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成熟季节的消费与季节是什么时候

华北平原小麦播种季节 是什么时候呀?_百度知道
华北平原小麦播种季节 是什么时候呀?
我有更好的答案
华北小麦冬小麦为主,每年9-10月份播种,于次年5--6月份收获。
华北平原是冬小麦,冬小麦秋季八九月播种,第二年五月初收获
冬小麦,秋天播种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华北平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数据定制流程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中国小麦消费现状及趋势分析
status of wheat consumption and its trend in china
下载积分:3000
内容提示:中国小麦消费现状及趋势分析
status of wheat consumption and its trend in china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04:36:1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中国小麦消费现状及趋势分析
status of wheat consum
官方公共微信生产季节是什么?冬小麦较之春小麦生产季节更长还是更短?_百度知道
生产季节是什么?冬小麦较之春小麦生产季节更长还是更短?
提问者采纳
生长季节就是指植物或农作物适宜的生长时间段,主要指标就是气候因子。冬小麦(200多天)的生长季节较春小麦(90多天)的要长。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春小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未来国内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高营养的面粉产品、主食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在市场需求推动以及政策引导下,国内麦面产业链各环节仍将继续整合,产业链主体将进一步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产业链整合中破陈出新,经营主体机遇与挑战并存。面粉加工企业应洞悉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从盲目扩大规模、恶性竞争的经营模式逐渐转到抓质量、重研发、上档次、重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上来。2015年因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格局低迷、内外价差倒挂等因素制约,国内麦面产业链各环节经营主体生存艰难。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小麦生产、流通以及消费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麦面产业链各环节经营主体趋于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产业链整合中破陈出新,机遇与挑战并存。1.经济增长乏力,加剧产业困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GDP增速进一步放缓,7%的增速创下历史低点;传统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增速都有放缓的迹象,这是导致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主要原因。多年来国内依靠投资支撑经济增长,投资增长会造成新的供给,而新的供给要靠新的消费消化掉;如果没有消费提供支撑,投资就可能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产能闲置甚至过剩、产品积压、效益下降。中国9月财新制造业PMI初值降至47%,创6年半新低;9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8%,降至临界点下方,表明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当前国内经济仍处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过程中,受外需持续低迷、国内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和人口增长减慢等因素影响,国内需求结构从以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对传统商品的需求萎缩,与之对应的产业产能出现相对过剩,有的甚至绝对过剩,去产能将是今后两三年的重要任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 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世界经济2015年的增速为3.1%,创2009年以来的新低,2016年的增速将达到3.6%;中国经济2015年的增速为6.8%,2016年的增速将进一步下滑至6.3%。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使得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加大了企业的生存难度,这也促使产业加快转型。2.消费需求增速放缓,结构升级促消费由量重质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增速放慢以及前些年消费透支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当前国内消费增速也呈放缓趋势。2014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0%,增速比2013年回落1.1个百分点。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消费总支出中,生存型消费占比不断减小,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占比逐渐增加。国内居民膳食结构已由数量温饱型向质量营养型转变,消费结构升级将使得国内居民由以往的注重“数量”转变为更注重“质量”,食物消费结构发生重要变化。总的趋势是从低层次消费转向高层次消费,消费的农产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对加工食品以及其他高价值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消费的附加值增加。早期的农产品消费增长主要侧重于数量,后期的农产品消费增长更加注重质量、花色、品种、品牌,但增长速度会有所放慢,国内居民小麦口粮消费与粮食消费总量均在下降。