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起源于哪个国家?




东阳木雕,浙江省东阳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0日,东阳木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年伟业——春天的故事》

东阳木雕起源于商周,溯源自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据文献记载,唐朝太和年间,东阳冯高楼村有冯氏兄弟两人,兄冯宿曾任剑南节度使、吏部尚书;弟冯定曾任工部尚书,成为显赫一时的权贵豪富。其住宅规模宏大,雕饰精美,“高楼画栏照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冯家楼的建筑表明,东阳木雕在唐朝时已具备雏形。明代盛行雕刻木版印书后,东阳逐渐发展成为明代木雕工艺的著名产地,主要制作罗汉、佛像及宫殿、寺庙、园林、住宅等建筑装饰。


至清代乾隆年间,东阳木雕已闻名全国,当时约有400余名能工巧匠进京修缮宫殿,有的艺人被觅选进宫雕制宫灯及龙床、龙椅、案几等、后来又发展到在民间雕刻花床、箱柜等家具用品。东阳木雕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家具装饰,形成整套的技艺和完善的风格,现存有卢宅“肃雍堂”和白坦“务本堂”、马上桥“一经堂”等明清古建筑及“千工床”“十里红妆”等家具。


辛亥革命以后,东阳木雕转向商品性,木雕艺人制作的工艺品及箱柜家具被商人买去远销香港、美国、南洋等地,形成东阳木雕产品的盛期。


改革开放以来,东阳木雕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全面继承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东阳木雕走向现代,走向国内外市场。


东阳竹编是产自浙江东阳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东阳竹编历史悠久,名师辈出,工艺精巧,风格独特,在国内外有一 定影响, 同“ 东阳木雕 ”一起堪称盛开在东阳江畔的一对民间工艺艺术姊妹花,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园地中 的一个很有特色的品种。


2005年5月,东阳竹编入选浙江省首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扩展项目名录。


它在殷商时代开始问世,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在宋代以编织声元宵节的龙灯、花灯、走马灯而著名,到了明清时期,东阳竹编已有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 据清朝康熙记载: “笙竹质软可作细篾器,旧以充贡。 ”可见东阳竹编在清朝以前就被选为贡品而闻名于世。 到了清末民初,东阳竹编进入全盛时期。


从民国开始,东阳竹编成为传统出口工艺品。马富进编制的竹编产品体现了当时东阳工艺竹编的最高水平。新中国成立后,东阳竹编事业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民间转向集体,并开始兴盛。


东阳竹编工艺品,以其高超的技艺、独特的风格、优美的造型、精细的编织、典雅的色彩、欣赏与实用相结合著称于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稍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这时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中国的陶器也始于新石器时代,它的形成与竹编的编制密切相关,先人在无意中发现涂有黏土的容器在经火烧过后不易透水,可以盛放液体。于是以竹藤编制的篮筐作为模型,再在篮筐里外涂上糊泥,制成竹藤胎的陶培。在火上烘烤制成器具。后来人们直接用黏土制成各种成形的胚坮,就不再使用竹编编织。但是还是对竹藤几何图形十分喜爱,便在陶培半干状态在其表面拍印上模仿篮、筐、席等编织物的纹样作为装饰。

在殷商时代,竹藤的编织纹样丰富起来。在陶的印纹上出现了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等纹饰。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竹的利用率得到扩大,竹子的编织逐步像工艺方面发展,竹编图案的装饰气味越来越浓,编织也日见精细。

战国时期还出了一位致力于竹编技艺研究的人,他就是泰山。

战国时期的楚国编织技法也已经十分发达,出土的有:竹席、竹帘、竹笥(即竹箱)、竹扇、竹篮、竹篓、竹筐等近百余件。

秦汉时期的竹编沿袭了楚国的编织技艺。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的“秦陵铜马车”底部铸有方格纹,据专家分析,这方格纹就是根据当时竹编席子编织的方格纹翻铸的。

此外,竹编也被能工巧匠们制成小孩的玩具。灯节活动自唐代以来就在民间流传,至宋代已经十分流行。一些达官贵人往往会请制灯艺人创制精致的花灯。其中一种就是以竹篾扎骨,在外围糊上丝绸或彩纸。有的还用竹丝编织作为装饰。

