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记录片的论文有没有人知道邮箱格式怎么写写?

文档贡献者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特色探析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特色探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类似舌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韩国纪录片,中国历史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纪录片,中国纪录片,美丽中国纪录片,中国通史纪录片,中国通史纪录片全集,关于中国的纪录片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9|
上传日期: 04:06:47|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特色探析.PDF央视最新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高清&下载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人文历史纪录片,共七集,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作为一个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所有的食物,在我们走进厨房,走向餐桌之前,先让我们回归自然,看看她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
  本集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要营造条件,要把握机缘,要经历挫败,从而由“吃”激发出最大的智慧。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腌制食品,风干晾晒的干货,以及酱泡、冷冻等是中国历史最为久远的食物保存方式。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此类食品喜爱有加。
  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菜,以及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
  贮藏食物从早先的保存食物方便携带发展到人们对食物滋味的不断追求,保鲜的技术中蕴涵了中国人的智慧,呈现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腌制发酵保鲜”也蕴含有中国人的情感与文化意象,如对故乡的思念,内心长时间蕴含的某种情感等等。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我们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煮、蒸、炒三次重要的飞跃,他们共同的本质无非是水火关系的调控,而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仅此一家。本集将主要透过与具有精湛美食技艺的人有关的故事,一展中国人在厨房中的绝技。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咸鲜,甜咸,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鲜香……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本集要探究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制作工艺,解密中国人高超的调味技术。10个故事,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作为最后一集,本集将带领观众完成一个回归——从餐桌回归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继而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它们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并突出体现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正是这样的方式才能为美食提供至关重要的品质保证——优良和清洁。
  这一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讲述了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央一将播 揭美食背后人生百味
  近期,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亮相CCTV-1。这是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首部高端美食类纪录片。在那些令人馋涎欲滴的画面之外,还展示着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5月14日报道】这几年,电视中的节目层出不穷,从介绍美食到制作美食,再到厨艺大赛,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近期,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亮相CCTV-1。这是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首部高端美食类纪录片。
  该片总导演陈晓卿,在制作纪录片之外,最大的爱好是品尝和研究美食,他在《Time
Out》中文版、《天下美食》等报刊开设有美食专栏。将纪录片和美食这两个他最热爱的事业结合在一起,对他而言,实在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CCTV-9纪录频道的宗旨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那么我们的这部片子要怎么做才能让观众了解中国,特别是要让国外观众了解今天的中国,这是我们最关心的。”他说,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努力追求的目标。
  在《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像中,在那些令人馋涎欲滴的画面之外,还展示着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显然,这是一部有别于以往同类题材的美食纪录片,有编导的思考融汇其中。陈晓卿说,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有一集我们拍的是主食,那就要回答为什么中国是南米北面的格局。这和中国历史上的水稻栽培有关系,秦岭以北很少有水稻,而从西亚传来的小麦在北方多有种植。同样是面食,从西北边疆巨大的馕,到中原地区的吊炉烧饼,再到江淮地区的黄桥烧饼,越来越趋于精致,这种差异带来很多有趣的现象,是我们感兴趣的。”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浙江慈城的一对空巢老人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着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之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陈晓卿说。
  在陈晓卿看来,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的热爱。“厨师分级别,食材不分,每天吃着山珍海味并不意味着这种生活方式很高贵。大味必淡,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能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1]
导演访谈实录
  日晚,央视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播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做客《对话传媒人》栏目,和网友聊聊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内幕。以下为访谈实录[2]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拍摄《舌尖上的中国》
  主持人杨松涛: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对话传媒人》节目,我是主持人杨松涛。我们国家有几千年历史和文化,有数不清的风流人物,也有数不尽的美貌佳丽,中国几千年是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饮食文化的了解有多少,中国美食的精髓在哪里,中国美食当中的智慧如何体现,带着如此多的疑问,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拍的《舌尖上的中国》中会找到理想的答案。今天很荣幸请到该片总导演,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陈晓卿,陈导,您好。
  陈晓卿:您好。
  主持人杨松涛:陈导爱吃吗?
  陈晓卿:非常爱吃。
  主持人杨松涛:今天是两位爱吃的人在这里聊美食。现在在市场上包括在电视当中会看到很多以美食为题材的纪录片也好,节目也好,央视纪录片频道拍的《舌尖上的中国》和以往的同题材的片子相比,它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定位在哪里?
  陈晓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这个片子不完全是美食纪录片,是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这个片子充满人物故事不同。
  第二个和以往纪录片不同,以往反映美食的节目更多的是和吃本身,吃的礼仪和吃的文化,和烹饪的技术等方面介绍的比较多,这次更多像你我这样的吃货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
  第三,希望在纪录片里看到中国的变化,我们叫《舌尖上的中国》,我想把它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舌尖上的味道,通过这个味道感受中国的变化。
  主持人杨松涛:这次怎么想以美食的角度展现中国人的生活当中的状态和智慧,这点怎么想到的?
