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是哪个银行的东莞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务,具体怎么操作?

银行理财资金都是怎么进入股市的?至少有这样三种方式_资管云_传送门
银行理财资金都是怎么进入股市的?至少有这样三种方式
圈阅无风险收益率下降,权益类投资接棒“非标债权”类投资,成为资金投资的新宠,专注债权业务的银行也不例外。从法理上来说,银行自营资金和信贷资金不能直接流向股市。据了解,目前银行对接股市的主要是理财资金。而对银行理财资金对接股市,相关监管办法尽管有严格规定,但实际操作中仍有一定创新产品设计的空间。圈儿个人交流号:ixintuoquaner,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单位职务”;个人号互粉名额有限,先到先得~作者:钟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无风险收益率下降,权益类投资接棒“非标债权”类投资,成为资金投资的新宠,专注债权业务的银行也不例外。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贷款业务相关管理办法也要求,银行贷款资金专款专用,严格控制信贷资金被挪用流向股市。因此,从法理上来说,银行自营资金和信贷资金不能直接流向股市。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银行对接股市的主要是理财资金。而对银行理财资金对接股市,相关监管办法尽管有严格规定,但实际操作中仍有一定创新产品设计的空间。按照现行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9】65号)第十八条规定,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理财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监管办法对理财资金直接投资二级市场是比较严格的,银行实际操作中通过一些通道方式间接投资一级半市场,或其他创新金融产品的权益类投资,还是可行的。”一位国有银行资产管理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通道方式做权益类投资,目前监管并没有明确的说法。去年下发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提出‘穿透原则’,但这里是否使用‘穿透原则’并没有明确说明,而且管理办法目前只是征求意见稿,并没有正式实施。”那么,银行理财资金对接股市的方式到底有哪些?本报记者以招商银行的创新业务模式和产品结构为案例,进行剖析。模式一:私募基金MOM委托投资所谓MOM,是指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Manager of Mangers),即资产管理人通过长期跟踪、研究其他投资经理的投资过程和风格,挑选多位符合自身要求的投资经理,以子账户的形式进行委托投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招商银行内部材料显示,招行作为委托投资方,将理财资金委托给私募基金进行投资。理财产品采用管理人之管理人模式(MOM)进行投资管理,通过对合作机构的研究评价,筛选多元投资风格类别的优秀投资人构建投资组合。“在合作机构的选择上,要对合作机构的过往投资业绩进行综合评分,然后再根据评分情况从多角度进行考核。”一位招行资产管理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评分标准具体包括四个方面,衡量管理人相对市场超额收益的ALPHA指标,衡量管理人投资收益率波动的年化波动利率指标,衡量管理人经β系数调整后的超额收益的特雷诺指标,衡量管理人相对市场指数最大跌幅的相对市场最大回撤指标,权重大约为50%、20%、20%和10%。”据记者了解,招行通过私募基金MOM委托投资模式主要是“睿远”系列理财产品。睿远理财计划是招行推出的A股掘金系列下的理财产品,属于净值型理财产品。以日成立的“招商银行钻石财富之睿远稳健十一期理财计划”为例,该产品为不保本浮动收益类型产品,投资范围包括固定收益类资产和证券类资产,投资比例前者为60%-100%,证券类资产不高于40%。其中权益类资产通过信托计划、券商资产管理计划、 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等通道投资于股票市场、股票定向增发、风险缓冲型定向增发项目、可转债、高收益债、对冲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组合。