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 单位犯罪有单位犯罪吗

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单位犯罪能成立合同诈骗罪吗
是指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相对人财物的行为,合同诈骗属于经济犯罪,自然人可以构成本罪。那么,单位犯罪能成立吗?今天,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单位犯罪能成立合同诈骗罪单位共同合同诈骗罪是指单位与单位,单位与自然人出于共同的故意而实施的合同诈骗罪。它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实施合同诈骗;二是单位与自然人共同实施合同诈骗。在第二种情形中,相对于自然人犯罪主体而言,单位属于特殊主体,即属于身份犯。根据共同犯罪理论,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实施犯罪,以身份犯所犯之罪定罪量刑,因此单位与自然人实施故意犯罪,应以单位共同犯罪论处。单位合同诈骗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构成单位合同诈骗罪以下条件不可或缺:一是合同诈骗犯罪意志的单位性,二是利益归属的单位性。一、如何认定名为单位实为个人实施的合同诈骗的行为?单位合同诈骗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构成单位合同诈骗罪以下条件不可或缺:一是合同诈骗犯罪意志的单位性,二是利益归属的单位性。在具体认定时,应当注意从单位犯罪的犯罪意志的整体性和利益归属的团体性两点把握究竟是个人合同诈骗还是单位合同诈骗罪。而且,这两点之中,利益归属的团体性应当优先考量。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区分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自然人还是单位。根据认定单位犯罪的基本条件及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以下情形应认定为名为单位实为个人实施的合同诈骗罪: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合同诈骗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合同诈骗犯罪为主要活动的;2、个人承包、租赁经营企业,如承包人或承租人以承包、租赁经营企业为名义进行合同诈骗,所骗财物归属或基本归属本人的;3、但所骗财物归属或基本归属单位的,应认定为单位合同诈骗;4、以无资金、场地、从业人员等有名无实的“皮包公司”的名义进行合同诈骗的;5、冒用、盗用单位名义进行合同诈骗,所骗财物归属个人的;6、但甲单位冒用、盗用乙单位名义进行合同诈骗,所骗财物归属单位的,则属单位合同诈骗罪;7、单位内部成员未经单位决策机构批准、同意或认可而以本单位名义进行合同诈骗,且所骗财物归属个人的;8、但如单位事后认可,且所骗财物归属单位的,应属单位合同诈骗罪。二、如何区分单位行为和个人行为?作为单位组成人员的自然人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既可能是单位行为,也可能是个人行为。因此,如何判断单位成员所实施的行为是单位行为还是个人行为,就成为实践中认定犯罪行为是否属于单位犯罪的关键。最高人民法院指出,单位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区分,在实践中可以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具体判断:(1)单位是否真实、依法成立。单位是依照有关法律设立,具备财产、名称、场所、组织机构等承担法律责任所需条件的组织。对于为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由于不符合单位设立的宗旨,且通常具有借此规避法律制裁的非法目的,故应按自然人犯罪处理。(2)是否属于单位整体意志支配下的行为。单位犯罪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实施的,行为人的行为是单位意志的体现;而个人犯罪则完全是在其个人意志支配下实施的,体现的是其个人意志。单位意志一般由单位决策机构或者有权决策人员通过一定的决策程序来加以体现。未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单位负责人决定、同意的行为,一般不能认定为单位意志行为。(3)是否为单位谋取利益。