎,1988;周小川,1988)。
  1.货币供应量分析。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次通货膨胀情况看,通货膨胀确实与货币供应紧密相关,一般发生在货币供应量激增的时期。如在年期间,为弥补财政赤字,两年间,银行增发了130亿元货币。1980年底,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比1978年增长63.3%,大大超过同期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6.6%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37.3%的幅度,造成了当时的通货膨胀(赵小平等,2005)。1987年底货币供应量达到1454亿元,比1983年增加925亿元,增幅为174%。该时期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导致了80年代中后期的通货膨胀。1992年、1994年和1995年,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幅分别达到31.3%、34.5%、29.5%,直接导致当期或稍后时期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引发通货膨胀。而第四次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供应量均维持在17%左右,虽然远低于第三次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发行增幅,但达到了CPI增速的5倍;而第三次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供给平均增长速度却只是CPI的2倍。这说明第四次通货膨胀时期消费物价上涨对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不敏感,物价上涨主要不是货币过多导致的。虽然年的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远没有第三次通货膨胀那么明显,但当时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总额达到152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数额之大对通货膨胀的发生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2.经济发展速度分析。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30年,经济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基本建设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投资对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产生大量需求,导致基础产品价格上涨,进而造成下游产品全面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期间,也基本上是国内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通货膨胀与GDP有着正相关关系(李功豪,1995)。年,GDP增长率分别达到11.7%、7.6%和7.8%;年,GDP增长率分别达到13.5%、11.6%、11.3%;年,GDP增长率分别达到14.2%、13.5%、11.8%和10.5%;年,GDP增长率分别达到9.9%、10.7%、11.4%、9.0%均为历史上经济增长较高的年份,见图1。
图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百分比、GDP增长百分比和CPI增长百分比
  3.居民收入增长分析。个人收入过快增长,为需求扩张和通货膨胀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有很大幅度的提高,但在一些年份收入增长幅度超过了经济增长与效益增加的幅度。年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而城镇人均收入增长了45%。在发生通货膨胀的年份,个人收入往往也是迅速增长。年、年和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8%、21.7%和28%,见图2。特别是20世纪80、90年代,如食品等当期消费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而这些消费的需求弹性小,再加上住房消费所占比例小以及个人投资渠道狭窄,使得个人收入过快增长直接对物价上涨构成了压力。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农村民居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分别高于CPI平均增长速度为8.1个百分点和6.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相对于通货膨胀严重的90年代初期,第四次通货膨胀时期的居民收入增长比CPI上涨更快,但人们关注物价上涨的同时却没有注意自己收入的同向增长,这可能就是“通货膨胀幻觉”(Modigliani,Franco,Cohn R A,1979)。因为从1997年到2004年,我国经历了近8年的通货紧缩期,突然物价上涨,百姓心里难以忍受,于是有了通货膨胀的心理效应。
图2: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百分比和CPI增长百分比
  4.财政收支分析。1978年、1979年财政支出增长率分别达到33%和14.2%,同期财政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9.5%和1.2%;1988年、1989年财政支出增长率分别达到10.1%和13.3%,同期财政收入增长率分别为7.2%和13.1%;1993年、1994年财政支出增长率分别达到24.1%和24.8%,同期财政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4.8%和20%。以上除1979年的财政收入上涨幅度较小外,均为同一时期财政收支的高峰年,与通货膨胀期间基本吻合,说明财政收支增长过快确实强化了通货膨胀趋势。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往往容易导致财政紧张或出现赤字,财政一般会通过央行增发货币弥补赤字,进而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从而引发通货膨胀。而年的财政支出增长均小于财政收入增长,特别是2007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还高出财政支出增长速度近10个百分点。与第三次通货膨胀相反的是,第四次通货膨胀的财政平均支出增长速度小于财政收入平均增长速度。这些都说明第四次通货膨胀可能不是政府支出过多造成的。
  (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职工工资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特别是粮食产量减少导致基础价格波动,进而影响物价水平整体提高,造成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何孝星,1989;王育琨,叶小叶,1991)。