  陈晓卿:这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是我本人比较嘴馋,所以一直在想做一个比较大型的纪录片。
  第二个赶上好的时候,去年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成立之初需要各种类型的纪录片,除了反映历史文化的,反映自然的,反映社会生活现实的,同时也有美食旅游类的需求,当时向台里报了这个选题,我在中央电视台已经工作了20多年了,更多的选题是由领导派下来的选题,这是第一次自己上报了,而且通过了,这种吃货的印迹会在里面体现。
  主持人杨松涛:在我自己的感觉当中,美食是非常好的东西,基本上对美食,不会有人去拒绝它,大部分是很喜欢,很接受的,而且我们也知道中餐在海外也是有极高的知名度的,享誉海外。
  陈晓卿: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不需要任何阻碍,可以达到全世界。
  主持人杨松涛:这块招牌现在在海外也是非常受关注,我们这次来推出的中国美食为题材的纪录片,是不是应了海外市场的需求?
  陈晓卿:这是肯定的,在整个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旅游类节目是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上个月刚从戛纳电视节回来的,这部片子非常受欢迎的,点击量仅仅次于由纪录片频道出品的节目是《超级工程》,就是中国特别牛的工程,排名第二。在戛纳电视节主席去会场视察的时候,他自己说被这个题目吸引住了,我非常想看这个片花。
  希望有更多的人和机构加入纪录片的创作
  主持人杨松涛:这次在戛纳春季电视节里,纪录频道有五部大片受海外片场格外关注,现在有什么进展,将来有哪方面的打算?
  陈晓卿:这种海外的需求,最初的体现就是购买的意向,他们想做这方面的引进。想买这个片,除了《舌尖》,还有《超级工程》,《南海一号》,《故宫100》,还有做的另外一部片子《丝路》都有片商来洽谈。这种洽谈是双向的交流,一方面表达了他们购买的意愿,另外也体现了海外市场观众想看什么,他会告诉我们更想了解今天的中国,或者说特别想知道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他会反馈给我们很多的信息,让我们下一步再做这类片子的时候,能够有所体现。
  主持人杨松涛:我们也知道为了拍摄《舌尖上的中国》这部很大的美食类纪录片,摄制组走南闯北,大中国踏遍了,好像选了60多个拍摄点。
  陈晓卿:包括港澳台。
  主持人杨松涛:全国各地区的美食汇聚于此,走了那么多地方,拍摄这么多,是什么样的机缘让您发现在中国那么多地方有特色的美食和制作方法呢?
  陈晓卿:我是这个节目的总导演,更多的现场是特别辛苦的创作团队,尤其是前期的创作团队,他们在现场拍摄和捕捉的。但是我觉得像你说的中国美食的发现,可能比我们想象得相对还要容易一些,因为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带什么样的观念去寻找美食,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好吃的东西。
  主持人杨松涛:可是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如果好东西太多的话,挑一些有代表性的,反而比较难。
  陈晓卿:所以我们在选择过程中,要求它尽可能附带一些其他的内容。首先要求有比较好的人物的故事,或者是跟厨师,或者是跟获取食材的人或者是跟享用美食的人,这个人物的故事要有趣,这个人首先有意思。第二,这种食物最好能够身上附带着一些文化传承的基因,就是它特别中国。比方说有一集是讲厨房的秘密,选择的地点也不多,大概七八个地点,但是每个地点,比如云南的香格里拉,选择了陶锅,这陶锅代表了中国烹饪从烤到煮的过程。
  主持人杨松涛:陶锅是用陶做的锅吗?
  陈晓卿:黑陶和土陶。接下来去广东的佛山,又找到另外一个地方,他是做乡村村宴的,把一头猪完整地蒸了给大家吃。第三个地方又找到了长沙一个厨师学校,又讲了烹炸。我说的这三个地方恰恰代表了中国烹饪制作的饮食流变的三个重要的节点,从煮到蒸到炒,这个在全世界是没有一个国家的烹饪发育得像中国这么完整。它附带了这样的信息。
  主持人杨松涛:我想知道陈导您最喜欢吃中国哪个地方特色菜?