龙灯起源于汉代,到宋代更为盛行。龙头,龙身大多以竹篾作内骨编制而成,龙身上的鳞片也往往用竹丝扎结。

还有一种叫“竹马戏”的民间小戏。自隋唐起流传至今。戏的演出与马相关,如《昭君出塞》等,演员骑的马用竹子做成。

明代初期,江南一带从事竹编的艺人不断增加,游街窜巷上门加工。竹席、竹篮、竹箱都是相当讲究的工艺竹编。尤其以竹编最为著名。益阳的水竹凉席创始于元末明初。[2] 明代中期,竹编的用途进一步扩大,编织越来越精巧,还和漆器等工艺结合起来,创制了不少上档次的竹编器皿。如珍藏书画的画盒、盛放首饰的小圆盒、安置食品的描大圆盒等。 ”褐漆竹编圆盒“是明代官宦人家使用的一种竹编圆盒。

明清时期,特别是乾隆以后,竹编工艺得到全面发展。江浙一带出现了竹篮。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南方各地的工艺竹编勃勃兴起。竹编技法和编织图案得到完善,汇集起来已经由150余种编织法。

1937年后,在侵华日军的铁蹄下,竹编艺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篾刀从事他业,只有少数艺人流落在破庙旧庵继续这门竹编工艺。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的主编工艺逐渐复苏。20世纪50年代以后,竹编艺术开始名正言顺的归口到工艺美术行业,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技艺高超的竹编艺人也大量涌现,有的还被评上了“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的技术职务。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竹工艺大师”的荣誉称号。

1990年以后,浙江嵊州,四川省青神县和渠县先后被评为“中国竹编之乡”。

进入21世纪以后,竹编工艺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儿出现滑坡,其编织技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也有不少竹编艺术家们仍在孜孜不倦的追求新的艺术,在被兴誉为“竹编之乡”的青神县,最为突出。随着城市化的加俱,人们对竹编技艺越来越生疏,但在四川一些地方依然在发扬的壮木大,最为有名的要属四川青神县,县境内盛产近百种竹子,尤以慈竹资源特别丰富,农户宅旁,家家种慈竹,户户有竹林,山野河岸之间,也有大量慈竹分布。80年代,引进杂交竹、麻竹、清甜竹等新品种,全县有竹林7万余亩。慈竹具有筒长、节稀、纤维长、拉力好、韧性强,易于启蔑拉丝以及耐水、耐酸、耐碱,受冷热巨变不起化学反应等特点。多年来群众以慈竹为源料,从事竹编生产,世为传统。竹编逐步由自编自用发展为商品化生产,由简单实用的传统竹编发展为重视欣赏,兼顾实用的工艺竹编,产品愈编愈新、工艺愈传愈精,由粗编、细编到精编、套绘。到90年代,工艺竹编产品达3600多个品种,内销国内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外销欧、美、港、台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国内外许多艺术家、知名人士和大家的赞赏,有的作为珍藏品收藏陈列。“青神竹编”发展为世界上惟一的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竹编产品曾获过国际级、国家级金奖10多个。200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青神县为“竹编艺术之乡”。

茂名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众多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截至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省级17项,市级72项,县(区)级126项。其中,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

茂名网讯 茂名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众多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截至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省级17项,市级72项,县(区)级126项。其中,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冼夫人信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保护非遗,更重要的是保护传承人。我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0名。其中,“国字号”传承人分别是2008年入选的高州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曹章玲,2018年入选的高州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梁东兴和化州跳花棚代表性传承人张振谦。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已经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通过开展媒体宣传、非遗项目图片展、非遗大讲堂等方式,让传承百年乃至千年的非遗瑰宝走进生活、走向群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项市级72项,县(区)级126项。其中,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冼夫人信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保护非遗,更重要的是保护传承人。我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0名。其中,“国字号”传承人分别是2008年入选的高州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曹章玲,2018年入选的高州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梁东兴和化州跳花棚代表性传承人张振谦。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已经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通过开展媒体宣传、非遗项目图片展、非遗大讲堂等方式,让传承百年乃至千年的非遗瑰宝走进生活、走向群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

梁东兴和他的单人木偶戏

高州木偶戏,也称“傀戏”傀仔戏”,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

高州木偶属杖头木偶,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百年来,高州木偶戏广泛流传于高州的村村寨寨,高州市28个镇(街道)中23个有傀戏班。高州木偶戏的原始形态为单人木偶戏,清末发展了中班。其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只需一小块空地就可以搭台演出。在时间上,一年四季都有演出,但以春季为最盛,特别是元宵、年例和喜庆节日。

