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手续费热点问答哪里看?

股指期货热点问答_5、全球GDP前20位的国家唯独中国没股指期.._米花在线书库
股指期货热点问答_5、全球GDP前20位的国家唯独中国没股指期..
/书籍可以打开心灵的窗户,书籍是人类的最好朋友,阅读让您开阔眼界,开拓思维,精彩的图书可以启迪智慧,让米花在线书库成为您的好朋友吧!/
按照2006年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前20位的国家或地区唯独中国大陆还没有上市股指期货(见表4)。
表42006年全球GDP排名前20位及其股指期货开设时间
国家或地区股指期货推出时间
9加拿大日d米d花d在d线d书d库d&http://bOok.mIhUA.nEt
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开设了股指期货,主要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也逐步推出了股指期货,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很好的风险对冲工具。
即使与中国市场情况类似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近几年也成功地推出了股指期货。例如,印度日开设S&PCNXNifty50股指期货,墨西哥日上市股指期货,日上市股指期权,土耳其日上市股指期货,市场都实现了平稳发展。
另外,近年被资本市场追捧的“金砖四国”(Bricks)——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也唯独中国大陆尚未推出股指期货。
AllisonHolland和AnneFremaultVila(1997)对伦敦国际金融期货及期权交易所(LIFFE)中成功的金融期货品种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现货市场规模与期货合约交易量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非常显著。也就是说,当股票市场规模较大的时候,股指期货就有了发展的条件。
我国目前的市场规模和经济规模已经大于一些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开设股指期货时的水平。特别是2006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转折性变化,股票总市值跻身全球大市值行列。如此庞大的经济体,却没有股指期货市场,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目前,沪深300指数样本股的代表性已经很强,达到了国际成熟市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分股的市值覆盖率水平。从长远看,我国股票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庞大的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规模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如此庞大的资本市场,需要股指期货作为有效的避险工具,以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用户名:密码:
书籍人气榜
重启:后危机时代如何...
作者:理查德•佛罗里达
简介: 经济危机重启下一轮繁荣?这种说法或许让你无比困惑。但...
停在最好的时光里
作者:潘晓婷
简介:停在最好的时光里》是时尚女神、九球天后、世界冠军潘晓婷首部随...
有钱人穷的时候都在做...
作者:克丽丝特尔•佩因
简介:在那些贫穷的日子里,本书作者克丽丝特尔•佩因翻阅了上千位...
当前位置: &
15 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有什么重大差异?
  在我国,大家对交易所内交易股票非常熟悉,因此一提到金融衍生品,总不由自主地和场内交易画上等号,很多人甚至觉得股指期货就等于金融衍生品。事实上,当我们提到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时候,其实是隐含着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两个不同市场上的交易。场内交易就是在交易所进行的有组织的集中交易,比如说股指期货交易就是场内交易,大家都向一个(交易所提供的)特定的系统同时报价,由系统撮合成交。场外交易通常是指金融机构对自行发售产品进行的一对一交易,交易双方直接讨价还价确定成交价格。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大多属于场外交易。在场外市场,交易商通过电话及电脑网络,而不是交易所的系统进行交易。
  尽管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的产品大多同属金融衍生品,二者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交易规模也均增长迅速,但场内与场外衍生品市场在产品设计、市场定价、风险管理、市场监管及运行等诸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
  场外衍生品市场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远远大于场内市场
  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结果,截至2008年6月,场外衍生品的名义价值达683.73万亿美元,较2007年12月的596万亿美元增长14.85%,市场规模和产品种类远远大于场内衍生品市场。
  场外利率类衍生品占绝对比重,场内股权类衍生品占绝对比重
  从产品结构上看,场外衍生品和场内衍生品市场也存在重大差异。
  在场外衍生品市场,截至2007年底的名义价值为596万亿美元,其中利率类衍生品的名义价值达到了393.14万亿美元,占比高达65.99%,而股权类的名义价值仅为8.508万亿美元,占比仅为1.43%(见表10)。
  2007年,全球场内衍生品交易量总计151.87亿张合约。其中金融期货、期权交易量达到了137.84亿张合约,占全球场内衍生品交易量的比重达到了90.76%;而金融期货、期权中,股指期货、期权交易量达到了55.168亿张合约,占全球场内衍生品交易量的比重达到了36.33%,占全球金融期货、期权交易量的比重达到了40.02%;单只股票期货、期权交易量达到了40.919亿张合约,占全球场内衍生品交易量的比重为26.94%,占全球金融期货、期权交易量的比重为29.69%。两者合计达到了73.3044亿张合约,占全球场内衍生品交易量的比重达到了63.6%,占全球金融期货、期权交易量的比重达到了70.21%。可见,在场内衍生品市场,股权类产品占绝对优势。
  场外衍生品市场定价更加个性化,场内衍生品市场定价更加规范化
  在定价方面,为了满足个性化需求,场外衍生品交易多为协商确定,“量身定做”使得产品结构复杂多样,也使得产品流动性不高,导致产品较难正确估值,信用衍生品就属此类。美国次货危机前,不少保险公司参与大量以债务担保债券(CDO)为基础资产的信用违约互换产品交易。随着危机全面爆发,保险公司面临亏损,如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2007年第四季度巨亏52.9亿美元。
  场内衍生产品则多数属标准化合约,产品结构简单,集中报价的方式使其定价更加规范,估值公允且流动性好。例如,股指期货价格是汇集了市场各方的意见撮合而成的,并且其理论上的内在价值都可以通过既定的模型精确算得,不存在计算方法上的差异。定价透明且精确是股指期货风险管理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之一。
  和场内市场相比,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宽松
  场内与场外衍生品交易接受的市场监管也不同。由于场外衍生品交易是由交易双方通过直接协商来决定,双方以信用担保或者交纳一定保证金担保履约,监管环境较为宽松。以英国与美国为例,两国均没有单独的立法来规范场外衍生品交易,仅依靠行业自律。不少场外衍生品组织发布了场外衍生品交易的标准化协议。例如,国际互换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发布了衍生品交易主协议。主协议规定了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事件及终止条款,确定了双方应遵守的市场惯例。主协议与就交易特定条款而签订的确认函,共同构成对双方有约束力的合约。由于监管环境宽松,场外衍生品交易的违约风险较大。近年来发生的包括次贷危机在内的重大风险事件,都与场外衍生品市场有一定关系。
  场内交易则不同。以股指期货为例,股指期货交易必须接受交易所规范的市场监管,确保股指期货的正常交易和结算得到保障。目前,世界多数股指期货交易所均建立起比较规范、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通常包括价格限制制度、保证金制度、当日无负债结算、强行平仓及大户报告制度等。价格限制制度的设置主要是防止市场出现非理性波动。尽管也有交易所不限制股指期货价格波动,但一般会采取其他措施进行监管,如香港交易所通过合理的保证金水平以及完善的保证金追缴制度来应对期货价格的异常波动。当日无负债结算和强行平仓的设置,则有助于抑制股指期货结算风险的积累、蔓延,防止违约事件发生。
  通过上述几方面的比较,我们发现,场内衍生品多数属于流动性强且产品结构简单的标准化合约,产品容易进行正确估值,而且场内衍生品市场通常具有规范的市场监管。可以说,场内衍生品交易比场外更加透明,但场外市场可以提供更多个性化产品与服务,比场内交易更加灵活。因此,场内与场外市场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两类市场的共同发展,可以更深层次满足市场投资和保值需求。      该商品图片为网友上传的晒单图片,仅供参考,因购买时间或批次不同,实际购买的商品可能与此图片不一致。
正在加载中...
京品评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指期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