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饮酒驾车导致自己死亡交强险理赔实务吗

酒驾交强险赔付是否合理
酒驾属于交强险赔偿的范围吗?_酒驾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2010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醉酒驾驶或被判刑。
  中文名 酒后驾驶 后 & &果 致死、伤 法律规定 刑事责任
  1 酒驾心理
  2 危险
  3 判定标准
  4 避免方法
  5 影响后果
  6 交规修改
  7 中国处罚
  ? 刑事行政处罚
  ? 其他隐形处罚
  8 国际处罚
  9 专项行动
  ? 背景
  ? 部署行动
  ? &四个一律&
  10 隔夜开车
  11 酒驾事录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9年
  ? 2008年
  ? 2007年
  ? 2006年
  ? 2004年
  ? 2002年
  ? 2000年以下
  12 处罚分类
  ? 酒后驾车处罚
  ? 醉酒驾车处罚
  ? 军人处罚
  13 危害特征
  14 新规定
  15 其他信息
  酒驾心理编辑
  一是自以为没有醉。半斤不脸红,一斤不心跳,二斤倒不了!酒驾者都有超乎寻常的&自信&,觉得自己就是喝了酒,也能把车开到目的地;就是喝了酒,在遇上突发的事情时,也能从容应对和处理。他们显然已经忘记了酒精会使人神经麻痹、迟钝的亘古不变的真理。等出了车祸,悔之晚矣。
  二是自以为经验老到,车技高超。同样是山东省的一项数据表明
  酒后驾驶重罚
  酒后驾驶重罚
  :1年以下驾龄的很少酒后驾车,大量的酒驾行为出现在驾龄在5到20年的司机身上。岂不知,酒精入体之后,它并不认得你有几年驾龄。而事故却恰好会因为驾龄高、自持高,从而重视度低、防范心理差而多发。
  三是侥幸心理作祟。有些司机酒驾,总以为&不会那么巧被交警撞上&,或者在节日之前,觉得&交警也要过节&,认为过节相关检查就会少,于是借着酒劲儿开车上路。这种心理其实忽略了一个最起码的前提:检查酒驾、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其实并不是目的,禁止酒驾的目的是保护他人和驾驶员本人的生命安全,维护交通秩序、社会秩序。有交警检查,司机要做到不酒驾,就算没有交警查,不酒驾也应该是一个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和尊重生命的主动意识。
  危险编辑
  喝酒时酒精的刺激使人兴奋,在
  各种酒后驾车危害宣传画
  各种酒后驾车危害宣传画 (11张)
  不知不觉中就会喝多,当酒精在人体血液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及控制能力就会下降,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也随之下降。对于酒后驾车者而言,其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发生撞车的几率越大。
  当驾驶者血液中酒精含量达8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2.5倍;达到10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4.7倍。即使在少量饮酒的状态下,交通事故的危险度也可达到未饮酒状态的2倍左右。
  判定标准编辑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
  醉酒驾车的测试
  醉酒驾车的测试
  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中规定,该规定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避免方法编辑
  避免酒后驾驶方法
  避免酒后驾驶方法
  1.国家法律提供支援:国家提供酒后驾车相关限制管理法律条文,交通管理部门应借鉴国外方式对有酒驾记录人员实施强制安装防酒后驾驶系统。
  2.提供&酒后代驾&服务:餐饮娱乐场所为客人开设&酒后代驾&服务,或由政府开通&酒后代驾&服务专线。
  3.免收酒后过夜停车费:餐饮娱乐场所免收酒后客人的车辆过夜停车费,支持客人在酒后主动放弃驾驶。
  4.在酒标酒单上印制警示令:将&酒后不驾车&的宣传语、漫画等印在酒瓶的商标上及餐饮娱乐场所的酒水单上。
  5.履行社会服务令:除国家规定的处罚外,酒后驾车者还要到医院做义工。
  6.避免侥幸心理:消除人们&少喝酒不影响开车&的认识误区,剖析酒精对驾车者的影响和危害,警示人们放弃侥幸心理。
  7.配备&车德&卡:在每辆车上配一张&车德&卡,每次被查到酒驾就在&车德卡&上做一个记号,实现社会共同监督。
  8.录制亲情提示音:录下孩子童声&爸爸,喝酒别开车,我和妈妈在家等你&作为手机定时提醒录音,从晚上7时开始,每小时提醒1次。
  9.为醉酒者友情叫车:为醉酒者(不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叫辆出租车。
  10.发挥车友会的作用:由车友俱乐部向全体车友发出倡议避免酒后驾车,车友之间互相监督。
  影响后果编辑
  人们在喝酒过后,对驾驶车辆有六项很重要的影响:
  (一)视觉障碍:一般人在平常状态下的外围视界可达180度,如果酒精含量超过0.08%,驾驶员的视野就会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人已经不具备驾驶能力。至于醉酒的驾驶员,甚至只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很小一部分。
  (二)运动反射神经迟钝:慢了一两秒。如车速为60km/h,一秒钟车子就已经跑了16.67米,必然会产生严重后果。