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年,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由262公斤下降到164公斤,其中小麦消费也由80公斤下降到52.33公斤。1.小麦政策:麦价走势脱离供需,托市收购仍将延续 (1)政策库存高企难销,麦市供需格局趋于宽松在托市收购政策的支持下,在国内小麦产量连年丰产的同时,小麦价格持续多年上涨。年,国内小麦总产从9195万吨增加到1.26万吨,增产3405万吨;年小麦产量连续超过1亿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夏粮面积约4.15亿亩,比上年增加166万亩;夏粮总产量2821亿斤,比上年增加89亿斤,增长3.3%;其中冬小麦产量2472亿斤,增产71亿斤。自2006年国内主产区启动小麦托市收购预案以来,年(除2011年未启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6个小麦主产区启动托市收购政策,累计收购托市小麦数量约2.53亿吨,约占其间小麦产量的22%。其中,河南托市小麦收购总量约1.26亿吨,安徽约4600万吨,江苏4250万吨,山东1560万吨,河北1350万吨,湖北约960万吨。政策性大量收购及托市收购底价连年上提,使得国内小麦市场价格脱离其自身供需持续走高,这也导致“麦强面弱”格局持续,政策性收购价格持续上提引发“天花板”效应,形成多重“粮价倒挂”现象。但随着政策性粮源数量高企且难消,政策对麦价的支撑作用明显减弱。近几年饲用小麦“井喷式”增长熄火,加之因行业产能过剩导致行业整合,制粉小麦加工需求增速放缓,在国内小麦产量持续性增产的情况下,国内小麦市场供需格局趋于宽松。2015年以来,国内小麦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下行趋势,尤其是自5月下旬夏粮收购以来,新麦市场收购价持续低于托市收购价,“买方”市场氛围浓厚。截至2015年9月底,国产普通小麦南方销区到港价元/吨,相比之下,12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到国内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元/吨,国产小麦价格持续高于国际小麦。受国内外价格倒挂、需求拉动等因素影响,2014年国内粮食(谷物)进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进口量达1951.6万吨,同比增长33.8%,净进口1874.7万吨,同比增长四成。粮食进口结构出现三大主粮进口总量减少和玉米替代品进口大幅增加两个新特征。海关数据显示,月份国内进口小麦数量为297.2022万吨,进口小麦平均单价323.87美元/吨;月国内进口小麦203.929万吨,自5月份以来,国内小麦进口量已连续4个月大幅增加。国内粮食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怪象,不但造成国产粮食的严重滞销,而且在进口廉价粮食冲击下,国内粮食库存居高不下。这一状况是粮食高价格、高产量、高收购量 和消费进入新常态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当前国内小麦市场来看,国家政策性粮源拍卖已成常态,但对于充足的临储投放而言,成交却显得相对低迷,高库存粮源消化不畅。(2)托市收购仍将延续,政策弱化提价效应在国内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速推进,粮食贸易全球化、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国内粮食市场运行的各种矛盾交织累积,集中表现为粮食供求总量紧平衡与部分品种阶段性过剩、托市价格面临双重挤压与保护粮农利益、适度利用国际粮食资源与进口粮食冲击国内市场等三个方面的矛盾。根据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经验,没有一个高效的市场价格信号系统,“看不见的手”就不能有效发挥调节作用。自2006年国内主产区实行小麦政策性收购以来,国内粮食价格机制则是政府通过指令性手段,强制市场需求曲线右移,把偏低的市场粮价拉至保护价位,人为放大了市场需求,弱化了价格所固有的引导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的自动调节功能,导致粮食供给结构性过剩,品种单一、价格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国内主产区小麦最低收购价启动后,托市价基本上成了收购最高价。加工企业、贸易商等市场主体入市收购谨慎,“政策市”特征明显,市场机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在国内小麦价格“天花板”和生产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下,单纯依靠敞开收购、提高托市收购价格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空间越来越小。2014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明确了“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的改革方向。日~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强化金融服务;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2014年棉花、大豆退出政策收购,2015年油菜籽收储逐步实现市场化。2015年国家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但国家临时存储玉米7年来收储价格首次下调,且大幅下调220~260元/吨,至2000元 /吨(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临储价格水平尽量贴近市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粮食价格回归市场。2015年7月,农业部公布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480号建议答复摘要》显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有关要求,立足我国国情、农情,按照“突出重点、有保有放”的原则,对不同品种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对于稻谷、小麦两个口粮品种,应继续坚持最低收购价,但要改变价格刚性上调的市场预期,以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弱化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收入”功能,减少农民增收对粮食市场价格上涨的过度依赖,同时统筹运用好价格支持和补贴两个手段,保护农民利益。