  陈晓卿:我一直在找我吃不了的东西,到目前没找到。每个地方的,我都特别特别地喜欢,因为我过去一直是在外头拍片,可以说我还真没找到中国哪个地方吃起来不来劲的,还真没有。美食也是一个态度,你有一个好奇心,这是首要的。第二,你要有对食物的热爱,口舌之欢,想满足还是非常非常容易的。
  主持人杨松涛:只要胃够大,就可以满足。在这次拍摄过程中,也是历时很长时间,在拍摄过程当中,制作过程当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陈晓卿:如果说有什么具体的,特别难的地方的挑战,没有。但是对摄制组来说,我们自己把整个片子的制作水准提得是比较高的。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个是叙事的节奏上,要符合国际的销售市场,它不能像我们以前一样,念一首唐诗再开始说一段故事,没有这个节奏,基本上都是特别地短促,信息量特别密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摄影队伍非常出色,从主摄影到分集的摄影,都非常出色。我们特别强调要拍出来那种垂涎欲滴的视觉效果,这个在视觉上,我基本上给80分以上。
  主持人杨松涛:这次我们用的设备都是超一流的设备,包括最新的拍摄设备都是非常棒的,首先保证视觉效果达到垂涎欲滴的效果。在这次宣传当中,这部片子主要体现一些来自东方人生活当中的智慧,这些智慧的体现,在一开始的时候也都提了,中华美食当中的智慧到底是什么,请陈导回答一下,这部片子有7集,这7集当中哪集最能体现中华美食文化智慧所在?
  陈晓卿:第3集是比较明显的。第3集讲的是转化的灵感。它开宗明义,一开始就说中国人从来不满足于一张乏味的菜单,他不太喜欢什么东西拿来就吃,这个显不出自己的技术含量。所以他们用很长时间,发明了一些你想不到的食物,比方说豆腐。
  比方说豆腐本身,因为大豆刚刚出现在中国人食谱上的时候,它的地位非常尴尬的,因为它吃起来没有食欲,另外大量胀气,更重要的是里面有很多化学的物质,是不利于人吸收的。我们这集的导演恰好是一个发酵专业的专家,他在做这方面的时候,显得特别得心应手。我们能看到豆腐,豆腐之后又有酱豆腐、毛豆腐、臭豆腐,各种各样豆腐派生的产品。比如说鲜奶,我们肯定不愿意停留在鲜奶那个地方,我们还有像奶酪、奶豆腐,这是蒙古族的,这种变化,它让人更容易吸收的东西。另外像酒,米酒、黄酒,这也是一种转化。像醋,这也是一种转化。还有我们吃到的大酱、酱油,也是用黄豆发酵做成酱油,做成中国人基本的味觉的基础。像泡菜,我们总会把自己的一些劳动和智慧发挥出来。
  主持人杨松涛:仔细想想包括像豆腐、酱豆腐、臭豆腐、毛豆腐,包括酱油,说白了就是黄豆,就是豆子,经过发酵,经过长时间的搁置又变成的另外一种食物,我们喜欢吃,而且吃了几千年不腻了,还是喜欢吃,这就是智慧的表现。
  陈晓卿:如果法国人对美食的贡献是发明了红酒,那酱油这些肯定完全和它相提并论。
  主持人杨松涛:酱油不是中国要吃,像日本吃寿司的时候少不了酱油。在这次整个片子制作过程中,摄制组去了这么多地方,在每个地方拍摄的时候,是不是遇到美食都要亲自前去尝试一下,然后再作为我们评判的标准呢?
  陈晓卿:如果说实话,拍美食和享用美食是两种东西。这个节目发布之前,我的一个好朋友也是一个名厨师大董他跟我说,我知道你们的辛苦,我知道享用美食和制作美食是两回事。我们对待美食的时候,他就是我的职业,他就是我的劳动。我会努力让他的味道更好一点,但是我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去享用它。他说我知道你们做电视也是这样。其实还真是这样。你要知道一道菜出来,我们最先把它拍下来,吃的肯定是冷的,就是当它有光泽的时候,中国人饮食里最讲究锅气,离锅非常近,要吃的热乎,趁热吃。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更多的是热乎劲给观众的。后来留下来有时间吃,没时间是吃不了的。
  这里还有一个小秘密,可能从事美食拍摄过的人都知道的一个秘密。就是一份美食,你想让它新鲜欲滴,在视觉上带给观众,最好是趁它没熟的时候。以前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叫阿米,他现在也在新浪微博上,都出过好几本书。后来我去他家里吃过一次饭,他蒸的鱼特别漂亮,但是我一筷子下去,鱼肉是生的。你看到杂志上很多东西都是没熟的。
  主持人杨松涛:这也不妨碍,再加工加工,颜色可能没那么好看,但是吃起来的味道会变得更好了。除此之外,在今天晚上会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黄金时间首播《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也欢迎各位朋友们到时候去关注。陈导在这部纪录片之后,央视综合频道还有纪录频道会陆续再播出原创的纪录片吗?