  (三)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
  宣传画
  宣传画
  醉作用,人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四) 使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五) 使心理变态。酒精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估计自己,对周围人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
  (六)易疲劳。饮酒后由酒精的作用,80%人易出现肝留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困倦、打磕睡,表现为行驶不规范、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而引发交通事故。
  交规修改编辑
  公安部日正式对外公布了新修改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此次修改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加强驾驶人源头管理,对部分驾驶人主观过错大、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扰乱道路交通秩序的交通违法行为提高记分分值,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将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掉头,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牌证3种违法行为,由一次记6分调整为记12分。
  &&对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指示违法行为的记分分值由2分提高至3分。
  &&新增遇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或者缓慢行驶时,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穿插等候车辆,以隐瞒、欺骗手段补领机动车驾驶证和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上遇交通拥堵,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等3类违法行为记分。
  酒后驾驶酿悲剧
  酒后驾驶酿悲剧
  在提高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记分分值的同时,针对交通违法行为记分项目偏多、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进一步扩大轻微交通违法警告教育面,减少了交通违法行为的记分项目,取消对&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在高速公路上不按规定行驶&等12类交通违法行为的记分处理,合并了9种项目。将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与故意遮挡、污损、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饮酒后驾驶与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等9种性质类似、分值相同的交通违法行为的记分合并;降低&货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30%以上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等违法行为的记分分值。
  据了解,调整后违法记分项目由47项减为38项,其中,一次记12分的6项,记6分的9项,记3分的11项,记2分的8项,记1分的4项。 与此同时,本次修改进一步细化驾驶人补领机动车驾驶证的相关规定,杜绝恶意补领机动车驾驶证违法行为,对违反规定继续使用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并收回原驾驶证。同时,规定驾驶证被依法扣押、扣留或者暂扣期间,驾驶人不得申请补领。对采用隐瞒、欺骗手段补领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记6分,并收回补领的驾驶证。
  中国处罚编辑
  刑事行政处罚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对刑法相关条款进行了修改、增加,首次将醉酒驾车这种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于5月1日正式实施。 具体规定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的界定标准为: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于或等于80(含)毫克。
  这也意味着,今后凡是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旦被查获,将面临着最高半年拘役的处罚。其性质也由过去的行政违法行为衍变为刑事犯罪行为。而公务员醉驾几乎等同于砸掉自己的&铁饭碗&。《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7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合并图册
  合并图册 (2张)
  修正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其他隐形处罚