高州木偶戏以高州白话演出,唱词为七字诗体句式,唱腔称木偶腔,以高州山歌调为基础,以叙事方式进行。木偶艺人集唱、做、念、打和奏乐于一身。木偶戏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传统剧目不下数百种。所演人物忠奸、善恶分明,对群众有传播历史知识和传统道德教化作用。

高州木偶戏是一门融汇了雕刻、服装、表演、剧本、音乐诸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是优秀的人类精神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先有傀戏,后有人戏”,高州木偶戏对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民族民俗文化史、社区史和建设新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2006年,高州木偶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化州跳花棚又称跳棚、高棚舞,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跳花棚已在当地流传。关于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该舞的师祖为长尾公村的陈宝学、李德胜;二据同是该村的姚姓后人讲述,跳花棚是由姚氏七世祖从福建蒲昌硃机巷大井头村迁居化州时传入的,现尚存60年前抄自清代跳棚“科本”(演唱台本)的手抄本,完整记录了跳花棚的全过程和所有舞蹈动作,是研究传统跳花棚衍变发展的宝贵文物资料。

化州跳花棚是傩舞的一种表演样式,在每年农历十月小雪至大雪期间择日举行。跳棚傩祭当天,先祈佑风调雨顺,物阜民安,接着便开棚门进行跳花棚表演。跳花棚有固定的“科本”,共分为开棚门、小孩儿、道叔、秀才、后生唱歌等十八科(场),基本形式是一边舞蹈,一边吟唱。跳花棚的伴奏以打击乐为主,包括堂鼓、中钹、高边锣、高音叮等,也偶用唢呐、二胡和秦琴,场外还有带歌词的《鬼仔调》伴唱。

化州跳花棚是傩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古老的傩舞和道教舞蹈的融合,也是傩戏与傩舞相互渗透的一种变体,对研究傩文化与民俗、宗教、农耕社会关系与傩舞自身的流变,均有重要价值。

2011年,化州跳花棚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冼夫人信俗早已有之,明嘉靖《重修谯国冼氏庙碑》中即有相关记载,清康熙《茂名县志》中有“十一月二十四日冼夫人诞辰,正日及前后数日,演戏、祭奠,城市乡落有庙之处皆然”记载。冼夫人信俗主要分布粤西地区,并流传至海南,辐射到东南亚地区,而尤以高州、电白、化州等地为盛。

冼夫人生于古高凉,历经梁、陈、隋三朝,是岭南地区杰出的政治领袖,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保障岭南地区安定。冼夫人信俗以崇奉和颂扬冼夫人的爱国、爱民、立德为核心,以冼太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祭祀仪式、日常信仰习俗和传说故事等为主要表现形式。冼夫人信俗的祭祀仪式分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两种,其中官方祭祀规格固定,仪式繁杂。民间祭祀以各地冼太庙举行的庙会祭祀活动为主,如高州冼太庙和旧城冼太庙的“冼太诞庆典”、电白的“冼夫人诞辰节”、高州火神庙的“摆醮”、水上社“太平醮”等,而在茂名城乡广泛流传的“年例”活动中,冼夫人更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冼夫人信俗已经融入岭南地方社会生活当中,形成了一种融政治思想、历史文化、民间信仰与习俗为一体的独特文化体系,对岭南民俗文化发展与变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促进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

2014年,冼夫人信俗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项

(排名不分先后顺序,其中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均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年例是粤西鉴江、罗江流域村落中集祭祀、祈祷、欢庆、宴客为一体的民俗活动,清代时已十分流行。据《光绪重修茂名县志》记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

茂名及其所辖县(市、区)城乡、村落,大都盛行做年例,各地年例日期多承袭旧例,集中于每年农历正月起至二月底。年例节庆活动表达了粤西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茂港单人木偶戏因行头小巧简单,一个戏箱可装完,一根扁担即可挑去表演,故民间又称扁担戏,是明万历年间由福建传入粤西的杖头木偶的主要表演形式,历经数百年而传承至今。