在故意犯罪尤其是牟利型犯罪中,只有在为本单位谋利益的情况下,才能认定为单位行为。如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而进行走私,违法所得全部归单位所有的,即属单位行为,相反,即便以单位名义走私,但违法所得由参与人个人私分的,则一般应认为是自然人共同犯罪。(4)是否以单位名义。一般情况下,单位犯罪要求以单位名义实施。对于这里的“以单位名义”应作实质性理解。对于打着单位旗号,利用单位名义为个人谋利益而非为单位谋利益的不法行为,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此外,针对不少法院以单位无被挂靠单位的实际出资及系个人经营为由从根本上否定单位之实体存在进而否定成立单位犯罪的错误做法,最高人民法院还指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条规定,单位存在的真实与否及单位行为的认定,与单位的所有权性质、经营形式无关,同时不得以出资未到位而将之简单地认定为违法设立的单位。作为法定实体的真实存在与否,司法认定当中应当将关注点放在单位设立的意图、有无具体经营行为及主要经营行为合法与否的判别上。三、在一人公司实施合同诈骗罪的情况下,如何区分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指出,设置单位犯罪,根本上是因为单位具有独立的人格,具有独立于管理人或者所有人的意志。与其他单位一样,一人公司的行为能否构成单位犯罪的标准同样在于其是否具有独立人格。一人公司的特殊性仅仅在于其只有一名股东,该股东持有公司的全部出资。由于只有一位出资人,出资人与公司之间容易产生关联交易而导致人格混同,一人公司的人格因为其股东的单一性而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判断具体犯罪行为中的一人公司是否具有独立人格,应当根据以下五项标准:1、是否具有独立的财产利益。公司的财产和出资人的财产必须能够分离,公司的财产状况必须是独立的。2、是否具有独立的意志。在一人公司的股东与管理人分离的情况下,公司的独立意志是比较明显的。在股东与管理者系一人的情况下,一人公司的意志虽然来源于唯一股东,却与其自然人意志不可混为一谈。公司的意志体现为决策权限的法定性和程序性,如果股东为了公司利益在法律及公司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一定程序实施特定行为,则这种行为就应当视为公司的决策而不是股东的个人意志。判断一人公司是否有独立的意志,还要看公司形式是否被滥用,公司的人格只有在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中才存在。如果滥用公司形式,违背公司的根本利益或者超出法定权限、程序,则股东的行为意志就与公司的意志相背离,公司就失去了独立的意志,而与股东、管理人员混同,这种情形下显然只需要处罚自然人。3、是否具有所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依照法律规定,具有独立人格的公司必须要有一定的场所、人员和组织机构,股东行使公司法所规定的职权时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并置于公司备案。一人公司只有一个股东,公司行为与股东个人行为容易发生竞合,故公司的经营行为应当以公司的名义进行,一人公司必须拥有独立的名义。只有行为是以公司名义实施,且其目的是追求公司利益或履行公司职责,才能视为单位行为。4、是否依照章程规定的宗旨运转。一人公司应当有自己的章程和特定宗旨,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其利益。其收益首先应对公司所负债务负责,而不是直接转为股东的个人私利。一人公司成立的目的必须是依法从事经营活动,且客观上确实从事了一定的合法经营活动。5、是否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成立。单位共同合同诈骗罪是指单位与单位,单位与自然人出于共同的故意而实施的合同诈骗罪。对于单位合同诈骗,是需要对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你情况比较复杂,华律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延伸阅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读完文章还有法律疑惑?马上
最新相关知识
相关法律聚焦
地区找律师
热门文章推荐
热门法律专题
自媒体文章
无锡在线律师
400-400-400-
专业权威律师在线解答
专业律师优质解答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单位还是个人?