2.小麦生产:土地流转引发生产变革,小麦品种结构矛盾凸显(1)土地流转进程加快,生产进一步规模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指出,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截至2014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4.03亿亩,比2013年增长18.3%,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0.4%;全国共有2.3亿多农户承包了近13.3亿亩耕地,占农村集体耕地的92.8%,签订承包合同2.21亿份,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06亿份;全国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农户数超过341万户,家庭农场超过87万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29万家,龙头企业超过12万家,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15万个。农村土地流转加速的背后,是国内农业告别几千年小农经济步入规模化、现代化的现实,我国农业步入规模经营新常态。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留守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可以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同年农业部在安徽省蚌埠市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力争在3年内,选择100个试点县,每个县根据农业产业分布选择2~3个主导产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而且具有规模经营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较好经营效益。确立土地流转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制度,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营造职业农民存在和生成的基础。传统的以家庭为单元的小农生产方式,正逐步被以职业农民为代表的规模化生产所取代。(2)小麦生产应量质并重,优质麦市场潜力大农业部首次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报告预测,未来10年,国内小麦生产将主动调优,产需基本平衡;2024年预计为3.52亿亩,但单产进一步提高,预计2024年将达到367公斤/亩,比2014年增加18公斤/亩;预计2024年小麦产量将达12931万吨,比2014年增长2.5%。整体来看,目前国内小麦种植和市场需求没有形成有效对接,虽然国内小麦总产量庞大,但由于国内优质小麦种植较为分散,加之农民收获小麦时做不到分品种专收专放,符合面粉加工企业采购标准的不多。品种结构性矛盾困扰面粉加工企业,弱筋小麦与强筋小麦供应偏紧,且品质仍有待提升。据农业部对18个小麦生产省、735个小麦样品、227个品种的检测鉴评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小麦品质仍以中强筋类小麦为主,其蒸煮品质优良的小麦比重达到50%以上。根据会议通过的2014中国小麦质量报告结果看,2014年我国小麦中强筋和中筋类样品的达标比例分别达到6%和35%,而强筋和弱筋类小麦比例相对偏少,样品达标比例分别只有2%和不足1%。由于“政策市”导致小麦优质优价未充分体现,农民更倾向于以高产为主要目标,忽略了专用小麦的品质,导致所生产的专用小麦品质低下。目前国内已形成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和大兴安岭沿麓三大优质专用小麦产区,其中黄淮海麦区是国内最大的中强筋小麦生产基地,主要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大部、江苏和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山西中南部等;长江中下游主要包括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湖北北部、河南南部等地区,是优质弱筋小麦生产的重点区域;大兴安岭沿麓是优质硬红春小麦主产区。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饼干、糕点的消费量将有很大增长,国内弱筋面粉产需矛盾突出,进口依赖性强的问题始终制约着产业下游面粉工业和烘焙、速冻食品工业的发展。近年来,河南淮滨县利用独特的弱筋小麦种植优势,提出“弱麦强县、食品惠民”的战略,以打造“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为目标,实施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创新种植模式,拓展加工深度,提升产品品位,扩大淮滨弱筋小麦产业在全国的影响 力,促进了淮滨弱筋小麦产业的崛起。为扩大种植规模,2014年淮滨县出台了《淮滨县年弱筋小麦生产指导意见》,制定整村推进加市场引导、农技服务加订单跟进等措施,推广弱筋小麦50万亩。目前全县拥有弱筋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10余家,累计带动农户10余万户,种植面积50万亩(整村化推进12万亩,市场化引导38万亩),年总产量20万吨,农业产值已突破4亿元。3.小麦流通:产业低迷、供需宽松挤压市场空间,麦市贸易需转向精细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印发的《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年)》指出,全面提升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守住“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粮食流通工作底线,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粮食流通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国内小麦生产的区域性和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小麦的跨区域流通成为必然;生产区域的集中化,更进一步加大了跨区域流通量。目前,国内小麦流通渠道中的流通主体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国有粮食企业仍是小麦购销的主渠道,但在小麦流通改革和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粮食企业却未能转变思维和体制,没能很好地充当小麦流通主渠道的角色。