“权益类投资最终投资标的也不仅仅是股市,还有其他标的,具体投资都是按照系列产品类资金池的模式进行配置的,在现阶段证券市场行情比较好的情况下,肯定会偏重股票投资。”上述招行资产管理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睿远稳健十一期”不保障本金和理财收益,属于不保本浮动收益的净值型产品。在招行内部的产品评级为R2级别,属于稳健型产品。据记者统计,自2012年以来,招行共发行“睿远稳健型”产品共十一期,累计发行规模超过450亿;此外,还发行“睿远平衡型”产品共两期,累计发行规模为120亿。“睿远平衡型”的投资范围与“睿远稳健型”类似,但其证券类资产投资比例提高至“不高于60%”,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为40%-100%,在内部的产品评级为R3,属于平衡型产品。根据招行内部的材料显示,截至2014年5月份,睿远稳健1期-5期,分别运行1041天、671天、487天、290天、166天,实现年化收益率分别为8.41%、7.54%、8.53%、6.46%和15.9%。“这是一年前的数据了,在牛市的带动下,2014年下半年后发行的睿远稳健7期、8期年化收益率早就都超过30%了,1期-5期的净值增长也很快。”上述招行资产管理部人士表示,“今年以来这个产品都卖得很好,几乎不用营销,客户都在抢,睿远系列今年已经新发行5期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招行“睿远系列”2012年-2014年上半年的两年半时间累计发行规模仅约100亿,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一年中累计发行超过470亿。模式二:量化对冲基金结构化投资在“睿远”私募基金委托投资的基础上,招行进一步衍生了多元的投资策略,其中包括以提高高收益债券和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的“道远”系列,和投资对冲基金的“弘远系列”。“‘弘远系列’今年才刚刚推,主要是与市场上优秀的量化对冲基金合作,将一定比例的理财资金配置对冲基金,提高产品收益率。”上述招行资产管理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以日成立的“招商银行弘远稳健一期理财计划”为例,该产品为不保本浮动收益类型产品,内部评级为R2级别,属于稳健型产品。“弘远一期”投资范围为证券资产和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比例分别为0-95%、5%-100%。其中,证券类资产主要投资于中金基金浦金对冲资产管理计划的优先级份额,该计划为结构化分级产品,优先级份额享有本息优先偿付权利,劣后级份额投资比例不低于20%,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于多个量化对冲投资策略,策略主要通过算法交易投资于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可转债等高流动性资产 。事实上,招行类似于“弘远”系列以结构化投资的方式投资证券市场的理财产品,还有“睿安系列”和“智远系列”,三者均为“睿远系列”的衍生系列理财产品。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招行“睿安系列”理财产品,是在“睿远系列”的基础上,继续在股债混合投资策略上进行创新,通过提高股票类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开发而来。“智远系列”理财产品则与市场上优秀的投资机构合作,投资于定增项目的混合型产品,其中采用“一定比例固定收益+浮动收益”的模式。“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上市公司定增,也是通过认购结构化信托计划或资管计划的优先级,一般都有相关方的兜底协议,不论最终投资收益如何,必须保证优先级银行理财资金的固定收益,一般是年化8%左右。”上述招行资产管理部人士称,“如果产品推出时,投资收益比较高,优先级的理财资金还有后端分成的超额收益。”事实上,除了量化对冲基金和定向增发外,通过结构化的方式把理财资金对接股市的投资标的还有阳光私募伞形信托配资、打新基金配资和券商两融收益权等,其投资方式均一样:银行理财资金认购优先级份额,享受固定收益。“通过这种结构化的方式,尽管银行理财资金虽然投向了股市,但对银行来说,不需要承担风险,享受固定收益,风险有劣后份额承担,其实质跟债权投资没什么不同。”