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有哪几种金融包含哪些?

重庆又获批建设一个国家级“试验田”,释放出更多的机会。近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印发《重庆市建设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

这标志着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正式获批建设。这是我国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一项重大部署,也是重庆首个经国务院同意的专项金融改革试点。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启动

五大对接助力金融生态环境发展

重庆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的启动,为重庆市绿色金融载入重量级“推进器”。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重庆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注入绿色产业。截至2022年2季度末,重庆绿色信贷余额突破5200亿元,较年初增长22.7%;绿色信贷占总贷款余额比重约10.6%,较年初增加近1.5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职能部门不仅将出台一系列支持绿色金融的、财政税收方面的激励政策和工具,还将推进绿色金融数字化基础设施、碳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建设,为全市绿色金融的发展营造政策支持和体制保障环境。

1、政策制度对接。重庆市金融机构将聚焦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工作推进和完善设计,市内各法人金融机构抓紧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助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机制。

2、业务定位对接。市内各金融机构将做好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规划,支持重庆市打造“绿色金融+绿色制造、、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农林等”“1+N”绿色产业发展体系;推进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科创金融的融合发展;围绕改革创新需求,加快重点应用场景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

3、银政合作对接。市内各金融机构将主动与改革创新五大核心区和八大重点区政府联系沟通,因地制宜支持核心区、重点区建设,服务当地绿色低碳产业投融资活动,共同打造地方特色绿色发展示范项目。

4、科技应用对接。重庆市各金融机构将加快推动“长江绿融通”系统的推广应用,做好系统发布绿色企业和项目的营销对接,加大对绿色信贷智能识别、环境效益测算、碳账户等功能模块的应用,依托系统环境与社会风险预警信息做实绿色金融风险防控。

5、专业机构对接。将鼓励市内金融机构设立专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事业部、分支机构,或设立“碳中和”机构,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转型发展示范效应。

金融活水助推重庆绿色发展

金融机构迎来绿色转型重大机遇

在此之前,央行陆续指导六省(区)九地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

2017年6月份,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审定,在浙江、广东、贵州、江西、新疆五省部分地区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019年11月份,甘肃省兰州新区获批成为全国第九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也是唯一处于黄河流域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五年来,六省(区)九地的绿色金融改革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各地宝贵的改革经验,不仅支持了地方绿色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还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务水平,带动全国绿色金融市场快速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六省(区)九地试验区余额达1.1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11.7%;绿色债券余额2388.32亿元,同比增长41.18%。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比上年末高7.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29.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53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8万亿元和4.93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2%。中国境内绿色债券余额约1.3万亿元,位居全球前列。(数据来源:人民网)

重庆市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基本内涵与六省(区)九地一脉相承,但又有自身鲜明特点,主要体现为“四大特色”,一是全域覆盖、二是双碳导向、三是产融协同、四是科技赋能。值得一提的是,重庆是首次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碳排放持续下降的省级经济体,更加重视整体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新举措。

对重庆金融机构,更应多方面加强改革创新。绿色金融新赛道正在孕育无限商机,金融机构应强化掌门人绿色机遇意识,着力培养懂绿色、知市场、精资本的业务人才队伍;此外,应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开发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合作,细分产业行业和绿色领域,找准行业企业融资难点、痛点来科学设计金融产品,推行金融产品互认互批。

重庆信托加绿色强发展战略

重庆国际都会迎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在重庆银保监局指导下,重庆信托不断加强绿色金融建设,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在绿色信托方面,重庆信托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坚决落实绿色发展战略。仅2021年,重庆信托就成立绿色信托5单,规模合计7.77亿元。(数据来源:证券日报)

2022年,在改制重组20年后,重庆信托入驻重庆国信金融中心。重庆信托的入驻,对重庆国际都会所在区域打造金融机构集群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该区域或将发展成为集信托、银行、证券、基金、资产管理和金融科技于一体的西南地区金融科技综合体,实现资源整合、业务联动、优势互补。

而随着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正式获批建设和重庆信托的,重庆的金融行业必将迎来新一轮利好,届时蓬勃发展的金融企业将迎来新一波发展择址潮。对于金融企业而言,选址范围一般会集中在区位都十分优越的金融产业聚集区内的性高级写字楼。而择址重庆国际都会,与优秀共舞,将是不二选择。