  由于我国在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考、参军入伍等方面,都要进行政审工作,日,醉酒驾驶行为列入刑法处罚范围,届时被政审人及其近亲属一旦因为酒驾被判处拘役(即已经触犯刑法),将对被政审人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国际处罚编辑
  日本:于日起施行酒驾新规。醉酒驾驶者,处5年以下徒刑以及100万日元以下罚款,扣35点;带有酒味驾驶者,处3年以下徒刑以及50万日元罚金,0.25mg以上者扣25点,0.15mg以上0.25mg未满者扣13点。另外,提供酒类给驾驶者以及与酒驾者同乘者;在驾驶者醉酒驾驶的情况下,同乘者将被处3年以下徒刑以及50万日元罚金;在驾驶者带有酒味驾驶的情况下,同乘者将被处2年以下徒刑以及30万日元罚金。(注:日本驾照累计扣满6点,就会被吊销驾照30日!所以酒驾其实就意味着驾照被吊销。
  美国部分州:醉酒驾车即便是没有发生人身伤害交通事故,一旦被警察查出驾驶人酒精含量高于法律标准,就会被拘留关押,然后由刑事法官宣判,最低的可判1周监禁,重的可以判1年监禁。司机酒精浓度超过6mg/100ml,将被无条件吊销驾驶证。
  瑞典:血液中酒精含量限制2mg/100ml,对超过酒精浓度的司机,重者将坐牢两年,轻者被扣驾驶证一年。
  新加坡:酒后驾驶,初犯者将受到新元的罚款或者长达6个月监禁;重犯者强制监禁1年,并且处罚金新元;累犯者的罚金为30000新元及最长10年的监禁。
  专项行动编辑
  月,中国内地因酒后驾驶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169人死亡,其中醉酒驾车恶性肇事案件频频出现,这些案件引起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酒精引发的一件件惨案让酒后驾车施加刑罚的声音不绝于耳。
  1月21号,河南灵宝司机王卫斌醉驾宝马连撞多人,造成6死6伤惨剧;
  6月30号,南京司机张明宝醉酒驾车肇事,连撞9人和6辆轿车,造成5死4伤,其中包括一名孕妇;
  7月16号,郑州司机傅某无证醉酒驾驶连撞11人,酿成3死8伤的重大事故;
  8月4号,杭州司机魏某酒后驾驶保时捷汽车超速行驶撞死17岁少女马芳芳;
  8月5号,也就是马芳芳遭遇不幸的第二天,黑龙江鸡西司机张喜军酒后在夜市连撞26人,造成2人死亡。
  号,广州司机黎某醉酒驾驶奔驰汽车飙车,超速行驶,致3人死亡4人受伤(1人重伤、3人轻伤)。[1]
  部署行动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8|回复: 3
酒后驾车交强险可赔付 商业险不赔
内容摘要: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因醉酒驾驶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在商业险范围内,保险公司亦不负赔偿责任。按照《条例》规定,“酒后驾车”并没有排除在保险公司赔偿范围之外,但商业车险中,“酒后驾车”依然被列为免除责任。
  近日,随着上海实施交强险费率与交通违法的挂钩,“酒后驾车能否理赔”成了有车一族的疑问。
  交强险:“酒后”可赔付 “醉酒”不赔
  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因醉酒驾驶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在商业险范围内,保险公司亦不负赔偿责任。
  按照《条例》规定,“酒后驾车”并没有排除在保险公司赔偿范围之外,但商业车险中,“酒后驾车”依然被列为免除责任。
【酒后驾车,交强险可赔付,商业险不赔付】
  保险专家表示,饮酒后驾车出了事故的保险车辆,交强险会根据情况给予不同对待,主要是区分酒后驾驶还是醉酒驾驶。如果饮酒后驾车出险,造成第三方损失,保险公司会在交强险责任范围内对第三者给予赔付,金额为2000元左右,但赔付的条件仅限于“酒后”;如果被判定为醉酒驾驶,则保险公司会在先行赔付后,事后再向驾驶人追偿。
  但如果是驾车人自己的车及人身损失,就不在理赔范围之内。按照规定,酒精含量20毫克到80毫克之间,将被认定为酒后驾驶;酒精含量在80毫克以上,则属于醉酒。
  此外,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由保险公司垫付抢救费用。保险公司对于先行垫付的情况有特殊要求。按照《条约》,如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醉酒的、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先行垫付的费用限额为8000元。最后,垫付的抢救费用保险公司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商业车险:饮酒出事故均不理赔
  《条例》显示,商业车险对于因酒后驾驶和醉后驾驶造成的车辆受损、人员伤亡、车辆被盗——无论是“酒后”还是“醉酒”驾车——均不予以赔付。对于饮酒后驾车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只要交警通过现场勘查,认定保险车辆是因驾驶员“酒后驾车”而出现的事故,无论什么样的寿险、车险、财产险等均不予以理赔。
  目前,网上出现“酒后驾车可理赔”的保险广告,广告中的车险本质只是人寿险险种的一种,只赔“人”不赔“车”,甚至只有人受重伤或死亡才能赔付。在传统的人寿险险种内,由于责任免除条款里没有注明“酒后驾车”的声明,因此如果是被保人酒后驾车出了交通事故,则可以获得赔偿。
  上海酒后驾驶保费最高上浮20%
  今年8月以来,公安部门开展了全国酒后驾驶专项整治行动。据悉,与此同时,公安部门还表示,正计划与保监会建立联动机制,凡车主有酒后驾驶发生重大事故的或醉酒驾驶的,将提高其次年车辆保险费率。