电城炒米饼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相传其起源与冼夫人有关,炒米饼被认为曾经是冼夫人军中的军粮。如今,电城炒米饼制作技艺在当地的流传广泛,并与当地民俗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地有儿歌:“凼凼转,菊花圆,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睇龙船。”电城炒米饼制作技艺主要形成于电城镇,并广泛流传到粤西各地以及海南、广西、佛山、中山、江门、肇庆等省市。

在高州,八音锣鼓叫“八音班”,在厅堂表演时也有人称“华堂班”,是一种以打击乐演奏为主的民间艺术,明末清初自闽南传入高州地区。由于乐班的组成人员不多,道具简易轻便,流动性强,易于演出而活跃于高州的镇村,是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简易巡游、演出活动,是高州年例等节庆活动中所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信宜玉雕工艺起源于信宜金垌镇,距今至少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据《信宜县志》记载:“清咸丰六年(1856年)六月,暴雨,德亮围(今金垌)山崩,出玉石,色青绿,少润泽,土人以之制器。”产品主要有玉雕摆件,各种挂牌、挂件、佩饰,各种仿古玉件及实用器皿,已有花色品种达六千多种。

粤西化州市的跳禾楼,相传明末清初从广西传入,并在民间衍化为起源于歌仙刘三妹的传说:当地青年牛哥与云游至此的刘三妹相爱,一起用歌声驱除了虫害,夺得了丰收,村民为纪念歌仙,每于农历六、七月插秧完毕,便择吉日在晒谷场搭起禾楼,唱起禾楼歌,跳起禾楼舞。现主要分布于化州那务、播扬等镇。

相传,化橘红自汉代时开始种植,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在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下逐渐进化而成。明万历《高州府志》载“化橘红唯化州独有”,更被李时珍编入《本草纲目》,明清时期曾被列为宫廷贡品。现化橘红主要在化州的河西、官桥、中垌、合江、那务、平定、文楼、江湖、林尘等一带种植。

茂南单人木偶戏又称扁担戏、木头戏、鬼仔戏,是古代茂名传统戏剧形式之一,也是我省独具特色的民间剧种。“单人木偶戏”历史悠久,是融合表演、戏曲、雕刻艺术为一体的民间传统艺术。因表演方式独特,唱腔独具一格,深受群众的喜爱。

信宜市属于山区,林木竹藤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当地盛产各类竹编器具等,据《信宜县志》记载,信宜竹器编织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清代当地已有竹编加工业。信宜竹编的产品主要是各种生活用具,如米筛、簸箕、谷箩、鸡鸭笼、竹篮等。如今,信宜市所辖各乡镇仍有编织。

拖罗饼是化州地区著名的小吃和土特产,是当地民众中秋节祭拜月神的主要贡品。化州拖罗饼制作技艺源远流长,系化州饮食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其制作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全手工制作,色香味美,外观色泽金黄,形似明月,口感皮脆馅香,令人叫绝。

信宜镇隆飘色又称装色,其历史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民间相传飘色在当地流传近三百年。信宜镇隆飘色活动多以镇隆镇为中心,辐射附近的水口、东镇、北界、丁堡等镇(街道),其影响遍及粤西地区。

缅茄雕刻是微雕艺术,融汇了美术、雕刻、文学、民间工艺制作等元素,是一种精美的、珍稀的艺术品,是高州缅茄雕刻艺人几百年来探索积累的一种独特而精湛的工艺。

高州民间艺人利用高州城西岸村一棵490多年树龄、被誉为“中土无双”的缅茄树的种子进行雕刻,制成印章或精美的工艺品。经过历代传承、改革和发展,缅茄微型雕刻工艺已形成独有的风格,在岭南民间手工艺中独树一帜。

高脚狮,又名高挑狮。相传起源于明末清初,电城镇(原电白县城)武馆师傅马德良,从高耸于官庙屋脊的琉璃小狮子形象获得灵感所始创。

高州木刻画源起唐朝,唐末就有民间艺人刻印红纸墨印年画门神,如鲤鱼跃龙门、福禄寿星、天姬送子等。高州木刻画是在木板上作画,然后用雕刻刀去掉画稿里不需要的部分,版面上留下部分凸起,把这个凸版做模,用纸印刷出来,就成了高州木刻画。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珍珍通讯员曾群芳整理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黎雄(除资料图片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竹编是哪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