一位国有银行资产管理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银行做这种‘假股真债’投资方式的动力,除了能做低风险收益相对又高的业务提高资产收益率外,这种投资在银行内部和监管认定中,都属于权益类投资。变相提高权益类投资比例,可以规避银监会对银行理财非标债权不超过35%的监管红线。”尽管结构化投向股市的银行理财对内属于权益类投资,但部分银行在对外的理财产品说明书中,还是把其作为“固定收益资产”部分,而非“证券投资资产”。比如,上述招行“睿远稳健十一期”,投资范围包括固定收益类资产和证券类资产,其中固定收益类资产的范围除了国债、金融债、央票、企业债、公司债、短融、中票、私募债、同业存款、资金拆借、债券回购外,还包括股票二级市场结构化优先级、定增基金优先级、定增项目优先级、股票收益权等固定收益工具和投资固定收益资产的信托计划、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等资产管理计划。模式三:TRS总收益互换协议投资所谓总收益权互换协议,即Total Return Swap(TRS),是指交易双方对协议期限内投资约定标的所获得的固定或浮动收益率进行互换。招行理财产品的TRS总收益互换协议投资主要体现在“鑫系列”理财产品中,该系列产品主要通过TRS总收益权互换,实现境内和跨境资产管理,除了境外股票、基金等权益类投资外,还包括固定收益、商品、外汇及相关衍生品投资。以港股为例,招行向境外交易对手支付在香港市场融资购买指定证券的融资和交易成本,交易对手则向招行支付标的证券在协议存续期间的收益。招行的内部材料显示,基于TRS协议的招行“鑫系列”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固定收益投资和主动投资,其中固定收益投资包括债券、协议存款,两融、定增优先级,股票收益权等,投资比例为80%-100%;主动投资用于直投权益类资产,包括通过信托及资管计划投资股票市场、境内外对冲基金。以日成立的“招商银行日益月鑫进取型理财计划B款”为例,该产品募集资金用于投资于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信用级别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债券、资产支持证券、资金拆借、逆回购、银行存款等,并可参与证券公司两融收 益权、股权收益权转让业务、股票结构化投资优先级业务、定增基金优先级、资产证券化等固定收益属性的证券市场相关投资业务。“日益月鑫B款”属于不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在招行内部评级为R3平衡型产品。除了直接对接股票市场外,通过TRS协议,招行“鑫系列产品”可享受境外投行、境内券商或基金子公司的股票市场指数投资的收益。该指数投资分为被动指数投资和主动指数投资,主要包括策略指数、对冲基金、ETF、个股、期货、信用商品、外汇、另类投资等。“‘鑫系列’产品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收益互换协议实现跨境投资,投资地域包括香港、美国、欧洲、日本以及其他新兴市场。”上述招行资产管理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据了解,招行“鑫系列”理财产品大量运用ERC算法、MVO算法、多空策略、因子驱动等量化对冲策略,通过“波动控制率+参与控制率”的方式进行风险控制,投资通道除了TRS外,还包括QDII、QDIE等跨境投资方式和信托计划、资管计划、专户等境内投资方式。事实上,民生银行此前也曾发行“挂钩资管的总收益互换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定期存款产品,同时TRS理财产品为民生银行投资的专项资管产品提供质押担保,并通过TRS协议,将利息较低的定期存款收益互换为利息较高的资管产品浮动收益。“民生这款TRS产品主要是以不占用非标资产额度的资产与非标资产投资收益互换,目的是为了规避35%的理财非标监管红线,并没有享受到股市的投资收益。”上述国有银行资产管理部人士称,“TRS就是一个通道,资金最终投资方向,就看总收益互换交易对手的投资标的。”版权说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发送消息到微信后台与我们联系,或者致电02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戳“阅读原文”查看《“智信通”会员服务介绍|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资管云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6月18日 15:08
资管云 最新文章银行里的理财是怎样的,怎么理?_百度知道
银行里的理财是怎样的,怎么理?