  据了解,上海市目前已经实施交强险与交通违法相联系的费率浮动标准,酒后驾驶等交通违规与被保险车辆保险费紧密挂钩。根据上海正在实行的浮动标准,车主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单次上浮10%。醉酒驾车危险性更高,绝不亚于超速50%以上或者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因此其单次浮动很可能是所有项目中最高的,目前单次上浮比例上限为20%。
  根据上海市部分商业车险行业基本条款,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格驾驶人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保险车辆损失、第三者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参照有关规定进行赔偿。所有影响车险保费变化的记录都是跟车产生。也就是说,即便车主卖掉车辆,购买者就必须承担旧车记录带来的保费浮动。下年办理车险续保时,新车主可能要为别人的交通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保费增加责任
刷掉咖啡老头的。。。
这个其实是对被撞一方负责,很人性化,支持一下。
对的。。人性化是最终目的。。。
( |公安备案 )&&
Powered by
举报电话: 9驾驶员饮酒不影响交强险的赔偿
法斗士网导读:驾驶员饮酒驾驶不影响交强险人身损害赔偿。
【案情简介】
日,谭某醉酒后驾驶摩托车并搭载韦某与潘某两位乘客,在行驶过程中,,与行人刘某发生碰撞。导致刘某重伤,并经抢救无效死亡。谭某、韦某、潘某受伤。事故发生后,谭某逃逸,之后向警方自首。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大队作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谭某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事故未保护现场逃逸,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刘某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谭某因交通肇事被判处刑罚。刘某家属诉谭某以及中国太平洋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柳州支公司要求人身损害赔偿。谭某答辩称,其已经购买交强险,应当由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答辩称,肇事车主醉酒驾驶,对此类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只承担抢救医疗费用的责任。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交通事故责任书认定事实清楚,责任划分准确,法院予以采信。交强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不管双方的责任如何,交强险都应该予以赔偿,因此保险公司应当在交强险范围内进行赔偿。
【法斗士网分析】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一)驾驶员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第9条也有类似的规定,据此,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中心支公司认为其不应承担本案的赔偿责任。本院认为,交强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它是国家基于公共政策的需要,为了维护社会大众的利益,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强制推行的保险,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使受害人能够获得基本保障和社会救助,具有社会公益属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均确立了保险公司对保险事故承担无过失赔偿责任的基本原则,保险公司在限额内赔偿是法定的,并不附有其他条件,保险公司在限额内赔偿,既不以车方是否有责任为前提,也不以车方是否有驾驶证或醉酒驾驶、逃逸等为限制条件。同时,该条规定的是包括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两部分;交强险的赔偿项目已明确区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仅就财产损失作出规定,并不包括人身伤亡赔偿。显然财产损失与人身伤亡是两个不同的部分,人身权高于财产权是法律的基本原则,不能把人身伤亡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与直接的财产损失等同起来,这样不符合立法的本意。因此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员的过错,不影响交强险的赔偿。
更多相关交通事故案例
1000+位专业律师为您解决问题&&&当前位置 & &
& 驾驶员被自己开的车压死 法院:无法获赔
驾驶员被自己开的车压死 法院:无法获赔
17:52:57&&出处:&&
编辑:小路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1-21][01-19][01-17][01-16][01-15][01-15][01-15][01-12][01-12][01-11]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交强险理赔实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