由于国内小麦市场供需宽松,且产业低迷,使得小麦市场贸易空间大为压缩,用粮企业基本采取以产定购策略,而贸易商、粮库作为小麦流通主体,为规避市场经营风险,基本采取以销定购策略。与此同时,产业链两端经营主体单体呈现规模化,进一步压缩流通企业的生存空间,生产者与加工企业议价权明显增强,粮库、粮食贸易商议价能力明显下降。自2014年10月以来,在终端需求疲软且国家临储小麦持续供给市场的情况下,国内小麦市场行情整体呈现下行趋势,小麦市场贸易空被大幅挤压,购销活跃度同比下降。粮库、粮食贸易商小麦贸易利润每吨不足10元,粮食经纪人、小型贸易商今年夏粮收购期间因囤积销售亏损严重。政策性粮源收储企业面临出库难,通过降低或减免出库费用方式加大出库力度,但效果不佳。国家临储小麦库存数量高企且持续投放,对小麦市场行情走势产生了较大的压力,直接影响了粮食经营主体市场贸易的积极性。在加工行业因微利甚至亏损拼“成本”的格局下,国内小麦市场面临的“两板效应”(地板和天花板)加大了粮食贸易商、粮库的经营风险和经营难度。随着国内小麦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小麦贸易中间商的市场空间将日益萎缩,甚至难以持续经营,这意味着以小麦贸易为主营业务的中间商必须迅速转变传统业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市场发展空间。粮食生产主体的转变,在给粮食贸易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粮食贸易商相较于粮食生产者,更了解下游加工企业对粮食品种以及品质的要求,粮食贸易商可深入粮食主产区,结合其气候、土壤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引导粮食生产者种植更有市场前景的品种,主动融入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与种粮农户特别是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结成经营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在服务“三农”过程中,赢得行业发展新契机。在当前产业低迷、经营空间狭窄的情况下,粮食贸易商需“量”与“质”并举,做细品种提升附加价值。未来粮食流通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战略调整,可以考虑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经营,形成相对集中的粮食市场主体,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市场价格形成中发挥影响力,更好地掌控粮源,巩固扩大市场销售渠道,提高流通效率;也可以从粮食产业链服务上做文章,围绕产业链的两端呈现单体规模扩大、行业集中度提高态势所带来的机遇,结合企业自身优势,调整经营思路,成为粮食产业链的专业服务商。4.小麦加工:产业整合减缓面粉增速,加工业痛苦中转型(1)面粉企业数量呈下降趋势,产业集聚态势凸显当前国内小麦加工业正在经历局部市场饱和以及结构性产能消化期,承受着价格“天花板”和成本高企的“地板”双重挤压。国内小麦粉产量的增长难以抵消产能增长,这也使得在小麦粉总量增长的情况下,面粉加工企业的生存格局不容乐观。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小麦粉产量由年的年均19%~20%的增速下降至不足5%;月国内累计小麦粉产量9189.55万吨,同比增长2.8%,上年同期增速为3.78%。2014年国内面粉加工企业加工1吨面粉的平均利润不到20元/吨,而这其中,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利润相对较好,相比之下,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尤其是民用粉加工企业则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15年以来,国内面粉加工行业困难重重,不仅中小型加工企业经营难以为继,逐步退出市场竞争,大型加工企业也相继出现销量下降、利润下滑的现象,下游产品销售难度较大。由于加工行业整合,面粉加工企业生存环境艰难,面临两难处境,面对生产成本高企、下游产品(尤其是普通粉)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情况,提价丢市场将会更早地从市场竞争中淘汰出局;不提价则在“温水煮青蛙”的持续亏损中煎熬。面粉加工企业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愈发凸显,一场以拼资金、拼技术、拼管理、拼物流为象征的综合实力较量正在向深处发展。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2014年底,国内规模以上小麦加工企业数量为3200家,年处理小麦能力达到2.2亿吨。随着国内面粉加工行业整合的推进,面粉加工企业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单体规模进一步扩大。据统计,与2012年相比,2013年面粉加工企业数量同比下降1.3%,生产能力增长6.9%。其中,日处理400吨以上的企业由2012年的386个、生产能力10750万吨,和占总能力20303万吨的52.9%,分别增加到2013年的690个、12285万吨和56.5%。国内小麦加工逐步向原料产区、重点销区以及重要物流节点集中,小麦粉重点生产区域集中在以豫、鲁、皖、苏、冀为代表的华中和华东地区,2014年上述5省小麦粉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1.6%,区域集中度处于高水平。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年)指出,到2020年,淘汰小麦加工产能1500万吨;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依托大型加工龙头企业、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和粮食战略装(卸)车点,加强粮食综合加工、仓储、物流、质检、信息处理等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粮食加工园区;引导加工企业向粮食加工园区集聚,促进上、下游关联企业专业化协作配套,培育产业集群,推进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培育若干个年处理小麦15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2)需求放缓加剧粉企竞争,专用粉需求有潜力国内人口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及消费结构升级等从各个方面减缓了制粉需求的增速。