A私营企业的法人M,在2010年11月份与B公司签订了项目开发合同,并收取了B公司20万元的信誉金,合同约定2011年4月份进场地实施,但在2011年3月份法人M将A公司股份全部转让,法定代表人也变更为N,B公司后调查法人M没有工程项目,就以报案,此合同诈骗的主体是个人还是单位犯罪
公众采纳地区:四川-成都咨询电话:400-6***帮助网友:488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2 人 追责文书一般是下达至单位主体,而主体代表则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n但追责责任最终会明确到从事违法行为的行为人,一般会确定主要责任人,次要责任人以及直接责任人。 16:01
律师回答地区:青海-西宁咨询电话:帮助网友:26331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以单位的名义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就是合同诈骗。 10:30地区:青海-西宁咨询电话:18597***帮助网友:6626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你好,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 12:09
无锡推荐律师单位犯罪的认定及行为人触犯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相同罪名时的并罚问题发布时间: 16:18 星期一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杨诗超
被告人孙军出资注册成立旭投公司后获悉雨山区汤阳村白果队正在进行征迁房地产开发,遂对外谎称旭投公司已获得拆迁工程,可对外发包,并先后以旭投公司名义与被害人张某某、吴某某、丁某某分别签订房屋拆除协议书,骗取三人保证金合计17.5万元;后与王以宏合作成立旭建公司,王以宏积极配合孙军对外联系发包该拆迁工程,两人以旭建公司名义与蒋某某等两人签订了房屋拆除协议书,骗取保证金合计18万元。
公诉机关以合同诈骗罪对孙军、王以宏提起公诉。案经一、二审审理,终审判决:一、孙军犯(单位)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二、王以宏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争议的主要焦点问题是行为人合同诈骗行为是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以及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是同罪名时是否应对被告人进行数罪并罚问题。
1、单位犯罪的审查认定。
单位犯罪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的一个法学范畴,根据刑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单位犯罪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单位,具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另根据司法解释,为实施犯罪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2、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存在单位犯罪以及单位承担刑事责任问题,而并非一切犯罪都可以由单位构成。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一般采取双罚制,对单位以及单位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刑罚处罚,只有刑法分则规定有另外的,采取单罚制。
在审判实践中,区分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的标准主要是:首先,审查犯罪行为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的,还是以个人名义实施的;其次,审查行为人设立单位的目的和主要日常经营活动是否具有合法性,也即设立单位目的是否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单位设立后主要经营活动是否是违法犯罪行为;第三,单位该犯罪行为所取得的利益是否归属单位所有。
本案中,旭投公司在本次犯罪之前就已经设立,孙军作为其法人代表以该公司名义在同他人签订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款合计17.5万元,且犯罪所得用于公司经营活动, 该合同诈骗行为符合单位犯罪构成要件,应当认定为是单位合同诈骗罪, 孙军作为公司法人代表应当承担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旭建公司是孙军伙同王以宏为骗取他人工程保证金,之后也通过签订虚假合同实际骗取他人钱款合计18万元,所以,该合同诈骗行为虽然也是以单位名义实施,但实际是两人个人行为,应当以自然人合同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2、单位主管人员在实施单位犯罪后又实施与单位犯罪罪名相同之犯罪行为的,也即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是同罪名时是否应数罪并罚问题。
这个问题在审理期间争议很大,原因在于对行为人行为是构成一罪还是两罪在认识上不一致:如果只构成一个罪,则不存在数罪并罚问题;只有构成数罪,才有数罪并罚问题。这个问题实际涉及到刑法理论上的罪数问题。
根据刑法理论,认定行为人行为是构成一罪还是数罪,依据的标准是犯罪构成要件,也就是说,行为人以一个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或者过失,实施一个行为或者数个行为,为一罪;以数个犯罪故意或者过失而实施数个行为,则符合数个犯罪构成,为数罪。本案中,孙军作为单位主管人员,为给单位谋取不当利益而合同诈骗行为,符合单位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而其为实施犯罪成立公司进行合同诈骗行为,符合个人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因此,其行为构成两个犯罪。
数罪并罚是人民法院对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依照法定原则决定应执行的刑罚。一般而言,数罪并罚是针对异种数罪的,但也不排除对同种数罪实行并罚,即对异种数罪必须实行并罚,对同种数罪一般不并罚,特殊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也可能并罚。对于单位和自然人犯同种罪名的,虽然犯罪行为的主要特征和侵犯的客体相同,但是,两者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具体表现在:1、犯罪主体方面,两者的犯罪主体分别是单位和自然人,主体明显不同;2、犯罪行为所体现的犯罪意志方面,单位犯罪在主观方面体现的是单位意志,而个人犯罪体现的是自然人个人意志;3、在犯罪客观方面,单位犯罪的犯罪所得归属单位集体所有,而自然人个人犯罪犯罪所得则归其个人所有。正是由于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存在上述差别,两者犯罪构成要件明显不一样,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犯罪,所以,单位合同诈骗犯罪和自然人合同诈骗犯罪虽然表面来看起来是同种罪,但实际上是异种犯罪,依法应当实行数罪并罚。责任编辑:赵颖
查看更多评论&
·····
········单位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单位合同诈骗罪怎么处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单位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单位合同诈骗罪怎么处罚
作为国内最好的法律服务平台,法律直通车到...|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同诈骗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