  1.生产资料价格分析。1988年和1989年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较上年上涨幅度分别达到15%和18.6%,同时通货膨胀率分别达到20.7%和16.3%;1993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4%,通货膨胀率达到14.7%。这说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立即传导到零售物价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货膨胀高峰在1994年,当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24.1%,但1994年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仅为19.5%,说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CPI推动有滞后效应。原因是1988年和1989年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终端消费需求拉动因素更多一些;而在1993年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中,初始需求包括基本建设、基础原料等对需求拉动更多一些,因而传导到最终消费品需要一定的时间(赵小平等,2005)。年,PPI的平均增长速度是CPI的1.3倍,而第三次通胀时期PPI增速为CPI的1.2倍,第四阶段的物价上涨很可能和第三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一样,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导致了通货膨胀。在国际市场上,美元贬值导致的国际原油、大豆、黄金等商品价格上涨传递到我国,无疑是造成当时我国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2.职工年平均工资分析。1987年、1988年和1989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分别为9.8%、19.7%和10.8%,而CPI增长分别为7.3%、18.8%和18%。1992年到1995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分别为15.9%、24.3%、34.6%和29.2%,而CPI增长分别为6.4%、14.7%、24.1%和17.1%。2005年到2008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平均增长幅度高于16%,超出CPI平均增速近13个百分点,第二次和第三次通货膨胀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通货膨胀有一定时滞作用,大概为一年,而第一次和第四次通货膨胀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与通货膨胀变动较一致,见图3。
图3: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百分比、PPI增长百分比和CPI增长百分比
  3.粮食产量分析。我国居民对粮食、以及以粮食为原料的主要副食品的需求,占居民消费的主要部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恩格尔系数仍高达50%以上,所以粮食价格的变动对市场物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张新华,2007)。粮食价格的变动与通货膨胀历来就密切相关,而决定粮食价格的又主要是当期粮食产量。发生通货膨胀的年份,大多伴随着粮食产量的下降,1980年、1988年、1994年,粮食产量分别较上年下降1256万吨、1065万吨和1139万吨,降幅分别为3.5%、2.2%和2.5%,而2007年的粮食产量仅较上年增加36万吨,增幅为0.7%,见图4。因此,粮食减产对通货膨胀有一定推动作用。不过,第四次通货膨胀的强度和持续性都比不上前三次通货膨胀,2008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增速又回升至5.4%。
图4:粮食产量增长百分比和CPI增长百分比
  (三)结构型通货膨胀
  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结构失衡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形成结构型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结构型通货膨胀一般有四种形式:一是需求结构转移型通货膨胀;二是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三是斯堪的纳维亚小国型通货膨胀;四是落后经济的结构型通货膨胀(王广谦,2003)。但四种类型的结构型通货膨胀都强调了职工工资差异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即某些部门发展较快,其职工工资增长也较快,而另一些发展滞后或者正在趋向衰落的部门也要求工人工资较快上涨,结果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形成结构型通货膨胀。
  国内大多学者集中于对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量化研究,而对结构型通货膨胀的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或者宏观经济指标比较研究(李晓西,1994;吴军,田娟,2008),即使在量化研究方面,更倾向于测算以前或当期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率(郑超愚,1994;李木祥,1995)。从研究结果看,几乎都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通货膨胀含有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成分。
  四、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四次通货膨胀不仅仅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的,一直是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变化失调等综合因素引发的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增加都是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不过第四次通货膨胀表现出更明显的“通货膨胀幻觉”。生产资料和粮食价格上涨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发生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实践证明,通货膨胀的发生几乎总是伴随着粮食的减产(尽管2007年增速只有0.7%),此外,由于进口、价格信息传递等原因,国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引发的一部分通货膨胀“输入”我国也是第四次通货膨胀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上涨已经成为结构型通胀发生的主要因素。
作  者:&&&&&&&&出  处:单  位:&&&&&&&&经济类别: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 ()& ()& ()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超额货币_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_基于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当前财政政策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及对策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国货币发行量与GDP的比率是全世界最大的,为什么没引起很强烈的通货膨胀?_百度知道
中国货币发行量与GDP的比率是全世界最大的,为什么没引起很强烈的通货膨胀?
比率总得有个最大的,窃以为中国提高货币发行量是为了维持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特别是兑美元的汇率,要知道中国的巨额美元储备,是不能承受人民币的升值的,具推算人民币每升值1%,外汇储备将损失1600亿RMB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意思就是说我国一直保持比较高的货币发行量,一般认为。个人感觉还有一原因是,只能放着,我国贪官太多,但是没有引起激烈的通货膨胀。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没有统一的答案,这才理论上叫“人民币丢失之谜”吧,套利流出国内,贪了钱也不敢花这个好像是事实:大量钱进入股市
两万亿外汇储备的作用就是为了灵活调动对美元的汇率!以此来抵消国内的通胀问题!因此美国才说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对中国失压,要求人民币升值
“中国货币发行量与GDP的比率是全世界最大的”——这是楼主杜撰的吧!这个桂冠一直是美国戴的。
“中国货币发行量与GDP的比率是全世界最大的”你这个是从哪儿来的?
个人觉得也是美国。。。。
中国货币流通不畅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通货膨胀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货膨胀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