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最有代表性的是哪一个花文学作品是什么?

1.2013语文导学新作业七年级上第二课《秋天的怀念》答案

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2.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②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处:“母亲喜欢花……”.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②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 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4.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5.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②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6.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7.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2.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第一单元(浓浓亲情,动人心弦)

1.《散步》—莫怀戚,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本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3.《羚羊木雕》—张之路,著名作家。本文原题为“反悔”。 4.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 《荷叶 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本文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卷,原题作《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 5.《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第二单元(在学习和生活中启迪)

6.《我的老师》—魏巍,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本文节选自《魏巍散文选·我的老师》 7.《在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8.《我的早年生活》—丘吉尔,两度担任英国首相。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 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名族史》等。本文节选自《我的早年生活》。 9.《王几何》—马及时,选自《马及时儿童文学作品选 散文卷·童年旧事》 10.《论语》十二章—《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 并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http://ww w.x kb1.c om

第三单元(亲近自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11.《春》—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著有诗集《雪朝》(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本文选自《朱自清选集》。

12.《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本文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第十四卷。

13.《风雨》—贾平凹,陕西丹凤人。本文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贾平凹卷》。 14.《秋天》—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著有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本文选自《预言》。 15.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人。选自《乐府诗集》。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诗人。选自《全唐诗》。X|k |B | 1 . c|O |m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天净沙,曲牌名【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就像一首很长的歌里的部分小节的名字)注:古代的曲很长,所写的曲牌都是一个很长的一首曲的部分小节的名字】。 第四单元(思考人生,珍爱生命)

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二课《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短篇散文,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选自《史铁生散文自选集》。《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文章主要讲了“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为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气,在她重病缠身,肝病疼得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的情况下,坚持要推“我”去北海公园看菊花。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息,即将离别人世时,心里还挂念着“我”和未成年的妹妹的故事。

文章通过生活中的几件小事,通过在“我”发脾气时,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注意”、“又悄悄的进来”,在“我”同意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时,母亲又“喜出望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等词语和情节的描写,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同情和关爱,说明了母爱的博大深沉、崇高无私,表达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令人感动。

4.七年级练习册上册第二课时史铁生写的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

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

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作者 史铁生(1951-),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1958年如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已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

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主要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法学教授及其夫人》、《老屋小记》、《奶奶的星星》、《来到人间》、《合欢树》、《病隙碎笔》、《命若琴弦》、《原罪·宿命》、《钟声》、《我的丁一之旅》、《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猜法》、《中篇1或短篇4》等。

提问者评价谢谢!评论(40)|557訫碎独恋彵 |四级采纳率46%擅长:网络游戏理工学科文化/艺术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其他13条回答 17:44江湖de爱|四级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

5.《秋天的怀念》阅读答案

(1)“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是”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2)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2.(1)末段划线句子通过对菊花绚丽烂漫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秋天特有的情思,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点情思。划线部分(黄色的花淡雅,海瑟的话高洁,紫红色的话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话开得正烂漫。)

(2)本文在内容上主要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但作者却不以“怀念我的母亲”为题,而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好在哪里?

1,有意的动作,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

母亲身体不好,却不告诉我,我的心情不好,经常向母亲发脾气

2,花代表美好的事物,希望他看花是为了转移他病痛中的痛苦,更是为了让他找到生活的勇气。 母爱无私,母亲永远是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候最爱我,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只表露了三分

3,秋天的怀念并不是说故事发生在秋天,而是我对母亲的怀念和秋天这个季节有共通之处,都是代表了一种惋惜,代表了一种收获母爱,收获生存勇气的信念

6.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课后题 本文的题目有什么内涵,把秋天去掉

“秋天/”这个限定性词语既限定了怀念的时间,也寄寓了思念的氛围。我们民族有一个古老的习俗,在春天人们总是满怀希望地从家出发,踏上追求理想的征程。

秋天则带着一年的收获与喜悦返乡去和亲友团聚,权表孝心,分享成功。如果因为国事缠身、被贬江湖或戌守边地等客观原因,不能返乡与亲友团聚的话,则往往被萧条的秋景引发自己产生凄凉的心情,故此创造出具有浓浓怀念之情的文学作品。

如果去掉“秋天/”这个背景,那么,怀念的情感就会缺乏产生的基础,也难以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舒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舒婷 致橡树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舒婷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预约私奔》、《柏林,一根不发光的羽毛》、《Hi 十七岁》、《今夜你有好心情》、《舒婷诗文自选集》、《舒婷的诗》、《舒婷文集》(三卷)、《当代中国文库精读-舒婷集》、《致橡树》。1、人物简介