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人口增速由2000年以来的两位数增长下降为2006年以来的5‰左右;全国农村居民直接消费的口粮总量将由“十三五”初期的大约1亿吨下降到2020年的大约7000万吨。目前国内的面粉消费仍主要为挂面、馒头和饺子等,这一层面的面粉主要是价格竞争,食品专用面粉的产量不到面粉总量的20%。国内小麦产量的90%左右加工成面粉,然后加工成各类食品。焙烤工业制品包括面包、饼干、糕点等面粉用量约占6.8%;方便 面面粉用量约占4.5%;挂面面粉用量约占4.0%;速冻食品面粉用量约占4.0%;餐饮业面粉用量约占1.2%;而馒头、包子、水饺等主食食品面粉用量约占70%。近年来,国内专用粉的品种和产量逐步扩大,面制主食品工业化的开发快速发展,小麦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方兴未艾,小麦粉的营养和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年)指出,重点发展适合传统食品专用粉,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我国面粉工业将以安全、营养、方便、专用型产品为发展方向,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优、新、特产品比重,重点发展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蒸煮类、速冻类、油炸类食品专用粉,满足饮食和传统主食品工业化需求;到2020年,专用粉品种达到50个以上,产量在小麦粉总量比重中达到40%以上。5.食品销售增速放缓,食品安全备受关注(1)“生产导向”转为“消费导向”,行业趋于规模化特色化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全国大型零售企业食品饮料市场2014年度监测报告》指出,2014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粮油、食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3%,创200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在食品销售增速连续4年放缓的背景下,国内食品市场面临深度调整。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食品工业总产值10.8万亿元,增速7.8%,这已是连续3年增速回落;2015年上半年国内食品制造行业收入增速继续下滑,同比增速仅有6.6%。目前食品工业领域的“十三五”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十三五”期间,国内食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将加快,产业将进一步整合集聚。目前在国内食品加工业中,大中型企业已占到50%以上。2014年全国方便面及其他食品制造行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825.69亿元,同比增长5.29%,低于全国食品工业7.8%平均增速2.5个百分点;2015年上半年,全国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行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65.31亿元,同比增长8.84%,利润增长率低于食品行业的整体水平。方便面市场持续衰退,冷冻冷藏食品、挂面增速低于预期。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方便面销售已连续4年下滑,行业发展陷入困局。其中,2014年全国原有的28家方便面企业中剩下的22家有9家销售额下跌,全行业产量下跌10.6%,销售额下跌7.9%。而排在前四位的企业中,康师傅、今麦郎销售额分别下滑3.45%、48.18%;康师傅、白象、今麦郎销售量分别下滑2.5%、12.87%、37.7%。当前市场上主要有康师傅、统一、华龙、白象、日清等强势品牌,而作为低端产品的小厂家在市场上日渐式微,寡头竞争初露端倪,中小企业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风险,行业洗牌提速;方便面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区域品牌效应日益凸显。2014年国内挂面企业数量2000余家,挂面总产量逾600万吨,其中产量超过1万吨以上的企业38家,预计到2015年底,挂面行业的总体产量将达到700万~800万吨。2015年,国内挂面行业逐渐从以“价格战”为主的同质化竞争转向增值化、品牌化竞争,规 模以上企业增多而小企业渐渐消沉。国内挂面产量第一的金沙河面业,牢牢占据流通渠道,以低进低卖模式,将挂面作为面粉的深加工产品进行销售,品类涉及6:20系列、多加爱系列、高筋系列、精粉系列、精制系列、面片系列、雪花系列、杂粮系列、真品系列及真味系列等。克明面业作为挂面行业龙头,公司连续多年保持20%左右及以上的收入增速,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从2005年的1.4%提升到2014年的4.7%。克明面业凭借良好的零售通路和众多产品线,采取高举高打模式,售价普遍高于同类品牌,品类涉及强力系列、高筋系列、如愿系列、营养系列、儿童系列、礼品系列、金麦厨系列及波纹面系列等,产品多达48种。(2)主食产业化、工业化成方向,食品安全备受关注近年来,国内食品行业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市场供应产品种类显著增加,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不断上升,产品向多元、优质、功能化方向发展。虽然国内食品行业发展迅速,但与工业化强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由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主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具体承担和组织实施的“我国居民家庭主食消费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家庭正越来越依赖主食的工业化生产和社会化供应。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居民家庭平均每日花费在做饭上的时间约为1小时35分钟,与2000年前相比,45.9%的家庭在厨房做饭的时间有减少,这些家庭平均少花费45分钟备餐时间;我国家庭的餐桌上,约1/3(32.57%)有主食成品、半成品,若加上外出就餐情况,该数据将更高。《中国制造2025》规划引领食品行业未来发展,一方面,工业化、信息化将推进食品行业集成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国内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意味着食品行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比例将大幅提升。