首先,作为重庆毫无争议的核芯板块:嘉州,作为北拓起点,居于渝北核芯,成为近年来渝北炙手可热的。这里的写字楼资产,自然成为了全国各大企业进军重庆首选的择址之处。而能够满足上述条件的5A,莫过于重庆国际都会。

其次,重庆国际都会周边聚集大量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市人大、市政协、市高院、人民银行等重要政商机构,、行政和金融资源极度集中。

除此之外,重庆嘉州一公里企业家城市领域,占据重庆城芯腹地,以一公里半径划定全能型商务生活圈,重庆北区新地标重庆国际都会雄踞于此,占据区位便捷,坐拥内环快速、3、4号双和新溉大道、民安大道等多条城市脉搏。

毗邻千亿新光天地,国际大牌,全球美食珍馐、健身阅读、闲暇聚会,社交需求一应俱全,让工作与生活无缝衔接。

单栋31部日立高速,轻松实现办公空间最大化运转,提高企业运转效率。最大化利用时间,强化效率。

左右时间,方不被时代左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实施细则》根据《政策措施》的规定,围绕“机构、产品、平台、创新”四大维度,对绿色金融组织机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及资产证券化、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企业上市挂牌、地方金融机构绿色业务、绿色金融风险补偿、绿色认证费用、绿色金融创新等具体政策明确了详细的实施规范。

  注册登记地、税务征管关系及统计关系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及其受托管理和下辖园区范围内的法人金融机构、驻区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地方金融机构、企业或绿色项目业主、从事绿色金融活动以及与绿色金融直接相关的各类组织机构,符合条件的可适用本政策措施。

  本政策措施所称的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本政策措施所称的绿色企业是指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现环境与社会效益纳入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并取得成效的企业。企业主营业务所属行业属于绿色产业领域或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表现良好的企业。

  本政策措施所称的绿色项目是指有利于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项目建设运营及管理,包括产业园区绿色升级、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绿色化改造升级、绿色城镇基础设施、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等领域。

  同时,明确享受本政策措施扶持资金的扶持对象,须签订相关承诺书,承诺对相关扶持政策及约定已知悉。若扶持对象违反承诺的,应将所获扶持金予以退回。明确被依法依规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或上一年度受到安全、环境、质量主管部门行政处罚、承担刑事责任的组织机构或企业,取消当年申报资格。

  (二)绿色金融组织机构

  对设立绿色分行的,给予一次性奖励600万元。对设立绿色支行、绿色金融事业部(业务中心)等绿色金融专营机构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是由已在本区登记注册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升级为绿色金融专营机构的,参照执行。二是对设立多个绿色分行、绿色支行或绿色金融事业部(业务中心)等绿色金融专营机构的,单个银行业金融机构最高奖励600万元。

  对绿色评估认证、环境风险评估以及与绿色金融相关的资产评估、信用评级、金融信息、法律服务、会计服务、金融培训等绿色金融专业服务机构或社会组织,由区金融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评定工作,根据评定等次分别给予一次性资助100万元、80万元、60万元、30万元。并给予场地补贴:租用办公用房且自用的每年最高补贴300万元,购置办公用房且自用的最高补贴800万元。

  参照花都区等政策,对上年度区内绿色贷款余额增量达到1亿元(含)以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分档分段累加奖励,每个银行业金融机构每年最高200万元;对获得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贷款的企业和项目给予贴息,单个企业每年最高100万元。此外,对获得省内注册的小额贷款公司6个月(含)期限以上贷款的绿色企业和项目给予贴息,单个绿色企业每年最高50万元,为全国首创,做到了人无我有。

  关于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增量最高奖励200万元。绿色贷款余额增量达到1亿元奖励20万;增量达到5亿元奖励60万;增量达到10亿元奖励85万;增量达到17.5亿元奖励100万;增量达到67.5亿元奖励封顶200万,财政资金带动效果十分显著。

  (四)绿色债券及资产证券化

  包括对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给予奖励,每年最高200万元,整体补贴力度高于“金融10条”。