舒婷,女,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原名龚佩瑜,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 乡插 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50年代中期,母亲带着她和兄妹三人从漳州回到厦门,被分寄在祖母和外婆家里。舒婷从小随母亲在外婆家长大。

四岁起,外祖父就拿唐诗当儿歌教她念,外婆则娓娓讲述“三国”、“水浒”、“聊斋”哄她上床睡觉。小学三年级,有了一点阅读能力,便开始取五花八门的书籍来看,一直到初中,也因此眼睛越来越坏。

1964年就读于厦门一中,1969年,舒婷在“上 山下 乡”洪流中插 队到闽西山区。1972年,舒婷以自己姨妈的继女身份,被照顾回城。

1979年4月,《诗刊》从《今天》上选发了舒婷的《致橡树》,两个月后,又发表了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这也是一切》。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13年04月28日再次高票当选厦门文联主 席。

舒婷(1952- ),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道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

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

“新诗潮”中的鲜活色彩

在新时期新诗潮跃升的态势中,一批女诗人悄然崛起,以各具特色的诗作,为诗坛带来鲜活的色彩和蓬勃的生面,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舒婷。

舒婷,(1952- ),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 1969年开始创作, 1979年公开发表作品。主要诗集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作品翻译成20多国文字,境外出版5个语种诗集单译本。

一位“油印”派诗人诞生

舒婷乳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厦门人,祖籍泉州。1957年“反右”运动中,父亲被遣送到边远山区劳动改造,和美的家庭因而而破裂,这一切遭遇使她过早体味到人世沧桑。她从小随母亲在厦门外婆家长大。

舒婷6岁读小学时便有了正式学名龚舒婷。到了小学三年级有了一点阅读能力,便开始从大人的书橱里抽取五花八门的书籍来读。延至初中,一直是“小资”情调的批判对象。初中二年级时适逢“文革”爆发,舒婷狂热了半年之后遂成名副其实的逍遥派,悄悄藏在家里手不释卷,接触了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马克·吐温等世界文豪的大量作品。1969年"上山下乡"的洪流席卷而至,她把普希金的诗集打进行装赴闽西太拔公社插队落户。在农村她开始写日记,抄各种中外大诗人的作品,并把写信当作生活的莫大享受,她顺手写下的几首诗竟在知青中流传开来。

20岁那年,舒婷以独生子女为由被照顾回城。在待业期间,她在建筑公司做临时工,干过宣传、统计、炉前工、讲解员、泥水匠。1975年,舒婷正式调织布厂当工人。这一年,她的几首辗转流传的诗,经人介绍给下放永安的老诗人蔡其矫。这位老诗人非常看重舒婷的诗才,在长期通信中,不厌其烦地抄诗送她,几首是强迫她读了聂鲁达、波特莱尔以及许多当代国外有代表性的诗,开阔了她的艺术视野。

1977年,舒婷调至灯泡厂做起了累人的焊锡工,同年,经蔡其矫介绍结识了青年诗人北岛,这件事深刻地影响了她日后的创作,她说"不啻受到一次八级地震"。1978年,舒婷应约在北岛、芒克主编的油印刊物《今天》创刊号上,发表了诗歌《致橡树》和《呵,母亲》,此后,她的诗作多次在《今天》和福建的油印刊物《兰花圃》上出现,成为许多文学青年喜爱的"油印"派诗人之一。

“新诗潮”与传统诗潮的沟和桥

1979年4月和6月, 《诗刊》先后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这也是一切》,引起诗坛的关注。《福建文学》自1980年第2期开始,展开了舒婷诗歌作品的讨论,历时11个月。舒婷无形中成了“新诗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1981年,她的创作在争议中达到高峰期,此后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和福建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诗选》,一时为众多诗歌爱好者和青年读者所争相购买。

1982年,舒婷与诗评家陈仲义结婚并且因孕期不适而搁笔。她的沉寂持续了将近3年时间,于是社会和文坛有了种种猜测,其中有关舒婷创作后劲儿不足的传闻最多。这期间,她收到五、六千封读者来信,这使她不安、感慨。1984年她发表了组诗《你们的名字》,告慰那些关心她的读者。之后,她双陆续发表诗作,数量却不如从前。

1986年她出版了新诗集《会唱歌的鸢尾花》,较前那种美丽忧伤的诗风有了变化。

在“后崛起派”面前沉着应战

80年代年轻的“后崛起派”曾发表"别了,舒婷北岛"的诗歌宣言,舒婷不愿输于年轻人的挑战。她说:“对于年轻的挑战者,我要说,你已经告诉我们,你将要做什么?那么,让我们看看,你做了什么?因为,对于一个诗人,再没有比他作品更雄辩的了”。