  陈晓卿:接下来有《玄奘之路》,再往后有《超级工程》,已经在后期制作了,年底大家会看到《丝路》。我之前做节目,一次发布会,见面,从来没有过。今天我来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纪录片频道运营部负责人,我们也特别想更多的从观众那里得到关于节目制作的反馈,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大纪录片的创作中来,这个频道是一个只有一岁半年龄的新频道,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公司,社会制作机构和地方电视台能跟我们进行合作,能够把中国的纪录片整体的带上一个新的台阶上。这也是我们特别想要的,而且大家都能够看得到这个频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它的发展特别特别地迅速,而且可能比我们频道其他创作人员运气还要更好一些,他们这两天都是无数种的羡慕嫉妒恨,之前有很多我特别喜欢的导演,之前的有纪录片只在九套播映,整个的纪录片发展得非常好之后,现在一套开了10:30《魅力纪录》这个窗口,刚好我们这个片子赶上了,人品太好了,就把这个时间赶上了。所以比他们,我真的特别特别幸运。
  主持人杨松涛:所以我们一起在今天晚上10:30央视一套《魅力纪录》关注这部《舌尖上的中国》,同时我们也是期待有更多的中国原创的纪录大片在今后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视线。今天访谈到这里结束,再次感谢陈导做客我们的节目!
主题推介会
  日,在戛纳电视节期间,央视纪录频道主题推介会上播放了《南海Ⅰ号》《故宫100》《丝路》《工程奇迹》和《舌尖上的》5部纪录频道原创大片,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充满活力的中国。
  在推介会现场,纪录片公司的女士看完《故宫100》和《舌尖上的中国》的片花后称赞说,片子精彩,质量很高,具备世界水平,她有意购买。[3]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
  笋的保鲜从来都是个很大的麻烦,笋只是一个芽,是整个植物机体活动最旺盛的部分。聪明的老包保护冬笋的方法很简单,扒开松松的泥土,把笋重新埋起来,保湿,这样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鲜两周以上。
  在中国的四大菜系里,都能见到冬笋。厨师偏爱它,也是因为笋的材质单纯,极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老包正用冬笋制作一道家常笋汤,腌笃鲜主角本来应该是春笋,但是老包却使用价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笋。因为在老包眼里,这些不过是自家毛竹林里的一个小菜而已。
  在云南大理北部山区,醒目的红色砂岩中间,散布着不少天然的盐井,这些盐成就了云南山里人特殊的美味。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小溪边搭建一个炉灶,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盐。
  云龙县的冬季市场,老黄和儿子赶到集市上挑选制作火腿的猪肉,火腿的腌制在老屋的院子里开始。诺邓火腿的腌制过程很简单,老黄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个圆润的火腿,洒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诺盐均匀的抹上,不施锥针,只用揉、压,以免破坏纤维。
  即使用现代的标准来判断,诺邓井盐仍然是食盐中的极品,虽然在这个古老的产盐地,盐业生产已经停止,但我们仍然相信诺邓盐是自然赐给山里人的一个珍贵礼物。
  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9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采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荣挖到的植物的根茎叫做莲藕,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藕。
  作为职业挖藕人,每年茂荣和圣武要只身出门7个月,采藕的季节,他们就从老家安徽赶到有藕的地方。较高的人工报酬使得圣武和茂荣愿意从事这个艰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
  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场面年年上演。
  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主食通常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里。中国人的烹调手艺与众不同,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老黄的全名叫黄国盛,认识他的人都叫他老黄,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开始,老黄每隔三天,会拉着自己家里做的七百个馍馍,骑一个半小时的三轮车,到县城里去卖。