  为了进一步鼓励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募集更多资金用于污染防治、清洁交通和清洁能源领域,促进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金融10条”政策债券分档分段贴息相比,绿色金融债券贴息在总额200万不变情况下,按最高档计算贴息比例。

  包括对绿色保险产品分类分档进行奖励、鼓励保险资金支持绿色企业或项目发展。相比花都区、湖州市等地做法,我区的绿色保险扶持政策区分层次,做到精准施策。

  绿色基金部分包括总则、引导基金运作模式、受托管理机构、申报机构、子基金投资管理、组建程序、退出机制、激励约束、监督检查共9节内容,一共有35条细则。

  由财政适度出资设立绿色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撬动社会资本形成子基金群投资绿色企业和项目,促进绿色产业和项目做大做强。鼓励引导现有产业基金投资绿色产业和项目。

  最近几年,国内绿色发展基金增长势头非常迅猛。由地方政府发起或参与发起的绿色基金达到50只。

  (七)绿色企业上市挂牌

  对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绿色企业分阶段给予总额800万元奖励,其中,对企业上市奖励区分为境内上市、境外上市,境内上市细分为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两类,境外上市细分为在境外指定证券交易所直接上市、在境外指定证券交易所间接上市、在境外其他证券交易所实现上市三类。

  对绿色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对绿色企业进入新三板创新层再给予50万元奖励。对挂牌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中证报价私募股权市场的股份制绿色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奖励,对挂牌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的注册登记为有限公司的绿色企业给予1.5万元奖励。

  (八)地方金融机构绿色业务

  对地方金融机构绿色业务(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公司)进行奖励,为全国首创。对绿色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商业保理奖励标准提高0.5%,除了作为绿色金融激励政策,还作为我区吸引地方金融机构的招商政策。

  (九)绿色金融风险补偿

  设立2000万元绿色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对开展绿色贷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提供担保的融资担保机构给予风险补偿。

  (十)绿色认证费用

  中小微企业通过绿色企业和项目认证的,对认证费用给予全额补贴。

  (十一)绿色金融创新

  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和项目融资。每年度组织开展绿色金融创新案例评选,对具有创新性且推广应用形成一定规模效应的绿色金融服务绿色技术创新和实体经济的先进组织机构给予奖励。

  鼓励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支持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及其它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综合考虑平台建设投入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等情况,经审核认定,给予每家平台运营主体最高500万元奖励。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互联互通。对以港澳绿色金融为主题的研讨会、讲座、培训、展会、交流会、论坛等活动的举办机构或行业协会,经审核认定,按实际举办费用的30%给予补助,每次活动最高100万元。

  对全区绿色发展推动作用大、具有重大意义的绿色金融机构或项目,经区政府、管委会同意,另行予以重点扶持。

金融科技在推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一些绿色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对称、环境数据质量较低等障碍仍待解决。

3月9日,保尔森基金会绿色金融中心与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报告。报告展示了中国利用金融科技推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案例,案例表明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应用到绿色金融领域,并为金融机构带来成本、效率、安全和数据真实性等方面的改善,也可为金融监管在标准推广、统计、审计与反洗绿等方面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服务。

“中国不仅拥有全球发展最快、体量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而且在金融科技领域也发展迅猛。”保尔森基金会高级顾问兼保尔森基金会绿色金融中心执行主任孙蕊在报告发布会上指出。

孙蕊说:“中国正在积极推动绿色金融科技的发展。然而,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面对的重要挑战之一就是如何识别和度量与金融相关的环境和气候风险,以及绿色转型过程中的投资机遇。应该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度量和评估环境风险和识别投资机遇方面的作用。”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说:“利用金融科技的手段,可有效提高绿色识别的能力,降低绿色认证的成本,降低绿色小微企业和绿色消费的融资成本及绿色资产交易成本,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报告结合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实践探索,从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不同用户角度,梳理了利用金融科技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若干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

比如,金融科技在提速增效和加强透明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湖州市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人保财险巨灾保险远程定损理赔系统的经验显示,金融科技可以赋能解决小微企业绿色融资障碍和提升巨灾保险理赔效率。湖州市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绿贷通”已累计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色有哪几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