1985年以后,舒婷另辟蹊径,将创作精力转入到散文领域。她的散文带着诗的特质与韵味,浪漫感伤、聪颖多思的诗人情怀,在散文写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1988年舒婷出版散文集《心烟》,多为忆往之作,显示了作家散文创作的一种探索走向。

1985年至1989年,舒婷应邀分赴前西德、法国、美国、意大利、荷兰、英国和印度等国家参加了 多种诗会和文化活动,并由法国、前西德、前东德出版了3种诗集译本。她的诗曾被译成外文的有英、德、法、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瑞典、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印度、朝鲜等10多个国家。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76——1979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1982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85年、1996年由《拉萨晚报》和《星星》诗刊社分别发起的“全国十名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投票选举中,舒婷两次入

舒婷女,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四月二十五日(农历)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作家协会一级文学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1957年,父亲被错划为右派,分配到山区,五岁时随母亲住在厦门,长期寄养在外婆家,,964年就读于厦门一中,只念了一年多就遇上“文革”经过半年狂热后,成为一个逍遥派,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1969年下乡到闽西太拔公社,边劳动边开始练习写作,记了大量的日记和随笔。并与朋友们通讯,其间有些诗作在知青中流传。离开山区前,把厚厚几本日记全烧了。返回厦门后,当过八年工人,曾先后干过泥水工、挡纱工、浆洗工、焊锡工等。

1978年在民间刊物《今天》创刊号上发表了诗作《致橡树》,1979年,月号的《诗刊》给予了转载,使该诗成为写作1,年来第一首公开发表的处女作。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其他诗作发表在报刊上,这些诗作在文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为此,《福建文学》自,,,,年第二期起,围绕其诗作展开了长达11个月的讨论,使其成为大陆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1980年,调入福建省文联。1985年应邀参加了西德地平线艺术节,同时访问了法国;1986年应邀去美国举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个人作品朗诵会,并参加了洛杉矾“中美作家第三次会谈”;1987年应邀参加了意大利蒙代罗国际文学发奖仪式及研讨会;1988年,应邀参加了荷兰鹿特丹第十九届国际诗歌节,并顺访了英国;1990年,应邀去印度参加了纪念尼赫鲁诞辰100周年国际诗歌节。

曾先后创作发表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出版过多部诗集。《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6———1979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出版的诗集主要有:《双桅船》(1982年,获全国第一届新诗优秀诗集奖)、《舒婷顾城抒情诗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会唱歌的鸢尾花》(四州文艺出版社,1986年)、《始祖鸟》(海峡文艺出版社,19,,年)。还出版过散文集《心烟》、《活弦》等。以及曾在国外出版过个人单行诗集译本四种,与别人合集两种。其诗歌作品曾先后被瑞典、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印度、韩国、缅甸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译成本地文字发表。

1985年和1986年,在由《拉萨晚报》和《星星》诗刊分别发起的“全国最受欢迎的十名青年诗人”的读者投票选举中,曾两度入选,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十名青年诗人之一。

舒婷是什么诗派的代表人物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祖籍福建泉州,原名龚佩瑜,后改名龚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作家。历任福建省文联、作协副主席。厦门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第六、七、八届主席团委员;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代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福建省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第九届常委。

舒婷出生时,祖父循族谱“佩”字辈,为其起名叫“龚佩瑜”,瑜是美玉,佩戴美玉的意思。舒婷在上幼儿园时,母亲嫌这个名字不谐音,于是改名为龚舒婷。《诗刊》刊用她的第一首诗《致橡树》时沿用“舒婷”,如此舒婷便成了她的笔名。

著名女诗人舒婷的资料介绍

舒 婷,当代著名女诗人 ,朦胧诗派代表之一。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她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意蕴深厚而不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使许多诗失却传统的明朗色彩,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氛围。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并被编入选入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和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真水无香》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授奖”。另《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 节选自沪教版六年级下的语文教材,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孩提时代的人的心声。

舒婷诗歌特有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如她对爱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人生的苦难的体悟,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用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流水线》《神女峰》《会唱歌的鸢尾花》《一种演奏风格:舒婷自选诗集》(诗集,作家出版社,2009)《很是惭愧,父亲》等。