  老黄卖的黄馍馍,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是陕北人冬天最爱吃的一种主食。糜子,又叫黍,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8000多年前,中国黄河流域开始栽培黍。
  在中国,五谷始终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大约两千年前,五谷的排序为稻、黍、稷、麦、菽。而今天,中国粮食产量的前三名已经变成稻谷、小麦和玉米。中国,从南到北,广袤的国土,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
  丁村,这个中原最古老的村落,谷物加工的历史已有上万年。附近曾经出土过中国最古老的石磨,证实了这一点。
  擀面,是中原女孩子在成为女人的成长中,必须要掌握的生活技艺。按照中国人的风俗礼仪,过生日贺寿是一定要吃面条的,中国人称为长寿面。为什么中国人过生日要吃面?面条是怎么成为中国人贺寿的象征?有一个说法是面的形状长瘦,谐音长寿。面条成为讲究讨口彩的中国人最喜欢的主食。
  兰州人都说:自己的早晨是从一碗牛肉拉面开始的,这个有着一千多家拉面馆的城市,每天要消耗一百万碗拉面,是兰州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主食王者。一碗面从拉制到煮熟上桌,看似不到两分钟时间,但其背后却有着很深的门道。
  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曹石,计算机系硕士毕业后,利用业余时间和朋友组了一个用西安方言演唱的说唱乐队。身兼大学教师、乐队的主唱作词、多种角色的他,在这首最广为流传,描写三秦大地平民美食的说唱里,一连串列举了陕西几十种诱人的美食,在曹石的歌里,被冠以经典传统的是牛羊肉泡馍。泡馍是最土生土长的西安主食,吃泡馍最讲究的是掰馍,对西安人来说,这不但是个进食的过程,还是个享受的过程,每个人根据自己喜好的口感,掰出大小、形状不一的馍块,再配以熬煮了十几个小时的老汤,一碗看似豪爽简单的羊肉泡馍,其实内在精致复杂。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一个概念: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这是因为一千年前形成的两大农业布局,一个是黄河流域以黍和麦为主的旱作农业,而另一个则是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因此出现了中国独特的“南米北面”主食格局。
  地处太湖流域的嘉兴,正处于中国最古老的稻作文化区之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嘉兴以天下粮仓而著称。然而,以江南精致细腻生活方式著称的嘉兴人,踏实放心的一天,却是从一个热腾腾的肉粽子开始的。
  在现代化流水线上,粽子这个古老的食物,呈现出与传统方式不一样的生命力。刘光荣,这个从四川来嘉兴打工的裹粽技师,从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4点,要完成超过3000只粽子。平均每分钟裹7个粽子,每一个粽子,用的时间不到十秒钟,而份量的准确率是百分之百。在这样的车间里,每一个工作日,就会有大约100万只粽子被生产出来。
  每年晚稻成熟,就到了宁波人打年糕的时候。孩子们约好都从宁波回到村里来看望阿公阿婆,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像今天这样围坐在一起的日子,一年只有难得的两三次。在这个颇为丰盛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孩子们最喜欢吃的年糕。
  做年糕是宁波人庆贺新年的一种传统,以前的宁波家庭要在新年之前做上几十斤至上百斤年糕,泡在冬水里储藏,从腊月一直吃到来年。
  宁波水磨年糕用当年新产的晚粳米制作,经过浸泡、磨粉、蒸粉,搡捣的过程,分子进行重新组合,口感也得以改善。搡捣后的米粉团,在铺板上使劲揉压,再揉搓成长条,一条最普通的脚板年糕就成型了。
  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属于家庭的节日。2012年春节,白波跟全家人一起在北京过年。作为一名职业摄影师的白波,常年在各地摄制组工作,一年中,也只有在过年这样难得的日子里,儿女们能回到父亲身边。
  饺子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的群体,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位于云南红河地区的建水古城,古称临安。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各种文化的掺杂形成了特有的氛围和格局。建水最著名的大板井旁,女人们单靠手指的合作,就构建起一条豆腐的流水线。
  始建于明代初期的大板井,直径达到惊人的三米,几百年后依然不失活力。中国人相信,水能滋养人的灵性和觉悟。这一点就仿佛水对豆腐的塑造。两者间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共通。
  姚贵文和王翠华围绕着豆腐的生活清淡辛苦。丈夫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去远方的大湖钓鱼,虽然他从来没有钓过鱼。在这对夫妇眼里,每一颗豆腐都很珍贵。它们能够帮助自己供养子女,过幸福安稳的生活。