我有更好的答案
银行里的理财产品,有多种类型的,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风险也不一样。 银行有一些是自己的理财产品。(如:期限30---90天占多数,有一定的资金门槛,但,利息比一年期的要高) 还有就是银行代理的基金、保险等理财产品, 很多投资者,在银行买的,误以为是银行的理财产品。其实很多是银行代理的, 这类理财产品的风险要看投资范围,有些是高风险的理财产品。 所以,投资者买前一定要对产品有所了解,知道产品的风险程度。
采纳率:64%
来自团队:
理财是综合了收入、教育、投资、医疗的一项综合性服务。你指的的银行理财,其实是投资本金通过年化收益率的方式计算你的利息,会略高于定期存款利率。也可延伸至银行贵金属、基金、理财产品、保险,其实就是帮你实现自身财富的保值增值。
银行里的理财一般都是保本的。会在产品说明中注明这一点。银行用出售理财产品的钱去做依托、投资等运作,收益供给理财产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理财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戏精小姐)
(这么凶干嘛)
(真的是懒得说话)
(anuTracy)
第三方登录:谁知道各个银行提供理财业务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理财办业务全变成了_百度知道
谁知道各个银行提供理财业务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理财办业务全变成了
谁知道各个银行提供理财业务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理财办业务全变成了保险?如果银行办理保险,那么各个保险公司和银行储蓄是一个系统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理财业务是理财业务一般是银行自营的,保险是保险业务一般是银行代理的,理财业务变保险被大堂经理忽悠的原因。
采纳率:10%
理财产品有很多种,谨慎选择比较购买就可以了,建议多个方向投资理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银行理财你究竟知道多少?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银行理财你究竟知道多少?投资理钱百家号董希淼 吴琦 王丽娟 李蕾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为资管业务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也彰显了监管层防范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决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作为资产管理业务的一项重要子业务,它是如何发展、如何引起监管层注意、未来又将走向何方等都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围绕理财业务的监管政策,梳理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政策脉络,有助于商业银行理解监管层出台政策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概述(一)理财业务的定义银监会在2005年发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按照管理运作方式不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可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理财顾问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综合理财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在实际中,理财业务一般以综合理财服务为主。在这种模式下,银行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按约定收取管理费,投资风险由客户自身承担,是典型的表外业务。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银行理财可以有多种分类。如根据是否保证产品本金兑付,银行理财可分为保本型理财产品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根据理财产品购买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同业理财和非同业理财等。(二)理财业务的演变从表面上看,理财业务与存贷款都是客户把钱交给银行,银行再去运作。但实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模式。存贷款业务是典型的资金池操作,通过资金池操作,可以实现资产与负债之间规模、期限及信用风险的错配。而理财业务的逻辑则完全不一样,它不能有“资金池”,应该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随着银行业所面临的监管日趋严格,为优化监管指标、满足监管要求,部分银行开始将部分表内资产转移至理财运作,以实现“资产出表”。以对企业放贷为例,在信贷规模的限制下,银行可以找信托公司为该企业设计一个信托计划,然后用银行理财资金去购买该计划,从而实现对企业的放贷,进而“资产出表”。还有的将理财资金直接购买自身的信贷资产,这种情况下,理财承接了表内的资产,已经脱离了资产管理业务的本质,逐步演变为影子银行业务。这也就是央行所说的“理财底层资产的投向主要包括类信贷、债券等资产” 。表外理财业务与表内信贷发挥着同样的信用扩张作用,但却游离在监管之外。此外,现实中,我国的理财业务也普遍存在“资金池”操作,即银行所有的资金来源(存款、同业负债、发债资金等)汇集一起运作,投向各类资产(信贷、存放同业、债券投资等),资产与负债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三)理财业务的风险虽然银行理财业务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融资模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其过大的规模和过快的增速也蕴含着较大的风险,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期,风险的暴露速度可能更快、涉及面更广。目前来看,理财业务风险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杠杆率过高,理财业务可以通过场内债券回购、分级基金等方式提升杠杆水平,部分甚至通过代持、抽屉协议等模式进一步放大杠杆,加大了整个金融系统的潜在风险;二是投向复杂,理财资金经过层层通道,实现了多种形式的投资,甚至包括风险极高的恶意收购融资;三是存在“刚性兑付”风险,由于理财业务的“资金池”操作,表外理财难以真正做到客户自担风险。当出现风险时,银行仍会动用表内资产解决,并未实现真正的风险隔离。此外,从投资者教育角度来看,中国老百姓还无法完全接受“风险自担”,在社会稳定面前,理财业务也不敢贸然打破“刚性兑付”。正是由于理财业务存在诸多的风险,监管部门先后多次出台监管措施,来逐步化解理财业务存在的风险,引导理财业务回归资产管理本质。