通过古典与现代,融会素直与曲婉,深入时代与人生的潜流,找寻个我生命经验和群体情愫的契合而直启社会心理潮汐之触点:现实感伤,情志追怀,理想诉求,于清隽蕴藉之诗意境界,传达她独自深入的灵魂的歌吟,和被这歌吟洗亮了的诗性人生——传统面影与现代气质的完美融合,常态写作与个在探求的经典体现。

一九六九年,我与我的同代人一起,将英语课本(我的上大学的梦)和《普希金诗抄》打进我的背包,在撕裂人心的汽笛声中,走向异乡。月台上、车厢内一片哭声。我凝视着远山的轮廓,心想,十二月革命党人走向流放地时一定不哭的。我要在那里上完高尔基的“大学”。

生活不断教训了我的天真。然而这个人间大学给予我的知识远远胜过任何挂匾的'学院。

挤在破旧的祠庙中,我听过吉他悒郁的乡思;坐在月色朦胧的沙渚上,我和伙伴们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躺在芬芳的稻草堆里,听着远处冷冷的犬吠,泪水无声地流着……再艰难的日子都有它无限留恋的地方。我曾像我的伙伴那样,从一个山村走到另一个山村,受到各知青点的接待。我所看到和听到的故事,那些熟悉而又遥远的面影,星星一样密布在我记忆的天空。我曾经发誓要写一部艾芜的《南行记》那样的东西,为被牺牲的整整一代人作证。

——舒婷《生活、书籍与诗》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舒婷简介及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舒婷,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漳州龙海),生长在厦门。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道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1985年,应邀访问西德,法国.1986年,应邀去美国举行个人作品朗诵会.1987年,应邀出访意大利.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

——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

不是一切失却都无法补偿;

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

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都可以踩在脚下,烂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泪血印,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站在我的肩上,亲爱的——

发出渴血的,阴沉沉的威胁,

浪花举起尖利的小爪子,

千百次把我的伤口撕裂。

编着按:近期,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新书《方卫平儿童文学随笔》出版。全书收入作者数十年来发表的一些随笔、散记类的文字;作者以亲历者的视角来讲述,内容既有对当代儿童文学重要人物和事件的记录,也有对当代儿童文学多维度的思考;展现了一位有学养的理论研究者对儿童文学的思考与见解,既有专业的眼光,又充满理论文章难得一见的人情味;对于儿童文学的创作者、研究者、爱好者、儿童读物从业人员以及都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尚学宁波”特邀方卫平教授精选集内文章数篇,将陆续和大家共享。

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儿童学会“听话”,而是为了教给童年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各种本真价值。我们的教育者要学会理解这些作品的儿童观,学会从中读解出那个最有价值的关于童年的讯息。这实际上是一切儿童文学阅读和教学的起点。

1985年7月,在背靠螺峰山麓、侧倚翠湖的昆明连云宾馆召开的全国儿童文学理论规划会议上,我第一次见到陈伯吹先生。那一年伯吹先生已是79岁高龄的老人。昆明的夏日,气候凉爽宜人,伯吹老人着一件白色长袖衬衣,领口、袖口总是扣得严严实实。老人家身材不高,慈眉善目,儒雅谦和,一派大家风范。会上会下,我的眼神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追随着他的身影,并且也跟着大家一起,称呼伯吹先生“陈伯老”。此后十来年间,几乎每一年,我都会有机会在各种会议上见到他,并曾数次到位于延安西路上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到位于瑞金路上的陈伯吹先生家中去拜访他。当然,在我的记忆中,最令我个人感到难忘的一件事,是1988年前后与陈伯吹先生之间的那场“笔战”。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儿童文学界经历了一个至今仍然十分令人难忘的发展时期:一批中青年作家陆续登场,创作思想日趋活跃;一些艺术“禁区”渐次被冲破,《弓》《勇敢理发店》《今夜月儿明》《我要我的雕刻刀》《独船》《鱼幻》《走在路上》《那神奇的颜色》等不少带着新的审美气息和追求的作品纷纷涌现。在这样的变化面前,儿童文学界人们的反应是复杂的,或激动赞赏,或困惑反对……现在回想起来,结合那时候的文学语境,这些现象的出现应该说都是十分自然的。