  九月下旬,乌珠穆沁草原已经褪去了绿色。孟克和家人抓紧时间,赶在严冬之前进行最后的出场放牧。奶茶是早餐中永远的主角。砖茶、黄油、炒米,以及鲜奶是一锅奶茶的重要内容。
  奶豆腐是几天前做的。草原上的人离不开奶茶和奶豆腐。无法靠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都可以从这里获得。
  一直向南,几千公里外的云南,几乎是同样的情形。白族人家用相似的手法转化这里的牛奶。乳扇被晾到院敞里风干,像是挂起了巨大的风铃。
  这种远隔万里的默契,或许要追溯到蒙古人开疆拓也的年代。在800多年前,忽必烈时期的蒙古人远征到云南。定居至此的蒙古人也带来了遥远家乡的奶食味道。他们不会想到,这种转化的手法一直被流传下来,生机勃勃。
  在蛋白质的提供上,大豆食品是唯一能够抗衡肉类的植物性食材。对于素食者来说,这相当完美。中国古人称赞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而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顺其自然”。
  安徽南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温润的气候促成了人们恬淡保守的气质,也孕育出了特有的食物——毛豆腐。方兴玉是不会在湿热的夏天做毛豆腐的,桑拿天里,人们很难控豆腐发酵的走向。但是在其它的季节里,徽州温润的环境却能引导微生物们走上发酵的正轨。她希望与这有关的一切,自己的女儿都能够学习和领悟到。
  聪明的中国人对这些微小生物的运用得心应手。事实上,这种转化的智慧在更为久远的年代里,就已经熠熠生辉了。
  用稻米酿出的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酒,应该是人们利用微生物的最早的案例了。立冬的清晨,绍兴的天空开始下起小雨。这对酿酒师傅们来说,是个好征兆。酵母菌喜欢江南冬季这种绵长而又不剧烈的冷。
  绍兴,自古的繁荣富庶之地。如今,绍兴人家仍然乐于枕河而居,享受其中的一份闲适。酱园里,露天的空场排列着几百只硕大的酱缸。五十六岁的丁国云依然身手矫健。酱料粘稠、厚重,需要人力定时的上下翻动,酱缸内的发酵才会均匀。在这些酱缸里,微生物的世界,此消彼长,互相制约。“中国的酱”,在人类的发酵史上独树一帜,数千年间,它成就了中国人餐桌上味道的基础。
  在中国的北方,酱的意味更加直接。再过三个月就是下新酱的时候了,但是准备的工作却要从现在开始。做酱是东北人家的大事情,邻居也赶过来帮忙。煮熟的黄豆在锅里直接被捣烂。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人们做酱只用大豆这一种材料。这样的单一也是一种奢侈。
  温暖的火炕上,六只手合力把豆泥堆砌成型。酱的味道甚至可以成为衡量一个主妇合格与否的标准。最后用透气的黄纸包裹,捆绑成结实的酱坯。酱坯被挂上墙。在之后的两个月里,它们静静的发酵。等到来年春天,再开始更深入的转化。
  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它们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为了保存食物,我们虽然已经拥有了多种多样的科技化方式,然而腌腊、风干、糟醉和烟熏等等古老的方法,在保鲜之余,也曾意外地让我们获得了与鲜食截然不同、有时甚至更加醇厚鲜美的味道。时至今日,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并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
  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菜园里的白菜是母亲每年7月头伏时种下的,为了做成泡菜,所以选用的都是心紧叶嫩的品种。今天,女儿第一次和妈妈学习做泡菜。朝鲜族泡菜品目繁多,而且即便只是一个品种,也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味道:凉食的清爽,烹炒的鲜香,等等。漫长的冬日里,有了脆辣、鲜甜的辣白菜的陪伴,再寡淡的日子,仿佛也会变得温暖、富足而且有滋有味。
  香港的阿添和家人一起经营着自家的腊味店。每天早上,他都是店里最忙碌的人,做这份工作,他已经有了10年的经验。和兴腊味家有着60年的历史,以用料新鲜,考究,在顾客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如今,阿添和他的父亲、大伯一起,打理照料店里的一切。
  而在内地的湖南,稻田里的禾花开了,也到了苗族人制作腌鱼和做腊肉的时节。湘西木材丰富,熏烤腊肉的燃料以硬木为佳,如茶树和杨梅树。熏烤时,要把腌制好的肉挂在取暖做饭的火塘之上,还不断将松果、茶壳、桔皮等放入火塘,这样熏烤出来的腊肉,就会带着茶果的香味。
  对纯朴的苗家人来说,腌鱼腊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且是被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永远也难以忘怀。
  在今天的黄山地区,农家后院里依然晾晒着火腿和咸肉,洋溢着一派田园气息。用腌咸肉制作的“刀板香”是一道待客的主菜,也是徽州菜的代表作之一。