二、银行理财业务现状理财产品具有“代客理财”特征,可以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之外进行有效的负债扩张和资产摆布,因此,日益成为银行摆布资产负债的一种工具。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上半年末,商业银行理财规模达28.40万亿元(见下图),日渐成为资产管理行业中的主力军。从总体看,近几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呈现如下几个特点:图1:近十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一)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大幅增加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6)》,截至2016年底,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即表外理财产品)余额为23.1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9.56%,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占比近几年一直呈现上升态势,且占据了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大头;保本产品的存续余额为5.94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20.44%。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快速增长且规模较大,逐渐引起了监管的注意。在监管政策整治和引导下,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增速在下滑、占比在回落。2017年6月末,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余额为21.63万亿元,同比增长7%(2016年末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同比增速为33%));占全部理财余额的76.22%,较2016年末下降3.34个百分点。图2: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余额持续提升(万元)(二)中小金融机构成理财的主力由于一些中小银行缺少足够的稳定资金来源,或者缺乏较为理想的资金运用渠道。但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润,经营风格相对比较激进,扩张冲动相对较强,理财产品成为其与大银行竞争的重要工具。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6)》显示,截至2016年底,五大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9.4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77%,增速较去年下滑25个百分点;市场占比32.46%,较年初下降4.45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存续余额为12.2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61%,增速较去年下滑51个百分点;市场占比42.17%,占比与年初基本持平。城市商业银行存续余额为4.4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3.32%,增速较去年下滑37.27%;市场占比15.15%,较年初增长2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存续余额为1.64万亿元,理财规模增速较快,较年初增长79.87%。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发行理财存续余额呈增长态势(见表1),所以在近期严监管背景下,中小银行所受到的影响也最大,都在积极压缩理财产品规模。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截止2017年6月底,股份制银行存续余额为11.80万亿元,较年初减少3.67%,市场占比41.58%,较年初下降0.59个百分点。(三)理财资金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理财产品通过购买债券、非标资产和权益类资产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实体经济,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年上半年)》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有20.93万亿元的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投资等方式投向了实体经济,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73.42%,较年初增加1.28万亿元,增幅为6.51%,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不断增强。图3:理财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逐步上升三、监管政策对理财业务的影响在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所面临的环境和所存在的风险点不同,监管出台的政策也有所侧重,有鼓励的,有压制的。目前现行的针对银行理财的监管大纲主要是200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跟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此后又陆续针对理财销售、非标资产投资、同业业务、风险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规范。伴随着不同监管政策的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增速也呈现出“有升有降”的发展态势。如2008年,银监会发布《关于印发&银行和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8]83号),促进了银信合作的有序发展。叠加同期国家出台的“四万亿”刺激政策,2009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达到了同比107%的增速。随着银信合作业务的快速扩展,为防范该业务风险,2009年-2013年,银监会先后出台多项监管措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增速逐步回落,非标类投资得到限制。可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与监管政策息息相关,尤其是为防范相关业务风险而出台的监管措施,对商业银行调整业务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从银行理财业务13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先后两次密集发布“严监管”政策,一是年期间,为规范“非标业务”而密集出台系列监管政策;二是2016年以来,监管部门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而密集出台的系列监管政策。