《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年)》指出,在重视食物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加强优质专用新品种的研发与推广,提高优质食物比重,实现食物生产数量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加快建设产业特色明显、集群优势突出、结构布局合理的现代食品加工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品牌信誉好、产品质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中型食品加工及配送企业。国内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发生很大改变,饮食营养与健康的追求成为消费的首要考虑因素,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公众关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近5年的食品安全法首次被修改完善,修改后堪称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自日起施行。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在延续食品卫生法行之有效制度的基础上,根据食品安全新形势,吸收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保证食品安全为主线,针对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漏洞,在不同层面、多个角度,进行了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食品安全工作构筑了新的框架平台。未来国内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高营养的面粉产品、主食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在市场需求推动以及政策引导下,未来国内麦面产业链各环节仍将继续整合,产业链主体将进一步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产业链整合中破陈出新,经营 主体机遇与挑战并存。1.国内麦市逐步市场化,供需将主导麦价走势国内小麦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以产业链各环节有效运行为基础,实现价格传导和供需转换,市场价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波动。当前小麦市场内外交困促使政策调整,小麦价格走势逐渐回归市场主导。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转变为“决定”作用;要激发国内粮食市场活力,就需要重构粮食价格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国内政策定调粮食市场化的基调下,政策对小麦价格的支撑力度逐步减弱,依靠政策推动麦价上涨的时代已接近尾声,未来国内小麦市场“政策市”将逐步弱化,供需格局将成为影响麦价走势的主要因素,真正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并通过小麦价格波动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2.生产主体将进一步规模化,社会配套服务尚需完善国内小麦规模化的生产以及“政策市”的逐步弱化,为国产小麦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提供了基础,这也为优质小麦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带来机遇。国内小麦生产与食品工业的需求之间,主要是品种结构矛盾。我国的小麦产业链一直是自然供给型,食品业不得不被动接受面粉和小麦供应的局面。未来国内小麦生产应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有序加快国内小麦品质的分类,推进品种分类布局区域化,加强小麦生产与小麦制粉加工产业链之间衔接的紧密性,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农业产业体系。不断优化国产小麦品种结构,逐步实现优质小麦品种研究、区域布局、收储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提高小麦种植效益和加工产品质量。随着国内小麦生产主体趋于规模化,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业合作社在规模化生产中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其对社会配套服务的需求凸显,急需社会专业服务机构解决其“融资难”、“仓储难”以及“销售难”等问题。3.粉企应紧抓消费需求,走差异化竞争路线随着国内消费者要求越来越高,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已逐渐成为主流。普通粉将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在细分市场上,特色面粉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这给面粉加工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思路,也将继续推动国内面粉加工行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品质化方向发展。面粉加工企业应洞悉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从盲目扩大规模、恶性竞争的经营模式逐渐转到抓质量、重研发、上档次、重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上来,坚持产品安全质量第一,把“适口、营养、健康和方便”作为发展方向,重视关键技术装备的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主动与下游客户差异化需求对接,由以往的生产型向销售型、服务型、研发型转变,走“市场细分、产品差异化”路线,培育和打造产品品牌,用品牌引领质量管理。中小型面粉加工业应立足于开发适合于地方特色或风味的面食制品专用粉,以面粉品质特色化为亮点,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而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应充分发挥其规模化优势,开展上下游联合协作,实现产业链融合发展,建立规模化产业基地,集成种植、仓储、物流、加工、深加工为一体,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及企业转型升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南方小麦网年度分析报告目录:一、2015年国内粮食市场综述二、2015年南方小麦网年度分析报告——产业篇三、本周南北方大米价格整体维稳,伴随春节需求旺季临近,市场购销氛围回暖。