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有哪些名作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在那里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1. 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
  2.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 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4.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5.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6.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7.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8. 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9.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10. 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此首酬赠诗,乃是作于刘禹锡从和州刺史罢归洛阳途中。此时恰逢同样自苏返洛的白居易,二人不意在扬州相遇,席上互为赠答。其时正值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梦得已年逾五十。

首联写“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梦得因永贞革新事,被贬楚地,甚至在宪宗继位后,仍下诏“二王八司马,永不在量移之限”。在中唐时期,南方楚地人迹罕至,瘴疬丛生,经济文化相对中原地区十分落后,所以诗曰“凄凉地”。既是当地情况的真实写照,也有贬官岭南的今昔对比感慨。而“二十三年弃置身”一句则是回顾了被贬以来,辗转流落于朗、连、夔、和州等地,度过了如遭抛弃而荒废的二十余年光阴。同样也是回应了乐天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尾联的两句:“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紧接着,颔联用典。“闻笛赋”是借晋朝向秀《思旧赋》之典,怀念昔日同道好友。二王之外,子厚不仅与他同样少负盛名,是同科进士,更是患难之交,情逾兄弟。当元和九年几人被召还京师,因刘禹锡作《戏赠》一诗讥刺时政,得罪权贵,被贬更远的播州。子厚顾念梦得尚有八十老母,义无反顾“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柳子厚墓志铭》)而此时梦得与乐天相逢,再也不见故人了。“烂柯人”同样用典,讲的是王质上山砍柴,见二童子弈棋,观罢,百年已过。梦得词典同义,表明恍惚隔世之感,“既归,无复时人”。

前两联情绪低沉而悲,颈联两句,由怀旧伤感中注入了新的昂扬力量,诗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慨叹故人零落、自身漂泊之外,这一联关注到了超越个体生命悲痛遭遇之外的,大自然大环境中孕育的普遍客观规律,新的活泼泼的生命正在萌发。

尽管“病树”“沉舟”二词仍带着低沉之色彩,象征着旧的事物,但要看到千帆竟过,万木争春的新气象。此二句一转就把整首诗的气势提起来了,充满了刘诗向来的豪情。自古人逢秋悲叹,而刘诗偏写“我言秋日胜春朝”,后乐天与梦得再次互为酬赠,感慨时岁流逝,而刘诗却并不服老,仍要劝解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读来有一种近乎浪漫的执拗与刚强,而这种豪健的精神似乎始终贯穿梦得诗的始终。

与此联相仿的,还有两句作: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诗这种昂扬的品格,也得益于他本人的性格。同样被贬,柳子郁郁寡欢而终年四七,刘禹锡却秉持着他那悲健而理致的天人观,认为“怒人言命,笑人言天”。读他的诗,总能从中汲取些勇气和力量,不得不使人佩服。

尾联说:“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仍在对好友乐天进行劝勉,一下从白诗“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的落寞自伤中超拔出来。在颈联之后,延续了他惯常的豁达豪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黑体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之的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 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 的写法。

(一)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A ,

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①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____

②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④用原文填空: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

⑤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⑥在横线上写出原文,并划出朗读的节奏。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奥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用"/"线给画线文字断句。(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

3.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 ②惟吾德馨()

③谈笑有鸿儒()④无案牍之劳形()

①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5.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7.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①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

②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 ( ) ②惟吾德馨 ( )

③谈笑有鸿儒( ) ④无案牍之劳形( )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4.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五)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夏玑吴县人,父尝夜坐凭窗,月阴中,见一白晰少年醉行,父曰:"谁家嗜狂药若此?"逼近叩门,乃玑也,父置不言。

后登第,赴选,父戒以前日状,遂受严教,终身不饮酒。

后为河南道御史,焚黄[注①]先茔[注②],抚军亲诣茔前,酌酒半卮以庆,且曰:"荣先矣,可饮此,九泉之下,已乐有荣封,少辍戒,无伤也。"玑流涕却之,卒不饮。

注①:焚黄:古人升官时焚疏表以告祖先,用来显祖德,表示孝道。

1. 甲文通过对陋室和陋室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和生活情趣。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⑶欠尝夜坐凭窗( ) ⑷逼近叩门,乃玑也。(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⑵玑流涕却之,卒不饮。

4.甲文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5.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修养身心的问题,请你简要评析夏玑其人,然后反省自己,从小父母给过你哪些教诲,你是否能始终奉行不渝?并举例说明。(不超过100字)

《陋室铭》辅助练习答案

1.刘禹锡,梦得,唐朝人

2.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用韵

1.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鸿:大;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4.丝竹: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

5.在:在于;名:著名

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3.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借物抒情

②1)著名 2)大 3)政府公文 4)品德高尚,流传久远

③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⑤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

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 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

⑥A、苔痕/上/阶绿 B、草色/入/帘青 )

(三)1.刘禹锡。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①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②调:调弄,这里指弹。4.①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人帘里。②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5.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陋室铭

(四)《陋室铭》1.①出名,著名 ②品德高尚 ③大 ④官府的公文 2.D 3.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惟吾德馨 4.陋室的环境、陋室中的人和陋室的生活三个方面 5.C 6.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五)1.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意思对即可)

2.⑴出名 ⑵身体 ⑶曾经 ⑷是

3.⑴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⑵夏玑流着眼泪辞谢,终究没有喝下那半杯酒。

4.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

5.闻过即改,终身奉行父训。(其余略)

【刘禹锡陋室铭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禹锡的作品及评价有哪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