(一)围绕非标资产投资而开展的第一次严监管这一时期,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政策主要围绕非标资产投资展开。2008年,银监会在《关于印发的通知》中,对银信合作的思路是“支持发展、规范合作、防范风险”。此外,2009年在“四万亿”政策刺激下,地方政府为了稳增长,引导资金大量投入基建项目、房地产市场等领域。后来银监会采取了信贷总量控制的管理方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等成为了银行贷款的限制领域,无法通过正常信贷途径从银行获得贷款,迫使这些信贷需求转向其他途径。另一方面,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为了规避信贷规模管制要求、降低资本消耗等,也乐于采取银信合作这种通道模式来投资非标,以满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等行业的融资需求。在这期间,理财业务快速发展。2009年,商业银行理财余额达1.70万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07%;2010年,商业银行理财同比增速也高达64%。随着“非标”纳入理财资金投资范围,理财业务已经偏离了原来的代客理财本职,实质上正逐步向存贷款业务发展,且由于表外运作,所蕴藏的风险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银监会在年,连续发布多项监管政策来干预理财产品投向问题,防范理财业务风险。如银监会为防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风险,2010年发布了《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0]72号),2011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1]7号)。就在银监会规范理财业务投向、引导表外资产回归表内时,2012年证监会则开通了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通道业务,流程和银信合作基本一致,理财资金投入非标业务的规模又有所增长。据银监会数据显示,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7.10万亿,其中非标类债券产品规模达2.99万亿元,占比达42%。经过多方博弈,最终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受到上限控制。2013年,银监会颁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采取了直接规定非标资产总量上限的做法,即规定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不得超过理财总额的35%,也不得超过银行总资产的4%,同时规定商业银行对之前投资但达不到本通知要求的非标资产,应比照自营贷款于2013年底前完成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和资本计提。该项政策出台后,银行通过理财资金投资非标业务受到诸多限制,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业务的规模逐步压缩。截至2014年末,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余额15.02万亿元,投入非标准化债券类资产3.14万亿元,占比已经下降至20.91%,占比较2012年的42%下降近22个百分点。自此,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非标业务得到规范。此外,本次资管新规首次明确了“标准化债券资产”的概念,进而规定凡标准化资产之外的债券资产都是非标准化债券,改变了过去非标资产规定不统一的局面,也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非标的监管依然严格。图4:近几年非标资产占比情况(二)围绕表外、同业而开展的第二次严监管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2年5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认真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需求。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日,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自此后的4年间(年),央行先后8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未包含2次针对特定领域降准)、7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起到了积极效果。同时,降息也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进而起到稳增长的功效。在宽松货币环境下,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足,金融机构流行性充足,但资产端的运用匮乏,闲置资金逐步流向短期的投资需求。于是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在负债端逐步加大同业存单的发行,以低成本方式吸纳资金,同时在资产端又大量购买同业理财,开启了吃“息差收入”模式。2014年-2016年,同业理财规模和占比不断上升,同业理财规模从2014年末的0.56万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5.99万亿元;占比从2014年末的3.57%上升到2016年末的20.61%(见图5)。此外,表外理财业务也大幅增长,表外理财余额由2013年的6.53万亿元上升到2016年底的23.11万亿元,占比由2013年的63.80%上升到2016年的79.56%(见图1)。图5:近几年银行同业专属理财占比快速上升随着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其所存在风险也在积聚。据国泰君安研报测算,年理财业务中影子银行占比达60%左右。银行理财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融资模式、推动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理财资金层层嵌套延长了融资链条等,不仅放大了金融杠杆,而且推高了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加剧了银行资金“脱实向虚”的风险。鉴于此,监管部门又开启了新一轮的严监管历程,2016年以来先后发布多项监管政策:如日,央行宣布从2016年起将原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并于2017年正式开始实施。