而各产区米价因价格及基本面差异走势略显分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全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及查验点名单公告,靖江港龙威粮油码头查验点位列其中,取得水运散装资每天十分钟,让您全面准确了解每日麦市资讯。今天是12月29日,星期二。一、国际国内大事件1、中央首提农产品“苏皖地区流通市场粮源较少,加之国家临储小麦短期内难以有效供给市场,苏皖地区麦市阶段性偏紧格局仍存,由于终端消在“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我国已经站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12月25日闭幕的2015年中近期,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稳中偏弱,大连港口价格平稳,华北现货玉米价格小幅走高。供给方面,上周东北农户售粮进度加国家在粮棉市场连续多年实施的最低托市价收购以及临储政策给农户带来稳定收益的同时,其弊端也显现出来。在扶持政策每天十分钟,让您全面准确了解每日麦市资讯。今天是12月30日,星期三。一、国际国内大事件1、央行明年启动MP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既是新形势下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主动选择我国大米进口量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进口大米价格远低于国内,成本优势明显。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1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曾提出,“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一、进口利润高企,将继续刺激下一年我国小麦的进口,尤其是我国对优质小麦有刚性需求。有制粉企业称,明年小麦一、国际国内大事件1、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启动 金融机构遭遇定价难2、彭博:年底前中国央行可能再降准50基点  目前国内玉米整体表现稳定,除了南方销区价格略有回落之外,其他地方价格均表现为稳中偏强。  目前东北地区天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定于12月23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进口小麦竞价销售交易2015年粮食产量日前公布,我国粮食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喜获“十二连丰”。然而,另一个关于粮食的新闻也牵动着很多12月中旬以来,华北产区玉米价格波动较为频繁,整体经历了下跌—反弹—下跌的过程,一方面天气好转,华北地区玉米今年在临储收购价格大幅下调、市场需求全面疲软的背景下,新季玉米上市价格遭遇“滑铁卢”,价格下跌行情至11月份每天十分钟,让您全面准确了解每日麦市资讯。今天是12月24日,星期四。一、国际国内大事件1、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山东淀粉行业调研:生产企业下调玉米收购报价11月开始,受临储收购政策支撑,玉米价格企稳反弹。以山东淀粉企业为我国粮食产量高、进口量高、库存量高的“三高”问题出现,不少地方“卖粮难”重现等问题接踵而至,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如今2015年稻谷托市收购已渐入尾声,对于东北农户来讲,今年托市政策相对于其他产区是最好的,农户的利益也得到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小麦6150吨,成交量1140吨,成交金额270.18万元。分品种成交情况如下:2015年受元旦、春节需求高峰临近支撑,本周东北米市场购销氛围回暖。在集团企业积极入市的带动下,黑龙长粒香、辽宁辽星稻近期国内麦价涨势显现疲态,未促使国家临储小麦成交好转,部分区域及品种阶段性供需偏紧仍存,优质粮源难寻导致其呈每天十分钟,让您全面准确了解每日麦市资讯。今天是12月22日,星期二。一、国际国内大事件1、中国政府受理对美12月中旬以来,东北临储玉米收购进度维持高水平,华北玉米上市量受制于水分偏高因素的影响,北方玉米价格维持高位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中国进口小麦196,971吨,同比增长355.13%,均价12月25日泰州市高港粮食购销公司拟销售2700吨红小麦▼详情图(点击放大)联系方式:泰州市高港粮食购销公司据了解,当前华北地区农户并不存在明显的惜售心理,售粮进度将逐渐加快。短期玉米市场供需形势主要将取决于一、国际国内大事件1、第三批自贸区试点或近期推出 河南陕西等地方案已确定2、全面两孩拟于明年元旦落地3、电力近期在制粉企业开机率降低导致的需求减弱以及市场流动小麦量逐渐减少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小麦价格进入了一段从连盘玉米C1601合约价格走势来看,在今年10月13日走出价格低点1863元/吨之后,至今近两个月的时间内近期拍卖12月25日泰州市高港粮食购销公司拟销售2700吨红小麦▼详情图(点击放大)联系方式:泰州市高港粮食从近日召开的“2015年小麦质量鉴评暨小麦质量提升研讨会”上获悉,2015年我国小麦抽样送检的质量状况总体稳gh_c8e2cc187725南方小麦网是由江苏省粮油信息中心与南方小麦交易市场共同主办的、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小麦信息服务的网站,在网站设置上突出地方与专业特色,力争成为购销客户的小麦信息服务专家,为客户提供“专业、及时、准确、周到”的信息服务。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c8e2cc187725南方小麦网是由江苏省粮油信息中心与南方小麦交易市场共同主办的、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小麦信息服务的网站,在网站设置上突出地方与专业特色,力争成为购销客户的小麦信息服务专家,为客户提供“专业、及时、准确、周到”的信息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小麦收获季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