  在叶师傅看来,家乡的农家火腿才是世上最美味的火腿。当然他也一定知道,在距古徽州不远的浙江金华,也出产一种大名鼎鼎这火腿,它以肌红脂白,肉色鲜艳,香气浓郁,滋味鲜美而而闻名于世。
  三阳南货店是上海老辈人个个都晓得的土特产商店,江浙地区的各式干货在这里都能买到。腌腊柜台组的组长侯师傅,1975年就开始在这里工作。对金华火腿做品质鉴别,只需要使用这样一支竹签,把它分别插入火腿的上、中、下三个部位,特级的火腿,三签拔出来,每一签都会散发出一股扑鼻的异香。在某种意义上,像“三阳”这样遍布上海的南货店,其实就是这个移民城市的一座座味觉纪念馆。
  霞浦,闽东最古老的县份。漫长的海岸线为这里制造出众多的天然港湾,大海已然成为了种植紫菜的一座水上农场。
  林仁灼,16岁开始和父亲学习种植紫菜,如今已经49岁,今天,他要为自家的农田再架设几枝毛竹。从山上砍来的毛竹要经过预先处理:把里面的竹节疏通,以方便把毛竹插入海底。毛竹每根长16米左右,重200余斤。把它架设在海里,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
  与闽东隔海相望的台湾,对于云林县口湖乡的渔民们来说,决定他们一年生计的关键时刻已经来临。乌鱼子是台湾西南沿岸的特产,取乌鱼卵腌制而成,由于形状像中国的墨,日本人把乌鱼子称为“唐墨”,并把它视为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在台湾和日本,乌鱼子一向被视为餐桌上的高档美味。它口感绵密,软糯滋润,只需薄薄一片,就已厚味无穷。
  曾有学者推论,人类的历史都是在嗅着盐的味道前行。大澳,偏居中国南海一隅,早年因盛产海盐而闻名。
  郑祥兴虾铺是经历四代人的百年老店,一直稳守大澳虾膏虾酱的领导地位。76岁的郭少芬,大澳本地人,从20岁嫁到郑家开始,做虾酱已经有50年以上的经验。无论是虾膏还是虾酱,主料和辅料,其实就是再简单不过的银虾和盐。制做方法,也无非就是用把虾和盐搅碎后放在竹筛上晒太阳。
  老铺一直靠郭少芬和丈夫两个人打理,直到相濡以沫的丈夫在2011年去世。都说大澳是观赏日落最理想的地方,这里,指的也许不仅仅是风景。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来自豆瓣网)[4]
  你们的新鲜,我们的记忆
  作为主创人员的家属,看到的都是:拍松茸,孩他爹去云南一周,我独自在家带娃;去湖北一周,我还独自在家带娃;陕北,广西,藏区,大连......一周又一周,我仍然独自在家带娃......记得08年底娃在肚子里时,他爹拍「北京记忆」也是常常不见人,首播时为了做后期还在机房熬着,我和肚里的娃守着电视看得泪水涟涟,昨晚娃在身边睡着,我又是看得泪水涟涟,不是要倒苦水,也不想做电视家属代言人,不谈剪辑摄影,不提什么人文关怀,只是食物和生命,纪录和回忆,你们看到的,只是我们记忆的一小部分而已。
  当然还有他爹带回的小笼包,肉骨头,黄馍馍,米酒,青稞,乳扇,莲蓬......
  看了片子才知道:火腿呢?笋呢?腊肉呢?鱼干呢?糯稻呢?肉夹馍呢?海参呢?扇贝呢?虾酱呢?糖啊醋啊陈皮八角呢?这算剧透吗?
  还有大家都问关于第八集,其实前七集是正片,第八集是花絮,也就是孩他爹和一众同事的幕后故事,原定是要播的,现在......大概是不播了,也许以后网上能找到。
  还有,那些叫叫嚷嚷的愤青们,这个片子可是拍了一年多啊,虽然中国食品问题由来已久,赶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播出也没你们想得那么复杂,看过美才知道丑,懂得感恩和敬畏,这不好吗? 
  中国文化依靠口舌相传
  已经看完了两集《舌尖上的中国》,不晓得为什么,虽然是讲中国美食的纪录片,可是看完后没有流口水,却是莫名的一直鼻酸。
  可能是身处异国他乡,每天见到的都是白皮肤高鼻梁各色眼睛各色头发的外国人,在开篇看到那一个个朴实的黄色的面孔,不自觉地就会觉得感动,甚至流泪。
  有人在国外论坛提问这纪录片给老外看了会怎样,有个在国外的人回复说,他自己看了这个电视更没欲望吃中国的食物了,说这话的是个华人,而且大概是个西化非常彻底的人,我不想在此抨击他什么,但是他的观点至少代表了一部分的西方人看完此片后的观感,的确不会有像我一样的共鸣。
  饮食,表面上看是一道道由各类食材组合而成的菜,供你果腹,免受饥饿之苦,其次才是满足味蕾的愉悦。可是另一方面它代表的就是文化,饮食的这种文化,代表着你内心最深处的那种记忆,你小时候吃过什么,它们都会像烙印一般跟随你一辈子。这话一点不假,中国人走到哪里都能很快适应,可是唯一适应不了的就是自己的胃,正因如此中餐馆开遍了全世界,也试图用中国的美食去征服世界人的胃。
  五千年历史的沉淀,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尤其在现在这样物质丰裕的时代,人人都爱吃,人人都讲究吃,随处可见精美菜品的图片四处流传,教授人做美食的相册教学贴比比皆是。可是大家眼中更多的是这五颜六色,卖相极佳的成品,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些食物背后的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虽然听起来应该是介绍各地美食名吃的,但是实际看下来却是在讲述一个个和食材相关的故事,一个个食材背后,真实的中国人的故事。所以一部分吃货失望了,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自己想象中的东西。没有新奇的菜品,纪录片展现的人文内容远比美食要多得多,那些在火上翻腾的食物倒更像是为这些故事的点缀,所以在他们看来喧宾夺主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整个纪录片有了深度,有了更能打动人心的筹码,也才能使我感动。尤其是海外的学子们,看到这些熟悉的情景与人群,大概思乡之情会更切,很多人大概已经开始动手预定暑假回家的机票准备回去大快朵颐了吧。