随后,又进一步将表外理财纳入到广义信贷(见专题1)、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银监会方面则出台了“三三四”等系列监管政策,所谓“三三四”是指银监会部署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专项治理工作的简称。在“强监管”背景下,商业银行去杠杆的速度加快,银行业经营趋于规范,市场乱象在逐步减少,资金“脱实向虚”势头得到进一步遏制。今年以来,银行业同业、理财业务保持收缩态势,银行业潜在风险得到有序释放。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银行业同业资产和负债比年初分别减少3.4万亿元和1.4万亿元;理财产品增速降到4.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5个百分点,同业理财已累计净减少2.7万亿元,资金空转现象明显减少。(三)资管新规引导回归资产管理本质从上面两次“严监管”可以看出,分业监管模式已无法适应混业经营的趋势。在此背景下,11月17日,一行三会一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彰显了监管部门打破刚兑、回归代客属性的决心。整体来看,本次《指导意见》一方面强调要打破刚兑,实施穿透式监管、消除通道和多层嵌套;另一方面强调了统一监管,同一类型的资管产品适用同一监管标准,减少监管真空和套利,实现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过去10年快速发展、创新叠出的资管行业,将逐步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指导意见》彰显了打破刚兑的决心。《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刚性兑付的四条认定标准,保本保收益、滚动发行、发行机构代偿等行为都被认定为“刚性兑付”,显示了监管部门打破刚性兑付的决心。《指导意见》还增加了净值化管理要求,提出了对刚性兑付的惩处措施和有奖投诉举报制度。打破刚兑有助于削弱金融机构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的动机,也有助于防止系统性风险累积。保本保收益被认定为“刚性兑付”后,意味着银行过去所发行的保本理财产品将成为历史,今后商业银行可以采用大额存单及结构化存款产品等方式来扩大负债。滚动发行的禁止则有助于资管业务逐步去资金池化,原先理财产品之间调节收益的方法难以维系,今后商业银行的每支理财产品要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杜绝“资金池”操作。《指导意见》强调了穿透式监管。目前,我国理财产品存在多层嵌套、底层资产不明等问题,如有的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后,会投入基金公司的产品或是券商的资管计划,而这个产品或资管计划的终端又可能是某个信托,最终资产很难穿透。《指导意见》对嵌套给出了明确定义,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并且要求切实履行主动管理职责。消除通道业务和多层嵌套,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明晰理财底层资产。此外,《指导意见》也提出要建立资产管理产品统一报告制度。在人行建立统一资管产品信息系统后,穿透监管下多层嵌套的通道业务将面临进一步收缩。对于传统的通道类业务来说,冲击将非常大。《指导意见》提出了统一监管标准。目前,我国资管产品包括银行理财、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等,不同的资管产品所适应的监管标准不同,滋生了监管套利空间。在实际操作中,银行理财可以通过嵌套定向资管、基金专户、基金子公司等,变相突破投资者人数和适当性限制,将低成本、低风险、短期限的资金配置到高收益、高风险、长期限的资产中。为了消除监管套利空间,《指导意见》按照资管产品的类型制定统一监管标准,对同类资管业务做出一致性规定,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以期最大程度地消除监管套利空间,如《指导意见》不再区分“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产品,规定公募封闭式产品杠杆比例不高于200%,公募开放式产品不高于140%,私募产品不高于200%等,从负债和分级两方面统一了资管产品的杠杆要求,禁止资金空转,凸显了监管层引导业务回归本质、去杠杆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思路。四、商业银行如何应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已经成长为居民信赖的、风险稳健的资产管理业务。展望未来,回归本源、统一监管将会为资管行业的健康发展夯实制度基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仍大有可为。当前,在监管政策的影响下,银行理财增速放缓、收益率下行将是大概率事件,银行如何在现行政策下提高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提高经营水平,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认清形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工作的三大任务,即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与深化金融改革。实业兴则金融兴,支持实体经济是银行业的任务所在,也是银行业的生存之本。商业银行要顺势而为,不忘初心,专注主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实现由“资金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型,减少监管套利业务模式。同时要注重防范影子银行业务风险,配合监管部门做好相关业务的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对于理财产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确保每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相对应,做到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主动压降理财业务增速,不碰触监管红线。(二)划分客群,量身定制理财方案在银行理财业务回归本源的前提下,银行理财业务将从过去的“规模为王”时代步入“量身定制”的时代。银行可以借助银行大数据分析,依据不同客户特征设置相应的“标签”,有效划分客群。然后,针对不同客群特征,提供不同的产品组合建议。如,近年来随着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迅速崛起,其对资产多样性和资产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中产阶层的财富管理需求和意愿也在提升。随着理财业务回归“资产管理”本质,高净值人群、新中产阶级将成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营销的重点。商业银行要利用其网点优势及数据优势,采用“定制”模式,提升理财业务竞争力。