我那时20多岁,属于“新潮”儿童文学探索的赞成者、鼓掌派。1987年6月初,我在上海的《解放日报》上读到了陈伯吹先生言词犀利的《卫护儿童文学的纯洁性》一文。伯吹先生在那篇文章中首先带过这样一句话:“近年来,儿童文学领域里涌现了不少好作品,其主流应该说是好的”,随后笔锋一转,转入正题说:“但也无可讳言,儿童文学中的某些作品,特别是某些年轻作者的作品,也发现了一些错误倾向。如居然面对情窦未开的少年儿童拔苗助长式地描写爱情的萌芽,宣扬所谓少男少女的朦胧爱情。性态文学虽未敢大胆进门,而荒诞的武侠小说则早已沾上了边”。对此,伯吹先生都视之为“如此不正经低调”的创作。他还愤愤不平地写道:“令人最是难以容忍的,还将‘五爱品德’,‘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德、智、体、美、群等等的题材,逼入冷宫,蒙上了‘过时货’、‘老古董’的恶名。一些人公然宣称由于作品重视教育性,就束缚破坏了文学的艺术性。其然乎?其不然乎?”

这一年的岁末,我在阅读了伯吹先生晚近的其他一些文章后,写下了《近年来儿童文学发展态势之我见——兼与陈伯吹先生商榷》一文。我在文章中说,“陈先生是我所尊敬的老作家,但陈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所发表的对于近年来儿童文学创作的某些见解,却是我不能同意的”,并认为,当代“不少儿童文学作家确实开始不满于把儿童文学作品简单地当作某种伦理道德规范或优秀品质的笨拙的文学图解和灌输工具,也不满足于仅仅提供某些榜样和偶像供读者效仿,而是希望建立起自觉自由的审美意识,通过创作具有较高艺术品位的作品来发挥文学应有的审美教育功能,一句话,就是希望把儿童文学从天真而呆板的劝善文学、说教文学还原为真正的审美的文学。”。该文不久以后发表在了1988年第3期的《百家》杂志上。几乎与此同时,《儿童文学研究》也在1988年第4期上发表了刘绪源先生的《对一种传统儿童文学观的批评》一文。两篇文章分别从当代儿童文学思潮发展、儿童文学观的建构等角度,对伯吹先生的观点进行了讨论。拙文发表后,发行量颇大的《报刊文摘》以《方卫平与陈伯吹针锋相对》这样一个颇有些夸张的标题摘登了其中的一些观点。影响很大的《新华文摘》则转载了刘绪源的文章。这场“笔战”,一度成了八十年代末儿童文学界一个不大不小的“事件”。

留在我记忆中并让我今天仍然感到震撼的并不是那场“笔战”中的观点及其碰撞,而是伯吹先生面对青年人的质询和商榷时所表现出的学术宽容和前辈风范。当时,《新民晚报》曾对这一“事件”有过关注,发表了记者林伟平撰写的一则综述性的报道。报道中特别提到,陈伯吹先生对年轻人的批评抱持一种欢迎的态度。不久,该报又发表了杂文家林放(赵超构老)先生的文章《向伯吹老人致意》。林放先生除了赞赏伯吹老人的长者气度和品格之外,还特别写道:我也要对两位青年人表示敬意。俗话说,“有理可以打太公”,真理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以林放先生的经历和阅历,我知道他的“致意”举动背后,一定是携带着许多鲜活的历史内容和内心感慨的。

对我来说,那场争鸣事件也已经成为我个人在80年代后期一次难忘的学术经历,成为我个人在今天缅怀伯吹先生时,心底深处必然要泛起的一种特殊的经验和记忆。当我在历史的长河与背景中去回顾这一事件时,我真的会有一种记忆的震撼。因为,在漫长的儿童文学生涯中,陈伯吹先生曾经不止一次地成为不幸社会生活的蒙难者,或者成为学术暴力事件的被冤屈者。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他以八旬高龄,宽容地回应和对待年轻人的挑战和商榷时,他已经以自己的仁爱和大度,为一段漫长的儿童文学历史,为改善我们偏狭的学术意识形态,为一个可能的学术清明时代的到来,给出了一个别致的注脚,提供了一个诱人的方向。

1994年秋天,我带着出版不久的拙著《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去伯吹老人府上拜访。老人除了还赠自己的著作之外,还很爽快地答应了为我拟写作的一部新书题写书名的请求。

回到金华不多日,我就收到了伯吹先生题写的书名。老人还附信说,书名题写了两幅,一为竖式,一为横式,以方便你挑选……

我想,陈伯吹先生留下的,不仅有他一生儿童文学活动所创造的文论和作品,还有他的长者风范和道德文章。

方卫平,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近年出版有《童年写作的重量》《儿童文学教程》《儿童文学的中国想象——新世纪儿童文学艺术发展论》《中国儿童文学四十年》(中英双语版)、《方卫平学术文存》(共10卷)等著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秋天最有代表性的是哪一个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