  中国幅员辽阔,饮食的种类更是千千万,在一个52分钟的纪录片中展现这些繁杂的美食,用剪辑技巧,灵动流畅的把几个故事串联起来,还前后承和,不得不说制作组是花了心思的。而且南北方相对比,内陆与海相映衬,不失独特风味,也更加反映了完整的中国,在片子的结构上来看的确是佳作。
  一部片子里几个故事,众多人物,总有几个会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出现。
  采松茸的藏族姑娘的故事里,我最在意的还是那个松茸在以前就几毛钱一斤,藏族人是根本不吃的,觉得它味道怪。可是现在它的身价倍增,在采集后几个小时候就会出现在东京的高级市场里。经常看日本电视节目的人都知道松茸是怎样的金贵,小丸子家偶得几个松茸全家要闻着味道去吃。小新偷吃了所有的松茸气的美冴直跳脚。看到这里我想的一个是日本人的确是很有经济头脑,另一个就是他们资源稀缺,任何好东西都可以卖个好价钱。对比我国,中国人实在是厚道极了,大多数的美食都可以做到物美价廉,不仅解决果腹之需,还能够满足老饕们挑剔的味蕾神经。所以但愿其他国家的人不要再发现某样美食,然后炒高它的价格,让它从此和中国百姓无缘。虽然这样符合经济规律,但是却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精神。
  诺邓井盐制作的火腿,有没有让在欧洲的同学产生些联想呢?法国的盐之花是盐田的产物,最上层的结晶物,传说中有紫罗兰的味道。可其实这盐属于咸鲜味重,但后劲不足,是第一眼惊艳之物,所以只能够给生食调味,或者在料理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时加入,否则咸味尽失,风味全无。很多人在吃牛排吃加之佐味,这盐因为如此讲究所以价格也高出平常食盐许多。不晓得诺邓井盐是不是也可以细分出此等良盐呢?火腿经常是留学生美食版会争论的话题,因为西方也有火腿,而且大多生吃,且名声很大。而且中国火腿大多作为高汤基底,很少听说可以生吃,却原来不是不能生吃,而是不习惯生食的国度的人们不乐意生吃罢了。这一点也改变了我的很多惯常思维。
  查尔干湖的石把头和南海上的林船长的故事,我觉得也是制作组的用心之作,古人传下来的“猎杀不绝”的古训让这群东北渔民可以世代以捕鱼为生,而且人与自然的互相赠予也体现了一种和谐,可林船长越来越艰难的营生,侧面体现了我国海洋渔业的危机,因为过度捕捞造成的资源匮乏,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近年很多渔民偷偷越界捕鱼引起了很多的外交纠纷,也很值得我们深思,究竟在索取自然如此多馈赠之后,我们又可以为自然做些什么?
  绥德卖黄馍馍的大爷,58岁高龄还要骑车几小时去兜售自家的产品,陕北人民貌似都有自己的一套朴素哲学,那就是人得依靠自己的劳动才能有饭吃,“人懒就没人给他钱”,这位老人大概没有退休工资,常说的五险一金估计离他的生活也很远,但是中国人的乐天知命倒是在他身上体现的很彻底,不依靠其他人,用自己的一双手赚取生活所需。
  如果要提点意见,那就是采访的地点大多是和制作组的人员家乡有相关联系的吧,第二集的主食的故事和面食有关的全部讲述的是山西的故事却忘记了山东这个小麦大省,让我这个山东人觉得有种被忽视的感觉,山东的馒头和各类面食制作一点也不输山西啊,花馍的种类更多,饺子也比第二集片尾那家山西人家包的要好很多。这大概也是中国人为何会如此关注这个纪录片的原因,除了是讲述祖国的饮食,也是很多人借此可以看到家乡的机会。不过中国这么大肯定是不可能一一展现,这也是能理解的,只能当做个人的小小遗憾了。
  两集看下来,感触最深的还是无论镜头如何美化,但是还是无法掩盖的是,底层人民艰苦的生活环境,很多地方连基本的卫生条件都达不到,也不怪很多人会说没有太多食欲。可是瑕不掩瑜,中国美食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闪着光,那些新鲜的食材带着鲜活的生命力展现在镜头前时,他们都是极具光彩的,也是引人入胜的。尤其在摄影师的竭力配合下,呈现给我们的已经是很不错的镜头了。纪录片那种源自身边的熟悉的感觉,也会给观众很强的代入感,在市场中见到的食品,原来是在这样那样的环境中采集或生产出来的,下次吃藕的时候想到挖藕人的辛劳,也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细细品味那清香与甘甜,下次再遇到卖手工馒头的时候也不会想着去压价了,要知道在西方纯手工制作的东西附加值要加多少吗?人工可是高于一切的,可我们淳朴的中国人民还在用着自己的一份坚持和勤奋在为我们奉献着这最返璞归真的美味,却不多收一分钱。这也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美食是属于大家的,无视一切经济规则,要共襄盛举才是真美味。
在线观看:
舌尖上的中国 1
自然的馈赠
舌尖上的中国 2
主食的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 3
转化的灵感
舌尖上的中国 4
时间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 5
厨房的秘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邮箱格式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