(三)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培养、选拔、使用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人才,特别是要注意培养金融高端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金融人才是推进金融事业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随着资管行业统一监管的到来,不同行业之间的通道套利、监管套利等套利模式将不复存在,比拼的将是专业投资能力,是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提供风险收益、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这时高匹配度的金融人才队伍则是最好的“金刚钻”。以银行理财业务为例,商业银行亟需既有投资经验、又熟知宏观金融政策,还了解实体项目的复合型人才,但现实中这种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因此,商业银行要通过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其业务素养。(四)回归本源,探索设立独立法人2016年,银监会提出要指导条件成熟的银行对信用卡、理财、私人银行、直销银行等业务板块进行牌照管理和子公司改革试点。2017年,中信银行与百度合资设立的独立法人资格的直销银行——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获批,独立法人资格的运营模式正走向现实。具体到资产管理领域,结合国内外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经验,设立独立法人资格的资产管理公司是实现理财代客资产和银行自营资产隔离的根本途径,有助于推动理财业务回归资产管理本质。此次资管新规也提出,主营业务不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业务经营部门开展业务,也反映出了监管层对于商业银行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的支持。专题: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的影响2017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在开展MPA评估时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以合理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央行将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的考虑一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自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我国政策层面开始集中全力“抑制资产泡沫”。2016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央行此次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考核也是要摸清表外理财底细,掌控理财风险,防范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二是控制广义信贷增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调节好货币闸门。央行通过将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可有效控制广义信贷增速,使其保持在合理空间。根据MPA考核体系,金融机构广义信贷增长幅度越大,就越需要持有更多的逆周期缓冲资本。假如广义信贷增速保持在30%,则对应央行的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应保持在26%~27%,而目前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普遍在11%~13%,远远达不到MPA考核要求。这就意味着,银行业金融机构若要满足央行MPA考核要求,则必须将广义信贷增速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三是配合债市去杠杆。在国家明确抑制资产泡沫、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同时,央行开始着手拆解债市杠杆。首先是通过逆回购“缩短放长”,提高市场利率,此前通过滚动式隔夜拆借来加杠杆的金融机构受到很大冲击。随着债市杠杆的拆解,以债券为主要投资标的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势必下行,金融机构为了获得一定的业务收入,有做大理财规模的冲动,央行此时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考核,也是要约束金融机构的这种行为,进而达到金融去杠杆的目的。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央行将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后,金融机构为了保持广义信贷的合理增速,短期内会根据理财业务特点调整理财规模,特别是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大的缩减压力;长期来看,伴随着其他领域的监管推进,理财业务将会逐步回归资产管理本质。总体来看,理财规模整体增速将会放缓。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年上半年)》数据,2017年第二季度末理财产品余额28.40万亿元,同比增长8%。可见,在监管政策引导下,理财规模增速正逐步放缓。根据MPA考核中广义信贷增速及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要求,叠加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大环境下M2增速的放缓,金融机构势必会放缓表外理财规模增速。分机构看,中小银行面临较大调整压力。从银行业理财市场发展格局来看,大型商业银行理财同比增速最低、农村金融机构理财同比增速最高,理财增速基本与银行的规模呈反比。以2015年理财市场数据为例,五家大型银行理财余额同比增速为34%,股份制为74.78%,城商行为80.59%,农村金融机构高达97.83%。因此,中小银行在MPA考核中所面临的调整压力更大。从业务看,理财业务回归资产管理本质。央行将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只是管控理财业务的一个举措,银监会等部门也在加大对理财产品的监管,从这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监管部门通过限制增速、约束投向、计提风险准备金等措施,有意引导理财业务回归资产管理本质,将会对银行现有业务模式形成较大挑战。(本文曾获山东省金融学会2017年度重点研究课题优秀奖)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投资理钱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关注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办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